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

合集下载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一、望洞庭
(一)
洞庭湖心月淡蒼,滿江秋色滿天紅。

万山浮藍一片碧,一輪紅日不落東。

(二)
閃閃湖光蔚未央,拂面寒岸紅晴風。

蒲梁翠蓋秋影隱,數里之外雁陣冷。

(三)
昼夜顛顛太廻舟,洞庭山拱似會流。

清暑映雨晴夕漸,邀客遊山何時休?
二、湖中夜游
(一)
湖水漁火夜放歌,湖畔風生清虹膜。

摩天碧船輕煙起,滿城霞光一汪紅。

(二)
倒波渺渺暮雨襟,嬌色景物在此深。

雙橇花影紅帳裏,床邊微波輝似金。

(三)
月照湖上五湖灣,沙上青芷滿天蓬。

鳳凰島珠碧華燭,川流夜游紅紗冢。

三、滔滔江潮
(一)
滔滔江潮下放沙,月畫山和水伴霞。

遠峰高低迢迢曲,星斗紅雲夜添花。

(二)
泛浮碧簾重婪婪,芙蓉空中接劍青。

鹽桨吹又復激激,舟子煙消島逝情。

(三)
漁笙清歌心自輕,夜深雲氣滿海湛。

漁火點點滿天明,一曲紅塵歸空顛。

三年级语文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的古诗三首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全诗内容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全诗内容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3.《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全诗内容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中,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一般。

诗人把君山比喻成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足见诗人构思的奇特和想象的丰富。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共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共张PPT)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远望湖中的景物,
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连一连
柔美似水的 波光粼粼的 银光闪闪的 玲珑剔透的
潭面 秋月 青螺 玉盘
合作与探究
整首诗哪些诗句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白银盘里一青螺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321.8.3 Tuesda y, August 0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4: 42:3804 :42:380 4:428/ 3/2021 4:42:38 AM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 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 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 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 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 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 “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 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 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上午4 时42分 38秒04 :42:382 1.8.3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 优质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 优质课件

结构:上下
音序:P 部首:皿
组词:棋盘 盘山公路
书写指导:舟字首撇要短,
造句:小明的盘子里已经空了。
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 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多音字
mó(磨炼 磨难) hé(和气 和睦)
磨 mò(石磨
和 磨坊)
hè(唱和
和诗)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和】 【镜未磨】 【遥望】 【青螺】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
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 造句:遥望远山,一片生机盎然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学习生字
yín
白银 银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钅
组词:银两 银花火树
造句:妈妈的耳环是用白 银做成的。
书写指导:右上边横框要 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 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 撇。
学习生字
pán
盘子 盘
17.古诗三 首 --望洞庭
目 第一部分 课前导入 录 第二部分 生字学习
第三部分 课文浅析
第四部分 课文赏析
第五部分 课文拓展
壹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我国名山大川众多,景色秀 丽神奇,畅游其间,让人觉得诗 情画意,不禁浮想联翩起来。今 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位诗人,一同 去欣赏洞庭湖的朗朗清月的雄姿 吧!
延伸问题
《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 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根据诗意,想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洞庭湖静美、和谐。
延伸问题
《望天门山》《望洞庭》都是作者从不同视角描写天门山 和洞庭湖的,查阅资料,了解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说说它们 有什么区别?
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质教学课件

指湖面
未经打磨 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 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两句话在朗读的时候语气要轻柔,读出 湖光秋色相映成趣的和谐画面。
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 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 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 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 月才能两相协调。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话语气要舒缓,读出洞庭湖的宁静。
看到这么美的洞庭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真想把 这枚青螺握 在手中呀!
遥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 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这首诗是诗人遥望洞庭湖 所作,从水光秋月交融不分写 起,写出了湖面的开阔辽远, 水平如镜;然后把洞庭湖中的 君山比喻成白银盘中的青螺, 新颖别致,趣味盎然。
想象画面,感受色彩美 《望洞庭》这首诗
画面颜色非常丰富, 其中,描写颜色的字 有: 翠 、 白 、青 。
比喻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形容洞 庭湖。
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 庭湖中的君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喻成白银盘子里的 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丽,表现了作 者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 家,有“诗豪”之称。与白 居易合称“刘白”,有《陋 室铭》《竹枝词》《杨柳枝 词》《乌衣巷》等名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望洞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望洞庭》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的西湖是浓妆, ____的西湖是淡妆; 夏天的西湖是浓妆, ____的西湖是淡妆; 水光潋滟为西湖化浓妆, ________为西湖化淡妆; 粉红的荷花为西湖化浓妆, __________为西湖化淡妆。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作业: 1.背诵21课古诗两首。 2.搜集描写西湖的古诗(至少 一首) ,摘抄在周记本上。 3.阳光练习册21课。
★ 反复诵读 ★ 借助注释 ★ 结合插图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微波荡漾
水光潋滟 晴方好
西湖天下景,谁能识其全。
——苏轼《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1.一种形状 2.人的品行端正 3.正当;恰好
水光潋滟晴 方好
浓云迷雾 云雾茫茫 朦朦胧胧
山色空蒙 雨亦奇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和:和谐
秋月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 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显得十分和谐。
湖光
交融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未磨拭的铜镜
注释: 潭面:指湖面。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图1 图2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 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 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 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 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 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 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件望洞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件望洞庭
1.收集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背诵。2.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想象: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在诗人的想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山水君山
湖月潭面
望洞庭
洞庭湖山水一体
景色迷人
相和如镜
青色
和平宁静
山水相衬
青螺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参考答案: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小舟乘风破浪,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洞庭湖上水光和秋月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朗读指导:朗读《望天门山》时,按“二二二一”的节奏朗读,前两句语气应该豪迈,体现天门山的壮美;后两句语气稍柔和,尾句要读得引人遐想。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时,
背诵指导: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背诵时,首先要熟读每首诗,
望洞庭[唐]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望洞庭)》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望洞庭)》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断duàn(中断、断绝、一刀两断)楚chǔ(楚国、楚歌、楚楚动人)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终)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风顺)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镜jìng(镜子、铜镜、眼镜)未wèi(未来、未知、素未谋面)磨mó(磨刀、磨难、不可磨灭)遥yáo(遥望、遥控、遥遥相对)银yín(白银、银两、银发)盘pán(盘子、棋盘、盘问)二、我会认亦yì(亦是、亦然、人云亦云)抹mǒ(涂抹、浓妆淡抹、搽油抹粉)宜yí(相宜、宜居、因地制宜)三、多音字抹mǒ(涂抹)mā(抹布)磨mó(磨难)mò(磨盘)四、古诗大意《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五、问题归纳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PPT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PPT课件
道这门是山哪。里吗?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 门山,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 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识诗人
李白(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7 古诗三首
我会读
亦是 反之亦然
适宜 便宜
淡妆浓抹、抹粉 拐弯抹角 抹布
磨刀 磨炼
家庭 天庭
未来 未必
磨坊 算盘 石磨
托盘
我会写
中断 判断
楚国 苦楚
至今 至于
孤单 孤儿
孤帆 帆
饮料 饮水
初中 初心
镜子 明镜
遥远 算盘 遥
第一课时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 南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因两山隔江 我相们对的,祖形国同幅门员户辽,阔所,以山又河被壮叫丽做。天大家知
山河的 热爱之情
识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 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 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 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 中一首。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饮酒 湖上:西湖 初晴后雨:先晴天后下雨 在西湖的船上饮酒,天气先晴后雨
主题概括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 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课堂演练
一、补充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堂演练
二、把相关的诗句写下来。
1.在春天的西湖边漫步,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 _欲__把__西__湖__比__西__子__,__淡__妆__浓__抹__总__相__宜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 望洞庭》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 望洞庭》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望洞庭》教学设计(共3篇)《古诗三首望洞庭》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7课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7课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表现出了水 天一色、玉宇无 尘的融和的画境。
表现了千里 洞庭风平浪静、 安宁温柔的景象。
潭面无风镜未磨。
比喻
突出了湖 面的平静和月 夜的宁静。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近望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湖水 君山
1.《望洞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发现本课的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1.《望洞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 清奇的情致。
2.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 色,都透露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 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第1句的意思是: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 江相峙而立,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 缓缓地驶来。
第2句的意思是:清澈明净的湖水与秋夜 皎洁的清光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 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下课了
湖光:湖面的波光。 相和:互相映衬。 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 湖中的君山。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踊跃展学
秋月的清辉静静地 洒在湖面,湖面好像披 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宁静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踊跃展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资料包袋
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 把凹凸不平的铜面进行反复打磨, 把铜面磨平、磨光,制作成了铜 镜。
踊跃展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踊跃展学
作业设计
1.背诵《望洞庭》,并默写。 2.积累古诗中描写山水的名句
朗读古诗
秋天的夜晚,月
望洞庭
下风平浪静时洞 庭湖的景色。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导学单
1.一边读,一边画,诗人都望到了哪些景物? 借助注释,结合诗句,你望到了怎样的景象?
2.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
踊跃展学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 波光粼粼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踊跃展学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吟诵古诗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拓展积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拓展积累 题君山 唐 雍陶
风波不动影沉沉,翠色全微碧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指导书写
镜 未磨
遥 银盘
指导书写
jìng
结构:左右 组词:镜头 镜片 镜子 造句:湖面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
指导书写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新人教版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新人教版

思考: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 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四句。 思考: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联想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联想到白银盘、青螺。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君山在这 湖中就好像一只青螺,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
课堂小练
《望洞庭》这首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的湖面),“青螺”指的 ( 山水的色彩美 )。
是( 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课堂小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望洞庭
[唐] 刘禹
湖光/秋月/两
潭面无风/镜
遥望/洞庭/山

白银盘里/一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句。 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 那是怎样的景象?
看到了湖光、秋月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
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二句。 思考: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凝望 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 诗人看到这湖面想到了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人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模糊、朦胧
课文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秀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秀教学课件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镜未磨”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 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统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漫 话 山 水
洞庭湖 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风景迤逦,景色优美。在 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 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 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 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 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
作者简介:
刘禹锡:(约772 —约 842),字梦得,号庐山人, 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 著名诗人,被白居易称作 “诗豪”。主要作品: 《乌衣巷》《秋词》《陋 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诗文小结:
《望洞庭》这 首诗是刘禹锡被贬 官后,途径洞庭湖 时所作。描写了秋 天月光下洞庭湖朦 胧秀美的景色,表 达了诗人对洞庭湖 美景的喜爱、赞美 及他宽广豁达的胸 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学们,选择 诗中你最喜欢的一 句话,试着把它优 美的画面写一写吧。
请你按下 暂停 键
课外拓展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成后同桌 之间相互订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的湖面没有风,看上去好像一面 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件望洞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件望洞庭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的君山苍翠无比,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理解诗句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一句写水光月色的交融,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塑造出一种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一个“和”字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的融和的画境。
山水相称
湖光秋月景色美山清水翠出洞庭
诗文结构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从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山色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
归纳总结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3、搜集刘禹锡的其他作品来读一读。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1】两相和【2】 ,潭面【3】无风镜未磨【4】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5】里一青螺【6】 。
望洞庭
初读感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的湖面没有风,看上去好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
理解诗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句解析
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未磨”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诗句解析
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1、简单了解诗文写作背景,结合诗句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2、通过朗读感悟,了解古诗的意思;3、体会诗人感情,熟练背诵并默写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晚,一轮明月 高悬夜空,皎洁 的月光洒向湖面, 湖水反射月亮的 清光,漾起一层 银白色的波纹。
感受到刘禹锡的情?
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 然、用爱抒写自然的 情怀,赞美洞庭湖的 美感。
白遥潭湖 银望面光 盘洞无秋 里庭风月 一山镜两 青水未相 螺色磨和 。,。,
《 望 洞 庭 》
刘 禹 锡
假想你就是刘禹锡, 读出对月夜洞庭山水 的喜爱之情。
师生共同了解下面的字、词语。
湖光:湖水反射的光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潭面:洞庭湖的水面
镜末磨:指没有磨 拭过的镜子。
白银盘:白瓷盆的美 称,喻指圆月。 一青螺:螺的一种, 壳形椭圆,表面稍暗, 感


诗 意

(一)精读感悟《望洞庭》



请回顾以前我们学习古诗时,你是用什么

诗 情
方法理解诗意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问题1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问题2
刚刚所呈现的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做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想象画面齐读:月光 下的洞庭湖,在你的 脑海中,在你的心坎 里。闭上眼睛,让我 们一起诵读梦一般的 梦亭湖。
闭上眼睛 画面想象
梦亭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 自己常见的大盘子,它是 用白银做成的。现在我 往盘子上放了一颗小巧 玲珑的青颜色的田螺。 你有什么感觉?
闭上眼睛 画面想象
大盘子
诗人在这个夜晚还会看到些什么? 想些什么?
我从 “湖光秋 月两相和,潭面 无风镜未磨”这 两句诗中读出了 洞庭湖景色的和 谐、美好。
朗诵全诗 体悟感情
背诵诗歌



——



诗 意

面对月下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刘禹锡字里行


间流露着他对洞庭湖月下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 情



——

解作
诗 意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


诗 情

刘 禹 锡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 豪” 之称。

刘 禹 锡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 豪” 之称。
tíng
yǔ xī
庭 禹锡
pán

wèi mó
未磨
白遥潭湖 银望面光 盘洞无秋 里庭风月 一山镜两 青水未相 螺色磨和 。,。,
《 望 洞 庭 》
刘 禹 锡


——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 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刘禹锡写这首时正值被贬官,途经洞 庭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所有忧愁顿 时烟消云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