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声音的强弱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频,大声说出你们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的强弱如何变化?你们能否感受到声音的变化?2. 提出问题:什么是声音的强弱变化?声音的强弱变化有什么规律?声音的强弱变化与声音的频率有什么干系?二、进修内容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的响度有关,可以通过声级来表示。

2. 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波的震动频率,与声音的音调有关。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越沙哑。

3. 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声音的强弱变化与声音的振幅和频率有关。

当声音的振幅增大时,声音的强度也会增大;当声音的频率增高时,声音的音调也会变高。

三、实验操作1. 实验一:用音叉在空气中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观察声音的强弱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声音的变化规律。

2. 实验二:用不同大小的音箱播放相同频率的声音,观察声音的强度变化。

比较不同大小音箱的声音强度,分析声音的强度与音箱大小的干系。

四、练习与讨论1. 练习一:小组讨论声音的强度与频率的干系,探讨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

2. 练习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声音的强度变化与频率的干系,总结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

五、拓展延伸1. 拓展一: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式。

2. 拓展二:探讨声音的应用领域,如声波在通讯、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应用。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掌握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声音的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对声音的热爱和兴趣。

《声音的强弱》教案

《声音的强弱》教案

《声音的强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声音强弱规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与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概念及影响因素。

2. 实验探究声音强弱的规律。

3. 声音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强弱概念、实验探究声音强弱的规律。

2. 教学难点:声音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强弱规律。

2. 运用实验法验证声音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声音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雷声、掌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强弱。

2. 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介绍声音的响度、音量等概念,解释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振动幅度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强弱,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探讨声音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5. 声音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声音在通讯、音乐、电影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科技领域中对声音强弱的研究。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强弱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不同场景下的声音强弱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声音强弱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现象的准确性。

3. 评价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声音强弱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物体(如尺子、鼓等)、声音测量仪器(如声级计)、实验记录表。

2. 教学媒体:PPT、视频资料、图片等。

3. 教学场地:实验室、教室。

八、教学拓展1. 探究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探讨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距离。

2. 声音的调制与解调:学习声音的频率、波形等知识,了解调制解调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于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讲解:起首,老师将对声音的强弱变化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观点等内容。

2. 听力训练:播放不同强度和音量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声音的强弱变化,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 声音表现练习: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声音表现练习,每组选择一段文字或情境,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达其中的情感。

4. 创作作业:要求学生自行创作一段声音作品,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或想法。

三、设计步骤:1. 理论知识讲解(30分钟):老师通过PPT讲解声音的强弱变化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强度的观点。

2. 听力训练(20分钟):播放不同强度和音量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声音的强弱变化,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 声音表现练习(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段文字或情境,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达其中的情感,每组在教室上进行表演并接受其他组的评判和建议。

4. 创作作业(自习完成):要求学生自行创作一段声音作品,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或想法,作业要求包括声音的录制和文字说明。

四、评判方式:1. 听力训练表现评判:根据学生对不同声音强度和音量的感知能力进行评判,包括准确度和反应速度等。

2. 声音表现练习评判:评判学生在声音表现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情感表达的准确度和声音的强弱变化的处理能力等。

3. 创作作业评判:评判学生创作作业的创意性和表现力,包括声音的强弱变化是否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等。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感知声音的强弱变化,培养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尝试在不同场景和情境下应用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升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强弱变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在音乐表达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产生。

1.2 教学内容:振动与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1.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振动不同物体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

1.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让学生摩擦尺子,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实验三:让学生吹灭蜡烛,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传播。

2.2 教学内容:固体、液体、气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2.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传播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在空气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让学生在水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实验三:让学生在固体(如桌子)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第三章:声音的强与弱3.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强弱变化。

3.2 教学内容:振幅对声音强度的影响距离对声音强度的影响3.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振幅和距离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

3.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观察和描述不同振幅下声音的强弱。

实验二:让学生远离或靠近正在发声的物体,观察和描述不同距离下声音的强弱。

第四章:声音的调与音4.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调与音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调与音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振动频率与声音调、音的关系声音的音域4.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调、音的变化。

4.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摩擦尺子,观察和描述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调、音变化。

实验二:让学生吹灭蜡烛,观察和描述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调、音变化。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

3.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实例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

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定义2.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3. 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4. 生活实例分析5. 练习题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木棒、尺子、声音发生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声音的强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强弱现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声音的强弱现象?二、探究声音的强弱定义(10分钟)1. 讲解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小的度量。

2. 演示实验:用气球和木棒展示声音的强弱变化,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响度。

3.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强弱定义。

三、分析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10分钟)1. 讲解影响声音强弱的主要因素: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介质等。

2. 实验演示:用尺子固定在不同位置,展示声音强弱与距离的关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

四、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声音的振幅与声音的强弱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演示:用声音发生器产生不同振幅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五、生活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强弱现象,如:雷声、蚊子飞行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实例中的声音强弱现象。

3. 讨论:如何减小或增强生活中的声音强弱?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声音强弱定义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生活实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4声音的强弱变化 学案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5.4声音的强弱变化 学案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3.下图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则发出声音最强的是( C ) 。
A.
B.
C.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4.下列关于噪声与听力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 A.保护听力的最好办法是远离噪声和控制声源 B.我们在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越高越好 C.再强的噪声也不会损伤听力
弱和橡皮筋的振动有什么变化。(p54)
答:
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记录表
橡皮筋拉开幅度(厘米) 1 3 5
振动幅度 小 中 大
声音强弱 弱 中 强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填空题
1.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_振__动__的__幅__度___。 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_大___,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_小___,声音越弱。 3.高低和强弱变化混乱、听起来嘈杂刺耳且不和谐的声音,被称为 __噪__声___。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分__贝___表示。
第五单元 奇妙的声音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1.观察皮筋琴的结构,猜想皮筋琴声音的强弱变化跟什么有关。 2.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噪声及保护听力的办法有哪些。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把橡皮筋分别拉开不同幅度,然后松手。观察并记录发出声音的强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探究影响一根橡皮筋发出声音 强弱变化的因素的实验,请根据表中数据 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4 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橡皮筋拉开幅度(厘米) 振动幅度 声音持续的时间(秒) 声音强弱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3. 能够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进行表演或演讲。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是一种流动的能量,能够被人的耳朵感知。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2. 声音的特点:①声音是一种机械波;②声音是一种纵波;③声音具有频率和振幅;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 声音的强弱变化:声音的强弱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在演讲或表演中,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增加表现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导学活动:1. 听录音,感知声音的强弱变化;2. 分组进行声音实验,观察不同频率、振幅的声音传播情况;3. 分角色进行表演,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演绎不同情境。

四、自主学习: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2. 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提升表现力;3. 观看演讲或表演视频,分析演讲者或演员运用声音的技巧。

五、课堂检测:1. 解释声音的概念和特点;2. 描述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3. 进行声音表演,展示声音的强弱变化技巧。

六、拓展延伸:1. 研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的规律;2. 探究声音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3. 制作声音实验装置,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七、课后反思:1. 怎样进行有效的声音训练?2. 在演讲或表演中,怎样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3. 通过学习声音,有什么启发和收获?以上就是本次《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更深入地了解声音,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并在实践中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祝大家学习愉快!第二课时一、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声音,有的声音轰隆隆的,有的声音轻盈悦耳。

这些声音的强弱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声音的强弱变化及其相关知识。

二、目标:1. 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是如何产生的;2. 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3. 培养对声音的敏感性,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1.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展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

讨论声音传播的条件,进行小组讨论实验。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2.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2 教学内容:音调: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音色:声音的质感,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2.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

第三章:声音的测量3.1 教学目标:学习声音强度的单位,分贝(dB)。

掌握使用分贝计测量声音强度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分贝的定义和单位。

分贝计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使用分贝计测量不同声音的强度。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声音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第四章:声音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探索声音控制和利用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声音在通信、音乐、影视等领域的应用。

声音控制技术,如降噪耳机。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声音控制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声音的环保意义5.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污染的概念和影响。

探讨声音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声音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声音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声音污染的来源和对生活的影响。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声音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第六章:声音的传播介质6.1 教学目标: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探究固体、液体和气体作为声音传播介质的不同。

6.2 教学内容: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快,衰减慢。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固体慢,衰减适中。

《声音的强弱》教案

《声音的强弱》教案

《声音的强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知道声音的强弱与响度、振幅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强弱概念及影响声音强弱因素的认识。

2.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强弱与响度、振幅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声源(如鼓、锣等)、振幅控制器(如弹簧)、响度计、实验桌、椅子等。

2. 教学课件:声音的强弱概念、实验过程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强弱,如雷声、蚊子声音等。

2. 讲解:介绍声音的强弱概念,解释响度、振幅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3. 实验一:探究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步骤:(1)将声源(如鼓)固定在实验桌上,调整振幅控制器(如弹簧)的高度,使鼓面振幅不同。

(2)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观察并记录响度计的示数。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4. 实验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响度的关系。

步骤:(1)将声源(如锣)固定在实验桌上,保持振幅不变。

(2)调整锣的距离,使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不同。

(3)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响度计的示数。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声音强弱与响度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强弱概念,知道了声音的强弱与响度、振幅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声音的传播: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水等介质传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关。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强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噪声控制、声音信号传递等。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关于声音强弱实验的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分析等。

2. 结合生活实例,论述声音的强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报告。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声音的高低变化》教学设计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声音的高低变化》教学设计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声音的高低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声音的高低变化》是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声音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于声音的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声音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声音的产生、传播、高低、强弱等特性。

本节课《声音的高低变化》是在学生对声音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男女声的不同等,引出声音有高低之分的概念。

接着,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学生将使用钢尺、橡皮筋等材料进行实验,观察物体振动的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变化。

最后,教材通过一些拓展活动,如制作乐器、欣赏音乐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教材特点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材注重实验探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配有丰富的图片和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有高低之分,了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能够识别不同声音的高低,并用高低不同的声音描述物体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提出关于声音高低变化的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3.科学态度目标对声音的高低变化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能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探究任务。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通讯等。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奇妙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奇妙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课件
5.4 声音的强弱变化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奇妙的声音
提出问题 影响声音强弱(音量的大小)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猜想假设
实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实验主题: 橡皮筋被拉开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吗?
我的猜想: 橡皮筋被拉开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实验方法: 将橡皮筋拉开1cm,拨动橡皮筋。 将橡皮筋拉开3cm,拨动橡皮筋。 将橡皮筋拉开5cm,拨动橡皮筋。 将橡皮筋拉开7cm,拨动橡皮筋。 把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拨动橡皮筋——我能听到和看到的
橡皮筋拉开 幅度(厘米)
我听到的 声音强弱
我看到的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的 变化规律
1cm


橡皮筋被
3cm
较弱
较小
拉开幅度 越大,声
5cm
较强
较大
音越强, 振动幅度
7cm


越大。
声音强弱用弱、较弱、较强、强来描述。 振动幅度用小、较小、较大、大来描述。
实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实验主题: 橡皮筋被拉开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吗?
我的猜想: 橡皮筋被拉开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实验方法: 将橡皮筋拉开1cm,拨动橡皮筋。 将橡皮筋拉开3cm,拨动橡皮筋。 将橡皮筋拉开5cm,拨动橡皮筋。 将橡皮筋拉开7cm,拨动橡皮筋。 把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橡皮筋被拉开幅度越大,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实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声音的强弱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 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 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4 声音的强弱变化 教案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4 声音的强弱变化 教案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4 声音的强弱变化教案4声音的强弱变化【教学分析】教材通过感受钢琴曲声音时强时弱,优美动听。

使学生产生疑惑: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通过探究活动弹奏皮筋琴,使学生做出猜想,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发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对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并与声音的变化联系起来。

3.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乐于完成探究活动。

4.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或其他乐器、橡皮筋、纸盒、铅笔。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一、口琴演奏,听音导入师:同学们,在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口琴演奏,你们能一起来演奏一首曲子给老师欣赏一下吗?生:能。

(生吹奏乐曲)师:真好听,老师最近被一些问题困扰着,今天想请教同学们,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帮老师解决难题。

(课件出示:问题1:能用口琴吹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吗?)生:能。

师:你能演示一下吗?生演示师:是这样吗?生:是(齐答)师:谁能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区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老师,你听。

(生演奏)这个声音比较重,就是强,(生演奏)这个声音比较轻,就是弱。

生:还可以通过鼓掌来区分,大力拍,发出来的声音是强,轻轻拍,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弱。

二、实验探究师:原来是这样,非常感谢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困扰多时的难题。

有没有信心帮老师解决第二个难题?生:有。

“课件出示:问题2:从同一高度落下的,不同面值的硬币落在桌面上的声音强弱一样吗?”生:不一样,1元的应该强一点,因为它最重。

生:我觉得5角和1角的应该差不多,因为它们的重量感觉也差不多。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5角要强一点。

师:看来我们有了不同的意见,那就要——生(全体):用事实说话。

师:是的,让我们通过实验,用事实来说话。

(PPT出示材料)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三种不同面值的硬币,一元、五角、一角。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是由响度决定的,能够区分不同响度的声音。

2.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他们对音乐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概念: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它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2. 声音的测量单位:分贝(dB),它是衡量声音强度的一个单位。

3. 声音的强弱等级:通常分为轻、中、高、特高四个等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声音的测量单位。

2. 示范法: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不同响度的声音。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组进行声音强弱实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声音的强弱概念、声音的测量单位等知识点。

2. 实验器材:声级计、各种声音源(如闹钟、手机等)。

3. 分组标志:每个小组一个颜色,以便于区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声音游戏,引出声音的强弱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声音的测量单位。

3. 示范实验:教师用声级计测量不同声音源的响度,展示给学生。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声音强弱实验,使用声级计测量不同声音源的响度。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强弱特点,强调在生活中如何辨别不同响度的声音。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不同声音的强弱,并进行分析。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对声音强弱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声音强弱的理解,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声音强弱实验的操作和观察结果的分析。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声音强弱的观察和分析,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以及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2. 声音的过滤:介绍人耳如何通过耳蜗对声音进行过滤和识别。

声音的强弱变化(教学设计)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声音的强弱变化(教学设计)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步骤二:将振动物体固定在桌子上,使其能够自由振动。
步骤三:调整振动物体的振幅,使其振动距离不同。
步骤四:使用声音强弱测量工具,测量不同振幅下的声音强弱。
步骤五: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振幅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以上是本节课的重点题型整理,通过这些题型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
十.板书设计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1)声音强弱猜谜游戏:让学生通过听觉判断声音的强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声音强弱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4)成果分享:鼓励学生代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 声音的强弱变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更多相关的资料,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在科技、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通过实验记录和分析数据,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 声音的强弱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强弱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和控制声音的强弱,提高生活质量。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音强弱变化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知识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 《声音的强弱与我们的生活》: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阐述了声音的强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控制和利用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进修目标:1. 了解声音的强弱的观点;2. 精通声音的强弱变化对沟通传达的重要性;3. 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应用声音的强弱变化技巧。

二、进修内容:1. 什么是声音的强弱?2. 声音的强弱对表达的影响;3. 在沟通中应用声音的强弱变化。

三、进修重难点:1. 声音的强弱观点的理解;2. 如何通过声音的强弱来更好地传达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播放不同强度的声音,让同砚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对情绪的影响。

引导同砚沉思声音的强弱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

2. 进修新知识(30分钟)a. 引导同砚谈论什么是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音量的干系;b. 介绍声音的强弱对表达的影响,包括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能力等;c. 指挥同砚分组练习通过不同的声音强弱来表达不同情感。

3. 知识稳固(20分钟)a. 组织同砚进行小组活动,分角色模拟不同情境下应用声音强弱的状况;b. 对同砚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鼓舞他们发挥创设力。

4. 教室检测(10分钟)让同砚进行简短的表演,展示他们对声音强弱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作业安置:1. 设计一个小节目,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信息;2. 写一篇心得体会,总结声音的强弱对沟通传达的重要性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同砚对声音的强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声音的强弱来增强沟通效果。

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践活动来加深同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观点;2. 精通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测量方法;3. 精通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人类听觉的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导学内容:1.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观点:声音的强度是指声波的能量大小,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人类对声音强度的主观感受,通常用高声、中声、低声等来描述。

2.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测量方法:声音的强度可以通过声级计来测量,声级计的单位是分贝(dB)。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的重要性。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声音强弱变化的感知能力及表现能力,提高其演奏乐器或唱歌时的表现水平。

1.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性;声音强弱变化在音乐演奏中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声音的强弱变化,如何让学生在演奏或唱歌中自如地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琴谱、音乐播放器、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3.3 教学材料:《声音的强弱变化》教材、音乐欣赏录音、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5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轻微运动,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4.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3 学习操作(30分钟):(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眼倾听,感受音乐中的声音强弱变化,然后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向学生解释声音的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例如通过演奏乐器时的气息控制、唱歌时的发声技巧等。

(3)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要求他们在演奏过程中注重声音的强弱变化,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4.4 拓展运用(20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分组创作一段小型乐曲,要求在创作过程中精确控制声音的强弱变化,增加乐曲的表现力。

(2)学生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5 总结提升(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强弱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欲。

五、作业布置5.1 要求学生练习一首乐曲,着重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5.2 要求学生录制一段音乐演奏视频,在视频中展示自己对于声音的强弱变化掌控能力。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声音的强弱变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段视频或音频,让同砚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于表达的影响。

2. 引导同砚沉思:声音的强弱变化在平时生活和表演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探究1. 进修声音的基本观点:声音的强度和音量。

2. 通过试验,让同砚观察不同强度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3. 进修如何调整声音的强弱,精通不同情境下应用合适音量的技巧。

三、实践1. 分组进行声音传播试验,观察不同强度声音的传播距离和效果。

2. 演练在不同场景下应用合适音量进行表达,如在讲故事、演讲等情境中。

3. 观摩范例,分析优秀表演者如何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增强表达力。

四、总结1. 总结声音的强弱变化对于表达的重要性。

2. 引导同砚沉思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声音的强弱变化,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鼓舞同砚多加练习,不息提升声音表达的技巧和魅力。

五、拓展1. 鼓舞同砚自主探究声音的其他特性,如音调、音色等。

2. 推举相关阅读和观看材料,深度了解声音的玄妙和艺术。

3. 鼓舞同砚参与声乐、戏剧等相关活动,提高声音表达的综合能力。

六、反思1. 同砚分享今日的进修收获和体会。

2. 老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筹办。

3. 鼓舞同砚在平时生活中多加实践,不息提升声音表达的水平宁自大心。

第二课时一、导入声音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也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或不适。

在音乐、演讲、影视等领域,声音的强弱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声音的强弱变化对表达效果的影响,援助同砚们更好地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目标1. 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对表达效果的影响;2. 学会运用不同的声音强度表达情感;3. 提高自身的声音表达能力。

三、导学1. 什么是声音的强弱变化?声音的强弱变化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小不息变化的过程。

在表达中,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可以更准确、生动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2. 声音的强弱变化对表达效果有什么影响?- 强音可以突出重点,引起注意;- 弱音可以营建氛围,引起共鸣;- 强弱相间可以产生层次感,增加表现力。

大象版(2023秋)三年级上册科学 54 声音的强弱变化 课件(12)

大象版(2023秋)三年级上册科学 54 声音的强弱变化 课件(12)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秋雨的美,通过朗读和绘画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和意境 。 解析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 方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课文的主题和意义,以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和学习热情。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秋雨的美丽和丰富,还提高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 力和对文学描写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们也增强了阅读理解和表达 能力。
课后小结
2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教学方法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发展。例如
课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资源,引导他们自主选择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此外,还可以通过写作练习、口语表达和表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
后 趣和自信心。 小 结 对于未来的教学,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丰富和有启发性的教学
拓展应用
保护听力: 遇到过强声音做好保护,过强的响声如鞭炮爆炸的响声、强
烈的汽车笛声都可能损伤人的听力。遇到巨大的响声,我们要立 即捂住耳朵、张开嘴巴,保护我们的听力。平时,也不能对着同 学的耳朵大声喊叫,不能用力扭耳廓。
课后小结
1
课 后 小 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课文,作者通过描绘秋雨的景色,展现了秋天的 美丽和丰富。
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 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教材 三年级上册 语文课件
声音的强弱变化
问题导入 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

《声音的强弱变化》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弱变化》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奇妙的声音
第四课声音的强弱变化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知道声音有强弱之分。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节《声音的强弱变化》,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传播的途径、声音的高低变化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能够简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

本课通过感受钢琴声时强时弱,优美动听,使学生产生疑惑: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通过体验活动——弹奏皮筋琴作出猜想,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最终认识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

内容安排以任务驱动式呈现,体现学习进阶,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与本课相关知识的共鸣,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前三节课的基础上,已经有根据声音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的意识,并且对于学习声音相关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这节课又涉及乐器声音强弱的变化,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小组合作,能对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并能把物体的振动与声音的变化联系起来。

三、学习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四、学习难点:
小组合作,能对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并能把物体的振动与声音
的变化联系起来。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