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1、课程标准的性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谓课程综合化是指开发并设置综合课程和实现分科课程自身体系的统整。
其中,开发并设置综合课程是实现课程综合化的主要途径。
在新的国家课程体系中,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
在这些综合课程中,品德与生活有着其独特的内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首先,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
分科课程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原本为一体的知识内容进行分割,使这些内容条理化、结构化,以便于专门研究和学习。
但是,分科课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它将有机统一的知识和观念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使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变得片面、狭隘、不完整。
为了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同时也为了使学生的素养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均衡,人们提出了实现学校课程综合化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
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因而这种课程具有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其次,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有诸多具体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其中,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的课程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底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含概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品德与生活”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99年1月份正式开始的,在酝酿过程中,对思品及相关的教育问题考虑、从总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考虑、用新的教育观念、理念,确定了价值目标。
认为,价值目标的核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这次改革的灵魂。
为什么说是灵魂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一种模式,被称为:“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所谓“精英主义”,就是在所有的学生中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然后,从所有的学生中选拔优秀的、最优秀的学生。
那么,对其他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的次品,或被淘汰的、被忽视了的群体。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实践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只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
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精英来支撑,加速国家的发展建设的时候,就采用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当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不在是完成特殊任务的时期了。
就要考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我国从历史到今天,一直遵循“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同现代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的基本理念产生了冲突。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关注了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忽视或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利,忽视了一般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这种教育思潮中显得特别尴尬。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
2. 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 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 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 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 展。
3. 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 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 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 内容和学习活动。
4. 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 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 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 施课程。
2、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儿童成长 服务,同时注意提供可拓展的空间。
(1)课本是发到学生手中的,是面向学 生,直接与儿童对话的,应该用儿童的 语言来表达,用儿童的色彩来描绘。
(2)兼顾“教”与“学”。教材的每一 个活动,或几乎每一个页面,都提出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提给学生的,也 是为方便教师组织教学而准备的,教师 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两课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以“主体德育论”和“生活德育论” 为理论基础。 2、以培养道德人格为德育目的。 3、以多种教材功能观取代单一教材功能 观,推进综合课程的建设。 4、以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 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品德与生活教材特点
1.教材取材于儿童生活事件,反映 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
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 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 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 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教学应与学前阶段相 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 和动力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 力的多样性
( 1 )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 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 2 )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 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 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小学品德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一、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产生和设计思路1、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从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童的生活回归,与儿童的需要接轨。
可以说“学科融合的方向——这一近期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化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
“新的发展分段研究表明,低幼阶段儿童应当学习体验性知识,生活性知识,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小学课程应当以综合课程为主,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低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过渡的阶段,更需要课程去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性过渡。
然而,以往两个阶段之间的断裂使儿童学习内容的衔接和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延续一直未能很好的实现。
在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经过20年的学习磨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有一定成果的,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如: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古代、名人、伟人的事例多,讲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少;空洞的说教多,尊重儿童个性和实际生活的少;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
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思想品德课。
如一、二年级包含10个德目。
三、四、五年级在一、二年级基础上增加4个共14个德目,六年级有5大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如何真正落实品德教育,发挥它的实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十分关注。
如何在学校开展适合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为摆在小学德育工作面前的重大挑战。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第一课:《思品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与大家在此就《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做个交流,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会做事、会生活、会生存”就是会做人,可见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不仅应该更深入地了解这门课程,而且更要想办法去教好这门课程。
现在,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教些什么,这门课程应该怎样去教和怎样评价),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这些收获,我的这四个方面是自己归纳总结的,尽量做到让大家听得明白!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怎样的课程我们都知道,在小学这门课程叫做《品德与生活》,也就是说,在低年级,我们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而在中高年级,它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那么,综合性、开放性成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另外,生活性、活动性成为了《品德与生活》的关键词,(板书:品德与生活: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
那么,这门学科基本理念中的核心就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和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教什么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它应该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能力与方法(三)知识举例:《遵守交通规则靠自觉》本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交流、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事例及原因,初步懂得交通法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运用观察、访问等各种办法搜集、整理关于交通法规、交通事故的信息;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基本理念诠释
一、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 径
●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 而是对与儿童生活密切相联的各种情境和事件的 浓缩和概括。这些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 德内涵。 ●在生活中,儿童将逐步形成对各种事物和现象 的价值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 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 ●以生活为途径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没 有淡化或消弱德育的功能,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德 育的实效性。
课程实施建议
1、把握课标精神,树立新课程理 念下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 2、实践课程标准,探索品德生活 教育的优良途径和课堂教学策略 3、优化课程资源,注重实践与体 验,提高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 和实效性 4、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促 进经验交流与共享
谢谢大家 !
●四个层面的生活分别有侧重地体现了 不同的教育价值 健康安全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 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愉快积极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 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侧重反映了 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侧重反映了 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参看课标)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 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 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 的课程。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传 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程,其中,品 德与生活课程它兼具品德教育、科学 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 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品德教育 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价值。
二相关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1课程设置状况品德课程与社会课程科学课程与生活课程在内容上分别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生活教育不被重视致使生活课程很少开设或形同虚设2课程实施状况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教条式内容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其实一说到传统很多人想到落后其实我告诉你我们餐饮现在已经不落后了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很时髦的武器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第1页,本讲稿共53页
第一部分 课改十年来的变化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2.学习模式的变化。
3.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第2页,本讲稿共53页
第二部分 面临的问题
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 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 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能力为先: 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 、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和思想修养 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 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第5页,本讲稿共53页
2.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1)穿新鞋走老路,新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 2)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没有被更多教师掌握。
第39页,本讲稿共53页
2)从学生发展看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社会发展性是在于 社会的互动中自主构建,自我发展的。
3)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看
培养有主见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形成 创新人格型人才的前提。
(一)关于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位标准。
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
第29页,本讲稿共53页
(一)关于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与目标达成
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并将其贯 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表现,特 别是根据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调整 目标。
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己真正的生命运动、自 己的生活。
第21页,本讲稿共5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5篇)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
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
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逐渐受到关注。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生活新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围绕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标准。
首先,小学品德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传统的美德故事以及身边的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德的力量,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次,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性的课程或活动,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发明、文化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此外,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课堂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标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及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
课程价值与意义
课程价值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课程意义
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 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 础。
02
CHAPTER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定位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 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学校德育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学 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课程理念与特点
课程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和实践活动,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程特点
以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和感悟,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 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 略。
终结性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总结性 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 习成果和进步。
反馈与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 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 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品德与生活课 程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
作品四
朗诵《感恩的心》
THANKS
谢谢
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
社会转型
学科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需 要重视品德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 人们对品德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要求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素 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标准 也应随之调整。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生》课程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
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的儿童。
《品社》课程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 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 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 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 民奠定基础
品生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品社课程内容
一、我的健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2 评价建议 3 教材编写建议 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于教学活动
1.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 过活动主动地进行构建,而不是 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
•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要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情境活动和探
究问题。
• 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和推进者 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方法和正确的
引导
有个中国姑娘早年嫁给了日本人,现住在广岛,孩 子在日本的学校读小学。
有一天,小孩参加完学校的爱国活动回到家中,突 然狠狠对母亲讲:我恨死中国人了,我要把他们全杀死! 母亲大惊,忙问怎么回事。小孩讲,中国人很坏,杀了 那么多日本人!母亲告诉他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跑到 中国去杀中国人的。小孩辨说:我们一粒子弹只能杀死 他们一个人,但他们一颗原子弹要杀死我们几万人!母 亲纠正说,原子弹不是中国人投的,而是美国人干的。 小孩反驳道:那我还是恨中国人,他们很坏,都应该死! 母亲赶忙说:你不应该这么说,你妈妈是中国人,你的 身上流着一半的中国血!
大家猜猜这个八岁的孩子怎么回答?
他说:那我晚上睡觉时不要再挂蚊帐,我 要让蚊子把我身上的中国血全喝光!
品德与生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研读
《品德与生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研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修订,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是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修订后的标准,目的定位更加清楚,目的规定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策略、建议也更加贴近师生的教学实际。
一、课程性质课标将本课程界定为“活动型综合课程”。
从新、旧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标准(2023版)》课程性质中增长了综合性规定。
课程的综合性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将本来的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劳动、手工、实践活动多门学科进行整合)。
2、多重目的的综合(除了课程总目的、分目的,尚有隐形目的;学生合作、探究、体验能力的培养)。
3、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
(兼具了品德、社会文化、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等多种教育价值)。
因此,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对的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二、课程理念从新旧课标对比中可以看出,在课程理念部分,新课标没有作较大的调整与修改,只是表述更细致,意思更明确,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
小学1-2年级儿童学习的内容重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以引导儿童为基础,重视教与学过程中儿童的活动性和主体性,并且要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三、课程体系与结构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对比看出,在课程体系与结构上基本保持了本来课标的原貌,三条主线、四个方面充足贯彻了让教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的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的课程总目的保持了原貌。
总目的简朴、平实,概括性强;注重过程与方法、学习、思维、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儿童要有这种参与的经历和体验。
这个目的不是高、大、全,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所有,而是能为儿童开拓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为儿童学会生活打下基础,使大多数儿童通过努力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明确《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新设置,并要求实施的一门新课程,它的性质有2层意思:(1)在课程类型上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
首先《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并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的要求。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课程、《自然》、《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课程,所以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或《生活》课程了,而是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在小学三年级之后这一课程将分化为《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课程,相对于这三门课程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它的涵盖比《品德与社会》还要广阔。
(2)在综合课程的开发模式上,它属于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有诸多具体的课程开发模式,如相关或交叉课程,融合或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或经验课程等等。
《品德与社会》是以广域模式开发设置的。
而《品德与生活》则是以活动(经验)模式开发设置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为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
因而又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鉴于这种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且以活动的方式开发和实施。
因此,本课程的性质被界定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2、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是依据儿童生活基础的4个层面来确定的。
分为二个部分:(1)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分目标有:●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总目标体现了人文性,分目标体现了综合性,尤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家们认为本课程从本性讲属于一门全新的德育课程,它的人文性较强,是以育人为本的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什么是“品德与生活”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罗素说: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的生活。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传统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么厌倦接受教育,要么不觉得所受到的种种教育的确是人生所必须的,是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做的。
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使他们把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他们生活实际中需要的实际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是本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其内容偏空、大、虚,其教学方式是说教式的,其教学效果是学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实际生活中做不出来,或者是与学校教育相去甚远,正是“学归学、做归做”。
本次课程改革,其重点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不但对教学内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对教学方法方式同时作了根本性的改革。
强调和确定了要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观察、了解、感受、认知、发展、形成,让社会为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践阵地,反过来也让他们去呼吁,倡导、促进社会,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唤起社会的重视,转变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家长——政府教育网络。
通过这样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多维动态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这样做是人生的必需,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觉地做一个公民所该做的,而不至于使得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是一个样,走出学校后又是一个样,好象“变色人”一样。
三是本课程是开放型的综合课程以往的思品课程在内容上陷入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这无形中给品德教育带上桎梏与枷锁,一方面是学校、老师只能以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去对学生灌输那些教条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却无多大实效的既定教育内容,在内容、形式、评价及时空等方面,学校和老师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选择与处理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学生象羔羊、象鸭子一样,在失去自主性、失去兴趣的前提下,怀着厌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无奈地、不知觉地去接受那些说教式的教育。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一)课程内容是开放的:从教科书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所采用的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守着那一本既定的书本。
(二)教学渠道是开放的: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本课程一改过去那以课堂(教室)教学为主渠道的阵地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体式的教育网络,教学中,学校、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确定教育渠道,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时间具有开放性: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本课程在教学时间的设置及其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安排方面是允许“规定与灵活”相结合的。
课程设置中每周为三课时,学校根据三课时数具体安排于功课表里,但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或是把三节集中起来上,或是移动日期上,或是把教材与学校、班队等活动相关的结合在一起上。
这样的教学时间设置,就比以往的灵活、开放得多了。
(四)教学评价是开放的:新课程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其评价具有过程性、多样性及重视质性评价等特点。
改变了过去那只关注结果的、单一化的评价方式。
新的评价方法不仅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同时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四\是本课程是过渡性课程: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基础。
低年级的儿童刚从学前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他们虽然身在学校,但在他们身上尚留有许多学前教育的痕迹及心理特征,此时的教育是不能完全采用正规化教育方式。
本课程意在帮助儿童完成由幼儿学前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化与过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
3.“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来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2)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核心。
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以往的思品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的课课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的、僵硬的、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品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
(3)新课程强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
因此,在对儿童实施思品教育时,必须充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集体学习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教学中应善于从这些童年生活中对儿童进行家庭伦理、团结友爱、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懂得生活。
童年生活是儿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有价值的童年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儿童的这些生活权利,品德与生活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这一权利。
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原则、理念,在尊重儿童的权利的前提下,组织、引导儿童参与并享受童年生活,使他们在愉快、充满自信和尊严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
三、什么是“品德与社会”1.什么是“品德与社会”。
本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小学思品、自然、社会等分科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小学3-6年级使用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具有社会生活性、交叉综合性、教育基础性和延续发展性等特性。
(1)社会生活性: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以及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确定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与儿童的社会生活有关的与自我、与家庭、与家乡(社区)、与祖国、与世界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构成教学内容,使儿童通过参与这些社会生活活动,学习有关的社会生活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交叉综合性:本课程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前提下,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所涉及的社会领域、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是交叉综合的,这样的交叉综合,意在打破原来思品、地理、历史、自然等学科界限,实现相关边缘学科之间的纵横内在联系,形成学科之间的有机统一,实现既使学生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
(3)教育基础性: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教育目标上以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基础,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儿童积极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感受、研究社会,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条化的教育内容、目标、方法与方式。
(4)延续发展性:世界万事万物无不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儿童的品德行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