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

合集下载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进行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校本教研中,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下面将分别介绍三种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第一种活动形式是教学观摩。

教学观摩是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察和评价、借鉴和学习的一种教研活动。

这种形式的校本教研通常会邀请一名或多名教师来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或是将教师分为小组,相互进行互动观摩。

观摩的课堂可以是同学科的不同教师,也可以是跨学科或年级的教师。

通过参与观摩,教师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种活动形式是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是教师之间针对具体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的一种教研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课题,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讨,然后邀请其他教师一起参与讨论。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希望得到其他教师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教学研讨,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种活动形式是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指教师通过系统的研究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一种教研活动。

教学研究通常需要教师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课题,并进行相关的调研和实验,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时,需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掌握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能。

通过教学研究,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育问题,提出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和教学研究。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实践实践形式(3篇)

教学实践实践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实践是教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教学实践形式,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实践形式1. 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实践形式,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

课堂讲授的形式多样,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教师以讲解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解。

讲授法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讨论法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案例分析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案例资源和良好的案例分析能力。

2. 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角色扮演: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游戏教学:教师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参观考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

(2)社会调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志愿服务: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

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

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

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一、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导,通过确定研究课题,集合校内外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研究,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的过程。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四、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对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学习到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和思路。

五、团队研讨团队研讨是指教师们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或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教师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教师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六、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指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解和分享,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专题讲座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

七、跨校研修跨校研修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共享教育资源和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其他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八、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实践经验,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九、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指针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进行培训和提高的过程。

技能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通用3篇)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通用3篇)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通用3篇)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1一、指导思想根据我校周中心工作安排,本周主题为教学研讨沙龙。

此次教学研讨,旨在促使教师深度交流,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研讨,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讨主题: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扎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研讨时间:xx年xx月xx日四、研讨地点:集体办公室五、参加人员:语外组成员六、研讨内容1、分析教材特点,学生学情。

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又有变化。

因此,在教师分析教材时,其他教师也能从中找到自己所忽略的联系点,明确新知和复习。

2、探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所有教师,一直在努力寻找着适合我们教师,适合我们学生的的教育之路。

但在探索的道路上有点滴收获,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惑。

只要我们提出困惑,敢于挑战、勤于实践探索,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那我们就一定能在困惑中成长起来!3、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年的活动不断深化,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艰难挑战。

语文成绩要提高举步维艰,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分享收获,启迪各位教师灵感。

扎实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七、研讨口号:碰撞思维的火花,伸展智慧的翅膀。

八、活动后续:再思考、再总结、再实践。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给学校、教师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更高要求。

有专家说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连接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行动之间的桥梁。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更没有课改的成功。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关注。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校长认识到,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好的方式之一,这种培训方式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充分的自主性、形式的灵活性见长。

常用的几种校本教研模式

常用的几种校本教研模式

常用的几种校本教研模式
一、职业学习模式
职业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学校业务学科的教学工作为基础,结合学校管理的要求及实际操作,不断提升学校教职员工的职业发展
水平。

职业学习模式是利用一定工具(如:培训计划、专业文献、实
习等),指导学校职工全面掌握专业能力,提升学校的职能实现,达
到职业发展的目的。

二、教育实习模式
教育实习模式以围绕学校的具体教育实际活动为主要内容,根据
教育实践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际教育实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教
育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实地教育实习实践场所,探究具体教育知识,学习教育实大操作经验,获取教育实习技能,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三、共同体学习模式
共同体学习模式是指在校园内,由教师及学生组成的团体对专业
知识的共同学习及合作的学习模式。

共同体学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社
会性及团结性,不仅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生学会在共同体内
部和谐共处、建立友谊,有效利用发挥团队内部的潜能,实施各种活
动来增加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一、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1、区域联片教研方式:是根据客观上各校之间在文化背景、师资水平、学生来源、周边环境、教学条件和教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实施的以校为基础,整合片内各校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校际联合的一种合作式校本教研的方式。

联片教研的组织形式与行动策略有以下几种:教育强校扶持;乡镇中心学校辐射;骨干村小带动。

2、教师互助合作研究方式: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教师之间通过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相互的交流对话、讨论分析,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一种研究方式。

3、平台展示研究方式:指学校为教师创造提升理念、交流体会、切磋技艺、总结经验、追求教师素质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平台,是教师积极参与主题研究活动,开展共同研究的一种集体性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

平台展示研究的一般环节是:确定活动主题;搭建研究平台;教师集中研究;形成基本共识。

平台展示研究的基本方式有:组织质量研讨会;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举办教学观摩活动;开展教学技能竞赛;举办教学作品展评活动。

4、课题研究方式:指学校、教师把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课题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寻找选题;开展研究;得出结论;推广成果。

5、诊侧性研究方式:围绕教师或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请有关专家、教研人员进行会诊,共同探讨,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研究方式既临床诊侧式研究。

基本操作:筛选问题;陈述会诊;实践解决。

6、课例研究方式:指研究人员、教师及同伴等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它能真实展现执教者的教学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使参与者都能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受到某种启示,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课例研究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

课例研究方式有两种类型:个体式研究;合作式研究。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形式(3篇)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

一、校本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校本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推动学校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1.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共同探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高备课质量。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备课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教师分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教材、教法。

(3)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4)组内交流,完善教学设计。

(5)备课组长汇总,形成最终的备课方案。

2.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观摩主题,明确观摩目的。

(2)教师分组,分组观摩。

(3)观摩后,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观摩心得。

(4)学校组织集中交流,总结观摩成果。

3.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标。

(2)教师分组,分工合作,开展研究。

(3)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研究进展。

(4)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4.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3篇)

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多样,旨在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1. 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观摩与研讨是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改进策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具体包括:(1)公开课:学校定期组织公开课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同课异构:同一课题,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

(3)课例研讨:教师针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经验交流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具体包括:(1)教学沙龙: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进行座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2)教学故事会:教师讲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

(3)教学反思: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基本功训练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具体包括:(1)教学设计比赛:教师针对某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2)教学技能比赛: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如板书、课件制作、课堂管理等。

(3)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分析典型案例,探讨教学策略和方法。

4. 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具体包括:(1)校级课题研究: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

(2)个人课题研究: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求,选择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3)联合课题研究: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跨学科、跨区域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篇一: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包括哪些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包括哪些校本教研直接指向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参与。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需要或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探讨、研究活动,常用而有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理论学习。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每个学校的领导都谙熟这种形式,但没有几个学校用好它,许多时候是走过场。

2、案例分析。

这是教师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案例,自己分析或与同伴共同讨论,达到资源共享和业务能力互相提高的目的。

3、校本论坛。

选择好主题,选好主讲人,可以全校教师参与,也可以是教研组开展活动。

4、进行教学反思。

形式是集中切磋,或是写文章互相传阅讨论,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是使用效果明显的一种形式。

5、结对帮扶。

这是老带新、强帮弱、骨干教师引领的一种形式,各个学校都在做,但做得不好,原因是作为师傅者,往往有保守的一面,校内竞争存在一定的残酷性。

6、经验交流。

这是常用常新的教研形式。

7、调查研究。

选定课题,组织人员深入第一线掌握真实材料,这种形式虽然用得不多,但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形式。

8、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

这是学校开展最多的一种教研形式,参与者众多,这种形式,要把握好评课一关。

9、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

这是近十年来随课改的推行而兴起的一种形式,骨干教师的现身讲解传授,方式直接,见效快。

10、说课。

形式简便易行,目前用得多。

此外,还有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课改沙龙等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篇二:校本教研的形式校本教研的开展和实践的讲稿枫芸学区办公室王道兵首先在这里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大家(本文来自: 教师联盟网: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给我在此交流的机会。

记得有句俗语是这样的:“鲁班门前卖板斧,关公面前舞大刀。

”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领导、同事,在这里我只谈一些自已这次去西安学习的关于校本教研方面的体会。

教师做校本研修的实践方式

教师做校本研修的实践方式

教师做校本研修的实践方式一、有效的校本研修实现专业引领当旧有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已不再有意义、而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尚未勾勒出来,更多教师处于习惯的旧模式遭遇否定、理想的新模式尚未成型的中间状态,有效的校本研修应当成为承前启后的向导与过度转换的桥梁。

二、校本研修的实践方式1.教学叙事:即讲述自己教学中的故事。

包括教学案例、感受、思考等,也包括研究的问题。

2.集体备课:从组织形式上有同学科学段、同学科同年级、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备课。

从活动方式上有中心备课人说课、模拟讲课等;从内容上有集体学习、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研讨、经验交流等。

益处有实现校际联片、扩充教师力量、丰富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3.合作研究:借助团体力量、协作意识,使教师彼此交流经验,最大限度促进教育信息交流,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对外部的认识,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是通过教师之间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平等对话、讨论、交流,营造一个民主、开放、自由的研修氛围,促进教师在互动中自主建构实践性知识,使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共同成长。

4.课例研究:采用问题引领方式使听课、评课等常规活动焕发智慧光彩。

可选同一课题提供不同课例,或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问题根源;也可同一单元不同教师讲,探讨解决预设问题。

也可对存在学科间联系的内容,由不同学科教师讲自己的认识,实现学科整合。

5.研修例会:在组织形式上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际、校级和组级例会来丰富研修活动;在学科内容上可是同一学科也可是不同学科; 在研修主题来源上有教育问题、教学问题、研修问题三方面;在活动方式上,可通过专业学习、梳理问题、实践展示、综合研究等形式展开;归宿或目标则是借助例会研讨改进课堂教学。

6.教师论坛:可以是学校各研修组内、外、跨校、跨区、跨省,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疑难展开专题研讨,问题由组内成员提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选择主题进行钻研,并充分发表自己观点。

校本教研活动实践过程(3篇)

校本教研活动实践过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研究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校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开展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研讨定期举行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查找教学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5. 教学竞赛举办教学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观摩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活动期间,教师们认真记录、总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2. 开展课题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要求教师定期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分享研究成果。

3. 举行教学研讨活动每月举行一次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 撰写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5. 举办教学竞赛定期举办教学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竞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说课、教案设计等。

五、活动效果1.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

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

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等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

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 、同伴互助.以教研组、备课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骨干带一般";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

以教师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将问题入组,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 、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著名的专业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我们身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将他们的新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进学校、引进学科,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形成我校独特的专家群体和教师群体。

教师校本教研活动形式(3篇)

教师校本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

二、教师校本教研活动形式1. 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观摩与研讨是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了解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具体包括:(1)公开课:学校定期组织公开课活动,邀请其他教师前来观摩。

公开课后,组织研讨,让授课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同课异构:同一课题,由不同教师分别授课,其他教师观摩并参与研讨。

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3)课堂观察:教师相互听课,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并在课后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具体包括:(1)教师自选案例: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学校组织案例研讨:学校定期组织教学案例分析活动,邀请教师分享案例,其他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提高。

3. 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经验交流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方式。

具体包括:(1)教师座谈会: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2)教学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为自身教学提供借鉴。

4. 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师深入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具体包括:(1)教师自选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课题,开展研究。

(2)学校组织课题研究: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方法。

5. 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具体包括:(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组织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指教师在学校内进行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开展校本教研对教师个人和整个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结合我的实际经验,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一、建立教研小组建立教研小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同专业或同年级,或是根据教学兴趣和特长来组建教研小组。

在教研小组中,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教学方法和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问题,促进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教研小组还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教研计划和教研方向,推动共同研究和改进教学。

二、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是保证校本教研质量的重要方法。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研讨论会、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究。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案例分享、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三、构建校本教研平台构建校本教研平台是推动校本教研的关键举措。

学校可以建立教研室、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等机构,为教师提供教研资源和教研支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教研网站、教研平台等途径,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教研交流空间,促进教师的在线教研和远程教研,提升教师教研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四、培养教研领导者培养教研领导者是强化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研骨干培训、举办教研领导力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具有一定教研能力和影响力的教师,为学校教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举办教研领导力培训、授予优秀教研领导者奖等方式,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六、建立良好的教研氛围建立良好的教研氛围是推动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教研成果展示等途径,树立教研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研成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们依托学校自身资源,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的一种形式。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下面将介绍八种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第一种形式:教师交流会教师交流会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之一。

教师们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定期的教师交流活动。

在交流会上,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经验和困惑,并相互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第二种形式: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一种有效的教师教学交流方式。

选择一位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并进行记录和反思,有助于其他教师借鉴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种形式:教师合作备课教师合作备课是指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协调,共同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通过合作备课,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减轻备课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分享和传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四种形式:小组研究小组研究是指由几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共同选定一个教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小组内分享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种形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一种针对某个特定教学问题或挑战,教师们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索的方式。

教师们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进行实地调研、文献梳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最终形成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种形式:教学调研教学调研是指教师们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教师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七种形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师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检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改进和提升。

第八种形式:教学展示教学展示是指教师们通过展示自己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学生作品,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常见模式

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常见模式

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常见模式1.“主题课例”式“确定主题—课例实践—研讨反思”的三步式“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模式及实际操作流程,是以主题为活动主线、课例为载体、教师为主体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确定主题。

“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研究主题的适切性,研究主题确定的渠道:(1)教研组把平时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来,建立问题库,经过整理、归纳,筛选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教研组研究主题。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3)了解教研组成员最感兴趣的问题,选取基本一致的作为主题。

(4)确定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应注意四点:①确定的问题要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寻求解决的有效策略能对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②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难易程度适中,所选问题通过“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能得到有效解决。

③解决本校教师自己的问题,是真实的实际问题。

④若确定的主题比较大,涉及面广,可将主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去逐一解决,尽可能一次教研活动解决一个小问题。

课例实践。

围绕已确定的主题,选取恰当的课例。

课例内容具有三性,即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与主题相一致,通过观课例能引发对主题的思考,达到“主题+课例”的完美结合。

教研组集体选择能突出主题的课例内容,执教者备课、试教,集体修改,公开教学。

研讨反思。

大家围绕主题,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观课例,结合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后,展开充分的讨论,形成共识。

教研活动主持人及时归纳、总结、提升,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的三个步骤经过了“理论—实践—理论”这三个环节,整个教研活动是将教研、科研、教学自然捆绑在一起的一种方式,按照科研的流程完成教研的任务,形成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教学促科研的良好态势,提升了教研活动品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师徒结对”式由区级以上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师傅,年轻教师是徒弟,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师弟结对,师傅定期对自己所选的徒弟进行听课、评课,及时了解、分析徒弟的教学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帮助。

校本教研活动研训形式(3篇)

校本教研活动研训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多样化的研训形式,以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校本教研活动的研训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研训形式1. 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观摩与研讨是校本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让教师们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观摩,可以是校内外的优秀课例。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分析课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针对研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

2.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可以深入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操作如下:(1)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2)教师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

(4)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专题讲座与培训专题讲座与培训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1)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是激发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具体操作如下:(1)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比赛,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2)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交流。

(3)对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反思与总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

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3篇)

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旨在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研方式,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校本教研活动形式1.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校本教研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观摩对象:根据教研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师进行观摩。

(2)观摩前准备:教师们提前了解观摩对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3)观摩过程:认真观察、记录观摩对象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方面。

(4)观摩后反思: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观摩内容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学研讨教学研讨是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的一种形式。

具体操作如下:(1)确定研讨主题: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讨主题,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价方式等。

(2)收集资料:教师们收集与研讨主题相关的资料,如教学案例、教育理论等。

(3)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研讨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总结发言: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具体操作如下:(1)撰写教学日志:教师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课堂管理、学生反馈等。

(2)定期回顾:教师定期回顾教学日志,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3)撰写反思报告:教师根据教学日志,撰写反思报告,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教学竞赛教学竞赛是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具体操作如下:(1)竞赛主题: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竞赛主题,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

(2)参赛对象:全体教师均可参加。

(3)竞赛流程:教师提交参赛作品,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校本教研是指学校内部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旨在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学能力提升,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校本教研是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增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途径与方法。

一、班级教学观摩班级教学观摩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学习方式,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实践,可以让教师们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班级教学观摩可以通过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安排,也可以由学校领导统一组织安排。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启发和借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反思与分享教学反思与分享是一种自发性的教师专业学习方式,通过教师个人或小组的反思和分享,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且有利于形成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共同理念。

教师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日记、撰写教学反思文章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也可以通过教学交流会、教研活动等形式进行教学分享,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研活动与成果展示教研活动与成果展示是一种集体性的教师专业学习方式,通过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成果展示,可以促进教师们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教研活动可以包括主题研讨会、教研课题研究、教学案例研究等内容,旨在促进教师们深入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成果展示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成果展示等,通过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可以激发教师们的研究热情,促进教学交流与合作。

四、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师专业学习方式,通过选取某一教学问题或者教学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进行撰写,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认识和研究水平提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研究课题,深入研究教学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从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形式(3篇)

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学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形式,并分析其特点和实施方法。

二、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形式1. 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观摩活动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实施方法:(1)提前确定观摩教师和观摩内容;(2)观摩过程中,教师认真记录,做好笔记;(3)观摩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座谈,交流观摩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问题;(4)针对观摩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实践。

2. 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研讨活动是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的活动。

通过研讨,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方法:(1)确定研讨主题,提前通知教师;(2)教师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收集、案例分享;(3)研讨过程中,教师积极发言,畅所欲言;(4)总结研讨成果,形成共识,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反思活动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方法:(1)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笔记;(2)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交流活动,分享反思成果;(3)对教学反思进行评价,鼓励教师积极参与;(4)根据反思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实践。

4. 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活动是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通过竞赛,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施方法:(1)制定竞赛规则,明确竞赛内容和评分标准;(2)组织教师报名参赛,进行赛前培训;(3)开展竞赛活动,评选出优秀教学成果;(4)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推广优秀教学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作者:余文森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71更新时间:2007-3-16[摘要]校本教研是推进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支撑和在动力。

校本教研中,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以阅读为主线。

提倡教学型教研,防止校本教研神化;提倡研究型教研。

防止校本教研泛化;提倡学习型教研,防止校本教研窄化。

这三种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完整地体现了校本教研的涵和外延。

[关键词]校本教研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教师学习[作者简介]余文森,师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35000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推进.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

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将走向形式化、浅层化和庸俗化。

建立校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因此被摆上议事日程,成为新课改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基于这一背景,教育部明确提出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并将其作为重大项目在全国课改实验区推进。

四年来,课改实验区加大了教学研究工作的力度,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初步形成了民主、开放、多元的教学研究局面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机制。

本文将对实践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概括和提炼。

一、教学型教研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过程渗透或融人到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讨沦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显然,这种研究只是一种手段,缺乏独立性和独立价值,但它却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1.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是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也是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

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

专业研究工作者研究课堂,目的在于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

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并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

为了提高和增强教学理论的生命力、亲和力、解释力、指导力,专业研究工作者必须确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以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到实际的课堂中从事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归纳和建构理论。

中小学教师也研究课堂,但其目的却不指向新理论的生成和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与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是这具体的课,这种以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

课例显然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案例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形式。

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

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源于课例,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

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对案例的搜集和开发。

从课堂到课例再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

教学设计犹如建筑蓝图,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

教学设计包含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包括文字或录像再现。

教学实录不同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

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是生成性的。

教学课例除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

它包括任课教师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的体例一般包括: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和师生是如何互动的;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

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总结,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护(3)说课、听课、评课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众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

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

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

听课对上课教师而言,是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学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的机会。

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

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

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反馈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2.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行动模式)(1)一人同课多轮—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

具体流程一般为: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备课组或教研组听了教师独立课之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

通过集思广益,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

上课教师和同伴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方案,第三次上课。

如此循环,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年轻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

(2)多人同课循环多人同课循环是指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

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在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方案都是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

多人同课循环活动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

(3)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教师有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其流程一般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容),由两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

实施这一模式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容确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第二,所选教学主题(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

多元性是新课程、新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

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4)互助式观课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

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这种观课由于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在课堂中无需刻意展示自己的长处而隐藏自己的短处,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我。

使课堂保持自然性,而观课者由于能观察到真实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授课者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答案。

(5)邀请式观课邀请式观课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的课。

如果说,互助式观课侧重于问题诊断,那么,邀请式观课则侧重于成果鉴定。

教师就课改的某一专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探索后,取得成果,课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了从理论并从多角度对自己的改革探索成果进行评价,教师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研员和同事前来观课,其流程一般是:教师公布自己的上课容和研究主题;向其他教师发出邀请;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

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做出相对规性的评价。

(6)反思式观课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

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来实行的。

其流程—般是:学校在不加修饰和打扮,即“纯自然”的状态下,为教师摄制“家常课”,然后由授课教师自己反复观看。

实事地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反思式观课能够使教师看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例研究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性。

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不。

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讨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第二,研究性。

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

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

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第三,实践性。

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研究型教研研究型教研一般以“课题”为载休,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

与教学型教研相比,研究型教研具有更深入、便规、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

1.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1)问题与课题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推进科学前进的在动因。

问题来自研究者的询问、发问与追问。

教师只有养成向教育教学日常生活询问、发问与追问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

从不问角度,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