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共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13880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阅读题一、()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lǜ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3分)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分)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12分)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2分)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7分)词:(至少写三个)句:(至少写二句)二、齐白石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 )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b2a3b171fe910ef02df808.png)
1、种辣椒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
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
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
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
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
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 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 )② 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 )2、蒙蒙的小雨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
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
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 迎面一辆 的士 飞驰而来 她猛地拐向路边 但车把挂在树干上 她摔倒了 小妹妹 没事吧 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 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
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
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
”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cfe83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2.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花有雌雄两种花蕊。
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
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
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
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
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
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
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
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
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5f164866fb84ae45c8d76.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试题含答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一(一)战胜命运的孩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
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
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终于”写一句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bc5eabf242336c1fb95e69.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整个夏天,可怜的拇指姑娘形单影只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
她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把它挂在一片大牛蒡(bànɡ)叶底下,好使得雨不致淋到她身上。
她从花里取出蜜来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
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冬天——那又冷又长的冬天——来了。
那些为她唱着甜蜜的歌的鸟儿现在都飞走了。
树和花凋零了。
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
她感到十分寒冷。
因为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怜的拇指姑娘啊!她一定会冻死的。
雪也开始下降,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一个人把满铲子的雪块打到我们身上一样,因为我们高大,而她不过只有一寸长。
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这并不温暖——她冻得发抖。
在她现在来到的这个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麦田;不过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了。
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赤的麦茬(chá)儿。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啊!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最后她来到了一只田鼠的门口。
这就是一棵麦茬下面的一个小洞。
田鼠住在那里面,又温暖,又舒服。
她藏有整整一房间的麦子,她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
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口,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女孩子。
她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形单影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弱不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拇指姑娘用草叶编了一张床,而____________相当于她的房子。
拇指姑娘把______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必考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0729dbb90d6c85ed3ac604.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乐园。
秋天①秋天到了。
瞧,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_______的衣裳,换上了_______的时装。
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_______。
②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声哼着催(cuī)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
③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好像巧手的姑娘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绸缎。
④秋天,意味着成熟。
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的舒畅。
熟透了的稻谷,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红灯笼似的柿子、金灿灿的橘子令人垂涎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⑤秋高气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去。
空中飘舞着成千上万只“花蝴蝶”。
你也许会奇怪地问:秋天来了,哪来的蝴蝶?不错,秋天没有蝴蝶,可那________,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树木都换上了秋装,只有青松仍是那么苍翠,那么挺拔!⑥秋天是美好的,我爱秋天!1.把下列词语填到短文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黄色绿色金黄2.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3.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中,作者把“熟透了的稻谷”比作“______”;把“高粱”比作“______”;把“棉花堆”比作“_____”;把“柿子”比作“______”,让人回味无穷。
4.请用文中下划线的“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快乐阅读。
尾巴下午放学,韦老师把全班同学留下来,讨论谁担任大队长。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深思,结果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了中队长雷鸣的名字,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赞成。
赞成的意见不必说了,反对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几点:有的同学说他以前过分骄傲,自私;有的同学说他以前不团结同学,不肯帮助同学;有的同学说他以前在大扫除时曾经溜走……韦老师听了这些言论,没有表态。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必考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bba40d9b89680202d82508.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短文。
桥河这边住着我,河那边住着他。
河面上架着一座桥。
我和他在这桥上相识,在这桥上嬉戏,成了一对好朋友。
在晨光中,在小鸟的歌声中,他哼着小调,背着书包走过这桥,跟我一起手拉手去上学,天天如此,月月这样。
后来,他父亲调动工作,他走了,不知去了哪里。
两年后的一天,上课时,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并作了介绍:他是县里X 局长的儿子,希望大家多多帮助他。
啊,这不是几年前桥那边的“他”吗?他回来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老师安排我和他同桌,我当然高兴!没想到,几天下来,我发觉坐在身边的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
他终日偏着头、斜着眼、噘着嘴,显示着局长儿子的派头。
他常常迟到早退,集体活动想参加了看一阵子,不想参加就一走了之。
老师找他谈话,好不了两三天,故态依旧。
他还住在桥那边,但那桥,已塌了一半,是横冲直撞的拖拉机的“杰作”。
我站在桥头发呆,他在阳台上毫不理会。
我们心与心之间的桥,也断了。
终于,我看不下去了。
第二天,他的课桌里多了一张纸条:“凭一个当局长的父亲就值得目中无人吗?独来独往,只会给你带来寂寞冷清!真诚希望你跳出自设的牢笼,回到集体中来!”大家发现,他若有所思地愣了几天。
一天,我在做值日生,发现他竟也拿起了扫帚。
我说:“今天是我值日。
”他答:“我也是。
”几天以后,那被拖拉机撞坏的桥修好了,我们又在桥上见面,一同上学,一同游戏了。
我说:“桥终于修好了!”他说:“比以前更牢固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朋友—________ 参加—________冷清—________ 坚固—__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毫不理会:________若有所思:________3.“是横冲直撞的拖拉机的‘杰作’”中“杰作”的引号的作用是()A.特定称谓B.表示引用C.表示强调D.表示特殊含义4.桥在文中有几层意思?分别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1de0d40722192e4536f6fb.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一、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就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________(冰冷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________(闪耀照耀)着银光。
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________(嫩绿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有一条条________(清澈清晰)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横线上。
2.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并指出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________。
4.细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1)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 )(3)天山比春天的花园美丽。
( )(4)这是一个反问句。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恰到好处的掌声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为了能够留在北京,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儿子上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e0f65571fe910ef02df865.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一、课外阅读。
耐磨的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
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
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
但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期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期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
当我出此刻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
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倒退两年,我还真的个性需要你这样做,但此刻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理解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
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
之后,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能够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
这时候,他说:“噢,原先失明也是能够忍受的呀。
人能够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慢慢地,我平静下来。
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应对人们异样的目光。
我最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
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必须富含灵魂之钙。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哀伤—(________)痛楚—(________)笨拙—(________)不幸—(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灵魂之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朋友到底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本文,请把你的感受和启示写下来。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题30篇(附答案)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题30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3c95bb7cd184254b3535e4.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题(30篇)1.我会读短文,回答问题。
鸟趣几年前,家里的大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
从那以后,我便()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撤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光临”的朋友了。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
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
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落水珠。
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
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
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选择下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有意肯定居然必然(2)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叽叽喳喳________ ________(3)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从文中找出四个体现这种变化的词语,依次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_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看到“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______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
2.我会读短文,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蝴蝶从远处飞来。
它多么高兴啊!她看看自己周围,不过是些平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的小花,也很不惹眼,更没有什么清香。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cfa68cc175527072208f5.png)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答案】(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很好听(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这段话描写了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很好听。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故答案为:(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很好听。
(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0e66b47f1922791688e887.png)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撸。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1)“彩色的小鸟”指的是________。
(2)仿照“沙啦、沙啦”写三个拟声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翅膀 ________的长嘴(4)文章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细写了翠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________之情。
(5)按要求,仿写词语静悄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1)翠鸟(2)轰隆、轰隆;叮咚、叮咚;咕嘟、咕嘟(3)翠绿;蓝色;红色(4)外形;动作;喜爱(5)亮晶晶;红彤彤;黄灿灿【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注意从给的词语来看,是AB、AB式。
(3)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fe019551810a6f4248650.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
大嘴巴和小尾巴所有美丽的金鱼都被移到金鱼馆里去了。
水池里只剩下两只最难看的小鱼。
一条嘴巴大得出奇,占了身体的一半,另一条尾巴小得可怜,只是一个小叉叉。
没人给它们换水,更没有人喂它们食物。
大嘴巴饿极了,它去吞落在水底下的海棠核,海棠核堵在它的嗓子眼儿里,难受极了。
小尾巴钻进大嘴巴的嘴里,一点一点把海棠核咬了出来。
池水越来越浑浊,小尾巴憋得喘不过气来。
它力气小,游不出水面,大嘴巴就用背把它顶出水面。
沙沙沙,下雨了,池水变得透明清亮了,两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小尾巴把风儿吹到水里的花瓣送进大嘴巴的嘴里,大嘴巴把小尾巴驮在背上快活地兜圈子,玩得真高兴。
小朋友们都来看,欢喜地叫着:“快瞧呀!两条会演杂技的小鱼。
真美!真美!”大伙在水池边围了一圈,金鱼馆的管理员叔叔也来了,他惊奇地说:“多会表演的小金鱼啊!我还从来没见过呢!它们应该被放在金鱼馆最漂亮的鱼缸里!”1.用“_____”画出大嘴巴名字的来历,用“”画出小尾巴名字的来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嘴巴和小尾巴因为_____________被留在了水池里。
它们俩生活的环境很_____________,但它们互相帮助,战胜了困难。
下雨的时候,它们在水中戏逐玩耍。
孩子们见了,觉得它俩会_____________。
最后把_____________也吸引来了,也许,不久,他就会把大嘴巴和小尾巴放在_____________。
3.下雨之前,小尾巴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是()。
A.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B.跟身边的同伴互相帮助C.自己坚持,想办法一定要战胜困难二、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大自然的现象——风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e656d2c77da26925c5b08b.png)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课内阅读。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蚂蚁队长是怎么处理那点儿奶酪渣的?请你在选文中写出相关句子。
(2)为什么蚂蚁们的“劲头比刚才更足”?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3)你喜欢蚂蚁队长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队长没有把奶酪渣据为己有,值得信赖。
(3)喜欢。
因为他没有搞特殊,是个值得信赖的好队长。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队长没有把奶酪渣据为己有,值得信赖。
(3)喜欢。
因为他没有搞特殊,是个值得信赖的好队长。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课内赏析阁。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写出选段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写出了________,也衬托出了________。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ac01d7eff9aef8951e0669.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理解《秦兵马俑》(节选)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马最多,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1.短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第二自然段是________句,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鸟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魁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甲)有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乙)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将下列短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A.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B.一片片红云中2.“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53f91a4028915f814dc247.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远镜300多年前,荷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城里,开着一家眼镜店。
一天,几个孩子把近视镜片和老花镜片拿出来,在门前玩耍。
一个孩子无意中把两个镜片叠在一起,一片是近视镜的,一片是老花镜的。
当他透过两层镜片看外面的景物时不禁大喊起来:“奇怪,奇怪,远处的人怎么都到面前来了?远处的房子、树木怎么也都移近了?”别的孩子都围过来争着看,觉得很好玩。
过路的人也来试了试,同样觉得奇怪,可是谁也说不出道理来。
这消息传出去,让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到了,他整整想了一夜。
第二天,他用一根空管子,一头装着凸玻璃片,一头装着凹玻璃片,拿来看外边的景物,他发现不但景物看起来近了,而且放大了3倍左右。
有好些平常..看不见的景物,也能看见了。
伽利略继续研究,六个月以后,就制成了一架精致..的望远镜。
用这架望远镜来看远方的景物,可以放大1000倍。
用来观察天空,一向看不见的许多星星,也可以看见了。
到了现代,望远镜的用处更多了,除了用于观察天空,还可以用于军事。
现在,人们观看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和游览观光时,也越来越喜欢使用望远镜了。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________)精致(________)2.请结合短文列举望远镜的用处。
(不少于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整整想了一夜。
”他在想什么问题?“伽利略继续研究”,最后结果怎样?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望远镜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果没有伽利略当初认真、执着的研究,就不会有望远镜的诞生。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对伽利略说点什么?给我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伽利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4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d409656c175f0e7cd137c8.png)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小试牛刀】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文,在( )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序号。
(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阅读训练】(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 面对,面临B 靠近,挨近C 到来,来临D 照着,根据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
”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 酸甜苦辣等味B 香、臭等味C 画的意境D 意思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在文中用“ ” 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二) 我 的 外 公我的外公,60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者的气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ff4baba417866fb94a8eb5.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些被闷.(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侧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挎)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用“√”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遥远——(______)大概——(______)3.用短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将下列内容按顺序排列,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叫小女孩在蜂窝旁等着。
②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③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④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
⑤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二、快乐阅读,轻松答题。
去年的树一棵树____它和一只小鸟是非常好的好朋友____小鸟整天在这棵树上唱歌____树整天________(倾听聆听)小鸟的歌唱____可是____寒冷的冬天已经临近____小鸟不得不与树分别了树对小鸟说:“再见了。
明年请你再回来,让我听你的歌声吧。
”“好啊,你等着我吧。
”小鸟说着,向南方飞去。
春天回来了,田野和森林里的冰雪________(融化溶化)了。
小鸟又飞回它的好朋友——去年的那棵树身边来了。
可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去年的树不见了,只有树桩留在那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
【小试牛刀】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文,在()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序号。
(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阅读训练】
(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
”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在文中用“”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二) 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60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者的气魄。
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每天一早,外公便到建筑社上班去了。
他是一个工程师,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搞设计。
要是附近哪家要造房子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外公。
难怪大家都称外公为土专家呢。
外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而且对我也很好。
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肯定尽量帮我解决。
那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四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界“恩施市中小学科技大赛”。
我准备做模型沙发。
做的纸沙发长、宽、高分别是50、50、80厘米才合适,而且不能用胶布,因为用胶布是很丑的。
学校的老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
放学后,我来到外婆家对外公说了这件事,外公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傍晚,外公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他家讨论做这个沙发。
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公说:“这个沙发我已经有些眉目了。
坐垫用一张纸,靠背用一张纸两个扶手各一张,共四张纸。
”我说:“外公,坐垫下面应该放一个‘井’字架,这样才牢靠。
”爸爸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就这样,我们一直讨论到9点多才回家。
第二天,我把讨论的结果告诉了老师。
老师又作了修改。
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模型,这个模型做得非常棒!
后来,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这里面,外公也有一份功劳哩。
我的外公学识渊博,又是设计专家,他真是我的好榜样啊!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这句话。
(2)
3.短文先总的写了外公接着写
最后写。
4.文章表达作者对外公怎样的感情?
(三)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豪华——()
分散——()镇静——()
5、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四)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2.选择答案。
(1)“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把自己比做()。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来。
4.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三年级阅读答案
【小试牛刀】
4 2
5
6 1 3
【阅读训练】
(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1.D 2.D 3.C 4.A
5.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二) 《我的外公》
1.八
2.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3.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外公因工作负责被大家称为土专家,以及他帮我做模型,并使我的模型获了奖;赞扬了外公是我学习的榜样。
4.对外公敬佩、赞扬的感情。
(三)《贝多芬的故事》
1、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2、楼道
3、聚精会神情不自禁
4、低沉简陋集中慌张
5、事情发展
6、C
7、略
(四)《上课》
1(1)循循善诱(2)神采飞扬
2(1)C (2)A、D (3)C
3略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