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买菜教学反思

买菜教学反思

《买菜》教学反思(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本节课是以“买菜”为情境来教学不进位、不退位小数加减法的。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小数的意义、性质、数位顺序表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还要同整数加减法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加减法的实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基本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

在本节课中,由于已经上过一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结合生活实际和教材情境,对计算的数字进行了改动,但也存在了问题,调整数字时,只考虑到了实际生活,没有考虑到课堂效果与学生情况,数字改动的有些大了,导致学生在使用面积模型计算的时候,产生了困难,最终因为时间不足,导致本堂课重难点没有突出解决,精心设计的巩固练习也因为时间不足而没有完成,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

在备课时,预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因为放手过早,导致学生一时不得其法,教学的方向没有和明确。

为学生准备面积模型的道具,本意是为学生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因为事先没有向学生说明,缺乏沟通,导致学生因不得其意困于其中,走不出来,反而耽误了他们的思考时间。

所以,以后的教学中,如果用到教具一定要与学生做好沟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

本节课板书设计的时候,为了将整节课的脉络展示出来,板书的内容有些多,在黑板上没有提前规划,最终导致位置不够。

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提前打印好,随着师生共同总结,展示在黑板上,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学生也能看得更加清楚,但知识性的课题不应该提前打印好,应该是随着课堂的进度一步步展现完善,比如,在开始学生提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将其板书,并留出空位,在学生完成算式后,发现“不进位”与“不退位”后再补充完善,这样更能体现整节课的流程,也让课堂更加完整,而不显得无序,学生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今后教学中设计板书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推敲,演练整个板书的过程,一定要让板书与课堂紧密相连,不能为了板书而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买菜》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让学生自己买菜,自主探究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提高计算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计算速度不快,对于价格的估算不准确等。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自主买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自主买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快速准确的完成加减运算,以及计算器的熟练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计算器等,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蔬菜和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价格,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买菜。

2.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加减法计算买菜的总价,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学生自主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种蔬菜或水果,自主计算总价,并利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4.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讨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买菜》这一节内容属于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情景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计算能力也各有差异。

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对购物过程中的人民币使用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地整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识别各种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购物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问题。

2.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图、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展示一幅购物场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如人民币的正面、反面,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买菜》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买菜》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下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买菜》说课稿(一)一、说教材《买菜》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般意义下的两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估计所需钱数;第二个问题是运用已学的知识,用多种方法计算所需钱数;第三个问题是总结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通过三个问题的学习,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也较轻松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不进、退位)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四、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由于他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买菜金额的情景,引入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一节《买菜》。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实际生活中的买菜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包括电子白板,计算器,以及一些蔬菜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我先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出示一些蔬菜的图片,并问学生们,如果我们要买这些蔬菜,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我们需要支付的金额。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这些蔬菜的价格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他们对于小数加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标注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为了帮助学生们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目。

题目是这样的:假设你要买2斤苹果,每斤3元,还要买1斤香蕉,每斤2元,请问你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是:2斤苹果 3元/斤 + 1斤香蕉 2元/斤 = 6元 + 2元 = 8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比较好。

但是在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会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运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买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利的知识支撑。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如元、角、分的现实背景中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本节课主要学习一般意义下的两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总结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估计所需钱数一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展小数加法的简单估算,体会估算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运用已学的知识,用多种方法计算所需钱数一一教材给出了三种学生可能用到的方法:由元、角、分的关系,抽象到用小数面积模型表示的加法或减法,最后抽象为一般意义下的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或减法。

其中第三种方法,渗透了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中一样数位对齐的要求,总结概括出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帮助妈妈做过些什么吗?生:拖地、扫地、洗碗、摘菜师:同学们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利用周末也帮妈妈做了一件事,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对,笑笑去帮妈妈买菜了。

二、自主尝试,合作交流1. 找数学信息师:笑笑买菜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数学信息?生:1把油菜1.25元1把芹菜2.41元2. 提出问题师:根据数学信息,同学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买1把油菜和1把芹菜一共需要多少元?3.解决问题师:看到这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估一估它们的价钱呢?生1:1.25元> 1元 2.42元> 2元所以总价一定大于3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买菜》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买菜》教案 北师大版

《买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决有关“买菜”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2)培养学生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有关“买菜”的实际问题,包括加、减法的运算,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决有关“买菜”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菜市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菜市场吗?在菜市场你们都买过哪些菜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买菜》。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菜市场的价格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菜的价格吗?如果我们想买一些菜,需要怎么计算总价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加法的意义。

(2)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同学们,如果我们想买这些菜,需要付多少钱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3)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同学们,如果我们已经付了一些钱,还需要付多少钱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意义。

(4)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同学们,如果我们已经付了一些钱,还需要付多少钱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实践应用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同学们,如果我们想买这些菜,需要付多少钱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

2. 运用元、角、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

2. 教学难点:运用元、角、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元、角、分。

2. 讲解新课: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3. 情境教学: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 在情境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在小组合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情境教学”环节。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真实或仿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买菜》这一课的教学中,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5《买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5《买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5《买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菜》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材以买菜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小数加减法是学生在新的知识领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小数加减法的初步知识。

3.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呈现一个真实的买菜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小贩是如何计算找零钱的?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如:购买2.5元的苹果和1.8元的香蕉,应找回多少元?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过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如:购买3.6元的西瓜和2.2元的葡萄,应找回多少元?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买菜》(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菜》(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菜》(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买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87页的“认识人民币”章节。

我们将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们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名称和特点,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知道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计算器、黑板、粉笔。

学具:人民币图片、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描述小明去菜市场买菜的情景。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认识人民币: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引导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辅币有角和分。

3. 加减法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买菜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

例如,苹果每斤3元,小明买了2斤,需要支付多少钱?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有一笔虚拟的买菜资金,需要购买指定的菜品,并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元(基本单位)角分不同面额: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加减法计算:3元 + 2元 = 5元10元 5元 = 5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去超市购物,他购买了2支铅笔,每支铅笔1元;还购买了一瓶饮料,价格为3元。

请问,小明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答案:小明总共需要支付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不同面额的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买菜》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小数点的位置、运算顺序等问题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的处理,运算顺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买菜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小数加减法。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购物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蔬菜图片和价格标签,用于模拟买菜情境。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蔬菜图片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进入买菜情境。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算买菜钱的问题?那时候你是怎么做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加减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小数加减法的例子,如:“2.5元 + 1.8元= ?”,“3.6元 - 1.2元=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买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元、角、分。

2.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3. 认识人民币。

4. 买菜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认识人民币。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理财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人民币样张、计算器。

2. 学具:购物清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货币单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认识元、角、分通过展示人民币样张,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然后讲解元、角、分的概念。

(2)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利用计算器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换算方法。

(3)认识人民币让学生观察人民币样张,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会识别真假人民币。

3. 实践活动:买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购物清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购物任务。

购物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货币换算,并学会与商家沟通、砍价。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购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理财意识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购物,记录购物过程中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2. 学生在购物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货币单位及换算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财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活动:买菜”。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买菜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买菜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 课时买菜的
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有了完整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有认识了小数的意义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小数加减法。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1.“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

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2.“学”用现实的方法体验数学。

教学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上新课之前就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
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买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买菜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买菜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探究新知(1)学生尝试解决买菜中的数学问题,如:小明买了3斤苹果,每斤苹果5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如:23×45。

(3)学生分享计算方法,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4. 拓展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名师]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名师]

《买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设计呈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核对“购物小票”,安排这一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问题,所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通过涂一涂的过程,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三是直接用竖式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小数计算的必要性。

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购物小票”的情境,也可以采用当地学生熟悉的题材。

其次是利用直观手段(如涂一涂,算一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在交流中应重点指导学生讨论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全部来源于农村。

本班学生通过近四年的课改教材的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与人合作,探究与交流,并能进行大胆的质疑,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去过超市购物吗?生:去过。

师: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款后,收款员阿姨会给你什么?生:一张小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购物小票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核对购物小票。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小票(用书上的购物小票),你从上面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从小票上知道了酸牛奶1.25元,饼干2.41元。

生2:我还知道了应付金额是3.66元。

生3:我知道了收款的时间和超市的电话号码。

师:同学们对小票上的每一项内容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购物小票上应收的钱数对不对呢?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一下购物小票上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并能用适当的算式表示出来。

全班反馈生1:我们用买酸牛奶和饼干的钱数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应收的钱数。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名师]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名师]

《买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设计呈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核对“购物小票”,安排这一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问题,所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通过涂一涂的过程,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三是直接用竖式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小数计算的必要性。

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购物小票”的情境,也可以采用当地学生熟悉的题材。

其次是利用直观手段(如涂一涂,算一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在交流中应重点指导学生讨论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全部来源于农村。

本班学生通过近四年的课改教材的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与人合作,探究与交流,并能进行大胆的质疑,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去过超市购物吗?生:去过。

师: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款后,收款员阿姨会给你什么?生:一张小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购物小票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核对购物小票。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小票(用书上的购物小票),你从上面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从小票上知道了酸牛奶1.25元,饼干2.41元。

生2:我还知道了应付金额是3.66元。

生3:我知道了收款的时间和超市的电话号码。

师:同学们对小票上的每一项内容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购物小票上应收的钱数对不对呢?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一下购物小票上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并能用适当的算式表示出来。

全班反馈生1:我们用买酸牛奶和饼干的钱数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应收的钱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买菜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买菜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买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单元:第四单元加减法(二)2. 课题:买菜3. 教学重点: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蔬菜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蔬菜。

(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小明去菜市场买菜,他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小明买菜的清单,并计算总价。

3. 实践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扮演小明,去菜市场买菜。

(2)每组学生需要根据清单计算总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购买。

(3)每组学生需要将购买结果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2)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小明要买更多的蔬菜,他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加减法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并能够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2.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 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买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活动、总结与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反思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反思5

买菜教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中把握知识技能,学会思考问题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把握知识获得技能。

整节课教师的“教”适应了学生的学,给学生创造了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的思想,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面都得到方发展。

回顾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书写细节上还要多注意,给学生以更良好的示范。

内容上还可安排的更紧凑些,题量可在多些。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买菜》教后反思

《买菜》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创设了“买菜”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首先,学生根据主题图找到了数学信息:笑笑买1把油菜和1把油菜,1把油菜1.25元,1把芹菜2.41元。

其次,我们进行了估算,让学生思考大约要付多少元?学生思考:油菜单价1.25元,买1把就是1块多钱;芹菜单价2.41元,买1把2块多。

加起来就是3元多,不到5元。

接下来,我提出问题: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生说,1元+2元=3元,0.25元+0.41元=0.66元,3元+0.66元=3.66元。

有的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1.25是1+0.2+0.05,2.41是2+0.4+0.01。

1+2=3,0.2+0.4=0.6,0.05+0.01=0.06,3+0.6+0.06=3.66元。

还有的学生尝试了运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其中有人格式不准确,有人对算理的理解不清。

学生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方法后,我就最后一种方法进行了重点辅导。

根据前面的铺垫,我引导学生理解了竖式计算小数加法,要把小数点对齐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们对此进行了练习巩固。

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还有少部分的学生,在运用竖式计算时,出现了小数点没有对齐和没有从最低位算起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菜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同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锻炼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

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和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 “买菜”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不足之处:练习设计还有一些欠缺,有些问题的解决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