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2012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海洋生物珊瑚礁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海洋生物珊瑚礁当我们提及海洋,那广阔无垠、深邃神秘的世界总是让人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在那蔚蓝的海底世界中,有一种独特而又美丽的生物——珊瑚礁。
珊瑚礁,就像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岩石,而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经过漫长的岁月累积而成的。
珊瑚虫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
它们个体微小,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些小小的生物通过分泌碳酸钙,逐渐形成了坚固的外壳,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虫不断地生长、死亡,它们的遗骸堆积在一起,最终造就了珊瑚礁这一壮观的海底景观。
珊瑚礁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
各种各样的鱼类、贝类、虾蟹等都在珊瑚礁周围繁衍生息。
比如色彩斑斓的小丑鱼,它们常常在海葵的保护下穿梭于珊瑚礁之间;还有行动敏捷的龙虾,在礁石的缝隙中寻找着食物。
珊瑚礁就像是一个热闹的社区,不同的生物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稳定的生态系统。
而且,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平衡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珊瑚礁的存在,海浪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海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
同时,珊瑚礁还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如今珊瑚礁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给珊瑚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温度过高会导致珊瑚虫出现“白化”现象,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共生的藻类,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最终可能会死亡。
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珊瑚礁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过度捕捞使得依赖珊瑚礁生存的生物数量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海洋污染,尤其是塑料垃圾和化学污染物,会直接损害珊瑚礁的健康;此外,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也可能对珊瑚礁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珊瑚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到支持可持续的渔业和旅游业,再到积极参与海洋保护的宣传和行动,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昆虫伪装防御术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昆虫伪装防御术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界中,昆虫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奇妙和神秘。
它们虽然体型微小,但却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
其中,伪装防御术就是昆虫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项重要本领。
昆虫的伪装防御术多种多样,形态和方式令人眼花缭乱。
有的昆虫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天敌难以察觉;有的则通过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来吓退敌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背景融合术”。
一些昆虫的身体颜色和形态能够与它们所栖息的环境完美匹配。
比如,竹节虫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竹节虫的身体细长,如同干枯的树枝,身上的颜色和纹理与树枝几乎一模一样。
当它们静止不动时,就像是树枝的一部分,很难被发现。
还有一些叶蝉,它们的身体形状和颜色宛如树叶,甚至翅膀上的脉络都与树叶的纹理相似。
这种与背景高度融合的伪装,使得昆虫在天敌的眼皮底下得以安然无恙。
再来说说“拟态防御术”。
有些昆虫会模拟其他具有威胁性或令人厌恶的生物的形态,以此来吓退敌人。
比如,食蚜蝇常常会模仿蜜蜂的外形和行为。
食蚜蝇没有蜜蜂的蜇刺能力,但它的外观与蜜蜂极为相似,身上有着黄黑相间的条纹。
当天敌看到它时,往往会误以为是具有攻击性的蜜蜂,从而不敢轻易靠近。
还有一些毛毛虫会模仿蛇的形态,它们会将身体前端抬起,做出类似蛇攻击的姿势,同时身体上的花纹也与蛇的模样有几分相似,以此来威慑潜在的威胁。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伪装防御方式,昆虫们还有一些独特的技巧。
有的昆虫会利用“消失术”来躲避危险。
例如,一些蝗虫在受到惊吓时,会迅速钻进草丛或土壤中,瞬间消失不见。
还有一些昆虫会通过改变自身的颜色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一些螳螂在不同的季节或者环境中,身体的颜色会有所不同,从绿色变为棕色,以便更好地隐藏自己。
昆虫的伪装防御术不仅仅是为了躲避天敌,还在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一些伪装成花朵的昆虫能够更容易地接近花蜜,而不被花朵的守护者察觉。
在繁殖季节,一些昆虫会选择与自身伪装形态相似的环境进行交配和产卵,以确保后代的安全。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两栖蛙类生活史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两栖蛙类生活史《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两栖蛙类生活史》在我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生物,两栖蛙类就是其中一类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存在。
两栖蛙类的一生,经历了从卵到幼体再到成体的显著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为生活史。
蛙类的繁殖通常始于春天,当气温逐渐回暖,水源充足时,它们便开始寻找合适的繁殖场所。
雄蛙会通过响亮的鸣叫声来吸引雌蛙。
蛙类的产卵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会将卵产在水中,形成一团团透明的卵块;有的则会将卵产在水边的植物上。
蛙卵是蛙类生命的起点。
这些小小的卵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面有一层透明的胶质膜保护着。
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卵中的胚胎逐渐发育,最终破膜而出,成为蝌蚪。
蝌蚪刚孵化出来时,体型很小,全身透明,几乎看不到内部器官。
它们依靠卵黄提供的营养物质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开始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作为食物。
此时的蝌蚪没有四肢,只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用于在水中游动。
在生长过程中,蝌蚪会经历一系列的形态变化。
它们的嘴巴逐渐变大,适合摄取更大的食物。
身体内部的器官也在不断发育和完善。
最为显著的变化是,蝌蚪的后肢首先开始生长,从身体两侧慢慢伸出。
起初,后肢非常短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壮,能够帮助蝌蚪在水中更灵活地游动。
当后肢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蝌蚪的前肢也开始生长。
此时的蝌蚪外形已经与成蛙有了一些相似之处,但仍然保留着长长的尾巴。
在这个阶段,蝌蚪的呼吸系统也发生了变化,从通过鳃呼吸逐渐转变为通过肺和皮肤呼吸。
随着四肢的发育完全,蝌蚪开始进入变态期。
在这个时期,蝌蚪的尾巴会逐渐被吸收,身体的颜色和形态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原本透明的皮肤变得粗糙,出现了各种颜色和斑纹。
眼睛、嘴巴等器官的形态也逐渐接近成蛙。
当尾巴完全消失,一只幼蛙就诞生了。
幼蛙的体型相对较小,身体还比较脆弱,但它们已经具备了在陆地和水中生活的能力。
幼蛙会离开水域,开始探索周围的陆地环境。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生物链捕食猎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生物链捕食猎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除了人类自身,还存在着无数其他生物。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
其中,生物链中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生物链。
简单来说,生物链就是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比如,草被兔子吃,兔子被狐狸吃,狐狸又可能成为老虎的食物。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简单的生物链:草→兔子→狐狸→老虎。
在这个链条中,每个生物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捕食者在生物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狮子为例,狮子是草原上的顶级捕食者。
它们强壮、敏捷,拥有出色的捕猎能力。
狮子通过捕食羚羊、斑马等食草动物,控制着这些动物的数量。
如果没有狮子这样的捕食者,食草动物的数量可能会过度增长,导致草原上的草被过度啃食,从而影响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被捕食者也并非完全处于弱势地位。
它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和躲避捕食者的追捕。
比如,兔子有着敏锐的听觉和快速的奔跑能力,一旦察觉到危险,便能迅速逃离。
有些动物还会通过变色、伪装等方式来隐藏自己。
例如,竹节虫的形状和颜色与竹子非常相似,让捕食者难以发现。
再来说说昆虫世界。
在花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集花蜜。
蜜蜂在获取食物的同时,也帮助花朵传播花粉,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而蜘蛛则在角落里织网,等待着飞虫自投罗网。
飞虫成为了蜘蛛的食物,而蜘蛛也控制了飞虫的数量。
在海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生物链。
小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大鱼又吃小鱼,而鲨鱼则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
海洋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础。
生物链中的捕食猎物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环境的变化、季节的更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改变生物链的结构。
比如,在干旱的季节,草的生长受到限制,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它们的数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捕食它们的动物。
人类的活动也对生物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生活环境
平地及小坡
花坛中
阴暗潮湿的地方
草丛中
池塘边
多处
池塘
树上
潮湿的地方
潮湿的地方
调查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请阅读P10-11,写在作业本)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 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调查的过程
实地调查
调查要仔细,注意不容易发现的生物种类, 详细记录
复习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植物:皂荚树、桑椹、菜、 树、菜花、草
11.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组归类是正确 的( CD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为水生生物
生物,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 调查法
调查是通过一种手段或方式来 了解所想知道的事情或者东西,如:
森林资源调查 人口普查 水污染抽样调查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的调查 南宁特色小吃的调查等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 是____调__查____,人口普查也是__调__查_ 。
科学探究方法之一:调查(阅读P9填空)
6.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7.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 查时应该做的(C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方法与
手段
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
使用教材的构想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调查)
1、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2、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实地调查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调查地点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对生物资源的爱护
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1、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2、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察,并从中吸取经验。
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它生物(共42张PPT)
青霉形成青绿色 的菌落,用放大 镜观察,可以看 到一条条白色的 直立菌丝,这是 分生孢子梗。梗 上着生无数丛生 的青绿色分生孢 子。青霉孢子梗 顶端无膨大。
曲霉的培养和观察
1.将面包或馒头沾湿放置在温暖、潮湿的 地方,数天后可能长出毛绒绒的霉菌,这 就是曲霉。
2.用放大镜观察菌落。
问题:描述曲霉的形态和颜色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 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 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 以免散落的孢子被风 吹散。
3.第二天,拿开培养 皿(或玻璃杯)和 菌盖,就可以看到 在白纸或玻璃板上 留下与菌褶排列一 致的放射状 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 散落下来的孢子组 成的。用放大镜观 察孢子的大小和颜 色。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册P3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 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 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 虎克当年寄文章文章给英国 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皇家学会的信中所付的图之一。
从细菌的发现故事 中,你对科学的发现 有什么样的认识?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
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A
B
C
D
E
F
杆 状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G、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的形态
• 球形 • 砖形 • 杆状 • 子弹状 • 蝌蚪形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植物共生寄生情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植物共生寄生情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植物们以各种独特的方式相互关联着。
其中,共生和寄生关系是植物世界中十分有趣且引人深思的现象。
共生,顾名思义,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紧密合作、相互依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在植物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等,在其根部常常会形成一些小小的根瘤。
这些根瘤可不是什么病变,而是根瘤菌的“家”。
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为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氮素营养。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养分和栖息环境。
这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使得豆科植物在氮素相对缺乏的土壤中也能茁壮成长。
再来说说菌根共生。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都与真菌形成了菌根共生关系。
真菌像一张细密的网,延伸在土壤中,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特别是那些植物根系难以获取的磷元素。
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回馈给真菌,以维持真菌的生存和生长。
这种合作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增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竞争力。
除了与微生物的共生,植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关系。
比如,一些附生植物会生长在大树的枝干上。
附生植物并非从大树身上夺取养分,而是利用大树提供的支撑和较高的位置,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气。
它们在不损害大树的前提下,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种共生关系丰富了生态系统的层次和多样性。
与共生关系相对的是寄生关系。
寄生植物则是完全或部分依赖于其他植物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菟丝子就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植物。
它没有根,通过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伸出特殊的吸器,深入寄主植物的组织内,窃取养分和水分。
被菟丝子寄生的植物,往往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槲寄生也是一种寄生植物,但它的寄生方式相对温和一些。
它通常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通过吸取寄主植物的部分养分来生存。
不过,槲寄生并不会对寄主植物造成致命的伤害,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采样或抽样调查
等)
2、分有
条件的可拿 望远镜、放大镜或照相机
3、设计调查路线 1、设计调查表 4、调查记录 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调查的注意事 5、归类 3、不要伤害生物,不要破坏环境 。 项有哪些? 6、整理资料
两栖动物
玉米
高粱
小麦
花生
大豆
油菜
棉花
水稻
鸡
鸭
鹅
宠物猫
宠物蜥蜴
鹦鹉
金鱼
课堂小结
一、一般过程:
1、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2、分组; 3、确定调查路线; 4、调查,作好调查记录;5、归类; 6、整理。
二、注意事项:
1、设计调查表;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3、不要伤害 生物,不要破坏环境;4、注意安全。
旧知回顾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目标展示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并将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分类。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的分工 能力。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1、 调查 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 调查目的 和 调查对象,并 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 。 3、有时因调查范围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 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样本 。 4、调查过程中要 如实记录 。 5、对调查结果要进行 整理和分析 ,有时还要 用 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 6、生物的归类方法:按照 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动物、植 物、微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 宠物 等。 按照 用途 可分为作物、家禽、 家畜 、
三、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动物、水 生动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1.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个知识点中,应当明确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是直接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3.生物能进行呼吸应明确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一小部分生物呼吸不是这样。
4.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要让学生明确病毒是生物5.对看上去相似(马和驴)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马与牛)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二我们身边的微生物1.微生物和你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
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上涉及到人类的生存。
在这本书中你们将读到微生物在许多重要产品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有了它们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否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将无法繁衍下去。
此外,你在第十章还将会看到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美妙的前景也是微生物对人类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然而,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微生物的"残忍"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1347年的一场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 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在此后的80年间,这种疾病一再肆虐,实际上消灭了大约75%的欧洲人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场灾难甚至改变了欧洲文化。
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多次流行鼠疫,死亡率极高。
今天,一种新的瘟疫--艾滋病(AIDS)也正在全球蔓延;癌症也正威胁着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许多已被征服的传染病(如肺结核、虐疾、霍乱等)也有"卷土重来 "之势。
《我们周围的生物》身边的生物世界
《我们周围的生物》身边的生物世界当我们清晨醒来,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鸟儿在枝头欢唱,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生物的世界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多样性的星球。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鲸鱼,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紧密相连的生态系统。
先来说说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植物。
小区里的草坪,道路两旁的树木,公园里的花卉,都是植物的身影。
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风景,还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着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让我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而且,植物还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
比如,鸟儿以树上的果实为食,兔子喜欢吃青草。
再看看那些可爱的动物们。
家里养的宠物猫、宠物狗,给我们带来了陪伴和欢乐。
在公园里,我们能看到飞翔的鸽子、湖中嬉戏的鸭子。
而在田野里,有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为花朵传播花粉;有忙碌的蚂蚁在地面上爬行,搬运着食物。
动物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
鸟儿会筑巢,松鼠会储存食物,候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
除了植物和动物,还有许多微小的生物也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细菌和真菌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却无处不在。
在厨房的角落里,食物上可能会滋生细菌;在潮湿的土壤中,真菌在分解有机物。
病毒也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们能够引起各种疾病,但同时也促使我们的免疫系统不断进化和强大。
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例如,蜜蜂为花朵传粉,花朵为蜜蜂提供花蜜,这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而在草原上,狼捕食羊,这是一种捕食关系。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依赖植物提供食物、氧气和各种原材料;我们依靠动物为我们提供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给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人教版)_高中生物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人教版)_高中生物教案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分析:《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准备: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教师:1、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要调查生物状况。
2、设计调查表调查小组组长组员[1] [2] 下一页第一节家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家鸽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理解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并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和解剖家鸽”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理解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及对问题的分析,继续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理解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重点包括: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鸟纲的主要特征。
1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整理课件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观察工具:电子显微镜
B型肝炎病毒
整理课件
流感病毒 HIV病毒
细胞结构不完整的生物——细菌
伤寒杆菌
结核杆菌
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
整理课件
甲烷菌
病毒与细菌的对比
整理课件
谁干的?
整理课件
细胞结构完整的生物——菌物
整理课件
青
霉
曲
霉
整理课件
蘑菇的结构
整理课件
毒蝇伞 白毒鹅膏菌 摩根小伞 细环柄菇
臭
毛
黄
头
菇
乳
菇
整理课件
动动脑
谁 是 霉 菌? 整理课件
§1.2 认识身边的其他生物
一、病毒 观察工具:电子显微镜
二、细菌 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
三、真菌
1、霉菌:青霉、曲霉
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温暖、有营养
相同点
不同点
白色菌丝(直立、匍匐), 颜色不同 直立菌丝顶端长有孢子囊
他们都生活在什 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的生存需要 阳光吗?
他们的营养是谁 提供的?
他们有什么异同 点?
整理课件
青霉、曲霉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白色菌 颜色 青霉:青绿色
பைடு நூலகம்
丝(直 不同
立、匍
曲霉:橙黄色
匐),
直立菌 孢子 青霉:扫帚状
丝顶端 囊形
长有孢 状不
子囊
同 曲霉:球状
整理课件
大型真菌——食用菌
整理课件
孢子囊形状不同
青霉:青绿色 曲霉:橙黄色 青霉:扫帚状
曲霉:球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
青霉
曲 霉
根霉
2.大型真菌
蘑菇 银耳 大青褶伞
香菇
灵芝
四、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在微生物世界中可以称得上是个“巨 人家族”,真菌的个头较大,其中的许多成员 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例如,在潮湿的天 气,常常发现粮食、衣服、皮鞋上长了霉,我 们做酱、酱油、豆腐乳用的曲霉和毛霉等霉菌; 发面、酿酒用的酵母菌等都是真菌,就连人们 爱吃的蘑菇、木耳等,也都是真菌大家族的成 员。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与人类关系 非常密切。
真菌是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 有机酸等多种发酵工业的基础,在自然界中则 扮演着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者的角色。然而有 些真菌是病原菌,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病害,有 些真菌产生毒素,使人、畜中毒,严重者引起 癌症。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害肝脏, 易引发肝癌。
食用、药用
调节放大 镜跟物体 的距离, 直到获得 大而清晰 的图象
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 的其他生物
列 文 虎 克 自 制 的 显 微 镜
一.细菌
细菌的形态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细菌
炭疽杆菌
大肠杆菌
二、病毒:(比细菌小)
病 毒 的 形 及其他复杂构型
“非典型肺炎”元凶冠状病毒图
艾滋病病毒(HIV)
三、菌物: 主要类群是真菌。真菌 一般身体较大,可以用肉眼 观察。 1、霉菌
观察的内容: 1、他们的“细丝”是直立生长 还是匍匐生长? 2、每条“细丝”的顶端有没有 其他结构?这些结构分别是什么 颜色?其余的“细丝”是什么颜 色?
观察的结果: 1、直立生长、匍匐生长 2、有。黑色、青色、黄色。 “细丝”是白色。
根霉:直立“细丝”的顶端是黑色的 青霉:直立“细丝”的顶端是绿色的 黄曲霉:匍匐“细丝”的顶端是黄色的
常见霉菌的简易培养
1、 材料用具 馒头、橘子皮、煮熟的青玉米芯、玻璃培养皿等。 2 、培养方法 1)洗净培养皿。 2)取1块刚吃剩的馒头,掰成片状,置于培养皿内, 放适量清水。 3)将橘子皮和煮熟的玉米芯分别放入培养皿中, 置于适量清水中。 4)将三个培养皿盖上盖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5)一周后,观察他们的颜色和形态。
草菇
草菇
香菇
香菇
银耳
羊肚菌
羊肚菌
双孢菇
双孢菇
猴头菇
猴头菇
金针菇
木耳
木耳
平菇
冬 草虫 夏
茯苓
灵芝
云芝
竹黄
古 尼 虫 草
鳞 皮 扇 菇
树舌灵芝
尖顶地星
黄 裙 竹 荪
裂褶菌
灰 包 菇
头状秃马 勃
大秃马勃
梨形马勃
白鳞马勃
粪生黑蛋巢 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