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方整理--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合集下载

中医知识:驱虫法

中医知识:驱虫法

中医知识:驱虫法
驱虫法,是用杀虫、驱虫的药物,以驱除体内寄生虫的治法。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用缓治或急攻。

并应依据检查结果,选用不同的方药。

驱虫药常以乌梅、川椒、雷丸、槟榔、鹤虱、胡粉、使君子、苦楝根皮等组成。

如病情属寒者,驱虫药配伍干姜、川椒、细辛等温中祛寒,代表方如理中安蛔汤;病情属热者,驱虫药配伍黄连、黄柏等苦寒清热药,代表方如连梅安蛔汤;病情寒热错杂者,可用乌梅丸;至于病势急骤属实的,驱虫药又当加大黄、黑丑等攻逐之品,借以疏导里实,排出虫体,方如布袋丸;病势缓慢属虚的,可用驱虫药配伍补养之品,邪正兼顾,方如布袋丸。

以上主要用于驱蛔虫。

驱蛲虫:用雷丸、百部、猪胆汁之类,煎成药液,作保留灌肠。

驱姜片虫、绦虫:用槟榔、乌梅、南瓜子等。

驱钩虫:用榧子、鹤虱、槟榔、贯众、大蒜之类,必要时配合祛湿、健脾或补血。

中西医结合《中医方剂学》——驱虫药归纳

中西医结合《中医方剂学》——驱虫药归纳

在使用本类方药治疗时,必须根据虫的种类,体质的强弱,症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用和配伍适当的方药。

如有积滞者,可配伍消导药;脾胃虚弱者,兼补脾胃;对于体弱的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旋;虫症在腹痛较剧时,通常以安虫主,而在疼痛缓解之后,再行驱虫。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使药物与寄生虫易于接触,从而更好的发挥驱虫作用;并根据大便的正常与否,适当配伍泻下药,以促使虫体排出。

由于某些驱虫药具有相当的毒性,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老弱患者都慎用。

(一)使君子《开宝本草》为使君子科落叶藤本状灌木植物使君子的种子。

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以四川产量最多。

9-10月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晒干。

去壳,取种仁生用。

或炒香用。

别名:留求子、川君子、建君子。

处方用名:使君子、使君肉。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杀虫消积。

主治与应用:本品为驱虫要药,所含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

除适用于蛔虫病外,并可用治蛲虫病。

因其味甘甜,故尤宜小儿。

单用使君子仁炒香嚼服有效;如蛔虫较多,病情较重者,可与苦栋皮,槟榔等驱虫药同用。

如小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者,须配党参、白术、当归等益气、补血药,以攻补兼施。

用量:6-12克,炒香嚼服,小儿每岁每天一粒半,总量不超过二十粒。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大量服食,否则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

亦有呃逆出现。

参考资料:使君子的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二)苦栋根皮《别录》为栋科落叶乔木苦栋树的根皮。

全国各地均产,四川尤多。

入药鲜用,或哂干用。

别名:苦栋皮、栋皮。

处方用名:苦栋皮、苦栋根皮。

药用部分:根皮。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肝、脾、胃经。

功能:杀虫、冶疥癣。

主治与应用:1.本品对蛔虫有麻痹作用,故可用于驱蛔,且效力比使君子强,可单用煎汤顿服,亦可制成糖浆服;如配槟榔、使君子、乌梅等药,则效果更佳。

近年来用本品配合菌陈、郁金、青皮、木香等治疗胆道蛔虫有定疗效。

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总结:驱虫剂

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总结:驱虫剂

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总结:驱虫剂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点总结:驱虫剂凡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杀人体内寄生虫的`作用,用治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第二十一章祛虫剂乌梅丸《伤寒论》主治:1蛔厥证 (特点时发时止汗出、色白)2寒热错杂久泻久痢腹痛时止,烦闷呕吐,手足厥冷病机:寒热错杂(胃热肠寒)蛔动不安; 正气虚弱又有寒热错杂治法:安蛔止痛方解:君:乌梅—安蛔止痛臣:川椒细辛——辛以伏蛔,温热以温脏散寒,杀虫驱蛔。

君臣相配,温脏安蛔,杀虫驱蛔臣;黄连黄柏苦寒,苦能下蛔,寒能倾泻内蕴之热。

佐:附子、干姜、桂枝—辛热以助温脏散寒,温补脾肾之阳。

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扶正。

蜂蜜—甘缓和中。

臣佐相配,平调寒热,和解阴阳以解手足厥冷,并有辛甘化阳之制方特点:辛酸苦同用,以酸为主而安蛔。

蛔安则痛止。

寒热并用以热为主而温脏,阳复则寒散,寒散则厥回,攻补兼施,以攻邪为主邪去则正安。

“蛔得甘则动,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治疡剂仙方活命饮主治】热毒壅滞,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滞,气血凝滞 --- 局部红肿热痛邪郁肌腠,邪正相争 --- 发热、恶寒正盛邪实,热毒壅滞 --- 舌苔薄黄,脉数有力【病机】风热邪毒客于肌腠经络,气滞血瘀痰结【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君:金银花—甘寒清轻,清热解毒,消散痈疮臣:当归尾、赤芍—活血通滞和营没药、乳香—散瘀消肿止痛陈皮—理气通滞,消痈散结佐:白芷、防风—疏风透邪,散结消肿,透达营卫皂角刺——通行经络,溃坚排脓天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排脓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配伍要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兼疏风透表,行气、化痰、散结黄连解毒汤集苦寒泻火药于一方,相须为用,泻火解毒力强,直达三焦,直折火势,善治火热毒盛充斥三焦之壮热烦躁,咽干口燥,错语不眠,或吐衄,发斑等。

为泻火解毒之代表方。

· 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用治热毒痈疮等。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一、组成
夜明砂拣净,二两(60克)、芜荑炒,去皮,二两(60克)、使君子二两(60克)、白茯苓去皮,半两(15克)、白术无油者,去芦,半两(15克)、人参去芦,半两(15克)、甘草半两(15克)、芦荟研细,半两(15克)。

二、用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约10克),每服一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二两(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所悬之药,第二日仍依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现代用法:全方按调整量比例,碾细净,配作散剂,每次服3克,用猪肉汤调化服,每日晨起空腹时服一次)。

三、歌括
布袋丸内有四君,芜荑芦荟共调匀;夜明砂与使君子,消疳去虫法可循。

四、功用
驱蛔消疳,补养脾胃。

五、主治
小儿虫疳。

体热面黄,肢细腹大,发焦目暗等证。

六、方解
本方证属于脾疳范围。

虫积日久,损害脾胃,以致面黄体瘦,
肢细腹大,且发虚热。

脾虚气滞,故腹胀。

虫扰食减,肝血亏虚,故头发枯焦,视力减退。

形成正虚邪实之。

方中芜荑辛苦温,使君子甘温,合用驱蛔消疳。

加芦荟苦寒,既可驱蛔,又能泻热。

三味同用,有较强的驱虫作用。

并借芦荟的泻热,可引虫体随大便泻出。

虫积日久,肝血亏而生郁热,故以夜明砂辛寒,清肝热而明目。

虫疳之证,脾虚是致病之本,故以四君子汤益脾固本。

全剂攻补兼施,则祛邪而不伤脾碍胃,故适用于正虚邪实之证。

中药学11祛虫

中药学11祛虫

【《4020电子书》 ,欢迎您来4020电子书推荐好书!】╔════════════╗║第十一章║║║║驱虫药║╚════════════╝凡能驱除或杀灭肠寄生虫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肠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钩虫、线虫、蛲虫等,除钩虫由皮肤接触感染外,其它多由病员吃了污染虫卵的食物而进入人体。

患肠寄生虫病的病员,大都在粪便中可检查出虫卵,有的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有的可以出现绕脐腹痛,时作时止,形体消瘦,不思饮食,或多食易饿,或嗜食异物等症;钩虫病还可能有面色萎黄、全身浮肿等;蛲虫病主要出现肛门瘙痒。

由于肠寄生虫能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同时要重视预防工作,应向患者或其家长宣传卫生常识,以防重复感染。

临床使用驱虫药时,应注意以下各点:1. 患虫病日久而蝮有积滞者,可配合消导药同用;如脾胃虚弱者,可配健脾药同用;体质虚弱者,可配补虚药同用。

2. 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时服,使药力直接作用于虫体,以提高疗效。

如排便不畅者,在必要时可适当配合泻下药,以增强排虫作用。

3. 在使用驱虫药时,必须注意剂量,对某些具有毒性的驱虫药,不能过量,以免中毒。

╔══════╗║苦楝根皮║╚══════╝【药用】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树的根皮。

【性味与归经】苦、寒。

有毒。

入肝、脾、胃经。

【功效】杀虫、疗廯。

【临床应用】1. 用于虫积腹痛苦楝根皮驱杀蛔虫作用显著,为治疗蛔虫病的常用要药,临床上常配合槟榔、芫荑等同用;如单独应用,也有疗效。

此外近来用本品配合茵陈蒿、广郁金、青皮、木香等又可用以治疗胆道蛔虫病。

2. 用于头癣、疥癣苦楝皮根炒炭研末,油调治疗头癣、疥癣,有杀虫作用。

【处方用名】苦楝根皮(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干者三钱到一钱,鲜者五钱到一两,煎服。

╔══════╗║使君子║╚══════╝【药用】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科植物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温。

入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积【临床应用】用于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等症使君子为驱蛔常用之品,对于因蛔虫引起的腹痛、小儿疳积,有较好的疗效。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

健脾丸
君 白术、茯苓 臣1 山楂、神曲、麦芽 人参 臣2 山药 木香 佐1 砂仁、陈皮 佐2 肉豆蔻 佐3 黄连 使 甘草 健脾益气 消导饮食积滞 补气 润肺,补脾,固肾 行气理气 化湿和胃 涩肠止泻,温补脾肾 清饮食积滞所化之热 增加补脾胃;调和药性, 调和诸药
健脾丸
• 配伍特点:消补兼施,补重于消。补而不滞,消 不伤正。 • 随证加减: 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 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
保和丸
山楂 君 神曲 消肉积 消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
半夏 臣 陈皮 茯苓
消面食、谷面之积
祛痰,二陈汤去掉甘草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连翘
清热散结
保和丸
• 随证加减: 食积较重者,加枳实、槟榔; 苔黄、脉数,加黄芩、黄连; 便秘者,加大黄; 兼脾虚者,加白术。 • 使用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用于新病,不宜久服。
枳实导滞丸
乌梅丸
• 久泻久痢特点: 1、久泻久痢造成肠滑失禁; 2、久泻久痢都还胃肠道会有积滞; 3、都会有积滞化热; 4、正气方面,久泻久痢归属到虚寒,阳气不足, 长期泄泻,痢疾,气血耗损,阳气不足,气血不 足。
乌梅丸
• 乌梅丸是治疗蛔虫,脏寒蛔厥的方剂,异病同治, 亦可以用于久泻久痢(积滞虚寒,阳气不足,气 血亏虚)。 • 针对肠滑失禁,乌梅酸收,有涩肠止泻作用。 • 黄连黄柏是治疗泄泻、痢疾有积滞化热的常用药, 为“治痢之最” 。 • 久泻久痢归于虚寒,用姜、桂、附,温补阳气; • 久泻久痢之后气血的亏虚,用人参,当归,益气 养血。
驱虫剂
• 凡以安蛔、驱虫药为主组成,用于治疗人 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 代表方:乌梅丸。
乌梅丸

治虫证精选的药方

治虫证精选的药方

治虫证精选的药方治虫证精选的药方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虫证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的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1.蛔虫病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疾病。

以脐周腹痛,时作时止,甚或吐蛔,便蛔为主要临床特点。

蛔虫在古代又称为蛟鲔(音huí,为蛔的异体字),蚘(蛔的异体字)、长虫。

(历史沿革)《内经》将蛔虫称为蛟鲔,并记载了其引起的主要症状。

如《灵枢。

厥病》篇说,。

肠中有虫瘕及蛟贿……心肠癌,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蜻也。

”《金匮要略。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炕虫病脉证治》篇对蛔虫病作了专门论述,并最早记载了蛔厥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药。

书中乌梅丸一方至今仍为治疗蛔厥的常用有效方剂。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芜荑、贯众、雷丸、榧子、楝实等药有。

杀三虫。

或。

去三虫。

的作用。

所谓。

三虫”者,即包括蛔虫在内。

如《诸病源候论。

三虫候》说.。

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也。

其中的长虫即指蛔虫。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将蛔虫称为长虫,。

长虫,蚘虫也。

对其形态及引起的病症作了记载。

谓“蚘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

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

或因府藏虚弱而动,~iill食甘肥而动。

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

《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记载了一些治疗虫证的方剂,除上述《神农本草经》所应用到的驱虫药外,鹤虱、槟榔等药也多有应用。

《太平圣惠方。

卷五十七》为虫对人体的危害与机体的状况及虫之动变与否有密切关系,谓;。

诸虫依肠胃之间,若脏腑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变,而成诸疾也。

”该书并列有。

治蛔虫诸方。

10首。

《小儿药证直诀》对虫痛与其他腹痛及痛证作了鉴别.《儒门事亲。

虫翳之生湿热为主》提出湿热生虫之说。

方剂-19驱虫剂

方剂-19驱虫剂

方剂学——第十九单元驱虫剂
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作用,用以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为驱虫剂。

使用驱虫剂应注意:
1.空腹服,忌油腻。

2.注意掌握剂量。

3.年老体弱及孕妇慎用。

4.服驱虫剂后,注意调理脾胃,以善其后。

乌梅丸
【组成药物】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炮附子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蜜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脏寒蛔厥证。

腹痛时作,手足厥冷,时静时烦,时发时止,得食而呕,常自吐蛔。

兼治久利。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

方中重用乌梅,为君药。

蜀椒、细辛共为臣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
一是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二是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久泻久痢,多为寒热虚实错杂证候,故可奏效。

典型例题
蛔厥证,宜选用
A.四逆散
B.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乌梅丸
E.大承气汤
『正确答案』D
典型例题
乌梅丸的君药是
A.乌梅
B.黄连
C.黄柏
D.蜀椒
E.人参
『正确答案』A
典型例题
寒热虚实错杂的久泻久痢,宜选用
A.真人养脏汤
B.四神丸
C.芍药汤
D.白头翁汤
E.乌梅丸
『正确答案』E。

『常用方剂』驱虫剂:驱虫剂——化虫丸(方剂数据库)

『常用方剂』驱虫剂:驱虫剂——化虫丸(方剂数据库)

『常用方剂』驱虫剂:驱虫剂——化虫丸(方剂数据库)化虫丸【组成】鹤虱(去土)1两,胡粉(炒)1两,苦楝根(东引不出土者)1两,槟榔1两,芜荑5分,使君子5分,白矾(枯)2钱5分。

【来源】《医方考》卷六。

【主治】肠胃诸虫为患。

凡虫咬心痛,往来不定,不思乳食者。

各家论述1.《医方考》:《经》曰:肠胃为市,故无物不包,无物不容,而所以生化诸虫者,犹腐草为萤之意,乃湿热之所生也。

是方也,鹤虱、槟榔、苦楝根、胡粉、白矾、芜荑、使君子,皆杀虫之品,古方率单剂行之,近代类聚而为丸尔!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

数药皆杀虫之品也,单用尚可治之,类萃为丸,而虫焉有不死者乎!3.《医林纂要》:萃诸杀虫之品,合为一方,亦过峻矣,然杀虫莫效于此,不惟治蛔。

鹤虱可治下部蛲虫,及皮肤间虫;楝皮可治下部寸白诸虫;芜荑可治口齿鼻孔诸虫;胡粉除虫,无不可至;白矾除皮肤疮疥;槟榔、使君子乃专治腹中虫。

尝用此为末,吹鼻治鼻疳;和麻油为膏,敷疮癣脑疮,亦多得效。

附注按:《医方集解》本方用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儿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

《成方便读》有百部、雷丸、雄黄各五钱。

其他古籍收载化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处方】胡粉(炒)1.5千克,鹤虱(去土)1.5千克,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白矾(枯)375克。

【制法】上药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肠中诸虫。

治小儿虫积。

腹痛时作时止,往来上下,或结聚成团,或呕吐清水涎沫,多食而瘦,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一岁儿服5丸,温浆水人生麻油1~2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

不拘时候。

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备注】方中鹤虱能杀诸虫,为驱虫之要药;苦楝根皮杀蛔虫、蛲虫;槟榔杀绦虫,姜片虫;其余枯矾、胡粉亦具杀虫之效。

诸药合用,则杀虫之功更优。

但方中胡粉毒性较大,不宜多用、久用。

按:《医方集解》所载化虫丸,较本方多芜荑、使君子。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化虫丸--《活人方》卷六【处方】大黄3钱,槟榔3钱,黑丑2两(头末),锡灰5钱,雷丸5钱,木香5钱,使君子5钱,芜荑4钱。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一、组成
神曲炒两(300克)、黄连去须,十(300克)、肉豆蔻面裹煨,五两(10克)、使君子去皮(売),五两(150克)、麦芽炒,五两(150克)、槟榔细剉,晒,二十个(120克)、木香二两(60克)。

二、用法
上为细末,猪胆汁为丸,如粟米大。

每服三十丸,量岁数加减,热水下,空心服(现代用法:照调整量比例放大若干倍,碾细筛净。

取鲜猪胆汁和为小丸,每丸约重3克。

开水调化,空腹时服一丸。

一岁以下小儿服量酌减)。

三、歌括
肥儿丸内有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猜胆为丸热汤下,疳虫食积一扫清。

四、功用
杀虫消积,健脾清热。

五、主治
虫积腹痛,消化不良。

面黄体瘦,肚腹胀满,发热口臭,大便稀溏等证。

六、方解
本方证是由虫积成疳,脾虚胃热,故见体瘦腹胀,发热口臭,大便稀溏等证。

方取神曲、麦芽谷类药以健脾、和中、消积食,黄连泻郁热,肉豆蔻芳香健胃而止泻,木香理中气而止腹痛,槟
榔、使君子驱虫。

更用胆汁和药为丸,与黄连相合,泻肝胃热积。

全方构成健脾、消积、清热、驱虫之剂。

方剂16驱虫方

方剂16驱虫方
第十六为主组成,具有杀虫、
驱虫作用,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 统称驱虫方。
二、使用注意
①空腹服药,忌食油腻 ②注意有毒药物用量 ③年老体弱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④药后应调理脾胃 ⑤确诊后方可服药
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组成
乌梅30g 细辛3g 干姜9g 黄连6g 当归6g 附子6g 蜀椒6g 桂枝6g 人参6g 黄柏6g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 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亦治久泻, 久痢。
临床应用
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慢性胃肠炎, 结肠炎,慢性菌痢等,属寒热错杂而正虚者。

基础中医学:十七 驱虫剂

基础中医学:十七  驱虫剂

黄柏六两(6g)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病证:脏寒蛔厥证;久泻久痢证。 病机:肠寒胃热,蛔虫上扰,气机逆乱,阴阳之
气不相顺接; 症状: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
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方解]
君药:乌梅:取其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 臣药:川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蛔,温可祛寒; 佐药:附子、干姜、桂枝:辛热,既可温脏祛寒,
[运用]
1.本方主治上热下寒蛔厥证。 以腹痛时作,烦闷 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证治要点。久泻、久痢属 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亦可用之。
2.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力较弱,临床运用时可酌 加使君子、苦楝皮、榧子、槟榔等以增强驱虫作用。若 热重者,可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可减黄连、黄柏; 无虚者,可去人参、当归;呕吐者,可酌加吴萸、半夏 以和胃降逆而止呕;腹痛甚者,可酌加木香、川楝子以 行气止痛;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槟榔以泻下通便。
又能辛可制服伏蛔虫; 黄连、黄柏:苦寒,苦能下蛔,寒能清除
虫扰气逆所化之热; 人参、当归:补养气血,合桂枝养血通脉,
调和阴阳,以解四肢厥冷。 使药: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见苦则下;
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关于久泻久痢,多属脾肾虚寒,肠滑失梦,
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 候,本方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 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每可奏效。
十七 驱 虫 剂
概念
凡以驱虫药物为组成,具有驱虫或杀 虫等作用,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 称为驱虫剂。
适应范围 各种虫证
乌梅丸
[组成]
乌梅三百枚(30g)
细辛六两(3g)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伐木丸(又名术矾丸,《绛雪园古方选注》引《张三丰仙传方》)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伐木丸(又名术矾丸,《绛雪园古方选注》引《张三丰仙传方》)

中医《方剂学》驱虫剂——伐木丸(又名术矾丸,《绛雪园古方
选注》引《张三丰仙传方》)
一、组成
茅山苍术米泔水浸二宿,去皮毛切片晒干,二斤(600克)、黄酒面曲(即煮酒用的酒曲)四两(120克)、同苍术合炒为深红色、皂矾(即绿矾)醋拌晒干,入阳城罐火煅,一斤(300克,置陶器罐中炖化)。

二、用法
上制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或米汤下,日二三次(现代用法:照上法配制为丸,每丸约重8克,每次服一丸,食后米汤送下)。

三、歌括
伐木方中有绿矾,苍术酒曲醋糊丸;泻肝益脾消黄肿,钩虫为患效可观。

四、功用
消积,燥湿,泻肝,驱虫。

五、主治
黄肿病(多见于钩虫病)。

面色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倦无力。

六、方解
本方证由于积食不化,脾不运湿,湿邪内蕴而面目浮肿;脾为湿困,色现于外而发黄,子病犯母则心悸,母病累子则气促。

总以脾之为病所致。

此证又多由钩虫为患所引起,故又称为“食劳疳黄”。

方以苍术之苦温燥湿为君,用酒曲消积食为辅,加皂矾(经火煅后成枯矾)为佐,更能化湿泻肝而驱虫。

李时珍常用此方加平胃散治上证多效。

本方功在除湿驱虫,若用后外证已消而虫积未除,第二步可考虑用布袋丸以扶正驱虫。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本方以辛苦温之苍术、酒曲燥脾湿,以皂矾之酸收化湿,且酸味入肝而泻肝,以防止肝木克脾土,更有利于祛湿而健脾。

泻肝即是泻木,故方名“伐木”
本方见载于《绛雪园古方选注),而《重订广温热论》亦有载,两著均称引自《张三丰仙传方》,可见此方已被古代医家重视。

2021中医助理基础《方剂学》第二十、二十一单元合并讲解

2021中医助理基础《方剂学》第二十、二十一单元合并讲解

第二十单元驱虫剂乌梅丸(《伤寒论》)【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炮附子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蜜【方歌】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藏安蛔寒厥剂【趣味记忆】富贵美白脸当属新疆人【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配伍意义】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

君——乌梅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

臣——蜀椒、细辛,辛可伏蛔,温可祛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寒能清解因蛔虫上扰、气机逆乱所生之热。

佐——干姜、桂枝、附子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亦有辛可制蛔之力;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

使——蜜甘缓和中。

本方所治的久泻久痢,实属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

第二十一单元治痈疡剂1.治痈疡剂的适用范围治痈疡剂主要适用于痈疽疮疡证。

治疗多以散结消痈、托里透脓、补虚敛疮为法。

2.治痈疡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应辨别病证的阴阳表里虚实。

(2)痈疡脓已成,不宜固执内消一法,应促其速溃,不致疮毒内攻;若毒邪炽盛,则需侧重清热解毒以增祛邪之力;若脓成难溃,又应配透脓溃坚之品。

(3)痈疡后期,疮疡虽溃,毒邪未尽时,切勿过早应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组成】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桃,冬瓜仁又加芒硝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肠痈是因肠中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所致。

君——大黄泻热逐瘀,涤荡肠中湿热瘀毒;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两药合用,泻热破瘀。

臣——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湿热,使之速下;桃仁活血破瘀,配合丹皮以散瘀消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驱虫方整理--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一)驱蛔汤《经验方》
组成:乌梅三枚、胡连3克、槟榔9克。

雷丸6克、使君子6克枳壳5克、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杀蛔虫。

主治:虫积腹痛,烦躁易怒,口干舌赤,脉弦细数。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虫证的经验方。

方中乌梅安蛔止痛;使君子、雷丸以驱蛔;槟榔杀虫、消积,并行气通便,枳壳行气止痛,白芍养血缓急止痛;胡连能除疳热以清热消积,诸药合用,共凑驱杀蛔虫,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
本方主治蛔虫证。

如积热明显者,可加连翘、栀子;如大便秘结者,可加芒硝、大黄等;兼有食积者,可再加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消导药。

(二)胆蛔汤《经验方》
组成:榧子肉15克、使君子12克、槟榔18克、乌梅五枚、苦栋根皮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医学教育网原创亦可治肠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

方解:本方为治疗胆道蛔虫证的经验方。

方中乌梅味酸能安蛔止痛,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肉均为驱蛔虫的要药,各药合用则驱虫力更大,槟榔杀虫消积,兼能行气通便,共成驱虫止痛的方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胆道蛔虫证为主,以腹中钻痛或绞痛,呕吐等为主症。

2.如腹痛甚,可加木香,枳壳以行气止痛;兼有发热,可加黄连或黄柏以清热;大便秘结,可加枳实,玄明粉以攻下通便。

3.本方对蛔虫性肠梗阻有一定的疗效,但应密切注视病情,做好多种准备,如服药多次未见好转,应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三)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

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

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

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为辩证要点。

2.如无寒证者,可去桂医学教育网原创、附;如正气未虚者,可去参、归;腹痛甚者,可酌加广木香,川栋子等行气止痛之药;如大便秘结者,可加槟榔、枳实、玄明粉之类以攻下通便。

如酌加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等药,则驱虫力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