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合集下载

今年香港七一庆回归活动新闻稿

今年香港七一庆回归活动新闻稿

今年香港七一庆回归活动新闻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7月1日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活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驻京代表吴卫民大使在京出席并致辞。

他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的辉煌成就及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离不开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也离不开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密切合作、同舟共济。

驻京代表吴卫民说:“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央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一国两制’下的各项任务,成功实现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完全融合;中央政府始终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严格遵守‘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

”他表示:“这20年来,国家和香港特区同心协力、互相照顾,共同克服各种困难。

在经济发展上给予巨大支持;在社会保障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在民生改善方面给予大力帮助等等。

”吴卫民说:“中央政府一如既往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及基本法。

中央政府始终相信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一如既往与中央政府共同努力,推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驻京代表吴卫民说:“作为祖国内地的一分子,我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相信我们与内地同胞一起携手前进、同心合力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一、庆祝活动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约400人,以及来自北京的部分市民,在7月1日当天在北京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7月1日上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张灯结彩、彩旗飘扬。

在广场中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上午10时许,一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祝活动”拉开帷幕。

活动分两个部分进行:一是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宣布关于《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大型图片展的决定;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黎栋国宣布关于《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大型图片展之新闻稿及有关图片的决定。

二、经济发展成果丰硕截至去年年底,香港 GDP为13,000亿港元;其中内地市场占5,200亿港元,出口1,060亿港元,进口1,246亿港元。

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新闻两篇之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新闻两篇之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学会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重温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途径,弄清新闻的脉络和思路。

2、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

教学重点:新闻的特征和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和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五步阅读法教学设想:安排一课时。

尝试“中学语文‘六环’‘五步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的本位,让激情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情境触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学生激动、感慨……二:“研究课题”,让激情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别了,“不列颠尼亚”》就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它选自《通讯名作100篇》,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是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四人智慧的结晶。

这则新闻是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最别致的一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题目为主谓倒装句,意在突出强调,借鉴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并翻出了新意。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课堂于学生,让语文教学回归阅读的本位第一步阅读:(通读文本)紧扣文题,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如:学生读完这则新闻会发觉: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记录了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

第二步阅读: (速读文段) 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学生概括段意,分析结构,讨论文章思路)1、学生概括各自然段段意,然后展示,集体评价,老师小结。

回归日纪实回顾香港回归后的体制和民主进程

回归日纪实回顾香港回归后的体制和民主进程

回归日纪实回顾香港回归后的体制和民主进程1997年7月1日,香港归还给了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香港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

自此以后,香港实行了“一国两制”政策,保留了独特的社会体制和法律制度,并保障了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本文将回顾香港回归后的体制和民主进程。

一、香港回归后的体制1. 特别行政区制度:香港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和法律地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负责管理香港事务,但国家的安全权属于中央政府。

2. 法治原则:香港保持了独立的司法系统和对法治的坚定信仰。

香港的法律体系仍然基于英国的普通法,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所不同。

香港的法院独立运作,审理案件时保持独立和中立的立场。

3. 基本法保障:香港实行了基本法,作为香港回归后的宪法。

基本法确保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和权利保障,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平集会自由等。

这些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使香港成为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社会。

二、香港回归后的民主进程1. 选举机制:根据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居民有权享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香港举行定期选举,包括行政长官选举和立法会选举。

行政长官的选举是间接普选产生的,而立法会的成员则由直选和功能界别选举产生。

2. 公民参与:香港回归后,民众对政治事务的参与明显增加。

各种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在香港活跃,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抗议、示威和集会来表达意见和诉求。

这种广泛的参与形成了香港政治的多元性。

3. 民主发展:回归后的香港逐步推进了民主进程。

在实践中,香港民主制度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如选举制度不完全符合普选原则,部分政治力量对立法会的议席分配存在争议等。

然而,香港社会对民主的追求不断推动着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

总结起来,香港回归后保留了独特的社会体制和法律制度,并实行了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基于法治原则和保障的权利,香港成为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社会。

民主进程在香港得到推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新闻香港回归15年大事记

新闻香港回归15年大事记

新闻香港回归 15 年大事记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 15 周年纪念日。

以下是香港回归 15 年来的大事一览: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成立,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成立典礼。

行 政长官、特区主要官员、临时立法委员会会议员、高等法院法官等宣誓就职。

9 月 10 日,香港特区临时立法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议员动员讨论 的修订香港特区临时立法委员会 《议事规则》 、 解散临时立法委员会 《议事规则》 工作小组、设立教师节等议案 。

10 月 8 日,董建华公布特区首份施政报告 。

这是一份香港人自己制订的施政报告, 它以长远眼光, 构筑未来治港蓝图, 将解决房屋、教育和老人福利作为特区政府首要任务。

12 月 8 日,36 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经选举顺利产生,在“一国两制”下, 他们在 1998 年 3 月首次独立组团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事的管理。

1998 年 5 月 24 日,香港特区举行第一届立法会选举。

5 月 25 日,香港特区第一届 立法会选举产生。

7 月 2 日,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范徐丽泰当选为首届立 法会主席。

8 月 17 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公布,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一对大熊 猫。

10 月 15 日,凡持有有效的《往来港澳通行证》的前往香港探亲人员,可从 与香港直通的所有“水、陆、空”开放口岸通行。

11 月 25 日,驻港部队部分人员开始轮换。

1999 年 1 月 1 日,《港澳同胞回乡证》停止签发。

1 月 15 日,《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正式启用。

1 月 29 日,香港终审 法院裁决,具有永久身份的港人在大陆出生子女具有在港永久居留权。

7 月 12 日,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就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 所生中国籍子女申请赴香港定居受理审批程序问题达成共识。

3 月 16 至 17 日,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第 45 次全体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代 表在会谈中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了香港回归后 20 个月来的良好发展,并表示要1/8继续为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努力。

香港回归新闻稿500字

香港回归新闻稿500字

香港回归新闻稿500字2022年7月1日,香港隆重庆祝回归25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标志着香港从英国殖民统治下回归中国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回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团结和自豪感。

回归25年来,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保持了高度自治,享有独立的司法系统、言论自由和市场经济。

香港成功地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的地位,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全球的重要桥梁。

在这25年里,香港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特别是在2019年爆发的社会动荡和COVID-19疫情的冲击下,香港社会面临了严重的考验。

然而,香港人民展现出了坚韧和团结的精神,共同克服了困难,重建了城市的繁荣和稳定。

回归25周年纪念日是香港人民的喜庆日,也是中国人民的喜庆日。

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香港的发展,保障香港居民的权益和自由。

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香港将继续繁荣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将举行一系列盛大的仪式和活动。

其中包括升旗仪式、游行、文艺演出等。

此外,还将举办各类座谈会、研讨会和展览,回顾香港回归的历史和成就,展望香港的未来。

我们诚挚地邀请全世界的朋友们一同参与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活动。

我们欢迎您来到香港,感受这个独特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庆祝活动,增进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了解和支持,推动香港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象征着香港的繁荣和成长。

让我们共同庆祝这一伟大时刻,为香港的未来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附: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活动安排7月1日:- 上午7:30,升旗仪式在金紫荆广场举行。

- 上午9:00,游行活动从维多利亚公园开始,沿途将展示香港的历史和文化。

- 下午2:00,文艺演出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展示香港的文化艺术成就。

7月2日至7月31日:- 各类座谈会、研讨会和展览将在香港各地举行,回顾香港回归的历史和成就,展望香港的未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课文相关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课文相关资料

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文相关资料1.闻一多关于香港、澳门的诗歌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摘自闻一多《七子之歌》)2.香港回归谈判按照条约,到1997年6月30日,英国对香港新界的租期就要到了,但英国政府并不想归还,1979年3月派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到北京摸底。

邓小平会见他时明确指出:香港主权属于中国,但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即使1997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

“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1982年以后,邓小平又在会见美籍华人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表明了收回香港的坚定态度。

即使这样,英国人仍不死心。

撒切尔夫人曾考虑过国际共管,考虑过通过全民公决搞香港独立,甚至考虑过武力对抗。

她于1982年9月首次访华第一次跟邓小平会见时,一上来就要求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香港的管辖,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

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邓小平立刻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

他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同时,邓小平还为解决香港问题定了“调子”:第一,中国决心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于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第二,希望中英合作实现平稳过渡;第三,如谈不成,中方将单独采取行动;第四,如出现动乱,就将采取非和平方式提前收回香港。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 0 0 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7 月1 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 9 9 7 年7 月1 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凌晨0 时1 2 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政府代表团王汉斌、卓琳等成员出席了交接仪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仪式的还有观礼团成员。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 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 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 0 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邓公晚年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发展和变化,并期待着其回到祖国的怀抱。邓公多次表示,希望香港回归后,能“到祖国自己的土地上看一看”。然而,天不从人愿,1997年2月,一代伟人与世长辞。此时距香港回归不足5个月。
第一,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一国”就是要维护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安全。“两制”就是要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第二,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要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香港的最高法律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和社会组织,中央政府和内地各部门各地区的各级各类组织,香港居民和内地人民,都必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基本法为行为准则。第三,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香港最重要的主题,也是广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心愿。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才能不断改善,社会才能保持稳定,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也才能顺利发展。第四,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香港各界人士应该紧密团结起来,积极促进一切有利于香港同胞福祉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坚决反对一切有损于香港同胞福祉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只要香港各界人士秉持讲大局、讲团结、讲包容的社会共识,始终以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就一定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七至九年级)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七至九年级)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 龟虽寿/曹操 词诵读 赠从弟(其二)/刘桢
梁甫行/曹植 移居(其二)/陶渊明
13.背影/朱自清

情感 哲思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语言要连 贯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学写人物 小传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9.三峡/郦道元
12.唐诗五首
10.短文两篇

美景 依然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景物描写 要抓住特 征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第 3 页,共 7 页
八年级·下册
单 元 主题
阅读 课文

民风 1.社戏/鲁迅 民俗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科技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之光 恐龙无处不在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 的?
/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潼关/谭嗣主题
阅读 课文
1.邓稼先/杨振宁

群星 闪耀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
片断/臧克家
3.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家国 5.黄河颂/光未然 情怀 6.最后一课/都德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全目录 (部编统编人教版)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全目录  (部编统编人教版)
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

修身
正己
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文从字顺

Hale Waihona Puke 科幻探险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1.社戏/鲁迅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学习仿写

科技
之光
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人生
之舟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4.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中英香港领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英香港领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事件:
香港已经回归
简单介绍:时间、地点、宣告、意义
主体:过程及意义 具体报道:
结语:介绍其他人员 各国记者人数
1)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 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 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句 段 品 鉴
品析:这一段作为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回归 祖国,从香港的主权变化及回归祖国的时间两个方面为 下文埋下了伏笔。 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香港回归的意义。“百年沧桑” 点明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之长,如今终于回到了 祖国。“祖国的怀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着 国家和民族的主权。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 隆重举行
背 景 介 绍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 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 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 英国。1898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 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 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 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 国耻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 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三)1、“即已”,意思是“就已经”,说 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 2、“恢复”有“把失去的收回来”的意思, 说明政权本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3、“真正”,意思是在这以前香港同胞生活 在殖民地社会之中,听任别人主宰,并不是这 块土地上的主人。
2、新闻的标题可分为:引标、主标题、
副标题。其中主标题是必不可少的。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4
新闻的构成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除正题外,前有引题,
后有副题。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
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新闻结构的中心部分。
形式:时序结构、主次结构、逻辑结构
背景:穿插交代与主体有关的历史事实、材料、
数据。
结语:用来小结、展望、评价、激励等。
5
新闻六要素
即“五个W”+“1个H”
3、结语
(最后1段)
香港 维多利亚港
10
1、用一句话来概括第1段:
导语部分 :第1段
用号一驶句明离话确维:来多英利概国亚括米港第字湾1旗。段降:落,“不列颠尼亚”
2、体会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修 饰“英国米字旗”的作用:
明确:英国米字旗在属于中国领土的香港 上空飘扬一百五十多年,意味着英国对香港的 殖民统治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交代香港沦为 英租界的屈辱历史。
对比。语言平实,对比强烈, 饱含对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22
结语:(第11段)
6、结合文题思考“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一句话的深刻内涵。
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殖民统 治;如今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船离 开香港。这既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 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 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
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
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
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
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
,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
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