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差异性分析
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 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呈斑块状 状分布 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
▲ 水平自然带规律记忆(2) ——表格对比记忆法 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 自然带的更 自然带的延 形成因素 替方向 伸方向 热量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水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平 分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异 南北延伸 (经度更替) (经度地带性)
地带性自然带 分布的改变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两侧,同处于温带。东侧的巴塔 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因 而形成荒漠带,而西侧却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 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 布范围受到约束 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 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也可以与水平地带性对比记忆:
▲ 右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 B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字母是 E C C、H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H 40° 温带季风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F D G 30° 的是 温带海洋性 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 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 E、F, 0° 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 3、自然带D的名称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自然带G的气候 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但并不完全一致。
(2)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 “少一多一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海拔升高, 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 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4)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B
C
D
陆地自然带:
具有一定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景观。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松鼠、黑熊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黄羊
荒漠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褐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草原
双峰驼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高纬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驯鹿
灰化土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TITLE
演讲人姓名
Ⅰ
地理环境各要素
土壤
Ⅱ
相互联系
地貌
Ⅲ
相互制约
生物
Ⅳ
相互渗透
点击添加正文
Ⅴ
大气
点击添加正文
Ⅵ
水
点击添加正文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含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内部的整体性特征
表现:
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发展变化着。所以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整体性和差异性
②如果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 3.同一自然带分 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阳坡高 布的海拔范围 于阴坡。
③如果以水分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 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 背风坡高 于迎风坡。
4.迎风坡、背风坡是判断雪线高低的最主要依据; 阳坡、阴坡是判断同一自然带海拔高低的最主要依据。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 环境要素 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 相互制约 ,即某一要素 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________甚至_____ 整体 的改变, 即“ ______________”; 牵一发而动全身
区域 3、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________ 区域 的变化不 之间的__________ 相互联系 ,一个______ 区域 。 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_________
17.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 山地针叶林带 B. 高山草甸带 C. 高山苔原带 D. 冰川带
18. 阿尔泰山南坡 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 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B
D
例4: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右 图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并根据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2.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 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例15〗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 题
9. 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
不同地区和时间段都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首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地球的基本构成和运转规律上。
无论在哪个角落,地球始终是由地壳、海洋、大气和生物四大组
成部分相互作用而成的,它们在整个地球上都呈现出连续性和联
动性。
例如,地壳不断地板块运动,不断塑造出众多山脉、河流
和湖泊,为各个地域提供了不同的地貌和水域资源。
同时,大气
层的循环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和植被都
有着一些共性,比如赤道地区温暖潮湿、生长着野生动植物,极
地地区严寒干燥、充满冰雪和雪山。
然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同样明显。
这种差异性来源于地球表
面的地貌差异、气候气象特征、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等因素。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因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为频繁和强烈,所以旱季
比较明显,而在极地地区,冰山和雪峰是主要的地貌特征。
在差
异的气候和地貌条件下,人类社会和其他物种也产生了各种不同
的适应和应对策略。
例如,在干旱、高温的荒漠地区,植物的生
命周期通常较短而根系较为深厚,以便更好地储存水分和抗旱。
而在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并且动物种类极其丰富,
都是为了在多变的气候环境下生存繁衍下去。
总之,自然环境既有整体性,也有差异性。
尤其是在当今全球
化的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欣赏和珍惜每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好人类的共同家园。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章以上各节是从亚洲自然综合体的整体出发,对构成它的各种地理要素进行阐述,着重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这些地理要素如何通过它们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相互制约,综合形成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的。
本书第三章第一节已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图式作了分析说明,并指出了亚洲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亚洲是全球最大的洲际自然综合体,它以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和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为主要特征,这也是亚洲区别于其他各大洲的独特性。
二、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亚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在整体之中还包括着各个部分。
各个部分之间在由于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而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的一致性中,还存在着由于某些要素的影响而互相区别、同中有异的差异性。
例如北亚在同一纬向自然带中包括着经向差异,东亚在同一经向自然带中包括着纬向差异。
从整体内部各地区间的相互区别方面来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就能揭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那么,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如何体现出它的差异性呢?这就要对亚洲自然综合体的整体进行区域分异,而地理位置、构造单元、地表结构、气候类型、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就是进行区域分异的重要因素。
亚洲的区域分异(自然区划)首先应反映出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以及两者的综合作用。
这也就是综合性原则。
反映纬向地带性规律方面,主要根据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划分,并联系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进行区域分异。
反映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方面,主要根据构造地形类型并参照发生学原则进行区域分异。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分异的总体规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亚洲由于具有广大空间,包括从赤道带到北极带所有的纬度带,这就使亚洲首先具有显明的纬向地带性差异,表现有自北而南循序更替、非常齐全的纬向自然带。
而且亚洲具有世界上分布最宽广的北极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具有世界上分布比较分散的赤道雨林带。
专题五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04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实践 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整体性规律
在科学研究中,整体性规律强调从宏观角度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探究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例如,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整体的功能和 稳定性,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
差异性规律
科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规律关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探究不同事物之间的 差异原因和表现。例如,生物学中物种之间的差异,化学中不同物质的性质差 异。
在个人发展中的应用
整体性规律
在个人发展中,整体性规律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例如,通过综合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差异性规律
在个人发展中,差异性规律关注个人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特点,鼓励个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例如,通过个 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特长的个体。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number {01}
目 录
• 整体性规律 • 差异性规律 •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实践意义
01
整体性规律
整体性规律的定义
01
整体性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事物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
02
整体性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 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理解和把 握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
社会治理
在社会治理中,差异性规律提醒我们尊重不同文化、群体和个体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 措施。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中,差异性规律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点,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3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相互作用
1
整体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差异性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整体性为事物提供稳定性和秩序,差异性 则为事物注入活力和创新。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思维导图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和应用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
“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
(3)“一因多果”的推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
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4大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方法。
“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内容解读
1课 程 标 准 解 读 . ★举 例 说 明 某 自然地 理 要 素 在 地 理 环 境 形 成 和 演
变 中 的 作 用
自然环 境 的整 体 性 和Hale Waihona Puke 异 性 是 高 中 阶段 自然 地
理部 分学 习的总结 和提 高 , 同时 为人类 正确 处理 人地
关系 奠定基 础 。从空 间 因素看 , 自然环 境 的整 体性 和 差异 性是 客 观 现实 ; 是 从 时 间因素 看 , 但 自然 环境 处 于不 断的发 展变化 之 中 , 整体 性也 是处 于动 态 的整体 性。 自然环 境 的整 体性 和差异性 由各 自然地 理要 素综 合作 用形成 , 人类 活动往 往通 过改 变某 一地理 要 素而 改变 了地理 环境 。所 以 , 在理 解 自然地 理环境 的整体
习, 学会 用联系 的观点看待 问题 和分析 问题 , 认识 到 自 然地理各要 素是相互 联系 、 互影响 、 相 相互 制约的关 系 , 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 地关系思想和辩 证唯物主义思想 。
海遥远 , 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 , 其地貌 、 文 、 被 、 水 植 土壤
等要素都体现 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 一方面 , 地理环境
环 境 的 整 体性
说 明某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 理解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 举例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至 整体环境状况 的变化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 域分异规律 , 垂直分异规律 以及非地带性现象。 过程 与方法 : 通过分 析 、 比较不 同景观及 自然带 分
面, 地理环境各要 素并不是 彼此孤立 , 而是 作为一个 整 体存在 的; 各要 素在特征上保 持协调一致 , 并与总体 特 征相统一 。 例如 , 国西北 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 内部 、 我 距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海门中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 林带
*理想大陆气候带与自然带对比: 理想大陆气候带与自然带对比:
海门中学
海门中学
西岸
中部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东岸
中纬度地区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23° 23°26N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 热带雨林气候
低纬度地区
0°
热带雨林带
海南
海门中学
苏州
海门中学
北京
海门中学
漠河
海门中学
海门中学
1、从赤道到两极 大 陆 亚寒带针叶林带 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2、从沿海到内陆: 森林带 从沿海到内陆: 草原带 苔原带 大 陆 东 岸: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海门中学
(一) 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 要素:大气、 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1、 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 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渗透、 制约和相互联系。
海门中学
3
1
2 5 4
海门中学
(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的迁移与能量的交换。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的迁移与能量的交换。 物质 与能量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2)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 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各个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 (1)各个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 各个要素的演化。 各个要素的演化。 某个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2)某个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 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山地垂直 山地垂直 低纬高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 对的,且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练习:
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 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 然带的是___________; BF (2)A自然带的名称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自然带E在我国分 布范围大致是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G、H在南 南半球 半球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相应纬度是广阔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赤道 热带雨林带
小结:
由赤道到 两极
从沿海向 内陆
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表现特征
热量 水分
纬线延伸 高纬低纬 太阳辐射 南北更替 地区明显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 中纬地 东西更替 区明显 自然带 山明显
岩石性质、洋流)
{
{
70 60
E
40 30
F G H
D50 C
35
B
25
10 10
A
理 想 大 陆 自 然 带 分 布
陆地自然带的名 称、分布和特点
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E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图
示 成
4
因
纬度高低引起 热量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纬度位 置引起的热量差异 ,同时也受水份条 件的影响。 在高纬 和低纬地区表现得 明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温带草原带温带大温带荒漠带陆性温带草原带气亚候亚热温热带带温带常落带季绿叶季风阔阔风气叶叶气候林林候带带355000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气候
250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00
理 想 大 陆 自 然 带 分 布 图
练习: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 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从有文字记载,黄土高原就属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时期,
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众多比较清澈,枯水季流量
也较大。但随着人口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到宋代
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明清 后,
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大
A.整体性特征 不稳定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
——自然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 的两片叶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2.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掌握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基本特征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什么景观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直接影响土壤 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下,哪个更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温暖条件下,化合物的分解速度远大于寒冷条件。 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温暖 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 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多)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归纳】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从地球圈层之间的关系方面去理解。
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如下图所示:阅读上图应注意:(1)生物在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有机整体的形成过程中所参与的物质循环主要有生物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等表现形式。
2.全面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体现及警示意义(1)整体性的具体表现——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例证如下。
(2)整体性的功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3)整体性特征的警示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2、主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成因影响非地带性现象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分等,受这些因素影响,形成的非地带性现象部分如下:【考点例析】【例题1】(2011·广东卷)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答案】C【例题2】(2012·山东卷)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答案】B A【解析】第(1)题,从图中纵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草原带,所以R地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温带草原带。
专题五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拓展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智能 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拓展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相关学 科的发展和进步。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跨学科研究
01 加强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 交流和合作,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目录
• 整体性规律 • 差异性规律 •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应用 •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未来发展
01
整体性规律
整体性规律的定义
整体性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 系使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呈 现出统一的特征和规律。
行。
促进生物进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差 异性规律的存在使得生物能够更好 地适应不同的环境,促进生物的进
化。
A
B
C
D
尊重个体权利
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 的价值和权利,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
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
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02 探索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 现和应用,推动跨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03 探索整体性、差异性规律与全球性问题之间的联 系和影响,推动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谢谢观看
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 总结词:整体性规律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上,差异性规律则体 现在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上。
• 详细描述:在社会结构方面,整体性规律强调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和平衡。差异性规律则揭示了社会成员 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分层、文化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社会现象方面,整体性规律强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 社会问题。差异性规律则揭示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案。
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
2013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七:整体性与差异性一、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大气、水文、土壤、(植被)生物。
例1:说明浙江安吉的自然地理特征。
2.整体性表现(1)。
(2)。
(3)。
例2: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12分)例3:(2012年大纲卷)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2分)二、差异性1.自然带或植被名称例4: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成都某校学生沿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 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林、草原、荒漠2.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纬度地带分异:形成基础;影响因素。
干湿度地带分异: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垂直地带分异:形成基础;影响因素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等(2)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3)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3.垂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例6: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21-02-23
整体性: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差异性:表现在地理环境是由性质不同的各种要素(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等)组成的;每种要素不是以单一形态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地理环境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形态单位的有规律的组合。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
2、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在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中西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中西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整体性思维强调整体、全面的观察和理解,将事物看作一个整体,注重事物的背景、
关系、内在本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感性、直观的特点。
而分析性思维则强调逐一分析、
归纳、推理,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具有较强的理性、抽象的特点。
1. 整体性思维注重事物的整体
在语言表述中,整体性思维者往往喜欢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事物和普遍意
义联系起来,强调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如“大海一片碧蓝,心情舒畅”,“阳光明媚,生
命无限美好”等。
分析性思维者则更注重事物的细节和差异,善于运用比较、排列、分类等手法进行分
析和归纳,如道理阐述、信息表达、概括等,如“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这个城市人口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划分:…”。
3. 不同思维方式表述同一事物会产生误解
由于整体性思维者强调整体的观察和理解,可能忽略了事物的各个部分的差异和细节,而分析性思维者则可能忽略了事物的关联和背景。
因此,同一事物的表述可能在整体性思
维和分析性思维中产生误解,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结论
在语言中,中西方的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的差异在表述方式和方法选择上有很大
的体现。
无论采用何种思维方式,都需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表达,避免误解和歧义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整体性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二、整体性概念:地理环境各要素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地理环境整体性例:生物循环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归纳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改变原始大气:CO2、CO 、CH4、NH3—N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三、地理环境整体的表现表现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自我平衡调节功能---是整体功能。
例:非洲草原上的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自然平衡现象,藏羚羊数量的自然调节平衡。
表现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都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海洋生物到陆生生物的演化练习(一)1.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A.断层上升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2.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
(提示:货运码头要注意航道深浅)(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河水内湾环抱处,即图中的A岸凸岸),试从农业生产、安全、古代取水等方面分析原因。
2008年10月26日开始,西藏山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暴雪天气,截至31日下午,5地19县的暴雪灾害,已造成10人死亡,3 000多人、14万余头牲畜被困。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4.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B.狭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D.高山顶部5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6、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泥石流B.山体滑坡C.水土流失D.火山喷发7.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8.下列山地不属于褶皱山地的是()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庐山 D.安第斯山9.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10.“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11.下列地形不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是()A.汾河谷地B.东非大裂谷C.喜马拉雅山 D.泰山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C.褶皱和断层都能形成块状山地D.褶皱和断层都未破坏岩层的连续性1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六大板块的内部多火山地震B.背斜构造容易储水C.油气一般储存在向斜构造盆地中D.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15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是( )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16.在板块张裂处可形成( )A.海沟B.裂谷C.岛弧D.海岸山脉17下列各地形类型中,是由板块相互碰撞作用形成的是()A.喜马拉雅山B.东非大裂谷C.珊瑚礁D.大西洋与平原相比,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
据此回答13~14题。
18.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道路在平原上呈“之”字形弯曲19.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C.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20.造成巨大褶皱山系的运动形式是A.内力作用B.水平运动C.外力作用D.升降运动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力或张力过大超过了岩石的强度,都能形成褶皱B.压力或张力过大超过了岩石的强度,都能形成断层C.褶皱和断层都能形成块状山地D.褶皱和断层都未破坏岩层的连续性2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乙。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处找。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处,理由是。
1、D2、(1)B B是凹岸,以侵蚀为主,航道水较深,有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
(2)A 处是凸岸,水流比较平缓,以泥沙堆积为主,岸线扩大,不会受侵蚀,在 A 处建居民点,农业生产土地会扩大,泥沙堆积土壤肥沃,住宅安全,近河取水方便。
3、A4、B5、A 6.D A C B B 11.C A B D D 16.B A A B B 21.B 22、(1)背斜向斜 (2)外力侵蚀沉积 (3)甲乙(4)甲甲地是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透,使隧道较干燥练习二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 ( ) A. 彼此孤立存在的 B. 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的C.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D. 彼此间杂乱无章的2.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 ( ) A. 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 B. 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 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D. 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3.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将使大气中增多的化学元素是( ) A. 碳 B. 氧 C. 氮 D. 氢4.能正确地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 ( ) A. 沙漠地区的骆驼刺 B. 海底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 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 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6、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A. 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 生物的生长、繁殖制约着地理环境7、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其人为原因是()A.防护林工程进度缓慢B.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增,风力强劲D.过度引水灌溉,气候变干8.“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10.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1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表现在()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预备的平衡功能C.无人类干扰时,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稳定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1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流不发育,多外流河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13下列说法,符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B.当森林被大量砍伐时,可以使温室效应减弱 C.热带雨林地区毁林造田,导致土壤侵蚀加剧 D.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空间上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14.生物循环指()A.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B.有机质的合成过程C.有机质的分解过程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15.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16.我国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不法分子大量盗窃藏羚羊,可能导致()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态平衡的破坏 D.当地局部气候变暖17.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有()A.净化功能 B.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C.循环功能 D.新陈代谢功能18.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发生的变化有()A.土壤肥力下降 B.植被覆盖率上升 C.地方气候趋于湿润 D.地表形态趋于平坦19.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1) 图中两事物间的逆向箭头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切关系。
(2) 据模式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是受等要素影响的。
(3) 把下列地理现象的序号填写在图中线条上,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有的可以同时写在几处)①塔里木河的水量变化与气温有直接关系②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遭到滥采乱伐,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也使地貌失去保护,土壤侵蚀加剧③骆驼刺根系发达,叶小多刺④海洋和湖泊对沿岸地带的气温有明显调节作用⑤亚洲地势中高周低,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⑥横断山脉植被垂直分布CBAAB BBBAB CBDAD CBA 19、(1)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2)水文、气候、土壤、生物、地貌(3)水文—气候①④气候---生物③②土壤---生物②水文----地貌②⑤地貌----生物⑥生物---水文②第二节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二、概念陆地不同的地区,由于互不相同,导致水热组合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