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阅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探讨一种教育模式,更是在倡导一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它呼吁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同情心、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
首先,书中提出的“学会关心”理念深深触动了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忙于追求个人的成功与满足,却忽略了对他人的关注与理解。
而教育,作为塑造未来社会成员的重要途径,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
这种关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行动的力量,它能够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学会关心”教育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成效。
这些案例让我看到,当教育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情感、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时,学生们能够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富有人文关怀的一面。
他们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会了关注社会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这些变化无疑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和升华。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会关心”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跨学科学习无疑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最后,我认为《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激发了我们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它更关乎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问题。
当我们把“学会关心”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时,我们就是在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贡献力量。
总之,《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的好书。
《打开另一扇窗户》阅读答案
《打开另一扇窗户》阅读答案《打开另一扇窗户》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打开另一扇窗户》习题及答案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分)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 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答:不要找一些不开心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鼓起了勇气,增强了信心,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3分)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个美国小男孩,由于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受到嘲笑,因此性格孤僻,玛丽娅老师通过他看到窗外的悲伤景物,引导他换一扇窗户,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使他走向了成功。
教育孩子最无力的时候看看北盖赵茂奇的《大瓶小盖》
教育孩子最无力的时候看看北盖赵茂奇的《大瓶小盖》为什么绝大多数家长很崩溃?为什么绝大多数老师很无助?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最终成绩还是很一般?教育孩子最无力的时候看看北盖赵茂奇的《大瓶小盖》,这本书会帮你打开另外一扇窗。
“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绝对尽心尽力,为什么教育结果往往很不尽人意?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勤奋很刻苦地学习,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最终成绩还是很一般?”今天,笔者带领大家一起在“北盖”赵茂奇的最新教育专著《大瓶小盖》里探寻究竟。
尽管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电子阅读风起云涌,但是我还是更习惯阅读纸质读物,特别是对教育方面的书籍我是特别的钟爱。
一是因为纸质读物不伤眼睛,读起来有种厚重感;二是教育类读物对每个人都有教益,不仅仅学校的管理者、老师,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家长,如果不经过“岗前培训”就轻率地做起了父母,那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孩子,都是不负责任的。
教育类书籍如果要看,我也是多看一些普通教育者的书,那么名气太大的专家学者的作品内容太假太空,听起来很牛气,看完了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洗把脸,该干嘛还干嘛,没有多大收获,不如不读。
但是现在的教育类书籍太多了,随便网上一搜一大堆,进了书店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差异也大,对于我这样一个常读书、爱读好书、能品出书香的“老书虫”来说,对书的要求也还比较挑剔呢。
别看我是书里人,但是我在社会上也比较活跃,认识的文化人、经济人等等比较多。
当然,现在像我这么大年龄的人,好多的都当了爷爷奶奶了,他们都知道我爱读书,常常就有人问我,教育类的书到底读谁的好?谁的书真正能为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真正有用的好操作的方法呢?我给他们的建议是:除了讲大道理就是无病呻吟,大多数买到的教育类书籍都很令人失望,要找一本真正实用性的教育书籍,真的很难。
大多数家长、老师和校长们读书,读的就是那种感觉,能不能说到当下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们面临教育的“受痛点”,能不能塌下身子给我们提出一些实战性的可操作的教育技能。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篇1《教育其实很美》已经读完,刘校长在文中提到的那个不肯走进教室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小女孩在刘校长回校交流时与我们提到过,在《小崔说事》访谈中关村四小节目中我们也看到过。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简单说,上学了,她却以哭闹的形式拒绝走进教室。
类似这样的孩子我在一年级也见到过,有女孩,也有男孩。
往往在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或者教室门口,轻者抹眼泪,重者紧抓父母的衣襟怎么都不肯松手。
但,父母离开学校后,孩子虽不情愿,通常也会随着老师的牵引走进教室了。
而文中的小女孩却不是那么轻易就走进教室,其他孩子上课的时间,就是她哭闹或在校园玩耍,在教室外走廊与老师捉迷藏的时间。
此时的刘校长在得知情况之后,让小女孩走进了自己的会议室,让老师放心去给其他孩子上课。
当有人质疑:这孩子不影响你的工作吗?刘校长回答说:“帮助她适应学校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啊!”随后数月,刘校长在与小女孩的相处中一步步让孩子自觉地回归了课堂。
起初,我惊讶于刘校长的耐心,也庆幸自己没有碰到这样的孩子。
但仔细琢磨,我们班虽没有这样的特例学生,可是55个孩子,每个孩子本身都是独特的啊!陶陶,一个乖巧文气的女孩,怎么小名会叫淘淘呢?父母说:“孩子出生时只有二斤六两,我们叫她陶陶是陶瓷的陶。
”Z,七个月时早产,单独与人沟通时目光飘忽不定,集体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偶尔在课堂发出怪叫声。
D,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但认字较少,集体学习中存在困难,课堂上时常做小动作以派遣自己的无聊。
W,幼儿教育阶段父母参与少,孩子时常自己玩耍,集体学习中没有兴趣,但一张纸片可以让他整节课摆弄不停。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教育的窗户,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书中强调了教育要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发展节奏。
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些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生活即教育,社会是一个更大的课堂。
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要在社会中得到应用和检验。
因此,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维定式。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同时,教育方法也需要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它容易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分数,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应注重多元化,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打开一扇窗
打开一扇窗,见春暖花开工作了这么多年,每天面对不同的孩子,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常常会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们成长,虽然凭着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比较好的解决了自己面对的问题,但心中还是充满了很多的困惑,对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2021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提高了对心理健康建设的认识,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给我们在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教会了方法、提供了范例。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德、智、体、美、劳”,还要抓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
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教育内容、方法和原则都不同,二者不可替代,但是可以互相弥补。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它包含了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情感教育、人际关系知道、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教育等。
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要任务。
二、全员教育理念融入教育管理全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心理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对青少年成长起引导作用的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员。
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做到全员化、全过程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每一个教师都要学一点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把心理学教育融入到学科知识里去,把握课堂内容传授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孩子们能够愉快的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眼里充满阳光,心理充满自信,那这样的课堂一定成功的。
打开历史教学的另一扇窗--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开发刍议
,
养学生 的分析研究能 力 、 实践 能力和创新 能力 。第三 , 教学不仅
要增进学生知识 , 还要促进学 生思想健康发展 , 培养 良好品德 , 陶 冶高 尚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价值 观。 新课改 的不断推进 , 也使得 “ 校本课程” 这种新概念和新思路 应运而生 。教学课程 的开发 由单一的国家开发机制转变为 国家 、 地方 、 学校三级课 程管理 , 使学校对课 程的开发有 了一定 的 自主 性和灵活性 。笔者所任教的横县第二高级中学 , 在这一波新课改
高中课程改革后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以崭新的课程理念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的家乡情感品格使本校学生成为传递花都正能量宣传横县好形象的典范代表作为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编写了具有横县中国茉莉花之乡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一书通过开发与教学的实践促使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让每个学生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家乡的特点逐步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校的热情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促进了课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
一
思。
化博大精深 的中国 , 可 以说是 旨在苍茫大海 中取 了一碗水 。 在 目前 的教 学实践 中 , 由于各 方面 的原 因 , 还 导致现在 的历 史教 学出现 了些许偏差 。主要体现在 : 第一 , 在 目前应 试教育 的 机制 下 , 历史课程 的地位普遍不 高 , 许 多学校和教 师还将历史教 学简单化 为知识 的灌输 和背诵 , 使丰 富而 系统 的历史课程变成 了 枯燥乏 味和支离破 碎时 间点 、 知识 点。第二 , 宏大视 角编就 的大 历史 , 在一 定程度与学 生的人生经 历 、 情感 体验和知识 阅历存在 距离 , 具 体说 就 是缺 乏贴 近性 , 容 易使学 生对 历史 学 习失 去兴 趣 。第 三 , 偏 重教师 主导作用 , 忽略学生 的主体地位 。 由于教材 的确定性 和教学方 向的单一性 , 历史教 学往往是 老师教什么 , 学 生就学什么 , 老师怎么教 , 学生就怎么学 , 学生 的自主学 习能力薄 弱。第 四, 注重课 堂教 学而忽略课外研究 。课 堂教学更多的是依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作者:卢桂芳来源:《师道》2020年第01期我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起源于十多岁时对自己身世的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在我的家乡,卢氏家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全东山镇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三十一个自然村,唯有我们家姓卢。
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人类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到哪里去?”便在我的潜意识里萌芽。
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父母只知道我们从邻近乡镇迁移至此,至于家族的起源及迁移的缘由却不得而知。
从那时起,我就感觉自己像一叶浮萍,既无来处,何谈去路?“我究竟是谁”的追问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三十年后,我通过多方探寻走访和一本《卢氏家谱》,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明朝洪武年间,卢氏一世祖卢真、卢荣兄弟二人为抗击倭寇从松江府迁至荣成东南宁津所,后弟弟又迁至荣成东北寻山所,二人皆因功封千户长并世袭,遂世代居住于此。
后寻山所一支迁往威海望岛,这样就形成了卢氏家族在威海市内的三个集中居住地,繁衍生息至今。
我的老家原本也在宁津所,因为其中一支迁到东山镇,其膝下无子嗣,于是便将未出五服的我爷爷过继为子,这才有了我们在东山镇的特殊存在。
抗击倭寇的这段历史,我只是在历史课本里学过,从未料到会与自己的身世有渊源。
家乡,还有多少不为我所知道的历史?每一种风土人情背后还有多少不为我所知晓的故事?千百年来的历史沿革,我们继承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从此,我便开启了自己的乡土阅读之旅。
当一个人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某件事情,必然有所收获。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习惯于外视,钟情于远方,一次次去寻找他乡的风景,但除了浮光掠影的观赏,却并没有深入其间的实质性收获,真是“务外游不知务内观”。
然而,在尚未开启乡土阅读的模式之前,我哪里知晓“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的道理?孜孜不倦的寻求,为我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原来,家乡的历史源远流长,值得我穷尽一生去探寻;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而深厚,值得我为其著书立说;家乡的风景旖旎多姿,值得我为其挥毫泼墨;家乡的民康物阜,也值得我流连其间而废寝忘食。
打开那扇窗作文800字_周记作文
打开那扇窗作文800字_周记作文篇一:打开那扇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书籍的阅读,或者说单纯的对书本的学习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了解信息更迅速,视野更开阔,学识更渊博,思维更灵活,能力更强。
学生时代是人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
在这个阶段若是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较强的能力,就可以为将来奠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这个阶段有最大的收获呢?于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互联网等应运而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多媒体一走进课堂就受到师生的青睐。
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模式,加快了课堂节奏。
方便快捷的演示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趣味性。
它让抽象的变得直观,让枯燥的变得生动。
充满诗情画意的音像或逼真形象的演示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入情境,知识很快转化成能力。
课堂上师生互动,融洽和谐。
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打开那扇窗,透过这扇窗,教师的理念更高远,学生的视野更开阔。
十年寒窗也就多了几许轻松,多了几许收获。
当远程教育走进生活,当优秀的教育资源开始共享时,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荒凉的高山阻挡了走出的步伐,却阻挡不了人们的视线和求知的心。
当知识的甘霖洒向焦渴的小苗,谁说他们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远程教育为落后之地打开那扇窗,它让世界变小、让人生舞台变大。
对于新鲜的事物,我们总是接受得最快。
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着相当一部分孩子。
当网瘾少年层出不穷时,有些家长和老师开始视网络为洪水猛兽。
其实,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它是可以很好地为人服务的。
了解资讯、查找资料、在线阅读、写作博客等,网络的世界精彩纷呈。
与其“堵”,不如“疏”。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孩子一起学习和驾驭网络,其实也是为孩子开启了另一扇窗,学海无涯原来也可以“乐”作舟、“巧”作舟的。
世界是精彩的,也是充满诱惑的。
如何在诱惑面前不茫然、不迷失方向,这需要学习,而且是不断地学习。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_李进成
11
2013. NO. 06
封面人物
我感觉 他肯定有 自己的原 因,找不 到真正的原因就难以让学生接受老 师的教 育;当我站在 家长的位 置上 的时候,我 清醒地认 识到对这 样的 学生不能轻易贴上品质败坏的标签, 应该本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原则选 择教育 方式。于是我 放下自己 的感 受和主 观判断,先了 解了这个 学生 的成长 经历。该生在 小学的时 候是 一个被 女生欺负 的弱者,尤其 是四 年 级,班 里 一 位 漂亮、成 绩 好,深 得老师 信赖的一 个女生,特别 喜欢 欺负他。有一次该生实在忍无可忍, 做出了 反击。结果漂 亮女生恶 人先 告状,该男 生被当时 的女班主 任打 了一个 耳光。现在他 要证明自 己不 是好欺负的。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开始用“覆 盖法”消除 他的 负面 情 绪,用多 个 位置让 他来观察 自己的行 为。例如 站在现在班里女生的角度怎样看待 他目前 的行为,站在 老师的角 度又 如何评 价,如果是他 的父母知 道了 之后会 有何反应。这 一系列的 引导 让他开 始醒 悟。我又 告 诉他,证 明 自己的 价值是对 的,有没有更 好的 方法来 证明自己 呢?于是他学 会了 用帮助 别人来证 明自己。这个 过程 才是教 育:扬善 去恶,引领 学生 思 想的成长。 每个行 为的背后 都会有一 个正 面的动 机。例如学生 作弊让我 看到 了希望 获得高分 的正面动 机,学生 撒谎让我看到维护形象的正面动机, 学生的奇谈怪论让我看到渴望被关 注的正 面动机。于是 我会肯定 其正 面动机,引 导他们改 变实现正 面动 机的方式。例如渴望被关注是好的, 奇谈怪论的方式会有什么负面效果 呢?那么实 现这一动 机的方法 有哪 些呢?于是 学生 开始 思 考,学会 了 用优秀的表现去赢得关注。 一 个学 生很 苦恼 地 告诉 我,他
“四式”教研,打开教师主动研究的一扇窗
“四式”教研,打开教师主动研究的一扇窗作者:李丹凤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10期我园在开展园本教研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教研模式中关注教师的需求不够,创设教师自主研究的平台欠缺,具体表现在:研究形式上集体讨论多,个体研究少;人员组建上单打独斗多,团队合作少;研究内容上完成任务多,自成体系少。
因此,该教研模式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师反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导致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困难,专业的发展遭遇瓶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这种创造性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并以研究者的心态和工作方式置身于教育实践中。
基于以上思考,我园教研室进行了思考和统筹,以创设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主动研究的能力为首要任务,创设“四式”教研,打造研究与合作共同体,激发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内驱力,提高教师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教师需求、园所师资、原有教研经验三者的思考,我园教研室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与讨论,建构形态多元的团队合作教研模式。
(一)构建思想第一、坚守“人本立场”:让每位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赋予教师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发组建、自我研究的权利与机会。
其次、坚持“团队互助”:采取团队合作的形态建立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引导教师积极与同伴互助,撞击智慧,迸发思维。
再次、坚定“主动研究”:以教师主动研究为突破口,关注教师的研究过程,适时指导,让教师体验研究的乐趣。
(二)构建原则第一、适合群体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教龄、能力及需求的教师,教师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某一种或几种团队教研的模式。
第二、教研主题明确化:团队教研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即为改善教学质量而服务,但不同模式各有侧重点,满足不同研究需求。
第三、研究过程自主化:研究的同伴、进程、形式充分给予教师自主的权利,教研室只是在教师寻求帮助时进行介入。
第四、成果评价多元化:借助教学竞赛、经验论坛、小组交流等形式展现团队教研研究成果,检验研究效果,分享合作经验。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王玉梅每逢寒暑假期间学校都会安排假期读书学习,长此以往便接触过许多有关写作的专业书籍,但是因为里面多是对写作理论知识的讲解,比较枯燥难懂,所以读着读着就没了劲头。
而王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却大不相同。
他将故事和写作指导有机融合,在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的同时,渗透了教育叙事写作方法的指导。
刚开始因为我没听说过王维审,也不知是何许人也。
但为了完成任务还是硬着头皮拿起了这本书,当我看到书的封皮上镌刻的散发着淡淡心香的两行字:“一本清浅而深刻的教育故事”“一部关于教育叙事的写作宝典”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书吗?带着疑问我细细地读了起来。
这个“不一样”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的标题下面,王老师用简短的一句话,标注了教育叙事写作的意义:“教师进行教育叙事写作,不仅是为了戳破生活的真相,安顿生生命里的痛感,更重要的是为了找到摆脱教育困惑的出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
”而在背面则从“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成就教育”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了“为什么写教育叙事”。
接着用《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换一个方向成长》、《再加10%,从平凡到卓越》三个成长主题故事进一步叙述了教育叙事写作的意义。
而书的第二章《我们需要怎样的故事》则是通过五个主题故事为我们讲述了“教育叙事写什么”;第三章《找到一种最好的表达》也是通过五个主题故事向读者说明了在教育叙事写作中“怎样呈现教育事件”;第四章《从事例走向事理》借助五个主题故事详细介绍了“怎样写好教育叙事”;第五章《发现教育意义的密码》更是借助故事阐明了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王老师就是这样把一个个散落在教育之路上的故事,用最干净、质朴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下来,并用他那双仿佛能透视教育的慧眼,从那些不被常人关注的现象里,敏锐地挖掘出教育的精髓;从那些寻常的细节里,发现动人的教育力量,让我们读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教育;让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以故事为范例慢慢领悟了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的特点以及写教育叙事的意义,并掌握了教育叙事的一些基本写作方法。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教育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但是,在教育领域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误解和不透明的情况,这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困扰和焦虑。
因此,我们需要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去探索更多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启发。
首先,要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我们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传统教育中,往往是“一刀切”的,忽略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
相反,我们需要让教育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成长。
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在学习目标和方式上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实践来巩固知识,避免对学生进行太多的限制和束缚。
其次,要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在传统教育中,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培养。
然而,良好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内在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并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些方面,教育者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如情感课程和沟通技能培训,来增强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素质。
最后,要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这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中,一个好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让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文化素养,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拓展教育的视野和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感和心理健康以及教育的社会功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和富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开启他们全面发展的道路,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打开另一扇窗800记叙文
打开另一扇窗800记叙文打开另一扇窗800记叙文篇1上帝为我们关上了一道门,但还会让我们为自己开启一扇窗。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会有灿烂的阳光,难免会走到黑暗的地方,但只要开启了一扇窗,就绝对会有光明透进来。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去面对它,只要有扇窗就会有光明。
回顾历史,哪位伟人不是经历了无数挫折、失败和走过无数的黑暗才取得成功?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挫折,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他曾八次竞选参议员失败,甚至还有一次差点因此精神崩溃,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挫折,成为了当时的美国总统。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也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找到合适的灯丝。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经历了许多坎坷之后才把吴国打败了。
他们都经历了挫折与磨难,并且加以克服,在胜利的天空中划过一道绚丽的彩虹。
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因为被关上一扇门而放弃阳光,而是努力为自己开启了一扇窗,迎接更灿烂的阳光。
从古至今,伟人成功都是因为他们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他们看到的是生的转机。
他们会把挫折看成一种收获,一种机遇,一个起点,把黑暗看成阳光来临前的预告。
而那些悲观者,看到的只是失败。
积极面对挫折,坦然处之,我们的前方必定是海阔天空。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但我们可以为自己开启一扇窗,人生只要有一扇窗,就绝不会黑暗。
而我们迎接的必定是成功的阳光。
让我们像画家一样,画一扇窗给自己,迎接那成功的阳光。
打开另一扇窗800记叙文打开另一扇窗800记叙文篇2我心满意足地回到座位,之前的憋闷和压抑已荡然无存。
——题记那日,我飞快地写完了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望着周围全部都还在低头狂写的同学们,我更是傲上加傲,总觉得脸上露出了一股非凡的神气。
下课,我看同桌仍在奋笔疾书,便嘲弄道:“哇!你竟然还没写完呢!这离老师布置的时间都快一个半小时了。
为你推开眼前那扇窗——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为你推开眼前那扇窗——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王晓娣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个案A(女,14岁,盲生,小学五年级).该生因早产致视力残疾,家人因此心怀歉疚,对其十分溺爱.在校表现虚荣心较强,渴望被人注意和夸奖,由于成绩中下,待人
骄傲,难以与同学融洽相处,性格渐趋孤僻,听不得一句批评,经常与家长、老师发生冲突.本案从该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入手,分三个阶段,对A进行心理疏导,主要采取谈话、暗示、引导等方法逐渐帮助A学会正确分析、评价自己及理智地对待胜败得失,促
其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新人.
【总页数】1页(P64)
【作者】王晓娣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综合性学习为盲生打开学习语文的另一扇窗 [J], 杨雪梅
2.为你推开眼前那扇窗\r——浅谈盲生心理健康教育 [J], 陈红飞
3.为你推开眼前那扇窗——浅谈盲生心理健康教育 [J], 陈红飞
4.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之后——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J], 寇介芳
5.推开那扇窗——由名篇《窗》所想到的 [J], 丰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
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
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乐学、爱学科学。
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科学方法,体现科学课的灵魂,使科学课上出“科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
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师道二○二○年第一期专题策划·地方文化的教育价值与融入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卢桂芳我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起源于十多岁时对自己身世的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在我的家乡,卢氏家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全东山镇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三十一个自然村,唯有我们家姓卢。
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人类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到哪里去?”便在我的潜意识里萌芽。
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父母只知道我们从邻近乡镇迁移至此,至于家族的起源及迁移的缘由却不得而知。
从那时起,我就感觉自己像一叶浮萍,既无来处,何谈去路?“我究竟是谁”的追问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三十年后,我通过多方探寻走访和一本《卢氏家谱》,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明朝洪武年间,卢氏一世祖卢真、卢荣兄弟二人为抗击倭寇从松江府迁至荣成东南宁津所,后弟弟又迁至荣成东北寻山所,二人皆因功封千户长并世袭,遂世代居住于此。
后寻山所一支迁往威海望岛,这样就形成了卢氏家族在威海市内的三个集中居住地,繁衍生息至今。
我的老家原本也在宁津所,因为其中一支迁到东山镇,其膝下无子嗣,于是便将未出五服的我爷爷过继为子,这才有了我们在东山镇的特殊存在。
抗击倭寇的这段历史,我只是在历史课本里学过,从未料到会与自己的身世有渊源。
家乡,还有多少不为我所知道的历史?每一种风土人情背后还有多少不为我所知晓的故事?千百年来的历史沿革,我们继承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从此,我便开启了自己的乡土阅读之旅。
当一个人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某件事情,必然有所收获。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习惯于外视,钟情于远方,一次次去寻找他乡的风景,但除了浮光掠影的观赏,却并没有深入其间的实质性收获,真是“务外游不知务内观”。
然而,在尚未开启乡土阅读的模式之前,我哪里知晓“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的道理?孜孜不倦的寻求,为我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原来,家乡的历史源远流长,值得我穷尽一生去探寻;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而深厚,值得我为其著书立说;家乡的风景旖旎多姿,值得我为其挥毫泼墨;家乡的民康物阜,也值得我流连其间而废寝忘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带领着我们前进,让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建立人际关系。
然而,我们常常钻进教育的窗户,忽略了我们周围的其他机会和资源。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交媒体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主要使用它来与亲属和朋友沟通、分享生活和快乐。
然而,社交媒体也有许多隐蔽的好处,对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社交媒体可以作为交换意见的平台,可以让我们接触到与我们不同的文化、思想和经验。
其次,社交媒体可以扩大我们的社交圈,认识更多的人和朋友。
这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资源和支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游戏的影响。
与社交媒体不同,游戏被认为是一种毒瘤,与教育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但是,对于那些热爱游戏的人来说,游戏也有许多用处。
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决策和反应方式,还可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任务上。
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结交朋友、与他人合作和解决冲突,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总之,推开教育的窗户是极为重要的。
那些不同于我们平常所了解的事物和资源,可能会在其独特的方式上对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源和思想;游戏可以让我们培养社交能力和专注力;旅行则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我们的认知、了解其他的文化和社会。
让我们更好地开启教育之外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影像历史:打开历史教学的另一扇窗-“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影像历史:打开历史教学的另一扇窗-“影像历史”拓展性课
程的设计与实践
程文聘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影像历史” 拓展性课程, 指导学生在影视欣赏中认知、触摸历史的经脉, 在影评撰写、影像辩论、经典故事表演、历史电影节等活动中思考、辨析历史的变迁, 并通过小讲座、课程超市、团队合作等“花式课堂” 变革学习方式, 激发学习潜力, 提升探究能力.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程文聘
【作者单位】杭州四季青中学浙江杭州3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打开历史教学评价一扇窗 [J], 田加柱
2.影像历史:打开历史教学的另一扇窗——"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J], 程文聘
3.打开展示本地历史文化一扇窗——《泰州晚报·望海楼》副刊特色解析 [J], 谢蕾;
4.打开解读新课标的另一扇窗——例谈乡土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J], 张强;
5.历史影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冶高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一、改变观念,从内心真正接受新教育。
为期三天的新教育培训很短,但它留给我们的是一生的思考。
有人认为:现在的我们要么被所谓的应试教育——分数制约着,要么被各类活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而无暇真正潜心下来做新教育。
经过本次培训,我才发现那些所谓的理由其实都是不成立的,或者说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真正不能走进新教育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只要我们坚信我们的路是对的,坚信我们的孩子在这条路上会收获满满,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做好它。
二、榜样带领,有路可循。
“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在实验学校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系列项目,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是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为他着迷。
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这正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也是我本次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
本次培训学习中无论是勾老师、陈老师还是彭老师的新教育课程在这一点上无不体现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几天的培训过程中,实验一小的教师们通过新教育的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等课程缔造了一间间完美的教室,给培训学习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的确,一间教室的空间是可以计算的,而他的育
人功能却是无限的。
教育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
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创造。
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扎实的成效。
而最大限度的挖掘“班级”“教室”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展,让他们在天天学习生活的教室里与教师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
实验一小教师团队通过新教育课程晨诵、童书共读、读写绘具体营造班级文化,通过开展每月一事,读书活动,培养良好习惯,叙述生命故事,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将一间间教室打造成“图书馆、阅览室、实践场、探究室”,将教室建设成“操作间、展览室、信息资源库”,让教室成为“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成为“共同体成员学习、生活、成长的共同的生命栖居室。
”“完美教室”是有着理想主义色彩的,这次的培训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它并不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概念,它有着特定的价值体系、明确的实施标准和丰富的课程内容。
在他们的教室里,实验一小的教师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记录了每个生命的成长故事,是他们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三、我的思考
回顾我们的教育现状,每天给孩子上课、批改作业,考试、再批改卷子。
一天天,一年年,我们的孩子都觉得乏味。
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孩子当下的生命与我们的教育真正联系起来,没有
把我们的教室与他们的生命真正编织起来。
我们真的应该从原点——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他们的天真烂漫,尊重他们的循序渐进,和他们同生活,同欢乐,践行作为教师的理想。
在榜样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只要付诸行动,相信在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诞生出卓越的学生。
新教育正在路上,还很年轻,只要我们走进新教育,他就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只要我们走进他,它会使我们耳目一新;只要我们走进他,他会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只要我们走进他,能把这扇窗打开,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