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课堂-北京地区常见猛禽识别(关翔宇)
城市常见鸟类图鉴
![城市常见鸟类图鉴](https://img.taocdn.com/s3/m/4d91f8a7a417866fb94a8e8a.png)
刘几凡
<h>黑夜杀手
猫头鹰属于夜间动物,鸮形目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昼伏夜出,行踪隐蔽。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观鸟者,想在黑夜中观察到它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日本鹰鸮
学名:Ninox scutulata japonica
体长:-cm翼展:-cm
日本鹰鸮是常见于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的夏季候鸟。主要栖息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公园绿地以及原始林中等体型,胸部有水滴状斑纹。
体长:-cm翼展:-cm
池鹭是中型涉禽,它们生性胆大,常常在湿地、稻田或池塘徘徊,寻找猎物。
.大白鹭
学名:Ardea alba
体长:-cm翼展:-cm
我国东部地区常见鹭类,体型较大,眼睛呈黄色,口裂延伸至眼后方,趾呈黑色。
.苍鹭
学名:Ardea cinerea
体长:-cm翼展:-cm
中国常见留鸟,基本全年可见,属于大型鹭类,成鸟大体呈灰色,头颈、脸颊、下体多为白色。
.长耳鸮
学名:Asio otus
体长:-cm翼展:-cm
长耳鸮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常见东北地区,冬季在我国东部越冬。主要栖息低地及丘陵地区的针叶混交林。体型中等身体修长,翅长,面盘呈黄色,胸部有纵纹。
.领角鸮
学名:Otus bakkamoena
体长:-cm翼展:-cm
领角鸮分布广泛,我国常见于北部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常见于低海拔地区的田地、城市、公园和深林。耳羽簇明显。通体灰褐色或暗褐色。上体羽深,面盘边缘黑色。
.三道眉草鹀
学名:Emberiza cioides
体长:-cm
三道眉草鹀体形与麻雀类似。它们喜欢在灌丛中活动。
.黑卷尾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北京地区常见鸟类和俗名
![北京地区常见鸟类和俗名](https://img.taocdn.com/s3/m/81a507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1.png)
18、鸻鹬类 水鲝(zhǎ)
19、鸢 鹰,老鹰 20、 白尾鹞 白尾(yǐ)巴根子
老年成鸟 白歘(chuā)
21、 赤腹鹰 鹰芒子
22、 松雀鹰 23、 雀鹰 24、 苍鹰
♂ 松子 ♀ 摆胸 ♂ 细胸 ♀ 鹞子
♂ 鸡鹰 ♀ 大鹰
年轻♀ 黄鹰 老年♀ 青鹰
25、 乌雕 皂雕
26、 草原雕
27、 金雕 洁白雕(北京) 老年成体 黄金雕(河北)
41、 大麻鳽 42、白鹭
水骆驼
43、牛背鹭
44、草鹭
45、 牛头伯劳 山猴子
46、 红尾伯劳 胡(hù)不拉(lǎ) 虎斑伯劳
47、 楔尾伯劳 寒露
48、 松鸦 山和尚
49、 红嘴蓝鹊 麻喜鹊,长尾(yǐ)巴帘子
50、 灰喜鹊 山喜鹊(qiāo)
51、 喜鹊 (大)喜鹊(qiāo)
52、 达乌里寒鸦 老家贼,寒鸦儿 53、乌鸦 老呱儿
28、 红隼 黄箭子,剁子
29、 红脚隼 青燕子 30、 阿穆尔隼 青箭子
31、 灰背隼 32、 燕隼 33、 猎隼
马剁子,兰花剁子,冷剁子 鬼脸剁子 ♂ 棒子 兔虎
34、 矛隼 海冬青 35、 游隼 ♂ 鸽虎 ♀ 鸭虎
36、 小䴙䴘 王八鸭子 37、 苍鹭 老等
38、 池鹭 白哇(wà) 39、 夜鹭 黑哇(wà) 40、 黄苇鳽 小水骆驼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北京地区常见鸟类和俗名
翠鸟 野鸡
一些鸟的学名、俗名对照,有助于您查找相关资料的好东西。 列表如下:
手册编号 鸟种名 俗名 1 、 石鸡 石鸡子
2、 斑翅山鹑 半翅 3、 勺鸡 角鸡
4、 大斑啄木鸟 锛打儿(der)木
一些猛禽
![一些猛禽](https://img.taocdn.com/s3/m/473d6ef1ba0d4a7302763add.png)
一些常见猛禽我们所说的猛禽在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隼型目->鹰科鹰科的鸟类一般都俗称为鹰。
有时将体型较大的称为“雕”,体型较小的称为“鹞子”。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鸢,叫鹞,叫鵟,叫雕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广义的鹰(hawk)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类鸟,尤指鹰属(Accipiter)的种类(真鹰,true hawk),包括苍鹰和雀鹰。
广义的鹰(hawk)一词也常用来称呼鹰科(Accipitridae)的其他种鸟类(如鸢、鵟和鹞),甚至用来称呼某些隼科(Falconidae)鸟类(如隼、卡拉卡拉鹰〔caracara〕)。
鸢:动物名。
又名“老鹰”。
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有长而狭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两足只适于攫取昆虫和小爬行动物,也吃腐食烂肉,以善于在天上做优美持久的翱翔著称。
典型的鸢,体较轻,头小,脸部分裸露,嘴短,翅和尾狭长。
许多种类见於全球的温暖地带。
有些鸢以昆虫为生;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齧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
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後翅向後成一角度而滑翔。
有几种鸢姿态优雅如燕隼。
老鹰-----雕是大型猛禽,体型粗壮,翅及尾羽长而宽阔,扇翅较慢,常在近山区的高空盘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形哺乳动物,也嗜食鼠类。
每次繁殖数量不超过2只。
----- 鸢,脊椎动物,鸟纲,鹰科。
俗称“老鹰”。
为我国境内唯一的1种中型猛禽。
体长约65厘米。
上体暗褐色杂有棕白色。
耳羽黑褐色,故又称“黑耳鸢”。
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
翼下具有白斑,尾羽叉状,当展开翅膀回旋地飞翔时极为明显。
----- 隼,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中小型猛禽,翅膀尖长,尾长而灵活,飞行灵活而迅速,具锐利的嘴和趾爪,所不同的是嘴勾多一个适合撕裂猎物的齿突,脸上经常有深色斑纹。
北京常见野鸟图鉴_随笔
![北京常见野鸟图鉴_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40fa77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6.png)
《北京常见野鸟图鉴》阅读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1 书籍背景介绍 (2)1.2 作者介绍及团队构成 (3)1.3 书籍内容概述 (4)二、野鸟基础知识 (5)2.1 鸟类特征简介 (6)2.2 鸟类分类及分布 (7)2.3 鸟类生活习性概述 (8)三、《北京常见野鸟图鉴》内容解析 (9)3.1 书籍结构与章节安排 (10)3.2 野鸟种类介绍及特点 (12)3.3 鸟类生态与栖息地描述 (12)四、重点知识点详解 (14)4.1 北京地区常见野鸟种类 (15)4.2 鸟类行为学知识要点 (17)4.3 鸟类生态与环境保护关系 (18)五、实例分析与应用 (20)5.1 实地考察经验与案例分析 (21)5.2 鸟类观察技巧与方法探讨 (23)5.3 野鸟摄影技巧分享 (24)六、心得体会与展望 (25)6.1 阅读本书后的感悟与收获 (26)6.2 对野鸟保护及自然生态的思考 (27)6.3 未来学习与探索计划 (28)一、书籍概述《北京常见野鸟图鉴》是一本关于北京地区野生鸟类的综合性图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常见的野鸟种类、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及观察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北京的鸟类资源,提高对野生鸟类的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物。
本书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种类的野鸟。
书中介绍了多种常见鸟类,如喜鹊、麻雀、斑鸠等,以及较为罕见的鸟类,如金雕、红腹锦鸡等。
这些鸟类在北京地区都有分布,但在不同的季节和地点出现的频率有所不同。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些鸟类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从而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它们的行为特点。
《北京常见野鸟图鉴》是一本关于北京地区野生鸟类的综合性图书,内容涵盖了鸟类的种类、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及观察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北京的鸟类资源,提高对野生鸟类的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物。
周三课堂-猛禽识别方法
![周三课堂-猛禽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a0f289dd88d0d233d46a6d.png)
雀鹰识别点:? 翅长、尾长(比例)
雀鹰 幼鸟
赤腹鹰——成年雌鸟 腹部三角形横纹
3.距离远:特征看不清
林雕
鹰雕
4.部分鸟种相似度高
蛇雕 凤头蜂鹰
白腹隼雕 幼鸟
凤头蜂鹰 幼鸟
苍鹰
苍鹰成鸟
腹部甚白,密布灰褐色横纹
脸灰黑色明显
体大而粗壮
雀鹰 雌鸟
苍鹰 雌鸟
四、总结:猛禽怎么认? 1、多看识别图鉴:
提到猛禽我们会想到什么形容词? 空中霸主——威猛、霸气
鹰击长空——灵动、自由
白尾海雕 草原鹞 雄鸟
二、猛禽好认嘛?
未观鸟时,我们以为野外见到的猛禽都是这样的。。。
鹗
黑鸢(黑耳鸢)
毛脚鵟(成鸟)
红隼(雄鸟)
金雕(成鸟)
其实很多情况下,猛禽是这样的。。。
甚至还有这样的。。。。。。
赤腹鹰
灰脸鵟鹰怎么认?
识别重点:翼后缘平直
苍鹰
识别重点:尾羽呈楔形,中部突出
白腹鹞
凤 头 蜂 鹰
三、猛禽难认嘛?
猛禽识别难点:
1.部分鸟种体色变化大:凤头蜂鹰、大鵟、白腹鹞等 2.部分鸟种年龄、性别差异较大: 3.距离远:特征看不清 4.部分鸟种相似度高:
1)松雀鹰、日本松雀鹰 2)苍鹰、雀鹰 3)白腹鹞、白头鹞 。。。。。。
【内容简介】
一、什么是猛禽? 二、猛禽好认嘛?
三、猛禽难认嘛?
四、总结:猛禽怎么认?
一、什么是猛禽?
嘴强大呈钩状,翼大善飞,脚强而有力,趾有锐利勾爪,性 情凶猛,捕食其他鸟类和鼠,兔,蛇等,或食动物腐尸。 猛禽包括:隼形目、鸮形目。伯劳也食肉,不过却不是猛禽, 而是雀形目的鸟类。
猛禽
![猛禽](https://img.taocdn.com/s3/m/f843ea190b4e767f5acfce1b.png)
猛禽1.鹰雕外形特征:大型猛禽,头后有长的黑色羽冠,比棕腹隼雕的羽冠要显著得多,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
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黑色,蜡膜为黑灰色,脚和趾为黄色,爪为黑色。
上体为褐色,有时缀有紫铜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横斑,尾羽上有宽阔的黑色和灰白色交错排列的横带,头侧和颈侧有黑色和皮黄色的条纹,喉部和胸部为白色,喉部还有显著的黑色中央纵纹,胸部有黑褐色的纵纹,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跗跖上被有羽毛,同覆腿羽一样,都具有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
翅膀下面和尾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
虹膜金黄色,嘴黑色,蜡膜灰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
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
2.金雕外形特征:全长76~102厘米,翼展平均超过2.3米,体重2~7.2千克。
头顶黑褐色,后头至后颈羽毛尖长,呈柳叶状,羽基暗赤褐色,羽端金黄色,具黑褐色羽干纹。
上体暗褐色,肩部较淡,背肩部微缀紫色光泽;尾上覆羽淡褐色,尖端近黑褐色,尾羽灰褐色,具不规则的暗灰褐色横斑或斑纹和一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暗赤褐色,羽端较淡,为淡赤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内翈基部灰白色,缀杂乱的黑褐色横斑或斑纹;次级飞羽暗褐色,基部具灰白色斑纹,耳羽黑褐色。
下体颏、喉和前颈黑褐色,羽基白色;胸、腹亦为黑褐色,羽轴纹较淡,覆腿羽、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及腋羽均为暗褐色,覆腿羽具赤色纵纹。
虹膜栗褐色,嘴端部黑色,基部蓝褐色或蓝灰色,蜡膜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佳木斯、绥化、广东、大兴安岭,吉林、云南西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地,种群现状:被评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虽然并不是非常常见,但它们却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猛禽。
3.林雕外形特征:又叫树鹰,中型猛禽,通体为黑褐色,跗跖被羽,尾羽较长而窄,呈方形。
北京地区常见鸟类及俗称.
![北京地区常见鸟类及俗称.](https://img.taocdn.com/s3/m/ba3c9c78be23482fb5da4c03.png)
青鸟网:用户名:黄鸟儿密码同QQ密码北京地区常见鸟类及俗称黄雀:俗称黄巧儿,黄雀(qiǎo)儿,雀(qiǎo)儿。
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
雄鸟头顶与颏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家养情况下喜欢吃苏子、花生、核桃、葵花籽等油料作物种子。
新捕来的黄雀可用苏子诱食,但不能长期饲喂,否则容易过肥。
一般是改喂谷子、黍子、稗子和少量苏子的混合物。
黄雀吃食时,常拣苏子吃,其它种子全剔出,造成浪费,黄腹山雀:俗称点儿,点子。
黄腹山雀在山雀家族中是少有的“夫妻”双栖双飞鸟,可以说是山雀中的爱情鸟。
饲养:主食玉米面,熟鸡蛋黄,花生米面儿,可根据季节不同调整油料的多少(花生米面儿),夏天油料少一些,冬天相对多一点(比如加喂苏籽)每日加喂黄瓜心,面包虫2~4条(夏天喂虫容易上火,要加绿豆面)。
有人在饲料主食玉米面,鸡蛋黄,花生米面儿的基础上加少量豆面,奶粉,骨粉等等,效果都不错。
养黄腹山雀没用过“换毛饲料”。
我的食儿四季基本不变,一两棒子面儿(生)、俩鸡蛋黄儿(熟)、半两花生粉(生),春夏季蛋黄儿两个以内花生粉也半两以内,秋冬季都可以以上。
平时四季黄瓜不断给玉米虫或面包虫,开春儿给小跑儿(蜘蛛),春天苇子虫赶上了必给赶不上也没所谓,动小毛不理见大羽给季鸟儿直至倒完毛的个把月内,之后又是玉米、面包酌鸟儿给之。
食里不加新鲜玩意儿的理由我用这法子伺候过老拍子十一岔挺满意没必要更新1.一天最多喂3只面包虫2.喂的苹果鸟不吃没关系,爱吃黄瓜心。
3.一般催鸟上性时候给它吃核桃,整核桃一分为二,它自己会抓起来吃。
4.新鸟适应一段时间就会洗澡,不洗的话,给身上淋一点水,慢慢的就会了。
5.现在就是上性大叫的时间。
6.夏天不要过多的喂油料作物。
1.一天喂几只面包虫?喂3只根据我平时的实际观察'鸟不吃水果'可能是体内崭时不需要补充.但是夏天极热时'放进苹果'黄瓜一般都吃'还有夏天鸟上火时'最好停几天虫'多喂青料去火.这段时间油料要减'所以我觉得核桃没必要用'在料里面放一点苏子把鸡蛋黄多加一些'就行.这段时间鸟活动量大一些'消耗能量多一些'洗澡可以把爱洗澡的鸟和'不爱洗澡的鸟放在一快.诱导其洗澡的欲望'上性就是现在.秋天还有一拨. 其实孜孜纹相对来说'是很粗放的鸟'你可以随意养.养黄腹山雀要用山雀料不能用绣眼料的适用对象:沼泽山雀(红子)、煤山雀(贝子)、大山雀(黑子)、黄颊山雀、及其它山雀等老三样配方配方一:玉米面(蒸/炒)1斤蛋黄 12个花生面 3两;荤料 ---- 靛颏食即可配方二:玉米面(蒸/炒)1斤蛋黄 20个花生面 5两其它配方配方一:玉米面(蒸/炒) 3份绿豆面(蒸/炒) 2份花生面(生) 2份鸡蛋黄 3份冬天撤去绿豆最省事的配比玉米面花生面鸡蛋黄 1:1:1昨日上午去大型国营超市采购(价格比一般菜市场高40%),回家开做,其实不难也不麻烦,唯一费时的就是晒干的过程,由于北京有暖气,原料最湿的鸡蛋黄用了4个小时完全烘干脱水,如果一开始就平铺上暖气,那么1个多小时就能完事了。
隼形目猛禽观赏
![隼形目猛禽观赏](https://img.taocdn.com/s3/m/45cfe0bc866fb84ae55c8d60.png)
隼形目猛禽观赏鹗、黑冠鹃隼、凤头蜂鹰、黑翅鸢、黑耳鸢、白腹海雕、蛇雕、白腹鹞、白尾鹞、鹊鹞、凤头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赤腹鹰、雀鹰、苍鹰、灰脸鵟鹰、普通鵟、林雕、乌雕、白肩雕、白腹隼雕、鹰雕、白腿小隼、红隼、阿穆尔隼、燕隼、游隼、灰背隼特征(形态)喙:带钩,强壮。
用来将猎物撕扯至小块而进食,而不是通过咀嚼。
嘴裂深——吞大块骨肉。
钩的强壮程度各有区别,食虫类及新大陆食腐类的较弱(eg:美洲鹫、蜂鹰),个人认为食虫的比食肉的强(咬力大,压碎昆虫。
eg:红隼)。
隼科上喙具有齿突,下喙有缺刻。
凤冠:凤头鹰、凤头蜂鹰、鹰雕、鹃隼。
面部:面盘——收集声音(类似鸮类)鹞属,白腹鹞稍逊;鳞片羽——蜂鹰趾和爪:爪锐利、趾强壮有力。
攻击猎物的主要武器(燕隼/阿穆尔隼/红隼/黄爪隼:空中捕虫),没有猛禽在空中直接用喙攻击。
食腐种类趾爪弱,蛇鹫特例(踩踏致死)。
鳞片刺突及外趾翻转:鹗、鱼雕(与食鱼有关)。
林雕,外趾退化显小,内趾发达,用来掏去洞穴中的猎物。
趾爪占身体比例越小,食腐的趋势越强。
腿(附趾):强壮。
食物不同、粗细强壮程度不同(松雀鹰/日本松雀鹰/雀鹰:捕食小型鸟类,附趾(趾)细长;凤头鹰/苍鹰:捕食地栖、水栖鸟类(大型)或小型哺乳类,粗;鹞细、鵟粗;蜂鹰:很短)。
鳞片和被毛:蛇雕/短趾雕具网状鳞;真雕/林雕/鹰雕/隼雕/毛脚鵟前后被毛。
翼:形状(飞行态更常见,但观测时间有时很短促):圆(森林鹰类)、长(滑翔种类:鸢、鹫、雕)、尖(隼)。
翼指:由初级飞羽缺刻造成。
4枚(赤腹鹰);5枚(鵟、鵟鹰、鹞、日本松雀鹰、松雀鹰);6枚(隼雕、苍鹰、雀鹰、凤头鹰、蜂鹰、黑耳鸢、短趾雕、白腹海雕);7枚(真雕、海雕(白腹海雕6枚)、鹰雕、蛇雕、林雕)。
正面飞行(滑翔)姿态:深v字(鹞)、浅v字(金雕、鵟)、平展(隼雕、白肩雕)、M形(鹗:雌鸟胸前横带较宽),下垂形(大型隼);初级飞羽长短不一而是翼端上翘程度不同。
颜色:鵟属腕斑明显;蜂鹰的拟态色(背面大多不同深度褐色,腹面由白色-茶色-黑色过度,但无明显分界,雄性尾羽具2条粗横带,雌性及幼体尾具细横带;幼鸟蜡膜先黄色,成鸟均为黑色;雄鸟虹彩暗色或红色(少数),雌成鸟黄色,幼鸟暗褐色)。
城市上空的狩猎者
![城市上空的狩猎者](https://img.taocdn.com/s3/m/7d65e3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b.png)
城市上空的狩猎者作者:来源:《天天爱科学》2021年第09期城市里能见到的猛禽有红隼(sǔn)、雀鹰、苍鹰、黑耳鸢、凤头蜂鹰、灰脸(kuáng)等,但能深入到城市中心人口稠密区的猛禽就没有那么多了。
在这些猛禽中,红隼可以算是“都市生活专家”了,在我国的多数城市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家族:隼形目、隼科。
爱吃的食物:小型鸟类、蜥蜴、鼠类和大型昆虫。
外形特点:头部扁短,双翅狭长。
飞行特点:飞行轻快,较少滑翔,经常悬停。
红隼的鼻孔圆圆的,微微突出,里面有突起的肉瓣。
红隼高速飞行时,全靠鼻孔中的肉瓣来减轻风压,调节进入肺部的空气量。
红隼是我这个“70后”童年时代常见的鸟。
我小时候住在北京城南的西红门,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红隼或在路边的电线上歇息,或快速扇动翅膀展示它们在空中“定点悬停”的飞行技巧。
当时,我家附近有一座冶金机械厂,厂房高大、树木林立的厂区成了红隼繁衍生息的风水宝地。
喜欢去厂里玩耍的我,常常看到厂房侧顶上,红隼在其简单的巢穴里育雏。
那是我在童年得到的极其宝贵的自然生态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北京也变了模样,高楼大厦迅速崛起,红隼慢慢不那么常见了。
不过,它们的数量仍旧不少,偶尔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我在北京二环内的天坛公园、西三环外的昆玉河边、南四环外的南苑地区、东北五环处的来广营桥附近,都看到过红隼的身影。
有段时间,我住在北京南二环外右安门附近。
有一天,我推开窗向远处眺望,无意间发现远处楼顶的电视天线上多了个黑影。
凝神一看,居然是一只雌性红隼!它静静地停在那里,头部偶尔转动一下环顾四周,胸腹部的斑点和尾部的横纹依稀可辨。
十分钟后,它纵身飞去。
从那以后,我经常看到它在这一带的楼顶歇息,或者在附近的空域翱翔。
一天上午,我又看见两个身影一前一后地在空中疾掠而过,其中一个正是那只熟悉的雌性红隼,它正在追击一只落单的家鸽。
慌乱的家鸽上下翻飞,奋力摆脱,红隼则凭借高超的飞行技巧紧追不舍。
眼看红隼就要抓住家鸽了,那只家鸽却急转向下逃遁于两栋居民楼之间。
北京常见鸟图
![北京常见鸟图](https://img.taocdn.com/s3/m/233633b4c77da26925c5b0f8.png)
北京市中小学生观鸟赛鸟图识别题库1 雉鸡(环颈雉)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陆禽。
雄鸟体羽华丽,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宽大的眼周裸皮鲜红色,具白色颈圈。
习性:喜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北京野鸭湖等湿地较易见到。
2翘鼻麻鸭学名:Tadorna tadorna游禽,体长60㎝。
头颈黑,体白,颜色对比强烈。
嘴红色,嘴基具疣状突起。
胸部栗色。
习性:栖息于河、湖、水库。
沙河水库、野鸭湖等湿地较常见。
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3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游禽。
雄鸟头及颈深绿色带金属光泽,有白色颈环,嘴黄色,两对黑色中央尾羽向上卷曲成钩状。
雌鸟褐色斑驳。
雄雌翅上均有蓝紫色翼镜。
习性:多见于湖泊、池塘及河口。
北京市区公园水域较易见到。
4针尾鸭学名:Anas acuta游禽,体长55cm左右。
雄鸟头棕,喉白。
尾黑色,长而尖。
雌鸟黯淡褐色。
习性:栖息于河、湖、水库。
北京各湿地可见。
旅鸟5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游禽,体长40cm左右。
雄鸟颜色艳丽,背上有明显黄色帆羽,易识别。
习性:营巢于树上洞穴。
北京各湿地可见,以紫竹院公园和怀沙河、怀柔水长城较多。
:夏候鸟6苍鹰学名:Accipiter gentilis英文名:Northern Goshawk 猛禽,体长56cm左右。
身躯粗壮,翼较其他鹰宽长,有指突,尾长,中央尾羽略突出。
习性:栖息于丘陵山麓森林中。
百望山、香山等地可见。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游隼学名:Falco peregrinus 文名:Peregrine Falcon 猛禽,体长45cm左右。
身体粗壮,翼基部宽,末端尖,成梯形。
尾较其他隼宽短。
习性:栖息于河谷、草地等开阔地。
北京百望山、野鸭湖、十三陵水库等地可见。
冬季偶有记录。
近年在北京市内见有繁殖。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小型猛禽,翅狭长而尖,尾较长。
猛禽 飞过北京上空
![猛禽 飞过北京上空](https://img.taocdn.com/s3/m/5a102ec3856a561252d36f64.png)
猛禽飞过北京上空作者:张鹏来源:《森林与人类》2016年第02期北京处在世界猛禽迁徙重要通道之上说到猛禽,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强大呈钩状的喙,强而有力的脚,锐利勾爪,性情凶猛,目光炯炯有神……”是的,这些都是猛禽的典型特征。
那么什么是猛禽呢?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猛禽”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鸟类分类学名词。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隼形目下的鹰、雕、鸢、鹫、鹞、鵟、隼等以及鸮形目下的各种鸮(猫头鹰)通称为猛禽。
根据其主要的活动时间和身体特征,它们又可以分为昼行性猛禽和夜行性猛禽。
按照传统的分类学观点,昼行性猛禽一般被归入隼形目,而夜行性猛禽大多被归入鸮形目。
这两类猛禽的身体结构、行为特点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
目前世界范围内隼形目猛禽共有5科80属约287种。
根据郑光美先生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中记载,中国共有猛禽3科24属约64种,而在北京,可以看到3科15属约35种,在种数的级别上北京地区占到了全国种数约55%。
从全国范围来看,隼形目猛禽分布最丰富的地区包括云南、新疆、四川、北京等。
其中,新疆是猛禽繁殖种类最多的地区,云南则是分布种类最多的地区。
云南是世界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有着最多的猛禽分布不足为奇。
新疆则是中国地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总面积达到166万平方公里,在这里有与东部地区迥异的丰富的物种。
那么,北京这样一个面积仅有1.6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市,何以成为猛禽分布的热点地区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处在世界猛禽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之上,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猛禽从北京上空飞过。
春季,这些猛禽有的从中国的南方飞来;有些则会从更远的南亚甚至是婆罗洲出发,跨越大洋一路向北;更有一些会不远万里从非洲的中南部风尘仆仆赶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繁殖地。
到了冬天,它们又会不辞艰辛,千里万里南下越冬。
而北京正是这些“旅者”的一座驿站。
于是,北京的上空,在每一个迁徙季里,都会有大量的猛禽飞过。
游禽、涉禽、陆禽、鸣禽、攀禽、猛禽六大类划分依据
![游禽、涉禽、陆禽、鸣禽、攀禽、猛禽六大类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5e2723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0.png)
游禽、涉禽、陆禽、鸣禽、攀禽、猛禽六
大类划分依据
这六大类禽类的划分依据主要基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1.游禽(游禽类):指生活在水中、水边或水面附近的鸟类,通常具有优秀的游泳和潜水能力。
游禽类包括水鸟、水鸭、鹈鹕等,它们通常以水生生物为食,如鱼类、甲壳类等。
2.涉禽(涉禽类):指生活在湖泊、河流、海岸等浅水区域的鸟类,它们通常不擅长潜水,但能够在浅水中涉水觅食。
涉禽类包括鹤、鹬、鸻、鸭等,它们多以软体动物、昆虫和水生植物为食。
3.陆禽(陆禽类):指主要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的鸟类,它们大部分时间在陆地上活动,少部分时间在水域中觅食。
陆禽类包括鸽类、鸡类、鸭类、雉类等,它们的食物多样,包括昆虫、种子、果实等。
4.鸣禽(鸣禽类):指具有发声器官并能发出鸣声的鸟类,它们的鸣声通常用于领地宣示、求偶、警告等行为。
鸣禽类包括鹰、鸽、鹤、鸦等,它们的鸣声形式和功能各异。
5.攀禽(攀禽类):指生活在树木上并具有良好攀爬能力的鸟类,它们通常在树上寻找食物、筑巢繁殖以及栖息休息。
攀禽类包括啄木鸟、杜鹃、鹦鹉等,它们的喙和脚趾适应了在树上攀爬的特殊生活方式。
6.猛禽(猛禽类):指具有较强捕食能力和锋利爪子的鸟类,通常以其他动物为食,如小型哺乳动物、鱼类、其他鸟类等。
猛禽类包括鹰、隼、鸮、鹞等,它们通常具有优秀的视力和飞行能力,能
够在空中捕捉猎物。
这些分类主要基于禽类的生态习性、食性、生活习惯和解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猛禽辨识通论
![猛禽辨识通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8438d8a1c7aa00b42acb16.png)
善抓大魚的猛禽~鶚(魚鷹)
Harriers 鷂
Vultures 禿鷹
Eagles 雕
Buteos 鵟(狂)
Falcons 隼
世界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
Honey Buzzard
Grey Faced Buzzard
如 果 前 面 有 专 心 听 课 的 话 至 少 还 能 睁 一 只 眼 哦 ~~
灰脸狂鹰
赤腹鹰
鹰
群
鷹河
comfortable ?
就是把『休闲』~~
彻底的进行到底 !
谢谢指教!
如何辨识猛禽?
(猛禽辨识通论)
中华鹰匠猛禽辨识公开课
讲师 : 鹿纹
就算你天天盯著我看 ~ ~
然 並 卵
力的关联
骨 (翼角) 肩 部 翼 斑
指叉与指突 翼下缘 翼 窗
啥? 风筝吗?
挖 哩 勒 这 又 是 什 么 碗 糕
~~ ? ??
猛 禽 的 外 型 特 征
Accipiters 鹰属
但 是
看 到 这 张 图 新 手 傻 眼 了 吧 ~~~
~~
飞行中的型态
哪 幾 隻 是 猛 禽?
可以分得出类别吗?
候 鸟 的 迁 移 路 线 也 是 猛 禽 的 跟 进 路 线
利用第二氣流層
第二高度~~風洞
全民赏鹰活动
观赏猛禽最佳时间是几点呢? AM: 7点~~11点 PM: 3点~~6点或天黑前半小时
猛禽大观
![猛禽大观](https://img.taocdn.com/s3/m/8583e2c40c22590102029d8f.png)
鷂
• 鹞,鹰科(Accipitridae)鹞亚科(Circinae)约11种鸟 类。体细瘦,体羽单色不鲜豔,腿长,尾长,低 飞于草甸和沼泽上,觅食鼠、蛇、蛙、小鸟和昆 虫。体长约50公分(20吋)。喙小,面上的羽毛呈 脸盘状。每窝产4∼6枚污白色或淡蓝色的卵,最 著名的是白尾鹞(Circus cyaneus,英国称鸡鹞,), 繁殖于整个北半球的温带和北方地区以及南美洲 的南部。还有另一层含义,“鹞”(曾译为“猎兔 狗”)是英国航宇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 固定翼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它装有一台推力转 向的“飞马”涡轮风扇发动机,用于近距空中支 援和战术侦察和空战。
鷂鹰
• 属鹰科(Accipitridae)鹞亚科(Circinae)约11 种鸟类。体细瘦,体羽单色不鲜豔,腿长, 尾长,低飞于草甸和沼泽上,觅食鼠、蛇、 蛙、小鸟和昆虫。体长约50公分(20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鹫 • 鹫(鷲)jiù,一种猛禽,毛色 深褐,体大雄壮,嘴呈钩状, 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捕食 野兔,小羊等。亦称“雕”。
鹰
•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 鹫,叫鸢,叫鹞,叫鵟,叫雕等等,反正 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草原 上的这种鹰,身体比鹞鹰大,比雕小,它 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几公里外 一只小鸡的一举一动。
枭
• 枭,动物,枭形目(Strigiformes)成员的统 称,为主要进行夜间活动的攫禽,近世界 性分布。希腊的明智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 一只小枭(Athenenoctua)。枭,即猫头鹰, 被认为可预示事件而成为智慧的象徵。另 一方面,它们在夜间活动且发出不祥之声, 亦成为与神秘和超自然有关的象徵。
游隼
• 游隼遍布全球,但在欧洲和北美分布区的 大部地区已变得稀少。美国游隼(Falco peregrinus anatum)曾在哈得逊湾一直分 布到美国南部,现已成濒危种,在美国东 部和加拿大东北部已灭绝。已被列入濒危 物种名单。游隼新疆亚种,别名花梨鹰、 鸭虎,全长约40cm。上体灰蓝色具褐色横 斑,头顶至颈侧沾黑,喉侧有一黑色髭纹; 尾具横斑,尾端白色;翅黑褐具横斑;下 体棕黄,胸、腹有黑纵纹及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型猛禽。喜湿地活动,雌雄差异大。
背灰色
雄鸟头灰色
腹部、翅下较白,明显白腰
白尾鹞——成年雌鸟
翅下具明显横纹
白尾鹞——幼鸟
雌鸟深褐色,腹部纵纹重, 白腰明显。
次级飞羽颜色深
虹膜颜色较深
雌鸟、幼鸟较难区别。
白腹鹞
Circus spilonotus
中型猛禽。似白尾鹞,通常体型更大,翅更长。雌 雄差异大,色型多。
幼鸟胸褐色棕斑,腹部粗横纹明显。
赤腹鹰 Accipiter soloensis
小型鹰。腹部、翅下颜色较浅,外侧初级飞羽黑色。雌雄相似
赤腹鹰——成年雄鸟 头灰色明显,较日 本松雀鹰尖小 赤腹鹰——成年雌鸟
雄鸟虹膜暗色, 雌鸟虹膜黄色 翅下颜色较浅,外 侧初级飞羽黑色 雄鸟腹部橙色,呈泼墨状 雌鸟腹部橙色, 可见不明显横纹
短趾雕——成鸟(浅色型)
头、喉部褐色
尾羽灰色明显 次端黑色
头顶、脸红褐色为主
红隼——成年雌鸟
红隼——成年雄鸟
背红褐色
尾羽灰色明显
尾红褐色且 具褐色横斑
第一年幼鸟雌雄区别较小,野外甚难分辨。 幼年雄鸟头灰色较明显,但尾、背斑纹未达到成 羽。
头灰色较明显 红隼——幼年雄鸟
背砖红色
尾灰色为主但 具横斑
黄爪隼 Falco naumanni
毛脚鵟
Buteo lagopus
尾羽末端明显
中型猛禽。似普通鵟,但通常整体较白, 雌雄相似。
毛脚鵟——成鸟
整体较白,两翅较普通鵟更显短圆
翅后缘黑色明显
鵟鹰属
灰脸鵟鹰 Butastur indicus
中型猛禽。头较小,翅窄长,雌雄相似。
灰脸鵟鹰——成鸟
成鸟头灰,喉中线明显
灰脸鵟鹰——幼鸟
双翅窄长
腹部密布褐色横纹。
幼鸟腹部纵纹明显。
蜂鹰属
凤头蜂鹰 Pernis ptilorhynchus 中型猛禽。两翼、尾羽中等长度,头部细小。雌雄相似,色 型较多。5月初常见。
凤头蜂鹰——成雌
翅较宽大 头细小
凤头蜂鹰——成雄
雌鸟尾带较窄,深浅对比不明显 雄鸟翅后缘黑色明显 雄鸟尾带宽,深浅对比明显
凤头蜂鹰——幼鸟
翼 指 黑 色 明 显
翼下、腹部近黑色
金雕 Aquila chrysaetos 大型猛禽。个体较大的深 褐色雕。雌雄相同。
金雕——成年
成鸟头顶金色明显
金雕——成鸟
金雕——幼鸟
翅较长
尾较长
成鸟头顶金色明显
幼鸟、亚成鸟两翅翅下、尾羽基部具白斑
草原雕 Aquila nipalensis
大型猛禽。全身褐色,与乌雕比,翅、尾较长。雌雄相同。
腹部纵纹明显
白腹鹞——大陆型(灰头)亚成雄鸟
整体似大陆型(灰头)成年雄鸟
腹部棕色,具白色胸环
腹部、翅下白色明显,但有点状斑纹
鹊鹞
Circus melanoleucos
鹊鹞——成年雄鸟
中型猛禽。体型、大小似白尾鹞。雌雄差异大。
整体黑白分明
背具黑色三叉戟状纹
头黑,腹白, 对比明显
初 级 飞 羽 黑 色 范 围 大
阿穆尔隼——成年雄鸟 头、胸、背 深灰色
头灰色,脸 颊白色 翅 下 密 布 斑 纹
下 腹 红 色 明 显
红 脚 明 显
尾下覆羽、脚 红色较明显
阿穆尔隼——幼鸟向成年雄鸟换羽中
阿穆尔隼——幼鸟 整体似雌鸟
翅 下 似 雌 鸟
头、腹等已和成年雄鸟一样 具 浅 褐 色 羽 缘
阿穆尔隼——成年雄鸟
燕隼 Falco subbuteo
北京地区常见隼: 红隼:常见 黄爪隼:不常见,4月上旬 灰背隼:不常见 阿穆尔隼:常见,5月上旬高峰 燕隼:常见,5月中下旬高峰 游隼:不常见 猎隼:不常见
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较小型隼,翅窄长,尾长, 黑色点状斑纹 背部红色。雌雄差异较大。
背砖红色,有
红隼——成年雄鸟 头灰色为主
游隼——幼鸟
“头盔”不明显 腹部颜色较深, 纵纹明显
背通常呈棕褐色
猎隼
Falco cherrug
体壮而结实的大隼。雌雄差异小。 幼:与成鸟相比,腹部有较深的纵纹,翅前端深色。
髭纹清晰
猎隼——成鸟
腹部点状斑 纹明显
体大而壮实
翅前端、后端对比不明显
游隼——幼鸟
猎隼、游隼对比
猎隼——幼鸟 猎隼: 整体较游隼更粗壮 翅形较游隼更宽 嘴较游隼更小 猎隼体色通常较浅
识别书籍:
《RAPTORS OF THE WORLD》 《猛禽观察图鉴》——台湾猛禽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HAWKS AT A DISTANCE》
北京地区常见猛禽: 本PPT中所定义的常见猛禽,是指在北京地区,近几年 时间内,基本上每年可以记录到一次以上的隼形目猛禽。 比如:白头鹞、草原鹞、松雀鹰、白腹隼雕等北京罕见 猛禽,本PPT未提及。
腹部斑点甚少,呈红色
黄爪隼尾羽在合 并时通常呈楔形
翅 下 点 状 纹 较 多
胸部、腹部点状纹较多
黄爪隼——成年雌鸟
黄爪隼雌鸟鬓斑较红 隼更细,脸偏灰 背部横斑较窄
红隼——成年雌鸟
黄爪隼幼鸟与成年雌 鸟在野外甚难区别
灰背隼 Falco columbarius
体型较小而结实的隼,雌雄差异较大。雌鸟及幼鸟野外甚难区别。
灰背隼——成年雌鸟
全身大致呈棕褐色 棕白色眉纹显著
灰背隼——成年雄鸟
头顶蓝灰色明显,具白色眉纹
上体蓝灰色
下体黄褐色并多 具棕色纵纹 腹部棕褐色 纵纹显著 尾蓝灰色
雌鸟和幼鸟在野外甚难区别
翅较其他隼略宽,指叉较明显
阿穆尔隼Falco amurensis
体型较小型的隼,雌雄差异较 大。与燕隼相似。
阿穆尔隼——成年雌鸟
草原雕——成鸟
全身褐色 两翼、尾羽后缘, 以及尾下覆羽白色 幼鸟翼下具白色 或皮黄色横纹
草原雕——幼鸟
翅、尾较长
成鸟两翼具深色后缘。
靴隼雕 Hieraaetus pennatus 中型猛禽。体型较小的深棕色雕(此鸟分深色型和浅色型两 种,北京地区常见深色型)。雌雄相同。
靴隼雕——成鸟(深色型)
白肩明显
较小型隼,翅窄长,尾较长有 时中央尾羽突出呈楔形,背部 红色。与红隼相似。
黄爪隼——成年雄鸟
头灰色甚明显
红隼——成年雄鸟
头灰色为主,脸 颊有白色斑块
背砖红色,有 黑色点状斑纹
腹部斑点甚少, 呈红色
背砖红色无点状斑纹 爪白色或淡黄色, 通常不易观察到
翅下呈亮白色
黄爪隼、红隼成年 雄鸟飞翔版对比
头灰色明显
翅展开时窄而长
腹部白色明显
尾较短
通常雄鸟胸带不明显
鹗 Pandion haliaetus
飞行时双翅常呈“M”形 飞行时,双翅通常呈“M”形
幼鸟似成鸟,虹膜橙色, 背面有浅色羽缘 通常雌鸟褐色胸带宽而明显 通常雌鸟褐色胸带明显
隼科( Falconidae )
隼科,中国共有2属13种。隼科猛禽通常飞行速度快,两翼长而尖, 尾较长。
猎隼——成鸟
鹰科( Accipitridae )
包含较多,例如:鹰属、蜂鹰属、鵟鹰属、鵟属、 鹞属、雕属等。
鹰属:
雀鹰: 常见,4月中下旬高峰(迁徙一般贯穿整个迁徙季节, 数量较多) 日本松雀鹰:常见,5月上旬高峰 苍鹰:较常见,3月上旬高峰 赤腹鹰:不常见 松雀鹰:罕见迷鸟
雀鹰 Accipiter nisus
大型猛禽。全身暗褐色,翅 较长,尾较短,雌雄相同。
乌雕——幼鸟
尾下覆羽白色
上体具明显白色或米色斑纹。
白肩雕
Aquila heliaca
大型猛禽。个体较大的深褐色雕,雌雄相同。
白肩雕——成年
肩部白色 头 顶 及 颈 部 皮 黄 色
白肩雕——幼鸟
幼鸟、亚成鸟腹部皮黄色,具纵纹
两翅初级飞羽后端具皮黄色斜斑。
白腹鹞——大陆型(黑头)成年雄鸟
背黑色范围大 相对凌乱
初级飞羽仅限指尖黑色
鹊鹞——成年雌鸟 整体颜色浅
鹊鹞——幼鸟
飞羽亮色,具横纹
飞羽颜色浅,可见横斑
胸部纵纹明显,腹部近白色
腹部棕色无纵纹
鹊鹞——幼鸟
白头有时明显
白腰明显
白腹鹞——日本型成年雄鸟
体大而壮
白腰不明显
嘴略大
整体较圆润
腹部棕色但具不明显纵纹
中型猛禽。雌雄相似。两翅宽而较圆,头圆润,尾较短
普通鵟——成鸟
两 翅 宽 而 较 圆
普通鵟——幼鸟
尾较短
腹部有深色斑块 腹部纵纹较多
翅下具黑色“腕斑”
大鵟 Buteo hemilasius
中大型猛禽。两翅较普通鵟长,头较普通鵟细小。雌雄相似。
大鵟——成鸟 翅
窗 明 显
大鵟——幼鸟
头较细小
幼鸟腹部纵纹明显 通常整体较白,但色型多。两翅较长
有时可见“叉形”尾
鹞属
北京共五种鹞记录,较常见三种,迷鸟两种。鹞——双翅较 长,具不明显“猫脸”,通常喜欢湿地活动。
白尾鹞:较常见,3月下旬 白腹鹞:较常见,4月中旬 鹊鹞:较常见,4月中旬
白头鹞:罕见迷鸟 草原鹞:罕见迷鸟
白尾鹞
白尾鹞——成年雄鸟
Circus cyaneus
初级飞羽黑色。
北京地区常见猛禽识别
关翔宇 2013-3-27
猛禽介绍:隼形目、鸮形目。伯劳也食肉、不 过却不是猛禽,而是雀形目的鸟类。 北京地区的隼形目猛禽有三个科,分别是:鹗 科、隼科、鹰科。 北京地区不同的文献记载,猛禽(隼形目)种 类也不尽相同。曾有过记载的猛禽(隼形目) 种类约为39种。松雀鹰、白头鹞、胡兀鹫、高 山兀鹫等应为罕见过境鸟或者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