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概念的分类及多维度定位 ※状态量;过程量
※矢量 标量 ※已知量
未知量:参量、待求量
※恒量 变量:瞬时值、平均值
※基本量 导出量
二、科学对接
二、科学对接
二、科学对接
重要说明: 1.之所以列举两幅图,一是想抛砖引玉,二是想提醒各位,在训 练的初期可以放宽要求,循序渐进,更不必整齐划一,一步到位。 2.传统思维导图的缺陷?
a
F合
G
g
地 空
F引
g'
F向
a向
【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
(1)概念的建立(包括定义物理概 念的方法)
物理意义: 这是作为一个物理概念最重要的要素,最能赋予一个概念独特标 签的一个属性。 很多物理问题,如果深刻理解了概念的物理意义,就能进行判断 ,进而得到解决。但如果脑子里只有公式,则会复杂的多,甚至 会掉入出题者的圈套。
概念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包括与其它量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可以用公式、列表或者图像、图形从多个项目方面来进行区 别与联系。
一、把握导向
全国统一教学大纲:五种能力 • 理解能力 • 推理能力 • 分析综合能力 •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 实验能力
二、科学对接
(一)与学习相关的最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知识 学习 教师 学生 教育
二、科学对接
(二)脑科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原则生物学普遍原则: Nhomakorabea构决定功能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诺贝尔;右脑记忆力是左脑的100万倍!
标失性:
物理量包括矢量和标量。 什么是矢量?
值得注意的是就连部分高三学生都容易错误地认为有方向的就是 矢量,说明矢量的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认识到运算法则差 别才是实质。对于标量的方向,标量的正负号,都要认清意义。

2020年高考物理命题规律及启示与对策

2020年高考物理命题规律及启示与对策

E U +(I R0 r)
1.55 1.35 0.08(R0 r)
R0 r 2.5
r<1 1.5<R0<2.5
定值电阻选R1。
24题.该题以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重型运输 机为情境,考查力的平衡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规律。
该题难度小于2019年24题。这与两极 分化命题24题为容易题的思路相符,更符 合展现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起到“立德 树人”的核心作用。
该题是历年来万有引力试题中最简单的, 出乎意料,也不正常,这预示着明年万有引 力要加难度 。应引起重视。2019年电场题的 警示
18.解析:
60o,r 2R
r3 (60R)3
T2
302
T 30 24h 4.3h 30
答案:B
16题:该题以生活中荡秋千为情境,考查圆 周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4.要重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建模 能力对轻绳、轻杆模型、弹簧模型、斜面 模型、传送带模型(全国Ⅲ压轴题)、 板块模型等复习时要结合题目深入剖析, 找出其规律性。
不变的是模型,变的是情景。 5.加大对力学的复习深度,三大思路、
三种运动形式是重中之重,电学中的难题 往往要与之结合。
6.不要纠结于超纲与否,要传授处理问题 的物理思想、方法。像斜抛运动、反电动势、 气体变质量问题等都可以考查。
m pM p
V RT T
m甲 = V p 2 m甲 V p 3
解析:
(1)要使药液从喷口流出,
h
空气室气体压强必须使液体
升高到喷口
pn p0 gh
代入数据解得 pn 1.01105 Pa
(2)由玻意耳定律 p V p1V1 p2V2
4.0105 0.5 1.0105 0.5 1.0105 0.075 n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0届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0届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4、试卷结构
1、对2知01识8年的全国要理求综Ⅰ卷34题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
级别 内容
1说 不0年明 做2“ 考0删11试10除1.~、2要相2说01012求对1、明69年1”折年“3全年变射《不观了国为率考点解理1试4年””综说的被Ⅱ明说删卷》1明除53年中4“题考定考中点性1点电6分年“ 势布匀 差情强 与况17电 电年 场 场 18、19年
必考 “351.考相要点对求“折计理3射5算想率有变作关要 34
34 强度33的关系4”3 由 43
Ⅰ级 选考
33--求34::”1156压 Ⅱ半 ”器衰”33--期34由: :的1156问Ⅰ题→33--34: :1156
3-5:11 3-5:11 3-5:11
3-3:15 3-4:16
Ⅰ3-→3:1Ⅱ4
模拟法
依据实验对象形式上或本质上的相似性创设一定的模拟条件,使因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直接进行实 验观察的某些物理现象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方法
描迹法
将随时间变化或可以观察但不易直接测量和描述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通过描述其变化特征位置而进 行研究和测量的方法
近似法 为简化测量、突出实验的物理意义而近似处理实验中的某些因素的方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
2020年高三物理备考策略
▓ 命题分析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立德树人 服务选材 引导教学
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生, 学增 习强 物创 理新的意兴识趣,,“正培一确养核认 实识 事”科 求各学 是、 的要技 科素术 学之、 态社 度间会 ,的、 形环 成关境 正系的确关的系价,值激观发。学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2020届高三物理试题命制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020届高三物理试题命制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考查动量 动量守恒
C.大圆环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
D.大圆环一直保持静止
改编方法:借用物理情景
三、创新试题的途径
改编案例
(改编题)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坡上,一人用平行于坡面大小 为400N的力推重为500N的箱子向上匀速滑动。一不小心,人突然滑倒,手 离开了箱子,则此瞬间箱子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
高中物理试卷命制技术
一、高中试卷的种类 二、试卷命制的原则 三、试题创新的途径
一、高中试卷的种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试卷特点
1.注重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2.注重过程的探究性、结果的开放性 3.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解决问题能力 4.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尽可能融入STSE背景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线中流过的电量为q1,然后维持bc边不动,将线圈绕bc边转动,使之突然 竖直,这次测得导线中流过的电量为q2,已知ab=L1,dc=L2,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三、创新试题的途径
改编案例
(改编)如图所示,赤道位置水平桌面上有一沿南北方向放置的线圈 ,若将面积为S的线圈绕ab边转动180º,用冲击电流计有难测层度得次降导性低线中流过的 电荷量为q1;然后维持bc边不动,将线圈绕bc边转动,使之突然竖直,
A .两个手臂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图省文力配合 B.做引体向上的动作时,重问力做题负更功合理
C.一次“引体向上”的上升过程运动员做功约为180 J
D.一次“引体向上”的上升过程运动员做功约为360 J
改编方法:更精准的定位,并且引入图像
网上原图
三、创新试题的途径
改编案例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

我们来看,从哪出发呢?力对导线所做的功,这 涉及功的概念,电路获得的电能是什么?涉及概 念。要证明什么?证明机械功的数值和电路电能 数值相等,和电路产生的焦耳热相等,要证明的 是功能关系、能量守恒这类的规律。从概念出发, 证明规律。这就是我们说的依据什么(从哪出 发),证明什么(到哪去),这是基础。然后怎 么证(怎么去,途径是什么呢),这是过程,题 目说了“通过公式推导”,好了,这就基本清楚 了,我们要在电磁感应这个具体情境下,用公式 将功、电能和焦耳热分别表达出来,然后通过公 式的数学推导,找到他们相等的关系,从而验证 规律。这就是基本思路,我们具体来看:电路获 得电能和电动势有关
辑,利用概念、规律或概念、规律间的联 系,做出分析推理和判断 最后,用准确、科学的物理语言、数学语 言正确的将分析、推理的过程表达出来。
物理论述
• 对概念、规律的深入理解,“知其然,知其所 以然”
• 论证推理、分析综合 ,逻辑思维 • 表达
所以论述的前提是我们对概念、规律 的理解是准确、深入的,知其然,还 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道概念、规律 本身的内涵,还要知道这个概念、规 律是怎么建立的,简单说,是怎么来 的,这其实就包含了,概念规律建立 的过程和知识间的联系。论述类问题 在考察我们的理解推理能力的同时, 还考察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科学论证
01 物理论述 02 题目类型
物理论述题的常见类型
• 推导、证明 ——如:物理公式和定理的推导、对物理
结论的证明 • 判断、分析、说明
——如:对物理概念的辨析、对结论的判断 对物理过程的论述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简述 、解释
我们常见的有推导证明类,比如利用 牛顿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有对物 理过程、现象的分析说明类:比如, 这次北京市适应性训练中,对电子通 过偏转电场时,电压为什么可以看成 不变的,让我们对其进行分析;还有 判断辨析的形式:比如为什么不存在 摩擦势能,判断辨析在实验中,也能 经常看到,比如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 断解释等

2020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共199张PPT)

2020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共199张PPT)

1.新高考悄然走近所带来的变化
“四翼” 的提出对试题情景可能带来的影响 (2)学习探索问题情境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物理科学研究过程、 学生实际的探索过程,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 涉及的问题,是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1.新高考悄然走近所带来的变化
“四翼” 的提出对试题情景可能带来的影响 (2)学习探索问题情境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注重基本的科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 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加强对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重视基本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1.新高考悄然走近所带来的变化
“四翼” ——2.综合性
立足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 综合运用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促进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结构。
通过创新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要求学生从不 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能提出个性化、创造性的思路和 见解。
在实验题的设计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挑选 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反思实验结果, 提出改进措施。
在新情境中,要求学生运用提供的信息和已具备的知 识、能力、素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5.创新能力
关于研制中的《考试说明》:
原来提出的五种能力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 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 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 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 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 (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 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 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 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部分附有近几年的真题及解析。
2.《2020年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情况
关于研制中的《考试说明》:
能力要求进行了修订
新提出的五种能力

2020-2021年高考物理命题规律研究及复习对策

2020-2021年高考物理命题规律研究及复习对策
九、3-4复习的重点 34(1):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 33(2):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十、重视变压器的复习。 (全国Ⅱ、Ⅲ已考) 尤其重视原线圈有电阻的类型。
解析:设灯泡电阻 为R S断开时
U1 U I1R U I R
U2
I2R
n1 n2
IR
U1 n1 U 2 n2
n12 U IR
n22
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 力,由浅人深、小坡度、低台阶,让大多数学生“ 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不是不劳而获,也不 是劳而不获。
问题是创新的切入口和途径。
问题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提前预设 ,即预设性问题;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质疑、 讨论自主产生的问题,即生成性问题。生成性 问题更可贵,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它 直接来源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老师要创 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提出 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敢于质疑。
不搞大而空的专题,要小而精,一个专题最多两 课时完成。重在解题思路方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和 突破口。
一、二轮复习更要落实教学常规 教学要抓实三个环节 —选题、批阅、讲评。
1.研题、选题落实到位 选题对考一本、考名牌大学至关重要。
深化研题选题,把握知识、能力、学科素养
的关系,确保训练的效度。 二轮复习一定做到“先学后教”,先做
要关注5月1日前的科技成果。“天问一 号”、“嫦娥五号”。
【例题】地球赤道上的人看到他正上方一颗卫星
三天四次掠过上空。若地球自转周期为T,假设
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卫星周期为
3T 4
B .卫星周期为
3T 7

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中物理试题命题预测与备考指导

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中物理试题命题预测与备考指导

高考使用2。

2豐驚ft孝生教湮化NIR年高考全国卷理综中物理试题命题预测与备考指导■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江金兰一、命题预测1.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中物理选择题将保持题型固定,包含8道选择题,其中1道原子物理题,4道力学题,3道电学题,14〜18题为单选,19〜21题为多选,且21题是难度较大的综合题。

物理选择题平均每道题的解答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

选择题要想做得既快又对,除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的“巧解”方法。

解题陷困受阻时更要切记不可一味蛮做,要针对题目的特性“不择手段”地快捷、准确解题,为顺利解答后面的计算题留足时间。

预测2020年高考物理选择题考査的知识点包括共点力动态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HP图像或图像,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平抛运动或圆周运动与功能关系结合,弹性碰撞及功能关系,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原子能级、原子核衰变、人工转变、质能方程、核能计算,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电场线、等势面(由匀强电场代替),安培定则或安培力,带电体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图像或功能关系,交变电流(含变压器)电路分析等。

2.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中物理实验题的题型将基本固定,包含“一力一电”,但内容会不拘一格,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创新性实验的考查有所提高,对考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査也有所提高。

预测2020年高考力学实验将注重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的考査;注重对实际操作的考査;注重考査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注重课本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技能的迁移,以等效型、探索型、设计型出现。

另外,力学创新实验是近几年高考考査的热点内容,往往是以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査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掌握情况。

预测2020年高考电学实验的考查重点包括仪器的选择、读数、实验器材的连接、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多用电表的使用、测电阻的方法、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或改装等。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 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 科学思维
8
多项
选择 9

10
4 电荷守恒、电场线、等势面、电势和电势能相关概念的理解 4 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 4 力学:动量和能量综合
2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5 模型构建、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实验 11 7 光学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题 12 10 竖直方向上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及误差分析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和备考策略
真题剖析
关联探寻
二、试卷命题立意及总体评价
2、阅读量较大,2021 年和2022年高考湖北物 理卷都是11道选择题(其中 7道单选4道多选),202 3年和2024年高考湖北 物理卷都是10道选择题(其 中7道单选3道多选),都是 两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 题.3400~3600字左右 (选择题约1800字,主观 题约1700字)(全国卷约 3000字),文本阅读能力和 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知识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 天体运动规律 点电荷电场的性质 机车功率 感生电动势的计算 折射、全反射 机械波、振动图像 运动图像(a-t) 动力学分析、摩擦力做功
学业质量水平 1 3 2 2 2 2 3 2 3
考查关键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4 力电综合、临界极值问题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面部分圆周运动

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

2020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备考建议讲座

2020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备考建议讲座
• C. 8×1011KW·h D. 8×1013KW·h
2018年II卷15题:高空坠物极易对行 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 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碰 撞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 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
2016年全国I卷第17题: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 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
2012年浙江卷: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 (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 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 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 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 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
• A. 8×108KW·h B. 8×1010KW·h
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
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 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
最小值约为( )
A.1h
B.4h
C.8h
D.16h
2009年浙江卷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 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_______ (选填“甲”或“乙”)。
物体 运动 过程 模型
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动能 牛顿 动量 定 理 .定律 定理
简谐运动
九种性质力 三大观点五大规律. 五大运动
知识要求--力 学体系
知识要求--力学体系
知识要求—电学体系
知识要求—电学体系
知识要求—物理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5.探究动能定理 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8.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9.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2.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作者:***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2020年第05期在2020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广大考生普遍关心今年高考物理怎么考?考什么?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突出对考生物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侧重对运用主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联系。

受试题内容的限制,高考不可能把高中物理中每一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考查到位,总是有一个侧重点。

预测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命制侧重点将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知识方面——主干知识是重头戏!《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保证高考试题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

2020年高考必将严格依照《考试说明》,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知识和要求,以主干的、基础的、学生终身受益的、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命制试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天体运动、抛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将是考查的重头戏。

例1 如图1所示,斜面ABC上的AB段光滑,BC段粗糙,B是AC的中点。

小物塊从A 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C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若物块运动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位移为x,物块所受合外力为F,运动时间为t,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如图2所示四幅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因为AB段光滑,所以物块在AB段受重力和斜面支持力作用,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由mg sina= ma1得a1=gsin a。

因为物块沿斜面下滑到C点时的速度为零,所以物块从A 点到C点的运动情况刚好关于B点对称,即物块在BC段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2=gsin a。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斜面上物体的动力学问题,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然衔接,同时将物理学中重要的图像问题融合在几个选项中,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

例2 如图3所示,在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正方形ABCD,其对角线AC与两点电荷的连线重合,两对角线的交点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
单选
多选
实验 计算 选考 3-3 选考 3-4
分值
考查知识点
6 楞次定律
6 万有引力定律
6 力的分解、力的平衡
6 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
6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6 电磁感应综合(双杆问题)
6 力与运动的关系
6 电场力的性质、能的性质
5 测量重力加速度
10 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万有引力 提供向心力
16.[2019·全国Ⅲ卷]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 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 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 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 D )
F1 mg
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B )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0~2 s内,二力平衡
2~4 s内,匀加速运动,F-f=ma 4~5 s内,匀减速运动, f= μMg=ma
15.[2019·全国Ⅲ卷]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
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
(A) A.a金>a地>a火 C.v地>v火>v金
B.a火>a地>a金 D.v火>v地>v金
电 学 46
实验能力 0.5 分
综合能力 0.5 原 综合能力 0.3 子 理解能力 0.5 物
推理能力 0.5 理
理解能力 0.6 0
推理应用 0.5 分
14.[2019·全国Ⅲ卷]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
体现?(D)
A.电阻定律 C.欧姆定律
B.库仑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
学科素养
△h=gT2
g

h
T2

(0.587
0.245) (0.1)2

0.245

9.7
23.[2019·全国Ⅲ卷](10分)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Ω、量程为100μA的 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kΩ刻度正 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uA刻度。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0 (阻值 14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5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 500Ω),电阻箱(0~99999.9Ω),干电池(E=1.5 V, r=1.5 Ω),红、黑表笔 和导线若干。
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
22.[2019·全国Ⅲ卷](5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
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
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
解析: t T1 T2 7m
4 6 6qB
60º 几何知识
19.[2019·全国Ⅲ卷]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 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静止在导 轨上。t=0时,棒ab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 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 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C )
材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 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答:
.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
、ac=58.7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m/s2。(保留2位
有效数字)
20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牛顿运动定律
5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0 气体实验定律
5 波的干涉
10 光的折射、全反射
能力要求 难度系数估计
理解能力 0.8 理解能力 0.8 理解能力 0.7 推理能力 0.5
力 学 49
综合能力 0.4 分
理解能力 0.7 推理能力 0.4 综合能力 0.5 实验能力 0.6
a=0.2 F=0.4N
m=1kg
μMg=0.2N
M
m
21.[2019·全国Ⅲ卷]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
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 ( BC )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立体空间 电场分布
动能定理 的应用
18.[2019·全国Ⅲ卷]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 度大小分别为0.5B和B、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垂直于x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轴进 入第一象限,最后经过x轴离开第一象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B)
大势所趋 顺势而为
——高考物理命题规律探究
2019年8月
一、说考卷—2019全国Ⅲ卷 二、探究高考命题的规律 三、展望高考命题的趋势
一、说考卷—2019全国Ⅲ卷
一、说考卷—2019全国Ⅲ卷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3(1) 33(2) 34(1) 34(2)
F2
如果改为 变速运动
17.[2019·全国Ⅲ卷]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 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 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该物体的质量为 ( C )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电磁感应
动量守恒 (没考到)
20.[2019·全国Ⅲ卷]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 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 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变化的 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