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有欲、情

合集下载

净化交往圈子的九个关键词

净化交往圈子的九个关键词

净化交往圈子的九个关键词作者:黄挺拔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3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明确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

笔者认为,这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要解决好“三圈”问题,须牢记九个关键词。

一是动机纯正。

交往动机如何、目的何在,直接决定交往结果。

大多数党员干部社会交往是纯洁严谨的,但也有些党员干部不顾社会影响,讲江湖义气、傍大款等,交往动机、方式与党的要求背道而驰。

身为党员干部,净化“ 三圈”必须纯洁交往动机,做到以德会友,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

二是利前守道。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而时下有些党员干部的“圈子”却是结成利益团体、笼络帮派势力的重要媒介,滋生不正之风甚至消极腐败问题,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员形象。

党员干部净化“三圈”,核心就要处理好“利”字,决不能在私利面前败下阵来。

三是节制欲望。

人生而有欲,合情合理的欲望是生命和事业的动力。

但也必须看到,“贪欲”是人之大敌,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因贪欲毁于一旦。

党员干部一定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不能因欲壑难填,把自己送上不归之路。

四是情理适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党员干部必须处理好亲情、友情、爱情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抵制住人情因素的干扰。

从查办的腐败案件看,许多人都是因为陷入扭曲的情感旋涡不能自拔,不惜违法乱纪,最后害及自身、殃及家人。

因此,只有把握好情与理、情与法的尺度,才能更好地净化“三圈”。

五是阳光相随。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党员干部的社会交往常与公务有关,即便含有私人情谊的成分,也应当公私分明,光明正大地进行,这既是党员干部坦荡无私的体现,也是规避交往失范的需要。

莎士比亚第29首十四行诗的欲望赏析

莎士比亚第29首十四行诗的欲望赏析

断年轻时的莎士比亚曾在人们的“ 白眼” 中度过一段“ 身 世飘零 ” 的苦 日子 是毫 无 疑问 的 。因此 , 年轻 时期 的莎 士
比亚 为 了解决 温饱 问题 、 变 自己的处 境 , 必 须不 断 追 改 就 求钱 财 ( 欲 ) 食 。 食色, 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类 的本性 , 食
情欲 自身潜在着二重性以及权欲 的危 害性 , 并提 出了处理欲望的最佳办法。
关键词 : 莎士r , ; 四行诗 ; EP 十 - 食欲 ; 情欲 ; 权欲
中 图分 类 号 : 0 . I 62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2 8 2 1 )6— 0 0— 3 17 5 4 (0 0 0 0 6 0
欲望如食 欲 、 名欲 、 利欲 、 情欲 、 权欲 等 , 是与生俱 来 的。 都
逃亡到了伦敦 , 先在剧院当马夫、 杂役 , 后入剧团, 做过演 员、 导演 、 编剧 , 终成 为剧 院股东 。遗 憾 的是这 些说 法 并最
至今都 没有一 个被 完 全考 证 清楚 。但 纵 观这 些 说法 而 推
与 尊重 。
所 以三欲 是相通相 补相斥 相吸 , 互为表 里 , 为转 化 的。 互

鲁迅对此有极明确的看法 :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 , “ 具 有种种本能 , 最显著 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品 , 因
有食 品才 发生温 热 , 存 了 生命 。所 以食 欲是 保存 自己 , 保
21 0 0年 1 月 1
No 2 O v. Ol
莎士 比亚第 2 9首十 四行诗 的欲望赏析
邓 飞
( 四川文理 学院 外语 系, 四川 达 州 6 5 0 ) 3 0 0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摘要:《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体现了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倾向,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心理健康;“道”;清静无为正文:《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本主义心理疗法、认知主义心理疗法以及行为主义心理疗法等等,甚至连心理学也是一个外来词汇。

在心理层面,人们多汲取西方文化的养料,对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关注的少之又少。

然而其实早在《道德经》中,已经体现出老子对于心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如《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其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

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

”[1]即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

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老子》中,已经注意到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论说,体现了老子思想对于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视。

不仅如此,《道德经》中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道德经》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婴儿”、“婴孩”的理想纯真状态。

如第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婴儿?”[1]第二十八章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四十九章中:“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这里的“婴”、“孩”都体现着道家对于质朴纯真的心灵世界的肯定和追求,这无疑也看作是道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

《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

2016年第6期(总第149期)/十一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62016/GeneralNo 149/November《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孙燕青【摘要】遵循以生言性的路径,《荀子》以情欲为人性之本,将人性论与形而上相剥离。

由于人的欲望具有共同性,在欲多物寡的情况下,人性之“恶端”必然勃发。

“恶端”是客观的,但它不是“原罪”,也不是人性中的一个部分或因素,而是一种诱因,一种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趋势。

《荀子》由自然性的性伪分导出社会性的性伪合,再由性伪合而申礼治,其人性论的实质是性有恶端可化论。

在《荀子》,化性起伪的“化”不是改变而是教化之意,性伪合依旧立足于性伪分。

【关键词】性;恶端;伪;化;礼治中图分类号:B22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6-0118-05 之所以以“《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而非“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为题,是因为本文研究的不是荀子这个思想家的人性论,而是流传于今、名为《荀子》这部著作的人性论。

冯友兰在论述荀况与《荀子》的关系时提到:“先秦传下来的私人著作,题为某子某子者,都是经过汉朝人,特别是刘向、刘歆编辑过的。

题为某子,意思不过是说,这是以某人为首的某一个流派的人所作的文章。

它实际上是一个总集,不是一个人的别集。

所以其中有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观点和论点。

”①《荀子》中的部分篇章尤其是《大略》以下五篇可能出自荀学后人,以《荀子》为题,可能在表述上更加严谨。

同时,以《荀子》而不是以荀子为题,也在相当程度上避开了作者考证能力欠缺的局限。

从《荀子》而非荀子的视角出发,其人性论的逻辑理路如下:一、《荀子》的人性论遵循着以生言性的路径展开 是否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是人性论问题的重要前提。

《荀子》的人性论遵循着以生言性的路径展开,其性不具备形上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人性,《荀子·正名》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感言美文----人生七情六欲

感言美文----人生七情六欲

人生七情六欲,动了心,动了情,难舍难分人生,最难求的是真爱,最难放的是真情,最难舍的是,入了心的人。

一段情,一段伤,一段情伤,最难忘。

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追求,更完美的爱。

每一个人都希望,一辈子能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默默的关注自己,守护自己。

累了,有肩靠。

病了,有人寻医取药。

烦了,有人聊天解闷。

苦了,有人嘘寒问暖。

孤独时,有人陪伴。

委屈了,有人安慰。

流泪了,有人替你抹去脸上晶莹的泪水。

动了心的情,最难放。

入了心的人,最难舍。

有些人,掏心掏肺对他好,他却没心没肺的伤你。

有些人,不需要你掏心掏肺,他也能把它放在心上,装在心里。

不值得的人,没必要铭刻于记忆中。

别等到无能为力,才想起到顺其自然。

莫为心无所持,才被迫随遇而安。

放开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自己的路自己选;自己的爱,自己去觅寻。

自己确定了的事,再难也要坚持去完成。

自己决定了爱,自己去守候,好好珍惜。

有些人,等而不来,就选择离开。

有些情,理不顺时,选择割舍。

有些伤痛,挥之不去,选择遗忘。

有些快乐,留不住,选择埋藏于心底。

曾经的美景,选择用记忆封存,藏于心间。

留做美好的回忆。

人要学会释怀,该来的,不该来的,都要坦然面对。

也要学会承受。

人生中,最难求的事真情,最难舍的是真爱。

一个在乎、懂你的人,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拥有时,就当珍惜。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是人都会动情。

人与人之间,相遇,靠缘分;相交,靠真心;相守,靠痴情。

不怕钟情,就怕无情。

不怕重情,就怕伤情。

最卑微的不过感情,最寒凉的不过人心。

每一份关爱,只有在懂你的那个人那里,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每一滴热泪,都蕴藏着一份至真至纯的真情。

入了心的情,最难放。

入了心的人,最难舍。

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会遇到这样一个人。

一段情,或许是在对的时间,或许是在错的年纪,彼此爱得很深,爱得很真。

情已动了真,人也入了心。

这个人,这段情,不是说想忘就能忘,想放就能放。

也许,只有(时间)才能验证一切。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作者:程俊英来源:《职业》2012年第04期教育目的荀子认为,性不可顺,情不可纵,应予以化导。

荀子认为人性恶,因此必须受教育,教育能化恶为善。

所以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者。

”即无论何人,本性虽恶,受教育后,均可变为像禹一样的贤人。

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圣人。

《劝学篇》说:“学不可以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能努力不懈地学习,结果必胜过教师;最低限度,也能变成一个出于治、合于善的成人。

教育方法一、积久。

从恶性到为士,从士成圣人,这种功夫,不是能一步达到,需要每日学习,渐积而成。

荀子用许多譬喻来讲积渐功夫,他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与学习,才能成为士与圣人。

二、专一。

荀子既重视“学”,又极注意学者是否专心致志。

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他认为,不专心什么也干不成。

三、实行。

荀子最恶空谈,而主张知行合一。

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人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

”荀子认为,教育与学习不是口耳记诵,必须入脑入心,变化个人的气质,改善自己的行为与生活,这才算真的学问。

学习途径荀子对学生训练的方法,是亲师、择友。

他说:“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他以为人的知识性格,多得之于交游,所以贤师良友十分重要。

渐染之法,莫善于师友:首先要亲师。

荀子重教,而执教者是老师,要具备尊严、耆艾、诵说、知微四种条件,才配做人师。

意思是,老师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阅历、明确的表达、深邃的分析等四种素质,他不仅主张读诗、诵礼,还主张人格感化。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一、《为政以德》第五题译文: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

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

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

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

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

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

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二、《克己复礼》第四题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文:礼是怎么来的?说: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却实现不了,就不能不想办法去索取,索取却没有度量分界,就不得不争执,争执就发生动乱,动乱导致贫穷。

先王非常讨厌动乱,于是制定礼仪来作为度量分界,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给予人们的索取,使得欲望的满足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终止,物质的给予不会过分的顺从于欲望,欲望和物质两者相辅相成,这是礼出现的原因!2.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译文: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

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

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沿着荀子的思路,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戴震

戴震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

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屯溪)人。

进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

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质性的气。

认为理是事物的条理,是事物的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理就在事物之中,“理化气中”。

他还认为宇宙是气化流行的总过程,“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天地之化”,通过耳目鼻口之官接触外物,心就能发现外物的规则,致知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考察研究,只有经过观察和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道理。

他还提出“光照说”,认为心之认识如同火光照物,光小照得近,光大照得远,这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直观的反映论。

在伦理思想方面,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这是人的本性,否定情欲,也就否定了“人之为人”。

他主张要区别欲与私的界限,认为私是“欲之失”,不能“因私而咎欲”。

要“理存乎欲”,使人的自然情欲得到合理的满足,而不能只“存理灭欲”。

他还提出“以情洁情”的主张,反对道学家的伪善,“以理杀人”。

一生著作很多,包括算学、天文、地理、声韵、训诂、考据、哲学等多方面内容。

有《戴震文集》(中华书局版,1980)、《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1980)等。

针对当时对汉儒传注株守笃信的学术倾向,提出“志乎闻道”的为学宗旨,主张寓义理于考证,在对儒家经典的训诂中去求义理。

所著《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及《答彭进士允初书》等,批判宋明以来程朱陆王之学,集中阐明其哲学主张,在清代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书中提出了“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的见解。

认为理就是条理,而宋明理学家的所谓理,不同于儒家经典中的理。

指出:“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别有理义也。

”抨击程朱“以理为气之主宰”是“诬圣乱经”。

痛斥宋明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是“适成忍而残杀之具”,是“以理杀人”。

与之针锋相对,他提出了“欲,其物;理,其则也”的命题,认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导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人性论浅析

荀子人性论浅析

荀子人性论浅析作者:许璐珺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摘要]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也是战国后期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

荀子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对荀子来说,性恶论是其人性论的主要主张。

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伪”的概念,“化性起伪”,使人由“恶”到“善”是其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

荀子的人性论为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提供了人性上的依据。

荀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人性论;性恶论;思想来源一、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来源荀子的人性论一是与杨朱学派、告子和孟子的思想有关,二是与欲望论密切相关,以欲望论为基础的。

(一)历史环境1、杨朱、告子的人性思想最早集中研究人类共同特点的是杨朱学派。

他们认为“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并且指出人的物质感官欲望是人类共同的特点。

告子的人性思想相对杨朱学派前進一步。

他把人性作为一个范畴正式提出并下了定义。

曰:生之谓性。

告子反对人性善与不善之说,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可知,其人性论是“唯自然本性论”,具有片面性。

2、孟子的性善论孟子对“唯自然本性论”提出异议。

若只以自然本性为人性,势必要混淆人与动物的界限。

孟子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考察人性问题,提出了他的“性善论”。

这是孟子的创举。

孟子人性论在于:一是人“异于禽兽”在于有仁义道德;二指出君子与庶民的区别——对仁义道德的存、去。

孟子认识到仁义道德既与人本身的机能相关,也与外部社会有联系。

但他把封建的仁义道德当作超阶级、超历史的抽象道德,导致了“先天道德观念论”。

(二)欲望论人生而有欲。

荀子提出了性、情、欲。

“性”就是天性;“情”是感情;而“欲”就是欲望,是“情”的具体心理反应。

可看出荀子的人性主要指人的自然性。

荀子曰,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所以不能完全顺着人的生理欲望,而解决的方法在于节“求”。

不能只根据“欲”活动,要经过理性的思维,再决定是否可“求”,是否去“求”。

儒学摘要《荀子》译文

儒学摘要《荀子》译文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

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

(《荀子·修身》)译:礼法,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正确阐明礼法的。

没有礼法,用什么来端正身心呢?没有老师,我哪能知道礼法是这样的呢?礼法是这样规定的就这样做,这是他的性情安于礼法;老师是这样说的他就这样说,这是他的理智顺从老师。

性情安于礼法,理智顺从老师,那就是圣人。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译: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不能不继续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执;一发生争执就会酿成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

古代的圣王厌恶因争执而酿成的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界限,以此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欲望一定不会由于养生物品的缺乏而不能满足,养生物品也一定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养生物品和欲望这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

(《荀子·乐论》)译:所谓音乐,是协调人们情感时不可变更的手段;礼制,是治理社会时不可更换的原则。

音乐统合人们之间相近的情感意愿,礼制区别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异,礼制与音乐相配合,(就这样)管束了人们的思想。

深切地触动人的内心世界、极大地改变人的性情品德,是音乐的本质功用;弘扬真诚、去除虚伪,是礼制不变的准则。

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故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word版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17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屋舍俨然..交通( )..( ) ②阡陌③不独子.其子(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礼仪文化与有效沟通05-阅读材料3-《荀子·礼论 》原文及注解译文_7

礼仪文化与有效沟通05-阅读材料3-《荀子·礼论 》原文及注解译文_7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者,养也。

刍豢稻粱,五味调香(1),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bi(2),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3),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

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睪芷yìzhǐ,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所以养耳也;龙旗九斿(4),所以养信也;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5);故大路之马必倍至教顺(6),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说之为乐,若者必灭。

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丧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注释](1)香当作“盉”,通“和”,调和,调味。

(2)芬苾(bì必)芬芳。

(3)檖(suìmào)深邃的房屋。

檖通“邃”。

古“貌”字庙。

古代宫室也称庙。

笫(zǐ)竹编的床席。

几筵古人席地而坐,倚时用几,垫席称筵。

(4)斿(yóu):旗上的飘带。

(5)寝兕(sì):伏着的犀牛。

持虎:蹲着的虎。

均为画在天子车轮上的图案。

蛟韅(xiǎn):系在马肚下的皮带。

末:通“幦”(mì),古代车轼上的覆盖物。

弥:车耳,车厢两旁供人倚靠的地方。

(6)倍:当为“信”字。

译文:礼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就会有所索求,如果索求无度,没有标准,就会发生争斗。

学生用论语、孟子 荀子 译文

学生用论语、孟子 荀子 译文

【原文】(1句)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

就是仁人了。

”子张说:“请问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句)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原文】(3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句)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原文】(5句)11·16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6句)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翻译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翻译

夫文学者,人心之反映,世态之缩影也。

自古至今,文学之作,无不由人心所生,由世态所成。

是以,人之于文学,犹如水之于舟,鱼之于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人者,万物之灵,天地之心。

自混沌初开,天地既判,而人类始生。

人生而有欲,欲而有求,求而有得。

于是,人心起矣。

人心者,情之所生,志之所发,意之所至也。

文学之作,盖人心之流露,情志之意也。

文学之源,远矣。

上古之世,民智未开,文学之作,多以歌谣、谚语、神话等形式出现。

此皆人心之所感,世态之所现。

及至周秦,诸子百家,争鸣于世,文学之作,始有章法,有论辩,有抒情,有叙事。

此皆人心之反映,世态之缩影。

汉魏之际,五言诗兴,文学之作,多抒发个人之情,感慨世态之变迁。

晋宋之际,山水诗兴,文学之作,多描绘自然之美,抒发对人生之感悟。

唐宋之际,词赋兴起,文学之作,多抒发男女之情,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清之际,小说盛行,文学之作,多描绘社会现实,反映人民之生活。

人之所以爱文学,盖因文学能慰藉人心,启迪智慧。

文学之作,或言志,或抒情,或叙事,或议论,皆能触人心弦,使人感悟。

夫人心之苦乐,世态之炎凉,皆可于文学之中寻得慰藉。

是以,人之于文学,犹如饥者之于食,渴者之于水。

文学之作,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

盖文学之作,需人心之感悟,世态之体验,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

是以,人之于文学,需用心去感悟,用眼去观察,用手去创作,用口去传颂。

夫文学之作,如山川之壮美,如日月之光辉,如花草之芬芳,如音乐之和谐。

人之所以能欣赏文学之美,盖因人心之感悟,世态之体验。

是以,人之于文学,需有广博之胸怀,深邃之思想,真挚之情愫。

总之,人之于文学,犹如鱼之于水,鸟之于林。

文学之作,能慰藉人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人格。

故人应珍视文学,研究文学,传承文学,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以启迪后人。

译文:文学者,人心之反映,世态之缩影也。

自古以来,文学之作,无不源于人心,成于世态。

因此,人与文学的关系,如同水与舟,鱼与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荀况“欲望论”的主要内容解析

荀况“欲望论”的主要内容解析

荀况“欲望论”的主要内容解析作者:祝碧青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0期[摘要]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提出“性恶论”的人道观时,曾经对人类欲望问题作了比较细致而又独到的分析,尤其是对如何满足人类欲望以及满足欲望的原则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最终建构起比较系统的“欲望论”。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每个人应如何认识和对待欲望问题,从中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关键词]欲望满足欲望理性思维原则作者简介:祝碧青,湖北宜昌教育学院副教授。

在先秦诸子中,凡谈及人类欲望问题者甚多,但大都浅尝辄止,没有能作深入的分析。

到了战国末期,先期各派学术思想的总结者荀况(约公元前313年至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为了提出他的“性恶论”的人道观,曾对人类欲望问题作了比较细致而又独到的分析。

他不仅分析了欲望的各种表现、欲望的性质等等,而且还分析了欲望的满足和对待欲望的原则等问题,以致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欲望论”。

本文拟就荀况“欲望论”的主要内容作一浅析。

一、人生来就有欲望,欲望是人的性情的反应荀况首先肯定的命题就是:“人生而有欲”。

[1]即人们的各种欲望如欲食、欲暖、欲息、好利、恶害等等,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机能。

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焉。

”[2]在此基础上,荀况还对人的性、情、欲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客观的理解。

他认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3] 在他看来,性是天生成的,情是性的本质,欲则是情或性的具体反应。

例如寒冷本身是情或性的本质的一种表现,而求暖的要求就是欲。

既然性与情是“无待而然”的,那么欲同样也是“无待而然”的。

在中国思想史上,荀况第一个直接地论述了性、情、欲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在荀况以前的思想家当中,论述欲望的表现时,一般都只仅仅停留在“欲富”、“欲贵”之类,而荀况论列欲望的范围却相当广泛。

克己复礼练习答案

克己复礼练习答案
课文整体解读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 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 1、仁是礼的内在核心和基础,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钟鼓玉帛是外在形式,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 仁。)
• 2、礼是实践仁的方法途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 3、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礼的规范(色难,君子之居 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译文:
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 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 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 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 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 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 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 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 就是礼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君子已经得到了礼的调养,又喜爱礼的区别。什么叫做 区别?回答说:就是高贵的和卑贱的有不同的等级,年 长的和年幼的有一定的差别,贫穷的和富裕的、权轻势 微的和权重势大的都各有相宜的规定。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①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② 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3 分)
• 犯上作乱
• 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 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 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 敬爱和悦的容色。孝是仁的根本。
• 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 分析。(3分)
• • 这是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悌就是
仁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础。郭巨的孝举是“愚 孝”。杀儿之举,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实则残 忍。一则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 观念,二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三则会陷老母于 不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而有欲,情王世海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

《荀子·性恶》言道: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目、耳、口、体以及心思,都会生出欲,这些便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本欲。

这些本欲,天生具有,不可更改,便实际上构成了人的性。

同时,人性中存有的欲,是自发自显,而且必须得到满足,而满足的方式,则是依靠外物。

《荀子·礼论》言:“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这些说明,基本是没人反对的。

人要满足欲,就必然与外物发生接染、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人还自然表征出另外一个性能,是为情。

情是什么?一般来说,情具体指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情感表现。

《荀子·正名》言:“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礼记·礼运》言:“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现今依据心理学的考察可知,情的产生过程,大致是人受到外界以及内部的刺激,自然引出了血气的变化,作用到身体上,便直观表现为表面肤色的改变以及一些别样的肢体动作,如“怒发冲冠”、“面红耳赤”、“悲痛欲绝”等。

先秦时期的相关文献已多少指明了情的这些特性。

郭店楚简《语从一》言:“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又说:“喜怒哀悲之气,性也。

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

”1情,从本质上说,是人性的一个表征,即是人固有的一个性能。

1据李天虹的考察,情在如《尚书》、《诗经》、《左传》等先秦典籍中,多表示情实的意思,如情况之情;到《礼记》、《荀子》时,才具有了情感义。

我们就从“真实”义角度来说,情的情实义和情感义也是可以互融的,即外在的真实情况和内在的真实情况。

欧阳祯人(张杰)对情做了一些字源方面的考释,认为情的本字大概是青。

青字从生,指草初生的颜色,“生”指草生地上,“青”则为“生”之显现(青色),二者的关系,已多少透露了情与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说:“性与情,好像一株树生长的部位。

根的地方是性,由根伸长上去的枝干是情;部位不同,而本质则一。

所以先秦诸子谈到性与情时,都是同质的东西。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23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但它的作用或显现方式,与欲不同,则一定要有外物或外界信息等的刺激。

我们人性中固有的欲,促使人必然与外物发生接染,在这个过程中,也便自然会产生出情。

综合来说,人在外物的刺激下,自然生出自身血气的变化,作出情绪反应,生成情感体验等。

生成的情绪、情感,因为外界刺激的不同,自然会出现差异。

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喜、怒两类。

那么,何者能喜,何者能怒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郑国正卿子大叔的一段话,大体说出了其中的道理,云: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

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

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

喜生于好,怒生于恶。

……生,好物也;死,恶物也。

好物,乐也;恶物,哀也。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明确四点内容。

第一,好恶,大体可以与喜怒等情感归为一类,属于人的一种情感体验;第二,好恶的情感主要源于对自我欲望、利益的考虑,利于己则好,不利于己则恶,即“生,好物也;死,恶物也”;第三,好恶情感与喜怒等情感紧密相连,直接相关,即“喜生于好,怒生于恶”;第四,好恶之物也便成为喜怒等情感产生的直接缘由,“好物,乐也;恶物,哀也”。

可见,好恶喜怒等情绪反应、情感体验,主要源自外物对象能否满足我们的欲望、利益所求。

当外物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利益,我们便会生出好、喜的情感,并认定此物为好物;当外物不能满足时,我们便会产生恶、怒的情感,并认定此物为恶物。

换句话说,情与外物的关系是和欲与外物的关系相互对应的。

诸多关系,我们以图简示如下:年版。

)这些考察对我们明确情与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的具体内涵大有帮助,可参看。

李天虹:《<性自命出>与传世先秦文献“情”字解诂》,《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55-63。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第85-8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注:图中“1”、“2”、“3”,标明前后发展的顺序。

喜好、厌恶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我们对这些外物的主观态度,而这些态度,也便最先构成了我们对这些外物的主观认识。

如此一来,好恶之情就生成了好恶意识,所谓“好物”、“恶物”。

换句话说,此时情便转化为识。

《礼记·乐记》云:“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若一个外物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又因此促发了喜乐的情感体验,且自然形成了对它的主观判断和认识,即好物,后来的情况会是怎样呢?《荀子·性恶》有言: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生而有欲,有欲则必然向外物索求,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或者说是人的天性所为。

那么,为何会“争夺生而辞让亡”呢?原因自是——“顺是”。

什么是顺是?即“从人之性,顺人之情”,任凭性(欲)情的自由发展。

依前文所述,欲的满足直接对应着外物的消耗或刺激,若任凭欲、情的自由发展,便是任凭着我们对外物无限度的消耗或刺激。

仅从外物的角度来说,在一定时空中,能获得的外物是一定的,人们为了无限制地满足自身欲望,必然要对有限的外物进行争夺,争夺便导致暴乱,暴乱便无从谈辞让、礼义了。

如此看来,这样的推理过程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样的推理过程,已经假定了一个前提,即人的欲情必然“顺是”。

那么,这个前提能成立吗?人的任何本欲,都直接关涉着身体器官及相关机能,而这些身体器官和机能都有一个自然限度,如此来讲我们的欲也有一个自然限度。

如人填饱了肚子,便不会再有“饿”的刺激;人的眼睛已经非常疲惫了,便自然趋向于闭上;耳朵疲倦了,便会暂时失聪等。

但我们若从时间的角度加以考量,“饿”与“不饿”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此时饿不代表彼时不饿,此时不饿不代表彼时饿。

如此看来,虽说基于身体器官的欲总体来说有一个自然限度,但从时间和现实来说,这个限度并不明显,且不稳定。

换句话说,本欲从时间的角度来考量是无法获得满足的,或者说是无限的。

人的本欲得不到满足,就意味着人要与外物不断地发生接染,那么,情的生成也必然变得没有限度。

同时,情虽说主要得益于欲的存在,但并不完全是本欲的附属物,自形成后也将逐渐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因为情感的产生自然带来身体及心理的舒适和愉悦或者痛苦和烦躁。

我们为了获得这种舒适、愉悦或者逃避痛苦、烦躁,也会促发自我去主动与他物接染或避免与他物接染。

它本身不是人的本欲,但会产生同本欲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人们便自然也称其为“欲”,或者确切地说,为“情欲”。

例如人的性欲望。

小孩生而具有性欲,即具有性的性能,所以性欲属于人的本欲。

但小孩并不天生就具有“性的愉悦”。

性本欲的存在,要求人与外物发生接染,即与外物发生性交活动。

从本欲的性质来讲,性交行为只具有天生的“生殖繁衍”功能。

但是,在后天具体的性交过程中,性交双方自然而然会获得一些舒适、愉悦的体验,从而生出喜乐情感。

当这种愉悦、喜乐情感形成后,我们自然会为了获得这种情感体验而主动去寻求与他者发生接染(性交)。

此种性交行为,便不再是本欲的促发,而是情欲的促发。

那么,这种情欲有限度吗?从情欲本身来讲,它的形成要建基于身体的感觉、体验器官和必要的血气、精力上。

这就是说,除非身体的感觉、体验器官麻木或损坏,或者自身的血气、精力几近枯竭、耗尽,这种情欲才不再作用或不起作用。

那么,这个限度容易达到吗?无需多论,这个限度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很难达到的。

换句话说,人的情欲也是基本没有限度的。

而且,情欲本身,与本欲的满足相伴而生,虽说是单纯地满足情欲,但实际的过程中也必然有着本欲的满足。

例如性愉悦的获得,必然有着性本欲的实践;食物口味的获得,必然有着食欲的实践。

如此看来,情欲和本欲之间存在着相互生长、相互促发的关系。

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

本欲,直接来自于人生而具有的身体所需,更多具有先天性,不可更改,不可褪除,而情欲,主要来自后天的感官体验和经历,虽是性与外物接染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更多具有后天性,可以接受更多人意的改变。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在满足本欲的过程中淡化或减少情绪、情感体验过程及所得,从而最大限度地弱化情欲。

2相反,我们若增加和强化了这种情欲,必然使得情欲更加膨胀而失去限度。

而当本欲和情欲都促发了与外物的无休止的接染,整个过程以及喜乐、好恶等经验和心识都将在神经、大脑等识记性能的作用下,形成日益深刻且明确的认识。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形成了对外物的认识、理解,而且同时形成了对自我的认识、理解。

本欲和情识,好恶与喜怒,最终都会在我们的意识里形成一个个“念”,我们或者可以称其为“欲念”。

基于我们意识对人的行为、心理的控制和引导力,可想而知,欲念形成后,自将对我们的行为和心理形成巨大的控制力和主导性。

而欲念的生成和满足,更是在本欲和情欲的共同作用下,生生不息,没有限制。

综合来说,本欲难以满足,必然促发人们不断地寻求外物来满足本欲;不断满足本欲,又自然促发好恶情识的不断产生;不断强化的好恶情识,又会促发人们去不断地与外物发生接染。

如此一来,本欲、外物和好恶情识便构成了相互促发、周而复始的一场无休止的运动。

在这样的循环中,人的欲情不断增长,而且愈演愈烈,“顺是”是必然的了。

由此可见,荀子的推论完全正确,无可争辩。

2例如孔子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道家之远离尘嚣,佛家之“八戒”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欲望,减少满足欲望所带来的情欲,从而达到清心养性,少私寡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