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沪教版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2.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3.,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其五)》)4.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6.,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二)阅读古诗,完成7—8题。
(4分)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2分)8.下面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的风来得突然,还稀稀落落的下起了雨。
该句交待了担忧园中海棠的原因.B.“试问卷帘人”中“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C.“却道海棠依旧”中“却”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对海棠的担忧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及怀疑,又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回答时的漫不经心。
D.“小令写法别致,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意境层层叠进,表达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籍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河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有所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智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9.墨子,名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沪教版(加精)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试卷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 。
(《诉衷情》)2、 ________ 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_____ _____ 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4、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 ________。
(《捕蛇者说》)【试题答案】1.匹马戍梁州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晨兴理荒秽 4.傅说举于鱼盐之中5.其余则熙熙而乐【考点对接】古诗文背诵默写要求【试题评析】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首先不能把字写错;其次,默写时,注意笔画的规范,如若连笔,让阅卷老师无法辨认,一字扣一分。
实属比较遗憾。
另如第4题,属于平时很少默写到的句子,希望后期同学们在复习时多加注意。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曲,完成6-7题(4分)【甲】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上两首词曲,都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
(2分)7、下面对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词曲都景中含情,蕴含了词人的愁绪。
B.两首词曲都借春景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C.两首词曲都先绘景后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D.两首词曲都描摹了凭栏远眺的主人公的形象。
【试题答案】6、怀人思念爱人等 7、C【考点对接】对古诗词的内容及中心的分析与掌握【试题评析】与2013年和2015年上海初三中考卷类型相似,本次考的是对比阅读,把词和曲放在一起,两者的共同点是所表达的情感有相同的部分,都是对意中人的怀恋。
选择题设置较为简单,C选项是对写作手法的考察,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来,二者并非都是先绘景再抒情。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标准答案)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
(《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
杨浦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带解析)
杨浦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带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写作题1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2阅读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题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
(2分)小题2: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3默写(18分)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2.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3.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5.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狼》)6.__________________,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4阅读下文(8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就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O(《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o(《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o(《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汐•秋策村落日残度,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告山绿水,白草位叶黄花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本曲题目为“大净沙・秋”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靖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义有场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南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J架瘫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谿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两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碑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白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麹晋。
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o(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
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加精)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
(《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4分)1. (3分)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zhòu,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xī________zhòu屏住________利锃亮甲________(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无可置疑:________(3)词语“伪装”一词中的“伪”字第5画是________。
词语“遮遮掩掩”中的“遮”,共________画。
2.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②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③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④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⑤蹴尔而与之________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默写。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2)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
(4)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5)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
(6)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
杜甫“________,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深情,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已亥杂诗》)的崇高献身精神,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8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3.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4.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5.则有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6.,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点兵”的意思是(2分)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现了好友陈同甫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当年金戈铁马的疆场生活的留恋怀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明写战马和武器,实际表现战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词人对自己理想的诉说,是其一生追求的概括。
D.全词中虚幻与现实的对比十分强烈,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极其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卷(PDF)
杨浦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21年01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道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6分)1.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2. 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3.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5.天色已晚,班级黑板报还有些收尾工作未能完成,小明此时就用《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劝导鼓励大家抓紧完成。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诗乙文的作者均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B.陶渊明,一名侃,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C.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鼻祖。
D.甲诗乙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海市杨浦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答案(word版)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一)默写1.谁家新燕啄春泥(六下)2.肯将衰朽惜残年(九上)3晨兴理荒秽(八上)4.乃悟前狼假寐(八下)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七下)(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6.唐李白北宋欧阳修7.太阳出来,树林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
8.B9.艰难险阻乐观豁达(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13.①刘宣自己读书勤奋刻苦;②卫使善待人才;③刘文恭有伯乐识人之明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本文使用“石狮为什么不像石狮”这一标题,第一个“石狮”指的是经过时间的凝练形成的我们现在常见的石狮形象的石狮,第二个“石狮”则是指用石头做的形象应该和非洲狮子相像的狮子。
首先,“石狮为什么不像石狮”这一标题,明确地写出了“石狮”这一说明对象,清晰地概括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其次,标题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对“石狮不像石狮”的原因进行思考。
15.(1)本文第⑦段画线句运用“四川雅安高颐阙石狮的翅膀”这一例子来说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石狮的艺术风格更加重视神似,形象威武、凶猛这一事实,使说明更加具体、更加有力,也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明确、生动形象。
(2)宋元时期:体积缩小,温驯柔情明清时期:地方特色,精细有余魏晋南北朝:富有想象,威武凶猛隋唐时期:昂扬雄浑,狞厉威严16.①狮子本不诞生在中原,再加上早期传入中国时数量较少,难得一见②而随着石狮雕刻这项技艺特殊的发展过程。
17.第④段不可以删除。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按原文默写。
(1)五月天山雪,________。
________,春色未曾看。
(2)月黑雁飞高,________。
________,大雪满弓刀。
(3)王之涣《凉州词》写山川的雄阔苍凉,以及戌守者处境孤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个反映物候现象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2. (10分) (2017九上·启东开学考) 古诗词鉴赏《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暮年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3. (13分) (2017七下·宁波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下列划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以】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 . 【之】康肃笑而遣之无丝竹之乱耳C . 【而】康肃笑而遣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 【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4)文中“有卖油翁释当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睨”换成“看”“望等词可以吗?为什么?4. (14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 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试卷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 。
(《诉衷情》)2、 ________ 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_____ _____ 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4、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 ________。
(《捕蛇者说》)【试题答案】1.匹马戍梁州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晨兴理荒秽 4.傅说举于鱼盐之中5.其余则熙熙而乐【考点对接】古诗文背诵默写要求【试题评析】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首先不能把字写错;其次,默写时,注意笔画的规范,如若连笔,让阅卷老师无法辨认,一字扣一分。
实属比较遗憾。
另如第4题,属于平时很少默写到的句子,希望后期同学们在复习时多加注意。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曲,完成6-7题(4分)【甲】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上两首词曲,都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
(2分)7、下面对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词曲都景中含情,蕴含了词人的愁绪。
B.两首词曲都借春景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C.两首词曲都先绘景后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D.两首词曲都描摹了凭栏远眺的主人公的形象。
【试题答案】6、怀人思念爱人等 7、C【考点对接】对古诗词的内容及中心的分析与掌握【试题评析】与2013年和2015年上海初三中考卷类型相似,本次考的是对比阅读,把词和曲放在一起,两者的共同点是所表达的情感有相同的部分,都是对意中人的怀恋。
选择题设置较为简单,C选项是对写作手法的考察,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来,二者并非都是先绘景再抒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选文的作者是,他是时期的思想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0、选文设喻说理,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
下列观点不是选自选文的一项是()(3分)A.为人处事贵在向善有恒,半途而废必将远善失道。
B.即使对待小技艺(小数)也应加以重视,认真研究。
C.为学必须杜绝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成就。
D.研究学问或历练品格,都应坚持不懈,自觉上进。
【试题答案】8、孟子(轲)战国(2分)9、(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就不能生长了。
(3分)10、B(3分)13.阅读全文,填写下表(3分)14.下列和乐羊子妻形象不符的一项是()(2分)A.有德行B.有才识C.有勇气D.有智慧【试题答案】11.(1)品行、品德;(2)不同12.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13.1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2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即归3求学要持之以恒14.C【考点对接】对课外文言文,150个实词、句子翻译、内容及中心的考察【试题评析】11题的“行”有的同学解释为“行为”,这是没有结合句子的后果;12题是发展趋势,即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不再是选择题类型了,而是让学生自己翻译。
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清楚翻译准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关键字翻译出来。
13题,对内容的考察,以表格的形式出现,换汤不换药,难度不大。
14题,是对人物形象的考察,选择题比较简单,文中没有体现乐羊子妻的勇气。
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说茶陈漱渝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
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
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
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
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
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
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
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
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
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
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
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
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
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
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
“讲”就是评理。
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
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
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
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5.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6分)①②③16.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17.从文中看,第④⑤⑥段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是18.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19.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试题答案】15.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6分)16.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
(3分)17.这三段尽管都强调了茶能“净化心灵”,但分别是从喝茶能使人内心变得“静”与“和”;能养成简朴的品质;能喝出和睦三方面来说明茶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先对个人的心态,再对人的品质,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来谈,三段说明,是按照茶的影响力由小到大,由对个人的影响到对群体的影响来说明的,按一定逻辑顺序,所以不能更改。
(6分)18.喝茶能化矛盾冲突为彼此和睦。
(2分)19.D(3分)【考点对接】对说明文常规考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词语含义、内容概括、首段句子作用的考察。
【试题评析】15题,概括类题目,是必考题型,原则是文中有的尽量不要自己概括,答案都能从文中得出;16题,首段中的句子的作用,与杨浦2014年初三一模说明文《点破银花玉雪香》是相同的题型;17题,属于本次说明文的难点之一。
段落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有二:判断本文说明顺序;和某一段的某一句话相呼应。
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而逻辑顺序常用的类型有: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特点到用途,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
但答案里面“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实属为难学生了。
19题,B选项,第二段画线句不仅说明了喝茶历史悠久,还说明了茶树的历史;D选项很多学生找不到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哪里运用了,如第四段,把喝酒与喝茶进行比较,突出喝茶可以使人心沉下来。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快乐的蒲公英朱成玉那天阳光明媚。
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
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xin____,失去了功效。
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后部落做小学教师后。
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
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
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过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的走在我的前边,热情的问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哦。
”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
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
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
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
”小姑娘说“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里头猛的扎了一针。
“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