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
与利益联系相比, 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
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不管是电影院内的空爆米花盒子应该怎么处置,在某段路上车应该开多快,还是在宴会上应该如何吃鸡,我们周围的人的做法对我们决定自己应该怎么行动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是符合大众行为的,不属于另类独行的,总是在大众可理解的规范上作出言语或者行为才能得到认同,当然,这个标准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而自然形成的一个有效团体认同。
自我认同
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后现代”的西方社会,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
个体是依据个体的经验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
“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
但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
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
人是符号化的动物(卡西尔语),人的自我意识自然要用符号形
式表达出来。
吉登斯用米德的社会符号学观点去看“自我认同”的语言表现。
他认为,从语言形式上看,“自我认同”的支撑性的话语特征就是“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
“主我”是个体积极的原初意志,它控制着作为社会联结的“宾我”;主我是一个语言的转换器,它从语言、概念或术语的网络中获得意义,形成主体性的话语系统,这是突显自我知觉的条件。
“宾我”是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得到的一种他者的社会认同。
但是,主我宾我(以及主我!宾我!你)的关系是内在于语言中的,而不是个体的非社会部分(主我)于“社会自我”之间的联结。
因此,“自我认同” 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全部特质及其组合,而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
认同在这里设定了超越时空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就是这种作为行动者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
这样,对“人”的理解则肯定依据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个
体的认同不是在行为之中发现的,也不是在他人的反应之中发现的,而是在保持特定地叙事进程之中被开拓出来。
如果一个人要在日常世界中与他人保持有规则的互动,那么其个人经历就不能全然是虚构的。
因此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必须拥有我们来自何处,又去往哪里的观念。
显然,“自我认同”的连续性是指在连续的自我和身体中,人的概念的持续感受。
并且,自我认同的“ 内容”,即个人的经历由之建构的特质,也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此外,他还考察了“自我认同”与个人风格以及自我何以赢得自信"(也是现代社会中得到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等方面的关联。
而“理想自我”就是“我想成为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可以说,它是自我认同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塑造了使“自我认同”的叙事得以控制的理想抱负的表达渠道。
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都很重要。
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是对能力的肯定,是独立思考的基础,是自尊心的体现。
没有自我认同,而一味地附和他人,就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信心。
一个没有个性和自信心的人又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又如何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呢?同样,社会认同即他人认同也很重要。
例如,一个同学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但考试时由于某种原因,发挥失常,考得很差,即使他再自我认同、孤芳自赏,但始终得不到他人、社会的认同,又有什么用呢?。
确切要将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无论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是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必然是形成于日常生活持续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都必然得透过与别人相处,从别人给予我们的回馈中,去产生自我认同。
就像社会心理学家顾里所说的“镜中之我”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通常都是来自旁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的评语。
例如,我们还没进幼儿园以前,主要的生活场域集中在家庭与邻里之间,这时候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我们所有表现的评语,几乎就形成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
当亲友说我们是好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
与利益联系相比, 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
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不管是电影院内的空爆米花盒子应该怎么处置,在某段路上车应该开多快,还是在宴会上应该如何吃鸡,我们周围的人的做法对我们决定自己应该怎么行动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是符合大众行为的,不属于另类独行的,总是在大众可理解的规范上作出言语或者行为才能得到认同,当然,这个标准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而自然形成的一个有效团体认同。
自我认同
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后现代”的西方社会,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
个体是依据个体的经验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
“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
但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
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
人是符号化的动物(卡西尔语),人的自我意识自然要用符号形
式表达出来。
吉登斯用米德的社会符号学观点去看“自我认同”的语言表现。
他认为,从语言形式上看,“自我认同”的支撑性的话语特征就是“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
“主我”是个体积极的原初意志,它控制着作为社会联结的“宾我”;主我是一个语言的转换器,它从语言、概念或术语的网络中获得意义,形成主体性的话语系统,这是突显自我知觉的条件。
“宾我”是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得到的一种他者的社会认同。
但是,主我宾我(以及主我!宾我!你)的关系是内在于语言中的,而不是个体的非社会部分(主我)于“社会自我”之间的联结。
因此,“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全部特质及其组合,而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
认同在这里设定了超越时空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就是这种作为行动者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
这样,对“人”的理解则肯定依据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个体的认同不是在行为之中发现的,也不是在他人的反应之中发现的,而是在保持特定地叙事进程之中被开拓出来。
如果一个人要在日常世界中与他人保持有规则的互动,那么其个人经历就不能全然是虚构的。
因此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必须拥有我们来自何处,又去往哪里的观念。
显然,“自我认同”的连续性是指在连续的自我和身体中,人的概念的持续感受。
并且,自我认同的“内容”,即个人的经历由之建构的特质,也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此外,他还考察了“自我认同”与个人风格以及自我何以赢得自信"(也是现代社会中得到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等方面的关联。
而“理想自我”就是“我想成为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可以说,它是自我认同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塑造了使“自我认同”的叙事得以控制的理想抱负的表达渠道。
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都很重要。
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是对能力的肯定,是独立思考的基础,是自尊心的体现。
没有自我认同,而一味地附和他人,就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
信心。
一个没有个性和自信心的人又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又如何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呢?同样,社会认同即他人认同也很重要。
例如,一个同学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但考试时由于某种原因,发挥失常,考得很差,即使他再自我认同、孤芳自赏,但始终得不到他人、社会的认同,又有什么用呢?。
确切要将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无论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是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必然是形成于日常生活持续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都必然得透过与别人相处,从别人给予我们的回馈中,去产生自我认同。
就像社会心理学家顾里所说的“镜中之我”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通常都是来自旁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的评语。
例如,我们还没进幼儿园以前,主要的生活场域集中在家庭与邻里之间,这时候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我们所有表现的评语,几乎就形成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
当亲友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反之,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长辈或朋友的赞赏,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很难相信自己有多棒。
进入学校后,“镜子”从先前的亲友扩展到老师和同学,此时,如果我们还想保有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不能只是在家里或邻里表现得让人称赞而已了,还得遵守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各种规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校这个场域里他人的肯定。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个形成自我价值的道理也一样是用在职场、婚姻家庭、社团等各种场域之间。
简单说,我们如果想保有比较正向积极的自我价值与认同,势必得依照不同时间、不同生活场域中的规则,才可能得到身旁长辈或友人的赞扬。
换言之,服从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乃是人们取得正向自我认同的不二法门。
孩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反之,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长辈或朋友的赞赏,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很难相信自己有多棒。
进入学校后,“镜子”从先前的亲友扩展到老师和同学,此时,如果我们还想保有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不能只是在家里或邻里表现得让人称赞而已了,还得遵守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各种规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校这个场域里他人的肯定。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个形成自我价值的道理也一样是用在职场、婚姻家庭、社团等各种场域之间。
简单说,我们如果想保有比较正向积极的自我价值与认同,势必得依照不同时间、不同生活场域中的规则,才可能得到身旁长辈或友人的赞扬。
换言之,服从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乃是人们取得正向自我认同的不二法门。
然而,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真的都是合理、重要、值得追求的吗?当我们遇到身旁的重要的“他人”对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期待时,我们是不是还有必要为了赢得赞扬(或者说得更难听点就是“讨好别人”),而放弃我们内心认为重要的价值或目标呢?
任何判断事物或行为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是来自人类的历史社会环境,就像影响中国道德判准的重要来源是儒家思想,决定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方式的是回教信仰。
某项价值思想之所
以成为多数人认可、接受、甚至奉行不疑的标准,一定是在过去的时代里,该项价值思想确实能为遵行它的人带来物质的利益或精神上的平安。
现在,倘若我们想要扭转这种局势,势必得花费极大的时间心力,让习惯遵循这项价值规则的人发现并感受到你所提出的新生活方式比他们更好,可以让他们获得比先前更多更好的精神或物质益处。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生活场域中的各式规则还算合理,也值得追求,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当然就是依循这些游戏规则,做出足以让旁人赞赏的行为。
当然,现实生活中必然还是有不少“游戏规则”会引发争议,例如:学校里,好像只有考试拿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职场上,彷佛只有会逢迎献媚的马屁精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升迁机会;情场上,似乎也只有帅哥美女才能获得异性的青睐……这时候倘若你打从心里赞同这些规则,取得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方式就是努力读书拿高分、八面玲珑对待同事长官、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身材看起来更窈窕或壮硕……假使你并不赞同这些生活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就得另外找寻出一套先能说服自己的游戏规则,之后,再花费极大的力气让场域里习惯既有游戏规则的他人发觉你这套新的规则真的比以前的好。
简单说,你得让别人对你这个另类价值刮目相看才行。
例如,学校里,如果想打破智育代表一切的游戏规则,就得让德育、群育、美育等各方面具有潜力的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这些表现还得博得多数师生的肯定。
职场上,若想推翻勾心斗角、说人是非的文化,就得以另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互相关怀、信任合作),让其他同事或长官看到你过得比他们好。
然而万事起头难,可预期的是,你可能经过一阵子的努力还未见成果,这时候如果你就垂头丧气,不但失去你的理想,更会让旁人确信他们既有的游戏规则才是正确的,或是让好不容易有点想要改变的旁人失去改变的勇气。
简言之,人们如果想获取积极正向的的自我认同,添加自我价值,先决条件,就是先确立一套价值理想,并将它当成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来追求。
因为,唯有先确立自己要以怎样的“度量单位”来评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是“高价值”还是“无意义”。
然而,假使我们设定的价值目标与外在生活场域中的那套不一致,无可避免地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贬值、轻看、甚至排挤。
这时候,或许有人会选择离群索居,但我们也看到,现实社会中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在既有的生活场域里默默耕耘、辛勤奋斗,也就是藉由展现他们游戏规则的优异性,让遵行既有规则的人慢慢体会到更换“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过程中,志同道合朋友的信念支持,或是亲朋好友的情感慰藉,都是我们坚持理想、改变既有规则,进而取得积极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重要助力。
一、破题
为了点明我们讨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我方把自我定义成一般性,正常化的个体,把他人定义成除自身以外的概化的个体。
而认同是指承认、认可。
同时,为了更好地论证他人认同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我方决定将认同的客体分为品质、能力、行为、观点四个方面。
二、评价标准
对于辩题中比较标准,我方认为要看何者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中,自我认同显然无能为力。
而他人认同不仅在做贡献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在社会认可中起到关键作用——没有他人的认同,贡献中的潜在价值又怎样转化为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呢?
三、立论框架
也许多数人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与生俱来的,而他人认同仅起到后天修正的作用,对方也可能就此点来攻击我方。
因此,在立论中我们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澄清这一误解——自我认同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自身(婴儿)与他人进行互动接触时,在得到他人认同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的。
然后,我们阐明了他人认同对于个体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必要性。
在此,我们只是想摆出一个中性事实:他人认同与自我认同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但难以判断孰轻孰重。
关键的比较在于谁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如上文所说,自我认同只作用于价值实现的其中一个阶段,而他人认同则在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推出他人认同比他人认同人更重要。
在价值观上,我们倡导他人认同更重要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融入社会,得到他人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四、策略
1、对方可能会把自我认同定义成一种内因,而把他人认同看成是一种外因,从而引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来攻击我方。
而我方则会采取类比归谬的方法来指出对方的偷换概念。
2、对方可能会谈到,由于社会思想不可能完全统一,许多价值取向都只是多数人的意志,而真正探索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个人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合理的。
从而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我方则社会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个人价值取向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其在社会的可行性。
也就是说没有他人的认同,社会的承认,其合理性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3、对方可能从他人可能对你认识不足而导致他人认同不全面,不客观出发,进一步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我方就从他人的概念来指出对方以偏概全的错误——他人是一个泛化的概念,相对于自我认同这一个体的主观判断,他人认同是一种大量个体趋于理性、客观的一种评价。
4、对方可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行动的动力,而他人认同在行为结果发生前是不一致的,它只能在结果发生后才得到统一。
从而把他人认同说成是以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的一种庸俗的附和。
我方就会主要以举例论证的方法来指出——在个人的行动中必定会得到某种程度的他人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就来自于他人的认同。
5、对方可能会说他人认同的普遍化很可能会导致平庸化、腐朽化。
同时还会说他人认同中的滞后性会束缚自我意识的超前性。
从而进一步论证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我方会指出他人认同是一种由点到面的过程,行动开始时,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认同你,但总会有人在你身边支持你、认同你,而且人数会随着你行为正确性的逐渐显露而增多。
无论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是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必然是形成于日常生活持续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都必然得透过与别人相处,从
别人给予我们的回馈中,去产生自我认同。
就像社会心理学家顾里所说的“镜中之我”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通常都是来自旁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的评语。
例如,我们还没进幼儿园以前,主要的生活场域集中在家庭与邻里之间,这时候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我们所有表现的评语,几乎就形成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
当亲友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反之,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长辈或朋友的赞赏,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很难相信自己有多棒。
进入学校后,“镜子”从先前的亲友扩展到老师和同学,此时,如果我们还想保有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不能只是在家里或邻里表现得让人称赞而已了,还得遵守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各种规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校这个场域里他人的肯定。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个形成自我价值的道理也一样是用在职场、婚姻家庭、社团等各种场域之间。
简单说,我们如果想保有比较正向积极的自我价值与认同,势必得依照不同时间、不同生活场域中的规则,才可能得到身旁长辈或友人的赞扬。
换言之,服从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乃是人们取得正向自我认同的不二法门。
然而,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真的都是合理、重要、值得追求的吗?当我们遇到身旁的重要的“他人”对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期待时,我们是不是还有必要为了赢得赞扬(或者说得更难听点就是“讨好别人”),而放弃我们内心认为重要的价值或目标呢?
任何判断事物或行为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是来自人类的历史社会环境,就像影响中国道德判准的重要来源是儒家思想,决定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方式的是回教信仰。
某项价值思想之所以成为多数人认可、接受、甚至奉行不疑的标准,一定是在过去的时代里,该项价值思想确实能为遵行它的人带来物质的利益或精神上的平安。
现在,倘若我们想要扭转这种局势,势必得花费极大的时间心力,让习惯遵循这项价值规则的人发现并感受到你所提出的新生活方式比他们更好,可以让他们获得比先前更多更好的精神或物质益处。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生活场域中的各式规则还算合理,也值得追求,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当然就是依循这些游戏规则,做出足以让旁人赞赏的行为。
当然,现实生活中必然还是有不少“游戏规则”会引发争议,例如:学校里,好像只有考试拿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职场上,彷佛只有会逢迎献媚的马屁精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升迁机会;情场上,似乎也只有帅哥美女才能获得异性的青睐……这时候倘若你打从心里赞同这些规则,取得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方式就是努力读书拿高分、八面玲珑对待同事长官、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身材看起来更窈窕或壮硕……假使你并不赞同这些生活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就得另外找寻出一套先能说服自己的游戏规则,之后,再花费极大的力气让场域里习惯既有游戏规则的他人发觉你这套新的规则真的比以前的好。
简单说,你得让别人对你这个另类价值刮目相看才行。
例如,学校里,如果想打破智育代表一切的游戏规则,就得让德育、群育、美育等各方面具有潜力的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这些表现还得博得多数师生的肯定。
职场上,若想推翻勾心斗角、说人是非的文化,就得以另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互相关怀、信任合作),让其他同事或长官看到你过得比他们好。
然而万事起头难,可预期的是,你可能经过一阵子的努力还未见成果,这时候如果你就垂头丧气,不但失去你的理想,更会让旁人确信他们既有的游戏规则才是正确的,或是让好不容易有点想要改变的旁人失去改变的勇气。
简言之,人们如果想获取积极正向的的自我认同,添加自我价值,先决条件,就是先确立一套价值理想,并将它当成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来追求。
因为,唯有先确立自己要以怎样的“度量单位”来评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是“高价值”还是“无意义”。
然而,假使我们设定的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