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刘变玲;陈玮鸿;王延辉;曹钋【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18(38)8【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两组糖尿病肾病血瘀证患者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的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大于非血瘀证组。
两组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血瘀证有正相关关系。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血瘀证的研究,提示血瘀证与血红细胞及尿蛋白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页数】4页(P1214-1217)【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瘀证;尿蛋白定量;血红细胞【作者】刘变玲;陈玮鸿;王延辉;曹钋【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871【相关文献】1.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附30例临床资料 [J], 尤春军2.29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湿热证和血瘀证在不同CKD分期的发生率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张熙;王祎熙;李须冰3.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及对症状、舌脉、各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 [J], 于占勇4.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及对症状、舌脉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 [J], 李静5.血瘀证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J], 王永发;陈晓红;陈佳成;李雅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气滞血瘀、痰浊内蕴、脾肾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以下是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1.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气滞血瘀会导致气血不畅,致使
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从而引起高血糖。
2. 痰浊内蕴: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痰浊内蕴,痰湿困扰,痰浊微腻、粘滞,
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代谢,导致了饮食后血糖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高血糖。
3. 脾肾不足:脾肾不足也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因素。
脾主运化,能转化食物为精气,运化多余水湿,肾主水,能够排泄水分。
如果脾肾不足,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
高血糖。
4.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湿热内蕴会导致气滞不畅、痰
浊困扰,同时还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导致肝胆失调,引发高血糖。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治疗、推拿等。
其中,中药治
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山楂、苦瓜、桑叶等。
这些药物具有补益气血、清热解毒、利
尿降糖等功效,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体质,降低血糖。
此外,针灸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组织细胞
的代谢,从而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从而改善糖尿病
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科学治疗,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因探讨
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因探讨摘要:本篇文章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将中医理论阐释糖尿病的病因应用在了其中。
根据一些医学专家的论述以及现代的相关医学研究人员的阐述,进一步说明了2型糖尿病类似于《伤寒论》里面的厥阴病。
此种疾病升降逆乱,体内寒热虚实错综复杂。
此种疾病的患病部位主要以脾为中心,并且与肝和肺的关系也比较密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病因;探讨2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异常升高的一种疾病,此种疾病是由患者的体质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因此在中医学上属于“消渴、脾瘅”等范畴。
目前,2型糖尿病病因是临床上各医学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
本篇文章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理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糖尿病的生理病理,将其病因运用中医理论进行了阐释。
以下就针对2型糖尿病的病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与现代理论结合起来分析2型糖尿病病因现代理论上医学认为要想形成2型糖尿病就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血糖生成相对过高,二是血糖失去转化作用。
如果人体内的某个功能将摄入的饮食或者体内储备的糖原转化成血糖就为阴精化气,此时的血糖并不能被机体所利用,这也就是人们说的营气化卫气的过程受到了阻碍;而当血糖不能被转化为糖原储存在体内时,也就是人们说的营气化精的过程受到了阻碍。
这两种情况都与脾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血糖去路受阻也就是脾运之精没有了出路,李东桓说过“谷气郁于地中”当谷气出现气郁就会形成浊气而下流,这时候就会出现尿甜。
人体对外排气的通路也被叫做是鬼门即汗,精气的郁结部位不在肺腑,因此也就不会经过大便排出,其会经过尿液而导出。
使患者的脾精下流而出现尿甘。
但凡是能够阻碍脾土转运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
首先,脾以升为健,肝木之气从中焦横逆脾土能够导致病人气机转运失灵,也就是“肝木抗金,横滞脾土”。
另外,如果脾土本身被湿所困,就会阻碍气机的向上运行。
再者,如果病人的肾气不足,不能蒸腾气化,就会导致脾土缺乏温煦鼓舞,也不能进行转运升清。
中医解说糖尿病
中医解说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患者。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对于糖尿病的解释和治疗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两类,一类是气阴两虚型,一类是气虚血瘀型。
气阴两虚型指的是脾胃虚弱,不能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正常的气血,导致阴虚阳亢的现象出现。
气虚血瘀型则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糖不能正常代谢,出现高血糖的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有着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患者,中医主要采用滋阴补气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和参苓白术散等药物,以达到调节脾胃功能的目的。
对于气虚血瘀型的糖尿病患者,中医则会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当归、川芎和桃仁等,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调节血糖。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糖和高脂的食物,多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杂粮和蔬菜水果。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非常有益的。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消耗多余的血糖,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和因时制宜,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应该因人而异。
中医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通常是综合施治,采用中药、饮食、运动等手段相结合,以达到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的目的。
尽管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中医仍然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并选择。
这是因为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的理念,能够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适用。
尤其是在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出现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寻求现代医学的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气血瘀滞、阴阳失调、脾胃失和而引起的。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阐述糖尿病的辨证施治方法,提供对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保健建议。
一、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的辨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和痰湿四种类型。
气虚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减弱等;阴虚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烦热口渴、消瘦、心烦健忘等;阳虚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尿频、腰膝酸软等;痰湿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口干苔黄、体重增加、大便滑腻等。
二、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1. 气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气虚型糖尿病是由于脾胃气虚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益气健脾。
患者可选择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薏仁、白扁豆等,有助于补充气血;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气血的运行。
2. 阴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阴虚型糖尿病是由于阴液亏损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滋阴清热。
患者可选择食用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百合、枸杞等,有助于补充阴液;同时还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3. 阳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阳虚型糖尿病是由于阳气虚衰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温补阳气。
患者可选择食用具有温补功能的食物,如桂圆、杜仲、肉类等,有助于温补阳气;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有助于提升体内阳气水平。
4. 痰湿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痰湿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湿气过多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祛湿化痰。
患者可选择食用一些具有利湿化痰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荷叶、山楂等,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肠道通畅。
三、糖尿病的中医保健建议除了辨证施治外,中医还提供了一些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建议,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首先,合理膳食是至关重要的,要避免暴饮暴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其次,合理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消耗,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重要的,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平稳心态,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治疗1、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
中医药学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2、病因与病机分析2.1 阳虚型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分析2.2 阴虚型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分析2.3 湿热型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分析2.4 血瘀型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分析2.5 痰湿阻络型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分析3、中医治疗方法3.1 阳虚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3.1.1 补肾阳法3.1.2 滋阴清热法3.1.3 理气活血法3.1.4 其他治疗方法3.2 阴虚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3.2.1 养阴清热法3.2.2 益气养阴法3.2.3 滋补肾精法3.2.4 其他治疗方法3.3 湿热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3.3.1 清热利湿法3.3.2 健脾化湿法3.3.3 活血祛瘀法3.3.4 其他治疗方法3.4 血瘀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3.4.1 活血祛瘀法3.4.2 舒肝消瘀法3.4.3 补肾益气法3.4.4 其他治疗方法3.5 痰湿阻络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3.5.1 祛痰利湿法3.5.2 活血通络法3.5.3 益气化痰法3.5.4 其他治疗方法4、辅助治疗方法4.1 饮食调理4.2 中药煎剂4.3 饮食禁忌4.4 运动疗法4.5情绪调节5、预防与注意事项5.1 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5.2 定期体检5.3 注意药物的安全使用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糖尿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常用中药方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药学:又称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的治疗原则,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等。
2、血糖水平: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通常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阳虚型: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特点是阳气不足、寒凉体质。
4、阴虚型: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特点是阴液亏虚、燥热体质。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浅析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浅析【摘要】目的:浅析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以及与血脂的变化关系。
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之间住院的5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调查分析。
结果:通过调查分析,脾肾阳虚证患者3例,痰浊阻遏证患者20例,阴虚阳亢证患者6例,气阴两虚证患者18例,气滞血瘀证患者3例。
通过对于血脂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痰浊阻遏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体重指数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中,主要以痰浊阻遏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而且男性患者hdl-c异常率明显的高于女性情况。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44-01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多数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发生。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临床上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
因此,本文对我院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之间住院的5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调查对象均选取我院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之间住院的5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6.3±4.1)岁。
1.2 纳入标准本次调查的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和《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的诊断标准。
1.3 分型标准本次的研究对于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主要依据按照《新药治疗消渴(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临床观察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主要分为脾肾阳虚证、痰浊阻遏证、阴虚阳亢证、气阴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等五个证型[2]。
1.4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分型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和年龄以及身高与体重等,同时测定不同证型患者的血脂指标情况。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研究进展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降血糖激素。
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不足。
2型糖尿病多见。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其患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体质理论在糖尿病中可以指导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证情演变,转归和预后,进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因此开展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意义重大。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因素往往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倾向性[1]。
体质的强弱是发病的重要依据,因此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研究调查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体质规律,为临床提供一定的体质学参考,以此提高临床疗效。
1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简称idf)统计,在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51亿,而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5亿,按目前速度增长的话,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2]。
2008年我国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9.7%,中国人的易感性:在相同的肥胖程度,亚裔人糖尿病风险增加。
与白人相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亚裔糖尿病的风险比为1.6。
充分说明糖尿病的发生与体质密切相关。
2古代文献关于消渴病体质的论述2.1概念认识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
早在两千多年《黄帝内经》已有记载,称之为“消”。
提出消瘴、消渴、肺消、扁消、脾痒、肾热病、风消、消中、食亦等,此外尚有肌(肤)肉消烁、筋骨消烁、消谷等相关称谓。
2.2体质认识《素问·通评虛实论》云:“消瘅……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2型糖尿病中医药干预
2型糖尿病中医药干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超过4.60亿人患有糖尿病。
其中2型糖尿病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主要由胰岛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因素引起。
传统中医药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1. 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将2型糖尿病分为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证型有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肾虚气滞等。
中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辨明病情,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中药调理。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病情。
2. 饮食调理中医药强调饮食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病人应该遵循“少甜、少脂、少盐、富含纤维”的饮食原则。
平时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黄柏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饮食量和食物的种类,有助于平稳血糖。
3. 艾灸治疗艾灸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些症状,如手脚冰凉、神疲乏力等。
通过燃烧艾条,对患者特定的穴位进行灸烧,可以温经散寒、调畅气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多次艾灸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症状。
4.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2型糖尿病的干预也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改善血糖水平,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灸疗法渗透着中医药的独特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5. 运动康复中医药强调“动则通,通则不病”,运动在2型糖尿病的干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增强体质,促进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通过中医药的指导和配合,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达到康复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2型糖尿病的干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强调治未病,倡导平衡养生,具有独特的预防和调理优势。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根据病因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起病较为缓慢,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可能在多年之后才被确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疲乏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医学在对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脾胃失调表现为消化功能不良、体内湿气与脂肪代谢紊乱等。
中医学将2型糖尿病分为多个亚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并分析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定义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会展望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接着,阐明了撰写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该部分将重点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将介绍2型糖尿病的定义,包括其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
然后,将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分类方法,不同分类方式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结论,该部分将总结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308例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型调查分析
~ — —
2 糖 尿 病并 发 非 酒精 性 脂 肪肝 型 患 者证 素 分 析
陈 筑 红 , 夏城 东 ,黄 佳娜 ,等 中 国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08 2 (0:7-8 1 2 0 ,81)8 9 8 .
组 药在 糖 尿 病及 其 并 发症 治 疗 中的应 用
黄 晓玲 , 柴可 夫 中 华 中 医药 杂 志 ,0 8 2()5 - 1 . 2 0 ,56: 1 5 8 6
观 察 10 型 糖尿病 并发 脂肪肝 和无 脂肪肝 患 例2 8 肽 、H A b 甘油 三 酯 、总胆 固醇 、高密 度 脂蛋 白 胆 固醇 、低 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餐后2 小时 c 肽等 指 标 。根据证 素理 论对 两组患 者进 行 中医辨证 发现 , 并 发脂 肪肝组 与 无脂肪肝 组 患者肺 燥证 、胃热证 、 肺气 虚证 、脾气 虚证 、肾 阴虚证 、阴 阳两虚 证 、血
脂肪 肝 ,同时 关注 2 型糖 尿病 合并 脂 肪肝 患者 痰 湿
药 中 ,三 七活血 化瘀 ,兼 理气止 痛 ,药 力通达五 脏 六腑 、四肢百骸 ;血 竭活血 破血 ,辛 香走 窜 ,善 入 络 脉 逐瘀 ,通 络 止 痛 ;水 蛭 为 虫蚁 之 品 ,破 瘀 通 络 ,更是 升降 灵动 ,凡沉 疴顽 疾 ,变瘀 着络者 ,用 之 以松 透病 根 。三药 配合 ,具 有 “ ” ( 七 ) 化 三
尿病 患者 进行辨 证分 型 。与既 往的辨 证 分型标 准不 同的是 ,本 研 究以 阴虚证 、火 旺证 、气 虚证 、阳虚
又兼益肾阴 。其中女 贞 还具 降低 眼压作 用。 子 以红 参为主 药 ,大 补元 气 ,助运化 ,输精 微 ,
证 、血 虚证 、血 瘀 证 、血 热 证 、湿 热证 8 基 本证 使 气旺 津生 ,纠正 机体 代谢紊 乱 ,气为 血帅 ,气旺 个 为主 ,兼顾 各证 的脏 腑辨 证 ( 9 共2 个证 ) 。采 用八 推 动 有 力 ,气 行 则血 行 。红 花 为 行 血 要 药 ,是 血 纲辨 证以 定性 、脏腑 辨证 以定位 的 方法 。通过 调查 发现 ,与2 年前 相 比 ,糖 尿病 的 中医临床 证 型发生 O 了明显变 化 ,湿热证 、血 瘀证 、 阴虚证 是构成 糖 尿 病临 床 复杂证 型的 基础 ,湿热证 已成为 当今糖 尿病 最常 见的临 床基本证 型 。 中气药 ,能行 能补 ,既 能改善 微循 环 ,又可改 善机 体 的代谢 紊乱 。麦 冬性 微寒 ,味甘 、微 苦 ,养 阴润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①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肾脏疾患 t②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
③H L P E L 综合征。
1 . 5治疗方法
1. . 1西医疗法 5
①镇静 :绝对 卧床休息 , 左侧 卧位 ;安定2 ,每 日 次 ;②解 .mg 5 3 痉 :首次 以2 %硫酸 镁2 mL 15 萄糖2mL 5 0  ̄2%葡 ; 1 0 ,缓慢静脉 注射 ( ≥ 1 n 0mi);继 以2%硫 酸镁6mLJ1%葡萄糖 10mL 脉滴注 ,每 5 0 J 0 I l 00 静 日1 ;用 药 期间检 查 电解 质及 镁 离子浓 度 ; ③降压 :甲巯 丙 脯酸 次 2 - 0 ,每 日3 ,④饮 食 :给 予高蛋 白、高维 生素 、高钙饮食 ; 5 5mg 次
16 例疗效分析【 . 8 J武汉大学学报( ] 医学版) 07 83: 740 , 0 , () 9 —0 . 2 2 3
[] 范 朝 华 . 灵 汤 对 改 善 2 糖 尿 病 胰 岛 素 抵 抗 的临 床 疗 效观 3 芪 型 察【] D . : 中医药大 学 , 0 . 上海 上海 2 7 0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
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结合舌脉象分成4 型。①肺热津亏型。症见烦渴
多饮 ,口干 舌燥 ,尿频量多 ,舌边 尖红 ,脉洪数 。治宜 清热润肺 ,生 津 止渴 。予 以消渴方 加减 。② 胃热津 亏型 。症 见 多食易 饥 ,大便 干 燥 ,形体 消瘦 ,口渴尿 多,苔 黄燥 ,舌干红脉细数 。治 宜清 胃泻火 , 养 阴增液。方用玉女煎 加减。③肾阴亏虚型 。症见 尿频 ,尿如脂膏 , I干多饮 ,善饥多食 ,腰酸腿软 ,五心烦热 ,舌 红少津 ,脉细小数 。 ; 3
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与肥胖、血脂、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 ] 孙霞 , 李 兴. 脂 联素 对高 糖环 境 下人 心肌 细胞 增 殖和 凋亡 的 干预 作用 [ J ] . 中国现 代药 物应 用, 2 0 1 1 , 5 ( 2 2 ) : 7 9 .
危 险 因素 。
【 关 键 词】2型 糖尿 病 ; 中医体 质 ;体质 量 ;血 脂 ;血 凝 中图分 类号 :R 2 5 5 . 4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8 - 0 6 2 4 — 0 2
பைடு நூலகம்
2 型 糖尿病 是发病 率极 高的慢性 代谢性 疾病 ,也是 心脑血 管疾病 的危 险 因素 。中医理 论认 为 ,人 的体 质决 定 了其对 疾病 危 险因素 的
6 2 4 ・中医中药 ・
异 ,但L D L — C 是否有助于其他辨证的分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
Ma r c h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8
f u l l — l e n g t h a d i p o n e c t i n o n h u ma n e n d o t h e l i a l c e l l s : n o v e l i n s i g h t s
e xe r c i s e t r a i n i ng o n s e r um a di p o ne c t i n a n d p a r a me t e r s o f l i p i d a n d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的经验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的经验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从总体水平来看,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取得突破呢?这是因为除了极少数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明智的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外,大部分的中照古籍中治疗消渴的方法来治疗2型糖尿病,认为2型糖尿病人就是消渴,无论病人有没有消渴的表现,只要检查出血糖升高,就按照消渴的办法治疗,认为都是气阴两虚,要滋阴补气,方子里用大量的黄芪、太子参补气,生地、山药滋阴,知母、石膏、天花粉清热。
前面的博文中已经谈到,中医的消渴的确是一种2型糖尿病,但是现在的2型糖尿病范围比中医的消渴范围要大得多,不是所有的2型糖尿病人都是消渴。
所以,按照治疗消渴的方法来治疗2型糖尿病,结果是只有少部分病人有效果,大部分病人吃完药以后,不但病情没有好转,而且胃口变差,甚至胃胀不适,舌苔变得白腻水滑,口中感觉淡而无味,病人很形象地描述就是吃饭象吃泥巴一样。
这都是没有遵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导致的恶果。
如何对2型糖尿病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呢?2型糖尿病是因为胃肠吸收来的糖不能及时送到四肢、皮肤等外周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不能正常消耗血糖,最后导致血糖升高。
机体内的营养输送和利用由中医的脾来主管,当脾功能衰退或者脾负担过重时候,脾都不能正常地把营养运输到全身,所以,2型糖尿病人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脾功能衰退、脾负担过重。
在具体用药的时候,还要根据病人体质的寒热来选择药物,寒性体质的要用温性药物,热性体质的要用寒性药物。
所以,每个大类中又要分为寒热两个小类。
运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辨证时必须分为四类。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把2型糖尿病的辨证过程进行了简单化和条理化的整理,具体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操作:第一步:辨“功能衰退”还是“负担过重”1、凡有口苦(早上起床时明显),舌苔黄腻,或黑腻等现象,就一定是脾负担过重。
2、凡有胸胁胀闷、肝区或右上腹胀闷疼等现象,属于脾负担过重。
3、只有血糖值升高,而没有任何症状的2型糖尿病人可以根据脉象加以判断:1) 在没有服用强心药或扩血管药情况下,脉搏有力的是脾负担过重,脉搏弱,软而无力,重按脉搏力道不增加的为脾功能衰退。
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危险多因素研究
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危险多因素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6T05:06:35.06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第12期作者:李重生[导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危险多因素研究作者姓名:李重生单位名称:南召县太山庙乡卫生院单位省市:河南省南阳市单位邮编:474673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危险多因素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体检患者68例,其中,34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设为观察组,其余34例为非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设为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分类,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阴虚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观察组的9中不同类型的中医体质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平和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保护体质(P<0.05),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体质(P<0.05);经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史?嗜油脂?嗜甜食?吸烟等因素均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共有9种,其中,平和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保护体质,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体质,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危险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体检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8-80)岁,平均(67.57±5.33)岁;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0-82)岁,平均(68.12±5.78)岁?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参照美国2010年糖尿病指南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初次确认为2型糖尿病者;(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并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2)属于Ⅰ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3)依从性差不愿意合作或资料不全者?1.3 方法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所有患者均回答体质辨识表中的全部问题,且每一个问题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分,最后计算分值判定体质类型?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当平和质转化分值为≥60分,其他体质转化分值<30分时判定是;当平和质转化分值为≥60分,其他体质转化分值<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当除却平和质以外的体质转化分值≥40分是判定为是,39-30分之间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则判定为否?问卷调查:查阅关于2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表,并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查,若患者不能理解表格中的意思,调查员对其进行讲解,在填写表格,保证每项问题患者均理解?明确,最大程度上保证调查的准确性?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饮食习惯?吸烟史及运动情况?1.4 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中医体质分类情况?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例数,进行比较,并对观察组不同体质进行单因素分析;(2)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多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比值比(OR)进行计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中医体质分类比较根据表格所示,观察组的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阴虚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中医体质分类比较[n(%)]2.2 观察组不同体质单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对观察组的9中不同类型的中医体质进行单因素分析,平和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保护体质(P<0.05),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体质(P<0.05),见表2?表2 观察组不同体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3 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多因素分析经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史?嗜油脂?嗜甜食?吸烟等因素均为危险因素(P<0.05),见表3?表3 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多因素分析3 讨论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由遗传?环境和行为等多种致病因子导致的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据统计,DM中有90%以上是T2DM患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体力劳动强度降低,静坐工作方式增加,高热量饮食增多,老年群体中2型糖尿病比例正渐渐增多,是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才导致该病发生?患者β细胞功能伴随时间推移缓慢减小,主要原因为胰岛素的持续抵抗和胰岛β细胞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毒性作用,血液长时间含糖量高和长期糖分代谢紊乱会损坏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对眼睛?肾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阴虚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属于平和质体质的患者较少,对数为阴虚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9种同类型的中医体质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平和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保护体质(P<0.05),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体质(P<0.05),说明平和质的患者极少数情况下会患有2型糖尿病,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多数为阴虚质,与其他体质相比,阴虚质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除疾病本身的特点?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得当等之外,患者的机体状况即体质因素也发挥了相当程度的作用?体质壮实者,抗病能力强,不易发病,即使发病多表现出实证,病情不易传变加重,病程相对短暂,愈后不易复发;体质虚弱者,易于感邪发病,病证易见虚性证候特征,急性病则易于传变加重,慢性病则病程缠绵,或愈后容易复发? 本研究中,经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史?嗜油脂?嗜甜食?吸烟等因素均为危险因素?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进行分类,能够根据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治疗,或者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类型共有9种,其中,平和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保护体质,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体质,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孙娜,郭亚收,辛宝,等.咸阳地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11):972-975.[2]祁华琼,郑粤文,阙艳.中医体质调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7,32(4):580-581.[3]卫敏航,杨燕君.广州市番禺区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4):480-482.。
中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韩超;郭万慧;李小龙;于英莉;彭雁飞;周昆;王玉环;孙力康
【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24(27)4
【摘要】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关于中药,有大量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物及方剂,广泛应用于T2DM 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本文阐述了中药治疗T2DM的主要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
【总页数】5页(P304-308)
【作者】韩超;郭万慧;李小龙;于英莉;彭雁飞;周昆;王玉环;孙力康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中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和胰岛素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2.中药复方治疗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3.中药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4.中药方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5.中药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痰湿体质、血瘀体质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
痰湿体质、血瘀体质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杨文利庞鹤潘艳芳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相关症状、检查、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东直门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6例,对症状、体征,结合舌脉进行辨证分型,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
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血脂四项(TG/TC/LDL-C/HDL-C)、Hb1Ac等化验指标。
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相关关系。
结果 糖尿病足临床症状(无、肢体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其他肢体感觉障碍)与中医体质相关,有统计学差异。
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痰湿质呈正相关性(P<0. 05),Hb1Ac与血瘀质呈正相关性(P<0.05)。
结论 肢体感觉障碍与痰湿质相关性最强,间歇性跛行与血瘀质相关性最强。
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升高可能是痰湿质的危险因子,Hb1Ac可能是血瘀质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足;中医体质;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有感觉障碍、溃疡、骨及关节病变甚至坏疽等,往往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最终结果往往是导致高致残的截肢。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中医体质与疾病的临床转归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在相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过程中,不同的体质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
本研究目的在于初步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易患体质,及其不同体质的DF患者相关问题的差异性,以期在未出现糖尿病足时进行药物或者其他干预,调整失衡的体质,避免或者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改善糖尿病足最终转归。
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以糖尿病足为调查对象,病例来源于09年10月—12年4月期间在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患者315例。
通过患者填写《糖尿病足中医体质调查表》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216例。
1.2 诊断标准:1.2.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WHO1999年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一次空腹血糖≥7mmol/I,或随机血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l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生存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研究
76论著400例2生垦生塑匡笙盒垒塾苤查!!!!堡!旦整!!查箜!塑堡!堕!!曼M里丛曼!堡曼!望!丛!!尘!!!!!塑!:!!!堕!:!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生存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研究刘焱h2,王学美1(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北京100034;2.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100854)【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生存质量、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对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证型间病程、体质指数(B M I)、血脂水平、生存质量和胰岛素用量,并对糖尿病中医证型与慢性并发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400例糖尿病患者以阴阳两虚证(96例)及气阴两虚证(84例)多见;并发症以糖尿病肾病(150例)居首位,其次是糖尿病眼底病变(68例)。
中医证型与糖尿病并发症有相关关系。
阴阳两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湿痰夹热证患者病程较长C(8.53士6.14)、(6.19士6.54)、(6.16士6.29)、(6.15士6.22)年],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湿痰夹热证、阴虚证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28.37士6.24)、(28.36士7.37)、(26.82土7.65)、(25.65士8.28)、(25.93±8.53)分],湿痰夹热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升高[(38.60士12.38)、(37.70士10.28)、(35.20士11.54)、(32.30士12.63)、(30.10士10.57)U],上述各指标与气虚证患者[病程(5.15士5.47)年,生存质量(22.67士8.46)分,胰岛素用量(22.80士10.22)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湿痰夹热证B M I最高,但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阴阳两虚、气阴两虚证患者胆固醇较阳虚证患者增高(均P<0.05)。
2型糖尿病中西医病因探讨
胰 岛素抵 抗 , 而 可 以加 速 胰 岛 B细 胞 反
死 亡 。在 社 区 服 务 中 为 减 轻 和 消 除 胰
1% ~1% … 。Af 0 5 r a等 在 凋查 北 非
12名 T MD 患 者 的一 级 亲 属 与 二 级 亲 3 2
不能化气行水 , 泛 为痰 ; 中年 以后脏 水 或 腑功能渐衰 , 因饮食 及情 志所 伤 , 或 以致 运化 、 布、 输 代谢功能减弱 , 水谷 精微无 以 生化 , 聚 成 痰 , 碍 葡 萄糖 的运 化 、 凝 阻 输
复杂 。一般认 为其 发病 与遗 传及 环境 这
两 大 因 素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M 的 发 病 D
多与 阴虚质并存加之 后天是有失调养 , 久
病 不 愈 而致 气 虚 加 重 , 阴津 的损 耗 也 使 气 不 能 够 充 分 的产 生 , 度 的 安 逸 缺 乏 锻 炼 过
O 21 6. 3
代 医学研究表明 , 情绪 刺激 可引起植物神
随 着 当 今 社 会 发 展 , 当 今糖 尿 病 患 在 经 功 能 失 调 , 响 内 分 泌 的稳 定 , 致 糖 影 导 脂 代谢 的 紊 乱 。
胰 岛素抵 抗与 糖尿 病 中 医病机 及 辨证 关 系
瘀, 或痰湿阻络而致血瘀等 。瘀血既是 病 理产 物 , 又是进 一步病 损的致 病 因素 。 气滞血瘀 是促进 和发 生糖 尿病并 发症 的
为运化 ) 。人 是 一个 有 机 整体 , 构 、 结 功
能 甚 为 复 杂 而 协 调 。 糖 尿 病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过 程 , 者 认 为 糖 尿 病 高糖 症 应 该 用 笔
除了与遗传 因素 , 肥胖和不 良生活方 式有
中医体质类型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
f】 刘 国 仗 , 宁 , 大 一 , . 血 管 药 物 临 床 试 验 评 价 方 2 吴 胡 等 心
法 的 建 议 【 . 华 心 血 管 杂 志 编 委 会 心 血 管 药 物 对 策 M1 中 专题 组 ,9 8 19.
【 键 词 】 糖 尿 病 肾 病 ; 质 类 型 ; 医 学 关 体 中
人 体 的体质 因 素往往 决定 个体 对 某种 致病 因素
的易感 性 . 同气 相求 ” 即“ 。由此 , 尿病 肾病 患者 表 糖 型不 同 . 能与 中医 体质 分类 存在 着一 定 的联 系 。 可 本
I : 期 为糖 尿病 初期 。Ⅱ期 : l 表 现 的肾损 害期 无 临床 尿 白蛋 白排 泄 率 ( A R) 常 ( 2 g mi , U E 正 < O ・ n 应激 )
( A R2 ~ 9 gmn ) U E 0 1 9 ・ i 。Ⅳ期 : 临床 肾病 , 白蛋 白 排 泄 率 ( A R) 2 0 I ・ n , U E > 0 g mi~ 肾小 球 滤 过率 下 降 , , L 可伴 有 浮肿 和 高血压 。 V期 : 尿毒 症 , 多数 肾单 位 闭
参考 文献
【】 郑筱 萸 .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行 ) 】 京 : 1 中药 试 【 . M 北 中
国 医 药科 技 出版 社 , 0 2 2o.
囊 高 剂量 ( /g 组 可 明显 降低 大 鼠全 血低 切黏 度 、 4gk ) 全血 高切 黏 度 、 细 胞 聚集 指 数 , 府逐 瘀 胶 囊 低 、 红 血 中剂量 ( /s 2gk ) , 有下 降趋 势 。通 过 以上 1g 、 /g 组 亦 k 结 果 以 及 临 床 应 用 中发 现 血 府 逐 瘀 胶 囊 具 有 降 血 脂 、 善血 液 流变学 的作 用 。本 临床 试验 结 果表 明 , 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3种主证为热盛津伤证3例(6.0%);阴阳两虚证6例(12.0%);气阴两虚证41例(82.0%)。
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气郁质具有相关性(P<0.05),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即为气郁质[OR=1.321,95%CI(0.496,0.781)]。
结论: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中的气郁质相关,且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即为气郁质,因此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时可以此为思路。
在臨床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是由于机体胰岛素抵抗或功能减退所致,主要受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等影响。
而患者一旦发病,则表现为高血糖状态、体内代谢失调等[1-3]。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负担。
而中医体质学指出,2型糖尿病的病情发展、治疗、转归等与体质存在一定关系[4-5]。
因此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即对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5~85岁,平均(64.33±10.25)岁;病程1~15年,平均(5.3±3.7)年;糖化血红蛋白(8.54±
2.12)%。
纳入标准:均符合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的相关标准;年龄18~85岁;均符合中医消渴病的有关标准[6]。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不合作患者(指不能按规定用药治疗或不配合饮食运动疗效而使疗效受影响);哺乳期、妊娠期妇女[7]。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进行研究。
体质分类:以《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标准(试行)]为基础根据其评分标准诊断患者体质[8],并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体质类型分为9种,包括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9]。
1.3 观察指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各主证与兼证分布特征,并分析中医体质分布特征与患者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
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证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3种主证为热盛津伤证3例(6.0%);阴阳两虚证6例(12.0%);气阴两虚证41例(82.0%)。
2.2 兼证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兼证包括:血瘀证;气滞证;痰湿热结证;痰湿浊证;血瘀证、气滞证;血瘀证、痰湿热结证;血瘀证、痰湿浊证;气滞证、痰湿热结证;气滞证、痰湿浊证;血瘀证、气滞证、痰湿浊证;痰湿浊证、血瘀证、痰湿热结证。
各兼证中占比最高的为血瘀证32.0%(16/50)。
见表1。
2.3 各主证与兼证分布特征结果各主证、兼证分布特点中,占比最高的为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兼血瘀证。
见表2。
2.4 证候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气郁质具有相关性(P <0.05),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即为气郁质[OR=1.321,95%CI(0.496,0.781)]。
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糖尿病发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其属于一种终身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0-12]。
本文研究中,50例患者3种主证为热盛津伤证3例(6.0%);阴阳两虚证6例(12.0%);气阴两虚证41例(82.0%)。
各兼证中,占比最高的为血瘀证32.0%(16/50);各主证、兼证分布特征中,占比最高的为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兼血瘀证。
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气郁质具有相关性(P<0.05),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即为气郁质[OR=1.321,95%CI(0.496,0.781)]。
本次研究还发现,在中医体质主证中,血瘀质可作为阴阳两虚证的保护因素。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时,其主要证型为血瘀证,且患者年龄越大,其高血压的发生率越大,而血瘀证一般发生于收缩压较高的患者[13-14]。
而社区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阴虚热盛型病程最长、年龄最大,其兼有血瘀证的占比最高[15-17],本文结果与结论相似。
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表明,血瘀证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年龄、病程、体质量、体型、收缩压、高血压并发症、海拔等[18]。
同时有研究表明,禀赋偏盛与患者的体质存在一定相关性,而遗传因素又对患者体质存在影响。
中医证型以及中医体质的分布主要受到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19]。
而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研究中医体质与血凝指标、血脂指标、肥胖等相关性,结果显示血瘀质的危险因素可能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等。
该研究还显示,患者遗传因素、禀赋偏盛、体重指数、年龄、性别等可能对血瘀证有关[20]。
参考文献
[1]王振源.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2]邱炳力.芪参麦花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兼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6):146-147.
[3]晏和国,杨博,侯建婷,等.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40(2):48-51.
[4]黄锦.2型糖尿病厥阴少阳体质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关性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5]楚淑芳,李惠林,刘德亮,等.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J].中医杂志,2017,58(8):664-668,672.
[6]黄菲,殷美琦.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甲状腺功能、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4):32-34.
[7]张柱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8]晏和国,杨博,侯建婷,等.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6):66-69.
[9]岑永庄,刘新霞,黄国贤.65岁以上老人中医体质与体质量指数和2型糖尿病关系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790-794.
[10]李玲孺,姚海强,王济,等.基于文献的2型糖尿病高度相关体质类型分析及调体防控效果评价[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46(8):990-1000.
[11]周方圆,杨宇峰,石岩.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8):93-95.
[12]朱琳,刘力戈.社区居民中医体质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2):1169-1174.
[13]王驰丽.补阳还五汤加减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14]崔亚萌,王文一,王小飞.循环miR-92a在稳定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瘀证中的表达[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817-820.
[15]薛玲.2型糖尿病血瘀证血细胞参数与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16]樊爱青,苏齐,彭欣,等.901例社区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21-24.
[17]李宇.鬼箭羽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醫杂志,2015,31(6):46-47.
[18]吴小秋,张凰,丁萍,等.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5):151-153.
[19]郑勇强,杨晓琼.能把中医体质引入到2型糖尿病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吗?[J].医学争鸣,2014,5(2):41-43.
[20]尚文斌,王金玲,于希忠,等.缺血修饰性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