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科纤支镜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保证通风良好.安装有排风扇,定时通风换气,每天两次,每次30~60分钟,每日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季度做细菌培养一次,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紫外线灯管保持精洁,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1~2次。

动态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有记录。

2、各区域间(清洗消毒室、内镜诊疗室)拖布、抹布应分开使用,颜色标记明确,用后清洗再置于用25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3、诊察室内的各类物品及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等,可用消毒湿巾清洁消毒一次性完成,或先清洁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表;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4、地面采用湿式清洁,每日1~2次;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及时拖地面、墙面;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5、落实《软式内镜请洗消毒技术规范),手工清洗按照预处理、测漏、清洗(清洗槽内配置清洗液)、漂洗、消毒、终末漂洗、干燥的程序进行,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进行内镜清洗消毒机操作流程前,应完成内镜预处理、测漏、清洗和漂洗。

清洗和漂洗可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

做好记录。

6、规范复用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

7、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应每清洁消毒一次,遇污染时应随时清洁消毒。

8、每日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等彻底刷洗,并采用500mg/L消毒剂进行消毒。

每次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消毒消毒槽。

每日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对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9、每季度应对医务人员的手、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环境、使用中的消毒剂与灭菌剂以及清洗用水进行生物监测。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内镜室布局合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

二、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记录与保存、个人防护等。

三、诊疗床单每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

四、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当分室进行。

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Ⅱ类环境内进行。

五、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防护面罩、手套、胶靴等。

六、内镜清洗消毒符合卫健委《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或灭菌→冲洗。

七、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八、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九、每日诊疗结束,清洗槽、酰洗槽、冲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彻底刷洗。

十、消毒后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灭菌后内镜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消毒液浓度按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十一、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十二、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十三、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3)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3)

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消毒隔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

(二)细则第三条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消毒灭菌原则和消毒隔离技术及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浓度、配制与使用方法。

第四条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第五条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的物品,如玻璃、油脂、粉剂等物品的灭菌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等。

消毒首选煮沸、流通蒸汽等物理方法,不能使用物理方法消毒时方选用化学方法。

第六条医务人员上班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护士必须穿作鞋;进入特殊区域(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ICU 病房等)应换专用鞋。

在传染病区应穿专用工作衣,戴工作帽和口罩等,必要时穿隔离衣。

诊疗、处置工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应消毒手。

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餐厅、会议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第七条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等,应明确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并标志清楚。

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抽血室、血透室、ICU、病室等区域应有严格的保洁消毒制度,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第八条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气管切开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放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设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

清洗消毒区应保证通风良好。

二、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必须对各区地面、台面等进行清洁,有污染时,要随时消毒处理;每天诊疗结束,必须对各清洗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周要对镜室及储柜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三、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要求,遵守操作规程,内镜及其附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宮腔镜、腹腔镜、膀胱镜等必须灭菌。

可以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处理。

灭菌内镜在符合手术标准的区域进行。

五、凡进入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六、一次性口圈、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吸引器每日工作结束后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半小时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七、活检钳应用一次性或可复用活检钳一人一用一灭菌。

八、灭菌后内镜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存。

九、需进行内窥镜诊疗的病人,应进行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十、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清洗消毒时间采用定时钟计时。

十一、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并保存记录。

十二、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十三、灭菌后的内窥镜及附件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消毒后的内窥镜每季度进行卫生学监测。

纤支镜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纤支镜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纤支镜操作过程中的感染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纤支镜操作过程中的感染管理工作。

3.各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纤支镜操作过程中的感染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医护人员在操作纤支镜前,必须穿戴规范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等。

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前后进行手消毒。

3.对纤支镜及相关设备进行严格清洗、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4.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5.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操作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7.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各科室设立感染监测点,对纤支镜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2.对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并按规定进行登记、分析、反馈。

3.定期对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感染控制效果。

五、感染暴发事件处理1.发生感染暴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对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对感染暴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提高感染防控能力。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本制度由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解释。

3.各科室要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纤支镜清洗消毒规范

纤支镜清洗消毒规范

纤支镜清洗消毒规范篇一:内一科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内一科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1、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先将纤支镜浸泡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20分钟进行消毒,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镜身和活检道后,方可用以病人诊疗。

2、水洗:⑴ 每次术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污物,在流动水槽中彻底冲洗活检管道及表面,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光导软管的吸引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高压气枪吹干管道的水份及镜身。

3、酶洗:将风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反复冲洗管道,表面用酶洗液擦拭,附件还须在酶洗液中浸泡冲洗5分钟,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4、清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彻底冲洗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表面,再用气枪冲干水份。

5、清洗后再放入2%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20分钟,并将管腔内注入2%戊二醛消毒液,对于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浸泡不少于60分钟。

6、经消毒完毕后用气枪向官腔内冲气,以去除消毒液,将其置于流动冲洗槽内,水枪冲洗内外表面及管道,后用气枪吹干,已备下一个病人使用或垂直干燥后放置器械柜中。

7、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法,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8、活检钳、异物钳等附件使用后,先用清水刷洗,然后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20分钟,再清水刷洗、干燥后统一高温消毒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必须一用一消毒。

篇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⒈ 纤支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用水冲洗至少1 0秒钟。

⒉ 酶洗:⑴将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反复用水冲洗1 0秒钟,插入部表面及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

⑵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⑶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⑷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意义1、保障患者安全:纤支镜在内窥镜检查中使用,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消毒隔离,可能会导致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2、确保医护人员的健康:医护人员在使用纤支镜过程中也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消毒隔离,可能会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和职业暴露。

3、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严格的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内容1、消毒人员的要求:医疗机构应有专门的消毒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掌握纤支镜消毒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消毒设备,保证消毒的效果和安全。

2、消毒设施和设备:医疗机构应配备符合标准的消毒设备和设施,包括蒸汽灭菌器、过氧乙酸灭菌器、紫外线消毒器等,确保完全消灭纤支镜上的病原菌和病毒。

3、消毒流程和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纤支镜消毒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清洗、消毒、干燥、质检等环节,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

4、消毒记录和管理:对每一台纤支镜的消毒都应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包括消毒日期、消毒人员、消毒方法、消毒结果等,便于跟踪溯源和追查责任。

5、消毒监测和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纤支镜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包括生物指标检测、物理化学指标检测等,确保消毒的质量和安全。

6、处置感染纤支镜的程序:一旦发现纤支镜被患者感染,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包括隔离纤支镜、通知患者和相关部门、彻底清洗消毒等,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蔓延。

三、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管1、建立专门的消毒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消毒管理部门,负责纤支镜消毒的制度和流程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消毒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消毒管理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技能,严格遵守消毒标准和操作规范。

纤支镜室工作制度

纤支镜室工作制度

支气管镜室工作制度1、支气管镜室在主管领导及职能部门领导下搞好纤支镜的各项工作。

2、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病人随到随诊。

3、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常规。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诊断阳性率。

4、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情和尊重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5、协调好于各科室的关系,多检查病人为医院创效益。

6、爱护医疗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检查保养。

7、搞好室内环境卫生,每天清扫,空气消毒机每天自动消毒两次。

8、防止交叉感染,纤支镜每次检查完毕严格采用四槽五步法分别清洗消毒。

内镜的清洗及消毒制度1、必须遵照“四槽五步”原则执行;水洗-酶洗-水洗-戊二醛-水洗;(水为流动水)2、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3、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氧瓶、吸引管、清洗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4、灭菌后的附近按无菌物品储存;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

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一、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二、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如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氯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消毒后,用水彻底洗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水瓶内的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三、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四、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氧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一)、吸氧瓶、吸氧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氯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纤支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和完善纤支镜室管理的各项制度:科室纤支镜管理由科主任负责,并指定专人负

纤支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和完善纤支镜室管理的各项制度:科室纤支镜管理由科主任负责,并指定专人负

纤支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和完善纤支镜室管理的各项制度:科室纤支镜管理由科主任负责,并指定专人负责纤支镜清洗消毒操作及登记管理工作。

制定本科室的《纤支镜清洗消毒制度细则》并上墙,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增加清洗消毒设备及纤支镜数量、配件:统一制作规范的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增配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负压吸引器、干燥设备、计时器。

加强纤支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培训:使之正确掌握纤支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严格执行纤支镜操作规程。

规范清洗消毒工作程序,确保消毒灭菌质量:①清洗与酶洗:内镜的清洗非常重要,应细致、认真流水冲洗。

如果清洗不彻底,将直接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1,2]。

纤支镜使用后立即给予充分的物理冲洗,并要卸下活检管阀及头端部套圈清洗,对钳子孔、送气送水孔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

清洗后放入多酶清洗剂中浸泡和刷洗。

然后放入冲洗槽中,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干净。

②消毒或灭菌:纤支镜及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等,必须做到灭菌。

采用灭菌机清洗、灭菌,灭菌剂使用碱性过氧乙酸,通过检测可达到灭菌效果,使用时一人一灭菌。

③干燥与存放: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将消毒后的纤支镜各管道储存于专用内镜洁净柜内,30分钟彻底烘干待用。

保持环境的清洁,加强清洗消毒设备的消毒:纤支镜检查室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扫和终末消毒,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日。

吸引器瓶、清洗消毒槽每日清洗,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注重标准预防,做好纤支镜操作人员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要把所有被检者都看做是感染者,每位患者检查后的器械都要充分清洗,确切消毒[3]。

纤支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诊疗过程中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纤支镜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清洗消毒时戴橡胶防护手套、防渗透围裙。

加强纤支镜质量控制与管理:我们制定了纤支镜生物学监测制度和纤支镜清洗消毒登记制度,对灭菌后的纤支镜每月进行监测,定期对纤支镜室内空气进行监测。

纤支镜室管理制度

纤支镜室管理制度

纤支镜室管理制度1.凡是做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人,应由临床医生逐项填写检查申请单。

2.预约时向病人详细交待检查日期及注意事项,检查当日携带好相关资料以便检查时参考。

3.工作人员进入室内应规范穿着工作服,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检查前向受检病人说明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疑虑,以取得配合。

5.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如遇抢救或紧急情况,全力以赴抢救病人。

6.术后向病人宣教注意事项,详细交待取结果时间等,观察病人术后反应,发现病情变化随时处理。

7.镜检后及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检查资料。

8.各种抢救药品、仪器,固定专用,定期检查和维修,用后消毒备用,及时补充,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纤支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关于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纤支镜室一般管理制度,对入室人员严格管理。

3.工作职员进入室内应规范衣着工作服,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严格履行无菌操作。

4.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5.活检钳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活检钳严禁重复使用。

6.支气管镜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并每日监测其浓度。

7.治疗区应保持洁净,每日检查前开窗通风1小时,每日检查结束后,紫外线照射房间2小时,操作台、桌、椅、地面等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8.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登记。

纤支镜室病人查对制度1.检查前专人卖力接诊受检病人,核对病人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岁,核查术前准备、所需病案材料及术中非凡用药等,病人或家属签署纤支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2.检查前由操作医生及配合护士再次核对病人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岁,再次核查术前准备落实情况及检查目的,报告影像材料成效、心电图及凝血常规成效。

3.抢救过程中,医生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重复2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纤支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纤支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纤支镜室消毒、隔离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纤支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纤支镜室工作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
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
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工作人员在操作时须穿隔离衣、戴好帽子、口罩
及无菌手套。

三、清洗消毒镜子时应穿工作服、防渗透围裙,戴
帽子、口罩和手套。

四、严格按照内镜及配件的清洗、消毒规范完成操
作:纤支镜必须按照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
冲洗-干燥程序进行消毒灭菌;活检钳、细胞刷
清洗擦干后打包送供应室气体消毒。

五、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
纤支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镜柜内,镜柜每周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
六、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
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清洗槽、酶洗
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七、消毒槽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更换时必须彻底
刷洗。

八、每日工作开始前须对当日拟使用的纤支镜进行再
次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
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九、诊疗室每日予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十、每日定时监测消毒剂浓度并记录,浓度不足随时
更换。

十一、每月对空气、内镜及配件进行细菌监测。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一、诊疗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分室进行,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三、病人进行内镜诊疗前应进行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HIV等项筛查,并有记录。

特殊感染者应专用或安排在每日的最后时段诊疗。

四、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及灭菌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2.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3.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及必备的清洗工具,禁止使用非流动水。

4.内镜用后立即用湿纱布除去外表面污物,按要求送清洗消毒室进行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并按要求计时、登记。

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必须穿工作服、防渗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后,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六、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消毒、灭菌。

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无菌的物品要求进行储存。

七、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

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八、按要求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洁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

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毒剂或者2000mg/L过氧乙酸擦拭。

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一)内镜的清洁消毒由专人负责,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清洁,彻底清除管道中的血液、黏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

内镜及附件的消毒必须使用高效消毒剂。

(二)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三)内镜室每日清扫消毒,包括墙壁。

操作过程中严格消毒隔离。

(四)工作人员衣帽整齐,穿防护衣,戴帽子、口罩,护目镜、无菌手套。

(五)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六)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必须经过高效消毒,活检钳应无菌处理。

(七)特殊感染者应使用专用内镜,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使用后严格按消毒程序进行。

(八)医护人员为特殊感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操作结束后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

内镜检查室消毒隔离制度(新)

内镜检查室消毒隔离制度(新)

内镜检查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内镜室应设检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洗涤消毒区应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清洗内窥镜及其附件。

二、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三、内窥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窥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

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及其附件、必须灭菌,操作应在手术室进行。

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无菌处理。

五、进行内窥镜诊治前需对病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过筛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抗一HCV等过筛检查。

六、HbsAg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用专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七、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份后进行消毒。

八、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消毒剂,如2%戊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

内窥镜、活检钳的灭菌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九、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十、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洗,酒精消毒。

十一、消毒后的内窥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十二、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换。

十三、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内镜室感染管理制度二、严格执行卫生部卫医发(2004)100号文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二、设候诊区、检查区、洗涤消毒区、内镜贮藏室。

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讲行消毒处理。

三、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进入人体消化道,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及附件必须进行高水平消毒。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嵩明县人民医院内镜室消毒与隔离制度一、胃镜室消毒与隔离制度(一)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设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

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分开设置,通风良好。

(三)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时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清洗消毒设备与储存柜必须分开,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相应的设备。

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硬镜必备)、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四)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等。

(五)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必须灭菌:胃镜、肠镜,必须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六)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包括水洗、酶洗、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包括消毒和冲洗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七)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八)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

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灭菌或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九)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规范要求(水洗T酶洗T清洗T消毒)立即去污染、清洗和消毒或灭菌。

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十)使用后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结核杆菌、其它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内镜中心应设检查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区应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清洗内窥镜及其附件;严格划分清洗消毒室和诊疗室,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2、保持室内清洁,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后须用75%酒精擦拭消毒,有体液、血液、分泌物污染时立即用0.05%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未常使用的仪器设备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周一次;操作结束后治疗车、检查床、工作台表面用0.05%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镜清洗、消毒或灭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

4、工作人员在诊疗时应按规定着装:戴帽、戴口罩、戴手套及穿隔离衣,操作前后洗手,每检查一人换一副手套;清洗人员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帽、戴口罩、戴护目镜及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换。

5、病人进行内窥镜检查前,患者必须做乙肝表面抗原检查,HbsAg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使用专门内镜或安排在当天最后做,对可疑者需做丙肝标记物检查;以上患者用过的内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6、凡在检查中发现癌瘤取活检后,镜子必须严格洗刷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例检查,以免存在残留癌细胞影响他人。

癌瘤患者可安排在当天最后做。

7、弯盘、牙垫、垫巾、止血带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弯盘、罐注瓶采用2%戊二醛高水平消毒30分钟;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及管道、止血带采用0.05%含氯消毒液消毒30分钟,取出清洗凉干后备用。

8、消化内镜、呼吸内镜、鼻咽喉镜等使用前必须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清洗和消毒;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镜附件必须灭菌。

9、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清内镜表面及管道水份后再进行浸泡消毒。

10、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用75%酒精干燥处理镜身及管道,高压气枪吹干后方可悬挂保存于储镜柜内储存;储镜柜内侧须采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周至少一次。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第一篇: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内镜检查与消毒要求1、内镜室划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镜柜、贮存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无菌物品与一般物品分开放置。

2、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穿工作衣、戴手套(一人一副),对要求灭菌的内镜应按手术室要求进行穿戴与消毒。

3、检查床单、枕套应每天更换,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

4、给患者检查时应做到一人一口圈、一治疗单、一弯盘;行活检时做到一人一钳,内镜注水瓶应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注水瓶内的灭菌用水应每天更换。

5、内镜检查过程中如向活检孔道内注水,必须使用消毒注射器,注射器每天更换,所注入水为无菌用水。

6、清洗消毒过程中所用的棉纱垫也应每日消毒,以防其隐藏病原微生物。

7、检查结束后及时倾倒吸引瓶内污水,吸引瓶内倒入2000mg/L 含氯消毒溶液30 分钟刷洗干净后瓶内倒入2000mg/L 含氯消毒溶液盖上吸引瓶盖备用。

吸引管用以上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备用,管子老化应及时更换。

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1、消毒液应按说明书规定进向活化和稀释,保证有效浓度和有效使用时间。

每天使用前应检测消毒液的浓度,浓度合格方可使用,检查例次多时,应在检查中间进行一次消毒剂浓度检测,必要时及时更换。

应有消毒液的检测的记录,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2、每天检查前应先将内镜在消毒液(2%戊二醛)中浸泡消毒30分钟。

为保证内窥镜管道的消毒效果,应拔去注水注气按钮,换上清洗专用按钮,以保证管及孔道内充满消毒液。

浸泡消毒结束后取出内镜,在冲洗槽内用水洗净镜身及管道内的消毒液后用消毒干纱布和75%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后备用。

3、内镜清洗消毒方法:①擦净与水洗:内镜检查结束后用纱布擦去附着的粘液,放入清洗槽内进行充分清洗。

方法为:去除活检孔阀门,在流水下清洗镜身并反复抽吸活检孔道,再用清洁刷刷洗活检孔道2-3次。

为保证活检孔道能充分刷洗,洗刷中必须两头见刷头,流水洗刷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内镜检查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检查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检查室消毒隔离制度
襄阳市中医医院郑玲
1、内镜室应设检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洗涤消毒区应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清洗内窥镜及其附件。

2、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3、内窥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窥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

4、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及其附件、必须灭菌,操作应在手术室进行。

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无菌处理。

5、进行内窥镜诊治前需对病人进行乙肝外表抗原(HBsAg)等过筛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抗一HCV等过筛检查。

6、HbsAg阳性者,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用专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7、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去除管道中的血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份后进行消毒。

8、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消毒剂,如2%戊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充分冲洗。

内窥镜、活检钳的灭菌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9、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
常规清洗消毒。

10、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洗,酒精消毒。

11、消毒后的内窥镜,储存前先枯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12、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换。

13、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一科纤支镜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柜、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诊疗室配空气消毒机,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2、保持各室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各个枪及吸引器、吸引管、吸引用含氟消毒剂清洗消毒。

3、从事内镜诊疗时,医护人员需戴好口罩和帽子。

4、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罩等。

5、活检钳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定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7、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隔离要求(取污染—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火灭菌)。

精致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

8、使用后的气管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的的书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当日不再继续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支,浸泡消毒后的气管镜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9、气管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包括患者姓名、内
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者姓名)。

10、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个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藏于专用滤净柜内。

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镜应置于自由位;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11、消毒后的活检钳应当按灭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并每周检查一次有效日期,过期的重新进行高压灭菌。

12、每次使用消毒剂时要检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规定的使用期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