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完好率统计管理办法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规范、采取措施和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3. 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4.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管理要求1. 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建立设备完好率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健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准确,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
5.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
6. 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制度,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7.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8. 定期开展设备完好率评审会议,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措施,推动管理持续改进。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维修保养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便于管理和查询。
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内容、频次和责任人,确保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3. 设备故障处理要及时响应,建立故障报修流程,确保故障得到及时修复。
4.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加强操作培训。
5. 设备故障统计分析要及时进行,找出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6.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7. 定期召开设备完好率评审会议,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设备管理三率的统计方法和要求
设备管理三率的统计方法和要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和《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的相关要求,对我矿设备管理三率“完好率、事故率、待修率”的统计方法的要求明确如下:一、设备完好标准:1、零部件齐全完整。
2、性能良好,出力和精度达到要求,能耗在规定的范围内。
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4、设备环境整洁。
5、与设备完好有直接关系的记录和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二、完好率统计计算方法:1、基层单位每月统计,上报机电科,机电科统计汇总全矿三率数据,生成统计报表。
报表格式附后。
2、月包机检查不合格的设备当月为不完好设备。
3、计划检修不具备出动条件的设备计为完好设备,故障检修不具备出动条件的设备计为不完好设备。
4、当月未能全月具备出动条件的完好台数=月完好天数/月日历天数。
5、设备完好率=完好台数/在籍台数。
6、年完好率为各月完好率的加权平均值。
三、待修率统计计算方法:1、设备故障日期与开始检修日期之间的日期间隔为待修日期,单台设备月份待修日期与月日历日期之比为待修台数。
2、设备待修率=待修台数/在籍台数。
3、年设备待修率为各月设备待修率的加权平均值。
四、事故率统计计算方法:1、经机电科认定,按机电事故处理的机电设备故障按事故计算。
2、事故率=事故影响当月产量/当月计划产量或=事故影响当月系统运转时间/当月系统计划运转时间。
3、年事故率为各月设备待修率的加权平均值。
五、三率统计表:设备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统计表填报单位:()年()月单位负责人:报表人:。
物业工程主要设备完好率统计方法
电梯
以整体每台(套)设备(包括控制箱)为计算点。
主要设备计算点
供配电
系统
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变压器、直流操作电源、备用发电机组、主要动力开关柜或动力分配柜。
中央空调
系统
冷冻泵、冷却泵及控制柜;冷却塔及控制柜;冷水机组及控制柜;末端空调风柜和控制箱。
给排水
系统
供水泵及控制箱;排水泵及控制箱。
泳池、水景
系统
单台水泵及控制箱;单台过滤附属装置(砂缸)。
消防系统
1、消火栓泵及控制柜;
Hale Waihona Puke 2、喷淋泵及控制柜;3、消防送风系统设备及控制柜;
4、消防排烟系统设备及控制柜;
5、消防控制主机以整体台套为计算点(允许故障点或隔离点不得超过总数的3%,不得隔离单元回路);
6、消防广播、电话主机系统回路单元;
7、消防联动柜整体控制回路;
8、分割系统各防火卷帘门及控制箱;
9、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及报警主机。
楼宇智能化系统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实际安装的摄像机数量为单元设备;
2、BA系统以一个系统为单元设备;
3、门禁对讲系统以终端门口机为单元设备;
4、车场道闸控制系统设备以每台进、出口读卡机及闸机为计算点;
5、周界红外报警系统以设备的防区为计算点;
6、背景音乐系统以整台设备为计算点;
主要设备完好率计算方式
主要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中完好的计算点总数÷主要设备计算点总数×100%。
完好标准
设备的功能和参数能达到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性能指标或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视为完好。
检查要求
每年年底,由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工程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公用设施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按公式进行统计计算,并于12月15日之前,将《公用设施设备完好率统计表》报职能业务主管部门,职能业务主管部门按10%抽样核查,并统计全公司公用设施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 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定期检修、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降低设备故障率。
3. 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通过优化维护计划、合理配置维护人员和设备,提高设备维护效率。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a. 设备完好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设备总运行时间)*100%b. 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保持在90%以上。
2. 设备维护管理:a.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修、保养和维修等内容。
b. 设备维护记录:对每次维护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c. 设备维护培训: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设备故障处理:a. 故障报修: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报修,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b.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c. 故障统计: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故障类型、故障频率等指标,为设备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4. 设备备件管理:a. 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合理确定备件的库存量,避免因备件不足导致设备停机。
b. 备件采购管理:对备件的采购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备件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c. 备件使用记录:对备件的使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备件的型号、数量、使用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备件的补充和管理。
5. 设备维护质量管理:a. 建立维护质量评估制度:对维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维护质量、维护效率等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管理规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
4.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要求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确保设备按时保养和维修,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维修项目、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信息,便于后期追溯和分析。
3. 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通过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故障扩大和停机时间的增加。
5. 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6. 加强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与设备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设备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7. 建立设备性能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四、管理措施1. 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设备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内容、维护周期和责任人,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
3. 设备维修管理: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故障报修流程、维修人员和维修时间等要求,确保设备故障及时修复。
4. 设备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设备完好率考核
设备完好率考核管理办法(一)单位机动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80%为合格。
(二)机动设备综合完好率计算方法。
备完好率以站(台)计算单位完好率=抽检合格台数/被抽检台数*100%1、机械设备按单台计算。
(1)设备精度性能良好,运转正常无故障。
一般设备精度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机修、工具精加工设备及精密机床主要几何精度达到出厂标准。
(2)精度技术性能合格,以期限内精度检测卡反映的综合精度指数不超类别规定数,单向超差有措施为合格。
(3)润滑冷却系统良好,油路畅通,基本无滴漏现象。
(4)导轨滑动面无严重拉沟碰伤,零、附件齐全。
(5)安全保护装置可靠,仪器仪表指示准确。
(6)附属电器设备性能良好,温升正常,管线路连接良好。
(7)设备内净外洁。
(8)结构状况良好。
普通设备:检查时85分为合格;精密设备:精密间95分为合格,安装在机群中90分为合格。
(9)精密设备必须全部检查且要求全部合格,若不合格,每一台扣单位完好率15%,精密设备不参加分数计算,只考核单位完好率。
(10)对上季度检查不合格的设备,下季度必复查,若不合格每台加扣该单位完好率5%。
2、动力设备(1)性能经预防试验,符合规定要求,出力达到定额能力,运转正常,温升,振动等不超过运行规定。
(2)各类安全装置齐全,继电保护、计量仪表安全可靠,指示准确,经定期对验符合要求。
(3)动力设备本体及辅助设备完好,零部件齐全,无较大缺陷。
(4)动力管线路齐全,绝缘、保温、连接等良好,基本无滴漏现象。
(5)设备内净外洁。
(6)动力站房:站房内一台设备不合格,认定该站房为不合格。
(7)各车间的动力配电柜(组、室)必须合格。
(8)上述七项如有一个不合格,均扣单位完好率15%。
检查方法: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
定期检查:即三查制,公司月份检查,车间月份检查,工段(班、组)周查。
日常检查:由设备仪器处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督促检查。
注:1、以机械设备为主的单位,在设备总台数中抽检10台进行检查,而设备总台数不足10台的单位设备全检。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价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完好率的提高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有效的设备完好率管理,可以预防设备故障,减少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降低维护费用。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的测量和评估:建立设备完好率的测量指标体系,包括设备故障次数、故障时间、停机时间等指标,定期对设备完好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预防性维护: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工作,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故障维修和改进:对于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同时要进行故障的分析和改进,找出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5.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及时采购和储备常用备件,确保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备件,减少停机时间。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团队:设立设备完好率管理部门或小组,负责设备完好率的测量、评估和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计划和措施,推动设备完好率的提升。
2. 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设立设备完好率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设备完好率的目标,明确要求和指标,监控和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4. 建立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的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故障记录等,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情况,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2020年设备完好标准及完好率计算、统计办法、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及完好率计算、统计办法、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第一条通用标准○设备运转正常、平稳、无异常冲击、振动及噪声;○设备零部件齐全,完好,无超标准及腐蚀部件;○联接件、紧固件牢固地无松动;○安全防护装置齐备,适用可靠;○润滑冷却系统运行正常,各部灵活可靠,管路整洁畅通、无渗漏,确保润滑冷却效果;第二条润滑油脂符合标准规定○控制系统灵敏可靠,沉度、速度、电流、风量等没有超标现象;○机台整洁,基本达到“四无”、“六不漏”要求,即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无漏油、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气、不漏料、不漏风;○技术资料齐全。
即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资料齐全,随机说明书、安装图、备件图、合格证、发货清单及各种检测报告要齐全;○进口设备要有翻译资料。
第七十五条专用标准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除按上述通用标准检查外,还应按不同设备的专用标准进行检查,并达到其要求。
○Φ2× 5m回转窑;★轮带与托轮接触正常,表面压力在整个宽度上均匀分布。
★托轮运行正常,保证上下游动灵活、可调,以使轮带与托轮均匀磨损。
★筒体两端密封良好,间隙不得过大,无漏风、漏灰现象。
★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面符合要求,沿齿高方向,达4%,沿齿宽方向达5%以上。
★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技术性能要求生产能力1t/d转速主传.36~57 rpm辅传5r/h斜度4%主电机ZSN4-28-91B,N=16KW,n=15rpm托轮轴承温度3℃+环境温度油温25℃+环境温度○水泥磨★主轴承运行正常,轴径上油量充足均匀,油量消耗,无异常变化。
★稀油站供油情况良好,能达以下指标供油量低压 25 l/min 高压 5 l/min供油压力低压 .4 MPa 高压 32MPa★主轴承温度6℃★技术性能要求生产能力28~32t/h转速134rpm主电机功率1kw○原料磨★主轴承运行正常,布油充足均匀,油量消耗无异常变化★主轴承温度≤55℃★稀油站供油情况良好,能达以下指标供油量低压25 l/min 高压 5 l/min供油压力低压 .5MPa 高压 32 MPa★技术性能要求生产能力75 t/h转速15rpm电机功率125kw入磨风温3℃○水泥磨减速机★减速机运行正常,无燥声,平稳。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引言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定义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 =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 总运行时间) ×100%。
三、责任与权限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测、分析和改进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并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开展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
3. 质量部门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数据采集设备管理部门每天从设备监控系统中获取设备运行数据,包括设备故障时间、维修时间、停机时间等。
2. 数据统计与分析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统计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和总运行时间,并计算设备完好率。
同时,对设备故障时间、维修时间等进行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
3. 制定改进计划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和改进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改进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实施步骤。
4. 实施改进措施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制定的改进计划,组织实施设备维护和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情况。
5. 监测与评估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完好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评估改进效果,并及时调整改进计划。
六、数据报告与分析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设备完好率的数据报告,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报告应包括设备完好率的具体数值、变化趋势、故障原因分析等内容。
七、培训与宣传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内部宣传和交流,营造关注设备完好率的良好氛围。
八、改进措施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完好率的监测和评估结果,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引言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估设备可靠性和运行绩效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明确管理要求和责任,促进设备完好率的提升。
二、管理责任1. 高层管理层应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政策,并确保其落实。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督和管理,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
3.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4. 质量部门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测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三、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备检测与评估a.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包括设备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
b.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设备的完好率指标和目标。
2. 设备维护与保养a.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频次和责任人。
b. 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包括润滑、清洁、紧固等工作。
c.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和恢复正常运行。
3. 设备操作与管理a.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c. 设备操作记录应及时填写,包括设备的开机、停机、故障等情况。
4. 设备故障分析与改进a.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和改进措施。
b. 制定设备故障预防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c. 定期评估设备的改进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改进措施。
四、设备完好率管理指标和评估1. 设备完好率指标a. 设备完好率=(正常运行时间/总运行时间)×100%b. 设备完好率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或公司内部要求进行设定。
2. 设备完好率评估a. 定期对设备的完好率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故障次数、故障时间、维修时间等指标。
b.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责任1. 管理层应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并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
2. 设备管理部门应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等。
3. 生产部门应配合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设备,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三、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等。
2. 设备维护执行按照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
同时,要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以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设备性能监测通过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完好率,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潜在故障。
5. 持续改进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分析结果,不断改进设备维护计划和操作程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完好率。
四、关键指标1. 设备完好率(OEE)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可通过设备运行时间、停机时间和产量等数据计算得出。
2.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设备连续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可通过设备故障次数和运行时间计算得出。
3. 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修复所需的平均时间,可通过设备故障修复时间和故障次数计算得出。
五、培训和考核1. 培训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等,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2. 考核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对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设备完好率的考核和计算办法
设备完好率的考核和计算办法15.1 目的保证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的有效运行以及设备安全运行。
15.2 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完好率的考核、计算与统计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使用设备完好率的管理工作。
15.3 术语和定义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企业中技术性能完好设备台数占主要设备台数的百分率。
15.4 遵循原则15.4. 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每月对设备完好率进行统计,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
15.4. 2 各单位协助设备管理部门搞好公司设备管理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公司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
15.5 制度内容与要求15.5.1 主要设备完好的考核15.5.1.1 设备的完好与否,以公司《设备通用完好标准》为依据。
15.5.1.2完好标准中的主要项目,有一项不合格,该设备即为不合格设备。
15.5.1.3 完好标准中的次要项目,有二项不合格,该设备即为不合格设备。
15.5.1.4在检查人员离开现场前,能够整改合格的项目,仍算合格,但要作为问题记录。
15.5.2 主要设备完好率计算15.5.2.1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使用单位设备员每月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计算。
15.5.2.2 完好率的计算公式主要设备完好率=(完好主要设备台数/主要设备台数)×100 %根据完好主要设备的考核和计算,每月统计一次主要设备完好率,并填写《主要设备完好率统计表》15.6 执行标准15.6.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5.6.2 本制度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
主要设备完好率统计表统计时间:年月日。
设备设施完好率、故障率、利用率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保障年度设备目标的有效完成,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xx厂范围内完好设备设施的有效利用,根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根据《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的法规进行制定。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个生产环节和系统的设备完好率、故障率、利用率的执行管理。
第四条:完好设备:是指具有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原材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能达到或满足正常生产使用标准的设备。
第五条:设备完好率:是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六条:设备故障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
第七条: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条:公司安全管理部定期召开月度安全设备综合检查会议,并组织检查、考评、设备完好情况。
同时,积极总结推广设备管理先进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节能高效新型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
第九条:分厂根据本制度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要求的设备设施完好率、故障率、利用率管理制度规范,督促分厂加强设备管理与日常维护,严格把控设备故障率在一定范围内,满足正常生产需求。
使用单位 (分厂) 应积极组织做好春秋季检修和定期保养,保障设备在使用周期内的完好与合理利用。
第十条:使用负责单位每月 25 日前将设备完好率、故障率月度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上报分厂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做好设备完好率、故障率的统计工作,以备随时查验。
第十一条:设备完好应保证其性能的良好,重要设备原料、燃料、电力等指标消耗正常,无油、水、汽、电的泄露现象,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超速现象;机械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等装置良好(如行车声光信号、防撞限位)。
设备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规定标准,制动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外观整洁、卫生。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规范,包括设备完好率的定义、计算方法、管理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设备完好率的定义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 =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 总时间)× 100%三、设备完好率的计算方法1. 确定计算周期: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计算周期有日、周、月、季度和年度等。
2. 采集数据:采集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和总时间的数据。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日志、设备维修记录和设备故障报告等方式获取,总时间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时间表和生产计划表等方式获取。
3. 计算设备完好率: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按照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设备完好率的数值。
4. 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设备完好率数值,进行分析,找出设备运行不正常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四、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定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定合理的设备完好率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并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质量要求相匹配。
2. 制定计划:根据设备完好率目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设备检修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等。
计划应该合理安排维护和检修时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记录相关数据。
4. 监控和分析: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故障,并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设备运行问题,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5. 持续改进: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优化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通过制定规范和流程,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2. 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3.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三、管理流程1. 设备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功能、特点和重要性,将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类别设备的管理要求和重要性等级。
2. 设备台账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维修保养记录等,实时更新设备信息,确保设备数据的准确性。
3. 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定期保养、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根据设备类别和重要性等级,制定不同的保养周期和维护内容。
4. 设备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修、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故障记录等环节。
及时响应设备故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5. 设备性能监控建立设备性能监控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6. 设备改进和更新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改进和更新计划,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关键要素和指标1. 设备完好率指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总运行时间;2. 设备故障率指标:设备故障次数/总运行时间;3. 设备维修成本指标:维修成本/设备总价值;4. 设备维修周期指标:故障报修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五、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设备性能监控和故障处理等工作;2. 生产部门:配合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3. 维修部门:负责设备故障的报修、诊断和处理,及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程度的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管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实验设备等。
四、管理要求1. 设备台账管理a. 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保修期限等。
b. 定期更新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维护保养记录等。
c. 对于老旧设备,及时评估其完好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 设备维护保养a.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b.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日期、内容和人员。
c. 对于关键设备,实施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
3. 设备故障处理a. 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修、故障诊断、故障修复等环节。
b. 设立专门的故障处理团队,负责快速响应故障报修并进行处理。
c. 对于重大故障,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设备培训与技能提升a.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方法。
b. 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
c. 建立设备知识库,采集和整理设备的技术资料和维修经验,供培训和参考使用。
5. 设备性能监测与分析a. 建立设备性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b. 对设备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c. 根据设备性能数据,优化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可靠性。
六、责任与考核1.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率的达标。
2. 相关部门负责配合设备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本文旨在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明确管理要求,规范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完好率。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3. 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缩短维修周期;4. 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减少维修次数。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管理责任1.1 确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1.2 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测、分析和改进工作;1.3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
2. 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2.1 设备完好率监测2.1.1 确定设备完好率的监测指标,包括设备故障率、停机时间等;2.1.2 建立设备完好率监测系统,定期对设备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2.1.3 对设备完好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设备维修管理2.2.1 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维修流程和责任;2.2.2 设备故障发生时,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记录;2.2.3 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维修质量和维修周期;2.2.4 对设备维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2.3 设备保养管理2.3.1 建立设备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内容和周期;2.3.2 对设备保养进行记录和执行,确保保养工作的有效性;2.3.3 对设备保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4 设备更新管理2.4.1 对老化设备进行定期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更新;2.4.2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明确更新内容和时间;2.4.3 对设备更新进行监控,确保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档案,记录设备完好率的监测数据、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2. 进行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3. 定期组织设备完好率管理评审会议,对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4.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5. 加强设备故障分析和改进工作,通过改进设备设计、改善维修工艺等方式提高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办法
状态***石化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编号:***-A-0XX-20XX(A/1)设备完好率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设备完好平稳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明确设备完好率计算方法,确保设备均衡、稳定、正常运行,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各部门、分公司在用、备用设备三、办法内容1、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2、标准(1)基础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轻微腐蚀、倾斜、裂缝,但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3、计算公式为一级设备完好率=(一级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二级设备完好率=(二级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石化有限公司2020 年1月4 日附件2设备完好标准一、压力容器完好标准1、罐体完整,质量符合要求:a.产品铭牌和注册登记铭牌齐全、清晰。
b.所用材料应符合压力容器管理有关规定。
c.罐体无严重变形,无裂纹,无鼓包,腐蚀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对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超标)等缺陷而无法处理的压力贮罐,需经安全评定分析“合于使用”后才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完好率统计管理办法
1.0 目的
为规范设备完好率的统计工作,使设备完好率的统计方法有统一标准,真实反映设备完好情况,达到设备完好率98%的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住宅及商业物业管理事业部区域公司各项目设备完好率的统计。
3.0 职责
3.1 经营管理中心工程部负责指导所辖购物中心设备完好率的计算、统计,对设备完好率的
计算、统计结果进行审核,负责指导项目对影响设备完好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和提高设备完好率的措施,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负责所辖项目设备完好率的汇总,并按要求报经营管理中心备案。
3.2 经营管理中心负责抽查区域公司各项目提高设备完好率工作开展情况,并对购物中心
工程部及购物中心进行评价、考核。
4.0 程序要点
4.1 计算方法
4.1.1 根据管辖项目的设备台帐和该项目的现有设备情况填写《设备完好率表计算表》内的
各系统相应设备的总数量,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审核作为该项目本报表的
基础数据(注:1、对公司认可已申请停运设备(部分停运),不纳入相应统计项目;
2、无该项专业系统设备的项目,该项专业系统设备不纳入统计,如某项目无“游泳
池系统”,则“游泳池系统”不纳入该项目的统计)。
4.1.2 项目依据《设备完好率表计算表》内相应项目的完好标准,于每月20日当天判断出
各系统各项故障设备。
4.1.3 项目对照《设备完好率计算表》,用表中该项设备的总数量减去该项设备的故障数量
作为该项设备的完好数量并填入《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该项设备的“完好数量”栏。
4.1.4 对照《设备完好率计算表》,用公式“单项权重设备完好率=(该单项设备完好数量
÷该单项设备总数量)×100%×该项设备所占权重”,计算出该“单项权重设备完好
率”并填入《设备完好率计算表》内“权重设备完好率”栏。
4.1.5 对《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相应各专业系统内的“权重设备完好率”,按“各系统设
备完好率=该系统内各单项权重设备完好率之和”计算出“专业系统设备完好率”并
填入《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相应“专业系统设备完好率”栏。
4.1.6 根据《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各“专业系统设备完好率”按“设备完好率=各系统
设备完好率之和÷专业总数”计算出“设备完好率”并填入《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
“设备完好率”栏(注:专业总数为统计项目《设备完好率计算表》“系统”栏中各
专业系统的总数)。
4.1.7 故障情况描述和未尽事项填写于《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备注”栏。
4.1.8 项目将《设备完好率计算表》中各专业相关设备完好率按要求和对应关系完成《设施
设备完好率统计表》的填写;
4.1.9 项目将《设备完好率计算表》和《设施设备完好率统计表》报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
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对项目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核(对严重事项或存在疑问的,应到项目现场进行复核);
4.1.10 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依据项目报的《设备完好率计算表》和《设施设
备完好率统计表》按要求填写《设施设备完好率汇总表》,并对主要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处理措施。
4.2 上报要求
项目填写完《设备完好率计算表》和《设施设备完好率统计表》经签字、审核后报
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收集并形成《设施设备完好率汇总
表》,《设施设备完好率汇总表》于每月25日前以电子文档(“OA”形式)报事
业部工程管理中心备案(注: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管理的各项目设备完好率考核
指标应达到98%以上)。
4.3 考核
4.3.1 项目及区域公司设备完好率的计算、统计和汇总以及对影响设备完好率因素的分析及
提高设备完好率的措施情况作为季度督导内容之一。
4.3.2 设备完好率做为区域公司工程管理部门的考核指标
4.4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属于事业部工程管理中心。
5.0 相关支持文件
6.0 记录
《设备完好率计算表》
《设施设备完好率统计表》
《设施设备完好率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