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记忆; 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2、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3、表象:个体感知过的保存在头脑中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4、气质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5.记忆表象答:个体感知过的客观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头脑中,这种形象就是记忆表象,它有直观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6.想象,就是人脑在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自己与相关事件的关系及意义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

8、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完成任何一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9.感觉; 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0.定势; 定势又叫心向,指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表现为一个人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习惯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

11.意志; 是人自己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2、性格; 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等。

3、预定的目的、意志努力。

4、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5、抽象思维。

6、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7、对现实的态度方面、意志方面、情绪方面、理智方面。

8、心境、激情、应激。

9、挫折感。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之为(绝对感觉阈限)
,而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之为__(绝对感受性),它们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__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1分钟以内 __。

4. 创造指为人类提供了_(新颖的、首创性的)和有价值的社会产品的活动。

5.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范围)就缩小。

6.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7. 性格在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具有鲜明的道德评价意义。

8.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9.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 ___和个性心理 ___两大方面。

10.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成正比例,这个定律被称之为_韦伯定律。

11. 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先快后慢趋势。

12. 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是___概念形成___和___概念同化___________。

1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指向__________和_集中_____________。

14. 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_面部表情__、___姿态表情____、___语调表情。

15. 意志行动过程分为作出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基本阶段。

16.俗话说:“无知必然无能”,这说明能力的发展要以知识为基础。

1.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 B )A、空间知觉 B、错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 )。

A. 先快后慢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慢后快
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D )。

A、强度 B、广度 C、转移 D、分配。

4. 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概括称为( B ),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A、理解概括
B、感性概括
C、抽象概括
D、语词概括。

5. 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B )。

A、形象 B、语言 C、动作 D、图表。

6. 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A )的重要原因。

A、无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以上一个也不是。

7. 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由于人的知觉具有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
9. 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B)。

A、记忆B、想象C、注意D、知觉
10.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 )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 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 C )为基础。

A、动机斗争
B、兴趣
C、随意运动
D、自由意志。

12.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现象。

李果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老师出题太难,这一归因会(A )。

A、降低李果的学习动力
B、提高李果的学习动力
C、对李果的学习动力无影响
D、前三项中没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13.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14. 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燥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B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
16.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A、运动知觉
B、听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17. 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8、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9. “触景生情”是一种()。

A、无意回忆 B、有意回忆 C、再忆 D、识记
20. 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 A )个组块
A、5-9
B、7-9
C、5-7
D、9-11
21.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B )。

A、强度 B、广度 C、转移 D、分配。

22. 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
B、运动思维
C、具体思维
D、动作思维。

23. 军队中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颜色作伪装,如海军—蓝色,与海洋色相近;陆军—绿色,与草木色彩相近,这些伪装利用了(D )。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24. 阅读《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B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25.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6.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27. 毛泽东曾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 B )的评价。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兴趣。

28. 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B )A、观察力 B、节奏感 C、思维力 D、记忆力
29. 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C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30 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胆汁质
1. 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
答: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对感官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物的刺激至少要达到一定的量或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2. 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促进作用。

()
答:错。

定势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虽然有时会使问题解决的思维变得呆板,具有消极作用,但有时也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3. 机械识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死记硬背,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使用这种识记方法。

()答:错。

当学习材料没有内在联系,或要达到记忆的熟练程度,必要时还是可以使用机械识记的。

比如学生在记历史年代、地理名称、数字、公式时,也经常使用这种识记方式。

4.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
答:错。

高度的焦虑会干扰、阻碍学习活动,但焦虑不足也会使人不够兴奋、缺乏注意,从而影响学习。

因此,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

5. 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错)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脑本身能单独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

人脑只是反映外界事物的物质器官,它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依靠外界客观现实。

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心理。

6.超额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错)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但超过150%,效果并不会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

因此,适度的超额学习对记忆的保持是有效的,但又要防止大量的超额学习造成的副作用。

7. 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的分心现象。

(错)
8.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错)
9.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完成非常复杂,又未曾有过完成这类问题的经验的任务的思维活动叫做问题解决。

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
10.在制作教具时如何应用感知规律?
答;应用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规律、应用对比规律、应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
11.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和刺激物的新异性;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
12. 什么是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有哪些?
答;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有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求知欲
1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怎样?
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区别: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叫情感;情绪可以是由于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的,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情绪的情境性明显,很不稳定,情感则稳定性强;情绪比较低级、简单,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高级的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3分)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特征。

14.答: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
⑴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

(2分)
⑵注意的选择作用。

当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该物体成为知觉对象,其他物体成为知觉背景。

(1分)
⑶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如知觉者的兴趣、态度、情绪、知识经验、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等。

(2分)
15.答: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⑴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如果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明确地显示了问题的条件和任务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向、途径和方法就容易确定。

反之,就困难。

(2分)
⑵定势以特定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定势。

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

(1分)
⑶功能固着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功能,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某些常见的功能,而忽视该事物的其他功能,这种现象叫做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对解决新问题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1分)
⑷情绪与动机面对问题,人们都会产生各种情绪和动机。

而情绪和动机又会直接影响解决的问题。

(1分)
16.答: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要分为由低至高的五种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分)。

认为需要作为人的基本动力,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所拥有,当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真正能产生高层次需要的人比较少。

(2分)
17.答: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是这样的:
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不同的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客观结果,而能力则是制约这种认识进行的主观因素。

(2分)
⑵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能力本身也要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

(3分)
18.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采用以下方法和措施:
⑴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1分)
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1分)
⑶及时让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和学习情况。

(1分)
⑷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1分)
⑸合理组织竞赛。

(1分)
19.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有哪些?
目的任务;材料的性质、难度和形式;材料的数量和加工深度;识记者的主体因素
20. 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2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明确地概括出五种不同水平,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作为一种基本的动力,需要推动着人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之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

2)越是低层级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所共有,且这类需要也较易获得满足。

3)对于高层级的需要来说,不但真正产生这种需要的人很少,而且其满足的百分比也较小。

22. 性格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人对现实的态度体征。

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特征。

(2分)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性格的的意志特征。

(1分)
23. 影响个人挫折耐受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待挫折?
人对挫折的耐受力受生理条件、过去挫折的经验以及个人对挫折的主观认识的影响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善于调控情绪等。

24.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11分)
答;提高记忆力要防止遗忘。

为了防止遗忘,就应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所记内容。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正确复习的方法是:
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24.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10分)
答;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生活经历和记录。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

2、学校环境
3、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
25.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如何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11分)
(一)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态度: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期待
(二)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的因素,也可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分心”的原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的影响,以提高教学的成果。

1、应尽量防止引起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的干扰:尽可能保持教育周围环境的安静;要尽量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慎重地处理好偶发事件;教师的教态要得体。

2、在教学上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善于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本身足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产生注意,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26.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10分)
1,遗传2,环境和教育3,实践活动4,个人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