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doc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5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b4c7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3ef8b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1.png)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良。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专心思索,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具预备1.识字卡片 2.录音机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2.小组内沟通、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得意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玩耍,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这时,有一件特别奇怪的雨衣消失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同学们,你们更喜爱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创造的吗?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它。
(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
2.初步了解:小林创造了什么?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熟悉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教师”) 2.合作沟通,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
(看识字卡片)(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沟通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构造相近:羞、着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ià)得(děi)易读错字:膝(xī)(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看实物:膝、棒、胎、膜动手演示:剪、贴、旋、压(6)出示词语表演、舞蹈、美丽、旋转、赞扬、联欢会、展览台、缓缓张开、慢慢模糊、五颜六色指读——齐读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五、小结:(略)其次课时一、复习稳固,积存字词。
1.摘苹果把生字卡片做成苹果状,贴在苹果树上,学生自愿来摘,摘下后带着大家读一读,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5f14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9.png)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学生通过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充气雨衣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充气雨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将生字词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采用认读、书写、运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生字词。
a.初步感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充气雨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字词。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充气雨衣的特点、优点和作用。
2.教师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3.教师总结课堂表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325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7.png)
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正确使用充气雨衣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充气雨衣的介绍;2.充气雨衣的原理;3.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4.充气雨衣的保养。
三、教学准备1.充气雨衣样品;2.PPT课件;3.模拟充气雨衣的实验器材;4.准备一些充气雨衣的使用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短的介绍和提问,引起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介绍充气雨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充气雨衣的外观、功能和用途。
这部分内容要简洁明了,让学生对充气雨衣有个初步的了解。
3. 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15分钟)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动画,向学生展示充气雨衣的原理。
强调充气雨衣的充气槽和气泵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
4. 演示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20分钟)老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地使用充气雨衣。
从穿戴的顺序到充气的操作,一步步地教给学生。
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充气雨衣的使用注意事项,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5. 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分配一件充气雨衣和一个模拟充气雨衣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亲身体验充气雨衣的使用过程,并结合实验器材进行模拟操作。
老师和助教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6. 案例分析(15分钟)老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充气雨衣的使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充气雨衣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使用技巧。
7.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回顾充气雨衣的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多加实践,提升操作技巧,同时也要强调安全意识。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充气雨衣的使用心得,字数不少于500字;2.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充气雨衣的小模型,并写一份制作过程报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课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76631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f.png)
小学语文课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难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具、课件】投影仪、卡片。
【首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猜谜语,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2、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3、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4、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⑴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⑵“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⑶“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⑷“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⑴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⑵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⑶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人教:充气雨衣教学设计.doc
![人教:充气雨衣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bb803311284ac850ad0242f2.png)
人教: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充气雨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
“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⑶、夸奖的句子嘿!别提多棒了!四、情感升华。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f0fd4d9b89680202d82516.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1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投影仪、卡片。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a0a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创新的思维。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通过对《充气雨衣》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雨衣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充气雨衣》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4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5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故事续写练习,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对自己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同伴对彼此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故事续写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的词汇运用、句型准确性和流畅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充气雨衣》故事文本。
故事图片或视频。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
故事续写本子。
口语表达评价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雨衣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学生之间的雨衣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雨衣作品,增进交流与合作。
6.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充气雨衣》的故事,并讨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2442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5.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 学会正确地充气和穿戴充气雨衣; 3. 掌握充气雨衣的妥善保养方法。
二、教学内容1.充气雨衣的材质和原理;2.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3.充气雨衣的保养方法。
三、教学准备1.充气雨衣样品;2.充气泵;3.课堂展示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标题“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并向学生解释本节课将学习关于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2. 知识讲解(20分钟)2.1 充气雨衣的材质和原理 - 老师介绍和展示充气雨衣的样品,解释其材质和原理。
- 解释充气雨衣是通过充气的方式来形成保护层,防止雨水渗透。
2.2 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 - 老师演示充气雨衣的正确充气方法: - 将充气泵接口插入充气装置; - 待充气装置充满空气后,迅速拉起装置上的搭扣,扣上充气雨衣。
- 强调正确使用搭扣的重要性,以保证充气雨衣的有效防水效果。
2.3 充气雨衣的保养方法 - 老师讲解充气雨衣的保养方法: - 使用前先清洁雨衣表面,确保没有杂质; - 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尖锐物品刺破; - 使用完毕后,将充气泵口拔出,并将橡皮塞封闭; - 存放时应远离高温和阳光直射。
3.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充气雨衣样品和一个充气泵;•学生们依照老师的示范,实践操作充气雨衣的正确充气方法;•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小组成员观摩。
4. 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强调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学生提问和解答。
5. 布置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份有关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的说明书,要点包括充气方法、搭扣使用、保养方法等。
五、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结合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充气雨衣来更好地理解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
同时,布置作业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6e30c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b.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65f36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4.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充气雨衣》这篇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帮助。
(3)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创新精神和关爱他人的主题。
2. 运用想象力,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雨衣的使用场景。
(2)板书课题《充气雨衣》,提问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期待。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教师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和运用。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 课文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想象与创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如果你有一件充气雨衣,你会用它做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6.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爱他人主题,如:“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分享自己的充气雨衣?”(2)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经历,交流关爱他人的感受。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73a4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7.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充气雨衣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学会正确地使用充气雨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充气雨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正确地使用充气雨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充气雨衣样品。
2.展示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充气雨衣的名称及作用,并提问学生在雨天是否使用过充气雨衣,他们认为充气雨衣的作用是什么。
2.探究(25分钟)a.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揣摩充气雨衣的结构和原理。
老师向学生展示充气雨衣样品,并指导学生观察其结构和材质。
b.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他们对充气雨衣的猜测,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原理。
c.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的猜测结果,让学生在相互之间交流和讨论,最后确立充气雨衣的基本原理。
3.实验操作(40分钟)a.进行充气雨衣的实验操作。
老师向学生介绍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b.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学生都能亲自使用充气雨衣,并体验其效果。
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4.总结归纳(10分钟)a.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使用充气雨衣的正确步骤,找出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b.学生自由讨论或小组分享,列举一些特殊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如何使用充气雨衣。
5.拓展延伸(15分钟)a.根据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结构,小组合作完成一道相关的探究性问题。
b.展示小组的成果,并进行讨论。
6.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家庭成员或周围人在下雨时使用雨衣的情况,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观察心得。
五、板书设计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1.穿入雨衣。
2.打开充气装置。
3.充气至合适位置。
4.关闭充气装置。
5.出门使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实验和观察,了解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结构。
通过反思,我发现在实施这个教学设计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戏等趣味性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2a3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c.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充气、雨衣、设计、实验、成功”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如何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
(2)学生树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3)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主要内容的理解。
3. 课文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词汇的理解。
2. 课文作者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最终成功设计出充气雨衣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课文音频:准备课文对应的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3.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物道具,如充气雨衣,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充气雨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所讲述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551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4.png)
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充气雨衣》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生字词,正确书写。
3.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充气雨衣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作者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创新的想法?如何实现?2.各组汇报,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家长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建议。
教学资源:1.课文《充气雨衣》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充气雨衣》中描述的发明过程,感受作者的创新思维。
2.学习生字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其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科学原理及其创新点。
2.激发学生将创新意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情。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展示充气雨衣实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学生回答:“充气雨衣,下雨天穿。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606d5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4.png)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充气”、“雨衣”等,并理解其意思,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充气雨衣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故事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表达对充气雨衣的看法。
3.阅读理解: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充气雨衣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4.口语交际:讨论课文中提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写作训练:仿写小练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充气雨衣》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讨论、复述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充气雨衣》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生字词时,通过游戏和实际语境的运用,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记忆和掌握。这一点让我觉得,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科学原理,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充气雨衣的特点和作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充气雨衣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充气雨衣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7fc4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6.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正确的充气雨衣使用姿势和操作技巧;3.学会正确的充气雨衣的保养和维护方法;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充气雨衣的定义、原理和种类;2.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充气雨衣的保养和维护方法;4.充气雨衣的团队制作和创新设计。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充气雨衣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兴趣。
步骤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种类和结构,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
步骤三:使用方法演示(20分钟)1.指导学生正确穿戴充气雨衣,包括拉链的使用和衣领的调整;2.演示正确的充气方法,要求学生根据示范进行操作,确保充气雨衣充分饱满;3.提醒学生注意充气雨衣的使用注意事项,如防止撞击、避免锐物接触等。
步骤四:保养和维护方法介绍(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充气雨衣的保养和维护方法,包括清洗、干燥和存放;2.强调保养和维护的重要性,延长充气雨衣的使用寿命。
步骤五:团队制作和创新设计(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2.每个小组设计一种创新的充气雨衣样式,并制作出原型;3.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设计创意和特点,并讨论各组设计的优缺点。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展;2.学生展示自己的团队设计成果,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创新亮点;3.评选并表彰本次设计大赛的获奖小组。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充气雨衣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2.提问学生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评估学生在团队制作过程中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1.教学时间安排合理,但可能需要调整团队制作的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设计创意;2.教学内容和方法有足够的吸引力,但需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3.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练习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充气雨衣的使用技巧。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26d7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4.png)
《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构造和制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充气雨衣的定义和作用2. 充气雨衣的构造和制作材料3. 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技巧4. 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方法5. 充气雨衣的创新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2. 教学难点: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利用实物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采用问答、填空、选择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充气雨衣样品和制作材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3. 准备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4. 安排适当的教学空间和时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衣的图片,提问学生对雨衣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充气雨衣。
2. 新课导入:介绍充气雨衣的定义、作用和构造,让学生初步了解充气雨衣。
3. 教学互动:讲解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充气雨衣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充气雨衣,评价同伴的作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探究充气雨衣的创新与发展。
七、课后作业1. 调查了解充气雨衣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思考如何改进充气雨衣的设计,提高其使用效果。
3. 查阅资料,了解充气雨衣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c88d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b.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4、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
3、试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最先猜出来。
“全身都是宝,爱吃百样草。
吃饱就睡觉,走路哼哼摇。
”(打一动物)(课件出示谜底“猪”)2、真聪明!猪的确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爱睡懒觉,一生除了吃就是睡。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猪有关的科学童话故事《充气雨衣》。
(板书课题)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穿着充气雨衣?为什么要设计充气雨衣?)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文《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学。
3、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1)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充、泳、囊、胎、踪、差、棒、豫、絮、佩、售”。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词语“气艇、游泳、发明、方便”。
三、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从随风转动的雨衣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什么?充气雨衣是怎么样发明的?(板书:小林充气雨衣)2、指名学生概述。
(小林看到人们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看到水球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3、小林都看到些什么?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小林看到人们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看到水球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小林的心情郁闷,因为人们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时十分不方便。
)4、小林从哪里得到启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林从水球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得到启示,受到启发发明了充气雨衣。
)5、你认为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勤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 -
《充气雨衣》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因此,本课应该大胆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