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3153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e.png)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通过对材料进行切削、磨削、冷加工等方式,将材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然而,仅仅满足形状和尺寸要求还不足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对机械零件的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表面质量、使用寿命和功能。
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零件的表面特性,改善其性能,以适应特定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有热处理、电镀、喷涂、化学处理等。
1.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使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
这些方法可以优化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从而提高零件的抗疲劳和耐磨性能。
2.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机械零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薄层的方法。
通过电镀可以改善零件的耐腐蚀性能、外观光洁度和导电性能,同时还能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3. 喷涂喷涂是将一种涂料喷射到机械零件表面的方法。
喷涂可以提供防腐、防磨、耐高温等特殊性能,同时也可以实现美观的外观效果。
常见的喷涂方式有喷砂、喷漆、喷粉等。
4.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机械零件表面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酸洗、脱脂、溶解、氧化等。
化学处理可以消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皮、污垢,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从而提供更好的附着力和润滑性。
除了以上常见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高级技术,如等离子渗氮、激光熔覆、等离子刻蚀等。
这些技术更加复杂,适用于特殊领域和高要求的机械零件制造。
在机械制造中,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表面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机械零件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降低零件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因此,制造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总之,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热处理、电镀、喷涂、化学处理等方法,可以改善零件的表面性能,提高零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和需求的机械制造要求。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aa55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4.png)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工艺和应用。
一、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和正火。
1. 退火退火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机械性能。
退火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粒会长大并且组织结构得到调整,从而消除内部应力和缺陷。
2.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能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较高的强度,但会增加脆性。
因此,通常需要通过回火来降低脆性。
3.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回火旨在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塑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4. 正火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点以上,然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能改善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并且能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能。
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物理、化学或电化学处理,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功能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热喷涂和阳极氧化。
1.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解沉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的过程。
电镀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也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焊接性。
2. 喷涂喷涂是将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喷洒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过程。
喷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提供金属材料防锈、防腐蚀和装饰的功能。
常见的喷涂涂料有涂胶、烤漆和粉末涂料等。
3. 热喷涂热喷涂是将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喷枪喷射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
热喷涂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常用于航空航天和化工等领域。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与表面处理的区别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与表面处理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ae23b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2.png)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与表面处理的区别一、金属表面处理的概念及作用1. 金属表面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加工、修饰,以改善其表面性能、保护和美化的一种工艺。
它是金属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能够提高金属零件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2. 金属表面处理的作用主要包括防腐、防锈、提高表面硬度、改善耐磨性、改善电化学性能等。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使金属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耐磨、耐蚀和耐高温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热处理加工的概念及作用1. 热处理加工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过程,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处理加工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2. 热处理加工的作用主要包括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耐热性和耐磨性、消除材料内部应力和变形等。
通过热处理,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精密控制,使其具有更加优质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金属表面处理与热处理加工的区别1. 目的不同: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表面性能,如耐腐蚀、耐磨等;而热处理加工旨在改善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等。
2. 方法不同:金属表面处理多采用化学处理、机械加工等方式,以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改变表面状态;而热处理加工则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 范围不同:金属表面处理更偏向于表面的零部件加工和改良;热处理加工则涉及到整体材料的加工和性能提升。
四、个人观点及总结在金属加工领域,金属表面处理和热处理加工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金属表面处理能够改善金属零件的表面性能,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而热处理加工则能够提升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各种特殊条件下都能够保持优质的性能特性。
两者相辅相成,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金属材料的综合加工处理,同时加强对金属表面处理和热处理加工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应用,以提高自己在金属加工领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热处理
![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1fdf7527284b73f242503a.png)
2表面处理: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对于金属铸件,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这样是为了接下来的加工做准备。和退火差不多的作用,只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淬火:使钢件变硬,同时变脆。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6.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
7.调质:即淬火和高温回火的综合热处理工艺。
8.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4.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1)去除材料的内应力(2)降低材料的硬度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3d9d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9.png)
标准件的表面处理方式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标准件的材质、用途和要求。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
1. 镀锌:镀锌是将标准件浸泡在含锌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锌层的过程 。镀锌可以增加标准件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 镀镍:镀镍是将标准件浸泡在含镍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镍层的过程 。镀镍可以提高标准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耐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标准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常见的热处理 方式包括淬火、回火、正火等,可以提高标准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4. 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将标准件浸泡在含有电解质的酸性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在表 面形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阳极氧化可以增加标准件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硬度,同时还可以 改变表面的颜色。
5. 喷涂涂料:喷涂涂料是将标准件表面喷涂一层涂料,常见的涂料包括漆、油漆、涂层等 。喷涂涂料可以增加标准件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提供一定的防腐蚀和防护功能。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
6. 抛光:抛光是通过机械或化学方式将标准件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使其变得光滑和亮丽。 抛光可以提高标准件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标准件的要求和实际情 况进行决定。
粉末冶金工艺步骤
![粉末冶金工艺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09d99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4.png)
粉末冶金工艺步骤
粉末冶金工艺步骤包括:第一步:预处理。
预处理是指对粉末进行清洗,筛选,均质或定形处理,以确保粉末的粒度、形状、纯度等性能满足要求。
第二步:粉末加工。
粉末加工是指将粉末加入助剂、催化剂和其他添加剂,经过混合、压实、烧结等步骤,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加工件。
第三步:热处理。
热处理是指在加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热量,使其达到特殊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以满足工程要求。
第四步: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指在加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处理技术,以改善加工件的外观和性能,如镀锌、阳极氧化、车削、磨光等。
第五步:检验。
检验是指检查加工件的性能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如硬度、强度、耐腐蚀性等。
然而,粉末冶金工艺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过程中,由于加工件的收缩率不同,需要注意产品的稳定性和精度。
此外,在粉末加工过程中,粉末的粒度、形状和纯度也是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总之,粉末冶金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它能够有效地制造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金属零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因素,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79f929bd64783e09122bd9.png)
5310
将钢件在渗碳剂中加热,停留一段时间,使碳渗入钢的表面后,再淬火和低温回火。
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拉强度等。主要适用于低碳、中碳(C<0.40%)结构钢的中小型零件。
渗氮
5330
将零件放入氨气中加热,使氮原子渗入零件的表面,获得含氮强化层。
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蚀能力。适用于合金钢、碳钢、铸铁件,如机床主轴、丝杠、重要液压元件中的零件。
时效处理
时效
机件精加工前,加热到100~150℃,保温5~20h,空气冷却;铸件可天然时效处理,露天放一年以上。
消除内应力,稳定机件形状和尺寸,常用于处理精密机件,如精密轴承、精密丝杠等。
发蓝发黑
发蓝或发黑
将零件置于氧化性介质内加热氧化,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保护膜。
防腐蚀,美化,常用于螺纹连接件。
镀镍
镀镍
用电解方法,在钢件表面镀一层镍
防腐蚀,美化。
镀铬
镀铬
用电解方法,在钢件表面镀一层铬
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能力,也用于修复零件上磨损了的表面。
硬度
HBS(布氏硬度)
HRC(洛氏硬度)
HV(维氏硬度)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依测定方法不同而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等几种。
用于检验材料经热处理后的硬度。HBS用于退火、正火、调质的零件及铸件;HRC用于经淬火、回火及表面渗碳、渗氮等处理的零件;HV用于薄层硬化零件。
降低淬火后的内应力和脆性,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调质
5151
淬火后在450~600℃进行高温回火。
提高韧性及强度。重要的齿轮、轴及丝杠等零件需调质。
表面淬火
5210
常用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常用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a444db41a37f111f1855b30.png)
淬火后在450~650℃进行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用来使钢获得高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重要的齿轮、轴及丝杆等零件需经调质处理
表
面
淬
火
火焰淬火
H54:火焰淬火后,回火到50~55HRC
用火焰或高频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急速冷却
附表22常用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名词
代号及标注示例
说明
应用
退火
Th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一般是710~715℃,个别合金钢800~900℃)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用来消除铸、锻、焊零件的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金属晶粒,改善组织、增加韧性
正火
Z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用空气冷却,冷却速度比退火快
使零件表面获得高硬度,而心部保持一定的韧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冲击,表面淬火常用来处理齿轮等
高频淬火
G52:高频淬火后,回火到50~55HRC
渗碳淬火
S0.5-C59:渗碳层深0.5,淬火硬度56~62HRC
在渗碳剂中将钢件加热到900~950℃,停留一定时间,将碳渗入钢表面,深度约为0.5~2,再淬火后回火
增加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和疲劳极限,适用于低碳、中碳(含量<0.40%)结构钢的中小型零件
氮化
D0.3-900:氮化层深度0.3,硬度大于850HV
氮化是在500~600℃通入氮的炉子内加热,向钢的表面渗入氮原子的过程,氮化层为0.025~0.8,氮化时间需40~50小时
增加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疲劳极限和抗蚀能力,适用于合金钢、碳钢、铸铁件,如机床主轴、丝杆以及在潮湿碱水和燃烧气体介质的环境中工作的零件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d269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d.png)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1. 引言1.1 热处理的概念热处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材料的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的晶粒大小、分布和相变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每种工艺都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要求,以实现不同的材料性能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为表面处理提供基础。
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来增强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往往结合应用,共同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1.2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表面处理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材料加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强其耐磨、耐腐蚀、耐疲劳等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工艺加工性能,使其更易加工、更具韧性。
表面处理还可以美化材料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表面处理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功能性,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表面处理不仅是材料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表面处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热处理常用材料热处理常用材料包括钢、铝、铜、镍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钢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材料之一,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模具热处理工艺
![模具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a009c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5.png)
模具热处理工艺模具热处理是指将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金属材料经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等工艺处理,以改善其组织性能和机械性能,以达到更高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加工效果的目的。
模具热处理工艺是模具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模具的质量、寿命和稳定性等方面均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模具热处理工艺。
模具热处理工艺主要分为常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两类。
1、常规热处理常规热处理是指对模具材料进行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使模具材料获得更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常规热处理的工艺往往需要经过加热、保温、冷却等几个步骤,每一步的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以达到理想的热处理效果。
2、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对模具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其表面性能,如耐磨性、防腐性、硬度等等。
表面处理工艺有电镀、镀膜、喷涂、氮化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各自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常规热处理主要包括正火、淬火和回火三个步骤。
1、正火正火主要是对模具材料进行加热,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度,然后进行保温,使其结晶粗化、晶粒均匀化,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正火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因素对热处理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2、淬火淬火是将正火后的模具材料快速冷却,以使其组织结构发生相变,从而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冷却速度很快,一般采用水、油、盐水等淬火介质,以达到理想的淬火效果。
淬火后的模具材料仍然存在一定的脆性,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3、回火回火主要是对淬火后的模具材料进行加热,温度一般在200-600度之间,然后进行保温,使其组织结构重新变得稳定,降低其硬度和强度,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性,以减少其脆性,从而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表面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电镀、镀膜、喷涂、氮化等多种形式。
1、电镀电镀主要是通过电解沉积的方法,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以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防腐性能。
名词解释热处理
![名词解释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f8f65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8.png)
名词解释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来改变材料内部性质的过程,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
在热处理过程中,热量被传递到材料表面或内部,从而改变材料原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使材料表面或内部产生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热处理通常用于改变材料的温度、硬度、韧性、脆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质。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高温保温、低温退火、高温回火、淬火和回火等。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需要改变的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生产用途等因素。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热处理工艺常用于提高汽车发动机零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及改善零件的强度和韧性。
除了用于工业生产,热处理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热处理技术常用于制造枪支、炮弹、导弹等武器,以及改善士兵的身体条件和战斗能力。
在航空航天领域,热处理技术常用于制造飞机零件、火箭发动机等,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韧性,降低材料成本。
在医学领域,热处理技术常用于制造手术器械、医疗设备等,以提高它们的强度和耐久性。
热处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技术,它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军事、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满足社会对高品质、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工程材料热处理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热处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9fc5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6.png)
工程材料热处理名词解释热处理(Heat Treatment)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对工程材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变化,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在工程中,热处理常被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韧性等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
下面将对热处理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一、回火(Tempering)回火是热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操作,通过在固溶体形成的基体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快速冷却,以减轻冷加工或淬火造成的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通过退火来改善冷加工或淬火后的材料性能。
二、淬火(Quenching)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内部达到亚稳状态,并实现马氏体的转变。
这一过程将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在同时也会引入较大的内部应力。
三、正火(Normalizing)正火是对低碳钢进行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它将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达到均匀奥氏体的状态,并通过空冷或风冷的方式使其冷却。
正火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能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四、时效硬化(Aging)时效硬化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某些合金材料,例如铝合金或镍基合金。
材料会被加热至较高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冷却。
这一过程能够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五、固溶处理(Solution Treatment)固溶处理是针对某些固溶体型合金或不锈钢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通过加热到高温,使溶质原子完全溶解在基体中,然后迅速冷却以固定成分。
这一过程能够消除材料中的析出物和相分离,提高强度和耐蚀性。
六、表面处理(Surface Treatment)表面处理是指对材料表面进行一系列工艺措施的过程,以改善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层、涂装、氮化和氧化等。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和结构,增加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七、自由冷却(Air Cooling)自由冷却是一种常见的冷却方式,即将加热后的材料在室温下自然散热至环境温度。
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e04e8bfe4733687f21aac1.png)
(2)钢的磷化处理Phosphating
钢铁零件在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 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 盐保护膜的方法,叫做磷化处理。
(3)静电喷漆 electrostatic spray paining
此法是使已雾化的油漆微粒在直 流高压电场中带电,而在静电场 的作用下,带电油漆微粒迅速地 向异极性的工件表面结集成膜。
(1)钢的氧化处理Black oxide
钢在加热的硝酸钠、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氧化处理。 钢氧化处理后零件表面上能生成保护性磁性氧化
保温 临界温度
淬火
回火 时间
图3-14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
1、常用热处理工艺
常用热处理工艺可分为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 两大类:
a.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b.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渗碳、渗氮和碳氮
共渗等。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又叫化学热处 理。
1)退火
退火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后以极缓慢的 速度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金属涂层是与被保护金属不同的材 料,其作用是把介质与金属隔开, 达到防腐的目的。形成金属涂层的 工艺主要有电镀、化学镀、喷镀、 热镀等。其中电镀是目前我国应用 最广的一种价廉而有效的防护方法。
(2)电泳涂装
电泳涂装是一种水溶性漆液施工方法。其 原理是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漆液中的带 电胶体粒子在水溶性分散介质中作定向移 动,沉积到作为阳极工件的表面上,形成 涂层。水溶性漆用树脂,有环氧酯、丙烯 酸、聚氨酯、酚醛和醇酸等水溶性漆品种。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ae66dae2bd960591c6773c.png)
热处理与外表处理1、概述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置于空气或特定介质中,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之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力学或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处理。
按其特点,可分为一般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和外表热处理三种。
〔1〕一般热处理2〕具体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和所得到的硬度,这里不一一例举,可参见有关热处理的专业手册,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的热处理章节。
〔2〕化学热处理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外表的工艺,称化学热处理。
如:渗碳和渗氮。
〔3〕外表热处理快速加热工件,使外表组织迅速相变,转变成奥氏体,经淬火冷却,使外表淬硬而心部〔1〕复杂性:①工艺类别②装备水平③刀具结构④选择的工艺参数⑤冷却液性能〔2〕规律性:降低材料硬度、均匀组织,提高切削脆性是改善材料加工性能的重要措施。
2、热处理变形工件的热处理变形产生于外力的作用和内应力状态的变化。
外力是指工件在热处理加热过程中由于自重、摆放方法不当或其他外部加载的力量。
内应力是指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和组织转变不均匀性引起的工件内部应力。
不同部位热胀冷缩的不均匀性所产生的内应力称为热应力,组织转变不均匀性产生的内应力称为组织应力。
无论是外力或是内应力,都要引起工件的变形。
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
三种:即体积、形状和翘曲变形。
而具体到一个工件上,往往显示出三种类型的综合交叉形式。
3、金属外表处理外表处理一般指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及机械处理等方法,通过使用金属外表生成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覆盖层,用以提高金属工件的防蚀、装饰、耐磨或其他功能。
3.1电镀是一种在工件外表通过电沉积的方法生成金属覆盖层,使获得装饰、防腐及某些特殊性能的工艺方法。
化学镀是借助于溶液中的复原剂使金属离子被复原成金属状态,并沉积在工件外表上的一种镀覆方法,其优点是任何外形复杂的工件都可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镀层改密、孔隙小,并有较高的硬度,常用的有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
常见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cc666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8.png)
常见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方法一、常见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操作,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1. 退火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就像是让金属材料做个“慢动作的放松操”。
它可以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等。
比如在制造一些精密零件时,经过退火处理后的金属材料更容易加工成型。
2. 正火正火和退火有点类似,但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一些。
正火就像是给金属材料一个“比较急促的冷静”。
正火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同时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对于一些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来说,正火是一种常用的预处理工艺。
3.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这就好比是让金属材料瞬间“受个刺激”。
淬火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淬火后的材料通常会变得比较脆。
所以淬火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例如,刀具经过淬火处理后可以变得更加锋利。
4.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某一温度范围,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它就像是给淬火后的材料“压压惊”。
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调整硬度等。
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二、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1. 电镀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这就像给金属材料穿上了一层“金属外衣”。
比如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铬,可以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使铁制品看起来更加光亮美观。
电镀过程中,要把被镀的金属作为阴极,镀层金属作为阳极,放入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通过直流电的作用,使镀层金属离子在被镀金属表面沉积。
2. 化学镀化学镀不需要外接电源,它是利用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就像是让金属表面自己“长出”一层东西。
表面处理 热处理
![表面处理 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4a85d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c.png)
表面处理热处理表面处理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它是指在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质,使其达到一定的要求。
表面处理的方法很多,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机械处理等等。
其中,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
热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变化结构和形态,使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织结构等发生变化,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热处理一般分为热处理和淬火两种方式,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下恒温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冷却的加工方法。
热处理可以改进材料的物理性质,提高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高温应变能力等。
除此之外,热处理还可以消除金属中的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热处理分为多种类型,通常根据实现的目标分类,其中常见的热处理类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1)退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让材料发生晶粒的生长,减少悬孤、空洞等缺陷,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正火:是将材料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
正火可以使材料硬度、强度等性质得到提高,是加强材料的一种方式。
(3)淬火:把高温的金属件急冷,使其快速冷却。
淬火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但会减少其韧性。
因此,在淬火后,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平衡它们的硬度和韧性。
(4)回火:将已经淬火的材料稍微加热,一定时间后冷却。
回火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的韧性和稳定性,以免出现过度硬化和脆性断裂等问题。
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的加工方式。
淬火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也会使其脆性增加。
因此,淬火后的钢材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增加其韧性和稳定性。
淬火的方式有很多,分为水淬、油淬、空气淬等。
其中,水淬速度最快,效果最好,但是也最容易导致裂纹。
油淬速度比水淬慢,但效果也很不错,同时油淬还有防止表面氧化的作用。
空气淬速度最慢,但是也最安全,可以避免裂纹,但效果比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淬火后在450-650°进行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T235 (调质至220-250HB)
名词
代号及标注示例ຫໍສະໝຸດ 说明应用退火Th
正火
Z
淬火
C
回火
回火
将钢件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 用来消除铸,锻,焊零件的内应力,降 冷却(一般在炉中冷却) 低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细化金属晶 粒,改善组织,增加韧性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保温一段时 用来处理低碳和中碳结构钢及渗碳零 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件,使其组织细化,增加强度和韧性, 减少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 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 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个别材料在空气中) 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 急速冷却,使其得到高硬度 须回火 回火是将淬硬的钢件加热到临界以下的某一温度, 用来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 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 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用来使钢获得高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 重要的齿轮,轴及丝杆等零件必须调质 处理 使零件表面获得高硬度,而心部保持一 表 火焰淬火 H54(火焰淬火后, 定的韧性,既耐磨又能承受冲击。表面 回火至52-58HRC) 面 用火焰或高频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至临界温度 淬火常用来处理齿轮等 淬 以上,急速冷却 火 高频淬火 G52(高频淬火后, 回火至50-55HRC S0.5-C59(渗碳层深 在渗碳剂中将钢件加热到900-950°,保温一定时 增强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强度,抗拉 渗碳淬火 0.5,淬火硬度56- 间,将渗碳入钢表面,深度约为0.5-2MM,在淬火 强度及疲劳极限,适用于低碳,中碳(C 62HRC) 后回火 <0.40%)结构钢的中小零件 D0.3-900(氮化深 氮化是在500-600度通入氮的炉子中加热,向钢的 增加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疲劳 度0.3,硬度大于 表面渗入氮原子的过程。氮化层为0.025-0.8mm, 极限及抗蚀能力适用于合金钢,碳钢, 氮化 850HV) 氮化时间需40-50小时 铸铁。如机床主轴,丝杆及在潮湿碱水 和燃烧气体介质的环境中工作的零件 Q59(氢化淬火后, 在820-860度炉内通入碳和氮,保温1-2小时,使钢 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 氢化 回火至56-62HRC) 件的表面同时渗入碳,氮原子,可获得0.2-0.5MM 蚀性。用于要求硬度高,耐磨的中小型 的氢化层 及薄片零件盒刀具等 低温回火后,精加工之前,加热到100-160度,保 使工件消除内应力,用于量具,精密丝 时效 时效处理 温10-40小时。对铸件也可用天然时效(放在露天 杠,床身导轨,床身等。 中一年以上) 将金属零件放在很浓的碱和氮化剂溶液中加热氧 防腐蚀,用于一般连接的标准件和其他 法蓝 法蓝或发黑 化,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保护性薄膜。 电子类零件。 发黑 调质 HB(布氏硬度) 硬度 HRC(洛氏硬度) HV(维氏硬度) 用于退火,正火,调质的零件及铸件的 硬度检验 材料抵抗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硬度”。根据 用于经淬火,回火及表面渗碳,渗碳后 测定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 的零件的硬度检验 氏硬度 用于薄层硬化零件的硬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