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0026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3.png)
粗盐的提纯探究实验学案设计【实验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粗盐提纯实验, 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 加深对物质分离及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能够记录实验现象, 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与交流、实验设计、实验探究, 学会如何设计实验, 学会在设计实验时如何把握实验的难点、注意点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亲自实验, 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 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 从而乐意学习化学。
(2)鼓励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带进生活、生产, 感受化学学习的意义, 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 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提示与准备】1.除去粗盐固体中的不溶性杂质, 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是:①②③2.过滤器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 打开成圆锥形, 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
过滤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 即滤纸应紧贴;②二低: 滤纸边缘应低于 , 滤液液面应低于;③三靠:滤液应靠引流, 玻璃棒应靠在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实验用品】药品: 粗盐, 水,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仪器:量筒,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漏斗, 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 酒精灯, 坩埚钳, 胶头滴管, 滤纸, 剪刀, 火柴【实验内容】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一些可溶性杂质, 现有一份粗盐样品中含有少量MgCl2 、CaCl2以及一些不溶性杂质, 请设计实验方案并小组合作完成粗盐的提纯【方案设计】讨论交流如何除掉MgCl2 、CaCl2呢?设计写出方案(注意不要带入杂质离子)【实验步骤】溶解:把3.5克粗盐倒入烧杯, 逐渐向里加水(约10ml),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直至粗盐全部溶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的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的提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f0cd5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0.png)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掌握粗盐成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方法进行粗盐提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实验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得失。"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方法,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将粗盐变成纯净的食盐。"
2.强调实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讲解粗盐的成分及其对食盐品质的影响。
"粗盐中除了我们需要的氯化钠外,还含有泥沙、钙镁离子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食盐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它们。"
2.介绍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步骤及其原理。
"首先,我们将粗盐溶解在水中,这样可以将氯化钠从杂质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过滤去除不溶性的泥沙,最后通过蒸发水分使氯化钠结晶,得到纯净的食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凝聚力。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实验过程中,强调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014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8.png)
粗盐的提纯教案
以下是一个粗盐的提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2. 理解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3.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品:粗盐样品、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酒精灯、烧杯夹等。
2.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溶液。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粗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引导学生提出粗盐的提纯目的。
2. 实验操作:将粗盐样品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然后用漏斗和滤纸将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 过滤液的处理:将过滤液加热至溶液中水分蒸发,得到固态的食盐。
4.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粗盐经过提纯后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
5. 展示实验结果:展示提纯后的食盐和粗盐的样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提纯的效果。
教学延伸:
1.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粗盐进行提纯?
2. 阐述提纯食盐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探究不同方法下提纯食盐的效果和过程。
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结晶法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成分和组成,明白了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提纯食盐的方法和效果。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化学《粗盐的提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粗盐的提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502e23be23482fb5da4c07.png)
课题粗盐的提纯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过滤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并理解过滤法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提纯方法。
(2)借助微观示意图,理解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实质就是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培养对微观离子的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
加深对物质分离及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能够记录实验现象,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解性表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掌握除杂的原则和方法。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乐意学习化学。
(2)利用化学转化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鼓励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带进生活、生产,感受化学学习的意义,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除杂过程中试剂的选择以及试剂的添加顺序难点:除杂过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教法学法:多媒体演示、讲解分析、实验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瓶粗盐、一瓶精盐,在物质分类上粗盐属于混合物,精盐属于纯净物。
这节课我们就把粗盐提纯为精盐,就把这个过程叫做粗盐的提纯。
出示生活中的食盐分析杂质的种类:思考如何除去不溶性杂质?将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产品是纯净的NaCl 吗?学生交流讨论:不是,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讲解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除去杂质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酸碱盐的有关知识)思考:应加入什么试剂?资料:一些物质的溶解性1.试剂的选择①去除SO42- 加入过量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②去除Mg2+ 加入过量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③去除Ca2+ 加入过量Na2CO3 CaCl2+Na2CO3=CaCO3↓+2NaCl④过量试剂的去除:BaCl2 过量的处理:加入Na2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Na2CO3、NaOH 过量的处理:加入盐酸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注意事项:①Na2CO3 必须在 BaCl2 之后加入, Na2CO3 除CaCl2 和BaCl2。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8fad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0.png)
粗盐的提纯教案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2. 盐水3. 滤纸4. 烧杯5. 恒温槽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关于溶解、蒸发、过滤等相关知识,引出本次实验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3. 实验讲解(1)将盐水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这一步是利用了盐的溶解性质和蒸发性质。
盐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盐水,当加热时,水会蒸发,而盐不会蒸发,最终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盐溶液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以获得较纯净的盐溶液。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恒温槽的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恒定,以利于水分的蒸发。
同时,加热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再次蒸发后可能产生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最终得到纯净的盐。
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讨论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
六、实验总结和思考1.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盐的提纯实验?有什么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提纯实验中有哪些可能会导致提纯不完全的因素?3. 总结本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七、课堂小结1.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注意操作规范。
2. 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思考并勇于提问。
八、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183b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c.png)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粗盐提纯原理及步骤2. 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 数据分析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数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2. 采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等。
2. 实验材料:粗盐、清水、滤纸、棉花等。
3. 教学课件和视频。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提纯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准备】(教师简要介绍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为学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实验操作】1. 教师演示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数据分析与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粗盐提纯的原理、步骤及实验操作技巧,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进程1. 导入: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提纯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准备:简要介绍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为学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3.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数据分析与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粗盐提纯的原理、步骤及实验操作技巧,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fead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f.png)
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一、教学目标2-,并进一步知道如何选择试剂。
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4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4.通过“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实验方案”的讨论,知道除去混合物中杂质的一般思路是:明确所要除去的物质—→确定反应原理—→分析干扰物质—→排除干扰物质—→加入除杂试剂。
当有多种杂质时,要综合分析确定杂质除去的顺序、试剂加入的顺序、试剂的用量、试剂过量后的处理等问题。
5. 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能力分析通过之前化学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在物质的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的检验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学会了如何根据溶解性表选择试通过上一节课CO3剂检验离子。
学生的认知方式分析经过新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一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联系这部分知识,既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又涉及实验技能型知识,我认为主要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
由于刚刚学习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这种物理的方法除去,不过得到的盐还是不纯,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这些可溶性杂质又该如何除去呢?可以说,无论书上有没有这个问题,其实都是教师和学生此时不得不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而且它是在学生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有了物质的检验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尽管很少)和刚刚学习了CO32-的检验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这两个实验之后进行的学习,因此学生已经大致知道如何选择试剂来检验物质和除杂,也知道杂质转化为沉淀之后要过滤除去。
而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为学生全面地考虑物质除杂时试剂的选择、试剂的加入顺序以及实验操作的选择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9b23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f.png)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实验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粗盐提纯原理介绍粗盐的来源和提纯的必要性。
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如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讲解每个仪器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实验步骤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粗盐样品。
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3.3 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
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4.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实验学生进行拓展实验,如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粗盐提纯。
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5.2 社会实践学生调查和了解食盐的生产和提纯过程。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和原理。
提供实验操作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6.3 教学资源提供实验试剂和仪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粗盐提纯的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947f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a.png)
-粗盐提纯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4.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盐湖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结合粗盐提纯的原理,思考如何提高盐湖资源的利用率。
5.观察生活中的盐,了解其来源和制作过程,与家人分享粗盐提纯的知识,增强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实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注重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了解科学研究的步骤。
2.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会详细讲解粗盐的成分、含有杂质的种类以及提纯的原理。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粗盐的微观结构,使学生了解粗盐中除了氯化钠外,还可能含有泥沙、硫酸镁等杂质。然后,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包括过滤、蒸发等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讨论内容包括:
2.拓展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3.思考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深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查阅资料要有据可查,严禁抄袭。
-介绍粗盐提纯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理论知识讲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讲解粗盐的成分及提纯原理。
-结合课本内容,强调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指导: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监督实验过程。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b21a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7.png)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如漏斗、烧杯、蒸发皿等。
能够独立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珍惜实验成果,爱护实验仪器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内容,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提纯方法,培养实验技能。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实验操作感兴趣。
2.3 教学目标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能够独立完成粗盐提纯实验。
第三章: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
3.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数据分析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粗盐提纯的过程。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实地操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粗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粗盐提纯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粗盐是如何提纯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2 讲解与演示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5.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独立完成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4 数据分析与讨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对粗盐提纯原理和步骤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3145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e.png)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篇: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学习蒸发的操作;2、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了解提取氯化钠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和蒸发操作的技巧教学方法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采用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为教学情境,配以讨论、实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化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师演示铁屑和沙子的分离实验。
2、有“粗食盐和食盐”、“粗盐溶液和食盐溶液” 各一瓶(展示)请你分析:(1)各组的外观有何差异?(2)你了解的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引入本节的探究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3、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二、分组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各组分工合作,分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适时强调;发现典型,及时评价。
)2、粗盐提纯的每个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简要说明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教师强调蒸发时的操作注意问题。
3、交流试验结果(1)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
(2)教师点评。
(告诉粗盐产率的理论值)4、学生评议,提出质疑(1)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2)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为什么?5、组内讨论(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四、总结交流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自我评价)2、对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示范)3、玻璃棒在实验中有哪些作用?五、作业布置1.收交实验报告。
2、课后延伸如何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第二篇:粗盐提纯教学设计《粗盐的初步提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粗盐的提纯》说课稿
![《粗盐的提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6734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b.png)
《粗盐的提纯》说课稿《粗盐的提纯》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标是以海洋资源为明线,知识构建为暗线,但始终贯穿了一条方法线: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本节课是对前面课时所学原理的应用,利用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结晶等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也将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节《海水“晒盐”》的知识建构体系更加系统化;同时,本节所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将为本单元的探究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学习做好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本实验也对溶解、过滤操作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同时并提升出一般思路,将以观念为本的教学体现出来。
二、说学情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蒸发、过滤等分离混合物的原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做到资源共享,而且做到智慧共享,不断完善孩子们的想法,并渗透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分析海水晒盐的方法及海水中的离子,了解粗盐的成分,通过了解粗盐不能直接利用到生产生活当中,使学生理解粗盐提纯的意义。
2、通过去除粗盐中杂质问题的解决,归纳出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并提升总结出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由于学生提炼整合知识的水平不高,我认为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3、根据生活经验和本节学习,学生能彼此交流食盐的用途。
重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知道体现了元素的守恒观,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的学科观念。
四、说设计理念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2.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3.以问题情景驱动科学探究活动五、说教法学法教法: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2b7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e.png)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教案标题: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原理,掌握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提纯原理,掌握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粗盐、蒸馏水、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等。
2. 实验药品:氯化钠(NaCl)。
3. 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室或教室实验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粗盐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提纯粗盐?”2. 实验操作:a. 取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b. 用滤纸和漏斗将溶解后的盐水过滤,得到盐水溶液。
c. 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处蒸发水分,得到提纯后的盐。
3. 实验观察:观察提纯前后盐的外观和性质的变化。
4.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提纯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5.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提纯粗盐的方法和实验过程中的体会。
五、教学延伸1. 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分析提纯后的盐和粗盐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提纯方法的应用和意义。
2. 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其他物质的提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仪器使用、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2. 实验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提纯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实验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关于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实验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实验粗盐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7b30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c.png)
初中实验粗盐提纯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如溶解、过滤、蒸发等。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3. 理解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和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粗盐提纯的过程及操作要点。
2. 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教学难点:1.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 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搅拌和控制。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粗盐、水、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蒸发皿、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海水晒盐的过程,让学生思考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粗盐还是我们平时用的食盐。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粗盐如何变成我们食用的食盐,引出粗盐的提纯实验。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粗盐,并介绍粗盐的广泛用途,如粗盐热敷、养鱼水箱中调节水环境等。
2. 学生观察粗盐的状态,并描述粗盐的特点。
3.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粗盐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4.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粗盐。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2. 教师讲解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如滤纸的贴合、液面的控制等。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蒸发操作,强调溶液的搅拌和控制。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得到的食盐仍会含有哪些物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或除去这些物质。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粗盐提纯过程中用到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和思路。
五、拓展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检验所得食盐中含有的其他杂质离子。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入相应试剂,观察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粗盐提纯的过程和操作要点。
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331b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1.png)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粗盐的提纯原理和方法;2.掌握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提出结论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玻璃棒、烧杯、眼镜架、滤纸等;试剂:粗盐、去离子水。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实验是《粗盐的提纯》。
请同学们留意一下,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食盐都是精制而成的,那么,我们如何将从海水或者矿石中获取的粗盐提炼成食盐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2.实验步骤(1)取适量粗盐放入烧杯中;(2)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溶解;(3)用玻璃棒将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片刻;(4)将溶液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留下沉淀;(5)将沉淀放在滤纸上进行过滤;(6)将沉淀置于温暖通风处自然晾干;(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讲解教师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逐步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并解释相关现象和理论。
4.分组合作实验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讨论。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巡视指导,检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5.实验结果分析各小组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讨论提炼粗盐的原理和方法。
6.实验结果展示和讲解各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包括粗盐的提炼过程和最终得到的食盐。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7.总结归纳教师进行总结,简要概括粗盐的提纯原理和方法,并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细节和安全事项。
8.实验应用拓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验结果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提炼其他溶液中的物质等。
四、实验检验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问题或者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9e5e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2.png)
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用途;2.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粗盐的来源和用途;2.粗盐的提纯方法;3.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粗盐的提纯方法;2.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粗盐的来源和用途1.1 粗盐的来源粗盐是指从海水或地下盐矿中提取的未经过加工的盐。
我国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其中,海盐是最常见的粗盐来源。
1.2 粗盐的用途粗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药、食品等领域。
在食品加工中,粗盐可以用于腌制、熏制、烤制等多种方式,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
2. 粗盐的提纯方法2.1 粗盐的提纯原理粗盐中含有杂质,如泥沙、石头、海藻等,需要进行提纯。
粗盐的提纯原理是利用水溶性差异,将杂质与盐分离。
2.2 粗盐的提纯方法(1)溶解法将粗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待杂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2)过滤法将粗盐加入过滤器中,用水冲洗,待杂质过滤后,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3)结晶法将粗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盐溶解,然后冷却结晶,待结晶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3. 实验操作3.1 实验材料粗盐、水、烧杯、玻璃棒、过滤器、漏斗、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3.2 实验步骤(1)溶解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烧杯中;②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③ 待杂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出;④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2)过滤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过滤器中;② 用水冲洗,待杂质过滤后,将上清液倒出;③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3)结晶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烧杯中;②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③ 加热至盐溶解,然后冷却结晶;④ 待结晶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⑤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粗盐的提纯 教案
![粗盐的提纯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37c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4.png)
《粗盐的提纯》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八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固体混合物分离及提纯原理和方法,掌握溶解、过滤、蒸发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粗盐提纯实验的设计,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通过对于粗盐提纯实验的探究,掌握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实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趣味和科学探究中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溶解、过滤、蒸发实验操作步骤、产率计算的误差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导入:播放海水晒盐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所含的杂质。
引出课题《粗盐的提纯》。
(二)教授新课1.粗盐提纯的步骤教师展示粗盐和精盐,引导学生观察粗盐和精盐的区别,并且尝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
并且尝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
学生进行对比观察,粗盐黄中带白,颗粒较大,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
教师播放氯化钠提纯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粗盐溶解、过滤、蒸发。
教师演示实验:(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
(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引导学生思考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
针对提纯过程,引导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粗盐提纯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提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共享并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粗盐溶解后食盐水浑浊,过滤操作后,食盐水变得澄清透明,蒸发结晶后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粗盐提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是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干漏斗的边缘,三靠,感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三是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取放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四是玻璃棒的作用:在溶解操作中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在过滤操作中引流,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32690c852458fb760b562c.png)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周二晚上第二台第5小组【教材分析】“粗盐的提纯”是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单元的单元探索活动,也是继课本探索实验“重结晶法提纯粗盐”后对粗盐的再提纯,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认识的提升。
本次探究活动主要起到了整合、拓展和深化知识的作用。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系统地学习了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认识基础。
学生由于进行了“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分组实验,所以对提纯的方法和操作步骤比较熟悉,并且对沉淀法除去可溶性离子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生发点。
【教学内容】1.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2.检验纯化后的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是否除尽;3.重结晶提纯食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沉淀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进一步复习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搅拌等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交流、反思、设疑中,得出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杂质的方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及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2.通过实验,整合、拓展和深化学生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3.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体会团结协作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思考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习惯;3.感受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实验中溶解蒸发这些实验操作对生活的应用,化学知识能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物质的提纯方法;2.称量、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点【教学难点】1.分析去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及化学法去除可溶性杂质的步骤2.粗盐提纯试剂的加入顺序【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解,讨论,合作交流【教学材料】1.药品:粗食盐、蒸馏水、1mol/LBaCl2溶液、1mol/LNa2CO3溶液、1mol/LHCl溶液、1mol/LnaOH溶液2.仪器:烧杯、托盘天平、药匙、量筒、酒精灯、打火机、石棉网、玻璃棒、胶头滴管、带铁圈的铁架台、长颈漏斗、滤纸、蒸发皿、坩埚钳等【板书设计】实验粗盐的提纯一、实验原理粗盐:1.不可溶性杂质(泥沙、漂浮物)2.可溶性杂质(K+、Mg2+、SO42-、Ca2+等离子)除杂:Ba2++SO4l=BaSO4↓Mg2++2OH-+CO32-=Mg(OH)2CO3↓Ca2++CO32-=CaCO3↓Ba2++CO32-=BaCO3↓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步骤1.称量:5g粗盐2.溶解:150mL烧杯+25mL蒸馏水,搅拌均匀,加热3.除杂:①除SO42-;②除Mg2+;③OH-和CO32-4.过滤:“一贴,二低,三靠”5蒸发结晶6.计算产率四、注意事项1.称量时,称量物要放在称量用纸上或表面皿上,不能放在托盘上;2.搅拌时玻璃棒不要与烧杯壁或者蒸发皿相撞击;3.加水溶解不要加太多,25mL蒸馏水足够了;4.点燃酒精灯前,应先排尽酒精蒸气;5.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6.蒸发结晶时要不断搅拌溶液,溶液将近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继续蒸去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周二晚上第二台第5小组
【教材分析】
“粗盐的提纯”是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单元的单元探索活动,也是继课本探索实验“重结晶法提纯粗盐”后对粗盐的再提纯,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认识的提升。
本次探究活动主要起到了整合、拓展和深化知识的作用。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系统地学习了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认识基础。
学生由于进行了“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分组实验,所以对提纯的方法和操作步骤比较熟悉,并且对沉淀法除去可溶性离子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生发点。
【教学内容】
1.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2.检验纯化后的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是否除尽;
3.重结晶提纯食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沉淀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进一步复习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搅拌等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交流、反思、设疑中,得出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杂质的方法,训练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及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2.通过实验,整合、拓展和深化学生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
3.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体会
团结协作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思考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习惯;
3.感受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实验中溶解蒸发这些实验操作对生
活的应用,化学知识能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物质的提纯方法;
2.称量、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1.分析去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及化学法去除可溶性杂质的步骤
2.粗盐提纯试剂的加入顺序
【教学方法】
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解,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材料】
1.药品:粗食盐、蒸馏水、1mol/LBaCl2溶液、1mol/LNa2CO3溶液、1mol/LHCl
溶液、1mol/LnaOH溶液
2.仪器:烧杯、托盘天平、药匙、量筒、酒精灯、打火机、石棉网、玻璃棒、
胶头滴管、带铁圈的铁架台、长颈漏斗、滤纸、蒸发皿、坩埚钳等
4.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3.锻炼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结归纳】1.问:通过实验,
你学到了什么?
2.如何通过化学来
服务生活?
思考,体会,汇报
自己的收获
1.培养学生知识汇
总的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2.感受化学来源于
生活,又服务于生
活。
【板书设计】
实验粗盐的提纯
一、实验原理
粗盐:1.不可溶性杂质(泥沙、漂浮物)
2.可溶性杂质(K+、Mg2+、SO42-、Ca2+等离子)
除杂:Ba2++SO4l=BaSO4↓
Mg2++2OH-+CO32-=Mg(OH)2CO3↓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步骤
1.称量:5g粗盐
2.溶解:150mL烧杯+25mL蒸馏水,搅拌均匀,加热
3.除杂:①除SO42-;②除Mg2+;③OH-和CO32-
4.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5蒸发结晶
6.计算产率
四、注意事项
1.称量时,称量物要放在称量用纸上或表面皿上,不能放在托盘上;
2.搅拌时玻璃棒不要与烧杯壁或者蒸发皿相撞击;
3.加水溶解不要加太多,25mL蒸馏水足够了;
4.点燃酒精灯前,应先排尽酒精蒸气;
5.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6.蒸发结晶时要不断搅拌溶液,溶液将近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继续蒸去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