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本政策共98页
新中国的农村政策
新中国的农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1.背景:P12;
2.时间:1950—1952年;
3.内容:P12;
4.结果: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消除了剥削,农民解放;
5.影响:P13。
(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分散经营,不适应社会化要求,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2.形式: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
3.实质: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4.作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
2.形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3.影响: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使农业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
4.实质:改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
(五)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a、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b、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
2.启示: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建国以来农村政策调整PPT课件
2、出现失误的原因
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
损害了群众利益,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土地集体所有程度更高)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地点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2、形式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使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分配形式: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 的)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
• 改变了生产上大群人共同劳动、分配上平均主义的做法, 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 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因而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益;
课堂练习:
1.建国以来,中国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 了几次重大变化。据此回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 变革或调整经历的步骤依次为( )
A.农业合作化——土改——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B.土改——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土改——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公社土地所有制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 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 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 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 的分散经营。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 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 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全国乡村振兴最新政策
全国乡村振兴最新政策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脱贫致富和乡村环境的改善。
以下是最新的全国乡村振兴政策。
首先,发展农业产业。
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扶持专业化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措施,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将继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对乡村饮水工程、道路交通建设、农村电网升级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政府将推动农村网络建设,提升乡村通信水平,促进农民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和农村金融。
第三,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就业。
同时,政府还将推动农村人才引进和支持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四,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政府将加强对基层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
通过建设乡村文化、民俗、体育设施,加强文化教育和健康保健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最后,政府还将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推动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态品质。
总的来说,全国乡村振兴政策关注的重点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就业创业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国政府希望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2课件.ppt
ko
20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乡 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发展
理念,并将城乡统筹放在首位。
ko
2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 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 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ko
8
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ko
9
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 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ko
3
一、当前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三、“十二五”规划关于“三农”的相关精神 四、十八大报告关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精
神 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三农”的相关精神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
关于农村的政策
关于农村的政策农村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农村社会进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目前,中国农村政策主要包括农村改革政策、农村发展政策和农村保障政策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的政策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农村改革政策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一项政策,旨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这方面的政策内容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政策、农村人才引进政策等。
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用于调整和改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关系,推动农村土地配置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政策旨在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和经济活动的效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企业化经营;农村人才引进政策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到农村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其次,农村发展政策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方面的政策内容包括: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其中,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包括支持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金融支持政策主要用于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旨在提供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如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农村保障政策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保障农民的权益。
这方面的政策内容包括: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村教育政策、农村医疗保障政策等。
其中,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低保等,旨在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农村教育政策旨在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平衡性和公平性,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农村医疗保障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政策在中国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
在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下面将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收入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农业发展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中重点关注农业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改革制度、推动科技进步等多方面措施,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了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业科技创新。
同时,政府还采取了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这些政策助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农村建设除了农业发展,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还致力于农村建设。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了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等项目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
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文化保护也是政策重点,为农民提供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农民收入在农民收入方面,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力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
政府通过增加农业补贴、调整农产品价格、扶持农民就业等方式,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些政策助力了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的来说,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和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国家对农民政策
国家对农民政策20XX农村补贴政策一、农村支持保护补贴从20XX起,国家对农业的三项补贴进行了改革,将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调整合并为农村支持保护补贴。
农业支持补贴执行二八分的原则,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国家高度重视。
二、养猪补贴1、母猪饲养每头补贴50元;2、生猪保险补贴: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政府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政府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3、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补贴: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每个场地平均补贴10万元;年出栏500—999头,每个场地平均补贴25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每个场地平均补贴50万元。
三、创业补贴现在的农村涌现了大量种养植方面的创业者,国家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推出了创业补贴政策。
创业补贴分为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毕业五年内)、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金额一般在几千到几万不等。
四、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称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基本生活。
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及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所有农村户籍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老人,可以按月领养政府发放的养老金。
五、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现在很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家里面的房子因长期没有人打理而年久失修。
如今农村危房改造是有改造补贴的,但是很多农民朋友不知道。
危房改造补贴是根据房子的危险度和在建标准进行评估,然后才能够申请危房改造补贴。
六、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现在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很多农村都会面临拆迁问题。
在征收拆迁过程中,宅基地补偿是集体土地补偿上的重要环节。
宅基地及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为:房屋拆迁补偿=宅基地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七、农村购房补贴现在国家为了加快城镇化及农民的城镇化,促进农民进城购房,国家出台了农村购房补贴。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课件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
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地方各级政 府要将其列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要加大投入。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程序
一般由户主向乡(镇)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 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开展调查、组织民主评 议提出初步意见,经乡(镇)政府审核,由县 级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二是以大病为主的直接救助。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农村医疗救助——救助标准
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对患病人数、患病 比例、医疗需求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 资金总量确定。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及彩票公益金、社会 捐助等。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农村医疗救助——申请程序
主要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医疗救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自然灾害生活救助 农村五保供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优抚 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患病农民撑起“保护伞”
主要原则 筹资模式与筹资标准 报账方式 基金管理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个人缴费:最初农民个人每年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不 低于10 元,现提高至20元。
集体扶持: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农 合制度给予适当扶持。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账方式
报账方式:农民在县(市)、乡镇、村定点医 疗机构就诊,可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并垫付 规定费用,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到县(市) 或乡(镇)新农合医疗经办机构核销。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讲解
农村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标准
救灾补助标准实行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国家 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救灾工作实际需求的逐 步提高。
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法规
国家关于“三农”的主要政策、法规选编2004年至2011年中央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关心和高度重视。
一、惠农政策宣传1、种粮农民良种补贴:按当年实际种植水稻面积,每亩补贴15元;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分别补贴10元,棉花15元/亩、油菜10元/亩、花生10元/亩、花生良种基地10元/亩、马铃薯原种100元/亩。
直接补贴给种植农户。
(中央政策)2、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中央资金的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单机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和大型联合收割机单机补贴达12万。
一户一年不超过一台。
(中央政策)3、退耕还林补助:2001年至2006年实施,每年每亩230元,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到期后在延长一轮,第二轮为每年每亩125元)(省政府政策)4、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每户补助1500元,农户自筹3000元。
(省政府政策)5、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省级重点贫困村,村平扶持1万元。
(省政府政策)6、动植物防疫:丹江口财政预算40万元动物防疫经费和40万元柑橘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对农村饲养的禽兽免费防疫,对柑橘病虫害防治。
(市政府政策)7、粮食直补:从省级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专项资金,按耕地面积和粮食面积等指标测算到各县市,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到农户。
(省委、省政府政策)8、农资综合直补: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每年从中央财政列支农资综合补贴专款。
2010年补贴我省27.42亿元,直接补贴到农户,由财政厅操作。
(中央政策)9、家电下乡补贴:补贴家电产品销售价格的13%。
农户每年补贴不得超过1台。
(省政府政策)10、摩托下乡补贴:摩托车销售价格每辆5000元以下的,补贴13%,5000元以上的,定额补贴650元。
(省政府政策)11、农村广播电视卫星覆盖工程:对每个自然村补贴7000元直播卫星接收设施。
我国农村基本政策
我国农村基本政策浅析我国当前的农村政策,是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有关农村土地改革的政策,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有关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政策。
较难理解的是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并持续发展的问题。
现就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的了解出发,重点介绍与解析了当前几项较热点的农村政策。
一、回顾农村改革30年来,农村政策跨越的三大步第一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艰难的诞生及健康而迅速的发展。
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做出了一件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
”变革正是建立于这种无畏与勇气的永恒基石上!可他们万万没想到,30年前仅仅是出于“填饱肚子”这种原始冲动的一个冒险尝试,却无意地让小岗村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并进而拉开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幕。
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连续五年的有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央印发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这个文件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正式肯定了“双包”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尊重群众的选择,并宣布长期不变,从而结束了围绕“包产到户”漫长而激烈的争论,受到农民发自肺腑的热烈欢迎。
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广联产承包。
明确提出联产承包不仅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可以搞,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搞,同时强调,联产承包不一定都包到户,有的愿意包到组,有的愿意实行专业承包都可以,可以百花齐放。
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家庭承包可以15年。
明确提出农村改革最基本的内容是确立家庭承包,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国家对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者应当进行从过去直接管理转向间接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取消统购派购。
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将粮食和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订购,放开了农副产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
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农村是我国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的意义、内容以及执行情况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政策与法规的意义政策与法规是国家对农村问题的一种规划和管理手段,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农村基本政策包括“三农”政策、土地政策、农业政策、农村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基本法规则是指对于农村事务的一种法律规范,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农村建设法等。
这些法规的出台可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村庄建设和农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二、政策与法规的内容1. “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是指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政策,是我国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
政府出台“三农”政策,旨在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土地政策土地政策是农村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政策、土地征收补偿等内容。
政府通过出台土地政策,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农村金融政策农村金融政策是指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
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便利程度,增强农民的金融包容性。
4. 农村建设政策农村建设政策是指规划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村庄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
政府出台农村建设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政策与法规的出台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否有效执行。
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政策效果和民生改善。
目前我国在加强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执行力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执法不严格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影响到农民的利益保障。
全国乡村振兴最新政策
全国乡村振兴最新政策
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
中央财政投入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每年安排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国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保护,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再次,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一环。
国家将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系统、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国家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鼓励人才流动。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国家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全国乡村振兴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鼓励人才流动等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发展政策
农村发展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农村地区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村发展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收入和农村社会福利水平,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一、农业现代化政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现代化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农机化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推广,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改善等。
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企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此外,政府还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
这些举措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水利灌溉,能源供应和信息通讯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三、农村金融支持政策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支持政策。
其中包括设立以农村金融为重点的支持机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等,为农民提供优惠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
政府还鼓励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金融服务。
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发展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农田水土保持的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政府还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生态补偿和环境奖励等方式激励农民保护农田水源和生态环境。
五、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政策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政策。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供教师培训和医疗服务支持。
政府还鼓励城市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提供医疗援助和医疗保险等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法规
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法规【范本一:官方风格】【正文】一:国家对农业农村的重要政策1.1 农村土地政策- 鼓励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1.2 农产品市场政策- 支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优化经营环境。
-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 农业科技政策-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
1.4 农村金融政策- 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
- 提供农业贷款和信贷支持,保障农民的融资需求。
1.5 农村社会事业政策- 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重要法规2.1 农村土地管理法- 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流转管理办法。
- 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承包使用权和经营权。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了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 加强了农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2.3 农业合作社法- 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
- 规定了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
2.4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 对农村土地征收和补偿进行了规定,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加强了土地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的监督管理。
【附件】- 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法规解读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 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农民依法在一定时限内享有对土地承包的权益。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
- 农业科技创新:指通过引进和研发新的农业科技手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提高。
-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指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贷款、存款、支付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
【范本二:简洁风格】【正文】一: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1.1 土地政策- 鼓励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2
(一)关于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目前国家在农村实施的惠农政策总计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23项。
1、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简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
因为此两项补贴都统一采用小麦播种面积兑付,所以合在一起讲。
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直补政策,在我市补贴品种仅限于小麦。
从2006年起,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农资综合直补,2006—2009年补贴标准分别为14.2元/亩和69.97元/亩,补贴面积等同于同一年度的粮食直补面积。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全市历年合计直补面积1976.87万亩,补贴资金9亿元。
2、良种推广补贴。
我市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从2003年开始试点,今年开始,中央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以农民的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
小麦预安排面积为今年核定的小麦直补贴面积342.34万亩。
玉米预拨资金面积为去年的统计面积271.42万亩。
水稻预拨资金面积为去年的良种补贴核定面积3811.39亩。
棉花良种补贴面积为45052.41亩。
在粮食直补工作中重点把好“两关”,即:⑴面积核实关。
由种粮农民自报折实面积、村委会核实、公示、乡(镇)政府确定、县(市、区)政府统计上报五个环节组成。
⑵资金发放关。
按照规定补贴标准和上级要求的发放时限,由乡镇农村信用社,通过“齐鲁惠农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
在良种补贴工作中重点把好“五关”,即公司招标关、品种选择关、种子质量关、技术推广关和检查验收关。
除此之外,目前在全省范围实施的还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家畜良种补贴等20项惠农政策,因时间关系,在这里仅给大家介绍一下题目: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2、粮食最低收购价。
3、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4、家畜良种补贴。
5、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家电下乡补贴。
7、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补助。
9、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补助。
10、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减免、补贴。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及中央号文件精神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农业的相关精 神
•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 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 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 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 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 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 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期间贵州农业发展规划
——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合力推进扶贫开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十二五”期间贵阳农业发展规划
——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2年12月21日至22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 • •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三农
”的相关精神(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我国 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 大局稳定。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大 兴农田水利,加强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水平。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 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 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是指政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加大农村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2.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政府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3.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政府通过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加强农村社会建设。
政府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保障、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等措施,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5.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等。
总的来说,中国农村发展政策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等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和国家的农村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的农村方针政策关于党和国家的农村方针政策第一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第一节我国农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我国进入新农村的表现1、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2、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3、农民的增长收入进一步拓宽。
4、农村对城市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依赖性提高。
5、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更高。
6、对“三农”发展的要求更高。
二、新农村建设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确立了城乡的统筹发展的战略,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一、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四、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如下思路: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推进现代农业假设。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五、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根据“十一五”规划:一、生产发展。
二、生活宽裕。
三、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
五、管理民主。
1、怎样促进生产发展?应根本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2)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5)大力推进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
2、怎样解决生活宽裕问题?(1)统筹城乡发展。
(2)实行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惠农的投资政策。
(3)大力发展农村个现事业。
(4)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3、怎样做好乡风文明建设?(1)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
(3)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
4、怎样做好村容整洁工作?基本前提是:农村接到规划。
(1)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2)大力发展各种农村社会组织。
新时期党的农村方针,政策
新时期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一).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
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多年的实践证明,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难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
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