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的牧羊人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突出人物品质,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全文以叙事为主,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这种议论与叙述有机结合,使文章生动感人,值得悉心体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过渡到初中,基础较为薄弱,但是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教师应该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品读文本,交流互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牧羊人的情感。

2、通过品读文章词句,了解牧羊人形象,感受人物形象和人格魅力。

3、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默读与精读结合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六、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有个愚公,有没有同学知道,他做了什么?

这篇课文中有个牧羊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树,靠自己的努力把荒原变成了田园,大家相信有这样的人吗?

(二)走进作者,检查字词预习

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做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有很多作品获奖,部分搬上银屏,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请找出文章表达时间的短句。请问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时间顺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通过完成表格,体会故事情节的进展

3、本文结构段落划分几段?

划分3段。

第一部分:1段总

第二部分:2-20段分

第三部分:21段总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两端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中间一部分是本文重点,详细介绍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闻和感受,突出了老人的伟大形象。

(四)精读课文了解人物

1、找出文中直接描述牧羊人的语句,参照事例,以“我从“”看出,他是一个()样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eg:我从“他的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热爱生活、一丝不苟)的人。

2、你感觉牧羊人有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学习的?

做事认真、热爱生活、一丝不苟、慷慨无私、不图回报......

(五)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清洁工、消防员、教师、医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牧羊人的感情。

2、品析文章语句,感受牧羊人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3、结合生活,学习牧羊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学习牧羊人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方法

默读与精读结合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复习字词,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先给同学2分钟复习,再上黑板写字注音)

拣(jiăn) 戳(chuō) 慷慨(kāng kăi) 山毛榉(jǔ)

呼啸(hū xiào) 滚烫(gǔn tàng) 溜达(liū da)

琢磨(zuó mo) 酬劳(chóu láo) 水渠(shuĭ qú)

2、本文结构段落划分几段?

(1)文章结构划分3段

第一部分:1段总

第二部分:2-20段分

第三部分:21段总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两端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中间一部分是本文重点,详细介绍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闻和感受,突出了老人的伟大形象。

(2)写作特点

采用对比手法。对比主要表现在“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时所见到的高原上的巨大变化。由寸草不生、奇旱无比、荒无人烟到绿树成荫、溪水潺潺(chán chán)、生机勃勃的对比不难看出老人的巨大贡献,突出了牧羊人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品析课文句子

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

(1)你是怎么理解第一段”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

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句话的?

这句话开篇点题,高度评价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好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这句话自然引出作者与牧羊人从相识、相知,到敬佩赞美的过程。

(2)作者在第二段交代自己到阿尔卑斯山地旅游。文章重点写了作者所见的高原景色,有什么用意?

写出环境的恶劣,与下文经过老人30多年的努力变成绿洲充满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衬托出老人的伟大无私。

(3)第15段,“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毁灭”一次世界大战

“创造”荒凉高原变成了绿色,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4、课文语言品析

(1)第二段,“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情形。

(2)第十三段,“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树林的茂盛,远远看去,就像一层绿地毯。

(3)第六段,“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任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比喻的修辞手法,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这句话平铺直叙,点明了老人安静,忠厚,不张扬的性格特点。

5.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结构与内容

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会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表现了牧羊人以非凡的毅力,植树造林,种植希望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2)牧羊人对你的人生启迪

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有许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索取还是奉献?遇到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

权利、财富、地位,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独构成人生意义,而勇于承担的人,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尽管平凡渺小,却值得敬佩。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荫凉;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