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走访日记
个人精准扶贫走访记录三篇
个人精准扶贫走访记录三篇篇一今天我到三组入户走访,感觉三组大部分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原来三组的村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备搞规模养殖;徐斌是我入户走访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活动工作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们带到她家;家里条件还不错,虽然住在山上,但是楼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净,她说房子建了好几年了;程梅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连遇到两个年轻人,我便有些兴奋,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开农用车在周边村从事农产品收购、贩卖,每年可以挣一些钱;她在家种庄稼,不仅种了10亩土地,还养了10头猪、3头牛、1只羊,我粗略地算一下,她在家种地搞养殖每年的毛收入也有近2万元;她还有一个女儿,9岁,在洪门铺读小学;她家是我在洪门铺村入户走访以来遇到的条件算比较好的一户了;我问她现在主要有些什么困难,她说主要是她女儿上学比较困难,才9岁,每天要走几里路到山下读书,又没有同伴,中间要穿过好几个树林子,现在野猪比较多,很有危险,上学的时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学要是太忙就来不及接,希望能够解决一下;再就是希望村里帮忙在山下协调一个屋基,还是想搬到山下去住;三组山上的资源其实还是很丰富,森林保护得比较好,山场面积也很大,如果年轻人不出门打工,像程梅一样,在家发展养殖,也还是可以挣到钱;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力所能及地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只有年轻人回来了,村子里才有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接着我又到吴玉海、程家钱、吴兆旭、涂原进等几家,情况大体差不多,都属于比较勤奋、生活过得去、但生存条件又比较差的一类;他们都反映山上条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坏性大,庄稼都种不成,要求村里能够帮他们迁到山下居住;从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迁移扶贫是正确的,应该把村民从山上迁下来,人虽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还是可以种,而且还可以利用山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那么农村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集镇化和村庄化,如何探讨一种土地流转机制和搬迁帮扶机制,把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集中迁移到公路沿线、集镇周围,让他们迁得下、住得稳、能发展,应该是政府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问题;篇二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今天,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与洗涤,村民言语里少了点顾忌;也许是对我们冒雨前来做工作的作风表示认可,无论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檐下,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热情;我们访民情、收集,村民们也很主动;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感受颇深;他们谈到了家园建设、谈到了救灾救济、谈到了发展种养,谈到了惠农政策的宣传……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从道路和水利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争取早日硬化村道、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第三是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砂糖橘、软枝油茶、高脂松和养猪养鸡,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篇三今天上午我和驻村干部一起来到了州交通运输局“三万”活动及精准扶贫驻点村建始县三里乡香树湾村4组,与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交流讨论的气氛至始至终轻松、热烈,他们畅所欲言,不仅道出了心声,而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基层的意见实实在在;有的反映村组沟渠堵塞了、鱼塘关不住水了,有的提出小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难,有的认为村支两委干部履职不到位,谈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该村住宿的日子以来,与村民们交往谈心,了解到许多在单位所得不道到东西,深深地感动不开展“三万”活动怎么会有这样的收获;党员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抹下面子,与村民朋友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交朋友,才能密切干群关系;走访至老党员向承鼎家中,全家4口人,小儿子智力残疾,祖孙三代同堂,居住在一栋较旧的平房内,由于地基深陷,房屋已成危房,但无钱修缮;家中只有1亩薄田,仅能作为饲料地;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儿子外出做工的收入,自己也在外做临时工挣点小钱补贴一下家用;老人今年已经70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时常要打针吃药,因为没住院,药费不能报销,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尽管生活艰辛,老人还是比较乐观豁达,他要求儿子不管生活多艰难,一定要走正路,也尽量不要给政府和集体找麻烦;问到老人的愿望时,老人说,孙子就要成家了,但是房子成问题,要是有钱能把房子翻修下就好了;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香树湾村无产业发展,主要经济来源为村民外出务工收入;一是农民自身投入不够;随着党和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惠农补贴越来越多,部分农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性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传统逐步缺失,自我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村建设发展;二是因学因病返贫,贫困程度加深;部分农户因子女入学、遭受自然灾害、家庭成员生病入院、致残等情况,原本脆弱的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医疗费而返贫,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是增收渠道单一,产业效益低下;农业生产受地形及水源影响,主要发展玉米、红薯、土豆等几种传统农作物种植和鸡、鸭、猪、羊等庭院式小规模禽畜养殖,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型,且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投入不足,形不成规模和经济效益;此次走访活动,加深了我们对基层群众的了解,感受到了群众的疾苦冷暖,是我们“三万”活动为群众办好实事的基础和前提;下基层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仅是有着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对群众感情的真实记录;不仅要嘴上说着老百姓,更要心里想着老百姓;要做百姓的贴心人,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好“三万活动”,多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三万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
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
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
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
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xx元的助学金。
篇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是20xx年6月组织委派我担任白海子镇小东号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记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确权召开村民大会上,有一户外出户的孩子回来确权,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好几年了,但是户口没有注销就要分地,村民们悄悄和我说这个小伙子是个小混混挺厉害,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场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点多。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篇一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前往大南沟驻村工作队驻地之前,到卓资山镇观音庙移民楼对所包扶的贫困户兰贵荣家进行了例行走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一进家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环顾家里家外干净整洁,兰贵荣妻子牛利英与婆婆及儿子围坐在茶几前正在挑拣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询问老人楼房好不好,老人满脸高兴地说:“真好!”说起动员老人到移民楼居住,真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兰贵荣一家是20xx年易地搬迁户,他们一家三口人20xx年5月已经搬迁到新楼房居住了,旧房就剩下80多岁的老母亲一人居住,我们驻村工作队一次一次地登门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楼房居住,她总说,“自己岁数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能自理。
”我们知道这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做怪,于是我们通过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合力,终于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兰贵荣家属于特殊家庭,妻子双眼残疾,儿子受母亲遗传双眼视力高度近视看书学习得靠放大镜,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只靠兰贵荣一人种地收入,虽然有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项保障措施,但对于今后及将来,光有这些远远摆脱不了贫困,20xx年搬迁到卓镇后,兰贵荣先后在苏宁电器和各个工地打工,冬天缝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够达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够就近在大庆街小学上学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们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二近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丢失。
村民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止村民财产丢失,我们决定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上午10时20分,当我和镇干部王登云刚从西队村民杨五元家宣传政策出来后,在俎千岁家门前发现3名可疑人员正在疑似盗窃。
随即,我准备上前询问,3名可疑人员见我朝他们走来,突然驾车逃跑。
随后,我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让王登云通知大东营村党支部并发动现场群众对可疑人员进行拦堵。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志6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志6篇篇一今年,市委组织开展“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求有关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
今天上午,局领导研究确定把联村事项的点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对口建设的扶贫点,现在已进入扶贫工作第二个年头。
作为建扶工作干部,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联村点的确定再一次彰显了局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
篇二昨天市局确定了作风建设活动联村点,主管领导系统工会王瑞良同志决定今天到村里去调研贫困户情况。
上午10点,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车前往村里,经过1个多小时路程的颠簸到达了涟源石马山镇排掌村,老远就看见村支书梁建社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会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员村主任和秘书等一班人就联户帮扶工作沟通了情况。
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户,人口1194人,劳动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95.1%。
20xx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59户,享受低保73人。
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元。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
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
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
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篇三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
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xx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篇一一大早,我和同单位的驻村队员黄一庭一起来到驻地2公里外的华岩小组,我们没有专门安排走访名单,而是随意走访,看到家里有人就去坐坐;在地头遇到干活的农户就蹲下聊聊。
在闲谈中了解村民的真实意愿。
华岩村小组有41户贫困户在20xx年办理了搬迁手续,得到国家按政策发放的补贴,办理了银行贷款,预计今年6月可以入住新房,这是多让我高兴的事啊。
但是,交流过程中我才知道,大多数人家对搬到镇上顾虑重重,如何生活成为摆在大家面前*大的困难。
镇上没有就业机会,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来就是靠天吃饭,要下地趟从新家来回得40多公里,坐车的话绕道东川来回80公里。
要搬得走,还要稳得住,然后才能求发展。
该怎么办?群众还反映,好像说贷款有几年是免息的,可现在房子还没住上,信用社已经开始来催款了,还把拖着不还的几家农户代表告上了法庭……具体的情况还得细细了解,但要是这件事处理得不好,就相当于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更会让下一步搬迁的群众心有余悸,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篇二一大早,我从包包村出发,踏上前往乌龙镇的山路。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下午要到镇上开会,听说以前大家都是走山路去,现在孩子们到镇里上学也还会走这条路,于是萌生了走路去开会的想法。
和大家干一样的事、走一样的路,才会和大家想到一块,一出门就爬山,很陡的坡路布满了碎石,稍不留神就要摔跟头。
就是这样的路走了一公里多,两边有些坡地,长着花椒树和核桃树,树下种着豌豆之类的农作物。
每天下地干部的路都这样危险,难怪村里那么多人摔断了腿,日子真是很苦。
绕过山崖,顺着窄窄的山梁往上,这里据说叫羊鼻子,不知道是因为外形还是因为说这里很陡。
包包小组的名称原来叫羊鼻子,现在对面汤丹那边村里的人还只知道这村羊鼻子而不是包包(这是过后打听到的)。
用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到山顶,其实仅仅只走了三公里,就因为太陡。
而这是孩子们每个星期上学的必经之路。
据说从山顶(老村)这里可以搭车到镇上,可接下来几乎看不到什么车,只有偶尔经过的三轮农用摩托。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选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上午9:00我和驻村干部xxx同志一起来到了驻点xx居委会,与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
在座谈会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交流讨论的气氛至始至终轻松、热烈,他们畅所欲言,不仅道出了心声,而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基层的意见实实在在。
有的反映村组沟渠堵塞了、鱼塘变臭了,有的提出个别小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难,有的认为建设道路征地补偿不到位,谈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57岁的老党员xxx是个敦厚、质朴的老人,由于在20**年积极响应土地挂钩工作,成为第一个搬迁户,但由于当时工作的失误造成了老人的宅基地一直未安置好,村组干部几经协调都未能解决。
我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与老人沟通,了解他的心声,并与相关对象户和村组干部一起会商这件事,在协调多方利益之后拿出了一个双赢的意见,既解决了老人多年来宅基地的困扰,又程度了降低其他对象户的损失。
事后,老人紧紧的握住我的双手,久久不肯松开。
看着他真诚的面孔、中肯的表情、积极的态度,听着亲切、热情、纯朴的话语,愈加觉得基层党员、群众的可亲可敬,也看到了一个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和动力所在。
xx组xx片的变电所由于一直以来的管理不善造成了原有变压器被盗,有党员代表反映近期的接连下雨会让已有的变压器受潮损坏,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联系镇供电所协调解决变压器的问题,并且组织劳力将变压器转移到安全干燥的地方,为村集体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下基层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仅是有着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对群众感情的真实记录。
不仅要嘴上说着老百姓,更要心里想着老百姓。
要做百姓的贴心人,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篇二今天,冒着辽东山区铺天盖地的雪,和同事去社科院的扶贫点新宾县响水河子乡扶贫。
今天主要是走访贫困户,并和乡领导座谈。
说实在话,几年来,每年都会有几次到省内的一些城市和农村社区走访贫困户,这其中既有单位的扶贫联系点,也有个人的联系点。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篇一立冬过后,天气更冷了。
今天一早,我跟随驻村工作队长和村干部到一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从村社干部那里我了解到,意外的疾病让他的半边身子几乎瘫痪,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
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做点零工和妻子种田维持。
一进家门,看到的便是新建的宽敞明亮的房子。
他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原来住在老房子是打雷下雨都害怕,现在搬上来了,住着都不怕了,舒服极了,住着很安心,和城市差不多了”。
他家原先居住的地点属于C级危房,住房因山体整体滑动,出现了房屋倾斜及墙体拉裂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他家享受到了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搬离了原先居住的地点,住进了漂亮的“乡村小别墅”。
从我进到家里一直到我离开,他一共说了6个谢谢,即使在我没有给他带去半点帮助的时候他依然心怀感激,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起未来时那种激情和希望——“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帮我建了新居、建了猪舍,申请了项目入户,让我养了猪,我这个身子喂个猪还可以,猪卖掉就有钱了。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扶,寻找养殖大户帮带传授,还帮助我儿子申请贫困助学金。
没有党、没有政府、没有你们,我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那一刻,看到他行动吃力的身体却还满心斗志,我浑身一下子也充满了干劲。
看到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我突然觉得天气再冷,但我的心却是温暖的。
今天的走访让我收获很大,也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精准扶贫真的很重要,村民生活的改善确实离不开我们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举措、一次宣传甚至一个建议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要做的还很多,不能一味的只看、只听,而要把行动落在实处、落在村民看得见的实惠处。
(作者为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开南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抬头望天空,繁星点点,苍山的轮廓模糊可见,耳边传来滋滋滋建筑机械作业的声音,不由自主,想起了村东头张大姐家危房拆除重建的情景。
2023年最新的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集合3篇
2023年最新的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集合3篇第1篇: 2023年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自从担任驻村队队员后,我发现在的农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许多人都不可能有整块时间参加座谈、接受调查,在刚开始那一段时间,我几乎逢人就问,有空就去走访,甚至连三轮车工和小商小贩也要有目的地聊上几句,时间不长就大体做到三个基本熟悉,即:一是对所在村的村容村貌基本熟悉;二是对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现实状况基本熟悉;三是对社情民意,尤其是对当前农村干部群众在干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怕什么、想什么等,也都基本熟悉。
每当闲下来时,注重认真写好《民情日记》,有许多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后的深刻体会。
然而,更重要的是,我感到通过调研,全方位了解掌握村里的情况,对于当好一名称职的驻村工作队员起到许多帮助作用。
驻村期间,我始终注重把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农村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当成驻村工作的重头戏。
截止目前,已先后走访各类家庭户55户,召开各类小型座谈会、调查会15次,结识了各类群众朋友。
XX村是经济比较强的村,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村两委干部和其它行政人员工作积极、自觉,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仅凭一般听听汇报,听听介绍,满足于面上情况的了解,很难发现这个村有什么大的缺点和不足。
然而,通过全过程参与村里大大小小会议和活动,我很快就发觉一些需要纠正和克服的问题。
通过两个月的驻村帮扶工作,使我对开展帮扶工作的实际意义,同老百姓交流、增进情感的必要性,为老百姓解决哪怕一个实际困难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体会。
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每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作风形象,都应该用心用情的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
首先要和群众拉关系、摆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起鱼水关系才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去如何帮助,才能完成帮什么、促什么的任务。
驻村帮扶就是下基层接地气,更是掌握实情的关键。
农村精准扶贫走访日记三篇
农村精准扶贫走访日记三篇导读:本文农村精准扶贫走访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今天天气预报为大风蓝色预警,电话及时通知帮扶对象,把代牧的羊群赶到避风的山洼,防止羊群走散丢失…““今天气温回升,协助扶贫户抢抓墒情,及时播种…“如上记述摘自石人子乡农技站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日记的一部分。
为进一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乡农科站的帮扶干部,详细记录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一次入户了解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增收渠道,为他们早日脱贫,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民情日记”,帮扶干部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生社会保障等工作难点,以钉钉子的劲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帮扶对象及早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期间,农科站的干部通过民情日记等方式,事无巨细详细记录驻村情况、群众需求,共记录扶贫工作日记两万余字, 并根据记录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扶贫资金,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获得了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
篇二9月23日,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
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19年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594人脱贫出列。
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群众增收难,居住环境差、生活不宽裕。
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无户间作业路硬化到家家户户,村组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
特别是一些边远高寒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生存环境条件十分差,房屋破烂、生活简陋,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精准扶贫走访记录内容_20xx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精准扶贫走访记录内容_20xx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日记网免费发布20xx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更多20xx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相关信息请访问日记网。
20xx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一)中寨村委会老办公楼又矮又小,最近又有施工队入住,我们3名队员在村委会挤不下,只好另选住处。
中寨小学离村委会也有一段距离,雨天还要走泥巴路,住在这里不方便来去出入。
于是,我们被安排住在迤车镇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办公楼顶的一间宿舍里。
早上起来,简单吃碗米线,我就步行8公里到中寨村麻地沟村民小组走访摸底。
春寒料峭,冷风飕飕。
跑了3公里左右,身上才热乎起来。
今年情况特殊,3月份要启动村级换届,5月完成换届工作。
一些村干部存在观望等待思想。
因此,我们要发扬“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加强督促配合,环环紧扣推进工作。
今天虽是周末,我决定步行下乡走访群众,既可锻炼身体又免得请基层干部接送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
听说省委办公厅把驻村扶贫点调整安排在会泽,而且明确要求打造成示范点,起好引领带头作用。
我们作为市委办公室下派的驻村扶贫队员,深感责任重大,也要提振精气神,稳扎稳打,挂图作战。
首先建立扶贫工作台账,明确扶贫的时间表、路线图,狠抓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努力把中寨村扶贫点打造成示范点。
今天到麻地沟村,主要是落实小作坊酿酒造成污水乱排乱放,影响环境整洁的问题。
计划从相关部门协调80万元资金,用于修建村民活动场所和治理环境污染,促使生产者改良工艺、改造排污管道沟渠,提高生产质量,同时改善人居环境。
村民小组长李光维介绍说,麻地沟村民小组现有130户582人,其中贫困户24户。
麻地沟村土地少,在外打工的人比较多,有120多人,搞运输的有13 家,有20多辆运输车。
村里养牛养猪的农户多,环境卫生差。
养猪大户谭文明家存栏100多头肥猪,养牛大户谭红富家存栏30多条菜牛。
村里烤酒的人也比较多,1年产量60余吨,用于烤酒的粮食要100余吨。
最新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3篇
2017年5月,在大川镇唐家村村支书梁正国的引领下,我和同事一起走访了我的扶贫对象--唐家村四组村民王德军家,他家离唐家村服务中心并不远,走路过去上个小坡不到10分钟就到了,还没走到家门口,一只小黑狗汪汪的冲着我们叫,“快别叫了”,一位妇女一边说着一边从屋里跑出来,迎接我们的是王德军的爱人司之云,她见到我们客气的笑了“快进来坐,欢迎欢迎”,我往屋里探了探身子,有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走了出来,我连忙搀扶着她,她笑着说,“闺女,不好意思,家里寒碜,连个电视机都没有,要不坐外面吧?我给你们搬凳子。
”我急忙说,“大娘,千万别这么说,我们是来看望和帮助你们的,没事,有什么困难您和我们说说,千万别客气啊!”在与司之云交流的时候,我了解到,她爱人是一位隧道钻石工人,经常外出流动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13岁正在上初中,一个只有6岁刚上小学,还有有位年过半百的老母亲,主要经济收入都是靠她爱人王德军打工挣钱为主,她在家多半是照顾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女儿的衣食住行。
家里的收入仅仅靠王德军一人,其实并不乐观,我在问道她有哪些困难?她低着头告诉我“如果有,那就是子女上学是我最头疼的事情了,光出租就好几百呢”,我了解到,唐家村附近并没有初中和小学,如果要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就必须去大川镇上的小学进行教育,那么相对应的支出就增加了不少,而且如果要同时兼顾着家里的老人,衣食住行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虽然生活稍显艰难了些,但是她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不过,我两个姑娘都很懂事,尤其是我大姑娘,年年上学都是第一名的好成绩呢,老师都很喜欢她。
”我回应道:“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的付出姑娘们都看在眼里,学习成绩好是对你最好的报答啊”她不好意思的笑了。
通过这次走访贫困户,我深深感受到对贫困户的帮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与她们的沟通和了解,我也更加迫切的想要帮助他们尽快脱贫,但是靠一己之力是完全不够的,我多么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希望更多的孩子出门就有学上,让她们能减少负担,尽快脱贫,不用在为了生计奔波,不在为了上学奔波,过上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生活。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精准扶贫,干部先行。
yuwenm小编整理了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欢迎欣赏与借鉴。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篇一】2月24日早上,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了下川五组。
这个组地处马安川下方,离政府机关不是很远。
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也有一些贫困户。
在路途村民的热情指引下,我找到了韩久朝的住居地。
他家在韩家大院里,几间陈旧的泥巴瓦房夹在其它住户房子中。
当我走进韩家大院院落,找到他的住所时,主人没有在家,一把大铁锁紧紧锁住两扇破旧的大木门。
我向周围邻居打听,方才知道一大早就背着几十斤花生到集镇油坊榨油去了。
于是我调转头就返回到集镇,找到那个油坊。
在油坊里认识了他。
韩久朝是一位个头不高的中年汉子,今年56岁。
虽然年岁不算大,由于常年劳作,几年前就患上了腰椎骨增生的毛病,一般的活干的就很吃力。
因为他有病不能外出打工,他的妻子熊承平只好走上了常年外出打工之路。
韩久朝家有耕地4亩多,其中一半就租给了别人搞产业。
自己忍受着病痛,辛勤耕作着这两亩来地,还喂养着一头生猪。
如果不是患了腰间盘疾病,按说这家还不算特别困难。
一个20多岁的儿子毕业不久也到深圳打工去了。
韩久朝告诉哦我,妻子和儿子都在打工,虽然收入不多,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帮扶,全家有信心早日脱贫的。
我的另一户扶贫户户主叫胡承香,今年也是56岁。
来到她家,她在她的现任丈夫的帮助下,从病床上挪到手推轮椅上,推进堂屋。
她告诉说:5年前,身患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现在的身体非常差。
因为自己生活达到了无法自理的地步,是他的现任丈夫崔自喜守在家里伺候她。
一个20多岁的儿子早年放弃了读书,走上了打工的行业,在家乡帮别人安装水电等挣些小钱养家糊口。
原来,这家是个组合家庭。
10多年前,前任丈夫离异,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家住马安镇姬家坪村6组的单身汉崔自喜就走进她家们,为她拉扯孩子。
至今,崔自喜的户口也没转到下川村。
谈到家里脱贫的打算时,胡承香感到很为难,丈夫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只有儿子一人打工,收入微薄。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五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五篇3月14日星期四今年,市委组织开展“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
3月15日星期五10点,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484人,外出打工260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95.1%。
2011人。
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
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
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
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8月29日星期三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
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00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
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12月24日星期一上午,万元助学捐长把1500久久不肯松开,直那就是您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
这动容的情境,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
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
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_3750字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_3750字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记【篇一】2月24日早上,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了下川五组。
这个组地处马安川下方,离政府机关不是很远。
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也有一些贫困户。
在路途村民的热情指引下,我找到了韩久朝的住居地。
他家在韩家大院里,几间陈旧的泥巴瓦房夹在其它住户房子中。
当我走进韩家大院院落,找到他的住所时,主人没有在家,一把大铁锁紧紧锁住两扇破旧的大木门。
我向周围邻居打听,方才知道一大早就背着几十斤花生到集镇油坊榨油去了。
于是我调转头就返回到集镇,找到那个油坊。
在油坊里认识了他。
韩久朝是一位个头不高的中年汉子,今年56岁。
虽然年岁不算大,由于常年劳作,几年前就患上了腰椎骨增生的毛病,一般的活干的就很吃力。
因为他有病不能外出打工,他的妻子熊承平只好走上了常年外出打工之路。
韩久朝家有耕地4亩多,其中一半就租给了别人搞产业。
自己忍受着病痛,辛勤耕作着这两亩来地,还喂养着一头生猪。
如果不是患了腰间盘疾病,按说这家还不算特别困难。
一个20多岁的儿子毕业不久也到深圳打工去了。
韩久朝告诉哦我,妻子和儿子都在打工,虽然收入不多,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帮扶,全家有信心早日脱贫的。
我的另一户扶贫户户主叫胡承香,今年也是56岁。
来到她家,她在她的现任丈夫的帮助下,从病床上挪到手推轮椅上,推进堂屋。
她告诉说:5年前,身患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现在的身体非常差。
因为自己生活达到了无法自理的地步,是他的现任丈夫崔自喜守在家里伺候她。
一个20多岁的儿子早年放弃了读书,走上了打工的行业,在家乡帮别人安装水电等挣些小钱养家糊口。
原来,这家是个组合家庭。
10多年前,前任丈夫离异,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家住马安镇姬家坪村6组的单身汉崔自喜就走进她家们,为她拉扯孩子。
至今,崔自喜的户口也没转到下川村。
谈到家里脱贫的打算时,胡承香感到很为难,丈夫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只有儿子一人打工,收入微薄。
她想贷点款在集镇上开一个电焊等修理铺子。
驻村精准帮扶工作日记精选最新5篇
驻村精准帮扶工作日记精选最新5篇中国向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在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将全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驻村精准帮扶工作日记精选最新.欢迎阅读!驻村精准帮扶工作日记【1】__年10月21日星期一晴10月的__村,乍暖还寒。
和往常一样,匆匆吃完早餐,整理好帮扶记录本和笔记本后,我和驻村队员、两委干部一起前往走访贫困户。
沿着村子的水泥路一路走去,村里的大爷和大妈都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小学里传来孩子们朗朗读书声,田边的水牛低哞着缓缓地走过,连那几只平时看起来很凶的大狗都散漫地走着,享受着秋日的晨光。
路上,我们正巧遇见贫困户__,他骑着摩托车载了一箱蜂蜜要去送货,看到我们后他停下车来,高兴地说:“郭书记,谢谢你们呀,我的蜂蜜今年卖出去好多了,我家的生活来源不用愁了!”今年58岁的__是政府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慢性病,儿子早逝,留下年幼的孙子目前在上小学。
由于家里长期缺乏劳动力,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上个月,我和村干部入户走访时,看见他家里堆了很多蜂蜜,就问他:“黄叔,今年的蜂蜜产量怎么样?”“今年天气很好,蜂蜜大丰收,可是……”他欲言又止,抽上了一根烟,继续说道:“蜂蜜丰收,我心里敞亮,但是我高兴不起来啊。
”原来今年蜂蜜大丰收,年产量预计能达到1500多斤,但是因为养蜂时间不长,加上销售方法单一,他一直没打开销路。
看着眼前一罐罐蜂蜜,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
那时的__经常呆坐在家里,苦苦思索怎么改变生活现状:没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老婆又体弱多病,一家人靠啥子养活?这一切驻村工作队都看在心里。
村里自然环境好,山里边有很多蜜源植物,附近的村子里也有一些人在养蜂,加上养蜂资金投入不多、体力劳动也不大,如果有技术和启动资金,应该可以作为谋生之道。
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多方联系和其他蜂友的热心帮助,__后来参加了养蜂培训,找亲戚东拼西凑借了几万元,加上帮扶单位支持的产业发展金,买回30箱蜜蜂,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导读:本文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今天,我以双台乡党委书记的身份参加了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动员会,这是我任党委书记后,第一次参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动员会,深感责任重大。
双台乡地处竹山北大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讨米不到北星河”是双台乡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全乡14个村,总人口1.8万余人,仅贫困人口就有8000人,贫困发生率为39%,是竹山县脱贫攻坚主战场。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以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为我乡的奋斗目标。
成立精准扶贫攻坚指挥部,分为14个战区,明确各战区指挥长,签订责任状,双台乡精准扶贫攻坚战正式打响了。
篇二扎实走访精准扶贫对象,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从20xx年6月以来,我乡先后经过“三访四看五评”“精准扶贫回头看”等行动,20xx年认定贫困户1906户5326人,其中政策兜底435户486人。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围绕规范建档,全面实现“专人、专事、专柜、专盒、专袋”,信息录入全面真实,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档、乡有册”,实现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化管理。
篇三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我乡开展贫困村、贫困户三年脱贫出列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五个一批”和“十个到户
到人”要求,注重统筹兼顾,长短结合,注重“一村一品”,共规划到村项目126个,总投资3.8亿元,到户项目总投资3亿元,14个贫困村共分三批出列,2016年出列4个村,2017年出列6个村,2018年出列4个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精准扶贫走访日记
【篇一:精准扶贫走访记录】
走访记录
时间:
走访人:
被访人:
走访内容:
【篇二: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多篇】
时间: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天气阴
人物:市委组织部驻羊山镇北李庄村“第一书记”岳修广
今天早晨,我们工作组一起在村里转了转,对村容村貌有了一个大
体的了解,在我们走在街上的时候,我们听到一群人在议论纷纷,
原来是村里86岁高龄李德昌老人养的羊昨天生下了2只小羊羔,由
于管理疏忽母羊因产后虚弱死亡,老人家心疼的打自己的脸,李德
昌饲养这头母羊已有3年之久,他定期打扫羊圈、添加饲料、更换
清水,还不时地采来地瓜秧、青草为母羊改善伙食,这几乎成为他
生活中的一部分。
母羊死后,老人悲伤不已,家人非常焦急。
我们
看到老人家
困难的情况,给了老人家100块钱。
但考虑到老人现在的心理状态,我们决定给老人重新买一只母羊,
以缓解老人的悲伤之情。
于是我迅速联系济宁市青山羊养殖基地,
赶到那里挑选了一头刚生产完、体形健壮的母羊和出生三天的两只
小羊。
并在下午送往李德昌家中,向他详细介绍了饲养的注意事项。
看着健壮的山羊和可爱的小羊,老人显得非常激
动,握着我的手不停的说:感谢工作组,感谢党的好干部。
经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农村里,有些群众生活确实困难,几
只羊就可能是他生活的保障,让他们的生活有保障,感受到党的温暖,是我们要考虑的问
题。
时间:2012年5月22日星期五天气晴
人物:县公路局驻兴隆镇皮前村“第一书记”岳梅
今天刚到村,村书记李奉兵就给我反映了一个问题,新农业保险是
一项让广大农民受益的政策,由于刚刚推行,有些村民不了解,不
愿意接受。
特别是村里
的李顺生老人乍听“交钱”二字就有些反感,说话也急了:“你们不要
说了,什么新农业保险,我一分钱也不会交的!”,村书记几次上门
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
他把情况反映给了我。
还没交呢!”
老李的事解决了,我心里也松了口气。
经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到:基层干部们要善于和群众“谈心”,只有心交心,农村工作就会好开
展了。
时间:2012年9月3日星期一天气晴
人物:胡集镇党委驻邱楼村包村干部李婷婷
上午,我到村里帮扶对象邱志柱大爷家中去看看,邱志柱大爷今年
近80岁高龄了,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由于生活窘迫,没有能
力赡养老人,所以,邱大爷被列为了帮扶对象。
推开虚掩的门,一
个佝偻的背影出现在面前,邱大爷正在院落里剥蒜种,我急忙上前
帮忙,并和邱大爷唠起了家常,在接触邱大爷过程中,感到邱大爷
心态很好,对苦难的生活有着顽强的承受力,对党和政府的关
怀照顾也很感激。
听着老人的述说,我从心底里替他高兴,看来老
人家生活的信
心是越来越足了,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临近中午,我正帮老人做午饭,敲门声响起了,原来是村里的“好媳妇”孙冬姣来帮老人做午饭了,“好媳妇”帮“困难老人”是村里结对帮
扶创举之一。
我和“好媳妇”一起帮邱大爷做午饭,然后围在小饭桌
上一起吃饭,从邱大爷幸
福的笑脸中,我感到了真情帮扶真的能给人带来满足。
吃过午饭后,我便与老人告辞。
邱大爷把我送出了很远。
离开了邱
大爷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心情很愉悦,真心为邱大爷现在的生
活态度高兴,希望他能
一直这样开心下去。
时间: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天气晴
人物:市公路局驻高河镇邵刘村“第一书记”上官福江
今天,我们到村里入户走访,发现村里60岁的李增昌老人,不仅孤寡一人,身体还患有疾病,生活条件极其困难,至今家中未能通电,
成为村里唯一的“盲点”区。
了解到情况后,我心情十分沉重,我与
村委就此事进行研究后,决定由工作组出资购买老人供电所需的一
切物资,立即安排村里电工进行安装。
同时,因李增昌老人无重要
收入来源,我承诺由自己出资负担老人一年的电费,解决了老人用
电的后顾之忧。
在给老人装上电灯后,村内317户村民家中全部通电。
通电后,李增昌老人看到荧光灯发出耀眼的灯光,内心无比激动,
老人家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松开,重复着那句熟悉而陌生的话“非
常感谢党,感谢党的好干部”,并且拿出自家产的鸭蛋执意让我带走。
我婉拒了老人的好意,但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深情。
我只是做了作为
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一点小事,却被李增昌老
人无限放大,逢人便夸。
这让我深有感触,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
们不仅要目光放在一些大的项目和投资上,还应该把视觉延伸到普
通的百姓家里,要通过我们
的行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最广大的百姓中去。
时间: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天气晴
人物:司马镇党委驻周古堆村包村干部周光忠
凌晨6点我接到群众打来的电话,昨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给村里造成了较大损害:庄稼倒伏较为严重,进村道路被刮断的树
阻断,部分群众房屋出现倒塌??虽然对灾情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现
场的情形还是让我有些触目惊心。
与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后,我安排村班子成员积极行动,稳定群众
情绪,带领大家抢抓时间开展生产自救。
大家不等不靠,救灾工作
井然有序的开展。
上午10点,被树木阻断的进村道路清理完毕,村
内受损线路已修复,供电恢复正常。
随后我又到田间帮着群众生产
自救,虽然我拿着扩音器站在田间鼓励大家一定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面对困难,可是看到田间作物受损严重,心里又是说不出的心痛。
有没有办法弥补群众的损失呢?下午6点,我回到镇上,找到分管
农业的巩镇长询问玉米、棉花保险补偿的相关事宜,听到保险公司
明天会到田间查看实际受损
情况及受灾面积,并将给予群众相应的保险赔付后,我才算松了口气。
经过这场大雨,村里有几家的房子实在撑不住了,明天我得去
民政部门咨询
危房改造的具体条件,争取让贫困户也能住上新房。
时间:2012年9月3日星期一天气晴转多云
人物:鸡黍镇党委驻西桥村包村干部张芳芳
由于不断出现美国白蛾网幕,全镇工作重点都集中在的美国白蛾防
治上。
点完名,就骑车去了西桥村。
一到村口就看见孟书记和几个
人正抬着头对着河提上的树木全神贯注的“搜索”,和她打完招呼,
就加入了寻找美国白蛾的队伍。
为了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村显眼位置张贴了美国白
蛾防治宣传画,另外还利用村广播不停的播放防治宣传录音带,效
果不错,很多农户都对自家的树木进行了排查,党员们更是自觉组
成义务巡逻队,三五人一组逐户逐树查找。
但直到中午我们村还是
没有找到白蛾网幕。
而周围其他村都发现了,这时我开始焦急了,
我想是不是我们哪方面工作没有做细以致没有发现吧。
为了掌握查
找网幕的技巧,中午我和孟书记到发现网幕较多的任楼村,跟着他
们学习技巧。
按照在任楼村学习的方法,下午三点多,我们发现了
西桥村第1处网幕,到五点多林业站专业人员来西桥对网幕剪除焚
烧时,我们已经发现了5处。
把发现的网
幕都处理以后,并对发现网幕的树木及周边进行药物处理。
今天的工作收获颇多,网幕的发现不仅证明了西桥村美国白蛾已经
出现疫情,下步工作会更加艰巨,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要细心没有
干不好的事。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多篇
原本安排在元旦节前跑完各组,因参加市政协会而延误,今天总算
走完了。
安河是平梁镇一个较大的村子,面积2.xxxx公里,1xxxx村民小组,人口197xxxx,耕地面积113xxxx,其中水田86xxxx。
全村5xxxx 党员中,外出务工xxxx,除xxxx党员因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先
进性教育活动外,其余在家党员都能积极开展活动,思想认识端正。
村党支部班子是去年刚组建的,思想解放,项目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的威信,这真是一个好的基础呀。
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办主任和镇长来检查时,对村里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
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
尽管我们针对村
民反映的道路泥泞、水渠渗漏、电力不足、桥梁不通、信息不畅等
突出问题做了许多的工作,但从今天群众的发言上看,离他们的需
求还相差甚远,这让我这个驻村干部更多的感
【篇三: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志】
筠连县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志
干部姓名:王子健职务:云岭村第一书记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抽查情况及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