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夹综合征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胡桃夹综合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胡桃夹综合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胡桃夹综合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回流到下腔静脉过程中需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的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

胡桃夹综合征异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的男性,儿童发病分布在4~7岁,多发年龄见于13~16岁。

胡桃夹现象的主要症状是血尿和蛋白尿,其中无症状肉眼血尿更易发现。

血尿的原因是左肾静脉受压致肾静脉高压,左肾静脉扩张所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与生殖静脉淤血、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或部分静脉壁变薄破裂,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还会发生睾丸静脉和卵巢静脉淤血而出现肋腹痛,并于立位或行走时加重。

另外男性还能发生精索静脉曲张。

此外有蛋白尿,不规则月经出血,高血压等。

治疗:对于本病的治疗,由于大多数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脂肪及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淤血状态可得以改善而症状缓解,故一般对病程短、年龄小、症状较轻、无并发症的患者采取临床观察。

有学者认为硝酸银溶液经输尿管导管灌注肾盂治疗效果较好。

手术治疗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证包括:①经2年以上观察或内科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或加重的,成人NCS患者治疗可更为积极,观察6~12个月即可;②出现并发症者,如贫血、腰肋痛及精索静脉曲张,反复乏力、头痛、焦虑等,已影响工作或生活的患者;③有肾功能损害,排除其他原因者。

介入治疗即在左肾静脉狭窄处行血管支架置放术,有比较好的疗效,现在已越来越多地替代了手术治疗。

胡桃夹综合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看了上文,想必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

左肾静脉行走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这两条动脉构成40°~60°的夹角,左肾静脉刚好通过此夹角。

当青春期发育较快、身高迅速增长、脊柱过度伸展、体形急剧变化或肾下垂等情况下,左肾静脉在这个夹角中会受到挤压,引起血流变化和相应的临床症状。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病理生理变化
1.血尿的原因可能是:①左肾静脉受挤压后 扩张淤血,左肾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淤血的静 脉系统和尿收集系统发生异常交通。②肾盏育 隆部静脉壁变薄破裂。③肾盏弯隆部豁膜的炎 症、水肿弓!起非肾小球性出血。④左肾静脉 淤血时瓤膜下静脉窦内压力上升导致其破裂出 血等。
病理生理变化
2.蛋白尿的发生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蛋 白尿的发生和血尿产生的原因大致相同。即左肾静 脉受压,静脉系统淤血,蛋白滤出增加,重吸收减 少。直立性蛋白尿和胡桃夹综合征的相关性己被国 内外研究所肯定。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3. CT和MRI:对胡桃夹综合征亦有一定的诊 断价值,在相应平面增强扫描常能显示腹主动脉 和肠系膜上动脉与受压的左肾静脉三者的解剖关 系,有时能发现卵巢或精索静脉曲张。多层螺旋 CT和MRI可以根据获得的原始数据按不同的层厚 和层间距进行重建和三维图象后期处理,再现肠 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和左肾静脉的空间结构和 立体走学者根据我国的医疗实际情况提 出胡桃夹征的诊断标准:①尿RBC形态为非肾小 球性;② 24h尿钙排泻量<4 mg / (kg·d) ;③左肾静 脉的a/b ≥ 2倍(卧位时);④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或 直立性蛋白尿;⑤肾功能正常。
治疗
1.保守治疗: 由于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 年患者,大多数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 加,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的脂肪增加, 侧枝循环的建立,左肾静脉系统的淤血情况可以 得到缓解。故单纯表现为无症状血尿、蛋白尿的 患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以暂时行保 守治疗。
定义
此后随着影象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胡桃 夹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用于胡桃 夹综合征诊断手段主要有血管多普勒超声、 MRI, CT和血管造影等,治疗上主要有保守治 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但对诊断流程和治 疗方案的制定尚无统一认识。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浙江省第一医院作者:李鸣李鸣金炜单平张鸿坤潘松龄关键词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诊断手术支架摘要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61例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行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2例行左肾静脉移位术,53例(54次)行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术,3例行泛影葡胺逆行肾盂灌注治疗。

结果支架定位不佳、术后后腹膜血肿和支架移位各1例,分别再次手术和重植支架。

随访6个月~1 0年,4例术后肉眼血尿消失,但活动后仍有镜下血尿。

1例支架植入后仍有活动后肉眼血尿,但次数明显减少。

1例泛影葡胺逆行肾盂灌注治疗后仍有活动后肉眼血尿。

其余患者术后复查尿检查均阴性,症状消失。

结论超声检查结合MRA或CTA检查可确诊胡桃夹综合征。

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均有效,但创伤较大;经股静脉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应作为治疗的首选。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entrapment syndrom e),它是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 ery, SMA)所成夹角时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现象,常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腰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

1972年Schepper首先报告由此引起左肾出血,才引起重视。

我院从1998年10月~2009年1月共治疗61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分别行支架植入、手术和泛影葡胺逆行肾盂灌注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患者中,男46例,女15例;年龄18~45岁,平均25岁。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尿样检测均有红细胞,但所有病例尿中正常形态的红细胞>85%。

活动后肉眼血尿者24例。

有腰酸、乏力27例;肾功能损害4例。

1.3 检查方法本组61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

胡桃夹综合征医学

胡桃夹综合征医学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胡桃夹 综合征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 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实施方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潜 在的病因。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和宣传教育活动组织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交网络、公共场所等,推广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预后评估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还可以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通过了 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
在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诊断技术进步
治疗手段多样化
跨学科合作
临床实践与科研结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胡 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技术也在不 断改进。未来,可能会有更准 确、更快速的诊断方法出现,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06
胡桃夹综合征在临床实践中的 应用价值与前景展望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诊断价值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对于泌尿外科、肾内科等科室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准确的诊断,可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治疗指导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可以为治疗提供指导,如手术、药物 治疗等。通过诊断,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胡桃夹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具体发病率尚 无确切数据。
地域分布
胡桃夹综合征的发病与地域分布关系不大,可在 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发病。
发病年龄
胡桃夹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和中年人,男性多于 女性。
诱发因素
胡桃夹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包括脊柱过度后凸、腹 部肿瘤、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周围脂肪结缔组织 减少等。此外,长期站立或久坐也可能诱发胡桃 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症

胡桃夹综合症

专业资源]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作者:李鸣文章号:W059154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entrapment syndrome),它是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所成夹角时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现象,常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腰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

1972年Schepper首先报告由此引起左肾出血,才引起重视。

1 病因学解剖学上,下腔静脉(IVC)和腹主动脉并行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前者位于右侧,后者位于左侧。

肠系膜上动脉(SMA)位于腹主动脉前方,与其形成夹角。

右肾静脉直接注入IVC,而左肾静脉(LRV)则需穿经腹主动脉与SMA所成的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才注入IVC。

正常时此夹角为45O~90O,其间充塞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及腹膜使LRV不致受到挤压。

但当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椎体过度伸展、体型急剧变化等情况下,此夹角变小,使LRV受压,引起左肾静脉高压,此称为“前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98%的正常人IVC与LRV压力梯度<0.13kpa(0.973mmHg),患有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时压力梯度≥0.40kpa(3mmHg)。

也有文献报道了另一种少见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并未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而是从腹主动脉后方穿过汇入下腔静脉,因受到腹主动脉的压迫而出现左肾静脉高压,因而又称之为“后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2 病理学左肾静脉受压后肾静脉高压是产生血尿的主要原因。

左肾静脉受压,使肾及其周围静脉淤血,淤积的静脉血最终造成肾盏薄壁静脉破裂出血,血液进入集合系统和肾盏穹窿出现血尿。

同时,左睾丸静脉、左卵巢静脉以及部分盆腔静脉由于回流受阻而淤血,肾静脉淤血还可影响肾间质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使尿中α1微球蛋白增高,出现蛋白尿。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胡桃夹综合征(Walnut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肌肉的无力、萎缩和抽动,主要影响上肢和面部肌肉。

胡桃夹综合征的名字来源于病人抱胸时手的姿势类似于胡桃夹。

1. 引言胡桃夹综合征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尽管它是一种罕见的病症,但对于患者来说,它可能是极具破坏力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胡桃夹夹综合征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2. 症状胡桃夹综合征的症状在不同个体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典型的症状包括上肢无力和无力感、手指抽动、面部肌肉抽动和语言障碍。

这些症状通常逐渐出现并加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3. 病因与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表明,神经肌肉传导有关的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这一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通常,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来诊断胡桃夹综合征。

4.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药物。

然而,综合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肌肉强化训练、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辅助器具的使用。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5. 生活方式调整患有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自身的症状。

例如,避免过度疲劳、均衡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此外,患者可以寻求心理支持,处理因病情造成的心理和情绪困扰。

6. 康复护理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可以从康复护理中获得长期的帮助和支持。

康复护理师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提供必要的生活自助技能培训,并提供心理支持。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7. 外部辅助器具对于某些严重病例的患者,使用外部辅助器具可能是必要的。

例如,使用支持型手套或器械,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手部肌肉,并提高手部协调性。

此外,面部肌肉的抽动也可以通过某些外部辅助器具得到缓解。

8. 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虽然胡桃夹综合征目前无法治愈,但科学研究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entrapment syndrome),它是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所成夹角时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现象,常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腰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

1972年Schepper首先报告由此引起左肾出血,才引起重视。

1、病因学解剖学上,下腔静脉(IVC)和腹主动脉并行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前者位于右侧,后者位于左侧。

肠系膜上动脉(SMA)位于腹主动脉前方,与其形成夹角。

右肾静脉直接注入IVC,而左肾静脉(LRV)则需穿经腹主动脉与SMA所成的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才注入IVC。

正常时此夹角为45O~90O,其间充塞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及腹膜使LRV不致受到挤压。

但当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椎体过度伸展、体型急剧变化等情况下,此夹角变小,使LRV受压,引起左肾静脉高压,此称为“前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98%的正常人IVC与LRV压力梯度<0.13kpa(0.973mmHg),患有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时压力梯度≥0.40kpa(3mmHg)。

也有文献报道了另一种少见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并未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而是从腹主动脉后方穿过汇入下腔静脉,因受到腹主动脉的压迫而出现左肾静脉高压,因而又称之为“后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2、病理学左肾静脉受压后肾静脉高压是产生血尿的主要原因。

左肾静脉受压,使肾及其周围静脉淤血,淤积的静脉血最终造成肾盏薄壁静脉破裂出血,血液进入集合系统和肾盏穹窿出现血尿。

同时,左睾丸静脉、左卵巢静脉以及部分盆腔静脉由于回流受阻而淤血,肾静脉淤血还可影响肾间质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使尿中α1微球蛋白增高,出现蛋白尿。

《胡桃夹综合征》课件

《胡桃夹综合征》课件
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 医,以便早期治疗和管理。
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轻度运动
在医生建议下进行轻度有氧运 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 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膀胱功能训练
通过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 尿、憋尿等,提高膀胱的控制 能力,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
物理治疗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物理治 疗,如电刺激、按摩等,有助
SUMMAR Y
04
胡桃夹综合征的预防与 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肾脏 和泌尿系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胡 桃夹综合征的迹象。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增 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减轻对 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压力。
及时就医
REPORT
《胡桃夹综合征》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胡桃夹综合征概述 •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胡桃夹综合征的治疗 • 胡桃夹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 • 胡桃夹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尿和 腰腹部疼痛的疾病,如泌 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 肾小球肾炎等。
鉴别诊断
泌尿系结石
患者常有腰部剧烈疼痛,X 线或CT检查可见结石影。
泌尿系感染
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 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常 规检查可见白细胞。
肾小球肾炎
患者常有蛋白尿、水肿、 高血压等症状,肾功能检 查可能异常。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the nutcracker phenomenon : Long-term follow-up. Urology ,2002 ,59 :3542357.
2.
津留德. Nutcracker 现象与反复性肉眼血尿.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1 ,11(3) :78279.
23
治疗
手术治疗
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1,2 , 认为NCP 患儿手术适应证应为: ①经2 年以上观察或内科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或加重的; ②出现并发症者,如贫血、腰肋痛及精索静脉曲张,反复乏力、头疼、焦虑
临床表现
血尿
(hematuria)
1950 年El-Sadr 和Mina 首先描述左侧肾静脉受压现象。1972 年De Schepper 首先报告胡桃夹现象引致左肾出血,经膀胱镜检分侧留取尿液而证实。
由于LRV受压,肾静脉压增高,输尿管周围静脉与生殖静脉淤血,部分静脉壁变薄 破裂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导致非肾小球性血尿,立位或行走时加重。
NCP 可引发直立位蛋白尿的机制可能是直立位时内脏下垂,使主动脉与肠系膜 动脉间的夹角变小,导致左肾静脉受压致肾淤血引起。
田绍荣等对193 例NCP伴直立性蛋白尿的患者,在B 超下行多种体位的观察,也 证实直立位、特别是脊柱前凸时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之夹角最小,左肾静 脉受压最明显,且彩色多普勒也显示有相应的左肾静脉流速减慢1。
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回注下腔静脉 过程中需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 成的夹角,当其受到挤压而引起临床症状和(或) 尿检异常而言,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 )
2
解剖特点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
胡桃夹现象描述了腹主动脉和上肠系膜动脉之间左肾静脉的受压迫。

胡桃夹综合症是指胡桃夹现象引起的临床表现。

文献显示女性的发病率较高,高峰出现在30-40岁之间。

主要临床表现
检查方法:
❶病人应禁食但补充充足水分。

这能够消除肠道气体,同时保持静脉充盈
❷超声检查者应在肠系膜上动脉水平的横断面和纵断面上检查主动脉,这是为了排除任何可能压迫左肾静脉的占位性病变
❸在纵切面上测量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角度。

角度小了
❹然后评估左肾静脉是否受压?如果阳性,测量压迫点、远心段直径
❺测量左肾静脉远心段和受压段的流速。

流速比大于5:1为阳性。

❻评估两个肾脏,寻找任何病理状况
❼评估腹股沟区域的静脉系统是否功能不全?如果怀疑,测量静脉直径,超过3毫米为阳性
❽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及女性卵巢静脉功能不全的评估。

左精索静脉曲张
小结:
主要超声表现
特别提醒:临床上要全面查肾脏功能,以防因为胡桃夹综合征而忽略了肾炎,造成延误治疗
附:巷有烟雨千古秀,心无霜雪四时春。

几十年变迁,平江路情结永不忘怀,这里留下我童年的足迹,这里留下年少的余韵。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的心血管危 险 因素 包括 高 血压 、 糖尿 病 、 烟 、 吸 高血 脂 等基 础 上 , A的升高加快 了冠心病 动脉 粥样 硬化发生 和发 展的过程 , U
成, 并加速动脉粥样硬 化 的发展 ; 高尿 酸可 以增加 血小板 的 ② 粘附 、 聚集 , 加冠 脉内血栓 形成 的危 险性 。因此 , 增 在许 多传统
0 c e i n h n i s lmss a d t e i tma—me i h c n s ft e c mmo a oi r d a t i k e so h o n c rt a— d
正常组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P <0 0 ) 颈 总动脉 I T随 .5 ; M
的关系 [ ] 实用预防医学 ,0 4 l ( :5 -5 . J. 2 0 , 14)202 1 [ ] R s M, rm r . at l soiinbtencrn r at ya e- 3 oaE Ka e C so scao ew e ooay rr t r C ra t e h
Ii 1 1 心病 患者 病情 严重程度 的一个重要指标 。 11 i i
表 I 四组 患 者 年 龄 、 压 、 生化 指标 及 颈 总 动 脉 I 血 血 MT的 比 较 (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 与内膜正常组比较,P <0 0 ; .5 与内膜正常组比较 , <0 O P l
关系 , 提示其 在控制 高血压 的 临床决 策 中, 高尿酸 血症 的治 对
疗, 有助 于 预 防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发 生 、 展 。 发 参 考 文 献
『 ] 罗明 , 1 俞文萍 , 兵. 邓 老年女性 高血压患者颈 动脉硬化 与血尿酸水

胡桃夹综合症诊断标准

胡桃夹综合症诊断标准

胡桃夹综合症,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机械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左肾、输尿管及生殖腺静脉压力增高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胡桃夹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并未完全统一,但一般会参考以下几个关键指标:1.左肾静脉狭窄处近端扩张处的内径与狭窄处的内径比:这个比值大于3,可以作为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一个重要依据。

2.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夹角:一般情况下,这个夹角大于45°,这也是B 超可以测量的标准。

3.血尿和直立性蛋白尿:这是胡桃夹综合症的常见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是否患有胡桃夹综合症。

4.腰痛:胡桃夹综合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

5.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胡桃夹综合症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直立不耐受、腹痛、腰痛、胃肠道症状和性腺静脉曲张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参考,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依赖于医生的专业判断和相关检查结果。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及CT表现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及CT表现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 及ct表现
目录
CONTENTS
• 胡桃夹综合征概述 •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胡桃夹综合征的CT表现 •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 胡桃夹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01 胡桃夹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 合征,是由于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 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机械性挤压而 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胡桃夹综合征在亚洲地区较为常见, 尤其是日本和中国。其发病率约为 0.7%-1.7%,男女比例约为4:1。
发病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 人群的增加,胡桃夹综合征的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
02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01
02
03
04
血尿
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 的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变红
腹主动脉狭窄
腹主动脉在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中 可能存在狭窄,表现为血管壁不 规则或局部狭窄。
肠系膜上动脉扭曲
肠系膜上动脉在胡桃夹综合征患 者中可能存在扭曲或移位,导致 血管形态异常。
鉴别诊断
左肾静脉血栓
01
左肾静脉血栓的CT表现与胡桃夹综合征相似,但通常伴随其他
症状如疼痛、发热等。
腹主动脉瘤
02
腹主动脉瘤的CT表现与胡桃夹综合征相似,但通常伴随动脉壁
部分患者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提示肾静脉受压。
3
精索静脉曲张
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索静脉曲张,提示下腔静脉受 压。
并发症
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 乏力、头晕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
长期肾脏病变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表现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症状。

胡桃夹综合征CT影像表现

胡桃夹综合征CT影像表现

03
介入治疗:血管成形
术、支架植入术等
02
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重建骨骼结构等
01
保守治疗:卧床休息、
止痛药、物理治疗等
预后与预防
预后情况
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 解
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风险,需要 定期复查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紧张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 肥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03
静脉狭窄、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肾静脉受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04
治疗、手术治疗等
肾实质改变
肾实质 密度降 低
肾实质 回声增 强
肾实质 内出现 低密度 区
肾实质 内出现 高密度 区
肾实质 内出现 钙化灶
肾实质 内出现 囊肿
01
02
03
04
05
06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01 影像学表现:CT扫描
显示椎间盘突出、椎管 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 成等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过度 摄入盐分和脂肪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随访观察
01 定期进行CT检查,监 测病情变化
02 观察症状是否缓解或 加重
03 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和 发展
04 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预后效果
发病原因
解剖结构异常:如 椎弓根间距过窄、 椎弓根形态异常等
外伤:如椎弓根骨 折、椎间盘突出等
肌肉紧张:如腰肌 劳损、腰椎间盘突 Nhomakorabea等遗传因素:如家族 性椎弓根间距过窄 等

胡桃夹综合征的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治疗

腹腔镜手术
总结词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 点。
详细描述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打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在肾 脏和输尿管上进行矫正。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 小、术后恢复快,但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 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
总结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机器人辅助手术采用机器人操作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进行手术操作。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具 有更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护肾脏和输尿管的功能。但是,机器人辅助手术费用较高,目前应用相 对较少。
04 康复与预后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短期护理
饮食调整
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记录 患者体温、尿量、肾功能等指标,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肾脏肿瘤、肾结石、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 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
02 非手术治疗
饮食调整0102Fra bibliotek0304
总结词
控制饮食摄入量,减轻肾脏负 担
控制水分摄入
限制饮水量,减少肾脏负担, 缓解症状。
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瘦肉 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食
物的摄入。
胡桃夹综合征的治疗
目录
CONTENTS
• 胡桃夹综合征概述 • 非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 • 康复与预后
01 胡桃夹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为左肾静脉 压迫综合征,是由于左肾静脉在 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 到压迫而引起的疾病。
症状
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腰痛 、腹痛、精索静脉曲张等。

胡桃夹综合征确诊标准

胡桃夹综合征确诊标准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腹主
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过小导致左肾静脉受压而引
起的临床综合征。

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特征:患者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其中血尿是该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出现在剧烈运动或
体位改变后。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左肾静脉受压的部位以及血流情况。


常来说,仰卧位时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
部位内径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其扩张部
位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4倍以上,可以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肾功能等
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脏功能状况。

4. 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等也可以帮助医生
更准确地诊断该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
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如果怀疑患者患有该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
明确诊断。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张波;何大立;焦勇
【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2(27)12
【摘要】胡桃夹综合征(NCS)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到外源性压迫,引起血液回流受阻,造成左肾静脉高压状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腰腹疼痛、女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男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甚至可发展为血栓或慢性肾病(CKD)临床症候群。

该病的诊断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涉及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

若诊断困难,需要行左肾静脉造影和压力梯度测量来明确诊断。

对于未成年NCS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若病情进展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外科干预。

治疗手段从以往创伤大的手术逐渐发展至微创手术。

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案有血管内支架和血管外支架。

新兴技术3D打印个性化血管外支架为NCS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选择。

采取何种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条件的可及性考虑。

【总页数】6页(P993-998)
【作者】张波;何大立;焦勇
【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3.1
【相关文献】
1.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2.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继发盆腔充血综合征1例
3.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4.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5.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3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诊治近况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诊治近况
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左肾静脉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有助于明确 诊断。
MRI血管成像
MRI血管成像也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平面地显示 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肾静脉造影
肾静脉造影是诊断胡桃夹现象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左肾静脉受压 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02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 桃夹现象)的病因学研究

01
02
03
影像学检查
利用超声、CT和MRI等影 像学手段,提高对左肾静 脉压迫综合征的早期发现 率。
血液检查
关注尿常规、肾功能等指 标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异 常。
临床观察
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 特别是对疑似患者进行定 期复查。
优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 可以清晰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 早期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动态增强CT
动态增强CT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左肾 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左肾静脉压 迫综合征。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
1 2 3
尿。
腰痛
蛋白尿
高血压
约40%的患者会出现腰 部疼痛,多为钝痛或牵
拉痛。
约30%的患者会出现蛋 白尿,多为微量至轻度。
约10%的患者会出现高 血压,可能与肾脏缺血
有关。
诊断标准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胡桃夹现象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左肾静脉受压 情况,同时还可以测量左肾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等参数。
CT血管成像
定义与病理机制
定义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徐钢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也
称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
回注下腔静脉过程中,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
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侧腰腹痛等症
状的临床综合征,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
为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充塞,LRV并不受压,但某些情况下(如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而成瘦长
体形、椎体过度伸展、体位急剧变化等致夹角变小时)则出现左肾静脉受压。

10. 3969/j. issn. 1671-2390. 2011.10. 003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万方数据
・440・万方数据
・441・万方数据
2011-09-20万方数据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钢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武汉,430030刊名:
临床肾脏病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Nephrology
年,卷(期):2011,11(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cszbzz201110003.asp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entrapment syndrome),它是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所成夹角时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现象,常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腰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

1972年Schepper首先报告由此引起左肾出血,才引起重视。

1、病因学
解剖学上,下腔静脉(IVC)和腹主动脉并行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前者位于右侧,后者位于左侧。

肠系膜上动脉(SMA)位于腹主动脉前方,与其形成夹角。

右肾静脉直接注入IVC,而左肾静脉(LRV)则需穿经腹主动脉与SMA所成的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才注入IVC。

正常时此夹角为45O~90O,其间充塞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及腹膜使LRV不致受到挤压。

但当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椎体过度伸展、体型急剧变化等情况下,此夹角变小,使LRV受压,引起左肾静脉高压,此称为“前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98%的正常人IVC与LRV压力梯度<0.13kpa(0.973mmHg),患有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时压力梯度≥0.40kpa(3mmHg)。

也有文献报道了另一种少见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并未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而是从腹主动脉后方穿过汇
入下腔静脉,因受到腹主动脉的压迫而出现左肾静脉高压,因而又称之为“后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2、病理学
左肾静脉受压后肾静脉高压是产生血尿的主要原因。

左肾静脉受压,使肾及其周围静脉淤血,淤积的静脉血最终造成肾盏薄壁静脉破裂出血,血液进入集合系统和肾盏穹窿出现血尿。

同时,左睾丸静脉、左卵巢静脉以及部分盆腔静脉由于回流受阻而淤血,肾静脉淤血还可影响肾间质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使尿中α1微球蛋白增高,出现蛋白尿。

3、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春期到40岁的男性,儿童年龄分布4-7岁,多发年龄见于13-16岁,男:女=24:5。

主要表现无症状血尿的发作和蛋白尿。

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也可在剧烈运动或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

可有左侧腹痛和腰酸、腰痛,头晕、乏力。

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女性痛经,不规则月经出血,成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称谓生殖静脉综合征(由于引流入LRV的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淤血所致),因而对于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慢性盆腔炎症患者,应想到左肾静脉压迫可能。

有些儿童可以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偶有伴发十二指肠受压迫(SMAS)而发生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妊娠可使症状加重。

本病的临床表
现缺乏特异性,易与IgA肾病、薄基底膜病和Alport综合征等相混淆,临床上延诊误诊较多。

4、诊断
4.1辅助检查
4.1.1实验室检查
小便镜检可见血尿或/和蛋白尿,尿中α1微球蛋白增多。

如做单肾尿样检查对诊断意义更大,但应注意输尿管插管本身也可以引起镜下血尿。

4.1.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测量穿越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的左肾静脉(受压处)内径(a)及近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b),再用脉冲波多普勒测量此二处血流速度。

让受检者站立15分钟后再次于站立位测量以上参数。

计算最宽和最窄处的左肾静脉内径比值(b/a)、受压处(Va)和近肾门处(Vb)血流速度比值。

超声诊断依据:①、左肾静脉(受压处)平卧位流速(Va)明显增快,站立15分钟增快更明显,流速>100cm/s;②、平卧位左肾静脉最宽和最窄处内径比>3,站立15分钟后>5。

超声检查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100%,是本病的首选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