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天然药物化学
药学概论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 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
(二)分离纯化
分 离 纯 化
溶剂法 沉淀法
酸碱溶剂法 溶剂分配法
柱色谱法
色谱分离法
聚酰胺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凝胶过滤色谱法
●溶剂法—酸碱溶剂法
混合物种各组分的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 (1)酸溶:有机碱性成分可与无机酸成盐而溶于水。例如,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类型
(1)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N有机化合物,有碱性,可 与酸结合成盐。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成盐后可溶于水。
(2)甙类:可用稀酸或酶水解后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非 糖部分称为甙元。甙元难溶于水,甙类可溶于水。
(3)有机酸:中药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低级脂肪酸 (碳数8个以下)可溶于水,高级脂肪酸难溶于水。
• 4、无效成分:
• 与有效成分共存的无生理活性的其它成分; • ※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概念是相对的. • 例如: 鹧鸪菜中具有驱虫作用的是氨基酸;
• 天花粉中起引产作用的是蛋白质;
• 猪苓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是多糖。
• 再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对治疗疾病不起主 导作用,视为无效成分;在地榆、五倍子等 中药中因具有收敛、止血和抗菌消炎作用则 视为有效成分。
可待因(codeine)止咳
3、有效部位(Active Extracts) 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如人参总皂
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有效成分不同于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是有一定生理活性尚未提纯的混 合物,能够部分的代表原中药的疗效,目 前绝大多数的中药制剂是由中药的有效部 位制得。有效部位经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才 能得到有效成分。中药注射剂一般含有的 是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天然药物通常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化学成分多样性、生物活性复杂性和药理作用广泛性,使其成为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课件将系统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第一章:天然药物的来源与分类1.1 天然药物的定义•天然药物的概念•天然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的区别1.2 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药物–基原植物–药材加工与提取–植物药的富集与纯化技术•动物药物–动物来源药物的提取与制备•微生物药物–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3 天然药物的分类•化学结构分类•治疗作用分类•源自地理分类第二章: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2.1 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化学组成类别•天然产物中的化合物类型及其相关反应2.2 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古典分离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分离技术的选择与优化第三章: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3.1 生物活性的评价方法•体外生物活性评价方法•体内生物活性评价方法3.2 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第四章: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4.1 受体与药效关系•受体的定义与种类•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4.2 天然药物的药理机制•天然药物的作用靶点•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途径第五章:天然药物的药物设计与开发5.1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活性关系•药效团的引入与修饰•治疗窗口与药物安全性5.2 天然药物的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筛选与优化•药物合成与改造•药物安全性评价第六章:天然药物与药物制剂6.1 天然药物的制剂制备•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6.2 天然药物制剂的贮存与使用•药物制剂的保护•药物制剂的贮存•药物制剂的使用方法以上为《天然药物化学全套课件》的目录,课件将详细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习者系统学习和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和实践。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PPT课件
13
3.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结构特点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方法 结构鉴定方法 生物合成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生物转化 体内代谢过程等
14
三、天然药物化学发展历史沿革和现状
大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2. 学科真正形成阶段(19世纪) 3.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16
2.学科真正形成阶段(19世纪)
特点一:以化学成分的发现和分离为主 1806, 阿片——————吗啡(morphine) 1820, 金鸡纳树皮———奎宁 (quinine) 1828, 烟草——————烟碱(nicotine) 1885, 麻黄——————麻黄碱(ephedrine) 吐根碱、士的宁、小檗碱,阿托品、可卡因等
47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提取前的准备 系统的文献调研 原材料的处理 保留凭证标本 提取分离一般原则 已知物或已知结构类型——文献方法,工业方法 未知物——活性跟踪(定向分离)
70年代,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
1D NMR——2D NMR
30—60—100—300MHz
400—500—600—800—900MHz
UV,X-ray,ORD,CD等
21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速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深度、广度:机体内源活性物质 微量、水溶性、不稳定、大分子
7
4. 天然药物研究现状
世界各地加强天然药物研发的投入 1983-1994年,上市522种新药,44%天然来源 1984-1995,FDA,31种抗癌新药,61%天然来源 93种抗感染新药,63%天然来源
关于天然产物的学术交流日渐活跃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草药:民间用药,无人统计过有多少。
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以此类 为主,种类繁多。
动物;矿物;微生物;海洋生 物;
海洋资源:它是目前待开发的目 标,海洋占地球表面积2/3,所含 的生物资源是丰富的,近来号称“ 生命的摇篮”。
广阔
我们的“蓝色国土”它的面积是 47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1.8万 公里的海岸线。由此看, 我们的天然药物资源是十分丰富, 开发前景是广阔的。 蓝色国土
高质量的保健品
研制出好的、真的天然保 健品,为维护人类健康做 出贡献。
现在政府已经把食品开发 放在药监局管理了。所以 我们又增加了一项任务, 应该不辱使命。
使命
四、简介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类型
主要有:糖苷类、苯丙素、醌类、黄 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甾体及其苷、 三萜及其苷类、生物碱类、海洋天然 药物等九大类。
五、历史、发展、未来
1、历史的看:天然药物在中国起步 于明代1575年《医学入门》和《本 纲》中都记载了从五倍子中得到没 食子酸的过程,为世界上最早制得 的有机酸,它比瑞典药师及化学家 舍勒从天然药物中制得到有机酸要 早200年,
历史、发展、未来
还有如用升华法制取樟脑的过程 见于1711年,而 欧州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 提出樟脑的纯品,由此可见, 古代中国的医药化学在当时 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有“医药化 学源于中国”的高度评价, 这是我们应当引以自豪。
药源
如:黄连素、 双黄连粉针(复方)、 穿心连内酯芦荟系列药品等。这些发现, 抗菌素的药源扩大了。
(2)中药药源的扩大
黄连素是黄连中的主要成分,现在又发 现小檗科、防已科、芸香科的一些植物中含 此成分。所以,这些植物均可以做为提取黄 连素的原料。再如:有抗菌作用的芦荟,品 种繁多,众所周知。这些发现使中药的药源 扩大了。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01
难点
02
03
04
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 鉴定
结构新颖性、活性与成药性的 平衡
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的解 析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方法 基于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筛选
结构修饰与合成优化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多组学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
04
提取分离技术
包括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升 华等,用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 效成分。
鉴定反应
如化学显色反应、荧光反应等, 用于天然药物中特定成分的快速 鉴定。
06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趋 势
Chapter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热点 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结构优化 多组分协同作用与机制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色谱法
01
薄层色谱法(TLC)
用于天然药物中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操作简便、快速。
0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复杂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03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如精油、香脂等。
波谱法
红外光谱法(IR)
用于确定天然药物中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提供分子振动和转动信 息。
天然药物的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药物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2024/1/29
微生物药物的来源与种类
介绍微生物药物的来源,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常见的微生 物药物种类。
微生物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发酵工程 、萃取技术等。
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探讨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等方面的 研究内容。
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6
02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
2024/1/29
7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2024/1/29
糖类成分
01
单糖、低聚糖、多糖等。
苯丙素类成分
02
简单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等。
醌类成分
03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
8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03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 论,撰写实验报告。
31
创新性实验探索与挑战
鼓励开展创新性实验 ,探索新的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或活性物质 。
挑战高难度实验,锻 炼意志品质和团队协 作精神。
2024/1/29
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 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提高学术素养。
32
THANK YOU
探讨海洋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肿瘤 、抗炎、抗菌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ABCD
2024/1/29
海洋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 技术手段,如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等。
海洋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分析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以及在医药、 保健品等领域研究与应用
2024/1/29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研究内容
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 构鉴定等知识,以探索其防病治病的原理,并根据已阐明结构的成分,按植物亲缘关系寻找同类成分,以扩大药 用植物资源、发掘新的生物活性成分。
特点
涉及多种学科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研究对象复杂,包括各种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 方法多样,包括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活性筛选等。
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进 行分离的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纸色谱 法等。
结晶与重结晶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进行 分离纯化的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晶型的物质 的分离。
结构鉴定方法
理化性质鉴定
光谱分析法
通过观察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外观、颜色、 气味、熔点、沸点等理化性质进行初步鉴定。
04
各类天然药物的研究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01
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水杨酸经化学修饰得到,具有抗炎、解热镇
痛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
02
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苯酚经化学合成得到,主要用于解热镇痛。
布洛芬
03
从丙酸类化合物中经结构修饰得到,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
用。
心血管系统药
硝酸甘油
从硝酸酯类化合物中经化学合成得到,主要用于心绞痛的治疗。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原理的色谱分离技术。通过选择 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实现不同化学成分在薄层板上的分离。
样品制备
将天然药物粉碎、过筛,用适量溶剂提取,得到样品溶液。
实验一:薄层色谱法鉴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辅酶A等为起始物,丙二酸单酰辅酶 A起到延伸碳链的作用。这一途径主 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蒽 酮类等化合物。
CH3 CO SCoA +
COOH 3CH2 CO SCA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
CH3 CO CH2 CO CH2 CO CH2 CO Enz
上述多酮环合则生成各种醌类化 合物或蒽酮类化合物。
❖ 2、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
❖ 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起始物质为MVA,在ATP作用下,按如下路线合成
O
甲戊二羟酸(MVA) HOOC
OH
2ATP
O P2O5H2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
2ADP
ADP ATP
O P2O5H2
焦磷酸异戊烯酯
CO2
HO HOOC
O P2O5H2
甲戊二羟酸-5-焦磷酸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 等对植物有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 质
❖ 此外,一次代谢产物还包括乙酰辅酶A、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氨基 酸等。
❖ 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 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 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 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5、复合途径
❖ 许多二次代谢产物由上述生物合成 的复合途径生成。即分子中各个部 分由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
了解生物合成意义重大
1. 有利于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分类; ❖ 2. 有利于天然化合物的结构推测; ❖ 3. 指导植物化学分类学; ❖ 4. 指导仿生合成; ❖ 5. 指导组织培养生物活性物质; ❖ 6. 定向寻找生物活性成分; ❖ 7. 生物调控,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四:生物活性测试普遍开展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HTS high throungput screening
四、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
中药发展的机遇
✓ 天然药物在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 中药确切的疗效 ✓ 相对丰富的资源
改进炮制工艺
制定炮制规范或标准
如:延胡索 ——醋炒—— 增加生物碱溶出——增效
乌头类——蒸煮——水解双酯型生物碱——减毒
黄芩——冷浸——淡黄芩(绿)
黄芩苷醌 变色
——热煮——煮黄芩(黄)
2. 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中药材、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临床疗效 建立科学、灵敏的质控标准
科学——质控标准和药效的相关性 有效成分——科学的质控指标 以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大类成分、有毒成分为指标,
提取前的准备 系统的文献调研 原材料的处理 保留凭证标本 提取分离一般原则 已知物或已知结构类型——文献方法,工业方法 未知物——活性跟踪(定向分离)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 一次代谢产物 Primary metabolits
对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糖、脂肪、蛋白质、核酸 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氨基酸
一、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二次代谢: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 并非所有植物中都存在
二次代谢产物 Secondary metabolits 对机体生命活动并非不可缺少的物质 生物碱、黄酮、萜类、蒽醌、香豆素等
天然化合物之间的结构联系 天然化合物与一次代谢产物间的联系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胆甾醇( cholesterol) 3,3‘双(2,4)胆甾二烯
黄—红色
3,5-胆甾二烯
第二节 甾体化合物
一、C21甾体化合物
(一)定义 C21甾(C21-steroides)是一类含有21个碳 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 甾类都是以孕甾烷(pregnane)或其异构 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 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甾类成分在无水条件下,用酸处理,能产生各 种颜色反应,用这些反应来初步鉴别该类成分 或供比色分析。
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样品溶于冰醋酸, 加浓硫酸-醋酐(1:20),产生红 紫 蓝 绿 污绿等 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Salkowski反应 样品溶于氯仿,沿管壁 滴加浓硫酸,氯仿层显血红色或青色, 硫酸层显绿色荧光。 3.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将样品醇溶 液点于 滤纸上,喷以20%三氯化锑(或 五氯化锑)氯仿溶液(不应含乙醇和水) 干燥后,60-70℃加热,显黄色、灰蓝色、 灰紫色斑点。
一、甾体的定义
又名类固醇化合物(steroids),因其结构中都具有 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1936年给这类化合物提出 一个总称“甾体化合物”,“甾”字很形象化地表 示了这类化合物的骨架,即在含有四个稠合环“田” 字上面连有三个支链“〈〈〈”。C10、C13上各 有一个甲基,称为角甲基。 17 C17位有侧链。
17 9 3
C B
8
13 14
D
A
10 5
分类 C21 甾类 强心苷类
C17 侧链
羟甲基衍生物
A/B 反
B/C 反 反 反 反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相似相溶
• 分子极性 • 溶剂极性 • 规律 • 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 • 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 •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液质)
苷:糖+苷元: 酸性
黄酮 香豆素
蒽醌
三萜皂苷 皂苷
甾体皂苷
强心苷
3.挥发油
OH
OH
CH2
C H
CH2
OH
OCH3
4.有机酸:含COOH,多以盐的形式存在。 5.树脂:为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多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共存。
如:安息香、乳香等。 6.其它成分:
(1)氨基酸、蛋白质。 (2)鞣质:多元酚类化合物。 (3)色素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 (4)脂类:油脂(甘油与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
成药物、构效关系、结构确认 • 2. 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 • 3. 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TCM) • 三.天然药物 • 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来源
的药物。
植物药
世界范围
高等植物13~15万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4500种以上。活性筛选仅占 5%,化学成 分研究则更少。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生物合成 • 第三节 各类成分简介 • 第四节 提取分离方法 • 第五节 结构研究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各类成分简介
化学成分分类
1. 生物碱类(Alkaloids):含N原子,多呈碱性。
2.糖和苷(Saccharides and Glycosides): 糖:单糖,低聚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甲壳素、 果胶、树胶、粘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2
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质量控制是确保天然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药物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药 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3
天然药物的安全性评估
天然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方法。这种评估包括药物毒理学研 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耐受性研究等。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
开发
天然药物的开发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和研究。 选取具有理想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药物 进行开发,并保证药物的质量和良好的临床 安全性。
1
来源
天然药物根据不同的来源,有着不同
提取方法
2
的特性和组成成分。一些常见的来源 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常见的天然药物提取方法包括水提、
乙醇提、超临界萃取等。选择合适的
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提取率和提
3
质量控制
取效果。
天然药物的物质含量和品质是影响其
效果的重要因素。要确保药物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
控制。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治愈功能的活性分子通常被称为 主要成分,这些分子的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疗效和 毒性。
其他成分
天然药物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的生物活性成分,例 如多糖、生物碱、甙类等,这些成分也对药物的 疗效产生一定的贡献。
药效评价与药物质量控制
1
药效评价
药效评价是衡量天然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以及对 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来评价药物的疗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 件
本课程将带您深入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探索天然药物的来源及开 发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
定义
天然药物是指自然界中具有治愈功能的物质,古代人们用于治病的草本药物就是一种典型代 表。
天然药物化学(全部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期
古代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天然药物 进行治疗,如草药、动物和矿物
等。
近代时期
随着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人们对 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深 入,发现了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化 合物。
现代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 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 善,为新药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更 多机会和挑战。
抗菌作用
天然药物中的生物碱、黄酮类、挥发 油类等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破 坏细菌细胞壁等方式发挥抗菌作用。
抗炎作用
天然药物中的生物碱、黄酮类、挥发 油类等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抑制炎症细胞活化等方式发挥抗炎作 用。
临床应用与疗效
肿瘤治疗
天然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 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提 高放化疗效果、减轻副作 用等。
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创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将不断应用于天 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
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筛选和制备过程中,通过基因工程和 发酵工程等技术手段,提高天然药物的产量和质量。
临床研究与转化
加强天然药物的临床研究,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水平,推动天 然药物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创新药物
通过深入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可以发现 具有新作用机制和疗效的天然药物,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 供支持。
药物改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活性关系研究,可以为药物改 造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和 改造,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面临的挑战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2024鲜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特点01020304定义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化学成分的多样性药理作用的独特性植物药01动物药02矿物药03提取与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研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碱定义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种类与结构生物碱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常见的有吡啶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吲哚类等。
性质与活性生物碱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如镇痛、止咳、平喘、抗菌等。
其活性与结构密切相关,如吡啶类生物碱多具有抗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定义种类与结构性质与活性萜类化合物种类与结构定义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等。
其结构特点为具有异戊二烯的重复单元。
性质与活性苯丙素类化合物定义种类与结构性质与活性1 2 3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提取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色谱分离法重结晶法030201分离纯化方法理化性质鉴定通过测定熔点、沸点、比旋光度、折光率等物理常数以及官能团反应等化学性质进行结构鉴定。
波谱分析法利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官能团、连接方式等。
化学降解法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将复杂化合物降解为简单化合物,再通过分析降解产物的结构来推断原化合物的结构。
结构鉴定方法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咖啡因、茶碱等,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如长春碱、紫杉醇等,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具有抗癌作用。
抗菌消炎如小檗碱、黄连素等,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抗氧化作用改善心血管功能抗炎作用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抗病毒作用改善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苯丙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抗过敏作用改善呼吸功能抗炎作用天然药物的来源与分类来源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界生物分类根据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可分为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心血管药物等开发策略开发流程临床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将有更多的天然药物进入临床,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01 02 03操作注意事项熟悉实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01 02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2024/1/25
1
目录
• 绪论 •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 • 结构测定方法 • 生物合成途径与生源关系
2024/1/25
2
目录
• 实例解析: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2024/1/25
3
2024/1/25
01
绪论
4
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二萜
由四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 的萜类化合物,如紫杉醇 、银杏内酯等。
20
苯丙素类
简单苯丙素
如桂皮醛、香豆素等,具 有芳香性和生物活性。
2024/1/25
香豆素类
具有内酯结构的苯丙素类 化合物,如华法林、双香 豆素等。
木脂素类
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 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如 五味子素、鬼臼毒素等。
21
黄酮类
甾体及其苷类的理化性质
溶解性、颜色反应等;呈色原理:内酯环和 酚羟基
2024/1/25
生物碱类的理化性质
碱性、溶解性、颜色反应等;呈色原理:共 轭体系和酚羟基
12
提取分离方法
2024/1/25
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水提法、醇提法) 、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等
分离方法
系统溶剂分离法、色谱分离法( 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重结 晶法等
将天然药物与化妆品相结合,可以开发出具有护肤、美容、养颜等 多重功效的化妆品。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32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前 景
2024/1/25
28
新药研究与开发
1 2
天然药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二、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 2. 酚类
乙酰辅酶A
缩合 聚酮 环合
(中间体)
各种酚类
特点:芳环上的含氧取代基(-OH,-OCH3) 多互为间位。
二、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
3. 蒽酮类
聚酮类化合物可以根据分子结构中醋酸单位的数 目,分别命名为聚戊酮类,聚己酮类,聚庚酮类等。
临床前新药
质量标准
药物分析学
一定的剂型 药理、毒理作用
药剂学 药理学
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一、天然药物的来源
天然药物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以 及海洋中所含的生物资源等,其中绝大部分为 植物药。
现在,运用在酶、受体、细胞等分子水平 乃至基因调控建立起来的新的生物活性测试体 系进行广泛筛选,将会发现更多的新的天然药 物。
H3CO O
OCH3 O OCH3
O HOOC
OH
O
OH
O
OH O
H3CO
O
Cl
聚戊酮类
聚己酮类
聚庚酮类
二、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
天然药物包含了中药,但并不等于是中药。
第一节 绪 论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
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
研究内容: 涉及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理活性
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 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还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生源 途径等。
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地位
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或分离部分, 称为有效部位。
天然药物化学完整(全)ppt课件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一、概 述
HO
OH OH
O
OH O
r ut inos e
Rutin 芦丁
(槐花米 S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一、概 述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将波谱解析方法 (NMR、MS、IR、UV)用于推导化合物的结构,甚 至用X-晶体衍射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发展,以及分离 手段的进步,天然药化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发现的 新化合物数目大为增加,微量成分、水溶性成分的分 离、提纯;稳定性差的活性物资的分离等也不再是难 题了。天然药物化学本身也已不再是原先的分离提取、 结构鉴定,而是逐步发展成生测指导下的分离提取、 结构鉴定,及半合成修饰和全合成紧密结合的一门学 科。
基被氢原子取代的糖,常见的有6-去氧糖、甲基五
碳糖、2,6-二去氧糖及其3-O-甲醚等。该类糖在强心
苷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多见,并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如L-黄花夹竹桃糖(L-thevetose)是2,6-二去氧糖的3-
O-甲醚。
三、糖和苷的分类
OH O C H3
H,OH
H3C O
8、 糖醛酸 (uronic acid) 单糖分子中的伯醇基氧化成 羧基,常结合成苷类或多糖存在,常见的如葡萄糖醛 酸(glucuronic acid)和半乳糖醛酸(galactocuronic acid)。
苷类又称配糖体(glycoside),是由糖或糖 的衍生物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其端基碳原子 联接而成的化合物。
一、 概述
糖和苷类的生理活性是多种多样的,糖是植物光合 作用的初生产物,通过它进而合成了植物中的绝大部分 成分。所以糖类除了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和骨架之外, 还是其它有机物质的前体。一些具有营养、强壮作用的 药物,如山药、何首乌、大枣等均含有大量糖类。苷类 种类繁多,结构不一,其生理活性也多种多样,在心血 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抗菌消炎,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活性, 苷类已成为当今研究天然药物中不可忽视的一类成分。 许多常见的中药例如人参、甘草、柴胡、黄芪、黄芩、 桔梗、芍药等都含有苷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糖和苷
二、单元课程教学活动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葡萄糖、蔗糖、果糖、纤维素、树脂、甲壳素等引出糖的定义。
步骤二,讲解训练
任务一、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类及苷和苷键的定义
(一)苷和苷键的定义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其中非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其连接的键则称为苷键。
(二)苷类化合物中常见糖的种类、结构
1.单糖构型:其绝对构型分为D型或L型;其端基碳有两种构型:α构型和β构型2.苷键的构型:苷键本质上都是缩醛键,其构型也有α、β之分,与成苷键的糖端基碳原子的构型一致。
但须注意β-D-糖苷与α-L-糖苷的端基碳原子的绝对构型是相同的。
3.常见的单糖和二糖
(1)单糖:五碳醛糖——D-木糖,L-阿拉伯糖,D-核糖
甲基五碳醛糖——L-鼠李糖,D-呋糖,D-鸡纳糖,D-果糖
六碳醛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
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鼠李糖醛酸
(2)二糖:芸香糖,龙胆二糖,槐糖,新橙皮糖,麦芽糖,昆布二糖,冬绿糖,蚕豆糖。
(三)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苷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以苷元的化学结构、苷类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苷键原子等为依据对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类。
其中按苷键原子分类是最常见的苷类分类方式。
1.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分为O-苷、S-苷、N-苷和C-苷,分类情况见表。
2.其它分类方法
①以连接的单糖基的个数分为单糖苷、二糖苷等;②以苷元上连接糖链的数目可分为单糖苷链、二糖苷链等;③以糖的种类可分为核糖苷、葡萄糖苷等;
④以生理作用分类,如强心苷等;⑤以其特殊性质分类,如皂苷。
任务二、苷类化合物的一般性状、溶解度、旋光性及显色反应
(一)一般性状
1.形态:苷类多为固体,其中糖基少的可结晶,糖基多的如皂苷,则多呈具有吸湿性的无定形粉末。
2.味:一般无味。
但有的具苦味,如穿心莲新苷;有很少的苷具甜味,如甜菊苷。
(二)溶解度
苷类的溶解度与糖基的数目有密切的关系,其亲水性常随糖基数目的增多而增大。
糖基少的可溶于低级性有机溶剂,若糖基增多,则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增加,因此,用不同极性的溶剂顺次提取时,各提取部位都有发现苷的可能。
(三)旋光性
多数苷类呈左旋,但水解生成的糖常是右旋的,因而使混合物呈右旋。
(四)显色反应
Molish反应:糖在浓硫酸、α-萘酚的作用下生成糠醛衍生物而显色,可用于糖和苷类化合物的检识。
步骤三:归纳总结
糖、苷的分类以及特征
糖苷的理化性质
教后记:
如果只有一份芦丁,现在要得到一份槲皮素,如何得到呢?根据从芦丁中得到槐米开始讲解苷的水解
步骤二:讲授训练
任务一、苷键的裂解
(一)酸催化水解
1.原理:苷键具有缩醛结构,易为稀酸催化水解。
反应一般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进行。
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乙酸、甲酸等。
其机制是苷原子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阳碳离子或半椅型中间体,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
2.水解难易:苷键水解的难易与苷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及其空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利于苷键原子的质子化就有利于水解,因此水解难易的规律可以从苷键原子、糖、苷元三方面来讨论。
(1)按苷键原子不同,酸水解的难易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N 易接受质子,最易水解,而C上无未共享电子对,不能质子化,很难水解。
(2)按糖的不同
①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②酮糖较醛糖易水解;③吡喃糖苷中吡喃环的C-5上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因此五碳糖最易水解,其顺序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如果接有-COOH,则最难水解;④氨基糖较羟基糖难水解,羟基糖又较去氧糖难水解,尤其是C-2上取代氨基的糖更难。
(3)按苷元不同
①芳香属苷水解比脂肪属苷(如萜苷、甾苷)容易得多。
某些酚苷(如蒽醌苷、香豆素苷)不用酸,只加热也可能水解成苷元。
②苷元为小基团者。
苷键横键的比苷键竖键的易于水解。
3.二相水解法
在酸水解反应液中加入与水不相混容的有机溶剂,使苷元生成后立即溶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以避免苷元与酸长时间接触而脱水生成次生苷元。
(二)酸催化甲醇解
在酸的甲醇溶液中进行甲醇解,多糖或苷可生成一对保持环形的甲基糖苷的异构体。
应用:①甲基糖苷在呋喃糖环和吡喃糖环的区别判断;②糖链中单糖之间的连接位置确定;③苷键构型的判定。
(三)碱催化水解
一般的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不易被碱催化水解,故苷类多数是用稀酸水解的,很少用碱水解,仅酯苷、酚苷、稀醇苷和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等才易为碱所水解,如藏红花苦苷、靛苷、蜀黍苷等。
但有时水解后得到的是脱水苷元,如藏红花苦苷。
(四)酶催化水解
酶催化反应具有专属性高,条件温和的特点。
应用:①可以获知苷键的构型;②可以保持苷元结构不变;③还可以保留部分苷键得到次级苷或低聚糖,以便获知苷元和糖、糖和糖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用的酶有:①转化酶(水解β-果糖苷键)。
②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键)。
③杏仁酶(水解β-葡萄糖苷和有关六碳醛糖苷),专属性较低;纤维素酶(水解β-葡萄糖苷)。
此外蜗牛酶、高峰氏糖化酶、柑橘苷酶等也常用于苷键水解。
pH条件对酶水解反应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芥子苷酶水解芥子苷,在pH7时生成异硫氰酸酯,在pH3~4时生成腈和硫磺。
(五)氧化开裂法(Smith裂解)
优点:①可得到完整的苷元;②从降解得到的多元醇,还可确定苷中糖的类型;③对苷元结构容易改变的苷以及C-苷水解研究特别适宜。
步骤:第一步在水或稀醇溶液中,用NaIO4在室温条件下将糖氧化裂解为二元醛;第二步将二元醛用NaBH4还原为醇,以防醛与醛进一步缩合而使水解困难,第三步调节pH2左右,室温放置让其水解。
注意:此法显然不适用于苷元上也有1,2-二醇结构的苷类。
任务二、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一般都是采用水或醇从植物中提取苷类化合物。
若提取的是原生苷,需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若提取的是次生苷或苷元,需利用酶的活性将其部分水解或全水解。
抑制或破坏酶活性的方法:①在中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②采用甲醇、乙醇或沸水提取;③在提取过程中还须尽量勿与酸和碱接触。
否则,得到的不是原生苷,而是已水解失去一部分糖的次生苷,甚至是苷元。
任务三、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一)糖的鉴定
糖的鉴定可采用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其中纸色谱最简单、适用。
在纸色谱法中,
展开系统:水饱和的有机溶剂,如BAW,BEW,BBPW,水饱和的酚。
如要增加Rf值,需在其中加入乙酸、吡啶、或乙醇等以增加它的含水量。
展开方法:上行法,下行法。
Rf值规律:单糖中,①碳原子数目少的糖>碳原子数目多的糖;②碳原子数目相同时,去氧糖>酮糖>醛糖;③分子组成相同的糖,构象式中竖键羟基多的糖>横键羟基多的糖。
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等。
(显色剂适当,①可区别糖的类型,如五碳糖和六碳糖、醛糖和酮糖等;②薄层扫描进行定量。
)
(二)糖链的结构测定
1.分子量的测定:大多采用质谱法,通过FD、FAB、ESI获得[M+H]+、[M+Na]+等准分子离子峰。
2.单糖的鉴定:一般将苷键全部酸水解,然后用纸色谱检出单糖的种类,显色后
用薄层扫描法求得各种糖的分子比。
3.单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①将苷全甲基化,然后水解苷键,鉴定所有获得的甲基化甲苷,其中游离羟基的部位即为连接位置;②可用糖或苷元13C-NMR 苷化位移来确定;③利用2D-NMR如HMBC谱中的远程相关关系确定糖与糖或糖与苷元的连接位置。
4.糖链连接顺序的确定
①早期主要是缓和酸水解法;②近年质谱分析用的较多(FD、FAB、ESI);③利用2D-NMR如HMBC谱中的远程相关关系。
(三)苷键构型的确定
1.酶催化水解法:麦芽糖酶能水解的为α-苷键,而苦杏仁能酶解的为β-苷键。
2.克分子旋光差法(Klyne法):先测定未知苷键构型的苷及其水解所得苷元的旋光度,计算其比旋值之差,再与一对甲苷的分子比旋相比较,数值近似者其苷键构型一致。
3.利用NMR进行测定:①根据C1-H和C2-H的偶合常数(J值)来判断苷键构型,如葡萄糖等;②根据端基碳和端基质子间的偶合常数1J C1-H1值来判断,端基为横键质子(α-苷键),1J C1-H1为170Hz;端基为竖键质子(β-苷键),1J C1-H1为160Hz,如鼠李糖、甘露糖等;③利用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值判断苷键构型,通常α-构型的C1比β-构型的C1信号在较高场,如葡萄糖;④单葡萄糖苷可根据IR 振动峰(α-构型的C1在770、780cm-1处有较强的吸收峰)区别;⑤葡萄糖苷乙酰化物的质谱中,m/z331这一碎片峰α-苷要比β-苷强的多。
归纳总结:要能够根据苷键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得到苷元和糖。
能够鉴定苷元和苷
教后记:
`思考题:
1.苷键裂解常用哪些方法?其各具有哪些优缺点?各适用于哪些类别的化合物?
2.进行酸水解催化时,各类化合物水解的难易程度如何?
3.简述苷类化合物中糖链的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