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建议
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二篇)

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一、树立信心,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确立努力方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才能找准复习的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两年多来的物理学习经历,仔细分析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和学习能力上的不足,确定自己在物理学科方向的奋斗目标,这对整个后一段复习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可帮助学生确定哪些地方多花些时间,哪些地方可以放过。
改正自己的缺陷,制定复习计划,用稳定的心理状态去投入复习中。
二、提高课堂____分钟的效率三、强化重难点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物理学科的内容很广,重点知识却是很清晰的,无外乎力学和电学,力学中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从所用的规律上分为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动量。
只要稍加总结,就会使你感到脉络清晰。
很多同学十分害怕解力学题目,特别是一些不太熟悉的问题。
但我们如果对力学知识体系非常清楚,就不会拿到题目而不知从何处入手。
动力学便是受力分析与运动过程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
解决的途径无非是“牛顿定律”或“能量”。
“能量”中的主要方法自然包括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等,如果再涉及到圆周运动的问题,有关向心力的问题也要考虑进去。
如果题目中的物理过程十分清楚,定理合理运用,题目自然会解答清楚。
四、对历年高考必考,但相对独立的几个知识点,要胸有成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学、原子物理这三部分每年都要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独立出现,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一,振动与波,振动部分以简谐振动、单摆、弹簧振子、振动图像为主干知识。
波动部分在每年试题中考的几率较高,且难度较大。
考生应把握好如下几点:如何找波长、传播方向、算周期、速度,波形平移、质点的振动方向。
波动与振动相结合的问题也是常考点,准确的把握波动与振动的特点,完成两种图像间的互相转化至关重要。
第二,光学部分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几何光学中的反射与折射。
围绕这些核心内容理解与这些内容有关的一些现象,例如:在“粒子性”中,理解光电效应的四个基本特点。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及教学的建议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及教学的建议一、引言高考物理全国卷是每年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了解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二、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分析1. 试题结构: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题型。
其中,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实验题考察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计算题则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2. 知识点分布:试题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
知识点分布合理,重点突出,难度适中。
3. 考察方向: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加强了对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
在试题中,既有对单个知识点的直接考察,也有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建议1. 夯实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
同时,要加强知识点的联系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强化实验技能: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环节,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关注考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高考物理全国卷的考试动态和趋势。
根据考试要求和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与考试要求相符合。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考试动态,了解考试要求和趋势,为备考做好准备。
5. 加强心理辅导:高考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压力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保持信心。
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高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挑战。
2023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析及新高考备考建议

2023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析及新高考备考建议一、试题分析本文将对2023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考生了解试题特点和解题思路。
1. 选择题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中的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掌握。
例如,题目涉及电路、力学、光学等内容,考生应熟悉相关公式和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可以帮助理解题意并准确选择答案。
2. 计算题分析试卷中的计算题要求考生进行具体的计算和推导,考察解题能力和运算技巧。
在解答计算题时,考生应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结合题干中的提示和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和方法,完成计算过程并给出准确的答案。
3. 解答题分析解答题要求考生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和论证思路。
在解答题时,考生应先理清问题的思路和关键点,然后通过合理的推理和严密的论证,给出准确的解答。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新高考备考建议为了帮助考生成功备考新高考,以下是一些建议:1. 系统复知识点新高考对各学科知识点的要求更加全面和细致,考生应系统地复物理基础知识,并注重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根据教材和历年高考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提升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新高考中的重要考核要素,考生应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提升解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题和模拟试题,熟悉各类题型和解题思路。
同时,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3. 做好时间管理新高考对时间的要求更为紧凑,考生应事先规划好备考时间,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复和练。
在备考过程中,注意控制做题的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和应试能力。
4. 寻求帮助与辅导备考中遇到问题时,不要犹豫寻求帮助和辅导。
可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互相研究和解答疑惑。
同时,可以参加各类物理培训班或辅导班,获取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5. 健康调节心态备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新课标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备考要求

二.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动向分析 (二)新课标高考带来的主要变化
1.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试题命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基本的科学素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跟社会、经济发展 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 用,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 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 实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目标从一维拓展到三维,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更加重视对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 并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11
匀变速运动 机械能
12
平抛运动
力学物理学史 电学物理学史 右手安培定则 惯性 天体运动、万 胡克定律 有引力 电磁血流计 v-t图象
物体平衡、动 态分析 F-t图象、功率 电场中的轨迹 交流电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平衡状态下物 安培力、匀变 带电粒子在电 体的运动 速运动 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
做功与F-t、v-t 电场、电势 图象的关系
二.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动向分析
(一)命题特点的转变
4.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有利于提高考生的 综合素养:试题情境设计注重加强物理与 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各种物理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推理 能力的极好机会,也是新课程“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社会”理念的体现,更是终身学习的 要求所在。
二.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动向分析 (三)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动向分析 1.选择题部分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点分析(2007年~2012年)选择题(8题,共48分)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一. 教育改革对考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因此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在新标准的理念里,明确提出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技能的掌握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在对知识的评价方面,题目的编制不能脱离实际、应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要着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情况。
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课改的目的是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双基的学习;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意念溶于其中。
教育考试的内容不能够仅有知识或经验的结论,必须有“方法、程序、思路、步骤、观察、猜想、提问、评价…”等内容。
教学与考评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考试的变化;考试的变化也必将要促进教学的发展。
高考物理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高考物理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一、近五年高考命题规律分析近五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总体来看,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具体来看,具有以下规律: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适度创新,体现新课标理念。
试卷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
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模块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
这对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参与体验,要注重物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通,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15题,把打乒乓球的情景改造创新,注重学生对乒乓球运动过程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在近5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这种命题方式命制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的第15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第21题等。
2.注重能力体现探究新课标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试题注重物理过程的设计,将具体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置于精心设计的物理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第22题,这个实验题就借助自制滴水计时器来考查学生对打点计时器原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这种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很高的题目不仅在实验题中出现,也经常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出现,例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14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2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2题,2015年全国Ⅰ卷第22题等。
关于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命题的预测和备考建议

量风市然必阳光实验学校关邓钰辉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好,非常感谢给我这样一个与交流、向学习的时机,让我在这里谈谈我对高考物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一、选择题的功能和地位1、,选择题容易预测结果和控制难度,从而能较好地稳试卷的整体难度。
2、从考查角度看,选择题具有较大的知识覆盖率,可以较为全面地考查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
3、从考试效度看,选择题信息量大,可以提高考试的效度,确保高考与教学根本要求的一致性。
4、从考生角度看,选择题的分值大,显示出它的地位重要。
高考在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中,选择题为9道题,分值共46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6%,选择提对物理学科的影响相当大,在高考中显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5、从题目特点看,它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层次丰富、能考查学生多种能力、评卷客观、快捷、准确优点,是高考中重要题型。
趋势及备考策略对高考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二、题型与难度1、试题结构与往年相比,试题结构发生了变化:①题量变化总题量由原来的19道题减为12道题,选择题由原来的12小题减为9小题〔非选择题由原来的7道题减为3道题〕。
②题型变化选择题题型由原来的不项选择变为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
2、选择题的设置〔共46分〕单项选择题:第13—16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双项选择题:第17—21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3、试题难度选择题的难度会有所降低,选择题难度系数该控制在0.7—0.8。
〔1〕单项选择题与双项选择题从题型上降低了做答的难度。
单项选择题与双项选择题具有确的题目和正确选项数量,减少了考生作答时对题型的识别和猜想,也就是减少了对题型的识别能力和识别方法的考查,客观上比不项选择题容易作答,从题型上降低了做答的难度。
〔2〕考生学习物理的整体水平下降,试题的绝对难度要有所降低。
所有的理科考生都要考物理,而考生学习物理的时间相对X科明显减少,考生物理学习的整体水平也明显降低,。
如何在高考物理中应对历年命题

如何在高考物理中应对历年命题高考物理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考生和教师的广泛关注。
在高考物理的备考过程中,如何应对历年命题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备考策略和答题技巧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高考物理中应对历年命题。
一、高考物理命题特点1.1 考查知识点覆盖广泛高考物理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既有力学、热学、电磁学等传统物理学科,也有现代物理、天体物理等新兴领域。
这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掌握物理知识体系,不能有明显的知识盲点。
1.2 试题结构稳定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结构相对稳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题型。
考生在备考时要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1.3 突出能力考查高考物理试题在考查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往往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强调基础性和应用性高考物理试题强调基础性,要求考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同时,试题也注重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备考策略2.1 系统复习物理知识考生要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地复习物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以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一复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掌握。
2.2 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通过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考生可以熟悉高考物理试题的结构和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分析试题的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
2.3 注重实验教学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占有较大比重,考生要在备考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2.4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科普文章、参加科技活动等方式,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三、答题技巧3.1 仔细审题答题前要仔细审题,明确试题的要求和考查的知识点。
高考物理有哪些命题及备考策略

高考物理有哪些命题及备考策略学生一轮复习的具体策略(1)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①心理准备首先要始终保持自信的心态.自信是做好高三复习工作的首要前提.不能怕物理,尤其基础差的同学更要有自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开始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在一轮复习中,可以先放弃那些思维起点高、跨度大、过程复杂的综合题,只抓基础知识,做基础题.逐渐提高水平,信心慢慢也就有了·其次要敢与面对困难.高三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复习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概念记不牢、规律理解不透、解题方法不灵活、测试成绩不理想等·当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以取得最后复习的胜利·②物质准备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复习计划.可分为两部分制定:一是贯彻老师的计划,即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二是自订计划,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老师的计划进必要补充.准备基础知识笔记本、备忘录和错题本。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老师要讲解大量的概念、定理、定律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的考查点,也是我们做题的出发点,所以要准备一个基础知识笔记本,作为课堂笔记使用,以便记下老师当堂课所讲的知识要点,为今后二轮复习作好铺垫·同时还要准备一个高考备忘录,用来记下你在平时复习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容易遗忘、需要自我提醒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准备一个错题本,用以搜集和整理你在做题过程中发现的易错题,并依据章节顺序、做错原因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在各种考试前看一看,避免同类错误的发生.同时它也将成为你二轮复习的最重要的复习资料,为二轮复习提供最重要的依据.(2)讲究方法和技巧,灵活记忆基础知识①采用对比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磁场线的特点时可以和电场线的特点进行对比;在学习电场中电势能的知识时可以和重力场中重力势能的知识进行对比;在玻尔模型中分析核外电子绕核运转的速度、动能、势能及总能量和轨道半径的关系时,可以和天体运动中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动能、势能及总能量和轨道半径的关系进行对比等.②及时梳理知识,当天“过电影”.一轮复习时,许多老师为了加大课堂容量,往往采用“起点低、台阶密’’的复习方法,每天都要讲解大量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及时对这些知识进行疏理、归纳和总结,久而久之就会混淆甚至忘记,为此,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这些知识“过电影”,以加强记忆,加深理解。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 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 科学思维
8
多项
选择 9
题
10
4 电荷守恒、电场线、等势面、电势和电势能相关概念的理解 4 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 4 力学:动量和能量综合
2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5 模型构建、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实验 11 7 光学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题 12 10 竖直方向上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及误差分析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和备考策略
真题剖析
关联探寻
二、试卷命题立意及总体评价
2、阅读量较大,2021 年和2022年高考湖北物 理卷都是11道选择题(其中 7道单选4道多选),202 3年和2024年高考湖北 物理卷都是10道选择题(其 中7道单选3道多选),都是 两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 题.3400~3600字左右 (选择题约1800字,主观 题约1700字)(全国卷约 3000字),文本阅读能力和 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知识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 天体运动规律 点电荷电场的性质 机车功率 感生电动势的计算 折射、全反射 机械波、振动图像 运动图像(a-t) 动力学分析、摩擦力做功
学业质量水平 1 3 2 2 2 2 3 2 3
考查关键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4 力电综合、临界极值问题
4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面部分圆周运动
3
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
近年高考物理命题研究与复习建议

近年高考物理命题研究与复习建议一、近年来高考理综中物理试题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1)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用能量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上面(1)和(2)两部分的知识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试题在高考试题中所占分值均在70%以上。
2.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1)热学:分子动理论的统计思想、微观量与宏观量的联系、能量分析等(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热一律)(2)光学:光电效应、干涉和衍射(3)原子物理:能级跃迁、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等特别注意板块内部的学科内综合3.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加速与偏转(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角度进行分析)详见前面的运动和力、能量观点(2)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在这重点知识内容,也是学科内综合的生长点4.坚持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叙述并设问,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试题的立意与定位较好,一方面可以引导在教学和复习中要重视实验的操作,另一方面是要求实验的教学与复习,特别是验证性实验,不能只是简单的按课本的要求进行重复性的操作,则应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切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对中学的实验教学与复习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6.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居高不下。
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的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1)较繁的字母运算或数字运算(2)题目中涉及几何关系问题(3)对于图象的要求7.坚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是学习潜能、创新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高考物理复习建议及审题方法

高考物理复习建议及审题方法高考物理复习建议1.摸透主干知识近几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物理单独命题试卷,都注意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包括匀变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机械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命题兼顾对非重点知识(热、光、原)的考查,在试卷中这三部分均有相应的试题,这些非重点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出现,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综合度。
2.能力驾驭高考物理学科的能力可概括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实验和探究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既是基础也是核心。
近几年高考试题还出现了许多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这类题目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应用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上新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3.科技领跑生活高考试题情境设计注重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试题的命制都是从生活实际现象或实际问题入手,源于考生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现象。
在近几年的高考物理中,应用型、创新型试题尤为明显,而物理中每一重要的知识块,几乎也都与现代科技紧密相关,同学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应用事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新兴科技。
4.掌握实验探究技巧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更加强调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实验设计能力,强调实验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因此,考生要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掌握实验探究技巧。
(1)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
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
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
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
高考物理审题的方法技巧高考物理审题第一步:全面想象题目给定的物理过程每一道物理题目都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物理图景,解题就是去探索这个物理过程的规律和结果。
可是,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题中给出的物理过程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因而解题首先要根据题意,通过想象,弄清全部的物理过程,勾画出一幅完整的物理图景。
2高考物理复习策略及命题思路

高考物理复习策略与命题思路前言:“一模”后思考的问题1.预测总分各条线上线目标及比率。
一般可根据市一模划线的情况,结合前二年学校的高考成绩对学校总分各条线上线目标及比率做好预定。
由于一批招生人数没有增加,省参考人数增大,故一批与去年定平好。
二批则可以定得稍高些,给学生一些鼓舞,实现增分目标。
2.预测本学科各条线上线目标及比率。
与省对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班内物理学科各条线上线目标及比率做好预定,有的放矢开展分类教学指导,再合理督查,促进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查缺补漏,实现单科增分目标。
3.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资料和考试题。
每天可针对性地请个别学生到办公室来,倾听他们对教师发放的专题资料、训练题和试题在那些环节出现问题,及时对资料和试题做出调整,达到资料和试题的科学化,实现备考效益的最大化。
一、时间安排二轮:3月至4月三轮:5月至6月二、具体内容和做法(一)二轮复习。
1、指导思想: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和难点;注重能力的培养。
2、基本做法:仍分知识模块进行专题复习,可分为:专题一力与运动第1课平衡状态力的分析和处理第2课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动力学问题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1课应用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一体多段”问题第2课应用能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解答“多体多段”问题专题三电场与磁场第1课电场、磁场知识的扩大理解与在STS中的应用第2课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专题四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第1课电磁感应四大综合问题第2课交流电知识的扩大理解与在STS中的应用专题五热学、光电效应与原子物理学第1课热学知识的扩大理解与在STS中的应用第2课光学与原子物理学知识的扩大理解与在STS中的应用专题六物理实验第1课力学实验的复习与创新探究第2课电学实验的复习与创新探究重点:在知识块内进行概念的扩大理解(考好选择题);对实验的创新设计(考好实验题);对规律在计算题中的综合运用(考好计算题)。
案例展示:无论例题的设计还是试试高考,都要注意设问,而不能教师自已单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有些知识点在同一套试卷中重复考查,不利于全面考查考 生的素质和能力。
2.关于实验题的创新设计方案,可能在现实中不好观测和记 录,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3.整体感觉试卷难度较大。 4.选做部分的三道试题难度设计不够均衡。
5.海南卷缺乏创新
2015年全国新课标试题分析及 优秀试题展评
24.运动学 13 分(无情境, 模型题) 25.分区磁场 19分
24。14分静 力学拖把模 型。平衡, 摩擦角 25.18分, 带电粒子在 磁场、电场 中的运动 15分。6+9. 但题型不对 等。33题选 择(5), 34题填空, 35题填空
运动学12分 安全距离
安培力、闭合电路
第一部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 分析与评价(数据来源:考试中心) 第二部分:2011-2015年命题研究及 2016年命题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高效复习备考的相关建议
评价组对2015年物理试题的总体评价
一、综述 2015年全国普通高考物理试卷,全国课程标准甲卷、 乙卷、丙卷(海南卷)。各套试卷均注重对中学物 理主干内容的考查,考点比例合适;试卷结构合理, 题型和题量均保持稳定;题意表述清晰、严谨、规 范,无科学性问题;试题阅读量适中;参考答案正 确规范,评分参考合理,可操作性强。各试卷均符 合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的规定,具有较好的 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梯度明来,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 育。
22.替代法测 电阻4分 23.测加速度 的设计及数 据处理11分
22.千分尺 22(8分) 的使用5分; 探究弹性 23测量磁 势能;23 感应强度B (7分)多 10分 用电表的 原理及使 用
24.运动学 24。14分 13分(无情 静力学拖 境,模型题) 把模型。 平衡,摩 擦角 25.分区磁场 19分 25.18分, 带电粒子 在磁场、 电场中的 运动
22.游标尺 的使用测动 摩擦因数7 分 多用电表的 使用及原理 8分 运动学13分 橡皮筋 应 用数学能力 19分,电磁 感应 电容 牛顿运动定 律 15分。6+9. 但6分的题 型不对等。 33题4个选 项,34题5 个选项,35 题填空。
22.圆周运动向心力 2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6 分; 电阻的串并联、闭合 23测量电动势和内阻9分 23. 电路欧姆定律
研究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最新 改革的动态
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 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判趋势 研究相同考点试题—看角度 研究命题选材特点
研究命题考查意图
研究命题设问特点 研究答案与评分标准
★ 一、整体感知试题结构,捕捉试卷结构的细微变化(全国1卷)
2010 选择题 8个 (48分) 2011 8个 2012 8 2013 5单+3多 2014 5单3多 2015 5单3多
20分 粒子在重力场、电 匀变速直线、滑动摩擦 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 力、牛顿运动定律
33-35,三选 一。选择(5 个选项)6+计 算9
15分。33-35三选一。 6+9,5个选项,三道试 题形式完全相同
15分。33-35三选一。 6+9,5个选项,三道试 题形式不完全相同
★ 一、整体感知试题结构,捕捉试卷结构的细微变化(全国2卷)
实验题 22、验 (15分) 证机械 能4分 23半导 体热敏 11分 计算题 32分 24博尔 特 运 动学 14分 25.磁 场 18 分 选做题 33 (3 (15分) -4模 块) 34(3 -5) 模块 二选一。
22.替代法测 电阻4分 23.测加速度 的设计及数据 处理11分
22.千分尺 的使用5分; 23测量磁感 应强度B 10 分
24(14分) 24.(13分)下落运动, 24.(12分)带电粒子 带电粒子 应用图像读信息能力 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在匀强电 动能定理,速度的分 场中的圆 解。 轨道上的 运动 25(18分) 25(19分)电磁感应 板块模型 中的等效电路、能量 (图像给 转化分析 信息) 25.(20分)斜面上的 板块模型。动力学分 析
试题特点
1.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的考 查 2.注重对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 查 3.突出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命题理念,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 4.分步设问,梯度设计试题难度,达成高考试题的 甄别与选拔功能 5.注重试题情境和设问角度的创新设计,考查学生 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5.1努力使试题走出常规的情境 5.2经典中出新意 5.3给新信息,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选择题 8个 (48分) 实验题 22、验 (15分) 证机械 能4分 23半导 体热敏 11分
计算题 32分 24博尔 特 运 动学 14分
8个
8
共8个小题 共8个小题14-18单选, 共8个小题14-17单选, 14-18单选, 19-21复选 18-21复选 19-21复选 22.(6分)伏安法测 电阻的内接和外接问 题,误差分析; 23.(9分)探究胡克 定律 22(6分)测物块与斜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3(9分)半偏法测电 压表内阻
评价组对2015年物理试题的总体评价
各套试卷突出学科特点,加强试题设计创新,从不 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 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和实验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查,并加强了对物 理实验、探究与建模能力的考查。各套课程标准卷 通过创设新的试题情境,关注物理学在生产、生活 和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 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考查。 各套试卷在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的前提下,贴近生 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对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有 良好的推动作用。
详见附件
解读高考及其命题
关注:两个对象,两个维度
两个对象: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 两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素养)
研究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最新 改革的动态
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 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判趋势 研究相同考点试题—看角度 研究命题选材特点
研究命题考查意图
研究命题设问特点 研究答案与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