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w风力发电机技术说明书共124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海装风电2MW参考资料

海装风电2MW参考资料

1.1 主要技术参数
• 风轮直径 93.6m
• 扫掠面积 6877m2
• 风轮布置形式
上风向
• 叶片数量 3
• 旋转方向 顺时针(cw),面向风轮
• 额定功率 2068kW
• 无功功率调节 0.9(感性)—1—0.9(容性)
• 输出电压 690 V±10%
• 电网频率 50 Hz±1%
• 切入风速 3m/s
2.1 控制系统组成
`
塔基控制柜
塔基控制柜包含辅助电源、PLC及I/O模 块、电网测量、安全链、以太网交换机、 控制柜散热控制及加热控制、雷电保护等。
2.3 塔基控制柜
• 塔基控制柜的控制柜门上设置有 紧急停机开关、启动按钮、停机 按钮、复位按钮、维护钥匙开关、 故障指示灯、待机指示灯、运行 指示灯、维护状态指示灯、安全 链指示灯、紧急停机开关动作指 示灯、电网连接指示灯、辅助电 源开关。所有这些操作、显示器 件可以完成对控制系统的启动、 停机和复位、紧急停机、维护状 态切换等操作,并指示其工作状 态。
• 紧急停机开关:按下时断开安全链,机组紧急停机;拉出时接通安全 链。
• 启动按钮:启动风电机组。 • 停机按钮:停止风电机组运行。 • 复位按钮:复位风电机组。 • 维护钥匙开关:逆时针转动钥匙(“0”位置),置控制系统为正常运
行状态;顺时针转动钥匙(“1”位置),置控制系统为维护状态,此 时可以使用机舱控制柜门上左变桨、右变桨、左偏航、右偏航及机舱 远程操作控制盒上的制动盘制动控制风电机组。
• 切出风速 25m/s(600s平均风速)
• 额定风速 9.7m/s
• 转速范围 8.7~16.8rpm
• 额定转速 15 rpm
• 安全风速 70m/s(50年一遇,3秒平均风速)

2MW参数

2MW参数
aeroBlade 2.0-42.2, aeroBlade 2.0-45.3
叶片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叶片数量

3
额定转速
rpm
17.1/15.6
旋转方向(从上风向看)
顺时针
发电机
类型
永磁同步发电机
额定功率
kW
2200
额定电压
V
690
额定电流(相)
A
1840
额定转速
rpm
1200
绝缘等级
F级
防护等级
IP54
润滑方式
自动润滑
刹车系统
主刹车系统
气动刹车
第二刹车系统
液压刹车
偏航系统
类型/设计
电机驱动/四级行星减速
控制
主动对风/PLC控制
偏航轴承形式
外齿圈四点
度/秒
0.5
防雷保护
防雷设计标准
按照IEC标准设计,符合GL认证规范
防雷措施
电气防雷、叶尖防雷等
风机接地电阻
Ω
≤4
塔架
技术参数表格
描述
单位
规格
机组
生产厂
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
GHFD87-2000/II, GHFD93-2000/III
额定功率
kW
2000
叶轮直径
m
87/93
切入风速
m/s
3
额定风速
m/s
11.39/10.72
切出风速(10分钟均值)
m/s
25
设计使用寿命

20
运行温度范围

-30至+40
叶片
制造厂家/型号

(2MW风力发电机组操作运行手册)

(2MW风力发电机组操作运行手册)

W2000风力发电机组操作运行手册编号:MD-030.00-A编制:孙永刚日期: 2009-11-24 .校核:杨宏坤日期: 2009-11-24 .审查:徐学渊、丁立洋日期: 2009-11-24 .审定:禹华军日期: 2009-11-24 .更改记录更改单号更改位置更改内容描述签字日10.04.02 FB-10-063 P54 增加变频器冷却系统相关内容孙业辉W2000型风力发电机组为三叶片、上风向、水平轴、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为2.0MW。

该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效率高、噪声小、电网兼容性好、经久耐用、外型美观;能在变速条件下运行,在低风速段可提高有效发电,高风速段不会使风力发电机组和部件超载;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和先进的IGBT 变流器的组合将电网电压、频率与发电机的转速隔离,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组能与任何电网连接。

风力发电机组能在无操作人员值班条件下安全运行;所有部件均能在设计风况下安全可靠运行;设计寿命不少于20 年,其中主要部件(风轮、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机舱、塔架等)在设计寿命期间不需更换。

为了确保风力发电机组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事先要仔细的阅读操作运行手册并留意其中给出的建议。

请将这份操作运行手册看作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装备的一部分,因此在风力发电机组随机资料中必须要保留一份该手册副本。

请注意手册中出现的警告标记。

警告!忽略此警告将导致人员的受伤或致死,或其它导致财产损失的事故。

当以下某个事件发生,而控制设备未显示任何错误信息或检查到中央控制室未收到任何报警概述....................................................................................对操作人员的总体要求....................................................................对操作及相关人员的特殊要求..............................................................安全指导................................................................................通用安全指南............................................................................总体要求................................................................................例行检查................................................................................个人防护装备(PPE).....................................................................防坠落装备..............................................................................个人安全保护...........................................................................防护装备的存放和检查...................................................................机舱顶上的安全绳系着点和行为方式.......................................................其它装备...............................................................................紧急情况下的行动——逃生通道...........................................................生命链.................................................................................紧急情况下的行动.......................................................................风机失火时的行动.......................................................................雷暴中的行动...........................................................................叶片结冰时的行动.......................................................................急救...................................................................................概要...................................................................................滑落后的受伤处理.......................................................................安全报告...............................................................................风机的基本技术参数.....................................................................风机的基本操作概念.....................................................................进入、攀爬和离开风机...................................................................相关部件及其操作.......................................................................变流器.................................................................................滑环单元...............................................................................安全传感器系统.........................................................................状态码历史列表...................................................................状态码激活次数列表...............................................................输入输出列表(IO)...................................................................安全链............................................................................. .................................................................ETHERCAT及PROFIBUS历史数据统计.......................................................................运行模式...............................................................................初始化模式.............................................................................停机模式...............................................................................服务模式...............................................................................待机模式...............................................................................自检测模式.............................................................................自检程序1..........................................................................自检程序2..........................................................................自检程序3..........................................................................空转模式...............................................................................启动模式...............................................................................切入模式...............................................................................发电模式...............................................................................共振模式...............................................................................变桨润滑模式...........................................................................系统控制...............................................................................制动系统...............................................................................正常停机...........................................................................快速停机...........................................................................紧急停机...........................................................................变桨系统...............................................................................偏航系统...............................................................................自动偏航...........................................................................电网无功功率监测.......................................................................温度控制...............................................................................齿轮箱温度控制.........................................................................发电机温度控制.........................................................................变压器温度控制.........................................................................控制柜温度控制.........................................................................机舱温度控制...........................................................................塔底温度控制...........................................................................润滑控制...............................................................................主轴承润滑控制.........................................................................发电机润滑控制.........................................................................齿轮箱润滑控制.........................................................................偏航润滑控制...........................................................................变桨润滑控制...........................................................................手动控制...............................................................................手动启动...............................................................................功能描述...........................................................................操作方法...........................................................................手动停机...............................................................................功能描述...........................................................................操作方法...........................................................................手动复位...............................................................................功能描述...........................................................................操作方法...........................................................................服务模式下的手动控制...................................................................功能描述...........................................................................操作方法...........................................................................变频器冷却系统.........................................................................功能描述................................................................................安装、维护操作方法......................................................................本操作运行手册解释了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风机)的操作人员如何在风机内部或者外部操作所有的设备以及需参照的文件。

2.0MW风力发电机组产品说明书_A版_ (1)

2.0MW风力发电机组产品说明书_A版_ (1)
2.3 控制系统说明.................................................................................................................17 2.3.1 控制系统概述.....................................................................................................17 2.3.2 底部控制柜.........................................................................................................17 2.3.3 机舱控制柜.........................................................................................................17 2.3.4 安全链.................................................................................................................17 2.3.5 设备运行特性.....................................................................................................18 2.3.6 人工控制功能.....................................................................................................19 2.3.7 故障、报警介绍.................................................................................................19

2MW风机的技术指标

2MW风机的技术指标

机舱 轮毂 发电机锥形支撑 主轴承 变桨轴承 偏航轴承 偏航齿轮 刹车片 2.3
机组振动的设计标准(见表 3) 表3 机组振动设计标准 允许振动标准 ≤1.47mm /s2 ≤1.8mm/ s2
部位 机舱 发电机 2.4 2.4.1 机组功率曲线和推力系数曲线
标准空气密度1.225kg/m3下的功率曲线(见图1)
I
XD93-2000 总体技术条件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 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批准:
1
XD93-2000 总体技术条件
XD93-2000kW 机组技术参数及产品描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D93-2000kW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参数及产品描述。 本标准适用于XD93-2000kW风力发电机组的投标。 2 2.1 技术参数 总体参数 表1 序号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2 2.1 2.2 2.3 2.4 机组数据 制造厂家/型号 额定功率 功率调节方式 叶轮直径 轮毂高度(推荐) 切入风速 额定风速 切出风速(10 分钟均值) 切出风速(持续 3 秒钟) 极大风速 设备可利用率 运行温度范围 机组生存温度 设计使用寿命 叶片 制造厂家/型号 叶片材料 叶尖线速度 扫风面积 m/s m2 Aeroblade2.0-45.5 或类似叶片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44—85.5 6848
6
XD93-2000 总体技术条件
XD93-2000 风力发电机组采用水平轴、三叶片、上风向、变桨距调节、无齿轮箱、 永磁同步发电机、全功率变频器并网的总体设计方案。(见图 3) 3.1.1 功率控制方式采用变桨距控制,每一个叶片上有一个变桨轴承,变桨轴承连接叶

2MW陆上型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设备说明20120621

2MW陆上型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设备说明20120621

图 2 超速保护系统连接方式
超速系统由DC 24V供电;IGM200检测风轮转动产生的脉冲信号,并采用 “DC PNP至FR-1”的连接方式将其信号发送给DD2001,通过评估系统配置完成 对转速的监控和测量。DD2001输出两路超速报警信号(Overspeed1,Overspeed2); 输出一路转速信号(模拟量:4-20mA)。
目前市场上的有些编码器产品采用绝对值编码/SSI协议与增量脉冲相结合 的双输出编码器,这种编码器适合在温差范围大的环境下使用,同时提高了接口 的适应性,例如保盟公司的GM400.Z41编码器等。但是在一些转速较低、精度要 求能满足应用的测量领域,采用编码器进行转速测量不仅提高了检测环节成本, 同时必须装配与编码器匹配的接口设备,这样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性价比,使转速 检测系统更加复杂,不适合工程应用。
德国的易福门电子(IFM)在全球工业自动化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中处于领 先地位,其产品在风电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 3.0MW 海上型风力发电机组,GH 公司也推荐使用易福门超速保护产 品; ◇ IFM 传感器、评估系统和连接设备具有较宽的温度范围,较高防护等级, 特殊环境如盐雾、温度、湿度循环和温度极速变化都不影响传感器功能; ◇较高抗震和防冲击能力; ◇该超速保护系统可以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轮转速检测和超速保护的需 要。
3.1 估算系统的安装
体积:78×45×120 mm; 安装:DIN 轨道安装。
编制:王晓丹 审核:潘 磊 批准:张启应
图 3 DD2001 尺寸
第4页 日期: 2012 年 4 月 12 日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50Hz2MW 陆上型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设备调试说明 文件编号:
3.2 连接设备安装

2MW风机技术说明

2MW风机技术说明
整机的设计寿命不低于20年
振动的设计标准
部件
允许振动标准
设计值
机舱
ISO2372
ISO2954
ISO7919
GL的相关标准
齿轮箱
高速轴/低速轴
发电机
叶片
塔筒
基础
2
2.1风轮
风轮在8.3rpm到16.8rpm的转速范围内正常运行。风轮采用变桨变速调速系统,可根据风速的变化自动调整风轮转速。叶片通过变桨轴承连接在轮毂上,由安装在轮毂里边的三个变桨电机驱动,通过变桨变速控制转速,使风电机组能够达到最佳的能量输出。
齿轮箱带有一级行星齿轮和两级正齿轮,齿轮箱中的齿啮合具有高效率和低噪音的特点。弹性支撑与齿轮箱转矩臂通过弹性元件调节,直接与机座连接。齿轮箱上的弹性支撑装置运用了活动支承,非常有效地隔离了声音和振动从齿轮箱到机座的传递。弹性支撑的弹性元件使用高强度橡胶材料,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齿轮箱油润滑和在线过滤系统
m/s
3
1.5
额定风速
m/s
11
1.6
切出风速(10分钟平均值)
m/s
25
1.7
极端(生存)风速(3秒最大值)
m/s
52.5
1.8
预期寿命

≥20
1.9
设备可利用率
%
≥95
1.10
该机型已安装数量

1
2
叶片
2.1
制造厂家/型号
保定惠腾/中船725所
2.2
叶片材料
玻璃纤维
2.3
叶片数量

3
3
齿轮箱
3.1
正常停机和一般故障停机时,变桨系统电源来自电网,使叶片转到第一个极限开关位置;如果第一个开关失效,叶片继续转到第二个极限开关位置。极限开关触发后,变桨电机的刹车将动作,叶片停止转动。电网故障等紧急停机时,变桨系统采用备用电池来供电,变桨系统备用电源能够保证在最坏的情况下叶片都能转动到顺桨位置。

风力发电机说明书

风力发电机说明书
1.2.1国外垂直轴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很多形象各异的商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VAWT)已成功投入市场。国外大的公司有加拿的Cleanfield Energy公司,主导产品是额定功率为3.5kW,升力型风力发电机组,整套系统由玻璃钢纤维和钢材组成,约重181.4kg,风轮高3m,风轮回转直径为2.5m;美国Mag-Wing公司,主导的MW1100型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为5kW,额定风速为12.5 m/s,发电量在平均风速5.8 m/s的条件下为1100 kWh/月,该机启动风速低于2.3 m/s,最高风速45m/s,如图1所示;美国PacWind公司生产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高1.22 m,直径为0.76m,重2.7kg,风轮转速0-1200rad/min,发电机高0.15 m,直径0.45 m,质量3.6 kg,如图2所示。
The structure of Darrieus-type VAWT wind blades belongs to the mast-rotor complex structure system, so its reliability is an important unit performance. The main tasks of this paper are doingresearch on the design method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structure,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the wind turbine andThe choice ofbladeairfoilprofile.

2MW风机技术说明要点

2MW风机技术说明要点

2MW风机技术说明要点随着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风力发电作为风能利用的一项主要技术,风机的技术发展和完善对于提高风力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2MW风机的技术要点。

1.叶片设计:2MW风机的叶片设计采用了现代风机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

叶片采用复合材料制造,通过优化的气动设计以及结构设计,可以降低风力发电机的起动风速,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叶片的设计还考虑了噪声和振动减小的因素,以提高风机的运行环境。

2.变桨系统:2MW风机采用了先进的变桨系统技术。

变桨系统可以根据风机的转速和风速来调整叶片的角度,从而使风机在不同的风速下都能够保持最佳的功率输出。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风力发电的起动风速,并提高风机的整体效率。

3.机舱与发电机组:2MW风机的机舱内部布置了发电机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

机舱内的发电机组采用了高效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具有高转矩、高效率和低损耗等优点。

机舱内的传动系统采用了直接驱动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传动损耗和故障率。

4.控制系统:2MW风机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风机的运行状态,包括风速、转速、发电功率等参数,并根据不同的运行状态调整风机的工作方式。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维护系统对风机进行远程控制和故障排除。

5.运维与维护:2MW风机的运维与维护非常重要。

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外力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巡检和维护。

同时,定期的保养和检修也是保障风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运维与维护的优化可以降低风机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提高风机的可靠性和整体经济性。

综上所述,2MW风机是一种先进的风力发电设备,具有高效率、低噪声、可靠性和智能化控制等特点。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完善,2MW风机的性能和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MW风机的技术指标

2MW风机的技术指标

2MW风机的技术指标
机械特性方面,2MW风机通常采用三叶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其叶片长度通常在40-60米之间,直径约为80-120米,旋转速度约为13-20转/分。

叶片材质一般采用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并提高耐用性。

叶轮和齿轮箱之间采用弹性联轴器连接,以减小机械振动和减缓轴承负荷。

风机塔高度一般在70-100米之间,以获得更稳定的风能资源。

电气特性方面,2MW风机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MW,额定电压为690V或1500V,额定电流在1000A左右。

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9-1之间,效率通常在92-95%之间。

发电机的绝缘等级一般为F级或H级,绕组采用绝缘芳氮酮(NFC)或芳族聚酮(MFK)材料。

控制机柜采用智能控制器,配备通信模块,可以实现与上位机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性能特性方面,2MW风机的风速启动范围一般在3-4m/s之间,额定风速一般为12-13m/s,切出风速一般在24-25m/s之间。

额定功率点的风速变化范围一般为±20%。

风机的功率曲线通常为S型或三角形,具有较宽的工作范围和较高的利用系数。

此外,2MW风机还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失速保护、齿轮箱润滑系统、自动调节机翼等,以提高风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2MW风机的技术指标决定了其在实际发电过程中的表现。

在选择风机时,需要综合考虑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和性能特性等因素,以满足具体场地的要求,并获得良好的发电效果。

三一电气2MW风机

三一电气2MW风机

三一电气2MW风机1、说明三一电气2MW风机机组主要结构。

答:(1)风轮:包括叶片、轮毂、导流罩、变桨机构(2)机舱级塔筒:机舱底架、机舱罩、塔筒(3)传动系统:主轴、齿轮箱、联轴器、高速轴制动(4)发电系统:发电机、变流器(5)偏航系统:偏航回转支承、偏航驱动装置、偏航刹车(6)风机控制系统:主控制器、变桨控制器(7)润滑系统:齿轮箱润滑、发电机润滑、外置自动润滑系统(8)液压系统:液压站、油路、控制单元2、三一电气变桨机构说明答:(1)变桨机构的作用是调整桨距角、对叶片进行定位反馈,确保3个叶片同时运转。

此外变桨机构可以在风机失灵时时叶片迅速顺桨,避免机组出现超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2)每个叶片都有一个独立变桨机构。

变桨机构由变桨控制器、变桨电机、变桨减速机和轴承组成。

3、三一电气的齿轮箱结构是?如何工作?答:三一电气 2.0MW齿轮箱采用两级传动:第一级为行星齿传动、第二级为圆柱斜齿轮传动齿轮箱内部太阳轮采用浮动结构,补偿了齿轮传动的误差。

高速轴制动器:当风速小于1m/s时对齿轮箱进行机械制动减震装置:减震装置连接在齿轮箱与机舱底部连接处,可以补偿增速箱安装时轴向和径向的装配误差,同时降低由增速箱传动至前机舱底架上的震动,防止和减少了机舱内部震动和噪音。

保证齿轮箱平稳工作油加热装置与循环冷却方式:保证齿轮箱油温正常。

自动循环润滑泵:使用加压飞溅润滑,对齿轮箱进行润滑。

测量装置:由高速轴1个,由池一个温度传感器组成。

4、说明高速轴制动器原理答:(1)高速轴制动器安装在齿轮箱高速轴上,由对称布置的两台制动器和一个刹车盘组成。

高速轴制动器主要作用是锁定转子,工作动力由液压站提供。

(2)高速轴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为: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向制动盘方向移动,两个摩擦片各自压紧制动盘的一侧,产生夹紧制动力。

5、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并网电压条件是?答:发电系统由发电机和变流器组成,发电机为双馈异步发电机,配备转子励磁变流器组成风机并网正常运行在电网电压波动(±10%)范围内,当电网电压低于正常电压90%时,机组通过变流装置控制低电压穿越进行保护。

风力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风力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风力发电机使用说明书一概述:FD2.0-150W 、FD2.2-200W、FD2.6-300W、FD2.8-600W 、FD3.2-1000W 、FD4.0-2000W、FD5.0-3000W、FD6.0-5000W、FD8.0-10000W、FD12.0-20KW、FD12.5-30KW型风力发电机,是一种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的机电设备,利用风力发电,向蓄电池充电蓄存电能,还可以把蓄存的电能转变为220V/50Z 的交流电源,风力发电不需燃料,无污染、无噪音。

它普遍适用于风能条件好,远离电网,或电网不正常的地区,供给照明、电视机、探照灯、放像、通讯设备和电动工具用电。

二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1 、机器型式:水平轴迎风向/垂直轴2 、叶片型式:螺旋桨型3 、叶片数目:3 片4 、风轮直径:2.6 米、2.8 米、3.8 米、5.0米、7.0米、8.0米5 、额定转速:400 转/ 分、200转/分、150转/分6 、额定功率:300W 、500W 、1KW、2KW、3KW、5KW、10KW、20KW、30KW7 、工作电压:24V 、48V 、96V 、108V、220V、380V8 、配蓄电池:24V 、48V 、96V、108V、216V、360V9 、起动风速:3米/ 秒10 、设计风速:8 米/ 秒11 、工作范围:3~ 20 米/ 秒12 、旋转方向:顺时针(面向风轮)13 、风能利用系数:0.414 、高速比:6 :1~8 :115 、调速方式:自动调偏风16 、立架高度:6~12米三结构组成:主要有:风轮、发电机、尾舵、支架、电气系统等组成。

(见图)1,叶片2,发电机3,回转体4,导流罩5,尾翼舵6,拉索7,蓄电池8,逆变电源9,用电器10,混凝土基座11,立杆四垂直轴机组1.机翼型垂直轴微风启动,机翼型叶片组合,低噪音,是理想的商品楼座及家用型产品垂直轴微风启动,机翼型叶片组合,低噪音,是理想的商品楼座和家用产品2.垂直轴C型垂直轴微风启动,先进的“C”形叶片,充分发挥“风动力学原理”灵活的“风洞”装置,使风能转换率达到了最大利用五机组安装:1 、地点选择:风机应安装在使风能充分利用的地方,且无高大障碍物,使风机四面临风,或者立于小山包之上,或虽处凹地,但形如走廊,总有疾风劲吹而得天独厚。

2mw风机参数

2mw风机参数

2mw风机参数
(最新版)
目录
1.2MW 风机概述
2.2MW 风机的主要参数
3.2MW 风机的性能特点
4.2MW 风机的应用领域
正文
一、2MW 风机概述
2MW 风机是一种具有较大功率的风力发电设备,其功率可以达到 2 兆瓦。

这种风机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二、2MW 风机的主要参数
1.功率:2MW 风机的功率为 2 兆瓦,这是其最基本的参数,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2.叶片长度:2MW 风机的叶片长度一般在 40-60 米之间,叶片的长度直接影响到风机的捕风面积和发电效率。

3.塔架高度:2MW 风机的塔架高度一般在 70-100 米之间,塔架高度的升高可以增加风力,提高发电效率。

4.转速:2MW 风机的转速一般在 15-25 转每分钟,转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风机的发电效率。

三、2MW 风机的性能特点
1.高效:2MW 风机的功率大,发电效率高,可以充分利用风能。

2.稳定:2MW 风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以长时间连
续工作。

3.环保:2MW 风机采用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污染,对环境友好。

四、2MW 风机的应用领域
2MW 风机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领域,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科研实验、教育培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功率变频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格说明书目录一、酒钢/2000系列风机特点二、风电场的特性和风电场的设计原则1、风电场的特性资料2、风电场的设计原则三、嘉峪关地区气象、地质条件及能源介质条件四、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要求1、风力发电机设计的基本原则2、风力发电机设计的外部条件3、风力发电机等级要求4、其它环境影响5、外部电网条件的影响6、载荷方面的影响五、风力发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1、技术参数2、轮毂高度的设计风速3、安全系统参数4、风机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六、风力发电机的技术规格与要求1、叶轮2、增速箱3、偏航系统4、液压系统5、润滑与冷却系统6、制动系统7、锁紧装置8、电控系统1)变桨控制系统2)风机主控系统3)中央监控系统4)机舱控制柜主要功能5)塔基控制柜主要功能6)变流器主要功能9、发电机1)永磁发电机的结构组成2)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基本技术参数3)永磁同步发电机制造要求4)发电机出厂测试要求10、全功率变流器1)变流器控制原理图2)变流器功能要求3)变流器技术指标和参数4)变流器设备的可靠性及维护性5)变流器的国际标准和电网法规6)低电压穿越功能的实现7)保护功能8)接口和通讯内容11、滑环12、防雷保护13、联轴器14、风机主轴15、风机轴承16、风机塔架17、风机机舱1)机舱罩2)底座18、雷电保护、接地、等电位联结和浪涌保护19、机舱内部的密封、隔音和保护20、提升机21、机组安全系统22、风力发电机的基础23、机舱总装流程图七、风机主要部件供货说明1、风机的主要部件供货清单1)叶片2)高速永磁发电机3)液压系统4)变流器5)控制系统供货范围6)中央监控系统供货范围7)风机刹车系统8)风机变桨系统9)全功率风能变流器10)公辅系统方面2、风机的其它供货内容八、风机的设计图纸和文件交付内容1、通用资料2、叶片3、连轴器4、液压系统;5、发电机6、变流器7、滑环8、控制系统9、中央监控系统九、产品制造标准1、设计和制造必须执行的标准2、风力发电行业通用标准3、风力发电建设土建标准4、电气控制方面的标准十、产品质量保证1、齿轮增速箱2、叶片3、发电机和变流器4、电控柜的检验和试验十一、技术服务及人员培训十二、风力发电机整机开发进度计划1、2.0MW风力发电机整机开发计划2、2.5MW风力发电机整机开发计划十三、功率曲线十四、附图附录1:酒钢高原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和设计附录2: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和设计附录3:风机设备的维护说明附录4:风机的检测认证说明附录5:风电机组供应链质量管理附录6: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全功率变频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格说明书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可再生资源,风能发电与太阳能、地热、海洋能、氢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发电相比,技术成熟,将成为21世纪最绿色动力之一。

风力发电机是一种风能动力机械。

风以一定的速度和攻角作用在桨叶上,使桨叶产生旋转力矩,转动轮毂,并通过低速轴、增速箱、高速轴等部件桨风能转变成机械能,最后驱动高速发电机发电,电能通过变压器馈入电网。

风力机组安装在高山、荒野、海滩、海岛等风口处,受无规律的变风向、变负荷的风力作用以及强阵风的冲击。

常年经受酷暑、严寒和极端温差的影响,风电场所处的自然环境交通不便。

风轮叶片转速低、叶片长,在高空安装。

风轮塔架高且重,安装在地面上。

风力发电机组采用远程控制、远程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及远程故障分析和远程故障排除等。

风力机的风轮叶片是接受风能的最主要部件,叶片设计是风力发电机设计最关键的设计。

要求有高效的翼型,合理的安装角,优化的升阻比、叶尖速比和叶片扭曲规律等;有合理的结构、先进的复合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叶片重量轻、结构强度高、疲劳强度高、运行安全可靠、易于安装、维护方便、制造容易、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风力机的塔架承载风力发电机的全部载荷,是另一个重要部件。

塔架应用有限元进行结构和非线性分析。

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应有可靠的基础。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是用以支撑整个风力发电机的重量,要承担转动叶片给予塔架的各种弯矩(扭矩)、强风的推力和风力发电机叶片缺失的弯矩。

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要深到冻土层以下,以防冻和防化造成基础倾斜。

一、酒钢/2000系列风机特点酒钢/2000系列机组采用水平轴、三叶片、上风向、变桨距调节、全功率变流,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的总体设计方案,额定功率为2000kW。

比其它机组具有以下优点:1、机组总体结构采用国际流行的经典设计,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具备成熟的产业链配套能力,维修方便,成本低;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栽花优化控制技术,优化机组载荷,提高可靠性。

2、在并网时,保持机组的定子电压与电网电压同相和同频,实现无冲击同步并网。

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低电压穿越技术,满足电网对大规模风场入网的稳定要求。

3、考虑到北方高寒地区的特性,机组采用了抗低温、适应低空气密度和防风沙等特殊设计,保证机组能适应极端环境状况,并能有效运转。

4、风机拥有两款塔架高度,可根据风场风力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满足各类风电场的要求。

5、采用高速永磁发电技术及全功率变流技术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彻底解决了采用变速恒频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问题和电能并网问题。

6、风机设计结构简单,变流设备、电控设备等易损件都在塔筒底部,维修非常方便。

7、采用全功率变流技术,提高了电能品质。

8、操作维护人员可以从内部进入轮毂维护变桨系统,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9、永磁体外转子,励磁方式结构简单,无励磁损失;减小了传统电励磁的体积,降低了可能发生故障。

10、变频装置采用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谐波分量低。

11、机舱结构设计采用了人性化设计方案,尽可能地方便运行人员检查维修,在设计中加入爬升助力机构,使运行人员在维护过程中攀登梯子时变得格外轻松。

二、风电场的特性和风电场的设计原则1、风电场的特性资料风是风力发电的源动力,风况资料是风力发电设计的第一要素,设计规程对风况资料要求很高,规定一般应收集有关气象站风速风向30年的毓资料,风电场场址实测的风速风向资料应至少连续一年。

为满足规范要求,风力资源普查时,以风能资源区划分为依据,拟定若干个风电场,收集有关气象台、站或港口、哨所30年以上实测的多年平均风速、风向和常规气象实测资料。

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6m/s以上,经实地踏勘,综合地形、地质、交通、电网等其它因素,提出近期工程位置。

在候选风电场有代表性的位置上安装若干台测风仪,勘数量位置应根据风电场大小和地形复杂程度来定。

一般对于复杂的地形,每3-5台风力发电机应布置1根测风杆,同一测风杆在不同高度可安装1-3台测风仪,平坦位置可布置得稀一些。

测风仪安装高度一般分为10米、30米或40米,前者为气象站测风仪的标准高度,后者为风力机轮毂的大致高度。

查明风电场风况的时空分布情况,实测1年以上,就具备了可行性研究所需的风况资料。

风速资料与其它气象资料一样,其大小有随机性。

为避免风能计算时出现大的偏差,风电场实测资料,应与附近气象台、站同期实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以修正并延长风电场的测风资料,使短期资料具有代表性。

由于风的方向性,在进行风速相关性分析时,应分不同方向进行风速相关。

2、风电场的设计原则风电场设计场址的选择必须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1)年平均风速较大,拟建风电场的年平均风速应大于6m/s(海淀地区),和5.8m/s(山区),等效年利用小时数大于2000-2600小时,才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风电场场地开阔,地质条件好,四面临风。

3)交通运输方便。

4)并网条件好。

5)不利气象和环境条件影响小。

3、风电场优化设计1)风力发电机组选型(1)单机容量的选择。

对于平坦地形,在技术上可行、价格合理的条件下,单机容量越大,越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越经济。

在相同装机容量条件下,单机容量越大,机组安装的轮毂高度越高,发电量越大。

(2)机型的选择。

在大型风力机中,具有代表性的机型为水平轴、上风向、三叶片、计算机自动控制,达到无人值守的水平。

三、嘉峪关地区气象、地质条件及能源介质条件1、气候方面1)气候概况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临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缘巴丹吉林沙漠,东西走向狭长,地带内北炎热、南凉爽的地理特征,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其特征是日照充足、降雨稀少。

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期较短,秋季冷凉多雨,春季干燥多风。

河西走廊属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干旱少雨,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光照时间长。

地理位置为北纬39度48分,东经98度14分,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自然坡度1.225%。

无霜期相对较短为153-160天,年最高气温发生月份7月份,年最低气温发生月份1月份。

大于10度的有效积温为3000℃,阳光充足。

2)大气温度情况·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6.7-7.7℃;·全年采暖期180天。

·最大气温差14℃·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31.4℃·最热月平均温度23.2℃·最冷月平均温度-8.9℃·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平均日温差14.9℃。

3)太阳能情况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45.6千卡/cm2,全年日照时数为2854-3053小时,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为0.23-0.86%。

嘉峪关市各高度年日照时数和百分率嘉峪关市各月太阳辐射量和生理辐射量(千卡/cm2)我市太阳能辐射特点是:秋多冬少,夏秋稳定的丰富型,除冬季外,春夏秋利用稳定在25天/月。

风能年储量可达800千瓦时/米2左右。

酒泉各月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嘉峪关市机场年、季、月、旬平均气温据酒泉市在果园乡的实测资料,年平均温度最高10.0℃发生在1941年;年平均最低温度5.8℃发生在1967年;从历史演变来看,四十年代平均最高气温为8.8℃;五十年代平均最高气温为7.7℃;六十年代平均最高气温为7.0℃;七十年代平均最高气温为7.2℃。

可见近四十年来年平均气温总的变化是下降趋势。

酒泉年平均气温历史演变值嘉峪关市冬季(12月-2月)严寒,平均气温机场和果园分别为-7.9℃和-7.8℃;夏季(6月-8月)炎热,平均气温机场和果园分别为21.8℃和20.8℃;酒泉冬夏季气温历史演变值嘉峪关市最热月份为七月,机场温度为23.1℃,最冷月份为元月份,温度为-9.7℃。

嘉峪关市年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嘉峪关市各点年月气温表4)风能情况嘉峪关市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年有效风速时数达6000小时左右(风速在3-20m/s),瞬时风速达17m/s(相当于风力八级)的大风年时数就达410.4小时。

境内大风日数为全年平均37天,多集中在3-5月份和7-8月份盛行西北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