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陆地水、生物、土壤 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陆地水、生物、土壤 综合练习

陆地水、生物、土壤综合练习读右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潜水D.承压水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 a变大B.b变稳定C. 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D.紫外线5.根据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A.划分植物类型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6.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A .判断水体污染B .判断人口分布C .分析城市大气污染D .估算工业生产总值7.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 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

(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 .a 图潜水补给河流,b 图河流补给潜水D .a 图河流补给潜水,b 图潜水补给河流8.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 )A .减缓地面沉降B .保护地下水资源C .地下水开采成本高D .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读图,回答9—10题。

9.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A .降雨和少量地下水B .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 .地下水、融雪和降雨D .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10.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 .东北三江平原B .浙江南部C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D .青藏高原北北5051 52 53 54 5453 52 51 50 a b11.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4讲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课时作业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4讲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课时作业

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一、选择题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根据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

第2题,该地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若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区。

第3题,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

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答案:1.A 2.D 3.C(2011年唐山模拟)读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4~6题。

4.能正确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 )A.g→b→c→d B.a→b→c→dC.f→a→c→e D.g→e→f→a解析:选A。

读图可知,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上,所以能正确表示内陆水循环的是g—b—c—d。

5.水循环对图示地区除提供水资源外,还直接提供的资源有( )A.土壤 B.水能C.潮汐 D.波浪解析:选B。

水循环能提供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土壤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关系,但不是直接作用;潮汐是天体的引潮力作用形成的,波浪也不是水循环直接导致的。

6.若图示地区的纬度为40°~60°,其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 )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台风雨④锋面气旋雨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选D。

如果在40°~60°之间,为西风带控制,多锋面气旋雨,气流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地形雨。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

届高考地理一轮检测“考黄金”精讲精析(人教版):第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和土壤

届高考地理一轮检测“考黄金”精讲精析(人教版):第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和土壤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和土壤( 时间: 3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5 分,共 60 分)1.以下对于河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流右岸更简单遭到侵害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渐渐增添以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依据采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当地城市20 世纪80 年月以来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表示图( 含估计 ) 。

读图回答2~3 题。

[ 根源 : 学* 科 * 网 Z*X*X*K] 2.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上图时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来源:]A.降水总量B.气温柱状图C.地下水水位变化 D .降水柱状图3.对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选项是()A.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量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D.增添城市绿地面积(2018 ·昆明模拟) 以下图是“某山地海拔与植物生长量、年均匀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均匀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

读图达成4~ 5 题。

4.与图中①②③④曲线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①—年太阳辐射量 B .②—年均匀气温C.③—植物生长量 D .④—年降水量5.②曲线在 2 500M 左右有显然曲折变化,其主要的影响要素是()A.地面情况 B .大气环流C.地形坡度 D .牧业发展以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 潜水面海拔 ) 年内变化图”。

读图回答6~ 7 题。

6.图中所示这种天气条件简单引发的地理现象是()A.寒潮 B .泥石流 [ 根源 :Z_xx_]C.凌汛 D .沙尘暴 [ 根源 : 学 * 科* 网 Z*X*X*K]7.以下城市所在地区,与上图所示天气种类同样、海拔邻近的是()A.天津 B .昆明C.新奥尔良D.加尔各答(2018 ·淄博检测 ) 以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散布剖面表示图”,读图达成8~ 9 题。

高考地理《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2023·安徽高三一模]呼伦湖(下图)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为其主要补给河流。

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流向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使湖水在淡水和咸水之间不断转化。

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新开河流向变化的原因是()A.呼伦湖流域降水量的增加B.呼伦湖流域蒸发量的增加C.呼伦湖淡水和咸水间的转化D.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水位差异5.1998~2002 年,呼伦湖逐渐变咸,该时期()A.湖泊的面积减小B.新开河向东北流C.该地降水量增加D.湖泊的水位上升[2023·福建南平联考]北京市玉泉山泉被誉为“京都第一泉”,自元代起便专供皇宫使用。

1975年,玉泉山泉断流。

2005年当地提出恢复玉泉山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北京市西山地区肩负北京城区的供水任务而难以实现。

目前,专家设计了利用永定河回灌地下水的方案,预计到2050年,玉泉山泉将恢复到出流水位。

下图示意玉泉山泉补给区和排泄区的关系。

据此完成6~7题。

6.玉泉山泉补给区比排泄区()①地势高②岩性破碎③降水集中④用水量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玉泉山泉恢复出流需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主要原因是该地地下水()A.亏空大B.流程长C.更新快D.流速慢[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

高中地理总复习能力训练: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土壤

高中地理总复习能力训练: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土壤

"【把握高考】2018高中地理人教版总复习能力特训13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土壤练习"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8淄博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水资源类型是( >①淡水②咸水③生产用水④生活用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下列关于图示设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②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③比较适用于城市区域④比较适用于农村区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读: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系统利用降水,主要用于生活,属于淡水资源。

这种系统适用于水资源紧缺的城市地区。

b5E2RGbCAP答案:1.D 2.C(2018梧州质检>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A.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D.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解读:三种补给类型中,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但是较为稳定,积雪融水补给发生在春季,大气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时间较短。

p1EanqFDPw答案:D4.下列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B.光、热、水资源丰富C.土壤肥力高D.河流含沙量大解读:我国各地中,既有积雪融水补给,又有降水补给,但又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区在东北地区最典型,据此判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DXDiTa9E3d答案:C(2018海淀模拟>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解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间为海陆间水循环,乙丙间为陆地内循环,丁为海上内循环。

答案:D6.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解读: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课件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课件

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水循环类型 代码 名称
发生流域
水循环环节
A
___海__陆__间___ 大循环
_海__洋__和_陆__地__ 之间
①②③地降__、海水__下水__⑥洋汽__径、___水输___流___⑤蒸送_______地发、____表__下、_径_渗_⑦流_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专 题 优 化 演 练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释疑解惑 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大循环,又有陆地 循环;在内流区域,以陆地循环为主。 2.水循环的意义 (1)维护全球_水__量__平__衡__,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_更__新_。 (2)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 现_物__质__迁移和_能__量__交换。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_生__态___,不断塑造_地__表__形__态_。
(3)判读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若潜水背河而去,则河水补给潜水(如下图B);若 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如下图A);而在 下图C中,西岸潜水补给河水,东岸河水补给潜水。
学以致用 1.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在河流东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西岸河流水补 给地下水
径流变 化规律
径流量的季 节变化示意 图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典 型地区
湖泊水
对河流径流起 调节作用:在 河流源头,调 节河流水量; 在河流中下游 ,洪水期削减 河川洪峰,枯 水期补给河流
湖泊蓄 水量
普遍
补给稳定可靠 地下水 ,且与河水互

地下水 位高低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水循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水循环

第五章地球上的水第18讲水循环[课标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知识体系导学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地球上的水呈固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

3.从利用上看(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泊水以及,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以及与之相伴的变化。

2.能量:和地球重力能。

3.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陆地内循环和。

【特别提醒】内、外流区的水循环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4.过程及主要环节A蒸发→B【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状态,维持全球水的。

2.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变化。

3.是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形成多姿多彩的。

四、洪涝灾害防治1.类型(1)洪水灾害:指由于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急剧上涨,水流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指由于大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的现象。

2.防御措施(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

(2)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提升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掌握解题技法关键能力一分析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典题精研】[典例1][2020·天津卷]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

如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课件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课件

B C
释疑解惑 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大循环, 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大循环,又有陆地 循环;在内流区域,以陆地循环为主。 循环;在内流区域,以陆地循环为主。 2.水循环的意义 . 更新 (1)维护全球 水量平衡 ,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 维护全球_________, 维护全球 ____。 。 物质 能量 (2)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 生态 迁移和_____交换。 交换。 现_____迁移和 迁移和 交换 地表形态Biblioteka 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
水循环类型 代码 名称 发生流域 水循环环节
A
① _________ 海洋水蒸发、 ② _________、 海陆间 __________ _____和_____ ③ 水汽输送 、 ⑤ 海洋 和 陆地 降 水 地表径流 ________ 、 ⑥ 大循环 之间 地下径流 、 ⑦ ________ 下渗 ____ 陆地 循环 _____循环 海洋循环 陆地内部 海洋 内部 _____内部 蒸发、 蒸发、④____、降 、 蒸腾 水 ①______、 蒸发 、 降水到海洋 ⑧___________
第14讲 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 讲 陆地水与水循环、
第 14 讲 陆 地 水 与 水 循 环、 生 物 与 土 壤
考基自主落实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考基自主落实
一、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1.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 .水资源: 淡水 资源 资源。 的_____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 河流水 、 淡水湖泊水 和浅层地下水 _______、__________和浅层地下水。 和浅层地下水。 2.陆地水体类型 . (1)按空间分布 按空间分布 地表水:江河水、 湖沼 水 _____(淡水主体 淡水主体) ①地表水:江河水、_____水、冰川 淡水主体 潜水 等。 地下水:包括_____和承压水 按埋藏条件分 。 和承压水(按埋藏条件分 ②地下水:包括 和承压水 按埋藏条件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2018·山东济南模拟)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假设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那么数码①②③④依次表示()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C、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解析:选B。

水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解题时可采用尝试法解题,把四者填进去以后,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看其是否符合水循环的过程。

2、假设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那么数码⑤⑥⑦⑧依次表示()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B、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C、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解析:选D。

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⑤由海洋水变成了大气水,表示蒸发;⑥表示地表水变成了海洋水,为地表径流;⑦是大气水变成了地表水和海洋水,表示降水;⑧表示地表水下渗,然后变成地下水。

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⑤B、⑥C、⑦D、⑨解析:选B。

目前人类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但最主要的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都可以对地表径流产生影响。

(2018·昆明一中月考)右图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的地理含义分别是()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C、光合作用、释放氮气D、呼吸作用、释放氧气解析:选B。

①为光合作用,②为释放氧气。

5、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①有机质的积累②岩石风化③地下水吸收④养分元素的富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

6、如果该示意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考虑到淋失作用的存在,那么该地的土壤特点是()A、土质疏松,富含钙质B、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C、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D、碱性土壤,富含钾、钠等养分解析:选C。

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土质黏重,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

7、(2018·福建六校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数码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_______补充水资源。

(4)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是示意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任意列举三个例子)。

答案:(1)大气(2)水汽输送径流输送(或地表径流)(3)海陆间陆地(4)④(或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一】选择题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2、该河流假设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以下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根据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

第2题,该地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假设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区。

第3题,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

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答案:1.A2.D3.C(2018·唐山模拟)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4~6题。

4、能正确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A、g→b→c→dB、a→b→c→dC、f→a→c→eD、g→e→f→a解析:选A。

读图可知,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上,所以能正确表示内陆水循环的是g —b—c—d。

5、水循环对图示地区除提供水资源外,还直接提供的资源有()A、土壤B、水能C、潮汐D、波浪解析:选B。

水循环能提供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土壤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关系,但不是直接作用;潮汐是天体的引潮力作用形成的,波浪也不是水循环直接导致的。

6、假设图示地区的纬度为40°~60°,其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台风雨④锋面气旋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

如果在40°~60°之间,为西风带控制,多锋面气旋雨,气流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地形雨。

(2017·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7~8题。

7、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8、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乍得湖的经纬度位置可知此地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从图中该湖泊的流域范围可以看出该流域为内流区域,水汽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

第8题,由乍得湖不同时期的湖岸线变化可以判断出该湖水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解析:7.D8.B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0、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以下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解析:第9题,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和流程可判断出:①表示降水,②表示地表径流,③表示蒸发,④的图例含义为流域间循环,因此为跨流域调水。

第10题,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排水环节,既要注意防止当地污染,又要防止对下游地区造成污染。

答案:9.B10.D11、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解析:选D。

由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图可知:表层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是③,应为荒漠土壤;由于森林植被的枯枝落叶较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②。

【二】综合题12、(2018·江苏百校联考)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E、F所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_______(字母)。

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水循环类型、地质构造。

第(2)题,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能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第(3)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该地降水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

第(4)题,E处为向斜构造,地下水丰富,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答案:(1)海陆间循环向斜背斜(2)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3)使该地降水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

(4)E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至少答出三点)13、(2018·秦皇岛模拟)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即使增加降水量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E、GA(3)枯枝落叶淋滤(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5)荒漠缺水(6)降水量小于蒸发量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