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contents •引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思维能力概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效果•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需求和反馈。
CHAPTER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方式教材内容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互动和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方式陈旧考试压力过大教师教学观念030201思维僵化刻板由于教学方式陈旧和考试压力过大,学生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难以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兴趣和热情,不愿意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知识面狭窄学生往往只关注教材内容,知识面相对狭窄,难以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和思维能力。
学生历史学习现状CHAPTER历史思维能力概述历史思维是一种以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对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解释、评价和推断的思维方式。
历史思维强调对历史背景、原因、结果、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思维的定义历史思维的特点以史实为依据,尊重历史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虚构。
客观性全面性辩证性实践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避免片面和偏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矛盾和问题,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研究历史事件或现象,解决现实问题,为现实服务。
0102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运用多种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加强课堂讨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030405CHAPTER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方法指导CHAPTER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效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历史课程中的“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分析、归纳,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原因和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记录,同时也是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使其具有经验总结、问题分析、历史比较和历史评价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历史文化素养。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内容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能力,它包括:经验总结能力: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和事件发展的规律。
问题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全面思考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和结果,了解历史事件的多方面影响。
历史比较能力:学生能够进行历史事件的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意义和发展规律。
历史评价能力:学生能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正确看法,理性判断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1.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提倡多角度阅读:历史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多种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历史课题,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4. 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历史事件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 鼓励学生批判思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内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一、引言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历史思维能力不仅仅关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
二、理解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辨、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历史学习者。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1.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历史文献和实物,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促使他们进行思辨。
2. 鼓励学生产生疑问和发表观点历史课堂应该是一个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的环境。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解释,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学习历史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分析活动,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价值。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比较历史比较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时期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5. 组织历史模拟活动历史模拟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扮演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进行再现,思考不同的决策和后果。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培养自己的批判和分析能力。
四、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需要多维度的考量。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外,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 学生展示和解释历史事件通过让学生展示和解释历史事件,可以评估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历史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历史的研究和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
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针对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历史文献、图片、音视频资料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组织教学活动1)启发性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思考历史事件,如“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件?”,“它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等。
2)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启发,思维碰撞,以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历史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课堂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话题的辩论活动,促使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历史知识进行立论和辩驳,培养他们的论证能力和表达能力。
辩论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让他们能够通过辩论来深入思考和理解历史事件。
四、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而思维则是认识过程的核心,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水平上。
历史课中,结合历史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去想、去问、去探究、去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获取知识的思维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对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世界历史第一册讲英、法、美等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
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去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找出共同归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又如教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难点时,可直接提问“蒋介石是该杀还是该放?如何解决对抗日更有利?”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们根据问题积极思考、讨论,从而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
二、引用文字材料。
借助图象、语言等直观教学手段。
培养形象思维历史形象丰富多彩,不脱离历史形象的思维就是历史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加强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引用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
如世界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声,起义群众冲进并占领了冬官。
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外关系、 隋唐的文化。 从隋唐在封建社会的地位讲, 处于 繁荣时期, 属于古代史的重要内容, 这几点都应, 仍有主次之 分。唐太宗的政绩则是重点 , 推行了这些政策 , 出现了“ 贞 观之治”废除了这些政策, ; 唐朝由盛变衰。因此唐朝前期 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必须逐条讲深讲透, 学
农 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 的失误
电子 商务 的安全 技 术处 理
安 茄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50)
摘 要 : 本文主要介绍 了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性以及 常用的安全技术。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认证技术 信息加密
子商务应用将越来越普及。 然而, 随着Inter et逐渐发展成为 n
失原}卜 ‘ ){ 败因 因 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内主 : (夕 因(客观)
而以后再分析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时,便可 在此基础上, 通过教师指导, 完全由学生 自己完成。学生的 思维能力将逐步提高。又比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点内 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散见于各章节, 学习时首先 要明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建时期, 西汉是 巩固时期 , 唐是完善时期, 北宋是加强时期, 明清是空前强 化时期 , 然后思考其产生原因、 主要情况和所起作用等。最
成若干段。由于分段讲 、 测 , 练、 学习教材压力不大, 、 易懂 易学 、 易记。 随着综合练习的加强 ,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就相应提高了。3.要求严 : 严在三方面:题 目 要求严 ; 时间定得严; 答卷评得严。 三、 教给学生分析、 归纳、 综合问题的方法。 分析、 归纳和 综合是常见的辩证逻辑中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 “ 思维既把 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 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 解为它们的要素, 没有分析就没有归纳综合。现今高考侧重 ” 能力考查, 平时学习死记硬背, 不善于思考, 缺乏分析综合能 力的考生肯定不会有满意的成绩。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至为重要, 要加强培养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的能力, 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 规律性的认识。 如在 讲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之后, 都需要对其失 败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找出他们失败的内因、 外因。 分析时要 史论结合。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教师给予启发引 导时, 可采用提问与图示相结合的方式, 边问边板书。如: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阅读素材、讨论辩论和实地考察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解释和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历史。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史料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阅读素材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历史文献、史书和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思考和评价。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中的观点和论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如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辩论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探讨历史事件和问题。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并作出论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争论和对抗来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文化遗址和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和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实和人物;讨论和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的五大核心素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方法和思维方式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和过程的能力。
这包括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因果推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历史文献和证据中获取信息,并形成独立的历史判断。
2.历史知识与理解:确保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并理解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基本概念、事实和背景。
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主要参与者、相关背景和影响,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
3.历史调查与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历史调查和研究的能力。
这包括学会提出历史问题、收集和评估历史证据、分析和解释历史证据,并形成结论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多种历史资源,包括档案、文献、口述历史、考古证据等,以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
4.历史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有效地表达历史观点和思想的能力。
这包括学会组织历史材料,撰写历史文章和报告,进行历史演讲和辩论,并运用适当的历史术语和概念进行交流。
学生还应该学会批判性地评估他人的历史观点,并能够进行历史辩证和对话。
5.历史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塑造。
这包括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情感共鸣、文化包容和历史责任感。
学生需要理解历史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意义,并反思历史经验对当代和未来的启示和影响。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纷繁复杂的学科,内容广泛,而学生的精力有限,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就需要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鲜活的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只有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能主动去了解历史,才能激发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注重历史教学的启发式和探究式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教学的启发式和探究式。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迪学生灵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对历史的认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活动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探究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式进行历史思考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分析能力、历史辨析能力、历史比较能力、历史判断能力、历史推理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分析、历史练习题、历史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注重历史课外拓展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课外拓展。
学生在课内学习历史知识的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参观博物馆、参加历史讲座等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
历史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作业、历史测验、历史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评价,从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过程以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引导他们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研究、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自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历史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高。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历史思维训练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辩论赛、历史写作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历史思维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历史思维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物理课上利用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课上通过学习历史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对于发展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历史研究小组、历史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历史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地图、虚拟实境等,让学生以一种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写作、小组合作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怎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怎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课题组成员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论证,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
概括起来主要是:1、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最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因此,在平时历史课上,尤其是开学时的历史导言课上,一定要讲解一下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教师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贯穿于预习、上课、复习和课外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学历史首先要做好预习,预习是主动的学习,能提高自学能力和上课质量。
预习的基本要求,一是自知梗概,二是提出问题;上课是很重要的学习活动。
它是帮助你理解知识、识记教材的过程,也是感受思想教育的过程,直接关系学习质量的高低。
在历史课上学生要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等“五到”,同时要做到“史实清楚”、“概念清楚”和“联系清楚”;历史课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所以必须重视复习。
历史复习的有效方法,可概括为:趁热打铁,纠偏补漏;循序渐进,集腋成裘。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课堂为主渠道,但不应该忽视课外活动这条辅助渠道。
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增长见闻,开阔眼界。
这些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历史读物,收集资料,参观游览历史古迹,文化名城等,访问历史名人专家等。
2、运用恰当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1激发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一个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指导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
2.3巧设疑难。
“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繁忙而充实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认为历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历史是一门充满故事和智慧的学科,但往往因为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内容的枯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计划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形象直观的历史文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
同时,我还会组织一些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
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历史思维基础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
本学期,我将重点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课堂讲解、提问互动、作业练习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计划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模拟演讲、辩论赛、历史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宽学生历史视野阅读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将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历史读物,如历史小说、传记、科普书籍等,并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和文化内涵,从而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
五、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我计划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地理、政治、文化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
如何在初三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如何在初三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初三历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思考的天地,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而非灌输者。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质疑。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问学生:“你认为发生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疑问?”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使他们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多角度性。
二、提供多样的历史资源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基础。
教师应该多渠道获取历史资源,如文献、图片、影视资料等,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解读和分析这些资源,教师能够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独立、客观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派别的历史文献,分析其作者立场、观点的背后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辨别信息,挖掘真相的能力。
三、组织辩论和讨论活动辩论和讨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有效方式。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某个历史问题或事件展开辩论和交流意见。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碰撞,学生不仅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发现并分析他人观点的不足之处,培养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
例如,针对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让学生分析不同派别的抗争方式,并就其效果、问题等进行辩论。
四、鼓励学生开展独立研究独立研究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主题,进行个人研究并撰写报告。
这样的研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历史问题,学会自主获取和分析信息,培养批判思维和历史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古代历史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古代文明,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并就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何在高一历史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在高一历史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课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具备搜集、分析和评价历史信息的能力,能够把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在高一历史课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讲授历史故事、案例、游戏模拟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将其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幻灯片等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进行互动讨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例如云教学、在线课堂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课堂互动和思维导向,使历史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灵活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历史研究小组,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进行独立思考和论文撰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应该停留在理论阶段,还需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历史考察或历史文物的鉴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高一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并运用历史知识,应对未来的挑战。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注重历史知识的联系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历史知识的联系和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其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讲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在九年级历史课堂中培养历史思维
如何在九年级历史课堂中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指一种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能力。
在九年级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至关重要,因为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背景、意义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在九年级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一、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讨论是培养历史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用历史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思辨性讨论,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影响。
二、开展历史研究项目开展历史研究项目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或展示。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和分析各种历史资料,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历史研究项目,学生能够培养信息获取、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模拟活动历史模拟活动是一种将学生带入历史场景,体验历史事件的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角色扮演或模拟历史会议等活动。
在模拟活动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理解和表达他们的观点,同时考虑其他人物的观点和利益。
通过参与历史模拟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是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历史评论或思考问题的回答,并鼓励他们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鼓励他们运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历史思考。
五、加强批判性阅读和写作技巧的训练批判性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基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历史文本的方法,包括了解史料的来源、作者的观点和目的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历史写作技巧,鼓励他们撰写清晰、连贯、逻辑严谨的历史论文或文章。
中学历史课堂问题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概述
历史思维能力的定义
01
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构成
02
包括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事实的把握、历史现象的分析、历
史规律的揭示等方面。
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03
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和综合素质。
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人物等。
理解性问题
要求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历史 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的 基本线索等。
分析性问题
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 、原因、影响等,培养学生的 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评价性问题
要求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历史现象等,培养学生 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历史评价能
力。
03
思维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
学习兴趣增强
通过收集学生反馈和观察学生课堂 表现,分析课堂问题设计对学生历 史学习兴趣的影响。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 2
问题设计难度不适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问题的难度,确 保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参与度不高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兴趣和探究欲望。
挖掘历史内涵
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 涵和外延,设计具有深
度和广度的问题。
联系现实生活
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 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 社会现实,增强历史责
任感。
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不 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
力。
问题类型与层次
记忆性问题
要求学生回忆、再现历史知识 ,如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
如何在初三历史课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初三历史课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如何在初三历史课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每位历史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三历史课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多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案例教学,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错误和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否明智,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归纳思维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历史事件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教授一段历史时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该时期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思维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历史中的许多事件都可以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或者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推理思维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历史学科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未知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事实,学生需要通过推理和推断来获取相关信息。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历史推理的情节,让学生通过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历史问题的探究中,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证据等方式来进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怎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怎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怎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首先,要让学生们打好基础。
这个基础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
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如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先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分为三个时期: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北美和欧洲进一步建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胜利。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经有三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确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确立。
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第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兴趣才是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
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
关键词:历史理论主导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
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
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
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
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
”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
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
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构架是: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3.都铎王朝的统治
4.斯图亚特专制王朝的统治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
2.苏格兰人民起义和革命的开始
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
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我们将教材所述背景的四个方面加工整理为;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之矛盾尖锐。
具体原因:(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紧张;(2)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企图使议会通过征税法案。
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概括为5个要点:(l)新议会召开,革命开始的标志;(2)美国内战;(3)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光荣革命”。
又从原因的分析和过程的介绍中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在人民支持下,同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2)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
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
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l)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
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
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
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就是证明。
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
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
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
(5)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回答: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相反,中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遭到侵华势力的压迫和排挤。
从这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史实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结论,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