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专项卷-文言文
部编版七下语文专项卷-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施①病心而颦②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③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庄子》【注释】①西施:越国的美女。
生卒年不详。
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
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②颦:皱眉头。
③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ii 挈妻子..而去之走iii 彼.知颦美iv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2) 用现代翻译下面的句子。
i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ii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3) 本文是成语“ ”的出处,说说这个成语的寓意:。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击鼓戏民《韩非子》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注释】①戍:戍守。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吾醉而与左右戏.ii 过.击之也iii 使人止.之iv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i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ii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3) “有警,击鼓而民不赴”的原因是(4) 从全文看,楚厉王是个的人。
请用原文的句子给你的评价佐证。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砚眼《古今谭概》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①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甚惋惜。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注释】①鸲鹤:鸟名,俗称“八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课内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孙权劝学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涉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4)及.鲁肃过寻阳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5)即更.刮目相待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3.其他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________(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5)即更刮.目相待刮:__________(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4.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2)乃: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3)与:与.蒙论议______________(4)者: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结友而.别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成语探源1.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特殊句式1.肃遂拜蒙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 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见往事..()..耳()(4)卿今者才略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束全文,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当止不止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穴故嵌空②而缭曲③,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④,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
乃力运数石,窒⑤虎退路,两穴并⑥聚柴以焚之。
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⑦,死矣。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樵:打柴。
②嵌空:深陷的样子。
③缭曲:曲折缭绕。
④窦:孔穴。
⑤窒:堵住。
⑥并:一起。
⑦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工夫。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蛇行而入(一种动物) B.两穴并聚柴以焚之(来)C.虎被熏灼(炙,烧) D.避入石穴中(躲)(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限划两处)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
(4)老虎的死因是什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农夫与行者道旁有甫田,农夫耕之,数息而后一锄。
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田且甫矣,数息而后一锄,将终岁无能为乎!”农夫闻之,招行者曰:“余将老于农矣予,而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道乎?”行者于是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而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
徐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而退。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者于是解衣下田(过路的人) B.而气竭汗雨(尽、完)C.徐谓农夫曰(告诉) D.行者服而退(退出)(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将老于农矣予,而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道乎?(4)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行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部编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C【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① 经过;② 擦拭;③ 对朋友辈的敬称⑵ 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 C【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①绝类弥勒________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③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④皆有机能动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像;同“屈”弯曲;相对饮酒;机关(2)①都能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许金不酬明刘基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③”渔者曰:“ !”舣⑥而观之,遂没。
【注】: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⑤薄:撞。
⑥舣:叮,使船靠近。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①予.尔百金予:______②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是:(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A.贾人浮吕梁而下 B.足肤皲裂而不知C.佣者笑而应曰 D未至,道渴而死(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读了本文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解:(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赵且.伐燕( )(2)以敝.大众(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2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三)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
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⑥鱼之肆⑦,久而自臭也。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静以修身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年与时驰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
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C.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
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答案】(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2)①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C【解析】【分析】(1)“静以修身”翻译为“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静”意思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非学无以广才”翻译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意思是“增长”。
“年与时驰”翻译为“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意思是“飞驰”。
(2)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意思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意思是“明确志向”,“宁静”意思是“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意思是“实现远大目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人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①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②。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④之。
【注】①余浆:剩下的水。
②豚:小猪。
③翕赫:轰动。
④斫: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顾见空桑________②因植种________③意欲持去________(2)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B.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C.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D.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4)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乃”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就是,原来是;②仅仅、只。
对于文中“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一句中的“乃”字,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且生发了启示,请把横线处补充完整。
小文: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①个义项,就是、原来是。
因为张助见到成百上千的车马前来祭拜李树十分惊讶,于是说:这算什么神啊!就是我种的呀!语气肯定而强烈,所以用“就是、原来是”表达肯定的语气。
小希: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②个义项,仅、只。
因为①________。
小文:我觉得你说得也很有道理,而且你的理解给了我启发,我发现这篇文言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②________。
【答案】(1)回头看;于是;打算(2)A(3)李树使我的眼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祭谢。
(4)张助对众人对李树的祭拜行为既感到吃惊,更觉得荒诞可笑,从语气“耳”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助对这些行为的轻蔑,于是说:这算什么神啊!只是我种的呀!所以选择“仅、只”;不能盲目相信眼前的事实,要善于思考,不要随波逐流。
文言文专项训练课件(共4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4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3)(1分)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
议”后,与吕蒙“ 结 友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
②若欲闻射道乎? 你想要听闻射箭的道理吗?
(3)(1分)【甲】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 语言 描写和 动作描写,详写这一 情节的原因是: 更好地表现卖油翁熟能生巧的精湛技艺。
(4)(2分)【乙】 文中“养叔”的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分析。 就一个人来说,在纷繁的世界里,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才容易实现自己
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 言 文 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
1.(2分)下列对《木兰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这句话既 是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也是描写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 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 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 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 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 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的是边关将士的英武和风采。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新部编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①山门圮于河 _____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③阅十余岁 ________ ④不亦颠乎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以记叙为主,最后一句的议论揭示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C.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4)结合链接材料和原文,说说为什么楚人找不到剑,而老河兵的方法却可以成功找到石兽?链接材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遽(jù):立即。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卷含答案
4、下面选项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14、选文结尾一段的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六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古诗选自《》,作者是唐代的。(2分)
2.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高凤》)(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自以为\大有所益B.及\鲁肃过寻阳C.曝麦\于庭D.不觉潦水\流麦(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③妻尝之田尝:________④时天暴雨时:________(3)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B.治经为博士邪其后遂为名儒C.妻尝之田康肃笑而遣之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往事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5)甲文中吕蒙的变化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乙文“高凤流麦”的典故现在多用来形容________。
【答案】(1)D(2)历史;重新;曾经;当时(3)B(4)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妻子回来感到奇怪(惊异)询问他,他才醒悟。
(5)吕蒙变化告诉我们:①开卷有益。
②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一定能学有所成。
(写出一点即可);“高凤流麦”的典故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分析】(1)“不觉潦水/流麦”改为“不觉/潦水流麦”。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⑤,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⑥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
④调:协调。
⑤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
诱,引导。
⑥上:通“尚”,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 子之教我御(无实意)C. 三易马而三后(容易)D. 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C(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①“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②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4)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②,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注]①适:到……去。
②味败:品味败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2)愚人食盐不已.()2.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是一则寓言,它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
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________________山门圮于河棹数小舟(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众服为确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当求之于上流/生于忧患C.其反激之力/然则天下之事D.如是在啮/如其言(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沿河求之。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B.石必倒掷坎穴中。
(用石头把坑洞填满)C.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D.竟不可得。
(最终没找到)(4)请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寺僧们、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代表了哪三种生活态度?【答案】(1)pǐ;zhào(2)C(3)B(4)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片面的里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题。
(5)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们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训练卷: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训练卷: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注] ①任:推荐。
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亭亭净植.(竖立) B.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 D.将弃官去.(离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许金不酬明刘基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③”渔者曰:“!”舣⑥而观之,遂没。
【注】: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⑤薄:撞。
⑥舣:叮,使船靠近。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①予.尔百金予:______②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是:(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A.贾人浮吕梁而下 B.足肤皲裂而不知—C.佣者笑而应曰D未至,道渴而死(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读了本文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解:(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赵且.伐燕( )(2)以敝.大众(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2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三)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
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⑥鱼之肆⑦,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⑧,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注释】①播越:离散。
②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
③渍:染。
④操履:操守德行。
艺能:本领,技能。
⑤较:通“皎”,明显。
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
肆:店铺。
⑧之徒:那样的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l)较明易习.者也(2)君子必慎.交游焉。
](3)无友.不如己者。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墨子悲于.染丝战于.长勺(《曹刿论战》)B.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爱莲说》)C.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D.是以.与善人居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17.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B.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
D.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
(四)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苏秦刺股.(.).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燧动而.焰发有地臆然而.高D.博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五)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六)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下辞。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曾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
②西洛:西京洛阳。
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
③经史:经书和史书。
④小说:杂记类书籍。
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⑦宋公垂:即送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⑧属思:思考,构思。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在西洛时尝.语僚属尝:(2)言平生惟好.读书好:【(3)盖未尝顷刻释.卷也释: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译文:3.文中介绍了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示(七)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注释】①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
②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常嬉.为墓间之事嬉:(2)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处:(3)复徙.居学宫旁徙:(4)遂居.焉居: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嬉.为墓间之事译:<(2)此可以处吾子矣译:3.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
(正面、反面均可,说出故事题目即可)(八)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
越十年,二人遇于途。
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
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
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
黄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
李不听,即去。
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
逾半夜,携医归。
医灸之,少时即愈。
黄生曰:“汝为吾苦矣!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报之有”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注释】①越:过了。
②二鼓:即二更,约现在晚上10时左右。
③逾:超过④翌日:第二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
(1)李氏要.至其家要:(2)黄生固止之固:(3)时值暴雨值:(4)当悉心以待悉: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译:(2)汝为吾苦矣!何以报译:3.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