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终末期肝病肝移植与营养支持
证
据
高风险 因 素存 在 ,应 当补 充 雌激 素 和维 生 素 D。因
肝 移植 术后 营养 支 持 的 意 义及 给 予 途 径 随 机
为环孢素 A能 引起 镁 和磷 的消耗 增 加 ,所 以应 定期 检测血 清 镁 和 磷 浓度 ,必要 时 给 予 相 应 补充 。环 孢 素 A 和 F 5 6能引起 血 钾 升高 ,必要 时应 限制饮 食 K0 中高钾 盐摄 人 。 目前 缺 乏 关 于 肝移 植 后 对 维 生素 和 矿物质需 求 量 的研 究 报 告 ,建议 补充 基 础 量 的复 合
肝 移植 术后 热量 和 营 养 素供 应 量 静 息 能 量 消 耗 的测定结 果显示 ,肝移植术后两周 内的能量 消耗逐 渐增 加 ,较 基础 能量消耗增加 2 % ~ 7 6 。肝移 0 2 %_“j
营养不 良和营 养 过 剩 都会 影 响肝 移 植 结 局 ,临 床 营养干 预 在肝 移 植 的每个 阶段 都 是 必要 的 ,各 阶
( 肠外 肠 内 营养 学 分会 指 南 与规 范 编 委会 )
肝移 植术后 常见 的 营 养代 谢 并 发 症 和 营 养干 预
背
景
方 案 由于 肝 脏 功 能 的改 善 、食 欲增 加 和 免 疫抑 制
剂 的使 用 ,肝移植 后 1 时体 重平 均增长 6 5k ¨ 年 . g 、
肝移植 的主要 适 应 证 是 终 末 期 肝 病 ,这些 患 者
多数伴有 营养 不 良 ( 营养不足 ) 。一项 回顾性 研 究显
肥胖 的发 生率为 1 . % ~1. % 【 ] 09 8 2 1 ,高胆 固 醇血症 2 的发 生 率 为 4 %¨ ,高 血 压 的 发 生 率 为 6 % ~ 3 7
2019年ESPEN肝病营养指南解读(全文)
2019年ESPEN肝病营养指南解读(全文)2019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继1997年[1]、2006[2]年和2009年[3]之后,又一次更新了肝病临床营养指南。
十余年间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为指南更新提供了证据,需要通过专家团队进行汇总分析,最终转化为指导意见。
中华医学会2019年同时发布了《终末期肝病营养指南》,而2018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首次发布了《慢性肝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肝病患者营养管理得到空前的重视。
一、指南修订的历程和意义此次指南更新历时2年余,分为总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移植与外科和营养相关肝损伤(nutrition associated liver injury,NALI)七个部分。
2016年11月24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召开第1次会议,形成106条推荐意见和声明,并对证据进行分级。
2017年经过数轮网络投票筛选,2018年对部分证据进行更新和补充,最终提出了85条推荐意见和17条声明。
该版指南把肠内和肠外营养综合起来进行意见推荐,不再单独阐述,提高了指南推荐意见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此外,首次对NASH、肝硬化合并骨病、肝硬化合并肥胖、肝硬化合并肌少症和NALI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而且对ALF、ASH、移植和外科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更凸显了指南的延续性和整体性。
二、营养风险评估的实施指南推荐意见46和47首次建议成立包括医师、营养师、护士和药剂师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实施营养管理,从而规范和提高营养管理质量,改善长期预后。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摘自《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一)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集体抗病能力,从而影kcal/(kg.d)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二)在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阶段,均不是行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
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应配合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6.1~8.3mmol/l)可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预后。
推荐意见:重症病人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予以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重症病人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三)营养支持途径和选择原则对于合并肠功能障碍的重症病人,肠外营养是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经胃肠营养途径供给营养应是重症病人首先考虑的营养支持途径。
推荐意见:只要胃肠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取胃肠内营养。
推荐意见: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应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静脉营养,或联合应用胃肠内营养。
(四)合理的热量供给是实现重症病人有效营养支持的保障。
有研究表明:合并全身感染的病人,能量消耗第一周为25kcal/(kg.d),第二周可增加至40 kcal/(kg.d);创伤病人第一周为30 kcal/(kg.d),部分病人第二周可增至55kcal/(kg.d);大手术后能量消耗是基础能量需要的1.25~1.46倍;应激早期,合并有全身炎症反应的急性重症病人,能量供给在20~25kcal/l,这被认为是大多数重症病人能够接收并可实现的能量供给目标,即所谓“允许性”低热量喂养;对于病程较长,合并感染和创伤的重症病人,病情稳定后能量补充需要适当增加,目标喂养可达30~35kcal/(kg.d).推荐意见: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量”原则(20~25 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稳定后,能量供给需适当的增加(30~35 kcal/(kg.d)). (五)肠外营养支持1.应用指征: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肠内营养禁忌的重症病人,应选择全静脉营养。
终末期肝病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肌少症(sarcopenia )是指由衰老及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的骨骼肌功能失调[1]。
它最初在老年人中被认识,表现为乏力、虚弱、疲劳、行走困难和疼痛,并与跌倒、行动受限、骨折等不良结局相关。
近几十年来,肌少症逐渐成为老年病、肝病、营养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ESLD )泛指各种肝病损害所致肝病晚期阶段,表现为肝功能衰竭或肝功能失代偿并发症,包括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2-3]。
由于食欲减退、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ESLD 患者肌少症的流行率高达30%~70%,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死亡以及肝移植后不良事件等肝病结局相关[4-5]。
因此,肌少症的诊治对肝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CT 是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肌肉含量减少的金标准,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营终末期肝病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李智鹏1,朱姝1,罗秋敏1,许文雄1,张烨琼1,郑杏容1,谢婵1,彭亮1,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州510630);2.广东省肝脏病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0)【摘要】近几十年,肌少症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由于营养不良和肝-肌轴中多种代谢介质变化等因素,肌少症常见于终末期肝病患者,与肝硬化失代偿、死亡及移植后不良事件等结局相关。
CT 检查是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肌肉含量减少的金标准。
目前,运动训练及营养干预是肌少症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比于运动训练,营养干预对晚期肝病患者更切实可行。
因此,本文对肌少症的定义、机制、诊断以及营养干预进行评述,以期为终末期肝病患者肌少症营养干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肌少症;营养干预【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4.01.004Sarcopenia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end-stage liver diseaseLI Zhipeng 1,ZHU Shu 1,LUO Qiumin 1,XU Wenxiong 1,ZHANG Yeqiong 1,ZHENG Xingrong 1,XIE Chan 1,PENG Liang 1.21.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China ;2.Guangdong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Liver Disease Research ,Guangzhou 510630,China.【Abstract 】In several decades ,Sarcopenia has been a focus of medical disciplines.Due to malnutrition and mediators in theliver-muscle axis ,sarcopenia is common in patients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adverse out‑comes including hepatic decompensation ,death and adverse posttransplant outcomes..CT is considered to be a gold standard for assess‑ing loss of muscle mas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Exercise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prevail as mainstays of pared with exercise training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are targeted and tailored for patients of advanced liver disease.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of sarcopeni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of sarcopenia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Key words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arcopenia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61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317);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1202104030000608,2021A151522002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10204,2023B03J1287);中山大学临床研究项目(2020007,2018009);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2000-1884323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五个五计划”(K00006,P02421)通信作者:彭亮,E-mail:****************.edu.en 引用本文:李智鹏,朱姝,罗秋敏,等.终末期肝病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47(1):15-19.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4.01.004专家简介:彭亮,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专区主任。
营养科主任的特殊患者饮食处方与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科主任的特殊患者饮食处方与营养支持方案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饮食对于身体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营养科主任,我们需要制定特殊患者的饮食处方与营养支持方案,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适当的营养,并促进康复进程。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特殊患者及其相应的饮食处方与营养支持方案。
一、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 胃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的饮食处方应注重提供易消化、温和、柔软的食物。
建议患者摄入多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白肉、鱼类、豆类和水果蔬菜。
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油腻食物和咖啡因。
2. 肝病患者肝病患者的饮食处方应遵循低脂、低盐、控制蛋白质摄入的原则。
推荐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锌和硒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蛋类和鱼类。
此外,限制饮酒和摄入刺激性食物也非常重要。
3.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食处方应该包括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水果和蔬菜。
此外,建议限制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辛辣食物,以减少症状的发作。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处方应该低盐、低脂肪,以控制血压。
推荐摄入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和低脂奶制品。
此外,减少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和糖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处方应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
建议摄入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麦产品。
同时,减少摄入盐分、咖啡因和酒精,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1.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饮食处方应注重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推荐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和海鲜。
此外,避免或减少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糖分,对于调节免疫系统起到积极的作用。
2. 癌症患者癌症患者的饮食处方应注重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满足机体能量需求。
推荐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全麦面包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鱼类。
肝病患者如何调理肝脏功能
肝病患者如何调理肝脏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调理肝脏功能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肝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调理。
首先,饮食方面的调理是关键。
肝病患者应遵循“三高一低”的饮食原则,即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
蛋白质是肝脏修复和再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维生素对于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如菠菜、西兰花、橙子、苹果等。
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主食的选择上应以粗粮为主,如玉米、糙米、燕麦等。
同时,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饮食的规律也不容忽视。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肝脏的负担。
此外,肝病患者要注意戒酒。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极大,会加重肝病的病情,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其次,合理的作息对于肝脏功能的调理十分重要。
中医认为,夜间11 点至凌晨 3 点是肝脏自我修复和排毒的时间。
因此,肝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 7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
午睡也是一个不错的习惯,能让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肝病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开始时可以从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在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肝病患者的康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肝病往往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可能较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这时,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另外,定期复查也是肝病调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B 超、甲胎蛋白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和调理方案。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完整版)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完整版)前言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ESLD)泛指各种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1]。
本文中终末期肝病指成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其中肝衰竭部分主要涉及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2, 3],而慢性肝衰竭按既往分类归为肝硬化。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与合成器官,肝脏损伤和功能下降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代谢异常。
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高达50%~90%以上[4]。
营养不良与感染、腹水、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包括肝移植术后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5]。
因此,营养不良应作为和腹水、肝性脑病等同样重要的并发症进行诊治。
近年来,一些国际肝病和营养相关学会陆续发布了肝病营养指南。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ESPEN)曾于1997年发布《肝病和肝移植营养指南》[6],2006年发布《肝病肠内营养指南》[7],2009年出台《肝病肠外营养指南》[8],2019年发布《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对急性肝衰竭、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肝硬化、肝移植/手术及营养相关肝损伤患者的营养评估和干预提出了推荐意见。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发布了《慢性肝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9],对慢性肝病主要是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营养评定和干预提出了推荐意见。
我国部分专家曾发表过关于慢性肝病营养支持的专家共识[10],但迄今为止,尚无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指南。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评价及20例干预治疗效果观察
养要素进行 干预等措施 , 可提高终末期肝病 患者 的生存质量。
【 关键词 】 终末期肝病; 营养评价; 干预治疗
di 1 .9 9ji n 17 0 6 .0 2 1 .7 0 5 s
中图分类号 : R 7 . 55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0 6 (0 2 1 2 7 0 6 2— 3 9 2 1 ) 7— 0 8— 3
施 均相同。结 果 : 终末期肝病组膳食营养素摄 人不足的人数为 (6 2 19 ) 占 9 . 7 ± .5 ) 其 中摄入严重不足 的人数 为( 9 1 3 .3± .2 人( 0 5 % 3 1% , 2.0 ± .4 人( 7 .6 ± .8 ) 而 2 例代偿 期肝硬 化 对照组膳 食 营养 素摄入 不足 和摄入 严重 不足 的人数 分别 为( . 6± .5 人 ( 7 2 ) 占 27 % 9 7 % ; 0 7 9 32 ) 占 3 .2 ± 2 4 % ) ( .2 36 ) 占 8 1% ±1.7 , 比较 P< . 1有显著性差异 ; 9 8 % 1 .3 和 16 ± .8 人( .2 6 8 %) 两组 0O , 干预组三头肌皮褶厚度 ( S ) T F 测量值显著高
营养素推 荐摄 入量 ( N ) R cm n e ur n - R I ( eo med dN te t n i I
加餐 , 效提 升 了终 末 期 肝 病 患者 的营 养 素 供 给 水 t e R I 或 适 宜 摄 入 量 ( I A e ut Itks 有 a , N) k A )( dq a na e , e 平, 改善 了营 养状 况 、 存 质 量 , 高 了病 人 整 体 的 A ) 。 生 提 I ”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心场所,也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
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1]表明肝病相关性营养不良也属于其并发症。
营养不良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高达23%~61%,多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2],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高,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因此及时发现肝病患者营养不良,并积极有效地干预非常重要。
但目前临床上对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关注、重视不足,准确识别出营养不良人群仍是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就终末期肝病营养支持的研究新进展及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1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病因1.1 摄入减少饮食摄入减少是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3]。
包括胃肠蠕动慢、腹水等产生的早饱感;微量元素缺乏影响食物口感,如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及味、嗅觉的变化[4];以及医源性的一些检查要求等均会影响饮食摄入。
1.2 消化吸收不良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存在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胃肠道黏膜受损及肠道菌群的改变,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淤胆性肝硬化由于胆汁排出受阻,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严重者甚至出现脂肪泻,同时许多脂溶性维生素也不能被人体吸收,导致相应的缺乏症状,有文献[4]报道,93%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
有研究[5]表明,低水平维生素D是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与感染发生有关。
1.3 代谢异常1.3.1 糖代谢异常肝脏是调节和稳定血糖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受损,糖原的生成及储存减少,糖异生增加,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存在,部分患者可出现肝源性糖尿病。
一项国外纳入9705例患者的系统评价[6]显示,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的总患病率为31%,其中酒精性肝硬化(27%)、丙型肝炎(32%)、隐源性(51%),最高的为非酒精性脂肪肝(56%)。
此外,终末期肝病患者还会出现空腹低血糖。
1.3.2 蛋白质代谢异常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关注肝病营养问题
卷首语►JUAN SHOU YU关注肝病营养问题文•孔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陈煜北京市肝衰竭与人工肝治疗研究重点实验室肝病营养问题,近些年在国际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国际肝病和营养相关学会陆续发布了肝病营养指南。
2049年5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共同出台了我国首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系统提出了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推荐意见。
是我国肝病营养支持治疗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肝病患者营养干预分为三步走:营养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和随访管理。
营养筛查方面,一些经典的筛查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已经在各级医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临床早期发现营养问题的高危人群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高危人群的进一步营养评定方面,通过人体成分测定、代谢监测、综合评分工具的应用及膳食摄入分析等方面的综合判断,更多患者的营养问题得到了较为明确的评定,并且一些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体成分检测和代谢监测的普及性及对营养问题的重视。
营养支持和管理环节,由临床医师、营养师、主管护师和药剂师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通过多科学职能互补,可以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并且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督导实施和问题反馈,必要时调整干预方案,这样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营养评估的准确性、营养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营养干预相对于药物和手术等治疗,通常更需要连续性和持久性。
因此,长期监测和随访管理就更为重要。
长期监测主要包括门诊医师对营养监测的常态化,制定长期疾病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营养状况或给予恰当的干预,对患者及家属的持续的健康宣教等内容。
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营养问题的重视、对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疗法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营养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转归。
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我说一下脂肪肝吧:脂肪肝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因素或疾病所造成的一种病理现象,如营养过剩或肥胖、酗酒、、糖尿病、高脂血症、药物作用、营养障碍、脂肪摄入过多等,都可能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病变,只要应对得当,脂肪肝会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会消失。
脂肪肝患者应注意控制热能摄入。
对正常体重者、从事轻度活动者或肝炎恢复期患者,按照每天30 kcal/kg 供能。
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天供给20~25 kcal 热量有利于体重控制和肝功能恢复。
碳水化合物可刺激肝脏大量合成脂肪酸,是造成肥胖和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因此,相对于降低脂肪来说,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治疗脂肪肝,特别要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蔬菜、低糖水果等。
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地提高蛋白质摄入量。
含充足蛋白质的膳食可以避免体内蛋白质流失,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并可纠正低蛋白血症和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受损。
蛋白质有较高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可刺激新陈代谢。
适当提高饮食中蛋白含量,有利于减轻体重。
一般推荐蛋白质每天供给量为 1.5~1.8 g/kg 。
膳食中蛋、奶、肉类、豆类及其制品皆可提供充足蛋白质。
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应以豆类及豆制品为主要蛋白来源,限制肉类食品的摄入。
脂肪肝患者应适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脂肪摄入过量,热能难以控制,对减轻体重不利。
但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合成,能使脂肪从肝内运出,对预防脂肪肝有利。
因此给予适量脂肪,一般推荐每天40~50 g 左右。
植物油不含胆固醇,对治疗脂肪肝有益。
对一些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油脂和皮,以及鱼子、蛋黄等应严格限制。
最后,脂肪肝患者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和体重控制。
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它广泛参与体内复杂的生化过程,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维生素的储存和激活、解毒和产生代谢废物等。
肝脏患病时将出现复杂的营养素代谢改变,尤其在终末期肝病(end stage liver disease, ESLD) 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极大地影响了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因而普遍导致较严重的营养不良。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 Ab s t r a c t 】 Ma l n u t r i t i o n i s o n e o f t h e mo s t i mp o r t a n t p 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s r w h i c h c a n i n l f u e n c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o f p a t i e n t s
响患者 的生存 率 和肝 移植 术 后 的转 归[ 3 - 4 1 。 因此 , 正
确 评估 E S L D 患者 的营 养状 态并 进行 有效 的临床 干 预, 可 以减少 并发 症 、 改善预 后 、 提 高 生 活质 量 和延
长 生存 期 。
1 营养 不 良的病 因
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 中心 , 肝损伤会 引起 糖、 蛋 白质和 脂肪 等代 谢发 生 改变 , 表 现 为蛋 白 质分解和支链 氨基酸( b r a n c h e d — c h a i n a m i n 0 a c i d s . B C A A s ) 利用增加、 尿素生成减少、 肝和骨骼肌糖原 合成减少 、 糖 异 生 增加 、 葡 萄 糖 耐 量 降低 和胰 岛素 抵抗 、 脂肪 分解增加 、 脂肪酸氧化和酮体 生成增 多 等[ 5 - 6 ] 。 机体主要的能量供应从葡萄糖 的氧化转变为
【 Ke y wo r d s 】 l i v e r c i r r h o s i s ; e n d - 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ma l n u t r i t i o n ; n u t i r ti o n s u p p o r t ; b r a n c h e d — c h a i n a mi n o a c i d s
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
程度的损害,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和高分解状态 , 由此
作者简 介 : 黄伟 ( 1 9 8 1 一 ) , 男, 初级 营养师 , 学士 。
上 海预 防医学
S h a n g h a i J o u ma l o f P r e v e n i t v e Me d i c i n e
分 。 一 引。
肝 移植 后 , 移植 肝 只能 产 生 少量 葡 萄糖 , 患 者 必 须 以脂 肪作 为供 能物 质 。据研 究 , 肝功 能衰竭 患者在
禁食 的情况下 , 患者血浆 中游离脂肪酸 、 甘油和酮体 水平 也较 正 常人 高 , 证 明在 肝功 能不 良期 间机体脂 肪 动员 明显增快 。此外 , 机体激素环境 明显改变, 炎性 介质迅速产生 , 从而也引起脂类代谢的改变 。 适宜的脂肪乳剂输注不但不会加重肝脏代谢负 担, 反而由于其为机体提供 了能量基质 , 促进 了肝功 能恢复。同时 由于其补充了机体所需的脂类 , 改善了 机体的代谢失调状况 , 从而改善了脂代谢。但过量的 脂肪乳剂输注则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脂肪乳剂的合理 用 量应 为 1 s / ( k g・ d ) 。
2 0 1 3年第 2 5卷第 5期
2 01 3. Vo 1 . 2 5 N o . 5
织, 包 括肝脏 的 能量 来 源 , 可 加 速 实验 室 动物 肝 脏再 生 加 。故 肝移植 患者 最好 输 注含 较 高支 链 氨基 酸 的 复方氨 基酸 制剂 , 可 明显改 善脑 病 的分级 ¨。 3 营 养方式 的选 择
2 0 1 3年第 2 5卷第 5期
2 0 1 3, V o l 。2 5 No . 。 5
.
S h a n g h a i J o u r n  ̄o f P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肝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14期·综述·作者单位:571159海口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感染内科(郑春晓,黄斯英),心血管肾病内科(甘艳)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
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liverfailure)、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liverfailure)[1]。
营养和代谢的损害可以发生在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同时它也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
肝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较明显,尤其吸收和消化不良占到80%以上,食欲明显下降,而心理、生理、角色适应层面上均处于一个低潮状态,营养状况恶化明显加重[2],成为影响患者短期和长期生存率的一个明确危险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型人工肝、肝脏移植等多种治疗方式均在进展中,肝衰竭的内科综合治疗仍是其基本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的,目的是赢得肝细胞再生的时间;对病情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分析并正确处理,可能阻断病变的进一步发展[3]。
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满足能量的需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可以改善肝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4],对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肝衰竭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营养支持应受到高度重视,并应逐渐成为肝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代谢特点导致肝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食物摄入减少,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营养物质丢失过多,肝功能异常、肝脏或肝外代谢异常导致的营养缺乏状况的加剧[5],存在营养不良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普遍有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解读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降 低,影响治疗效果。
03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能量需求
能量消耗
终末期肝病患者往往因肝功能减退导致能量消耗 增加,需要更多的热量摄入。
热量来源
应以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为主要热量来源, 避免过度摄入简单糖类和饱和脂肪酸。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作用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对肝病患者尤为重要,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口服营养补充剂,以满足机 体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管饲营养支持
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等途径给予管饲营养 支持,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肠外营养支持
静脉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通过静脉 给予脂肪乳剂、氨基酸、葡萄糖等肠外营养支持。
02
多种评估方法
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生化指标、 膳食调查等,不同方法得出的发生率可能存在差
异。
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机制
摄入不足
患者可能因为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等症 状导致食物摄入不足
。
吸收不良
肝病可能导致胆汁分 泌不足或肠道微生态 失衡,影响营养物质
的吸收。
代谢异常
肝功能减退可能导致 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等代谢异常, 进而影响营养状况。
调整、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等。
指南的实践应用和挑战
• 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和营养支持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 · 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和营养支持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2014-04-24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是指各种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营养不良是ESL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ESLD 预后的重要因素,其程度不仅与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肝移植术后的转归。
因此,正确评估ESLD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1、营养不良的病因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中心,肝损伤会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发生改变,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和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s)利用增加、尿素生成减少、肝和骨骼肌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氧化和酮体生成增多等。
机体主要的能量供应从葡萄糖的氧化转变为脂肪的氧化,呼吸商降低,这种能量代谢的改变加上肝脏灭活激素的功能下降常继发胰岛素抵抗。
ESLD患者由于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可引起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发生营养不良。
目前认为ESLD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物质的合成或吸收减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丢失以及高代谢状态等。
1.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食欲减退是常见原因,与味觉障碍(锌、镁等电解质缺乏)、高血糖症、腹水和外周水肿时限钠饮食的口味较差有关。
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b 和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升高也可引起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胃食管返流、胃轻瘫和大量腹水引起的胃容受性舒张功能受损和早饱、肠蠕动异常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也可导致饮食摄入不足。
一些医源性因素,如为避免肝性脑病给予低蛋白饮食,因进行各种检查和操作需要禁食而使患者不能规律进餐等,均可加重营养不良。
1.2 营养物质合成和吸收障碍肝功能受损时,肝脏合成和存储能力下降,肝肠循环受到影响。
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参与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合成不足。
肝糖原合成减少,缺乏充足的糖原储备,导致机体动员骨骼肌的氨基酸来进行糖异生。
门脉高压性肠病时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受损。
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主要与胆盐和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缺乏有关。
胰腺功能不全和药物引起的腹泻等均可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1.3 高代谢状态ESLD的高动力循环能引起系统性血管舒张和血管内血容量增多,其直接效应为心脏血容量增加,对各种营养素的利用增加,这是高能量消耗和需求最常见的原因。
肝功能损伤后肝脏不能有效清除活化的炎症介质,这些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能量消耗增加。
1.4 营养物质代谢障碍ESLD患者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肝糖原储备减少,糖异生作用明显增加。
肝硬化患者经过一夜禁食,肝糖原几乎耗尽,相当于健康人禁食3d左右的代谢状态,因此,很早就需要动员蛋白质来源氨基酸进行糖异生,以满足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
由于机体的能量来源从葡萄糖转变为脂肪,脂肪分解和氧化增加,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患者可有脂蛋白代谢异常,血浆胆固醇水平下降。
酒精性肝病患者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缺乏更为常见。
PFUA缺乏与肝病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有关,能显著增加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蛋白质分解加快在肝硬化早期即可出现,随病情进展蛋白质缺乏逐渐加重。
ESLD患者芳香族氨基酸比例明显增高,BCAAs/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到1:1,引起肝性脑病。
肝硬化并发症或医源性干预措施可导致蛋白质丢失,加重营养不良。
1.5 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缺乏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多见于酒精性肝病,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多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
维生素B1缺乏可能参与肝性脑病的发生,维生素A缺乏是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缺乏维生素D3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很高,Collier等建议慢性肝病患者都应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骨密度。
锌缺乏时参与鸟氨酸循环的多种酶活性降低,血氨升高,加重肝性脑病。
缺锌还与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不全、味觉和嗅觉改变等有关。
上述营养素的缺乏和代谢异常可加重肝损伤,使机体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
2、营养不良的评估对于已存在明显恶病质的ESLD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症状和临床指标不明显、病情进展隐匿的患者,体重减轻易被腹水和外周水肿所掩盖,需要全面客观的评估才能做出诊断。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临床常用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但其用于评价腹水和外周水肿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
Cruz等发现56%的ESLD患者即使BMI>30kg/m2仍存在恶病质,BMI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
因此,他们采用CT数据,并用特定软件计算脂肪和肌肉分布来评估实际的躯体成分,这样可以明确患者的肌肉萎缩程度。
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指南建议使用不受腹水和外周水肿影响的简单人体测量学参数和主观全面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来评估营养不良。
人体测量学参数包括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或上臂中部周径和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T)。
握力(handgrip strength,HG)测定是评价营养不良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作为进展期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预测因素。
SGA 是一种床旁方法,实用性强,通过了解患者的体重变化、膳食史、食欲、胃肠道症状、活动程度、体格检查、肌肉消耗和脂肪存储情况来判断营养不良的程度。
由于须要计算近期体重的变化且不受腹水影响,SGA的可靠性较高。
Morgan等将BMI、MAMC与SGA 联合,认为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
人体成分分析如生物电阻抗法和DEXA是对营养不良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能客观准确地测定人体组成。
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人体的导电性和电阻率来测量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
DEXA通过探测器检测受检部位对X线的吸收量来计算身体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和骨矿物质的含量。
但这两种方法均易受腹水和体液潴留的影响。
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仅能在专门的检测中心进行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
Fernandes等分别采用人体测量学参数、SGA、HG测定及生物电阻抗法对12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结果显示生物电阻抗法评估与Child-Pugh评分显著相关,并提出5.44o的相位角是识别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新参数。
目前仍无营养不良诊断的“金标准”,SGA、人体测量学参数和HG测定仍是临床常用的评估营养不良的方法。
3、营养不良的治疗3.1 营养不良的治疗方式营养不良的治疗方式包括肠内营养(经口或管饲)和肠外营养。
Koretz等认为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和口服营养剂对肝病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ESPEN关于肝病肝内营养的指南指出,当患者不能通过正常饮食满足能量需求时,应给予肠内营养补充,通常建议经口补充营养;当经口摄入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采用管饲(即使存在食管静脉曲张)。
一般情况和肝功能改善后如能自主进食,通常可采用经口摄入来补充营养。
有研究显示,大多数ESLD患者住院后经口给予营养支持,其经口摄入饮食的能力在2~3周会有所改善,因此,经口补充营养是多数临床医师的首选方式。
肝性脑病患者管饲时应注意吸入性肺炎和其他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风险。
食管静脉曲张虽不是管饲的禁忌证,但对有出血史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来说管饲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无出血史者来说也有诱发出血的潜在风险。
O'Brien和Williams建议可在内镜止血治疗至少24h 后开始鼻饲。
因此,肝性脑病和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采用管饲时应权衡利弊。
ESPEN指南推荐: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的肝病患者经口或肠内营养不能满足能量需求时,应立即开始肠外营养;经口或肠内营养能够满足需求但必须禁食12h以上(包括夜间禁食)者,应静脉注射葡萄糖2~3g/(kg·d);如禁食超过72h,应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指南还指出,肠外营养对于ESLD患者是安全的,并能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减少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也是肠内营养不足或不宜使用肠内营养的急性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安全二线选择。
3.2 能量摄入和三大营养物质的补充肝硬化患者的能量需求是基础代谢率的1.3倍,可使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代谢率,无腹水时应以实际体重为准,有腹水时通常以身高计算其理想体重。
ESLD患者须要连续供给营养物质,应少量多餐(4~7次/d),不仅能改善氮的利用,甚至能逆转部分患者异常的底物氧化。
ESLD患者应在夜间补充一次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宵夜,避免糖异生,减少骨骼肌蛋白质的消耗。
研究显示夜间加餐并在餐前加用糖酐酶抑制剂能改善能量代谢和葡萄糖耐量异常。
长期营养支持的主要方法是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辅以营养补充剂,其能量摄入应为35~40 kcal/(kg·d)[147~168 kJ/(kg·d)],其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非蛋白质能量的50%~60%,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非蛋白质能量的40%~50%。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正常饮食即可达到这一目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须给予营养补充剂。
ESLD患者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多数能耐受高蛋白的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1.2~1.5 g/(kg·d)。
轻度肝性脑病(Ⅰ级和Ⅱ级)患者可不限制饮食或蛋白质,重度肝性脑病(Ⅲ级和Ⅳ级)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时间不宜过长。
有研究认为限制蛋白质摄入不仅不能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分级,反而可能会加重营养不良。
Tsiaousi等建议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依从性来决定,应通过营养支持使ESLD患者由分解代谢转变为合成代谢状态。
此外,40%~50%的ESL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同时由于肝功能障碍又会出现因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低血糖,维持血糖水平正常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给予肠外营养时应避免发生高血糖症,一旦发生,应将葡萄糖的摄入量降低至2~3 g/(kg·d),并给予胰岛素。
脂肪通过门静脉吸收后直接进入肝脏,ESLD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释放受损,肝脏不能耐受大量脂肪摄入,因此脂肪摄入量不宜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