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幼鱼生长、代谢及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海水养殖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研究

海水养殖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研究

海水养殖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研究引言:海水中的养殖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鲆鱼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

然而,为了保持鲆鱼养殖的健康与高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

本文旨在研究海水养殖鲆鱼苗的呼吸代谢过程以及其能量需求的特点与规律。

1. 鲆鱼苗的生态特点和养殖环境鲆鱼苗是鲆鱼的早期生活阶段,它们出生后很快会进行自主的摄食,摄入养分来支持生长和发育。

养殖鲆鱼苗的环境主要是海水养殖池,这里的水温、盐度和pH值等因素会直接影响鲆鱼苗的生长状况。

2. 鲆鱼苗的呼吸代谢过程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主要通过鳃进行。

鲆鱼苗将水通过鳃导入体内,其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将被鱼鳃中的氧合酶吸附,从而进行氧气交换。

同时,二氧化碳将通过鱼体内的血液循环从鳃中排出。

3. 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的关系鲆鱼苗的呼吸代谢是与其能量需求密切相关的。

鲆鱼苗的能量需求主要来自于身体生长、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和活动能量等。

呼吸过程中,鲆鱼苗通过氧气交换来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作为代谢产物。

4. 鲆鱼苗的能量需求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鲆鱼苗的能量需求,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鲆鱼苗的生长实验。

首先,选取一定数量的鲆鱼苗,然后将它们放入标准化的养殖池中,提供符合要求的饲料。

通过定期测量鲆鱼苗的生长速度、能量摄入量和呼吸代谢率等指标,来研究其能量需求的变化与规律。

5. 鲆鱼苗的能量需求调控与优化通过深入了解鲆鱼苗的能量需求,养殖业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控和优化饲养环境,以提高鲆鱼苗的生长效率和养殖产量。

例如,控制养殖池的水温和盐度,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喂养方式,以及针对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调整等。

结论:海水养殖鲆鱼苗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是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因素。

深入研究鲆鱼苗的呼吸代谢过程以及与能量需求的关系,有助于养殖业者优化饲养环境,提高鲆鱼苗的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同时,这也为研究其他海水养殖鱼类的呼吸代谢与能量需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大菱鲆工厂化循环式节水养殖技术

大菱鲆工厂化循环式节水养殖技术
皮刺 , 眼睛 的一侧 呈 白色 、 滑 。大菱 鲆 属于 鱼类 , 温度 等 指标 的要 求 较严 , 适生 长 温度 对 最 为 1 ~1 4 7℃ , 高致 死 温度 为 2  ̄3 最 8 0℃ , 低 致死 最 温度 为 1 2℃ , 高生 长温 度 为 2 ~ 2 ~ 最 1 7℃ , 低生 最 40 , . 最低 为 1 2 。 .
收 稿 日期 :0 10 —7 2 1 —31
黄 连 光 , ,9 6年 生 , 科 , 师 。 男 17 本 讲
体重 的 4 ~ 6 投 喂 ; 期可 适 当减 少 配合 饲 料 的 分 表 皮脱 落 , 后 呈灰 白色 , 重 时 出现 鳍 条 裸 露 , 摄 严 不
投 喂量 。投饵 要 坚 持 “ 四定 ” 则 。阴 雨 、 原 闷热 天 气 食 , 至 死 亡 。其 防 治 方 法 为 : 直 可用 1mg k / g的 漂 适 当减 少 投饵 量 。每 天 要 坚 持 巡 田一 周 , 现 问题 白粉 或 0 3mg k 发 . / g的强 氯精 全 田泼洒 , 4h重 复 1 2 要 及 时处 理 , 例如 田埂 有 漏 洞 、 水 、 鱼 等 都 应 快 次 即 可 , 后 每 隔 半 月 泼 洒 一 次 可 进 行 预 防 ; 漏 死 以 或 速处理 , 并保 持池 水嫩 绿 色 。每 隔 1 5d用 生石 灰 或 1 的氟 苯 尼 考 粉 0 4 0 8 mg k O . ~ . / g全 田均 匀 泼
漂 白粉 等消毒 液 消毒 一 次 。莲藕 田的施 肥 以多 基肥 洒 , 根据 病 情连 用 2 3d 或 将 l 的氟 苯 尼 考 可 ~ ; 0 为准 , 少用 化肥 , 药 应选 择 高 效 低 毒 的产 品 , 且 粉 按 3g k 农 而 / g拌 料 , 匀 后 投 喂 , 用 3 5d 若 将 混 连 ~ ; 对 泥 鳅 无 害 。定 期 换 水 , 次 换 水 2 ~ 3 每 O O

大菱鲆封闭式循环水系统高密度养殖研究

大菱鲆封闭式循环水系统高密度养殖研究

大菱鲆封闭式循环水系统高密度养殖研究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速,陆上工厂化养殖模式基本为流水养殖,存在的问题是养殖污水排放量大,病害严重,使用药物控制病害,导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发展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必然的方向。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个优良养殖品种,普遍采用的是“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养殖模式,目前大菱鲆养殖存在的问题:(1)地下井水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问题;(2)自制湿颗粒饲料问题;(3)病害日益严重,滥用药物导致商品鱼药物残留超标。

上述问题成了大菱鲆养殖的限制因素。

本实验设计了一套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实验系统,将大菱鲆鱼苗养殖到商品规格,采用高密度养殖,目的是研究大菱鲆在该系统中的生长情况,研究大菱鲆的氨氮排泄、溶氧消耗等参数,并定量研究生物过滤、臭氧处理、纯氧应用、细菌控制等系统运行参数,为生产规模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翔实可靠的实验依据。

2 材料与方法2.1 闭式循环海水养殖实验系统本实验系统养殖水槽面积15 m2,深度1.1 m,水深70 cm,中心底部排水。

微滤机为滚筒式,过滤精度约50 μm,反冲洗方式为间歇式自动反冲洗,反冲洗使用淡水。

泡沫分离器处理能力5 m3/h。

生物过滤器容积0.66 m3,内装特制填料。

PSA富氧机富氧纯度80%以上。

臭氧机,总产量30 g/h,分为6个模块,根据臭氧用量选择多模块组合使用。

水泵为西班牙ESPA Wiper 60。

</P< p>实验使用的海水为人工海水,盐度30。

2.2鱼苗与饵料大菱鲆鱼苗从法国进口,共602尾,平均体长6.6 cm,平均体重10.4 g。

使用Biomar Ecolife型海水鱼饲料,规格为2~12 mm,根据鱼的大小选择使用。

2.3日常管理每天观测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定时定量进行投喂;根据需要定量换水,一般日换水量不超过5%。

2.4水质检测与分析方法每天对pH、DO、ORP、水温等指标进行连续监测(每2~3 h测定1次),每天测定1次密度,每周至少测定1次总氨和亚硝酸氮,每月进行1次,24 h连续监测,定期对水中总菌数进行监测。

海水养殖鲆鱼苗的热能代谢和呼吸率研究

海水养殖鲆鱼苗的热能代谢和呼吸率研究

海水养殖鲆鱼苗的热能代谢和呼吸率研究引言:海水养殖业是重要的水产养殖行业之一,其中鲆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鲆鱼的幼苗期对生存环境非常敏感,因此研究其热能代谢和呼吸率对于鲆鱼苗的养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海水养殖鲆鱼苗的热能代谢和呼吸率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

一、热能代谢的意义及测定方法1.1 热能代谢及其在鲆鱼苗养殖中的作用热能代谢是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和消耗的能量的总和。

了解鲆鱼苗的热能代谢可以帮助养殖者合理调控水温、饵料供给以及增强鲆鱼苗的生长能力和抗病能力。

1.2 测定热能代谢的常用方法研究者通常使用间接呼吸法和间接热量法来测定鲆鱼苗的热能代谢。

间接呼吸法是通过测定鲆鱼苗的氧气摄取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来确定其能量代谢水平。

间接热量法则是测定鲆鱼苗的热量释放情况,以推断其能量代谢水平。

二、鲆鱼苗热能代谢的影响因素2.1 温度的影响水温是影响鲆鱼苗热能代谢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鲆鱼苗在较高的水温下,其新陈代谢率更高,能量消耗也更大。

2.2 饲料供给的影响饲料供给的多少和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鲆鱼苗的热能代谢。

适量的饲料供给可以促进鲆鱼苗的生长和繁殖,但过量的饲料供给不仅会造成能量的浪费,还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2.3 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温度和饲料供给外,盐度、光照、水流等环境因素也会对鲆鱼苗的热能代谢产生影响。

不同环境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鲆鱼苗的代谢适应和调整。

三、鲆鱼苗的呼吸率研究3.1 呼吸率的定义与测定方法呼吸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体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或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常用来评估生物体对环境适应能力和生理状态。

测定鲆鱼苗的呼吸率通常使用间接呼吸法,即通过测定其氧气摄取量或二氧化碳产生量推断出呼吸率。

3.2 呼吸率的响应与调节鲆鱼苗的呼吸率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盐度、饵料供给、光照等。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鲆鱼苗的呼吸代谢,而恶劣的环境条件则可能导致呼吸效率下降或代谢异常。

蛋白营养对工业养殖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氨氮排

蛋白营养对工业养殖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氨氮排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9 8 6 9 ( 2 0 1 6 ) 0 6 — 0 0 3 4 - 0 8 中图分 类号 ¥ 9 6 3 . 7 1 文献标识码
蛋 白质 是鱼虾 必需 的核 心营养 物质 , 直 接影 响其
控 的关键 因素 。高 浓 度 氨氮 会 造成 养 殖水 体 溶 氧 降 低 、水 质恶化 、病菌 滋生 ,影 响正常养 殖 。因而 ,蛋 白质作 为影 响氨氮 排泄 的主要 因素 ,值得 深入研究 。 研 究表明 , 饲粮蛋 白水平在适 当范围内升高能有效 提高鱼类消化功能和饲料利 用率 ,促进 生长( 蒋克勇等,
“ 十二 五’ ’国家科技 支撑 计划项 目( 2 0 1 1 B ADl 3 B 0 7 ) 和 中国科学 院院地 合作项 目( Y1 2 5 3 0 1 0 1 L ) 共 同资 助 。张 静 ,
E — ma i l : 1 5 4 8 3 1 6 5 1 6 @q q . t o m ① 通讯 作者 :李 勇 ,研究员 ,E — ma i l : l i y o n g @q d i o . a c . C l q
氨 基酸 总量 、必需 氨基酸 含量 ,还 是鲜 味 氨基 酸含量 ,均略高 于 I、 I I 组 ,但 4 组 间差 异 不显著
( J p > 0 . 0 5 1 ;饲粮 蛋 白含 量 变化 对实 验 鱼肌 肉氨基酸 组 成 比例 无 显著影 响 。总之 ,饲粮 蛋 白水平 过高 , 不能 显著 改善 生长性 能 ,却会 显著提 高 氨氮 排泄 ;同时 ,既不 能 改变肌 肉氨基 酸 比例 ,也难 以显著 增 加肌 肉氨基酸 积 累。研 究表 明 ,大 菱鲆 幼 鱼饲粮 适 宜蛋 白质水 平 为 4 5 % 5 0 %。 关 键词 蛋 白质 ;生长 ;氨氮排 泄 ;肌 肉氨基 酸 ;大 菱鲆 ;封 闭循环 水

刺参养殖技术之二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介绍

刺参养殖技术之二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介绍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

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人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

一、选址建池在大菱鲆养殖大棚附近,选择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m2的养鱼大棚按照每天3个一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以供给面积2亩一5亩的盘查叁堕童壁麴塑型堂塑参池用水。

参池单池面积l亩一2亩,长方形,有效水深2m以上,两端分设进排水闸门。

池底最好为硬沙泥质或硬泥沙质,不漏水。

在池底顺水流方向用瓦片或石块构筑参礁。

养鱼大棚设置2条排水道,一条通到参池进水闸,供参池用水,另一条通到排污口,用于排放污水。

放苗前15天将参池用生因为饵料污染、有机物污染、油污、无机污染、重金属及pH值波动较大、水质淡化(盐度降低于17‰以下)等。

治疗时,潜水员下水收集刺参,放于青霉素、链霉素各50ppm药液中药浴30分钟左右,再投入池中即可。

化学污染与有机污染时,停止换水,加强内循环,污染解除方可换水。

雨季、淡水大量注入时,应提早换水,并加大换水量。

2.赤潮、黑潮、黄潮三潮必须提前预防,当水体透明度达O.5m以下时,必须进行防治。

治疗方法:一是生石灰泼洒,即水深1.5m左右时,将40k∥亩的生石灰碾成粉末,均匀撒落在池中,对刺参无毒二是加入2pp忸一4ppm甲醛,均匀泼洒在池水表面,水体富营养化消失,对刺参无害,且与生石灰结合分期使用,效果更好,但不可混合使用。

3.敌害生物体长5cm以下的刺参苗种易被蟹类、虾虎鱼、海鲇类、日本鲟、过量藻类等所危害,而当刺参体长达到10cm以上时,危害性较小。

猛水蚤是体长3cm以下参苗的重要敌害,杀灭猛水蚤的药物主要是敌百虫,在中间培育的小水体中可以使用,施用浓度为2ppm一3ppm。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菱鲆产量高达每平米52.3kg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菱鲆产量高达每平米52.3kg
产值 2 1 0亿 元 , 渔 民人 均纯 收入达 2万元 。
( 、 ^ r ’ . b b w f i s h . o m)
养殖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 对大菱鲆的养殖生产有
巨大 的指导 意义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 式代表 着未来水产养殖 的方 向之 一 , 其最 大特 点就是 可 以实现 无季 节差 别 的全 天候 高效 生产 ● 实现这 个 预 期效 果 离不 开科 学
略、 适 宜 的养 殖 密度 、 合 理 的养 殖 管理 措 施 等 都 是 密不 可分 的。 因为循 环 水养 殖模 式是 高效养 殖 , 养
殖密度是 一般流水养殖模 式的数倍 , 在水循环系统 稳定 的状况下,其高效高产优势可 以正常发挥 , 一 旦 出现 水 循 环 系 统 自净 能力 受 阻 , 水质恶化, 所 带
展。” 吴纯告诉记者 , 发展渔业 的关键就是水域 问 题, 未 来将针 对 四类水域进 行不 同的利用 。
首先按 照环保 的方 式利用 池塘 水 域 , 如采 取 池
以上。最高养殖产量达 5 2 . 3 k g / m 2 1 o 5 k g / m s _ 平均
养殖产量达 3 4 . 5 6 k g / m 2 I o k g / m s 鼍总成活率与传统 流水 养 殖 模 式 相 比提 高 5 % 以上 ,饵 料 系数 降低
1 5 %, 单 位 面积产 量 提 高 1 3 0 %以上 , 养 殖 成本 降低
1 5 %。 验 收组专 家 听取 了项 目组 的工作 汇报 , 详细 审
塘扩建等方式发展池塘生态渔业 ; 其次 , 在 大水面 公共水域采用立体种养 、 水域放牧等方式充分利用 闲置 的水 域 ; 第 三 通过 打 造 休 闲 区域 , 以及 采 用流

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鲆鲽类 总 产量 为 7 9~8 9万 t其 中 山东 、 北 、 . . , 河
的技 术 逐步 趋 于成 熟 , 开 始 由示 范转 向规 模 化 且
推广 阶段 , 天 津 和 山 东 部 分 地 区 已有 取 代 传 统 在
流水 养 殖模 式 的趋 势 , 鲆鲽 类 工 厂化 循 环 水 养 殖 在 我 国北方 沿海 的发 展 形势 十分 喜人 。 循 环水 养殖 模式 是 水产 养殖 诸 多模式 中工业
式 ” 主要 集 中在 山东 和福 建 2个 省 区 , 养 品 种 , 主 为 牙鲆 和 大 菱 鲆 ; 是 “ 厂 化 循 环 水 养 殖 模 四 工
式 ” 随着 渔 业产 业 结 构调 整 的不 断 深 入 , 模 式 , 该
且 涌 现 出一批 具有 一定 推 广价 值 的系统 模 式 。但
天津 、 辽宁 4个 环 渤 海 湾 主 产 区 占全 国总产 量 的
9 % , 量 最大 的 3个 品种依 次 为大菱 鲆 、 鲆 和 2 产 牙 半滑舌 鳎 , 别 占到 总 产 量 的 5 % 、0 和 8 , 分 5 3% %
在我 国海水 鱼类 养 殖业 中 占有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目前 , 国 鲆 鲽 类 的 主 要 养 殖 模 式 有 4种 。 我
3青 岛 通 用 水 产 养 殖 有 限公 司 , 岛 26 0 ; 青 6 4 4
4 上海 海 洋 大 学 , 上海 2 10 ) 03 6
摘要 : 全封 闭式海水循环养 殖 系统 , 当前 国际上 先进 养殖模式 的代表 , 是 也是未 来养 殖产业发展 的重要方 向 , 备 受世界 关注。我 国最早走上工厂化养 殖道路 的海水鱼类是 鲆鲽类 , 现正 由开放 式向封 闭式循环 水养 殖方

胆汁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_脂肪代谢酶及血清生化的影响_黄炳山

胆汁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_脂肪代谢酶及血清生化的影响_黄炳山

;同
时胆汁酸可以通过双向调控来维持体内胆固醇 ; 此外, 胆汁酸可以有效降低有害 菌群 数 量, 预 防 消 化 道 疾 病, 减少肠道内毒 。对军曹鱼 ( Rachycentron canadum ) [8]、 异
[9 ] 育银鲫 (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等鱼类的研
胆汁酸( bile acid) 是胆固醇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一系列固醇类物质, 是胆汁的重要组成部分。 胆汁酸能促进脂肪乳化, 提高机体脂肪酶活力, 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调节脂类代谢 的动态平衡 素
[6 - 7 ] [4 - 5 ] [1 - 3 ]
仅仅局限于对比添加与不添加的效果, 而没有涉 本实验通过 及配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 因此,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胆汁酸, 研究其对 大菱鲆幼鱼生长、 体组成、 脂肪代谢酶活力及血 清生化的影响, 以期为胆汁酸在鲆鲽鱼类配合饲 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亮点: 近年来, 由于脂 肪代谢能力不足引起的养 殖鱼类的营养性脂肪肝的 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研究 了胆汁酸对大菱鲆幼鱼生 长、 体组成、 脂肪代谢酶活 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结果表明, 胆汁酸具有促生 提高脂肪利用及机体抗 长、 病力的作用。 关键 词: 大 菱 鲆; 胆 汁 酸; 生长; 脂肪代谢; 鳗弧菌 中图分类号: S 963. 1 文献标志码: A
粗灰分采用灰化法 法测定 ( GB / T6433 —2006 ) , 能量采用氧弹仪燃烧 测定( GB / T6438 —2007 ) , USA) 。 法测定( Parr 6100 , 1. 5. 3 脂肪代谢酶 脂肪酶( lipase,LPS) 的测定采用聚乙烯醇橄 榄油乳化液水解法, 试剂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 研究所; 肝脏肝酯酶 ( hepatic lipase,HL) 、 脂蛋白 酯酶( lipoprotein lipase,LPL )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 定, 试剂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蛋白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 1. 5. 4 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大菱鲆鲆苗种生产及养殖

大菱鲆鲆苗种生产及养殖
由每天10小时逐渐增至每天18小时。
营养调控: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饵料,并适量添加维生素E、 维生素C以及其他微量的营养物质。
③光温控制:设置全人工光、温控制条件,水 面光照度保持200-600lux即可。光照时间由每天 10小时逐渐增至每天18小时。水温由10℃逐步增 至15℃。
⑶ 采卵受精
集中采集盛期的精、卵进行人工受精。将精 卵分别挤入不同的容器里,然后混合受精。人工 受精采用干法或湿法人工受精,目前采用湿法的 较多。
E、pH、三态氮和悬浮物:仔鱼最敏感的pH安全范围 为5-7,最佳pH 7.6-8.2。氨氮含量不能超过0.01*10-6,亚 硝酸盐含量不能高于0.1* 10-6,硝酸盐含量不能高于100* 10-6 。水中悬浮的颗粒物质不能高于15* 10-6 。
F、光照:一般维持在200-400lux,变态早期开始需要 较强的光照。
2、生物饵料培养与强化
⑴海水小球藻的培养
⑵轮虫的培养和强化
⑶卤虫的培养和强化
3、胚胎发育及孵化
⑴孵化容器和密度
受精卵为浮性卵,所以一般采用常规浮性 卵孵化方法。受精卵孵化密度为50-80万粒 /米3。
⑵孵化条件
①水温:最适水温为13-15℃
②盐度:适宜的孵化盐度为25-33‰。
③充气:在每个孵化箱中央安置气石一个, 保持微充气和水流动,使受精卵在水体中成均 匀分布状态。
④水流量:一般每天的循环流量保持3-5个量 程即可。
⑶ 孵 化 周 期 : 在 13±0.2℃ 条 件 下 116 小 时
(约5天)完成孵化。
4、 苗种培育技术
⑴胚胎发育时序(水温13-14ºC)
大菱鲆胚胎发:00 2:30 3:00 3:40 4:10 5:00 6:30 7:10 10:20 11:20 12:50 18:20 20:20 26:50 31:10 36:20 44:10 53:10 60:00 65:00 70:00 95:00 115:00 116:00

大菱鲆循环水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

大菱鲆循环水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

大菱鲆循环水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作者:袁广运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07期摘要:大菱鲆是一种国外的名贵鱼类,原产于欧洲。

黄海水产研究所于1992年引入我国,1999年首次在山东育苗成功。

大菱鲆是一种低水温生活的鱼类,生长迅速,成活率高,非常适合北方进行工厂化养殖。

由于它口感独特,商业价值高,在我国迅速推广开来,形成了一项经济价值很高的产业。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大菱鲆的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成活率可以达到80%,白化苗几乎看不到。

本文就大菱鲆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规范进行介绍。

关键词:大菱鲆;循环水;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9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7-0204-021 亲鱼培育(1)培育条件,培育车间为全遮光车间,车间每个池子的上方用黑色不透明的布遮起来,每个池子安装4个100w的白炽灯,这样每个池子可以单独控制光照时间,也避免了外界光照对亲鱼性腺的影响。

亲鱼养殖池为7m×7m深1m的水泥池,池子中均匀分布有充气石,采用1.5kw的充气泵。

(2)水质管理,养殖用水为地下100m深的地下海水,温度为13-15℃,盐度为29‰,溶解氧>5mg/l,PH值7.8-8.2,氨氮(3)亲鱼的的选择,一是从大菱鲆的原产地进口,二是在国内挑选优质的成鱼。

规格要2kg以上,鱼龄2-3年。

体型正常,无畸形,体膘肥厚,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摄食旺盛。

(4)日常管理,饵料选用新鲜的野生杂鱼,如黄花鱼、鲅鱼、沙丁鱼等。

小个体的杂鱼可以直接投喂,大个体的要切成4cm的鱼块投喂,投喂前要冲洗干净。

每天投喂1-2次,每次投喂完要及时换水和清除残饵。

饵料品种要多样,避免投喂储藏时间过长变质的杂鱼。

要定期的给亲鱼补充维生素,添加方法:把维生素填入胶囊壳塞入鱼块投喂,也可以按2‰的比例加入自己加工的饲料中。

亲鱼的营养强化培育阶段必须加入营养强化剂如康克A、鱼油等。

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系统

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系统

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系统作者:海之子该系统设计决定了水的重复应用效率。

在现代化的水系统中,需要有加热设备,90-98%的循环率是很普遍的。

废物的描述及量化废物来自于的残饵及鱼的排泄物。

在养鱼场减少残饵的量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投喂量有依赖鱼的大小及水温的有关指导,可以参考。

然而,鱼可以因为不同原因而食欲不振,故即便根据指导投喂,在很多情况下亦会产生残饵。

因而渔民必须密切注视着鱼的食欲及残饵的量的变化。

食欲减退可能由于物理接触、温度变化或疾病侵袭引起。

排泄物即代谢废物,其组成依赖于饵料的组成。

在标准饵料中,10-15%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难以消化的,另外有60%的碳水化合物。

这就容易引起水中包括氨在内的有机物和营养物的增多。

同时鱼从水中获得氧气进行新陈代谢,故而又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水平。

在再循环系统的水处理过程中有两种成分最重要,它们是有机物(生物耗氧量)和氮。

氮则主要以氨的形式存在。

由于氨对鱼是有毒的,故再循环系统中有一个能够很好的除氨的处理设备是很重要的。

各种各样的废物排出依赖于食物的消化能力,食物组成及食物转化率等这些相互联系的方面。

然而,食物转化率也依赖于残饵量即未吃完的食物的量。

而残饵量依赖于投饲方法及节俭技巧,获得尽可能低的食物转化率是重要的,不要仅图降低处理设备的负载,还要考虑经济因素、有机物及氨在生物过滤器中的微生物分解。

有机物有氧分解在生物过滤器中有氧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中,高能物质变成低能物质入二氧化碳和水等。

例如:葡萄糖按如下方式被细菌氧化。

C咹亗O + 6O => 6O + 6H侽(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细菌的收益是它们获得了生长所需的能量。

相同过程适用于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氮在以氨的方式释放出来。

无养分解无养分解在没有氧存在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主要是一个酵解的过程。

无氧酵解的机制包括两个步骤: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为有机酸,然后这些酸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2种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养殖效果对比

2种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养殖效果对比

2种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养殖效果对比[目的]为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大菱鲆养殖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流水养殖模式和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密度、成活率、饵料系数及成本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60 d养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养殖密度由15.65 kg/m2增加到24.09 kg/m2,成活率99.52%,饵料系数0.71,养殖成本为18.78元/kg;流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由7.36 kg/m2增加到11.68 kg/m2,成活率97.91%,饵料系数0.77,单位成本为24.28元/kg。

[结论] 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的效果比流水养殖更好。

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属于鲆科(Bothidae)、菱鲆属(Scophthatmus),在国内俗称“多宝鱼”或者“欧洲比目鱼”[1]。

大菱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是鲆蝶类中在世界上养殖产量最大的良种[2]。

我国于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从英国引进大菱鲆良种后,经过众多研究人员多年的共同努力,大菱鲆养殖业迅速在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养殖产量也急剧增加[3]。

据统計,2011年大菱鲆养殖产量已经达到了6.35万t,比2010年增加了29.9%[4]。

目前,国内大菱鲆养殖主要采用“大棚+深井海水”养殖模式,包括全流水养殖、封闭和半封闭循环水养殖。

全流水养殖模式需要每天换水6~8次,大量消耗深井海水资源,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地下海水资源日渐枯竭,严重限制了大菱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与全流水养殖模式相比,由于循环水养殖具有养殖密度高、用水量低、环境污染小和产品质量好等优点[5],因此近年来在大菱鲆养殖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

然而,较高的系统造价和运行能耗使不少养殖企业对循环水养殖持怀疑态度,片面地认为流水养殖效果比循环水的养殖效果好。

笔者通过测定大菱鲆生产中的投饵量、饵料系数、耗氧量和耗电量等指标,同时根据当前市场价格,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流水养殖模式和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大菱鲆的各项成本,并比较了2种模式下养殖大菱鲆的经济效益,旨在为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大菱鲆养殖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

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

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彭张华大菱鲆又名多宝鱼,是欧洲名贵的经济鱼种,它适应低水温环境、生长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胶质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养殖业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水产专家们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十分成熟,在我国北方沿海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产业,养殖年产量一度接近5万吨,年总产值超过40亿元,曾经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一项支柱产业。

第一部分:大菱鲆养殖现状和目前的困境我国的大菱鲆养殖场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和山东沿海,从大菱鲆引进我国以来,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和一线生产者的多年经验积累和改进,目前的大菱鲆养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但是随着养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养殖的收益:1、环境问题1.1水量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北方大菱鲆的养殖以长流水模式为主,每天都消耗了大量的地下水。

但是地下水,特别是深井地下水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各地养殖历史越来越长,大部分养殖区出现了水量不足的问题。

水量的不足对大菱鲆养殖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对各地的调查分析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水量的大小与大菱鲆的生长速度是成正比的。

一方面,通过水体流通配合凹形的池底,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涡流,能够及时的将残饵、粪便排出池塘,防止这些有机物在池中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以及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更重要的是,鱼体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代谢废物,也是通过流水排出的。

所以,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大菱鲆的生存环境将变的十分恶劣,生长速度减缓,体质下降易感染疾病。

1.2水质随着沿海地区的工业开发和海水污染等问题,许多浅层井和渗水井的水质收到了污染,水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导致大菱鲆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生长速度降低并且体质下降。

2、苗种和体质问题2.1 苗种问题目前随着大菱鲆幼苗价格的下降,采用野生亲鱼和进口亲鱼进行繁殖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现在大部分育苗场都是采用人工养殖的成品鱼做亲鱼,进行育苗。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的典 型代 表 。在养 殖产量 增长 的 同时 ,病害也 始终 是 大菱 鲆 养 殖 产业 中的 一个 突 出问题 。特别 是 近 几 年
来, 大菱 鲆苗 种培 育期 间的病 害尤 为严重 ,已经对 正 常 的苗 种 生产 和苗种 产 出质量构 成威胁 , 进而 影 响了
整个 产业链 的安 全生- 1 0 。 C F U / g以上,并且与其他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 O . o i ) 。弧菌总量 呈现先升高后稳定 的变化趋势 ,1 7日 龄之前与之后存在显著差异( P < 0 . 0 5 ) 。至投喂颗粒饵料期 ,细 菌总量和弧菌总量均稳定在 1 0 C F U / g数量级,弧菌成为大菱鲆仔稚鱼消化道 中的优势菌种。本研 究发现 , 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消化道 中的优势菌群 变化明显, 并且生物饵料 中的细菌对消化道 中
( 1 .大 连海洋 大学 大 连 1 1 6 0 2 3 ;2 .农 业部海 洋渔业 可 持续发展 重点 实验 室 中国水 产科 学研究 院黄海水 产研究 所 青 岛 2 6 6 0 7 1 ;3 .天 津市水 生动 物疫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天津 3 0 0 2 2 1 )
摘要
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对大菱鲆( S c o p h t h a l m u s m a x i m u s ) 育苗生产过程 中不 同发育时期
调( 余 贺, 1 9 8 3 ) 。 蒋 长苗 等( 1 9 9 2 ) 研究 了草鱼 消化道 正 常菌群 与肠炎 病原 菌 间的关 系 , 观察 到患 细菌性 肠炎 的草鱼 消化 道 内菌群失 调 , 肠道 内点状 气单胞 菌 、大
肠 杆菌 、 肠 球菌 等致 病菌显 著多 于健康 草鱼 , 而 乳酸 杆 菌 、双歧杆 菌则数 量减 少 。因此 ,使用益 生菌 调控 和优 化 养 殖环 境 来 防控 疾 病 的发 生 成 为水 产 病 害 防 控 研究 的一个 热 门方 向。K u ma r等 ( 2 0 0 8 ) 和 P i c c h i e t t i 等( 2 0 0 9 ) 研究 表 明 ,通过 添加 益生菌 来调 控和优 化鱼 类 的消化道 菌群 , 可 以有效 提高鱼类对疾 病的抵 抗力 。

大菱鲆养殖

大菱鲆养殖

一、养殖概况
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养殖较多, 浙江、福建也有少量养殖。
2、优良性状 耐低温、生长快、性情温顺、口感好、易接
受配合饲料,抗逆性强(耐低氧、病害少), 集群性强、适宜密养等表现型经济性状的优势 突出,所以商品价格高,养殖效益高。
3、缺点 不耐23℃以上高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至今
食性
大菱鲆在自然界生活时营底栖生活,以天然的小鱼、 小虾、贝类、甲壳类等为食。人工育苗期的饵料系 列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天然卤虫成虫或微 颗粒配合饲料。鱼种培育阶段投喂小白鱼或颗粒饲 料。成鱼养殖阶段可以投喂新鲜杂鱼、冰鲜杂鱼或 配合饲料。大菱鲆从育苗到幼鱼培育到养成,都较 易接受配合饲料,而且转化率较高,饵料系数有的 可达1.2,也有些厂家一直投喂鲜活杂鱼,也取得了 不错的效果。
2、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大菱鲆身体扁平,近似圆形略显菱形,脊、臀鳍 较宽,尾鳍宽而短,双眼位于头部左侧,体表背面 显深褐色,有隐约可见的黑色和棕色花纹,体色还 可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腹面白色,光滑。头小, 口裂中等大,比牙鲆小,齿细短而且不锋利,背鳍 与臀鳍各自相连成片而无硬刺。体中部肉厚,内脏 团小,全身除中轴骨外无小刺,出肉率高。性腺位 于腹腔下后方。大菱鲆的皮下、鳍边含有十分丰富 的胶质,因此口感较好(裙边)。
(2)产卵受精:大菱鲆属分批产卵鱼类, 但在人工条件下一般不能自行排卵受精,既 便偶尔有成熟卵自行排出体外,但绝大多数 均未受精。因此人工育苗只能依赖于人工采 卵受精。但雌性大菱鲆的排卵节律是无法控 制的,性腺中的卵子会迅速老化,而且雄性 大菱鲆的精液量也很少。
(3)诱导产卵:大菱鲆亲鱼对光照和温度 很敏感,随着光照的增加其成熟加快,随着 温度的升高其成熟也加快(但不能超过16℃, 在温度超过16℃时其卵子活力会很低,而且 不能受精)。因此可以通过调控光温的方法, 诱导亲鱼在一年中的任一月份产卵。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蛋白质需求、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蛋白质需求、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蛋白质需求、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崔业楠;王旋;周慧慧;刘成栋;麦康森;何艮【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54)7【摘要】为探究大菱鲆养殖中因水温变化引起的蛋白需求变化问题,本研究以养殖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实验对象。

在室内可控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不同水温(15、18和21℃)下大菱鲆幼鱼((8.00±0.25) g)的蛋白质需求。

研究显示,基于特定生长率(SGR)的折线回归分析表明,15、18和21℃水温下大菱鲆幼鱼的最适蛋白需求量分别为饲料干物质的49.16%、50.07%和55.83%。

15和18℃水温下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指标随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饲料中蛋白水平为50%时生长指标达到峰值,21℃水温下饲料中蛋白水平为55%时生长指标达到峰值。

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大菱鲆幼鱼的表观消化率(ADC)、肠道胰蛋白酶活性(Try)和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TAAs)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15℃水温下大菱鲆幼鱼ADC随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18℃水温下饲料中蛋白水平为55%时ADC达到峰值,21℃水温下饲料中蛋白水平为50%时ADC达到峰值。

在15℃水温下大菱鲆幼鱼肠道Try随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在18和21℃水温下分别逐渐升高,至饲料中蛋白水平为50%和55%时肠道Try达到峰值。

大菱鲆幼鱼TAAs在15和18℃水温下饲料蛋白水平为50%时达到峰值,21℃水温下饲料中蛋白水平为55%时达到峰值。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大菱鲆幼鱼的蛋白质需求会随着养殖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总页数】10页(P139-148)【作者】崔业楠;王旋;周慧慧;刘成栋;麦康森;何艮【作者单位】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31【相关文献】1.高植物蛋白质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2.温度、体重和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代谢的影响3.饲料中脂肪水平及脂肪源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4.酶解肽替代部分鱼粉及补充胆汁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营养成分、消化及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5.发酵鱼溶浆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蛋白质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菱鲆幼鱼生长、代谢及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摄食和生长是养殖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关系到养殖的成败,而呼吸和排泄是生物进行能量代谢的基本生理活动,不仅反映了生物的生理情况,也反映了环境因子对自身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大菱鲆的生长和代谢,对其养殖过程中的放养密度、饲料投喂以及水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为大菱鲆的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备的配备和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11.91±1.4)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浓度的溶解氧(DO)(6.0±1.0mg/L、12.0±1.0mg/L)、氨氮(FA)(0.01mg/L、0.04mg/L、0.07mg/L、0.10mg/L)和亚硝酸氮(1mg/L、5mg/L、9mg/L、13mg/L),研究其在三者交互作用下的生长和代谢情况。

本文做了以下研究:①研究了三者交互作用下大菱鲆幼鱼摄食、生长的变化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大菱鲆幼鱼摄食、生长的回归模型;②研究了三者交互作用对大菱鲆幼鱼耗氧和排氨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大菱鲆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回归模型;③以研究结果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养殖40t的大菱鲆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比了不同充氧条件下的经济投入和效益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溶解氧和氨氮对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生长有显著影响(P&lt;0.05),而亚硝酸氮对其影响不显著(P&gt;0.05)。

实验表明,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下降;而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升高。

随着时间的增加,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加快,各组之间出现显著差异,说明大菱鲆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水体中的氨氮,并且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环境因素的变
化带来的长期影响。

提高溶解氧的浓度能显著降低氨氮对大菱鲆幼鱼的毒性作用,改善其生长环境,并有效提高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生长水平,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

(2)不同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氮条件下,大菱鲆幼鱼摄食率、增重率和
特定生长率的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FR(%)=0.576-4.667×FA+0.022×DO (R2=0.952, P&lt;0.01);WGR(%)=67.231-1031.4×FA+4.570×DO (R2=0.951, P&lt;0.01);SGR(%)=0.817-11.69×FA+0.052×DO (R2=0.922, P&lt;0.01)。

其中,溶解氧和氨氮都入选了线性模型,而亚硝酸氮没有入选,说明在本研究设定浓度下,亚硝酸氮对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

本模型的建立,确定了不同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大菱鲆幼鱼的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程度,为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增氧系统的设计、饵料的投放及水质与生长情况管理提供依据。

(3)溶解氧和氨氮对大菱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lt;0.05),亚硝酸氮对其影响不显著(P&gt;0.05)。

大菱鲆幼鱼的耗氧率随溶解氧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氨氮浓度条件下变化幅度为[(0.1223±0.0136)-(0.2086±0.0103)]mg/(g·h),而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其增加量也逐渐减小;当氨氮浓度小于0.07mg/L时,耗氧率先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小幅增加,当氨氮浓度大于0.07mg/L时,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

大菱鲆幼鱼的排氨率变化趋势和耗氧率相似。

(4)实验60天后大菱鲆幼鱼的耗氧率(RO)与氨氮(FA)、体重(W)、溶解氧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RO=0.185+0.009DO-1.19FA+0.006W(R2=0.76,F=4.226,P&lt;0.05)。

体重与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RO=aW-b表示,其中,a的取值为4.0596-11.851,b的取值为0.7419-1.2412。

实验60天后大菱鲆幼鱼的排氨率(RN)与氨氮(FA)、亚硝酸氮(NR)、溶解氧(DO)体重(W)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RN=13.827+0.256DO-130.51FA+0.056W (R2=0.963,F=34.888,P&lt;0.01)。

体重与排氨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RO=aW-b表示,其中,a的取值为68.759-1977.7, b的取值为0.5363-2.0514。

由系数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下降幅度加大。

(5)对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循环水养殖大菱鲆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溶解氧的浓度可以大幅降低饲料的成本投入,同时降低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密度,增加了养殖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