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临证心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选课件)针灸方法PPT幻灯片

(精选课件)针灸方法PPT幻灯片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Leabharlann 20B: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
21
C: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
22
C: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必一其神。”<<灵枢终始>>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内心无慕,
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有花柄 、圈柄、平柄、管柄之分。
针尾--针柄的末端。
.
7
毫针规格
.
8
针刺前的准备
• 针具的选择 • 体位的选择 • 消毒
.
9
针具的选择
根据病情及病人的性别、年龄胖瘦、体 质、病位、腧穴情况,选择长短、粗细 适宜的针具。
所用针的长度以刺入腧穴应至深度后, 针身略露出皮肤为宜。
.
31
辅助手法
——为了促使针后得气或加强针感的一些方法。 常用的辅助手法 ——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
32
弹柄法
用手轻弹 针尾,使针体 微微震动,以 加强针感。
.
33
循法
指用手顺 着经脉的循行经 路,在腧穴的上下 部轻柔地循按。
.
34
刮柄法
用拇指抵住针尾, 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 柄。
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 针下空虚无物。
.
40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 “ 轻滑慢则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针刺方法 ppt课件

针刺方法  ppt课件
2 斜刺:针与皮肤表面呈40—60度之间,倾斜
刺入穴内。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穴; (内有重要脏器或关节附近及皮肉不甚厚实部) 及迎随法,引气而行法等。
3 平刺: 横刺、沿皮刺,针与体表呈15--25度
角左右。适用皮肉浅薄处(头皮、颜面、胸骨 等)及透刺法、腕踝针法(一针双穴或多穴)。
(一)以进针速度分法
1.速刺法 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快速 刺透表皮而入皮下的手法。它体现了进针快的概念,正如 《流注指微赋》曰:“针入贵速”。近代针灸学家多立足 于进针快。快,可减轻进针时所产生的疼痛,而快的关键 在于施针者指力的大小与手法的熟练程度。速刺法多用于 四肢、腰、腹部腧穴和耳穴。
2. 捻入法 针尖抵皮肤,运用指力稍加捻转将针刺入 皮下的手法
3.飞入法 针尖抵皮肤,运用指力以拇食指捻动针柄, 在捻动瞬间将针刺入,同时五指放开作飞鸟状的手法。 短针多用。(进针同时可催促运气)
(三)以押手姿势分法
1.单手进针法
即以刺手的拇食 指持针,中指指端 抵穴位,中指指腹 抵住针身下段,随 指力进针时,中指 随势屈曲,直刺之 所要求深度。多用 于短毫针。效率高。
二指持针式
针尖刺入腧穴皮下的各种 透皮入针方法。又称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 它是毫针针刺操作过程第一个重要步骤,亦是 针灸医师临床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其操作应注意刺手和押手作用的协同配合及运 用灵活的指力和腕力,力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 针。
毫针的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 分,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以进 针器具分等。现代常用的进针法如下。
4.快:即进针透皮过程快疾,以减少进针疼痛。如 《流注指微赋》说:“针入贵速”。近代针灸家均认为 进针手法立足于轻快,而快的关键在于指力的大小与手法 的熟练程度。

针刺法课件-PPT课件

针刺法课件-PPT课件
2019/2/23 22
毫针的针刺方法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挟持进针法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 刺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 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 皮下.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 2019/2/23 23
毫针的针刺方法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滞 针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
转移注意力/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2019/2/23
51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体位、手法、外力、滞针
弯 针
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 处理 放松局部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刺灸法
2019/2/23 1
2019/2/23
2
掌握内容
●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双
手进针法的内容。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行针等操作方
法。
●熟悉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2019/2/23
3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二、针刺的练习 三、针刺前的准备 四、毫针的针刺方法 五、行针与得气 六、针刺补泻 七、留针与出针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九、针刺注意事项
11
选择体位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仰卧位 俯卧位 常用体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 上、下肢部分(前侧面)腧穴 2019/2/23
12
针刺前的准备

中医针刺疗法优秀PPT

中医针刺疗法优秀PPT
10
目前多数医家主张应用针刺时应探讨多途径、多靶 点的综合治疗,要求针灸尽早介入,以利于中风病
患者的康复。
围绕功能 恢复
心理治疗
言语治疗
传统康复方法
综合康复措施
内科/外科治 疗
现代康复治疗
人文关怀
环境
作业治疗
11
针刺疗法介入的时机
一个普遍的观点也越来越被临床针灸医师所接受,即所谓针 刺中风的最佳治疗时间,是指在中风急性期病情不再进展、生 命体征平稳且不影响临床救治的前提下,针刺介入的时间越早, 疗效越好。
处理:立即拔针,令患者平卧休息,给饮温
开水一般很快恢复,重者可给于胃复安肌注治 疗。
预防:初次针灸,特别怕痛、畏针的患者,
刺激量要轻一些,采用卧姿。此外空腹、饱餐 、大汗、重体力活动后勿立即针刺。
6
血肿 :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
引起的淤血疼痛。
处理:小血肿不必处理,可自行
消退。若青紫严重,影响到功能活动 时,24小时内先冷敷,一天后再热敷, 以促进肿块吸收。
12
中医学认为,针中风灸病治在疗脑,方十案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中的
督脉、阳跷和阳维等经脉均与头部有联系,明代张介宾 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于头。”
头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
皮质功能定位对应的
针 头皮区即是头针刺激
区,可以治疗由该部 大脑皮质受损所致的 疾病。
13
针灸治疗方案

操作方法

风池、完骨、天柱:直刺1-1.5寸,行小幅度高频率 捻转补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预防:熟悉人体解剖部位,尽量
避免血管针刺。
7
针灸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1.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1972年,北医的神经生理专家韩济生教授在《中国

最新医学刺络放血法临床运用PPT课件

最新医学刺络放血法临床运用PPT课件
28
29
刺络部位
然谷 行间 内庭 阴陵泉 丰隆 足三里 尺泽、曲泽 每次选用2-4穴, 出血100-200ml 急性期1次/周 预防性治疗1次/月
30
31
• 1、下肢外侧胆经外丘、阳交、光明、阳陵泉穴附 近寻找异常血络
• 2、颈部督脉、胆经走罐、刺络、拔罐 • 刺络出血拔罐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痉挛,增加
瘀血处,太阳、阿是穴刺络放血,等暗紫色血净,再加拔 火罐); • 2、病变局部点刺加拔火罐; • 3、病变局部点刺配合艾灸。 • 工具 -- 三棱针、梅花针、采血针等。
25
其它刺络法
• 方法一 • 取督脉大椎至中枢,梅花针自上而下叩3遍,后自上而下
走罐,出血量达5~10mL。多数病人经3次治疗而愈。 • 方法二 • 用三棱针在疱疹部位的头尾处直刺出血,然后用大口玻璃
感热病等。
20
刺络泻血法禁忌症
1、正气极度羸弱者 2、忌用刺络放血的病症
某些血液系统病症,如出血倾向的血友病、血小板在5万以下不可刺 血,白血病不可刺血 糖尿病5年以上者不能用刺血,因为刺血后无法加强营养。 严重下肢静脉曲张者 脑溢血病情未稳定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3、孕妇产前、产后
21
局部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轻对神经 根的刺激,消除神经根反应性水肿。
32
33
• 年老者-- 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 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 起间歇性的刺痛。
• 免疫不全者-- 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 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
27
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价
• 1、减轻或消除疼痛 • 刺络对一般带状疱疹患者能在数小时内控制疼痛。绝大多数首

针刺手法临证心得PPT医学课件

针刺手法临证心得PPT医学课件

手法举隅 1.直刺: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
间,直腿抬高进针,施提插手法。 适应症:下肢瘫痪、生殖系统疾病 2.刺血 适应症:腰背疼痛、中暑、皮肤病、下肢静脉炎等。 3.运动针法(阻力针法):急性腰扭伤
13.丘墟穴
穴位解剖:肌肉:趾短伸肌起点,距跟外侧韧带。神 经:足背中侧皮神经分支和腓浅神经分支。血管:外 踝前动、静脉分。
8.气海 关元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 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主要有第 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手法举隅
深刺提插为主:1.5—2寸毫针提插刺激,针感 传向腹部深处或阴部。
适应症:腹部疾病、泌尿生殖疾病等。
9.夹脊穴
穴位解剖:各穴位置不同,其肌肉、血管、神经也 各不相同。大致分三层次:浅层 (斜方肌、背阔肌、 菱形肌);中层(上、下锯肌);深层 (竖脊肌、横 突棘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 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
适应症:上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
6.曲池穴
穴位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 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 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手法举隅 毫针刺法 1. 斜刺 于肘横纹头斜刺30度,向腕关节方向刺入,行
提插手法,以针感下传至手腕为度。 适应症:上肢瘫痪、肢体疼痛
2.直刺 适应症:发热、皮肤瘙痒、高血压
手法举隅 1.斜刺 2.盘龙刺
10.腰腿穴
腰腿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 肤由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 经过。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旁开2.5寸 刺法:针刺2.5-3寸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

针刺的临床应用.ppt

针刺的临床应用.ppt

第二节 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不同的部位,由于其局部解剖不同,因此,针 刺时也应该有所不同,防止刺伤内脏、神经、血 管等组织器官。
一.头面颈项部腧穴
(一)头部腧穴
头部(项部除外)皮薄肉少,血管丰富,针 刺时大多采用平刺0.5~0.8寸。
毫针快速透皮后,刺入帽状腱膜下层(有落 空感),手法以捻转行针为主,出针后用消毒干棉 球按压止血。囟会穴,小儿囟门未闭时禁针。
用3支等长毫针,先在痛点中心直刺一针(主针), 得气后行针1分钟;再用2支毫针在其两侧(上下或左右) 1~1.5寸处向痛点中心斜刺(辅针),得气后行针1分钟。 促使针感向深层或四周扩散。
3.临床应用 病位较深的寒湿痹证与疼痛。如梨状肌损伤以环跳
穴为主针齐刺;腰痛取腰阳关、大肠俞三针齐刺。
(三)扬刺法
3.临床应用 本法治“寒气之博大者”,即病位较浅,病灶较大
的疾病。
(四)围刺法
在扬刺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针向病变 中心刺入的刺法。
1.操作方法 在病变中心直刺一针,在其四周边缘处向
中心斜刺或平刺4~8针(根据病灶面积确定针数, 多采用长针)。得气后捻转行针,留针20~30 分钟,隔5~10分钟捻针1次,促进针感向四周 扩散。
4.注意事项
(1)毛刺与半刺均为浅刺疾出,但毛刺较浅, 浅刺勿透皮,不出血;半刺较深,浅刺透皮后快速 出针。
(2)毛刺与半刺均治疗浅表疾病、小儿疾患, 激量较小不留针,要求取穴较多,一般可取5~15 个穴位,不然难以构成有效刺激量。
(3)直针刺法发展为现代的沿皮横透法,可酌 情留针。
(二)分刺、合谷刺及浮刺(刺肌肉)
2.半刺
①原文: 《灵枢·官针篇》:“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 如拔毛状,以取皮毛,此肺之应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7.合谷穴
穴位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 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 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 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20
手法举隅 1.直刺:垂直于皮肤直入0.5-1寸 适应症:感冒、头痛、惊厥抽动、口歪等。 2.斜刺:远心方向斜刺 适应症:手指活动不利、麻木、握固不伸等。 3.透刺:向后溪穴方向透刺 适应症:头痛、偏头痛 4.合谷刺
9.夹脊穴
穴位解剖:各穴位置不同,其肌肉、血管、神经也 各不相同。大致分三层次:浅层 (斜方肌、背阔肌、 菱形肌);中层(上、下锯肌);深层 (竖脊肌、横 突棘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 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
24
手法举隅 1.斜刺 2.盘龙刺
25
10.腰腿穴
腰腿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 肤由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 经过。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旁开2.5寸 刺法:针刺2.5-3寸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
13
4.水沟穴
穴位解剖:在口轮匝肌中;布有眶下神经的分 支和上唇动、静脉。
14
手法举隅 刺 法:斜向上方向,捻转1周,行雀啄术。 量学要求:以眼球湿润或肌肤汗出为度。 作 用:开窍醒神 适 应 症: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面
瘫、痛症等。
15
5.极泉穴
穴位解剖: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 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 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17
6.曲池穴
穴位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 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 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18
手法举隅 毫针刺法 1. 斜刺 于肘横纹头斜刺30度,向腕关节方向刺入,行
提插手法,以针感下传至手腕为度。 适应症:上肢瘫痪、肢体疼痛 2.直刺 适应症:发热、皮肤瘙痒、高血压
29
手法举隅 1.直刺: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
间,直腿抬高进针,施提插手法。 适应症:下肢瘫痪、生殖系统疾病 2.刺血 适应症:腰背疼痛、中暑、皮肤病、下肢静脉炎等。 3.运动针法(阻力针法):急性腰扭伤
30
13.丘墟穴
穴位解剖:肌肉:趾短伸肌起点,距跟外侧韧带。神 经:足背中侧皮神经分支和腓浅神经分支。血管:外 踝前动、静脉分。
9
2.四神聪
穴位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 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 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支。
10
手法举隅 1.进针法:旋弹式进针 2.行针法:小幅度、高频率捻转 3.作用:醒脑益智,安神定眩 4.适应症:失眠,头晕目眩,抑郁焦虑,脑鸣等。
11
3.睛明穴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睑内侧韧带、内直肌、 眶脂体。浅层布有内眦血管、滑车上下血管及分支、 滑车上下神经及分支。
21
8.气海 关元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 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主要有第 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22
手法举隅 深刺提插为主:1.5—2寸毫针提插刺激,针感
传向腹部深处或阴部。 适应症:腹部疾病、泌尿生殖疾病等。
23
31
手法举隅 1.毫针透刺 丘墟透刺照海:胆囊疾病、局部软组织疾病 2. 雀啄手法: 足内翻
32
三 针刺安全注意事项
针刺临证心得
1
学习内容
毫针手法要点 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
针刺安全注意事项 针刺法则及针刺方法
2
一 毫针手法要点
3
1.进针法
刺手合押手 震颤式进针 旋弹式进针
4
2.捻转与提插要素
捻转角度、频率 提插幅度、频率,方向及力度 手法操作时间
5
3.针刺手法与补泻效应
疾病虚实性质 机体虚实状态 刺激量与补泻 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 平补平泻
针刺1.0-1.5寸,一般用捻转提插或提插泻法。作用: 是疏风解表、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开窍聪耳。适应 症:外感风寒、头晕目疾等,此外,耳部疾患采用向 耳部斜刺的方法。 3.针向喉结:朝喉结方向直刺,针感可到达会厌部, 得气后行提插捻转。作用:通关利窍、降逆开闭。适 应症:失语、构音障碍、吞咽不利以及梅核气等。
12
手法举隅 1.目内眦外上方陷中取穴。目内眦外上方陷中约 相当于目内眦角上稍偏外0.1寸处,此处通过解剖 观察是眼球和眼眶之间最大间隙的凹陷中,是深 刺而又不易出血的最佳位置,进针阻力小。 2.安全进针方向:闭目,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 右手执针浅刺进针。将针身形成弓形缓缓深入。 针刺深度:应控制在1.0-1.5寸以内,切忌暴力进针 和大幅度捻转提插。 3.适应症:眼底疾病,复视,斜视。
16
手法举隅 提插刺法: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上,肩部外展,医者左手食
指放于极泉穴沿经下移1寸处(在肱二头肌与肱骨干之尺侧, 肱三头肌之前侧),拇指放于上臂外侧协助固定,食指下按, 可摸到一硬韧的条索状物,用食指拨动时,可见手腕或手指 有抽动样动作,用左手食指固定之,右手持针刺之,即会出现 明显的上肢或手指的抽动样动作。 适应症:上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
26
11.秩边穴
穴位解剖:肌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神经: 深层为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起点,外侧为坐 骨神经。 血管:臀下动、静脉。
27
手法举隅 1.直刺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 2.秩边穴透刺水道 适应症:前列腺疾病;早泄、阳痿等
28
12.委中穴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在腘窝 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 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6
二 常用穴位针刺手法举隅
7
1.风池穴
穴位解剖: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 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 枕小神经的分支。
8
手法举隅 1.直刺法:作用:健脑益髓、化瘀开窍。适应症:后
循环供血不足、颈性头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