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复习精讲精练28《正确理解一词多义》附答案详析

合集下载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北京市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8分析概括解题思路

北京市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8分析概括解题思路

解析归纳归纳题解题思路“解析综合”指分解解析和归纳整理。

解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而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 ; 综合就是把部分联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

解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 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全盘思虑。

解析综合不是相互孤立、能够截然分开的,解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解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般思想是先综合后解析再综合。

“挑选文中的信息” 。

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依据要求正确掌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挑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心思想”。

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依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由、某种发展致使的结果等等。

这种考察常常采纳多角度发问的方式,要求考生做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归纳。

“解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 。

指要求考生能够解析归纳在表达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见解,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纯真解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自己的详细内容。

文章中,作者的看法、见解、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委婉而波折,因此这种题的难度也常常较大。

它要求考生从阅读资猜中挑选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并从而进行较为正确的解析或归纳。

“归纳归纳”题常有出题方法。

一是以“找出切合(或不切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

二是采纳对某一问题发问的方式出现。

对第一种,究其各选项的犯错方式,大概可归纳为“误用因果” 、“事件杂糅” 、“惹是生非” 、“颠倒黑白”和“词语误会”几种种类。

但无论是什么种类,只需认真读懂原文,理清脉络,深入思虑,认真辨析,从句间关系,条件限制,原文有无表述、表述能否适合以及词语解说等方面人手,比较选项逐个挑选,最后就会做到披沙拣金。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师用书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师用书含解析.
[重整旗鼓 / 卷土重来] 都有“ 失败了ꎬ重新来” 的意思ꎮ “重整旗鼓” 是褒义词ꎻ“ 卷土重来” 是中性词ꎬ现多用于贬义ꎮ “ 重整旗鼓” 只用于人ꎬ其中也包括团体、组织等ꎻ“ 卷土重来” 多 用于人ꎬ偶尔也用于物ꎮ
D [大庭广众 / 众目睽睽] 都可以表示人数众多的场合ꎮ 异: 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ꎻ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睽 睽ꎬ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ꎮ [大公无私 / 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ꎮ 异:前者表示一 心为公ꎻ后者表示不畏权势ꎬ不讲私情ꎮ [大名鼎鼎 / 如雷贯耳] 两者都有“ 名声大” 的意思ꎮ 前者 一般适用于间接转述的书面语ꎬ而后者则适用于直接述说的客 套语ꎮ (2012 江苏ꎬ2) [道貌岸然 / 一本正经] 前者形容神态庄重严肃ꎬ现常用来 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ꎬ贬义词ꎮ 后者形容庄重规矩ꎬ非 常认真( 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ꎮ [得寸进尺 / 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ꎬ不知满足ꎮ 异: 前者侧重逐步紧逼ꎬ要求越来越高ꎻ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ꎬ还 想要那个ꎮ [等量齐观 / 一视同仁] 前 者 表 示 对 本 有 差 别 也 应 有 所 区别的事物同等看待ꎬ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ꎻ后者表示对不 应视作有差别的人和事不分厚薄ꎬ同等看待ꎬ这是一种正确 的态度ꎮ [东山再起 / 死灰复燃] 都有“ 重新再来” 的意思ꎮ 异:前 者源于东晋谢安辞官后在东山隐居ꎬ后又出任高官的故事ꎮ 比 喻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ꎬ中性词ꎮ 后者比喻已经停息的事 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多指坏事) ꎬ贬义词ꎮ [咄咄逼人 / 盛气凌人] 都形容气势汹汹ꎬ盛气凌人ꎮ 异: 前者不仅可以用于人ꎬ还可以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ꎻ后者只用 于人ꎬ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ꎮ
[陈词滥调 / 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厌了的话ꎮ 异:前者谈的 内容既陈旧ꎬ又空泛( 滥ꎬ空泛不合实际)ꎬ含贬义ꎻ后者谈的虽是 老话ꎬ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ꎬ属中性词ꎮ

2020年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

2020年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

2020年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语句扩展考点简述“扩展语句”是XX年新增的高考内容。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1.着力于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高中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完成这样的考题,应该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

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考题分析XX年全国考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解题思路:此类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

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无疑会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解答此类考题既要注意题目对扩展内容的要求,又要以此要求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完成题目要求。

此题对“情景”的限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场景(“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二是人物(“同学们”“我”),三是主体内容(歌声)。

在此基础上,只要写出的语句内容合理,前后连贯,就可以。

虽然试题一般都对扩展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定或提示,但有些考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

09现代文阅读训练 主题六:文学艺术(27-30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

09现代文阅读训练 主题六:文学艺术(27-30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

2023高考一轮复习天天增分高手训练营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7-30练)第二十七练训练主题:文学艺术实际用时:分钟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记述了“石头”对空空道人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将自己这部“石头所记”与中国古典小说史上那些“历来野史”“风月笔墨”“才子佳人”“之乎者也”等现象一一对比,反思历来小说之流弊,反复呈示自己的《石头记》“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叙述“我这半世亲见亲闻”,“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等无不在以小说谈小说,以小说省思小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元小说”的杰出范本。

不仅如此,在该书第一回中,作者还通过“贾雨村”(假语村言)、甄士隐(真事隐)、空空道人等虚构人物之口,多视角地对小说艺术予以反身批判、自我省思,加重了这部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的“元小说”分量。

就此而言,《红楼梦》尤其是这第一回,显而易见,是一种显性的“元小说”。

我们可做这样一个大胆的假设:整部《红楼梦》并没有第一回中上述这些显性的关于小说的自我指涉、自我呈示,而将这些自我省思的思维成果隐含起来,自觉地贯彻到整个小说的创作过程当中,整个小说在人物塑造、人物关系、结构布局、文学语言等方面保持不变——这样一部并无显性的元小说痕迹的作品,它是否还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呢?从作者对于小说艺术的自我省思来说,它是否含有元小说的元素呢?这样的一部《红楼梦》尽管没有现在这样显性的元小说叙述方式、更为复杂的嵌套结构,但它仍不失为一部小说杰作,仍与那些“历来野史”“风月笔墨”“才子佳人”“之乎者也”旧式小说形成鲜明的对照。

实际上,在人类艺术史上,并无那种显性的元小说、元艺术之征候的小说作品、艺术作品,可能是更大量的艺术存在。

其中,并不乏真正的小说杰作、艺术杰作。

当我们以艺术之自我指涉、自我省思品格为旨归进行“元艺术”研究时,我认为既要关注那些显性的元艺术现象,更要关注更大量存在着的隐性的元艺术现象。

高考语文名师精讲高考试题:一道带有普遍意义考点的文言文翻译题

高考语文名师精讲高考试题:一道带有普遍意义考点的文言文翻译题

高考语文名师精讲高考试题:一道带有普遍意义考点的文言文翻译题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文言文选自《宋史·苏轼传》。

翻译第一题的原文为:“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这一小句中的知识点环环相扣,不仅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体现出了出题人的高水准,同时也考出了学生的层次。

下面我们通过考点顺序来展开研究内容。

一、如何区分“粜”和“籴”这对反义文言实词“又减价粜常平米”中“粜”的正确翻译应当是“卖出”“出售”等。

但是部分学生将“粜”的意思译成“买进”“买入”等。

我们知道另外一个文言实词“籴”的意思才是“买进”“买入”。

分析可知,学生正是犯了“(词)正反混淆,忽略语用”的错误。

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析字会意,参照语用”的办法来解决。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粜,出谷也。

从出,从米,粜为会意字,本义为“卖出粮食”。

《玉篇》:卖也。

“粜”由本义“卖出粮食”引申为“卖”。

《现代汉语大词典》:卖出谷物。

与“籴”相对。

与“粜”相对的另外一个实词“籴”《说文解字》:籴,市谷也。

从入,从米,也是会意字,本义是“买进粮食”。

《古汉语常用词词典》: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这对反义文言实词都是会意字,因此我们可以借用分析其字形,对它们的意义进行理解记忆。

除了通过析字会意的方法来辨析“粜”的意义,我们还可以通过这句话的小语境来分析。

“又减价粜常平米”这句话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小语境,这句话又蕴含一个古代文化常识的考点——常平米。

常平米指的是常平仓的粮米。

常平仓:古代的一种制度,丰年买粮荒年发放。

常平仓的正式提出和实施是在西汉宣帝时期。

“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任大司农中丞的耿寿昌奏请朝廷在边疆地区修建粮仓,当粮价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储粮食,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当粮价高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从而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这种粮食储备制度称为常平仓。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词多义精准复习(知识+练习)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词多义精准复习(知识+练习)

高考语文一词多义精准复习一、知识回顾1.一词多义的概念一个词有多个意思,这些意思又是互相联系的,叫作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文言文中单音词占优势,易于引申。

例如:“兵”本义是武器,《出师表》“兵甲已足”中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陈涉世家》“上使外将兵”中的“兵”指军队,“行收兵”中的“兵”指士兵。

2.一词多义的形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例如:朝,本义是“早晨”(朝令夕改)。

“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当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

例如:“走”的基本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谈到本义是指后者,即词的基本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

这种基本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总是作为词的第一个义项。

(2)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例如:朝,早晨是大臣朝见国君的时间,故由“早晨”引申为“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见的地方也叫“朝”,故引申为“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再引申为“朝代”(改朝换代)。

“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本”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3)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

例如:“手足”本义是“手和脚”,“兄弟”是其比喻义;“干城”本义是“盾牌和城墙”,后来喻指“捍卫者”。

(4)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它同词的本义是不相干的。

如“然”,本义是燃烧。

后来假借为:①代词,如此,这样。

如“鞣使之然也”。

②形容词词尾,相当……的样子”。

如“屋舍俨然”。

3.词义的引申方式(1)连锁式。

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导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知识梳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导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知识梳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导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知识梳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知识梳理】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对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考查的范围有: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所考词语,绝大多数是教材中出现过的词语。

考查的要点是常用易混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常用易混同音异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成语和关联词语的辨析运用;词语辨析与选用的原则是“词不离句”,要先理解语境意义再关注词语意义。

一、词语的辨析角度1.词义轻重不同。

例如:“称道”和“称奇”,前者是称述、称赞,后者是称赞奇妙。

可见“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目前”和“日前”,前者指说话的时候,后者指几天前。

由此可见“日前”的时间范围更大。

3.搭配的习惯不同。

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配合。

4.语体色彩不同。

例如:“该”和“本”,前者是指示词,多用于公文,后者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5.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臆造”和“编造”,前者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后者的意思: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象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

6.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例如:“衣服”和“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二、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1.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现象。

2.按词语的语体色彩分,词语有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科学术语之分。

口语,通俗易懂,适合谈话时用;书面语,庄重、文雅,适用于书面表达或正规、庄重的场合;文学语言,讲究生动形象;科学术语,讲究简明、准确、严密。

三、常见的关联词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材料 词语辨析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材料 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1.以至、以致①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至..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辨析】“以至”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用于表示不好的结果。

2. 不止、不只①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同去的不止..他一人。

【辨析】“不止”一是指继续不停,一是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

下面这句该用“不止”。

3.贯串、贯穿①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着贯串..一个基本思想。

②这条公路贯穿..本省十几个县。

【辨析】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叫“贯串”,“贯穿”是穿过、连通的意思。

4.大肆、大事①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热门话题。

②台湾当局近年将“弹性外交”引入联合国领域,大肆..鼓吹重返或加入联合国。

【辨析】“大肆”指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如“大肆吹嘘”、“大肆挥霍”,含贬义。

“大事”指大力从事,如“大事渲染”。

5.推脱、推托①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是老是埋怨别人,推脱..责任。

②我约他来谈谈,他推托..说:“晚上我有事,改天再说吧!”【辨析】“推脱”,推卸、推辞,不愿意承担任务、责任等。

“推托”是借故拒绝。

6. 退化、蜕化①国人书写能力普遍退化..你还会写多少汉字?②要坚决把蜕化..变质分子从党内清除出去。

【辨析】“退化”: 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蛻化”:(1)由动物蛻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为封建社会。

(2 )变质、腐化堕落。

如”~变质”。

7.查看、察看①审计人员仔细查看..了每一张销售单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②气象员一天两次察看..风向,及时向指挥所报告。

【辨析】“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

“察看”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风向、察看动静。

8.窜改、篡改①这个成语用法已约定俗成,不能随意窜改..。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D. 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9课 陌上桑》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9课 陌上桑》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9课陌上桑》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一项是()A.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B.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C.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D.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答案】D【解析】《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的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试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想她怎么美,她就有多么美.A.侧面描写;B.侧面描写;C.侧面描写;D.直接描写.故选:D.本题考查描写的方法,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做本题时注意区分: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出所写人物,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对偶)B.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排比)C.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反问)D.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对偶)【答案】C【解析】A:正确;B:正确;C:“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有问有答,是设问,故该项不正确;D: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二、其他3.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28 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28 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含解析)

难点 28 正确理解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多种含义,乃至拥有不同词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 尤为普遍,也是高考中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

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 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

词 的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如“兵”最初的意义是“兵器”,“走”最初的意义是“跑”等。

词的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如“兵”的引申义有“军事,战争”“军队”“士兵”等,“走”的引申 义有“奔向,趋向”等。

词的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兽类的脚爪 和牙齿”,比喻义是“武臣,重臣”。

词的假借义是指借用已有的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如“至莫夜 月明”(《石钟山记》)中的“莫”通“暮”,意思是“晚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从考查方式看,高考对文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 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 种方式: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 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 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 的一项。

考查时,以单音节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 词居多。

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2020年高考(全国版含解析)语文第二轮总复习精品考点精讲精练专题: 语言表达连贯

2020年高考(全国版含解析)语文第二轮总复习精品考点精讲精练专题: 语言表达连贯

专题: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知识点一、语言表达准确“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的含义是“没有偏差地反映主客观情况”,使语言表达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确定性,因此,解答准确题时要本着“没有偏差”原则,讲究语言表达不走样,简单说来,就是语言表达不多、不少、不错。

本考点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写作中使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

2.造句要符合语法、逻辑。

组句应依照一定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

应注意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稳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句义要有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概念不清,语意不明,判断和推理不当,也是不通顺的。

3.符合对象。

应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释物明理。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高考语文 巧辨“一词多义”考点轻巧点拨答案解析(12页)

2020年高考语文 巧辨“一词多义”考点轻巧点拨答案解析(1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巧辨“一词多义”考点轻巧点拨答案解析一、真题速递【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负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

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藩落。

属有岛寇事⑥,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

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

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

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对练二十二准确理解重要词句含意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对练二十二准确理解重要词句含意含解析

(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次运用环境描写,但作用各不相同。

开头描写苏村乡村生活图景的安恬,是为了表现作者心中的疑惑,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B.作者善用肖像描写凸显人物形象,文章第八自然段对康有为画像的描写,折射出他一生曲折的经历以及晚年回味人生时的复杂心境。

C.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集中,从广东南海苏村到青岛墓地,从近代到当下,笔触所及,无不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

D.文章结尾处,衰败的墓地与附近兴建的海景高层住宅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康有为正逐渐淡出人视野的现实,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解析:“笔触所及,无不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错,从全文看,作者的情感除了有对康有为的崇敬之外,也含有对其保守思想的慨叹,以及对经济浪潮冲击下人们淡忘历史的遗憾。

答案:C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忍”本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不忍》以及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此处是“不甘心”之意。

“句号”比喻康有为坟墓的形状,代表他生命的终结。

整句话表现了康有为对自己至死也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的不甘,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有为的理解和崇敬。

3.康有为活到了七十岁,文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他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活到七十岁”是指他的自然生命终结,而四十一岁终结的是他的进步思想。

康有为在四十一岁以前,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促成了“百日维新”,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个性解放的先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不再开阔和深刻。

他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站在了历史倒退的洪流中。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在四十一岁时,他的生命已经终结”。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含答案)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含答案)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中提到的现代文阅读技巧?A. 速读法B. 精读法C. 批判性阅读法D. 情境模拟法2.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中,哪种写作手法被特别强调?A. 叙事B. 描述C. 抒情D. 论证3. 在古诗文鉴赏部分,以下哪个诗人不属于《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中提到的?A. 杜甫B. 白居易C. 李清照D. 辛弃疾4.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中,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下列哪个方面被忽视?A. 词汇理解B. 句子结构C. 文化背景D. 修辞手法5.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中提到的作文评分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内容完整性B. 语言表达C. 思想深度D. 字迹清晰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020语文试卷解析答案》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部分的解析强调了快速阅读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复习精讲精练28《正确理解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多种含义,乃至拥有不同词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尤为普遍,也是高考中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

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

词的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如“兵”最初的意义是“兵器”,“走”最初的意义是“跑”等。

词的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如“兵”的引申义有“军事,战争”“军队”“士兵”等,“走”的引申义有“奔向,趋向”等。

词的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兽类的脚爪和牙齿”,比喻义是“武臣,重臣”。

词的假借义是指借用已有的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的“莫”通“暮”,意思是“晚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从考查方式看,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判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 项,登:考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秀才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沂令忧之。

退卧署幕,梦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

询之,答云:“明日西南道上有妇跨硕腹牝驴子,蝗神也。

哀之,可免。

”令异之。

治具出邑南。

伺良久,果有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①北度。

即爇香,捧卮酒,迎拜道左..,捉驴不令去。

妇问:“大夫将何为?”令便哀求:“区区小治,幸悯脱蝗口。

”妇曰:“可恨柳秀才饶舌,泄我密机!当即以其身受,不损禾稼可耳。

”乃尽三卮,瞥.不复见。

后蝗来,飞蔽天日,竟不落禾田,尽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

方悟秀才柳神也。

或云:“是宰官忧民所感。

”诚然哉!(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注】①缓蹇:迟缓艰难的样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季.,蝗生青兖间季:末年B.梦一秀才来谒.谒:拜见C.迎拜道左..道左:道旁D.瞥.不复见瞥:看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 项,“瞥”即“倏忽,一下子”的意思。

登,是一个多义词,常见义项主要有:升,上;进用,提升;登记;立即;考中等。

结合语境可知,“登景泰二年进士”,只有“考中”一义说得通,即考中了景泰二年的进士。

所以,解释为“升职”是不对的。

正确判断多义词的含义:1.掌握一个词最常见的几个义项。

2.因文定义。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个义项,每当它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时,就只有一个恰当义项。

3.联系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推断,学会迁移联想。

一、(2018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

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

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

逾年而举森。

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

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

再迁江西按察使。

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

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

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

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

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

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

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

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

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

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

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

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

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

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

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

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

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

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

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

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

”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

诏皆如所请。

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

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

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三年,以母老乞终养。

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

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

乡人为立报功祠。

万历八年卒。

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驳疑狱狱:案件B.不能副经费副:相符,相称C.视往岁有加视:比D.欲介之见言,谢不往谢:告别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一组是()①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②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③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④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⑤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森在江西做按察使时,有位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死妻子,马森不顾地方最高长官的反对,最终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B.马森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既和战事频繁、军费渐多有关,也和皇帝登基减免田租导致国库收入比往年大幅减少有关。

C.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只能解燃眉之急,皇上也未能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元气,建议广开言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D.隆庆三年,马森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辞官。

皇上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没有被重新起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

(2)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

二、(2018届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

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所祖习非其道也。

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

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

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

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

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恶不由其道耳。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语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

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

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

故三郤为戮于晋,王叔负罪于周,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

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

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

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

”又曰:“子贡方人。

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

”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选自《三国志》,有删改)【注】本文是王昶写给其子侄用来告诫他们的信。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若不笃于至行笃:坚守B.未有干名要利干:求取C.夫人有善鲜不自伐伐:夸耀D.非以让人让:责备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昶认为人应该注重内在品性的养成,不应该舍本逐末,陷在浮华之中,结帮成伙,猜疑争斗,被利益蒙蔽。

B.古人在器物上刻训诫之言,是为了让自己时时都能看见,王昶给其子侄取名字用“玄、默、冲、虚”四字,是想让他们顾名思义。

C.文中用“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阐明了速成速亡、晚成长盛的道理,告诫子侄们不要追求速成。

D.王昶告诫子侄,为人不能争强好胜,要能屈能伸,在强敌面前要示弱;也不能随便赞扬别人或批评别人,因为这可能招来祸端。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2)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4.选文第一段中,王昶对子侄有哪些告诫?一1.D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