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化学检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焦云鹏赵海雯许旖旎编2005年7月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1、试验目的①了解烘干法的原理和测定方法②掌握用烘干法测定食品水分2、实验原理常压下测定加热干燥前后样品的重量,根据重量差即可求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3、操作步骤在取样前将称量皿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重(W0)。

取样,盖上皿盖,称重(W1)。

将取样后的称量皿开盖置于已调节到规定加热温度的烘箱内,常压烘干一定时间,然后取出称量皿,在干燥器内放冷到室温以后再称重,重复此操作,达恒重时(前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5mg),记录数据(W2)。

烘干前后的重量差即为水分含量。

结果计算及其表示方法为:W0为称量皿恒重(g);W1为湿样品及称量皿重(g);W2为干样和称量皿重(g)。

4、思考题测水分含量过程中,干燥前后两次称量差值为多少方可认为是恒重?实验二淀粉的显色和水解1.淀粉的显色和水解进一步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原理(1)淀粉与碘的反应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是由于淀粉与碘作用形成了碘-淀粉的吸附性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是由于淀粉分子的每6个葡萄糖基形成的1个螺旋圈束缚1个碘分子,所以当受热或者淀粉被降解,都可以使淀粉螺旋圈伸展或者解体,失去淀粉对碘的束缚,因而蓝色消失。

(2)淀粉的水解淀粉可以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其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反应过程如下:(C6H12O5)m→(C6H10O5)n→C12H22O11→C6H12O6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3.试剂和器材试管夹、量筒、烧杯各一只、白瓷板一块、试管一支。

(1)浴锅(2)粉及0.1%溶液(3)10%NaOH溶液(4)20%H2SO4溶液(5)10%Na2SO4溶液(6)稀碘液(7)班乃德试剂:取无水硫酸铜1.74g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50ml;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Na2SO4100g和600ml水共热,溶解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然后将150mlCuSO4溶液倒入混合既成。

冰淇淋理化检验作业指导书

冰淇淋理化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蔗糖的测定(依据国标GB/T5009.8-2003)(一)原理: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按还原糖测定。

水解前后还原糖的差值为蔗糖含量。

反应原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体积混合后,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酒石酸钠铜的络合物。

再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兰作指示剂,用样液直接滴定经标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

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将次甲基兰还原,溶液由兰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

+2[H]次甲基兰(蓝色)∣←—→还原型次甲基兰(无色)+HCI+2[O](二)试剂:1. HCl(1+1):量取50ml盐酸注入少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2.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加入3ml冰乙酸,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3. 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4.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1)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和0.05g次甲基兰,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2)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和75gNaoH溶于水中,加入4g亚铁氰化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5. 葡萄糖标准溶液:(1)配制:精确称取1.0000g经过96±2℃干燥2小时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再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ml,注入滴定管备用。

(2)标定酒石酸铜溶液:a:预测:精确吸取甲液,乙液各5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2-3粒,置于电炉上,控制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腾,在沸腾状态下(沸腾15秒后),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一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消失即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数;b:标定:精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各5ml,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20ml,加玻璃珠2-3粒,从滴定管中加入比预测体积少1ml的葡萄糖标液,将此锥形瓶置于电炉上,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腾(沸腾2分钟后),趁沸以每两秒一滴的速度继续加溶液直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法平行操作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式计算A值m1× v1A = --------------1000式中:A——10ml酒石酸铜溶液(甲、乙各5ml)相当于葡萄糖溶液的质量,g m——葡萄糖的质量,gV1——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ml1000——配制标准溶液的体积,ml(三)蔗糖的测定:1.沉淀:称取固体试样2.50—5.00g,液体试样25.00-50.00ml(冰淇淋称2.50-5.00 g;花色奶称取10 g—15 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稀释混匀,慢慢加入5ml乙酸锌及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后备用;2.转化:吸取50ml 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在68—70℃恒温水浴中水浴15min,立刻取出冷却至35℃以下,加两滴1g/l(乙醇)甲基红指示剂,用NaoH(200 g/L)溶液中和置中性(即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加水置刻度,混匀,即为转化液;3.滴定:将试样滤液及转化液分别置于滴定管中滴定,记录消耗试样的体积,滴定方法与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方法相同;4. 分析结果的计算式:A总糖(以葡萄糖计)%= -------------------------------- × 100M × 50 × V2 × 1000250 100A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 × 100m × V1 × 1000250蔗糖%=(总糖—还原糖)×0.95式中:A——10ml酒石酸铜溶液(甲、乙各5ml)相当于葡萄糖溶液的质量,gV1——消耗试样糖液的体积,mlV2——消耗试样转化液的体积,ml0.95——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蔗糖的系数m——样品的质量,g允许误差: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化学分析与检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分析与检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分析与检验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化学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 (3)1.2 常用化学分析与检验方法概述 (3)第2章基本化学分析技术 (4)2.1 滴定分析法 (4)2.1.1 概述 (4)2.1.2 基本原理 (4)2.1.3 操作步骤 (4)2.1.4 注意事项 (4)2.2 分光光度分析法 (5)2.2.1 概述 (5)2.2.2 基本原理 (5)2.2.3 操作步骤 (5)2.2.4 注意事项 (5)2.3 电位分析法 (5)2.3.1 概述 (5)2.3.2 基本原理 (5)2.3.3 操作步骤 (6)2.3.4 注意事项 (6)第3章原子光谱分析 (6)3.1 原子吸收光谱法 (6)3.1.1 基本原理 (6)3.1.2 仪器与设备 (6)3.1.3 实验操作步骤 (6)3.2 原子发射光谱法 (6)3.2.1 基本原理 (6)3.2.2 仪器与设备 (7)3.2.3 实验操作步骤 (7)第4章离子色谱分析 (7)4.1 离子交换色谱法 (7)4.1.1 原理概述 (7)4.1.2 仪器与设备 (7)4.1.3 试剂与耗材 (8)4.1.4 操作步骤 (8)4.1.5 注意事项 (8)4.2 离子排斥色谱法 (8)4.2.1 原理概述 (8)4.2.2 仪器与设备 (8)4.2.3 试剂与耗材 (9)4.2.4 操作步骤 (9)4.2.5 注意事项 (9)第5章电化学分析 (9)5.1 库仑滴定法 (9)5.1.1 概述 (9)5.1.2 基本原理 (9)5.1.3 仪器与试剂 (9)5.1.4 操作步骤 (10)5.2 伏安分析法 (10)5.2.1 概述 (10)5.2.2 基本原理 (10)5.2.3 仪器与试剂 (10)5.2.4 操作步骤 (10)5.3 电化学阻抗谱法 (10)5.3.1 概述 (10)5.3.2 基本原理 (10)5.3.3 仪器与试剂 (11)5.3.4 操作步骤 (11)第6章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1)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1)6.1.1 概述 (11)6.1.2 原理 (11)6.1.3 仪器设备 (11)6.1.4 操作步骤 (11)6.1.5 应用 (12)6.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2)6.2.1 概述 (12)6.2.2 原理 (12)6.2.3 仪器设备 (12)6.2.4 操作步骤 (12)6.2.5 应用 (12)第7章光谱成像技术 (13)7.1 红外光谱成像法 (13)7.1.1 基本原理 (13)7.1.2 仪器设备 (13)7.1.3 实验步骤 (13)7.1.4 应用领域 (13)7.2 拉曼光谱成像法 (13)7.2.1 基本原理 (13)7.2.2 仪器设备 (14)7.2.3 实验步骤 (14)7.2.4 应用领域 (14)第8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14)8.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 (14)8.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步骤 (14)8.2.1 试剂与材料 (14)8.2.2 操作步骤 (15)第9章生物化学分析 (15)9.1 生物大分子分析 (16)9.1.1 蛋白质分析 (16)9.1.2 核酸分析 (16)9.1.3 糖类分析 (16)9.1.4 脂质分析 (16)9.2 细胞与组织分析 (16)9.2.1 细胞形态分析 (16)9.2.2 细胞功能分析 (16)9.2.3 组织结构分析 (16)9.2.4 组织成分分析 (16)9.2.5 细胞与组织损伤分析 (17)第10章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17)10.1 分析质量控制 (17)10.1.1 质量控制原则 (17)10.1.2 质量控制措施 (17)10.2 分析数据处理与评价 (17)10.2.1 数据处理基本要求 (17)10.2.2 数据处理方法 (17)10.3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18)10.3.1 实验室安全常识 (18)10.3.2 实验室防护措施 (18)第1章绪论1.1 化学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化学分析与检验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 背景食品产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检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检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 检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备3. 检验流程食品产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如下:1. 样品接收和登记2. 样品标识和记录3. 检验项目选择和准备4. 检验操作执行5. 结果录入和分析6. 报告编写和归档4. 检验操作指导根据不同的食品产品和检验项目,操作指导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检验操作指导:-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测方法:根据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遵循操作规程-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判断5. 质量控制在食品产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样品平行检测:使用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评估分析的稳定性- 样品加标法: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参比物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进行检测,校正和验证分析结果6. 安全和环保要求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安全和环保要求:-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定期维护和清洁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准确性- 合理使用和储存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7. 食品产品检验注意事项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信息- 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详细记录检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8. 参考资料以上是食品产品检验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咨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检测概述 (4)1.1 食品安全检测的意义 (4)1.2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与法规 (4)第2章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处理 (5)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5)2.1.1 采样原则 (5)2.1.2 采样方法 (5)2.1.3 样品保存 (5)2.2 样品预处理方法 (5)2.2.1 样品切割与研磨 (5)2.2.2 样品混匀 (5)2.2.3 样品稀释 (5)2.3 样品提取与净化 (6)2.3.1 提取方法 (6)2.3.2 提取溶剂 (6)2.3.3 净化方法 (6)2.3.4 净化溶剂 (6)2.3.5 浓缩与定容 (6)第3章食品微生物检测 (6)3.1 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 (6)3.1.1 微生物概述 (6)3.1.2 微生物检测意义 (6)3.1.3 微生物检测原理 (6)3.2 常见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6)3.2.1 菌落总数测定 (6)3.2.2 大肠菌群测定 (7)3.2.3 致病菌检测 (7)3.2.4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7)3.3 微生物检测质量保证与控制 (7)3.3.1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要求 (7)3.3.2 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 (7)3.3.3 培养基与试剂质量控制 (7)3.3.4 检测方法验证与质量控制 (7)3.3.5 检测结果记录与分析 (7)第4章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 (7)4.1 有害物质类别及来源 (7)4.1.1 农药残留 (7)4.1.2 重金属 (8)4.1.3 兽药残留 (8)4.1.4 有毒有害元素 (8)4.1.5 食品添加剂 (8)4.2.1 色谱法 (8)4.2.2 原子光谱法 (8)4.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8)4.2.4 酶联免疫吸附法 (8)4.3 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8)4.3.1 农药残留限量 (9)4.3.2 重金属限量 (9)4.3.3 兽药残留限量 (9)4.3.4 有毒有害元素限量 (9)4.3.5 食品添加剂限量 (9)第5章食品添加剂检测 (9)5.1 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作用 (9)5.1.1 防腐剂:用于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作业指导书1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的使用操作与维护程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的使用。

3 依据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使用说明书。

4 职责4.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使用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记录。

4.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使用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4.3科室负责人监督上述人员履行有关职责。

5 操作步骤直接取植物油(动物油需加热使其融化)样品适量于清洁、干燥容器中,将试纸端插入油样中1~2秒,立即取出并开始计时。

酸价测试纸的反应计时为90±5秒。

过氧化值测试纸的反应计时视环境温度而定(见下表)。

当计时到达后,将试纸颜色与包装盒上的比色板进行比较定量。

环境温度(℃)0~4 5~910~1920~2930~36反应时间(秒)90±5 75±5 60±5 50±5 40±5结果判定:试纸颜色与色卡相同或相近以色卡标示值报告结果。

如试纸颜色在两色卡之间,则取两者的中间值。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BG2716-2005对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有一个统一的最高限量标准,即植物原油酸价≤4mg KOH/g,食用植物油酸价≤3mg KOH/g;植物原油和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都要≤0.25g/100g(相当于19.7meq/Kg)。

在国家其他标准中实行质量分级管理,详见表格所示。

注意:纸片密封包装,4℃~10℃干燥保存。

使用的最佳环境温度为25±5℃,环境湿度应在20%以上。

从包装中取出的试纸条应在10分钟内使用,开封后的试纸条应在1个月内使用完。

酸价纸片上如带有红色痕迹、过氧化值纸片上如带有灰色痕迹,说明该纸片已被污染或已失效。

6 仪器维护6.1 仪器使用人员应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食品中铅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铅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1原理试样经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283.3 nm 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溶液(1+4)浸泡24h以上,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1 硝酸:优级纯。

2.2高氯酸:优级纯。

2.3 硝酸(0.5 m o l/L):取3.2 mL 硝酸加入50 mL 水中,稀释至100 mL。

2.4硝酸(l mo1/L):取6.4 mL 硝酸加入50 mL 水中,稀释至100 mL。

2.5磷酸二氢铵溶液(5 g/L):称取0.5 g 磷酸二氢铵,以水溶解稀释至100 mL。

2.6 铅标准储备液: 0.1g/L(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2.7 铅标准使用液:每次吸取铅标准储备液1.0 mL 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硝酸(2.3)至刻度。

如此经多次稀释成每毫升含5.0 ng,10.0 ng,15.0 ng,20.0 ng,25.0 ng 铅的标准使用液。

或采用石墨炉自动进样器自动配制。

3 仪器和设备3.1原子吸收光谱仪,附石墨炉及铅空心阴极灯。

3.2 天平:感量为1 mg。

3.3压力消解器、消解罐。

3.4 可调式电热板、可调式电炉。

4 分析步骤4.1 试样预处理4.1.1 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不使试样污染。

4.2 试样消解4.2.1 湿式消解法:称取试样0.5 g~1g(精确到0.001 g)于消化管中,加入10ml硝酸,在可调式电热炉上消解(参考条件:120 ℃保1h~2h、升温至140℃2h~4h、必要时加入2.0ml 高氯酸升温至180℃~200℃)。

若消化液呈棕褐色,再加硝酸,消解至冒白烟,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加热赶酸至近干,取出消化管,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0 mL~25 mL 容量瓶中,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1. 目的:为是酱油检验方法正确,操作步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要求,防止检验过程浮现差错,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2. 2. 引用标准GB/T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GB2717-2003 酱油卫生标准GB2760-2022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GB/T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461-2000 食用盐GB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682-202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8186-2000 酿造酱油SB10338-2000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3. 定义3.1 酿造酱油:以大豆和/或者脱脂大豆、小麦和/或者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酿造酱油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3.2 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4. 职责4.1 检验人员应全面执行本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作业细则进行检验4.2 室主任和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检验执行情况5.工作程序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相关的技术文件、有效版本和技术表格,检查计量器具和相应的仪器设备是否在《仪器设备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内,环境条件是否在《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之内。

6.检验方法6.1 感官特性取2ml 试样于25ml 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振摇观察色泽、澄明度,应不浑浊,无沉淀物。

取上述30ml 试样于50ml 烧杯中,观察应无霉味,无霉花浮膜。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试样后,尝其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

体态澄清。

6.2 可溶性总固形物6.2.1 试液的制备将样品充分振摇后,用干滤纸滤入干燥的250ml 锥形瓶中备用。

食品化学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食品化学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食品中常见成分的检测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器材1. 常用仪器:天平、量筒、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酒精灯、蒸发皿、漏斗、滤纸等。

2. 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碘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标准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3)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紫色,则说明食品中含有蛋白质。

2. 实验二:食品中脂肪的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3)向溶液中加入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蓝色,则说明食品中含有脂肪。

3. 实验三:食品中糖类的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若变蓝,则说明食品中含有糖类。

(3)向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标准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红色,则说明食品中含有葡萄糖。

4. 实验四:食品中维生素的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3)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绿色,则说明食品中含有维生素。

5. 实验五: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1)称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3)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蓝色,则说明食品中含有重金属。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室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2. 称量药品时,使用天平,确保准确。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1、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2、试剂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储于棕色瓶中。

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020mol/L)淀粉指示剂(10g/L):称取可溶性0.50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

临用现配。

3、分析步骤称取2.00g-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试样,置于250m碘瓶中,加30m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试样完全溶解。

加入1.00mL 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振摇0.5分钟,然后在暗处放至3分钟。

取出加100mL 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取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实验。

4、计算结果X1=(((V1-V2)×c×0.1269)/m )×100X2=X1×78.8X1:试样中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每克每百克(g/100g)。

X2:试样中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毫克当量每千克(meq/kg)。

V1: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剂空白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样的质量0.1269:与1.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 )=1.000mol/L)相当的碘的质量,单位为克;78.8:换算因子。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3-2010直接干燥法1、项目及方法直接干燥法:挥发性物质甚微的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及卤菜制品,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蒸馏法:油脂、香辛料不适用于水分少于1g/100g.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1.3KPa(一个大气压),温度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湿的质量,包括吸失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食品化验室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化验室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规范并统一检验操作,控制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原辅料进厂时所需的检验方法及成品、半成品所需的检验方法。

3、职责品保部:按本规定对所有需要检验的原辅料、成品半成品进行化验分析等工作。

4、定义无5、内容5.3 香料、调味品的取样方法5.3.1 抽样取样人员从批中抽取包装检验。

按下表进行抽样。

表1 批与抽取包装数实验室样品要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容器内,容器的大小以样品全部充满为宜。

容器装入样品后立即密封注明品名和进货日期,取样后尽快送达实验室。

样品应在常温下保存,须长期贮存的样品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5.4 原辅料感官检验5.4.1 色泽鉴定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均匀摊平,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

正常大豆应具有其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5.4.2 气味鉴定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用哈气或摩擦的方法,提高样品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

对气味不易鉴定的样品,分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置于60~70℃的水浴锅中,塞上瓶塞,颗粒状样品保温8~10min,粉末状样品保温3~5min,开盖嗅辨其气味。

正常粮食油料应具有固有的气味。

5.5 油脂感官检验5.5.1 色泽透明度鉴定量取试样100ml注入具塞比色管中,在20℃温度下静置24H,然后移置在乳白灯泡前(或在比色管后衬以白纸),观察其透明程度,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以“透明”“微浊”“混浊”表示。

5.5.2 气味、滋味鉴定取少量试样注入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拌边嗅气味,同时尝辨滋味。

凡具有该油脂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的为合格。

不合格的应注明异味情况。

5.5.2 冷冻试验将混合均匀的油样(200 mL~300 mL)加热至130℃时,立即停止加热,并趁热过滤。

将过滤油注入油样瓶中,用软木塞塞紧,冷却至25℃,用石蜡封口。

然后将油样瓶浸入0℃的冰水浴中,用冰水覆盖,使冰水浴保持在0℃(为使保持在0℃可随时补充冰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是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关键环节,以保障食品的合格与否。

二、检测目标与方法1. 目标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目标是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包括但不限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2. 方法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和传感器检测等。

三、检测项目及要求1. 有害物质检测有害物质检测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

检测要求严格,应根据食品类别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2. 微生物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主要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微生物学的方法,可以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是否存在致病菌。

3. 营养成分检测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营养成分的检测,可以确定食品的营养价值,判断其是否符合营养需求。

四、检测流程和步骤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第一步,应选择代表性的样品,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采样。

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卫生与安全,并尽量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2.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以便于后续的检测。

样品制备的步骤应根据检测要求进行,包括样品的筛选、研磨、溶解等处理。

3. 检测操作检测操作是对样品进行检测的具体过程,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

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应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和条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与报告在完成检测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呈现检测结果,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包括样品的质量控制、试剂的质量控制以及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安全检测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流程、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以“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为题,详细介绍该指导书的写作要求、内容格式和作用。

二、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写作要求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和科学性: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行业实践经验编写,确保内容准确、科学可靠。

2.全面性和系统性:指导书应涵盖食品安全检测的各个环节和关键内容,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结果判定和报告编写等。

3.易读性和操作性:指导书应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描述检测流程和要求,方便操作人员理解和执行。

4.更新和修订性:指导书应具有可更新和修订的特性,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新要求和技术进展。

三、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格式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制定该指导书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的背景和重要性。

2.适用范围:明确指导书适用的食品种类、检测对象和适用性限制。

3.检测流程:详细描述食品安全检测的整体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选择和结果判定等。

4.样品采集和处理:介绍食品样品采集的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及样品处理的步骤和要求。

5.检测方法:列举适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同时注明方法的选择原则和操作要点。

6.仪器设备和设施要求:介绍适用于各个检测环节的主要仪器设备和设施要求,例如实验室设备、温度控制和洁净环境要求等。

7.结果判定和评价:说明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异常结果的处理措施和报告要求。

8.报告编写要求:列出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格式,包括样品信息、检测结果、检测方法和负责人签名等。

常见食品检验项目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常见食品检验项目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现场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编写:审核:批准:目录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直接干燥法) (1)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真空干燥法) (3)总灰分的测定 (5)总酸的测定 (7)pH值的测定 (9)挥发酸的测定 (11)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13)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16)总糖的测定 (19)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22)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24)氨基酸态氮的测定(酸度计法) (26)氯化钠测定(佛尔哈德法) (28)氯化钠测定(电位滴定法) (30)碘含量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 (32)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测定 (35)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37)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40)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53)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5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测定食品中多元素含量 (61)食品中铅的测定 (67)食品中镉的测定 (75)食品中总汞的测定 (79)食品中甲基汞的测定 (82)食品中总砷的测定 (85)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 (89)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 (94)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97)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100)食品中抗氧化剂的的测定 (103)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并(a)芘 (110)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N—亚硝胺类 (114)黄曲霉毒素B1测定 (118)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兽药残留测定 (133)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测定 (137)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量的测定 (140)动物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测定 (144)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14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152)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157)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16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16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17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17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18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186)附录1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190)附录2 常用洗涤液的配制 (195)附录3 常用指示剂的配制与变色范围 (196)附录4常用酸、碱的浓度表 (197)附录5 不同标准溶液浓度的温度补正值 (198)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直接干燥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方法。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单位对食品中淀粉检测的操作,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分析步骤。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果蔬制品、饮料、乳制品、饮料酒、蜂产品、淀粉制品、谷物制品和调味品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三、编制依据GB/T 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四、实验原理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五、试剂和材料5.1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称取 110g 氢氧化钠,溶于 100mL 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按表的规定量,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5.2 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量取100mL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稀释到1000mL(用时当天稀释)。

5.3 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量取100mL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稀释到200mL(用时当天稀释)。

5.4 1%酚酞试液。

称取1g酚酞,溶于60mL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六、仪器6.1 组织捣碎机。

6.2 水浴锅6.3 研钵6.4 冷凝管七、试样的制备7.1 液体样品不含二氧化碳的样品:充分混合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含二氧化碳的样品:至少取200g样品于500mL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充至沸腾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7.2 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置于研钵或组织捣碎机中,加入与样品等量的煮沸过的水,用研钵研碎,或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7.3 固、液体样品按样品的固、液体比例至少取200g,用研钵研碎,或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八、试液的制备8.1 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的试样将试样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完整版)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指导书

(完整版)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指导书

(完整版)⾷品理化检验实验指导书⾷品理化检验实验指导书适⽤课程:⾷品理化检验(实验)⾷品理化检验实训⾷品检验技术(实验)⾷品检验技术实训⾷品卫⽣与营养检测(实验)⾷品卫⽣与营养检测综合实训⽬录实验部分实验⼀常压⼲燥法测定⾯粉的⽔分含量 (1)实验⼆⾯粉总灰分的测定 (3)实验三果汁饮料中总酸及pH的测定 (5)实验四⽜乳中还原糖的测定 (8)实验五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10)实验六索⽒提取法测定花⽣中粗脂肪的含量 (12)实验七⽜奶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14)实验⼋酱油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16)实验九酸⽔解法测定⽕腿肠中脂肪含量 (19)实验⼗油脂酸价、过氧化值测定 (21)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3)实验⼗⼆硫代巴⽐妥酸⽐⾊法测定⾷品中的⼭梨酸含量 (24)实验⼗三⽔果中维⽣素C含量的测定 (28)实验⼗四果胶的提取 (33)实验⼗五果胶的测定 (35)实验⼗六⾼效液相使⽤技能训练(⾊谱法测定茶叶中提取物) (36)实验⼗七银⽿中SO2(漂⽩剂)的含量测定 (40)选做实验实验⼀⽐重瓶法测定酱油的相对密度 (42)实验⼆酶⽔解法测定⾷品中淀粉含量 (43)实验三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中游离蔗糖的测定 (45)实验四⽩酒中甲醇的测定——品红亚硫酸⽐⾊法 (47)实验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鸡蛋中的维⽣素A (49)实验六薄层层析法测定果酱中苯甲酸、⼭梨酸的含量 (51)实验七纸层析法测定β-胡萝⼘素 (53)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的含量 (55)实训部分模块⼀基本技能训练 (57)实训⼀常⽤电器的使⽤技能 (57)实训⼆常⽤的物理检验仪器使⽤技能训练 (60)实训三酸度计和电动磁⼒搅拌器的使⽤技能 (68)实训四索⽒提取器的安装和使⽤技能训练 (73)实训五微量凯⽒定氮仪的安装和使⽤技能训练 (75)实训六薄层板的制备技术和薄层分析的点样技术训练 (77)模块⼆综合实训 (78)实训⼀糕点产品的理化检测 (78)实训⼆酱菜类产品的理化检测 (79)实训三⾁制品的理化检测 (80)实验部分实验⼀常压⼲燥法测定⾯粉的⽔分含量⼀实验⽬的1 熟练掌握烘箱的使⽤、天平称量、恒重等基本操作。

食品中食盐含量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食盐含量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一.原理: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待全部氯化银沉淀后,多滴加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铬酸银使溶液呈桔红色即为终点。

由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氯化钠的含量。

二、试剂1.试剂名称1。

1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100mol/L]1.2铬酸钾溶液(50g/L):称取5g铬酸钾用少量水溶液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试剂配制方法2.1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滴定2。

1.1配制称取17.5g硝酸银,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

2.1。

2标定称取0。

22g于500℃~60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氯化钠,溶于70ml 水中,加10ml淀粉溶液(10g/L),以216型银电极指示电极,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用配置好的硝酸银溶液滴定。

按照GB/T9725-1988中6。

2。

2条的规定计算V0.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AgNO3)],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下公式计算:c(AgNO3)=m×1000/V0/M式中:M——氯化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NaCl)=58.442];m——氯化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V0-—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三、使用的设备与仪器10mL微量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分析天平(d:0。

1mg)、烧杯、快速滤纸、铁架台、吸耳球。

四、操作方法:1。

样品溶解精密称取2g左右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加约50mL水,时刻用玻璃棒搅拌,使全部溶解(若不易溶解可用热水温热加速溶解)。

将滤液通过恒量滤纸过滤,此液留作检测。

2.取150ml-200ml的锥形瓶,加入100ml蒸馏水及1ml铬酸钾(50g/L),混匀,再吸取10ml的样品稀释液于三角瓶中;(吸样品前要润洗移液管)3。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0。

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取样规定一、原料样品1、原奶取样(1)奶车样(小样)收奶员上奶车打开人孔,用清洁的打耙器将奶罐车里的生鲜牛奶搅拌均匀(上下搅拌50频次),再用专门的取样勺采取样品,用牛奶缓冲(预洗1次),500mL 倒入取样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2)综合样当原料奶检验合格后,用自动取样阀(SV1015)对收奶全过程进行分流取样500mL,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3)贮存期间牛奶当奶仓、混料罐、待装罐中牛奶不能及时用于生产,贮存超过12小时,要从各取样口取样。

拧开取样阀放500mL奶于废液瓶中,关闭取样阀,取样完毕用酒精冲洗干净取样口,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说明:此步骤工作由收奶员、或中控人员来完成。

2、果酱样品(1)、单品果酱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

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

(2)、复合果酱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每批次取一个包装单位(桶装、袋装),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

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芦荟+猕猴桃果酱不做保温试验。

3、白砂糖样品、奶粉样品、wpp\wpc白糖按到货每批次低于10吨(含10吨)产品取样300g,到货产品大于10吨,每多1吨增加100g,入广口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密封大包装,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到货多批次执行则按批次选法选取.奶粉按到货批次,每5吨(含5吨)产品取样400g,至少从两个包装中采取,每多1吨增取100g,入无菌取样瓶,瓶上标注取样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4、水样根据要求,运用无菌取样手段,从水处理间取纯水、软水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排地,然后用无菌取样瓶分别取软水、纯水各300mL,关闭取样阀,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8、稳定剂类样品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用取样勺在包装中均匀取样300g,入广口瓶,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食品中化学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化学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中水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质量管理部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3页
文件标准用纸
食品中灰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3油脂过氧化值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4:V C 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5;湿面筋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品控部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3页
6;过氧化苯甲酰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品控部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7;溴酸钾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8;油脂酸价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食品检验作业安全操作指引

食品检验作业安全操作指引

食品检验作业安全操作指引一、实验室安全规定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大声喧哗和嬉戏打闹。

3、熟悉实验室的紧急出口位置和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洗眼器等)的使用方法。

二、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1、了解所使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化学试剂应按照其性质分类存放,并做好明确的标识。

强酸、强碱等危险试剂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加锁保管。

3、取用化学试剂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浪费和意外发生。

4、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且瓶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三、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1、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3、对于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的仪器设备,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

4、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四、样品处理的安全操作1、样品采集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2、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和变质。

3、对于含有病原体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样品,应在特定的防护条件下进行处理,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处理程序进行操作。

五、微生物检验的安全操作1、微生物检验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前应对实验环境和实验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2、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防护知识。

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应妥善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六、废弃物的处理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包括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一般废弃物等。

2、化学废弃物应按照其性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酸碱中和、沉淀等。

3、生物废弃物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后,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七、电气安全1、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不得私自拆卸或改装电气设备,如需维修应找专业人员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水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质量管理部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3页
文件标准用纸
食品中灰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3油脂过氧化值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4:V C 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5;湿面筋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品控部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3页
6;过氧化苯甲酰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品控部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7;溴酸钾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8;油脂酸价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版 本:第1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
合计页数:共2页
文件标准用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