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

合集下载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7 合理选用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合理地使用材料,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抗震质量的关键。在结构
施工图中均标有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混凝土、钢材和砌体 材料的选用参照各自的选用要求。
THAN于抗震
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砌体结构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 面尺寸和受力钢筋与箍筋的设置;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 浇混凝土板。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5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2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体形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 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宜规则、 对称,其刚度和质量分布宜均匀。体型复杂的建筑宜设防震缝。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 选择合理的抗震体系
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 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结构体系 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抗震概念设计的 基本要求
一、抗震设计分类
1 抗震设计分类
为了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对地 震区的房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为两大部 分:一是计算设计——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一是概 念设计——正确地解决总体方案、材料使用和细部构造,以达到合 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5 消能减震设计实例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6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隔震和消能减震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隔震的基本 原理是:通过隔震层的大变形来减少其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减 少地震破坏。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消能器的控制来控制预期 的结构变形,从而使主体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不发生严重破坏。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至关重要。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国地震动安全性评价与设计中的基础性规范,对于设计和建造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至关重要。

一、抗震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地震是地球上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性往往给建筑物带来重大威胁。

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保障人们在灾害中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城市抗震标准、提升建筑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包含了地震危害性分区、场地分类、工程地震动参数、结构抗震性能要求、抗震设计原则和规范等一系列内容。

其主要包括:1.地震烈度和场地分类:规范根据地震烈度和场地情况的不同,将地震危险性分为多个等级,并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抗震需求。

2.工程地震动参数:规范详细规定了工程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最大可能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这些参数是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础。

3.结构抗震性能要求:规范明确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要求,包括构建的稳定性、变形能力、耗能能力等。

4.抗震设计原则:规范强调了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遵循的抗震设计原则,例如合理布置结构抗震构件、避免单一抗震体系、重要设备的抗震设计等。

三、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和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不仅限于抗震构件的设计与构造,同时也应涉及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物料选择、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

只有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抗震设计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需要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要求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考虑地震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措施。

地震避险科普为什么建筑物需要抗震设计

地震避险科普为什么建筑物需要抗震设计

地震避险科普为什么建筑物需要抗震设计地震避险科普为什么建筑物需要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地壳内部的断裂和错动引起。

在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尤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此,抗震设计成为建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为什么建筑物需要抗震设计以及抗震设计的一些关键原则。

一、地震的危害地震可以造成严重的破坏,包括建筑物的倒塌、桥梁的坍塌和岩石滑坡等。

特大地震甚至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轻地震的危害。

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震荡力量的能力。

良好的抗震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的破坏,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抗震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考虑到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群。

当一个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它可以为周围的人群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三、抗震设计的原则1. 结构可靠性: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抵御地震产生的震荡力。

2. 建筑材料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例如,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增加建筑物的韧性和抗震能力。

3. 建筑物的重心位置:合理的重心位置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将重心尽量靠近地面并保持建筑物的对称性可以减少地震产生的翻滚力。

4. 避免集中质量:将建筑物的质量分散到不同的部位,避免质量集中在某一处,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5. 规范合规:在抗震设计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抗震要求。

四、地震避险科普的重要性地震避险科普对于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地震避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地震避险科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地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地震避险科普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教育宣传、社区演练和多媒体展示等。

抗震建筑设计

抗震建筑设计

抗震建筑设计抗震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抗震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1. 抗震设计原则抗震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安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延性,避免倒塌或严重损坏。

(2) 功能连续性: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后能够继续使用,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

(3) 经济合理性: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筑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 施工可行性:考虑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确保抗震设计的可实施性。

2. 抗震设计方法抗震建筑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 结构布局:合理安排建筑物的结构布局,使各部分受力均匀,避免出现薄弱环节。

(3) 结构尺寸:合理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如梁、柱、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以满足抗震要求。

(4) 结构连接:加强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如梁与柱、柱与基础等,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5) 非结构构件:对建筑物中的非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如隔墙、吊顶、管道等,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3. 抗震设计实例以下是一些抗震建筑设计的实例:(1) 日本东京晴海三井大厦:该建筑采用了一种名为“减震器”的装置,可以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2) 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政厅:该建筑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3) 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工程:在重建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抗震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总之,抗震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保障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 房屋较长时,纵向抗震墙不 易设置在端开间。
3、抗震墙布置的具体要求
(1)楼(电)梯间、竖井等使楼面开洞的竖向通道,不 宜设在结构单元端部角区及凹角处; 这种竖向通道不宜独立设在柱网之外的中间位置。
(2)纵横向抗震墙成组 布置
纵横向抗震墙宜合并布置为L 形、T形和口字形。
两片墙组成联肢墙
(3)合理调整抗震墙的长度
结构
6、7度
8度
9度
现浇、叠合梁扳 装配式楼盖
4 3
3 2.5
2
不宜采用
抗震墙之间的楼、屋盖有较大开洞时,长宽比还应减小。 当超过上述要求时,应计入楼盖平面内的变形影响。
4、抗震墙的 边框梁、柱
01
添加标题
抗震墙的端部钢筋配置在柱截面内。
02
添加标题
框架梁应保留,当无法设置明梁时应设置暗梁。
03
为了保证抗震墙具有足够的的延性,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 每一道抗震墙(包括单片墙、小开口墙和联肢墙)不应过 长,总高度与总长度之比宜大于2。
较长的单片墙可以留出 结构洞口,划分成联肢 墙的两个墙肢。
(4)抗震墙的最大间距 抗震墙间距不应过大。
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宜满足下表 要求:
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
并按低的房屋高度计算
缝宽。
t h
2、抗撞墙
8、9度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防震 缝两侧的结构,当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 差较大时,可在防震缝两侧房屋的尽端设垂 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高度、刚度相差较大
层高不同
每一侧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的长
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
内力应按考虑和不考虑抗撞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按不利

抗震设计专篇

抗震设计专篇

有关“抗震”的设计专篇
抗震设计专篇是针对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专项文件,旨在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能。

有关“抗震”的设计专篇如下:
一、引言
介绍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项目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的规模、特点、建设地点等基本情况。

三、抗震设防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项目的抗震设防等级和标准,例如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等。

四、地震作用分析
进行地震作用分析,包括地震动参数、地震波选择等,以确定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抗震设计方法与措施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措施,包括基础隔震、消能减震、结构加固等。

六、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设计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节点、墙体构造等。

七、抗震设备设施要求
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设施提出抗震要求,包括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设备抗震措施。

八、施工要求与质量保障
提出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抗震设计的有效实施和建筑物质量的可靠性。

九、结论与建议
总结抗震设计专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为项目的抗震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抗震设计专篇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编制,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抗震设计的要求和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4个要点要注意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4个要点要注意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4个要点要注意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14个抗震设计要点,供参考:1.地震烈度评定:要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评定,确定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

2.结构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高度确定结构类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3.基础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的基础,使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包括基础的形式、尺寸和材料选择。

4.建筑物整体的抗震设计:要考虑建筑物从地震中脱离的可能性,通过合理分布和连接结构的方法,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5.结构的水平抗力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确定合适的结构配置,提供足够的抗震强度和刚度。

6.结构的垂直抗力设计:要考虑建筑物在地震中可能产生的垂直振动和倾斜,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刚度调整,提高建筑物的垂直抗震能力。

7.结构的抗震连接设计:要确保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结构之间的连接点能够承受地震产生的剪力和扭矩,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8.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要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减少结构的震动峰值,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

9.结构的抗倒塌设计:要设计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使其在地震中不易倒塌或局部破坏,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10.结构的振动控制设计: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控制建筑结构的振动幅值,在地震中减少结构和设备的震动破坏。

11.结构的抗震措施选择:要根据设计目标和地震烈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抗震措施,如内柱加固、梁柱节点加固、墙体加固等。

12.结构的抗震计算:要进行合理的结构抗震计算,考虑地震的特点和建筑物的荷载,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13.结构的抗震验算:要对抗震设计方案进行验算和检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4.结构的施工和监理: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监理工作,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抗震设计中需要注意的14个要点,每一个要点都与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关,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认真考虑和执行这些要点,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的三种方法及适用条件

抗震设计的三种方法及适用条件

抗震设计的三种方法及适用条件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抗震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弹性设计、弹塑性设计和完全塑性设计。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一、弹性设计弹性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变形能够完全恢复到地震前的状态。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地震烈度较小的地区,建筑物的结构刚度较大,且建筑物的重要性较低。

在弹性设计中,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

二、弹塑性设计弹塑性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变形能够部分恢复到地震前的状态。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地震烈度较大的地区,建筑物的结构刚度较小,且建筑物的重要性较高。

在弹塑性设计中,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韧性,以吸收地震能量。

三、完全塑性设计完全塑性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变形不能恢复到地震前的状态。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地震烈度非常大的地区,建筑物的结构刚度非常小,且建筑物的重要性非常高。

在完全塑性设计中,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吸收地震能量。

总之,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抗震设计中,应该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物的结构刚度和重要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

抗震设计概念

抗震设计概念

抗震设计概念
抗震设计,是针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进行的一种专项设计,以满足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安全与经济的综合要求。

一般包括抗震分析和抗震措施两个方面。

抗震分析是以结构动力学为基础,计算和分析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

抗震措施则包括工程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基础处理以及各种构造措施。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作用水平,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材料及细部构造,以到达合理的抗震设计目的。

涉及方面有建筑场地的选择、结构体系的选择、平面立面布置的规则性、结构的动力特性的确定、传力机制的可靠性等。

这种设计可以在源头上避免或减轻不利于抗震设计因素的影响,有助于获得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最有利组合,为设计过程中的数值计算创造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抗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简述抗震概念设计

简述抗震概念设计

简述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根据地理环境和地震活动等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设计过程。

抗震概念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物的质量、刚度和稳定性,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以抵御地震力的作用。

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结构等。

2. 地基处理:地基是建筑物的承载基础,地基的不稳定会导致建筑物受震时发生倾斜、沉降等问题。

因此,在抗震概念设计中,要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等。

3. 防震隔震设备:防震隔震设备通过减小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地震力的传递,减少建筑物的震动。

常见的防震隔震设备包括阻尼器、隔震支座和减震墩等。

4. 材料选择:在建筑物的建设中,要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例如,使用具有一定抗震性能的混凝土、钢材和玻璃纤维等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5. 设计准则:抗震概念设计还要参考抗震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抗震要求。

这些准则包括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参数、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和最大抗震烈度等。

抗震概念设计是抗震设计的起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措施采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抗震设计方法概述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通过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使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结构安全、整体稳定的设计方法。

抗震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地震动参数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地震波数据,确定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波的频率、加速度、速度、位移等,以及地震波的周期、震中距等指标。

这些参数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基础数据。

2.结构动力计算:结构动力计算是根据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确定结构的固有周期、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等参数。

根据结构的分布情况和性能目标,选择合适的结构计算方法,如静力、模态超静定、动力等方法。

3.结构抗震设计原则: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减震、隔震、增加结构的延性、加强节点和连接部位等。

减震和隔震是通过在结构中引入减震器和隔震装置,降低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减小地震反应力。

增加结构的延性是指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吸收地震能量。

加强节点和连接部位是指在结构中对连接部位和节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加固,使之能够承受地震作用带来的巨大力。

4.结构材料和构造形式选择:结构材料和构造形式的选择是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抗震设计要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耐震钢筋等。

同时,结构的构造形式也要考虑满足抗震要求,如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状结构等。

5.结构安全评价和改进:通过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强度耗能能力,发现可能存在的弱点,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和加强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6.地基加固与基础设计:对于软弱地基,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挖槽加宽,加强土体的固结和增加夯实度等。

对于基础设计,要合理确定基础形式和尺寸,采用适当的承载能力设计参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建筑抗震设计概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巨大。

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抵御地震影响的建筑结构,是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抗震设计是指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和用途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使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抗震设计的原则1. 以预防为主: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而不是等到地震发生后才进行补救。

3. 材料选择:应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

4. 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四、抗震设计的步骤1. 地震烈度评估: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史和地质条件,评估地震烈度。

2. 结构设计: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类型和用途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包括结构体系、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择等。

3. 抗震措施: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如设置防震缝、增加支撑体系、采用减震隔震技术等。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设计的实现。

五、抗震设计的未来发展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抗震设计的具体方法1. 静力设计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平衡。

设计时,需要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并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动力设计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地震作用的动力效应,通过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动力设计法需要考虑地震动的频谱特性、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因素。

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这种方法以建筑结构的性能目标为导向,通过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和抗震措施,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达到预定的性能要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结构的设计阶段,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使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地震作用力:抗震设计首先要确定建筑物所在地的地震活动水平,并根据地震活动水平确定设计地震作用力。

根据地震震级和地震波的参数,计算建筑物所能承受的地震作用力。

2.结构安全性要求: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应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以防止结构倒塌或损坏。

因此,抗震设计要求结构能够在设计地震作用力下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同时在超过设计水平时具有合理的韧性,以减小结构震害。

3.结构刚度和变形控制:抗震设计中,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变形控制能力,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可以使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水平和垂直荷载传递机制:抗震设计中,要求建筑物能够将地震作用力有效地传递到地基,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水平荷载主要通过墙体、框架和剪力墙等结构传递,垂直荷载主要通过柱子和梁等结构传递。

5.地基的选择和处理: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抗震设计中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并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6.断层和地震波的影响:抗震设计中考虑了断层和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

断层是地震波的震源,断层分布和地震波的传播路径都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抗震设计中要考虑断层的位置和影响范围,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施工质量控制:抗震设计不仅包括设计阶段的工作,还包括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仅取决于结构的设计水平,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选用适当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和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灾害的影响。

gb50011-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一、引言gb50011-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国家标准,为了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规范了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

本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促进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的抗震设计,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检测、评估和加固设计、施工。

三、术语和符号在本规范中,涉及到以下术语和符号:- 抗震设计等级: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功能和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等因素划分的抗震设计级别。

- 基本风荷载:按规定进行水平和竖向组合的地震波作用下产生的风荷载。

- 基本地震加速度:地震波在地盘上产生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 层间剪力分配比:相邻两个层的剪力分配比。

- 基本黏滞阻尼比:建筑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黏滞阻尼比。

四、设计基础1.设计基础工作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地理位置等确定抗震设计基础参数。

–应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抗震设计等级。

–应确定使用场地的地震烈度等级。

2.地震烈度–在设计中应根据地震烈度确定基本地震加速度,并考虑黏滞阻尼比。

–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3.抗震设计荷载–应根据规范要求计算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抗震设计力和竖向抗震设计力。

–针对不同地震分组,应确定相应的抗震设计水平力系数。

五、结构设计1.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符合规范要求,具备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均匀的强度分布。

–组合楼层应考虑其构件之间的协同性,确保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2.水平力分配–应根据层间剪力分配比确定不同层的水平抗震设计力,并合理分配到各个构件上。

–应保证结构各部分在地震作用下均能充分发挥其弹性和抗震性能。

3.地震控制–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控制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确保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抗震级别

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抗震级别

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 抗震级别一、抗震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抗震设计旨在通过合理设计和结构构造,使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抵御地震力,从而降低地震震害和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设计要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以保证整体结构不会倒塌。

二、抗震设计标准1.抗震设防烈度等级: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情况确定建筑的抗震设计基本烈度,以确定结构设计所需的抗震能力等级。

2.抗震设计地震作用分析:通过工程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地震作用的动力计算,确定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而确定合理的设计措施。

3.结构抗震性能等级: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重要性确定相应的结构抗震性能等级,从而制定相应的设计要求。

4.基本组合设计地震作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结构体系等因素,确定基本组合设计地震作用,设计结构在此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三、抗震设计要求1.结构设计:采用适当的结构体系,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如采用抗剪墙、剪力墙等必要的抗震构件。

2.材料选用: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标准等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加固措施:对于既有建筑物,如发现结构不足以抗拒地震作用,需要进行加固措施,以提升抗震能力。

4.关键节点设计: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节点、连续墙等进行特殊设计,保证在地震情况下的稳定性。

5.局部细部设计:结构的细部构造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保证构件连接牢固、具备一定的延性和变形能力。

四、抗震设计验收在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抗震设计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结构施工过程质量检查; - 结构材料验收; - 结构构件安装验收; - 结构荷载试验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结语建筑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设计要求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设计思路、严谨的设计标准和严格的验收程序是确保建筑在地震情况下安全可靠的关键所在。

建筑设计者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满足抗震设计标准,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章:抗震设计原则

第一章:抗震设计原则

第一章:抗震设计原则1.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

2.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距离。

<60km,浅源地震;60~300km,中源地;>300km,深源。

我国绝大部分为浅源地震,一般5~40km。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

震中区:震中邻近地区。

震中距: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3.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变形能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8.纵波(压缩波,又称P波)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一般200~1400m/s,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振动。

9.横波(剪切波,又称S波)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一般100~800m/s。

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振动。

8.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M)。

M=lgA 震级增加一级,振幅(amplitude)增加10倍,释放的能量增加32倍。

一般来说,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称为微震;M=2~4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M>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8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

9.地震烈度:地震时在一定地点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10.地震基本烈度: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1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地震灾害后果的严重性)甲类建筑(特殊设防类):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重点设防类):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标准设防类):属于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适度设防类):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12.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
1. 引言
建筑抗震设计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倒塌或只出现轻微破坏的重要手段。

GB50011-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国建筑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规范,对于确
保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结构设置合理,抗震措施全面,结构稳定性强,地基基础坚固等。

3. 设计载荷标准
GB50011-2019规定了不同类别建筑的地震设计分组、设计地震烈度和设计地
震加速度等标准,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中能够承受最大限度的荷载。

4. 结构设计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应地震区段的抗震要求,结构形式应
符合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5. 抗震设防等级与性能等级
规范中明确了不同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和性能等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抗震措
施和建筑设计要求。

6. 施工和验收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还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要求和验收要求进行了详
细规定,确保抗震设计的有效实施。

7. 监理与评定
规范明确了抗震设计过程中的监理和评定程序,监理单位应对抗震设计方案的
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定单位应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定并出具评定报告。

8. 结论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是保障建筑抗震安全的重要依据,建筑设计
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安全稳定。

抗震设计原则及概念抗震

抗震设计原则及概念抗震

抗震设计原则及概念抗震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减少建筑物的损伤程度和人员伤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抗震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合理选址。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选址有很大的关系。

在选址时,应该考虑到地质条件、地震烈度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地质条件稳定、地震烈度较小、地形地貌平坦的地区进行建设。

2. 合理布局。

建筑物的布局应该合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隔离距离,防止因为某一区域受损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3. 合理结构。

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合理,采用可靠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

4. 合理尺寸。

建筑物的尺寸应该合理,不宜过高、过宽或过长。

尽量避免采用超限尺寸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5. 合理设备。

建筑物的设备应该合理,采用可靠的设备并且进行适当的加固和防护。

特别是对于电力、供水、通讯等重要设备,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抗震设计还包括以下一些概念:1. 设计地震动参数。

设计地震动参数是指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所使用的地震参数,包括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加速度等。

2. 设计基准震度。

设计基准震度是指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所使用的一种标准,用于确定建筑物所需的抗震能力。

3.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所要求的最小烈度值,用于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力。

4.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地震力和最大变形量等指标,用于评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总之,抗震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并减少损伤程度。

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对建筑物和人类造成的破坏和伤害难以估量。

因此,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抗震设计的原则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保护生命、保护财产、保障功能、降低震害。

为了实现这些原则,建筑抗震设计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安全优先:建筑的安全性是抗震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建筑类型、重要性等各种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保持完整和安全。

2. 稳定性:颤振是建筑在地震中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计师应考虑建筑在地震中的动态反应,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并通过结构措施或者加固处理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 弹性:在地震时,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作用会引起建筑物本身和内部构件的振动。

为了减小建筑物被破坏的风险,设计师需要保证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地震中有所变形。

4. 健康性: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刺激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晕眩、头痛等。

因此,建筑抗震设计必须考虑人体健康因素,以减小地震对人体的危害。

二、抗震设计的方法1. 结构措施结构措施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途径。

设计师可以使用以下措施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1)增加结构抗震能力:通过加强建筑的框架构造、增加板层间的钢筋、增加板层的受剪能力等措施,提高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

(2)建筑物刚度增加:适当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可以缩小建筑物在地震中的位移,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

(3)隔震设计:将高弹性材料或者隔震器等材料置于建筑物和地基之间,以隔离建筑物和地震能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减震设计:通过在结构中设置阻尼器等材料,可减小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振动量。

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也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重要方法。

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建筑能够承受地震所带来的作用。

同时,在使用材料时,设计师需要注意材料的品质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什么部位应加密箍筋?有何作用?在梁中有集中荷载的地方,在梁的两端,柱的上下端均需要加密箍筋。

梁端箍筋加密:保证梁端塑性铰区的抗剪强度;约束混凝土以提高梁端塑性铰区的变形能力。

柱端箍筋加密:增加柱端截面的抗剪强度;约束混凝土以提高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为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撑,防止纵筋压曲。

提高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2、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一、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二、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三、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

四、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

3、多高层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断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⑴焊缝缺陷⑵三轴应力影响⑶构造缺陷⑷焊缝金属冲击韧性低4、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

5、简述厂房柱间支撑的抗震设计要求。

(1)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支撑形式宜采用交叉式,其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不宜大于55°。

(2)支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规定。

(3)下柱支撑的下节点位置和构造措施,应保证将地震作用直接传给基础;当6度和7度不能直接传给基础时,应考虑支撑对柱和基础的不利影响;(4)交叉支撑在交叉点应设置节点板,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斜杆与交叉节点板应焊接,与端节点板宜焊接。

6、分析框架-抗震墙结构时,用到了哪些假定?(1)弹性假定(2)平面结构假定(3)刚性楼板假定7、简述在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法⑴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⑵除⑴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⑶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3—10 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8、进行钢框架地震反应分析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反应分析相比有何特殊因素要考虑?相邻楼层质量比、刚度比;立面收进尺寸的比例;任意楼层抗侧力构件的总的受剪承载力;考虑柱的轴向变形;计入梁柱节点域剪切变形;高层钢结构的位移影响;钢框架的长细比和宽厚比。

9、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偏心支撑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保证罕遇地震下结构屈服发生消能梁段上;消能梁段腹板不得加焊贴板提高其承载力,不得在腹板上开洞;为保证塑性变形过程中消能梁段的腹板不发生局部屈曲,按规定在梁腹板两侧设置加劲肋;内力调整;5层以上结构采用偏心支撑框架时,顶层可不设偏心梁段。

10、框架节点核心区应满足哪些抗震设计要求?1)梁板对节点区的约束作用2)轴压力对节点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和节点延性的影响3)剪压比和配箍率对节点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4)梁纵筋滑移对结构延性的影响5)节点剪力设计值6)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要求1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

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

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

12、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以达到什么目的?为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规范规定进行下列内容的抗震验算:①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隔墙、幕墙、建筑装饰等)破坏。

②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③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中震可修”抗震要求,通过构造措施加以保证。

13、屋架(屋面梁)与柱顶的连接有哪些形式?各有何特点?屋架(屋面梁)与柱顶的连接有焊接、螺栓连接和钢板铰连接三种形式。

焊接连接的构造接近刚性,变形能力差。

故8度时宜采用螺栓,9度时宜采用钢板铰,亦可采用螺栓;屋架(屋面梁)端部支承垫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mm。

14、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15、试论述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16、抗震设计为什么要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强柱弱梁指的是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

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

“强柱弱梁”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其手段表现在人们对柱的设计弯矩人为放大,对梁不放大。

其目的表现在调整后,柱的抗弯能力比之前强了,而梁不变。

即柱的能力提高程度比梁大。

这样梁柱一起受力时,梁端可以先于柱屈服。

强剪弱弯使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与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对应的剪力低于该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能力的设计要求。

使结构构件在发生受弯破坏前不先发生剪切破坏。

用以改善构件自身的抗震性能。

强节点弱构件是指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构件,因节点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都失效。

1、地震类型:诱发地震、天然地震2、地球内部由三个圈层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位置叫震中距4、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就形成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叫面波,面波有瑞雷波和乐夫波两种形式5、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6、地震动的三要素:地震动的峰值、频谱和持续时间7、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8、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9、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受到得最大地震烈度。

10.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次生灾害11、小震:63.2%、多遇地震,中震:10%,大震:2%、罕遇地震12、三水准13、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概念设计(基本原则)、抗震计算(提供手段)、构造措施(保证有效性)14、建筑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15、平面不规则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16、竖向不规则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17、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18、液化等级:轻微(0<液化指数IlE≤6)、中等(5<液化指数IlE≤18)、严重(液化指数IlE>18)19、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若专指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位移,则称结构地震位移反应20、工程上为应用方便,有时将地震作用等效为某种形式的荷载作用,这时可称为等效地震荷载21、描述结构质量的方法有两种:连续化描述(分布质量)、集中化描述(集中质量)22、体系地震反应=自由振动+强迫振动23、为便于求地震作用,将单自由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或简称地震反应谱,记为Sa(T)24、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25、未设防:6度区内基本完好,7度区内主体轻微破坏、小部分中等破坏,8度区内多数中等破坏,9度区内多数出现严重破坏,10度多数房屋倒毁26、震害的发生是由外部条件(地震动)和内在因素(结构特征)两方面原因促成的27、多层砌体结构所受地震作用主要包括水平作用、垂直作用、扭转作用28、加强结构的链接:纵横墙连接、楼板间及楼板与砌体的连接29、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P110表4-11)、钢筋混凝土芯柱30、合理设置圈梁P11131、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震害:扭转破坏、薄弱层破坏、应力集中、防震缝处碰撞32、框架结构的震害:整体破坏形式、局部破坏形式33、整体破坏形式《按破坏性质分:延性破坏、脆性破坏,按破坏机制分:梁铰机制(强柱弱梁型)、柱铰机制(强梁弱柱型)》34、局部破坏形式:构件塑性铰处的破坏、构件的剪切破坏、短柱破坏、填充墙的破坏、柱的轴压比过大时使柱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引起柱的脆性破坏、钢筋的搭接不合理,造成搭接处破坏35、地下室顶板:避免开设大洞口,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等级不宜低于C30,采用双向配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5%。

P12736、砖柱的构造要求:(1)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组合砖柱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砖柱的防潮层应采用防水砂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