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合集下载

课件6: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测定

课件6: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测定

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
(填“增
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
所求中和热数值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
答案:(1)减少热量散失 (2)不能 铜棒传导热的能力较强,使热量散失较多 (3)偏低 (4)增加 反应消耗的酸、碱增多,放出热量增加 不变 中和 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l)的反应热,与 酸碱的用量无关
当堂检测
1.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 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 B.氢氧化钾和稀硝酸 C.纯碱溶液和稀盐酸 D.醋酸溶液和烧碱溶液
解析:选项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A 项为 Ba2++2OH-+2H++SO42- BaSO4↓+2H2O;
B 项为 H++OH- H2O; C 项为 CO32-+2H+ H2O+CO2↑;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
(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
其原因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 6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氢氧化
答案:为了保证 50 mL、0.50 mol·L-1 的盐酸完全被 NaOH 中和, 采用 50 mL、0.55 mol·L-1 NaOH 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 也能达到目的。

迁移与应用
5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 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 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中和反应热(实验报告)

测定中和反应热(实验报告)

测定中和反应热【实验目的】1.理解中和热的概念2.能以中和热的测定为例掌握反应热的测定方法3.能进行误差分析,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根据中和热的概念,通过简单实验测量一定量的强酸、强碱溶液在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据Q=cm△t计算Q(反应放出的热量),从而测定反应热(中和热)计算公式:即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反应热。

①c:比热容,近似认为4.18J/(g·℃);②m: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密度近似为1g/cm3);③Δt:前后两次的温度差Δt=t2-t1。

(2)实验用品(3)实验装置:①装置名称:(简易)量热计。

②各部分仪器的作用ⅰ.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接触。

ⅱ.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ⅲ.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4)实验步骤①反应物温度(t1)的测量: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 mol·L-1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

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 mol·L-1 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NaOH溶液的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②反应后体系温度(t2)的测量打开杯盖,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用搅拌器匀速搅拌。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并记录为t2。

③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5)实验数据处理:①计算实验中盐酸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 。

Q=cmΔt=100g×4.18 J·g-1·℃-1×(t2—t1) ℃=0.418(t2—t1) kJ≈ 1.42kJ;②计算生成1 mol H2O时的放出的热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得的数据若不是为 57.3 kJ/mol ,则产生误 差可能的原因是: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 50 mL 的酸、
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 50 mL 或小于50mL 都会造成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
2.用一个量筒最取 50 mL 0.50 mol/L 盐酸,倒入小烧 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 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 并用温度计测量 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 并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 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 读取混合溶液的 最高温度 ,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上表。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 NaOH溶液的温度,记
入下表。
?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 环形和玻璃搅拌棒

放入小烧杯中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 NaOH 溶 液环形一玻次璃搅倒拌棒入 小 烧 杯 , 盖 好 盖最板高温,度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 平均值作为计算 依据。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五、实验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解析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 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 减少热量损失 ;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 (2)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其中和热 的数值都小于 57.3,这是因为反应时弱酸或弱 碱发生电离需要吸收热量。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专题讲解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专题讲解

第2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一、中和热及其测定1.判断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5.12 kJ,那么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12 kJ·mol-1()(2)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ΔH=-57.3 kJ·mol-1()(3)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 kJ·mol-1,若将含有0.5 mol H2SO4的浓硫酸和含有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4)中和热的数值57.3 kJ·mol-1表示所有酸碱反应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 mol H+和1 mol OH-反应生成 1 mol H2O(l),放出57.3 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2.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装置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实验测量数据①初始温度(t1):测量混合前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的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②终止温度(t2):将酸碱溶液迅速混合,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录为终止温度t 2。

③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一、引言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变化过程。

在中和反应中,反应热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用来评估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从而了解该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并掌握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原理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间接计算。

实验中,需要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溶液混合,使其发生中和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并利用热容量公式计算反应热。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1. 实验仪器:烧杯、温度计、计时器等。

2. 实验试剂:酸和碱溶液。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好酸和碱溶液。

2. 使用烧杯分别量取一定量的酸和碱溶液,并记录其初始温度。

3. 将酸和碱溶液缓慢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搅拌均匀。

4. 开始计时,并记录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

5. 当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时,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温度。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注意安全。

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实验室必备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仪器和试剂要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在使用烧杯等实验仪器前,应先进行清洗和干燥。

3. 酸和碱溶液的配制要准确,浓度要一致。

使用天平等仪器进行称量时,应注意准确读数,避免误差。

4. 在混合溶液时,要轻轻搅拌,避免剧烈搅拌产生的热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记录温度变化时,要准确读数。

温度计应插入溶液中央,避免接触容器壁面,以免产生误差。

6. 在混合溶液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时,应立即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温度。

过长的实验时间可能导致温度变化不明显,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7.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仪器和试剂清洗干净,放置在指定位置。

七、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和实验所使用的试剂浓度,可以计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设计(含解析)

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设计(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与能量》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A.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H2O【答案】 C【板书】1中农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讨论】2.注意事项:【回答】①稀溶液:是指存在大量水的溶液。

②量的标准:必须是生成 1 mol 水。

【讲解】(3)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讨论】已知在稀溶液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思考】:(1)弱碱与弱酸反应;(2)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否也都是57.3 kJ?【回答】(1)因为弱酸、弱碱在电离过程中需要吸热,所以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要小于 57.3 kJ;(2)因为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的反应过程中还包括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要大于 57.3 kJ;(3)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不仅生成H2O,而且生成 BaSO4 沉淀,生成 BaSO4 沉淀时会放出热量,所以此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热量要大于 57.3 kJ。

【思考】2.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课时作业1: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课时作业1: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基础过关]一、中和反应反应热1.已知H ++OH -===H 2O 生成1 mol H 2O 放出热量57.3 kJ ,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 kJ 热量的是( )A .1 mol 稀H 2SO 4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B .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 2OC .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D .稀NaOH 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 mol 水 答案 C解析 A 放出热量应为2 mol ×57.3 kJ·mol -1;B 放出热量应略小于57.3 kJ ,因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故多数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热数值小于57.3 kJ ;酸与碱的浓度不能太大,否则中和热数值会偏大,故D 错。

2.含有11.2 g KOH 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 -1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11.46 kJ·mol -1B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 kJ·mol -1C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 kJ·mol -1D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答案 D解析 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 2O(l)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故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 mol H 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答案为D 。

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课件(人教版选修4)

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课件(人教版选修4)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 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题目解析
在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 棒搅拌,目的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 加快反应,减小误差,A正确; B项中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 底部,B错;
CH3COOH为弱酸,电离时 吸热,故测得的中和热比用 盐酸时数值小,C错;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探究点一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中和热)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疑难解析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1: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
(1)将0.02 mol·L-1盐酸与0.02 mol·L-1氢氧化 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反应的类型是中__和__反__应__;若从能量 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_放__热__反__应__。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
(1)实验目的:测量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为什么用0.55 mol·L-1盐酸 代 替0.50 mol·L-1 盐酸 ?
(2)实验仪器:量热计、温度计、烧杯、玻璃棒、0.55 mol·L-1盐酸、0.50 mol·L-1
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Q(稀硝酸)>Q(稀醋酸),又因放热
则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 D ) 反应中ΔH 为负值,即ΔH=-Q,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反应热热的测定(实验) 1、中和反应:放热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实质:H++OH-=H2O
2、中和热的概念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 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
H+(aq)+OH-(aq)=H2O(l) ΔH=-57.3kJ/mol
3、测定原理 ①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混合液温度升高 ②根据温度升高值近似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Q) Q=m(混合液) ·c · Δt (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 =[m(酸)+m(酸)] × 0.418kJ/(g.℃) × (t2-t1) ③结合生成水的量即可算出中和热(ΔH)和碱的稀溶液 ②要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不能以酸或碱的量为标准 ③中和热与酸、碱无关,是确定的一个值(-57.3kJ/mol) ④中学范围内仅限于强酸和强碱
注意事项:
1、尽量减少热量损失: A 、大小烧杯间一定要塞满塑料泡沫 B 、大小烧杯 口要相平 C 、盖板上只能有两个小孔,恰好使温度 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D 、可改用保温杯 2、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浓度必须准确 氢氧化钠的浓度必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以确保盐 酸完全反应。 3、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体积必须量准确:
4、温度计量准确:最好使用精度为0.1 ℃ 测完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上的酸洗干净再 测量氢氧化钠的温度 5、实验操作要快,以免热量损失,使误差增大。
误差分析: 1、体积、温度测量不准
2、仪器保温效果不好 3、操作缓慢造成热量损失 4、液体外溅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原理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原理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原理
中和反应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其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通常是放热的,这是因为酸和碱结合后会释放出能量。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以使用热量计来完成。

热量计是一个装置,用于测量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实验原理如下:
1. 首先,在热量计中准确测量一定量的酸和碱的体积,通常使用定容烧瓶或分别称量一定质量的酸和碱。

2. 然后,将酸和碱混合在热量计中,并迅速加上热量计的盖子,以避免热量的散失。

3. 当酸和碱反应时,会释放出热量。

这些释放的热量将升高热量计中的水的温度。

4. 在反应结束后,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从温度变化可以推断出反应释放的热量。

5. 通过测量酸和碱的质量或体积,并结合热量计中水的特定热容量,可以计算出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酸碱反应的反应热。

这种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原理适用于室温下的中和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热,可以了解酸和碱之间的相对强度和反应的放热程度,以及控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关键参数。

反应热的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精品讲义

反应热的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精品讲义

课时1.2 反应热的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2、掌握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主干知识梳理】一、中和热概念及其数值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2、表示方法: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微点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因而理解中和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条件:稀溶液,因浓酸溶液或浓碱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②反应物:酸与碱(在中学化学中,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③生成物及其物质的量:必须是形成1mol的H2O(l)④表述:用文字叙述中和热时,不带“-”;用ΔH表示时,带上“-”如: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或ΔH=-57.3 kJ·mol-1⑤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中和热为一定值,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与其中一种过量也无关,但酸和碱放出的热量与其用量有关⑥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故放出热量大于57.3kJ⑦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热量小于57.3kJ⑧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反应生成H2O。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生成不溶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等),这部分热量不包含在中和热内【对点训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2、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0 L 0.1 mol·L-1 NaOH溶液与10 L 0.1 mol·L-1盐酸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B.1 mol HCl气体通入1 L 0.01 mol·L-1 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C.1 mol CH3COOH与2 mo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3、下列有关H+(aq)+OH-(aq)===H2O(l)ΔH=-57.3 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都可以这样表示D .表示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ol 液态水时放出57.3 kJ 热量4、已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与57.3 kJ 最接近的是( )A .含1 mol 氢氧化钙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B .含1 mol 硫酸的稀溶液与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含1 mol 醋酸的稀溶液与足量稀氢氧化钾溶液反应D .含1 mol 氢氧化钡的稀溶液与含1 mol 氯化氢的稀盐酸反应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OH -(aq)=H 2O(l);ΔH =-57.3 kJ/mol ,向1 L 0.5 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 2SO 4、稀HNO 3,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 1、ΔH 2、ΔH 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ΔH 3B .ΔH 1<ΔH 3<ΔH 2C .ΔH 2>ΔH 1>ΔH 3D .ΔH 1>ΔH 3>ΔH 2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实验装置2、实验测量数据 (1)反应物温度的测量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数据填入下表)。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及化学答题规范技巧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及化学答题规范技巧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及化学答题规范技巧1.反应原理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得中和热。

2.实验装置3.实验用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50 mL)两个、温度计、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盐酸(0.50 mol·L −1)、氢氧化钠溶液(0. 55 mol·L −1)4.实验步骤5.实验说明(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NaOH溶液的浓度稍大于盐酸的浓度是确保HCl 反应完全。

若采用的酸、碱浓度相等,可采用碱体积稍过量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2)中和热的计算公式ΔH= kJ/mol(3)实验中若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酸(或强碱),因弱酸(或弱碱)电离出H +(或OH −)需要吸收热量,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若用浓硫酸与强碱反应测定中和热,因浓硫酸稀释要放热,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4)要提高反应热测定的准确性,应注意“快”(实验操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散失)、“准”(准确测量液体温度和液体体积)、“稀”(浓度不宜过大,避免稀释放热,也要避免浓度过小)。

(5)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入溶液中,读出变化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6)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铁丝代替,若用铁丝代替,会因铁丝与酸反应放出热量,且铁丝传热快而使测试结果不准确。

(7)对于定量实验,需重复实验步骤,取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但相差太大的数据应舍弃。

6.误差分析(1)分析的依据看实验中有哪些因素能造成( t终−t始)出现误差。

若(t终−t始)偏大,则|ΔH|偏大;若(t终−t始)偏小,则|ΔH|偏小。

(2)误差分析实例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反应的误差分析:反应热答题规范指导(1)用“焓变(Δ H)”表示反应热时,ΔH>0表示吸热,ΔH<0表示放热,因而,ΔH后所跟数值需要带“+”、“-”符号。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实验原理: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 2O ,这时的反应能量变化叫做中和热。

实验中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 )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器。

0.50,ol/L 盐酸、0.55mol/L NaOH 溶液。

实验步骤:⑴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扣与大烧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器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⑵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05mol/L 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⑶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⑷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器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器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温度 试验 次数起始温度t 1/℃ 终止温度 t 2/℃温度差 (t 2- t 1)/℃HCl NaOH 平均值 12 3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为了使计算更简便一些,我们近似地认为0.5mol/L 的盐酸和0.55mol/L 的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 3,所以50mL0.5mol/L 的盐酸的质量m 1=50g ,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由此可以计算出,50mL0.55mol/L 的盐酸与50mL0.55mol/L 的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 m 2)·c ·(t 2- t 1)=0.418(t 2- t 1)kJ又因50mL0.55mol/L 的盐酸中含有0.025mol HCl ,0.025mol HCl 与0.025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 2O ,放出热量是0.418(t 2- t 1)kJ所以,生成1 mol 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为025.0)(418.012t t kJ/mol实验思考:1、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酸碱溶液为什么一定用稀溶液?答: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已经完全电离,不会影响H ++OH -==H 2O 反应所产生的热量的测定。

学案4: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案4: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基础知识梳理]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时的反应热。

表示为H +(aq)+ 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

2.实验原理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

3.实验仪器装置(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方框中。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

4.测量步骤(1)初始温度(t 1)的测量 用一 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 中并测量其 ;用另一 量取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并测量其 ,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 1。

(2)终止温度(t 2)的测量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中,并把量筒中的 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记录终止温度为t 2。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5.数据处理ΔH =cm Δt ×10-3n H 2O kJ·mol -1 [其中c =4.18 J/(g·℃)][互动探究提高][思考探究]甲同学用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的K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结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问题思考:(1)实验装置中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什么?(2)装置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金属(不与酸、碱反应)质环形搅拌棒代替?为什么?(3)实验中为何使用0.55 mol·L-1KOH溶液与0.50 mol·L-1盐酸反应,而不是选用0.50 mol·L-1 KOH溶液?(4)能否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5)能否用醋酸代替盐酸或用氨水代替KOH溶液?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6)乙同学将甲同学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①简易量热计②简易量热计[归纳总结]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原理的理解(1)中和反应的对象为酸、碱的稀溶液。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25.1 24.9 25.0
强酸、强碱反应: H+(aq)+OH-(aq)=H2O(l); △H= - 57.3kJ/moL
如何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度呢?
增强保温、隔热措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
的损失。 不断搅动,使热量分散均匀 使用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减少溶解热的干 扰 使用强酸和强碱溶液,减少电离热效应的干 扰
实验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解析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 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对此装置, 你有何更好的建议?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 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 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 吗?
例: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 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 28.7 kJ的热量。 出_______ (2)用28gK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 28.7 的热量。 放出______kJ
kJ/mol
活动与探究
温度 实验次数 1 2 3
ΔH = -
0.418 (t2-t1)
0.025
终止温度 t2/℃ 平均值
kJ/mol
温度差 (t2-t1)/℃
起始温度t1/℃ HCl NaOH
28.3 3.3 25.5 24.4 25.0 28.4 3.4 25.2 25.4 25.3 28.8 3.5
实验数据处理
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 50 mL, 已知 V酸=V碱=50 mL。 c酸= c碱=0.50 mol/L 。由 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 3 ρ = ρ =1 g/cm c=4.18 J/(g· ℃) 酸 碱 碱溶液的密度均为 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 ℃) 请把以上数据代入式② ,得出Q的表示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doc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doc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doc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并掌握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中和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反应热量可以用来测量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在实验中,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实验仪器:常压容量瓶、酸钠、氢氧化钠、稀盐酸、热量计、温度计等。

实验方法:1. 取两个常压容量瓶,一个装入30mL浓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装入30mL的稀盐酸溶液。

2. 将热量计放置在容量瓶下方的支架上,然后将两个容量瓶倒置,使其顶端分别浸入热量计中的两个槽内。

3. 稳定后,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稀盐酸溶液中,开始反应。

4. 观察反应过程,记录反应前后的溶液温度。

5. 清洗实验仪器,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第二次实验。

实验数据及处理:反应前温度(℃)反应后温度(℃)稀盐酸 21.5 45.0氢氧化钠 21.5 45.0反应热计算:在实验中,反应热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Q = m·C·ΔT其中,Q为反应放出的热量,m为反应混合物的质量,C为混合物的比热容,ΔT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差。

计算中可将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视为相等,且C值可取水的比热容为4.18J/g·℃。

则可得出以下数据:实验1中,反应前后温度差ΔT = 23.5℃,m = 60g,Q = 60×4.18×23.5 = 5926.4J = 5.93kJ。

实验平均反应热:(5.93 + 6.27) / 2 = 6.10kJ。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成功测定出中和反应的平均反应热为6.10kJ,证明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掌握了测定反应热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细说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细说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细说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细说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是中学三大定量实验之一,此定量实验要求精度高,本文以“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为出发点,细化相关环节,在简陋装置和操作上提高精度。

一、掌握实验原理H+(aq)+OH—(aq)= H2O(l)1 △Hn(H2O) Q=cm(终止温度—起始温度)&Delta;H=-细说: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 J/(g&middot;℃)或c=4.18 KJ/(Kg&middot;℃)。

二、确定测定数值依据Q=(V酸&rho;酸+V碱&rho;碱)&middot;c&middot;(终止温度—起始温度),实验需测量数据①已知浓度稀酸和稀碱的体积;②起始酸碱溶液温度和反应后混合溶液最高温度。

细说:由于是稀溶液,酸、碱溶液的密度近似处理为1 g/cm3;通过酸或碱的量可以计算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三、选择实验用品药品:0.50 mol/L一元酸(盐酸)、0.55 mol/L一元碱(NaOH 溶液)环形玻璃棒,上下移动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使溶液混合均匀,反应充分,同时防止把塑料泡沫板提起,不可把环形玻璃棒移出混合液的液面。

若振荡混合液,一定会有部分混合液附着在烧杯壁,这样散失的热量会使中和热的测定值偏低。

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因为铜丝易导热,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

四、搭建实验装置细说: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反应体系向环境散热比较快,热量损失大,结果偏低。

五、了解实验流程1.量酸测温: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并记录,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解析

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解析
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
解:①- ②得:
C(石墨,s)= C(金刚石,s) △H=+1.5kJ/mol C(金刚石,s) = C(石墨,s) △H=-1.5kJ/mol
①.CO(g) + 1/2 O2(g) ====CO2(g) ΔH1= -283.0 kJ/mol ②.H2(g) + 1/2 O2(g) ====H2O(l) 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 3 O2(g) ==== 2 CO2(g) + 3 H2O(l)
4、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 值有何影响?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变 小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
进行实验
变小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变小
④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不验 变
反应热 中和热
c.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d.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强酸,或用弱碱代替强 碱,因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中和热 的数值偏低.
问题探究
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 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问题探究
(t2-t1)/℃
如果某一次实验的数据与另外两次实验的数据差异 明显,怎么办?
数据处理
计算反应热: △H=—Q—=——cm—△—t
n
n
c=4.18J/(g·℃)
m=m1+m2=
△t=(t2-t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一中和反应中和热1.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H2O。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将0.02mol·L-1盐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Cl+NaOH===NaCl+H2O。

(2)将0.01mol·L-1硫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2SO4+2NaOH===Na2SO4+2H2O。

3.上述两反应,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若从能量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

4.上述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两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参加两反应的H+、OH-的数目都相同。

关于中和热的理解(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l)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1molH2O(l),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mol酸与1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的概念,关键是记清楚有关中和热的问题。

中和热是指稀酸、稀碱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沉淀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错误。

2.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0L0.1mol·L-1NaOH溶液与10L0.1mol·L-1盐酸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B.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C.1molCH3COOH与2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答案 A解析B中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的热效应除了中和热外,还有HCl气体的溶解热和电离热效应,错误;C中醋酸溶液和NaOH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并且醋酸为弱酸,电离时吸热,错误;D中如果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它们反应除生成水外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会放出更多热量。

二中和热的测定1.中和反应反应热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先将反应器置于绝热容器中,然后在反应器内将酸、碱稀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传入水(稀溶液)中,测量出水(稀溶液)的温度变化,根据水的质量、比热容等即可求出反应放出的热量。

2.实验装置(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50_mL量筒(2个)。

3.实验测量数据(1)初始温度(t1)用一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2)终止温度(t 2)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录为终止温度t 2。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4.实验数据处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g·cm -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4.18J·g -1·℃-1。

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中和热为16.72(t 2-t 1)kJ·mol -1[或ΔH =-0.418(t 2-t 1)0.025kJ·mol -1]。

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1)防止热量散失的方法:a.两个烧杯口要相平;b.在两个烧杯之间填充碎泡沫塑料或碎纸片;c.用玻璃棒搅拌,而不能用金属棒(丝)搅拌;d.实验时动作要迅速。

(2)加过量碱液使酸完全反应,碱过量对中和热测定没有影响。

(3)数据处理时,相差较大的数据可能是偶然误差引起的,应舍去。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步骤绝热装置的准备——减少热量损失量取反应物,测反应前温度——用稀盐酸、NaOH 稀溶液混合反应物,测反应后温度——测反应后混合液的最高温度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计算反应热——ΔH =-4.18×10-3·m (溶液)·(t 2-t 1)n (H 2O )kJ·mol -13.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1.0mol·L-1盐酸跟50mL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偏小(2)偏小(3)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解析(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减少了HCl的量,则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计上面的残液与氢氧化钠反应,若无此操作步骤,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小。

(3)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1)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 .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 .轻轻地振荡烧杯D .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 -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J·g -1·℃-1。

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51.8kJ·mol -1 (3)不能 H 2SO 4与Ba(OH)2反应时生成BaSO 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中和热解析 (1)使盐酸与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2)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即:t 1=20.1+20.02+20.2+20.42+20.6+20.523=20.3 (℃)t 2=23.2+23.4+23.63=23.4 (℃)所以ΔH =-100mL ×1g·mL -1×4.18J·g -1·℃-1×10-3kJ·J -1×(23.4-20.3)℃0.025mol=-51.8kJ·mol -1(3)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时生成BaSO 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1.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容量瓶 ⑤冷凝管 ⑥温度计 ⑦酒精灯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⑥⑦答案 A解析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需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需用烧杯盛放反应液及碎泡沫塑料,故选A 。

2.含有11.2gKOH 的稀溶液与1L0.1mol·L-1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ΔH =-11.46kJ·mol -1B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kJ·mol -1C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kJ·mol -1D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kJ·mol -1答案 D解析 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 2O(l)所放出的热量来衡量的,故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H 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答案为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