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循环事件(累加,累乘,统计)。

2、了解for循环的格式,执行过程。

3、理解for循环的设计。

技能目标:1、学会对循环事件进行分析,并用循环结构对事件加以描述2、学会画循环结构流程图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循环结构概念,for循环的格式及设计。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累加、累乘、统计循环的实现。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1、循环的认识:引入:生活中的循环有四季变换,星期往复等等。

循环概念:有规律的重复。

2、过渡:求1-100的和。

顺序语句要写100次。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活动2【讲授】授新(2)授新:1、循环结构:用程序实现重复执行一行或多行代码的结构。

2、循环结构的分类:适用确定次数循环结构:for循环。

适用不确定次数循环结构:do循环。

3、for循环的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step步长]循环体Next 循环变量4、for循环的执行过程:(先判断后执行)如右图,初值,终值,步长都为整型步长默认为1;递增型:步长为正,初值超过终值结束。

递减型:步长为负,初值小于终值结束。

5、for循环的组成;循环控制语句:控制循环的次数。

循环的执行体:重复执行的部分。

6、循环的设计:①、规律性的重复是什么:(循环体是什么,主要有三种)累加:通项是s:=s+I; 累加变量s初始化为0;累乘: 通项是s:=s*I; s累乘变量s初始化为1;计数:通项是tot:=tot+1;计算器初始为0;②、循环几次:S:=1+2+…+100;( 共100次)③、确定初值、终值及步长。

根据循环的次数确定初值、终值,根据累加项的变化确定步长。

④、画流程图:给变量S赋初值0,用来记录累加值I <=100?计数器I赋初值1输出S值是S = S+I(累加)计数器增加1结束开始否⑤BASIC源程序:S=0I = 1。

教学设计:循环结构For循环

教学设计:循环结构For循环

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我们已学的知识,
编程求出1+2+3+……+10的和。

提出问题:用这种方法能不能编
程求出1+2+3……+100的和,
1+2+3……+1000的和?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解
决这类问题呢?
教师提示:观察10句赋值语句有
什么共同点、不同点?能不能用一组通
用的语句来表示?
学生积极思考,并给
出:
学生回答:共同点:
都是将s加上一个数
的和赋给s;
不同点:s所加的数
不同。

唤起学生
对已学知识的
回忆
通过学生
熟悉的例题,
进一步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
思考,逐步引
导学生观察分
析,寻求解决
问题的最佳方
法,从而引入
课题。

新课教学
师:循环结构有三个要素:循环
变量、循环体和循环终值条件。

根据
求和的流程图和循环结构的三要素画
出For循环的流程图。

三、For循环结构的语句格式
师:根据我们以往的教学,画好
流程图我们该干什么呢:
生:编写程序。

教师和学生一起
画求和的流程图。

学生掌握循环结
构的三要素,画出循
环结构的流程图
让学生掌
握循环结构的
三要素
循环结构——For循环




For i=1 to 10
s =s+i
Next i
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关于C语言的教材多种多样,我参考了几种教材的特征,比如谭浩强的《C 语言程序设计》比较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编写的比较合理有趣,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或计算机培训班使用。

而《Linux C编程一站式学习》体系比较生硬,缺乏整体感,衔接得不好,很多地方没有做到由潜入深、循序渐进。

所以综合考虑,最终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作为本教学设计的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由张正琼、黄文胜担任主编。

该书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指导思想上,一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模块——任务——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该书共分为6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基础、程序流程控制、构造数据对象、实现模块化程序、文件操作、程序设计实践。

《认识for语句》是该教材程序流程控制部分第三模块任务三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三种循环语句中for语句的结构及用法。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其主要应用方向是让计算机重复做大量相同或相似的事情。

本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循环语句中的另两个: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

在这三种语句中,for语句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广泛,也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种语句。

本教材只是通过两个程序段引出for语句,给出了它的简单语法格式,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并没有给出其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

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for循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for循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for循环好的,以下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for循环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结构;2. 能够使用for循环实现简单的算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结构;2. for循环的流程控制;3. for循环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程序,让学生了解for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结构介绍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并详细讲解for循环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初始化语句、循环条件和后续语句。

通过实例演示for循环的基本用法。

3. 讲解for循环的流程控制介绍for循环的流程控制方式,包括break和continue语句。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break和continue语句来控制for循环的流程。

4. 讲解for循环的应用实例通过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计算1到100的累加和、打印九九乘法表等,让学生了解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5.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程序,加深对for循环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提供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进行实践。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编程练习,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循环结构——for循环 第8课优秀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for循环 第8课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循环结构——for循环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新修订的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三大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本节课是for循环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而range()函数是for循环的常客,故range()函数的使用也是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简单程序编写能力。

循环结构的引入,将使得程序慢慢的复杂化,而程序的学习又比较枯燥,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将成为关键。

本设计将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三、教学目标1. 通过超市自助结算程序,掌握for循环的语句格式和执行流程。

2.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range()函数格式。

3. 通过编写简单的for循环程序,强化循环执行流程和range()函数的功能。

4.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for循环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for循环的语句格式和执行流程;range()函数的使用难点:利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

四、核心素养指向1. 通过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等活动,指向计算思维。

2.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敏锐地对信息变化产生判断,指向信息意识。

五、设计构想1. 教法学法:演示,讲解,自主学习,任务驱动。

2. 活动设计:活动一:认识for循环。

编写自助结算程序。

活动二:认识range()函数。

编写奇数求和程序。

课堂练习:校园歌手成绩平均分程序3. 教学路径: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循环结构——for循环格式:序列、冒号执行流程、循环次数range()函数。

《for循环》教学教案

《for循环》教学教案

《for循环》教学教案《for循环》教学教案3篇《for循环》教学教案1教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一课是第五单元《水的变化》的总结课。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前几节课学习的水的形态变化的知识综合起来,从构成水的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与循环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另一方面要以此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将水的三态变化知识扩展到自然界循环变化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是有着较好的知识经验基础的,我们应当相信孩子们具有思考的潜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安全、自由、宽松的思考氛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运动的。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星”,水是地球上各种生命的源泉,这节课我们综合认识自然界的水。

二、学习新课1.找水⑴水藏在自然界的哪些地方?我们都见过哪些形态的水?⑵学生交流⑶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汇报⑷出示自然界景观示意图,学生书写各种水的名称,在图上粘贴,以丰富其感性认识。

小结: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水有多种形态。

2.建立联系⑴各个地方的水有什么联系?水的形态会发生哪些变化?⑵学生交流⑶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汇报。

小结:下雨、下雪是天上的水降下来;陆地上的水会通过江河流入海洋;陆地上和海洋里的水会蒸发到天上;陆地上的水会渗入地下;地下水会变成泉水冒出地面或被人抽出地面、水还会进入动植物体内……3.综合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⑴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水在整个自然界里是怎样运动的?怎样把你的想法有条理地说出来?⑵学生讨论⑶学生试说明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简案)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简案)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初步中的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特长的一种程序结构,是学生学习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后,继续学习使用循环结构来描述和求解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将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结构及其执行过程,了解For…Next语句的程序代码格式及其功能,并能补充完善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通过上机调试加深对For…Next语句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们已经学习了VB中的对象、属性、事件和事件处理过程等基础概念。

能够正确区分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初步懂得了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的特点;2. 通过与实例结合,从顺序结构流程图中抽取出循环结构流程图,再通过两种程序结构的对比教学,从而理解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3. 在模拟灯带效果的程序完善过程中,理理解For…Next语句中初值、终值、步长的意义与作用;4.通过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对循环结构的理解,挑战学习双重循环;5.让学生在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掌控计算机的乐趣,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以灯带闪烁的实例贯穿课堂,用开源硬件灯带实例作为激趣导入,以vb灯带闪烁程序来完成循环结构和For…Next语句的基本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再创作,制作不同的灯带效果。

课堂中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再回归具象的一个环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践行了从生活实际问题到计算机程序的实现过程,也体验了对程序的迭代创新过程,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掌握For…Next语句。

教学难点:从顺序结构中抽象出循环结构;循环体的抽取,初值、终值、步长的确定。

[教学策略]在本节课设计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构建顺序结构的流程图,再从顺序结构中抽象出循环结构流程图,体验循环结构的简洁性;再过渡到循环结构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案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案
循环变量,循环的次数,循环的初值,循环的终值以及相关的部分。
(三)课堂探究
任务四:改变画图的程序
请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考:
1、在循环过程中,能持续进行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2、在循环中,FOR循环的步长的作用实什么
3、步长与画圆到底有什么关联?
(四)教学实践
1、画出不同的圆
2、尝试通过不同的步长来画出不同的圆
3、小组合作完成
巡视过程中发现典型的问题以及可以展示的学生作品
学生上交作业
通过合作,让学生发挥团队的意识
展示与评价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评价
通过多媒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让学生整体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自评与小组互评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提出循环结构的格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导并实践通过循环编写程序,尝试通过步长的更改,来体会程序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任务使学生产生学习VB的兴趣
探究
解决具体画圆的相关问题,以之前学习的顺序结果作为引入点,指导学生用for循环来将问题解决
指导并示范编写程序的流程图,让学生观察,将思考的过程通过框架图显示出来,指出其中循环变量的设置以及相关的重要环节
观看“钟摆”的小动画。
请学生回答:
1、钟摆主要应用了VB程序的什么?
2、动画播放的特点?
3、主要是程序的循环和累加
(二)新课学习
1、认一认
指导查看相关的代码,由顺序结构引出循环结构———FOR循环
任务一:请模仿刚刚看到的视频,对累加的程序进行修改,使得程序能成功运行。
任务二:认识画图的程序

for循环教案

for循环教案

for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for循环的概念和用法;2. 能够编写简单的for循环语句;3. 能够灵活运用for循环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for循环的语法结构;2. for循环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for循环与while循环的对比;2. for循环中的迭代器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案;2. 计算机;3. 编程环境。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while循环的概念和用法;2. 提问:while循环的条件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当条件不成立时结束循环)3. 提出新课:for循环的概念和用法。

二、讲解for循环:(15分钟)1. 定义for循环:for循环是一种用于重复执行某个代码块的循环结构,其次数确定(或可计算)。

2. for循环的语法结构:for (初始表达式; 循环条件; 迭代器) {// 循环体}说明:a. 初始表达式:一般用于初始化计数器等变量;b. 循环条件:当条件成立时,继续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不成立时,退出循环;c. 迭代器:控制循环结束的次数。

3. 提示学生观察for循环的特点:a. for循环的次数是确定的,可以在循环开始前计算出来;b. for循环中可以定义和使用计数器变量。

4. 给出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的例子:(通过计算sum(1-100)的和)int sum = 0;for (int i = 1; i <= 100; i++) {sum += i;}System.out.println("1-100的和为:" + sum);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

三、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100之间的所有偶数;2. 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10之间的所有奇数的和;3. 提示学生灵活运用for循环来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回顾for循环的使用方法;2. 强调for循环的特点:次数确定,适合用于已知次数的循环;3. 与while循环对比,分析两者的使用场景。

《循环结构——For循环》说课稿

《循环结构——For循环》说课稿

《循环结构——For循环》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所有在座的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循环结构——For循环》。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汇报对本节课的教学理解: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其理据。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以“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为依据。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教材。

相对于七、八年级教材中注重应用的office、flash等内容,九年级的程序设计难度明显提升。

然而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信息技术的学科性的重要体现。

通过程序语言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垫定坚实的基础。

循环结构是学生程序学习的分水岭。

如果学习不得要领,分水岭就难以逾越,而后继学习中的枚举算法、排序查找等都与循环结构息息相关,从而导致学生对程序设计学习产生畏惧感。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对Visual Basic中的对象、事件、事件处理过程等概念已有初步了解,能够正确理解顺序、分支二种程序结构,为本节课用循环结构来描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垫定了基础。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具有无限的求知欲、创造力。

就像这康巴什大桥的夜景,如此美妙,那是否可以实现灯光的自动化控制呢?孩子们的头脑犹如一个火把,正在等待被点燃。

[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轻松的情景氛围中,理解循环结构的特点。

2.通过对程序结构的对比学习,理解循环结构的程序执行过程及循环体的抽象技巧。

3.在补充完善和修改程序的过程中,理解For…Next语句中初值、终值、步长的意义与作用。

4.通过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对循环结构的理解,挑战学习双重循环。

[重点、难点]目标2、目标3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目标2也本堂课需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我借助轻松的情境创设、巧妙的环节设计、合理的项目导向,带有点拔性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热情参与;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2020)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2020)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2.8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及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2.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可以独立完成简单循环结构算法的设计。

3.能够利用For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For循环语句语法知识,及其执行原理。

2.以任务驱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自评和互评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控制循环的条件、确定循环体的内容教材分析第二章是程序设计基础,也是全书的基础。

它沿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等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之路,开始学习如何使用VB程序设计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For语句的基本格式、执行过程及语句的实际应用。

又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而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

For循环语句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也是三种结构中较难的一种,因此,学好本节课非常重要,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以后的程序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学生分析1、知识储备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VB编程环境和VB程序的运行方法及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和编程。

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和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2、思维能力及学习习惯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法讲解——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学法探索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怎样在屏幕上依次输出10以内的所有偶数。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需求编写简单的FOR循环代码;
3.学生能够运用FOR循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引入:
1. 回顾前面学过的循环语句while和do-while,并提问学生对循环
语句的了解程度;
2.引入FOR循环语句,并解释其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解:
3.解释FOR循环语句的语法格式和执行流程,包括初始化、循环条件、更新表达式等;
4.可以通过示例代码演示FOR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其运
行机制;
5.强调FOR循环语句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循环语句的比
较优势。

练习:
6.给学生提供几个简单的练习题,让他们尝试编写使用FOR循环的代码,如计算1到100的和、输出1到100的偶数等;
7.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FOR循环解决问题,如计算阶乘、输出九九乘法表等。

总结:
8.总结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知识点和应用场景;
9.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编程实践中积极运用FOR循环。

延伸拓展:
10.提供更多复杂问题的实践练习,例如:模拟打印图案、特定元素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FOR循环的应用能力。

c语言for循环教案

c语言for循环教案

c语言for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C语言中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教学重点: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控制变量的作用和循环条件的判断。

教学准备:计算机、C语言编译器、教学PPT、示例代码。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举例引入for循环的概念,比如计算1到10的累加和。

2. 讲解for循环的语法结构:for循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初始化表达式、循环条件和循环迭代表达式。

示例代码如下:
```c
for (初始化表达式; 循环条件; 循环迭代表达式) {
// 循环体
}
```
3. 讲解for循环的执行流程:首先执行初始化表达式,然后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循环体并执行循环迭代表达式,然后再次判断循环条件,直到循环条件不成立为止。

4. 演示示例代码:通过示例代码演示for循环的基本用法,比如计算累加和、输出乘法表等。

5.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for循环的使用方法,比如编写一个程序计算1到100的累加和。

6. 总结:总结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强调循环控制变量的作用和循环条件的判断。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使用for循环输出1到10的乘法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for循环的执行流程和掌握循环控制变量的作用,同时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案)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案)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3)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学习用循环结构的例子VB中For…Next循环结构的语句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循环体Next 循环变量在For…Next循环中,循环变量的初值和终值、步长都是数值型。

如果步长省略,则系统默认步长为1例题:活动:(4)学生能进行的数学计算题,通过语句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学现用,加深理解由流程图到具体的程序代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三要素的理解循环结构进行计算,让学生体验计算机执行循环结构的优势(打开计算exe)(5)循环结构的程序实例:在印度有个古老的传说:国王打算奖赏发明国际象棋的大臣。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我只要一些麦粒。

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放1粒麦子,第2个小格放2粒,第3个小格放3粒,第4个小格放8粒……以此类推,把64格棋盘放满就行了。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答应给他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算把全印度甚至人世界的麦粒都拿来,也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那么,那位大臣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先来做任务分析该问题可用累加的方法求解,相邻各自的麦粒数有一定规律,即后一格的麦粒数前一格的2倍。

若用i表示当前所处格子的序号,p表示此各自中存放的麦粒数,s表示累加得到的麦粒数。

参考下标设置各个对象的属性,程序界面效果如图所示数学计算聆听,思考聆听、理解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遇到问题请教老师,试图解决问题亲自体验计算过程再看计算机程序执行循环结构的计算,体会循环结构的优势通过传说的程序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尝试解决问题理解累加、累乘及算法统计通过小组合作、分组讲解的情况,指导更有针对性。

循环结构之For 循环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之For 循环教学设计

“For…Next”循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VB相关基础知识和顺序、选择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是程序设计的基础,更是学习第三章程序实现的前提。

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用循环语句实现简单的算法。

对学生来说,理解循环语句用法的难度系数比赋值和选择语句要高得多,而本课从教材体系和学生认知结构来看,又起到了一个承上起下的作用,是学生程序设计学习一定要突破的一个瓶颈,所以为了使学生在这节课里获得明确的解题规则和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应该作为一个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了解VB的运行环境,知道了VB的各种输入输出语句和程序的两种结构,有一定的算法基础。

而编写程序需要学生积极动脑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要熟悉其循环格式,并结合流程图算法独立实现编程。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循环结构的理解更要用计算机的方式思考数学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循环的概念,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格式及功能;2、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3、会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4、尝试使用循环结构与其他结构的嵌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分析,探究学习,对比练习,上机调试等方法,培养学生用循环思想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比演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通过动手实践,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For循环语句的格式、执行过程。

难点:循环变量的变化,循环次数的决定,循环变量给循环体带来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数学问题引领---提出循环结构问题算法---实践中明确For语句--循环结构程序实现---实践解决问题。

2、学习:引导学生采取分解动作、实践认知、比较迁移、探究提高中明确算法,接受语法,总结方法。

六、教学环境本节课的内容在机房实现。

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案-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案-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课题循环结构——for循环单元第二单元学科信息技术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循环事件(累加,累乘,统计);了解for循环的格式,执行过程;理解for循环的设计。

技能目标:会对循环事件进行分析,并用循环结构对事件加以描述;学会画循环结构流程图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循环结构概念,for循环的格式及设计。

难点分析归纳累加、累乘、统计循环的实现。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生活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年有四季变换,星期往复等等,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循环。

如果编写程序求1—100的和,顺序语句要写100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一块来学习程序中的循环结构----for循环。

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循环结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程序控制结构,其特点是,在给定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程序段,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

给定的条件称为循环条件,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体在Python程序中,主要有两种循环结构的语句:for循环语句和while循环语句。

重复一定次数的循环,称为计数循环重复直至发生某种情况时结束的循环,称为条件循环一、for循环语句for循环语句是通过遍历某一序列对象来构建循环,循环结束的条件就是对象遍历完成。

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是:for<变量>in<序列>:循环体[else:语句块]for循环需要一个代码块来告诉程序每次循环时做什么,这个代码块(缩进的代码部分)称为循环体for循环的执行流程,如图所示。

<变量>每经过一次循环,就会得到序列中的一个元素,并通过循环体处理它。

<序列>通常是字符串、列表、range对象实例等。

当序列中的元素全部遍历完成后,程序就会自动退出循环,继续执行else子句的语句块。

8上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8上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课标内容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循环实例,引出循环结构。

在具体程序实例中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及执行流程,range( )函数的格式及功能,能编写简单的for循环程序。

【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是本书中的第八课,是继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后的第三种结构。

本课涉及for 循环语句的格式及执行流程,range( )函数的格式及功能。

【教学目标】1.信息意识:通过生活和学习中的循环事件,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

2.计算思维:通过for循环实例,掌握for循环语句格式和执行流程。

初步理解range()函数格式及功能。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完善程序,初步掌握简单for循环结构程序的编写。

教学重点:f or循环的格式及应用,range()函数的格式及功能。

教学难点:利用f or循环编写简单的程序。

【核心素养指向】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利用算法和程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观察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设计】一、f or循环语句1.通过问候实例讲解for循环语句for循环语句是通过遍历某一序列对象来构建循环,循环结束的条件就是对象遍历完成。

变量每经过一次循环,就会得到序列中的一个元素,并通过循环体处理它。

流程图2.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f or <变量> in <序列>:序列通常是字符串、列表、range对象实例。

说一说:在此for循环结构中,_____ 是变量,_____ 是序列,____________是循环体。

问:循环次数与何有关?3.试一试(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任务2:利用for循环语句,把你好朋友的学号,放在一个列表a里,然后输出。

如果学号越来越多,此时序列将越来越大,从而引入神奇的函数。

二、range( )函数1. 学一学格式:range([start,]stop[,step])。

九年级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学生上交作业
点评时对于作品中的闪光点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并进行评价。
老师通过PPT对整节课进行回顾总结。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参考“评价表”进行自评。
了解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双基掌握情况
《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行知中学沈兰
学科
信息技术(九年级)
教学内容(课名)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
该内容总课时
2课时
翻转课时
1课时
一、学习内容分析
(这个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期的授课时节,在学科知识中的位置。这堂翻转课教学内容特色,难点,重点)
程序设计分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其中循环结构是其中最难的一个。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初步熟悉了流程图的解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情景引入
(作业)
再看一个微课视频。并将VB工程发至每个学生,请学生作适当的修改,得出累加的值。
教师顺势提出循环结构,讲解循环结构的结构格式及其框图形式教师演示问题解决得注意之处,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较简单)
通过老师引导,掌握知识点通过老师指导,完成for循环的初次体验编写程序。完成按钮代码的编写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任务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学习的信心
二、学习目标分析
(只写本堂翻转课的学习目标,怎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1.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学会判断循环结构;
2.理解for循环结构的流程图,能写出for循环的语句格式;
3.通过“画圆”实例制作,学会编写for循环语句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循环结构的分类:
适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次数循环结构:for循环。
适用不确定次数循环结构:do循环。
3、for循环的格式:
For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step步长]
循环体
Next循环变量
4、for循环的执行过程:(先判断后执行)
如右图,
初值,终值,步长都为整型
步长默认为1;
递增型:步长为正,初值超过终值结束。
FOR I=1 TO 100
S=S+I
NEXT I
PRINT “S=”,S
END
活动3【作业】学生作业
(3)学生作业:完成课堂练习2
注意:只是累加项的变化:I变化1/I;其它都没有变。
活动4【测试】交流总结
对学生的程序进行测试交流。
递减型:步长为负,初值小于终值结束。
5、for循环的组成;
循环控制语句:控制循环的次数。
循环的执行体:重复执行的部分。
6、循环的设计:
①、规律性的重复是什么:(循环体是什么,主要有三种)
累加:通项是s:=s+I;累加变量s初始化为0;
累乘:通项是s:=s*I; s累乘变量s初始化为1;
计数:通项是tot:=tot+1;计算器初始为0;
第八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循环事件(累加,累乘,统计)。
2、了解for循环的格式,执行过程。
3、理解for循环的设计。
技能目标:1、学会对循环事件进行分析,并用循环结构对事件加以描述
2、学会画循环结构流程图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循环结构概念,for循环的格式及设计。
②、循环几次:
S:=1+2+…+100;(共100次)
③、确定初值、终值及步长。
根据循环的次数确定初值、终值,
根据累加项的变化确定步长。
④、画流程图:
给变量S赋初值0,用来记录累加值
I <=100?
计数器I赋初值1
输出S值

S = S+I(累加)
计数器增加1
结束
开始

⑤BASIC源程序:
S=0
I = 1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累加、累乘、统计循环的实现。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循环的认识:
引入:生活中的循环有四季变换,星期往复等等。
循环概念:有规律的重复。
2、过渡:求1-100的和。
顺序语句要写100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活动2【讲授】授新
(2)授新:
1、循环结构:用程序实现重复执行一行或多行代码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