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2ce36123f111f18583d05a6b.png)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类亚型。
它是一种可以影响到多系统的具有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
躯体化障碍有过许多名称,其研究历史也非常复杂。
4000年前古埃及人首次描述了此综合征,并将其称为“癔症”。
他们认为该障碍源子宫的自然移位,并尝试通过将“游走的子宫”拖回原位来治疗这种疾病。
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察了430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将其称为“癔症”,在1951-953年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确立了癔症涉及多个系统的念。
在其专著中进一步将癔症定义为在缺乏器质性病变的前下出现的多种戏剧性的和过分的躯体不适。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在癔症转换症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机制“心理能量”被转换成躯体症状。
随后Steke1首次提出了躯体化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等同于Freud的转换概念[1]。
病因和发病机制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学机制尚不确定,不同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遗传学因素躯体化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
研究显示,患者女性一亲属中约20070达到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
躯体化障碍的家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
寄养子究发现,若是女性在3岁前被寄养,并且其养父母有酗酒或反社会的问题,她们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增加5倍。
随着寄养父母社会地位的不同,寄养子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也会相应改变[2]。
生物学因素早期的“癔症性”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患者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缺陷导致了许多临床症状,这种缺陷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躯体不适、症状无明确定位的精神状态和病理性赘述及一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功能受损等的基础。
神经心理实验结果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注意和记忆功能缺陷。
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一步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一些特点,如双侧额叶对称性功能缺陷,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亦见诸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等。
浅谈抑郁症躯体化症状之失眠的中西医认识
![浅谈抑郁症躯体化症状之失眠的中西医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c1164ecfc789eb162dc823.png)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342·张佳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0021摘要:[目的]探讨《黄帝内经》望诊仪应用于结、直肠类疾病患者辨证施护的效果。
[方法]将150例结、直肠疾病患者采用信封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运用《黄帝内经》望诊仪,采集观察组的面部信息、大肠区的数据,运用配对样本t 检验的统计方法,对观察组的普通参数及红外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参考客观数据结合常规手段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对照组75例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辨证施护。
[结果] 二周后观察组的普通差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结直肠疾病组的红外差值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 <0.05)。
[结论]运用《黄帝内经》望诊仪可获得客观、准确的定量数据,为结直肠类疾病患者的辨证施护及效果提供数据支持,较常规手段辨识度更高,更易掌握。
关键词:黄帝内经;结直肠类疾病;辨证施护结直肠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包括结直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医学检测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结直肠疾病患者的辨证施护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常规手段,且因护理人员经验、能力参差不齐,而易出现偏差。
《黄帝内经》理论是中医四诊研究的核心[1]。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2]。
《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 [3]。
本研究运用《黄帝内经》望诊仪采集结直肠疾病患者的面部特征信息,通过仪器分析得到定量结果,结合常规手段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马小真1 林媛媛2* 张国庆31山东中医药大学(经十路校区) 山东 济南 250014 2潍坊市中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413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1205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状态或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睡眠障碍也成为抑郁状态下最普遍的病态表现形式。
抑郁与躯体症状
![抑郁与躯体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86b3125931126edb6e1a1023.png)
度洛西汀 60 mg/d (n=241)
安慰剂 (n=248)
度洛西汀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获得临床治愈的可能性 (2项研究汇总分析)
更高临床治愈率
预测临床治愈的可能性 (%) 临床治愈的可能性 (%)
50
†
40
†
30
*
20
0 0 1 2 3 4 5 67
89周
*
p≤0.05 vs placebo † p≤0.005 vs placebo
B
多数患者,获得临床症状缓解者
起始剂量 60mg/d
江开达等,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状的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9):520-536
五、小结
1.躯体症状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群
2.抑郁与躯体状况的四种关系 3.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
• 平衡高效的5-HT/NE再摄取抑郁剂 • 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 显著改善抑郁伴随疼痛的躯体症状
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比例高
一项国际性研究显示: 1146例抑郁症患者中,躯体症状是69%患者自诉的唯一就诊原因[1] 另一项研究显示: 76%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具有“躯体表现”(躯体主诉)[2]
1.Simon GE,et.al.Engl J Med 1999;341:1329-1335 2.Kirmayer LJ.et.al.Am.J.Psychiatry 1993;150:734-741
综合 医院
门诊患者
住院患者
门诊患者中具有 抑郁的比例达到 9-20%
住院患者中多达 四分之一到三分 之一的患者伴发 抑郁
季建林. 中国医学论坛报 1997;24(41):14
常见慢性躯体疾病伴有抑郁表现
躯体化障碍诊断详述
![躯体化障碍诊断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aadc7669eae009581becdd.png)
躯体化障碍诊断详述*导读:躯体化障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躯体症状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表现为各种不适或疼痛。
病人可能已长时间四处求医,均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甚至手术探察也一无所获。
但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导致社会功能缺损。
主要临床类型如下:1.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又称Briquet综合征。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经常反复变化的,可涉及身体任何系统和器官的躯体症状,其中许多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经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和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
常起病于30岁以前,病程持续至少2年以上,大多数临床常见症状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如头痛、腹部不适、其他部位疼痛、头晕、心悸、其他焦虑症状、便秘或腹泻(肠激惹综合征)、抑郁或焦虑等。
这些患者的处理比特定的、孤立的躯体症状困难得多。
另外,也可因对自己健康有特定的、反复的担心而出现生理(躯体的)主诉。
躯体形式障碍见表1。
躯体化障碍患者有多种、反复和频繁变化的躯体症状许多年。
有些情况下患者完全沉浸在躯体症状的体验中,他们不愿意将疾患和心理因素相联系。
因此,精神科的诊断是没有帮助的。
患者的经治医师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将起关键作用。
经治医生可以限制患者进一步做检查和药物治疗,提供限时的、有规律的约诊,对出现的新体征和症状合理处理。
躯体化障碍的病程和预后未知。
然而,对躯体症状和心理痛苦之间的联系无法认识和处理不当,会使患者反复去许多医师和专家处就诊,接受过多种药物治疗,甚至损伤性医疗检查及手术。
因此,对此问题缺乏认识,并继续进一步转诊给专家,对个人和医疗保健系统都造成很大的浪费。
躯体化障碍最常见的症状可归纳为以下4类:(1)疼痛:这是一组经常存在的症状。
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6203b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2.png)
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概述部分旨在对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概括。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患者表现出多种体征和症状,但无法通过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找到明确的生理学或病理学解释。
这种疾病可以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躯体化障碍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我们将探讨躯体化障碍的流行病学数据,并深入研究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医生诊断该疾病的重要依据,它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将对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该疾病的研究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篇长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呼吁医学界加强对躯体化障碍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本质和机制,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和分析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1. 引言:首先,我们会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躯体化障碍的基本定义和特征,以及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三个小节来详细探讨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将介绍躯体化障碍的定义和特征,以便读者对此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将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探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率、患病人群的特征以及相关风险因素,使读者对其现实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我们将讨论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等系统,深入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具体要求。
3. 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概括其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
此外,我们也会展望未来关于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探讨可能存在的改进和创新之处。
躯体化与抑郁焦虑症
![躯体化与抑郁焦虑症](https://img.taocdn.com/s3/m/c6f08edc79563c1ec4da7124.png)
个月中应用了卫生服务
仅一半重性抑郁症患者用过抗抑郁药,20%只用 了抗焦虑药
因此,要鼓励病人就医,医生要提高治 疗技术
WHO 15合作中心跨国研究显示
❖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诊断有心理障碍者 平均达24%,其中半数为抑郁症和心境 恶劣障碍。
1999年在法国有代表性的232位精神科医生和935位患者中对最常的15种抗抑郁药进行的调 查表明:赛乐特®在抗抑郁药中的地位无可动摇。
获得的支持率(%)
医生对好或最好疗效/耐受性抗抑郁药的支持率
70
60.1%
60
54.5%
50
42.9%
42.3%
39.7%
40
30
20
10
0
赛乐特® 氟西汀
舍曲林 万拉法新 西酞普兰
躯体化与抑郁/焦虑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赵仁亮
应激是现代人类重要的致病因素
应激和素质相互作用导致
心理生理疾病
心理障碍
适应不良行为
酗酒
吸毒
自杀
精神病 攻击行为
欧洲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 (2003)
对21185成人进行6个月调查,获得下列结果: 1/7 的人一生中会患一种心境或焦虑障碍,但大
(严和骏,肖世富等 1996)
躯体化的描述性定义
躯体化是指一种体验和表述躯体不适与 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 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却将它 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据此而寻求医学 帮助。一般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是针 对心理社会应激的反应,这些应激反应 是由对个人具有个别意义的刺激性生活 事件或境遇所造成的。
怎么分清是身体不舒服和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
![怎么分清是身体不舒服和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c8ceb1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2.png)
怎么分清是身体不舒服和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一、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现代职业的压力,许多人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包括头痛、肌肉疼痛、胃痛、恶心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许多健康问题的标志,例如疲劳、感染或疾病。
同时,抑郁症也会引起身体不适的躯体化反应,如感到疼痛、胃痛、头痛和肌肉紧张等。
因此,许多人很难分辨身体的不适和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之间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身体不适和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的区别1.持续时间身体不适的症状通常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您经常感到头痛、胃痛或肌肉疼痛等,可能是由于某种健康问题引起。
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通常发生在时间更长的情况下,通常持续数周或数月。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一分钟内出现,也可能在各种时间出现,但持续时间较长,很难通过药物或治疗方法改善。
2.症状严重程度和特征身体不适的症状可能会有不同的症状。
例如,头痛可能会感觉钻痛或压力,胃痛可能会在消化过程中出现,而肌肉疼痛可能会在运动后感到不适。
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的症状通常更加明显和持久,并伴随着一些特定的症状,如疲劳、失眠、食欲减少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即使您处于放松状态,也会持续存在。
3.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您感到身体不适,您的身体检查可能会证实您是否存在某种健康问题。
例如,如果您感到头痛,医生可能会询问您是否患有偏头痛或高血压,并为您开具适当的药物。
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可能会出现在身体完全健康的人们身上。
这些症状通常是心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身体问题。
三、治疗方法1.身体不适针对身体不适,您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确定是否有一些存在的健康问题。
一旦确定了原因,医生可能会为您开具药物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以帮助您缓解症状。
2.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对于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通常是与一位注册或获得授权的心理学家或治疗师进行,他们可以帮助您学习如何管理抑郁症症状,并提供心理支持来帮助您应对抑郁症。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3487b91cfad6195f312ba677.png)
躯体形式障碍一、疾病概述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这些身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二、疾病分类神经症、精神科三、病因及发病机制1.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
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患者内向、孤僻,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的价格特征,可能成为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人格基础。
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性格内向的人,在患躯体疾病时易出现短暂性躯体形式障碍。
2.神经生理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
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
一旦滤过功能失调,患者的内激感增强,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
3.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对疾病的态度、早年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
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患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
儿童早期的疾病、童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
由于躯体症状较精神疾病易于为别人接受,所以患者更趋向于将心理症状归为躯体原因。
另外,医生通过对症状的治疗或用所谓时髦的诊断名称,不恰当地强化了患者对身体疾病的认识等,也会导致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疾病-2
![躯体化障碍疾病-2](https://img.taocdn.com/s3/m/a8eca905f12d2af90242e61b.png)
在动物身上发生的疼痛异常反应
1 痛阈降低。 2 发生信号识别错误。 3 记忆效应。 4 外周感觉异常。
HPA 轴与快反应基因
1 HPA 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
下丘脑 脑垂体 外周分泌腺体 外周靶器官
2 快反应基因 又称即刻早期基因 (immediate early gene IEG) 一大特点是对细胞外刺激的快速诱导性.并 且, 神经肽、氨基酸、心理应激、针刺均 可诱导 IEG 表达. c-fos 家族、c-jun家族、 c-myc家族 分布并活跃在HPA 轴系统
隐匿性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 (1) 抑郁障碍典型的“三低”症状表现不明显。 (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2) 大量躯体症状表现:依次为胸闷、心慌、胃 肠道不适、肢体乏力、头痛、尿频等。 (3) 抗抑郁治疗பைடு நூலகம்状改善效果明显。
WHO 报告:40%-50%以躯体化主诉的 抑郁障碍患者在基层医疗保健门诊被误诊或漏 诊。
躯体形式障碍的分类概念与范围
ICD-10 采纳了DSM-Ⅲ “躯体形式障碍的命 名”。包括了5个亚型: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F45.0 疑病障碍 (Hypochondriasis)F45.2 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Somatoform autonomic dysfunction)F45.3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Persisten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F45.4 其他躯体形式障碍(F45.8)
2 疑病障碍(Hypochondriasis) 基本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先占观念,认为可 能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进行性躯体疾病。患者 的注症状通常仅集中在身体的一或两个器官或 系统。患者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 检查阴性和医生对症状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 疑虑,害怕药物及其它治疗的副作用,常频繁 更换医生寻求保证。
异常心理学简答题
![异常心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cd74a4551810a6f4248614.png)
1、什么情况下可以叫做心理异常?判断患者就是否有心理疾病,以下就是医学界公认的“病与非病三原则”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
也就就是患者就是否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
第二,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通俗说法就就是对某件事有正常反应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
如果不就是这样,那就就是有病了。
第三,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就就是说没有外界重大变革的时候,患者就是否性格大变,就是否行为混乱。
2、如何瞧待评价心理异常的不同标准?统计学指标社会适应性与评价的指标以个人经验为指标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对于心理活动的常态与变态的划分,难以找出一个十全十美、客观而又一致的指标。
在严重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所有指标都就是适用的,如果把各个指标综合使用会大大增加判别的准确性,但在临界状态下,哪一个指标都难以判断。
3、如何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异常行为的产生?心理异常的生物医学模式强调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认为心理异常的发生主要与机体的生理变化有关。
生物医学模型解释心理异常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神经解剖、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
脑损伤与心理障碍:脑的结构与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一般会有相应的异常心理表现,持续的、强烈的心理刺激或机体生物学变化对脑的结构与功能也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脑在先天与后天受到损伤后,在认知、情绪、意志这三个心理过程与智力、人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上也会有所不同(。
心理障碍的遗传问题:许多精神疾病在发病原因上,遗传因素确定有着明显的作用,基因的变异就构成了心理异常的基础、神经生化与心理障碍:研究表明存在与中枢神经系统之内的生物化学物质,具有传导与阻抑神经冲动的作用。
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等化学物质的代谢异常,就可能成为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4、根据Beck的理论,认知歪曲有哪些?(1)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2)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她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这就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3)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就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伸作出的结论(4)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5)走极端的思维: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指思考或解释时采用全或无的方式,或用“不就是……就就是……”的方式极端地分类过度概括化、过度引申、选择性概括、双极性思维(个人化、专断的推论、灾难化)表现为消极的自动式思维。
躯体症状与抑郁
![躯体症状与抑郁](https://img.taocdn.com/s3/m/591241f30242a8956bece44f.png)
躯体化和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 (somatization disorder)
每一临床与科至少有一种FSS
与科 消化科 风湿科 神经科 心内科 妇科 FSS IBS 非溃疡性消化丌良 纤维肌痛 紧张性头痛 丌典型/非心源性胸痛 PMS/慢性骨盆痛
诊 断 标 准 • 症状标准 • 严重标准
• 病程标准
•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障碍、心境障碍、适应障碍,或惊恐障碍。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不诊断标准. 2001年4月
主要内容
躯体化和躯体化障碍
躯体症状和抑郁症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癿治疗
躯体症状和抑郁症
• • • • • • • •
诊 断 标 准 • 症状标准 • 严重标准
• 病程标准
• 排除标准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不诊断标准. 2001年4月
躯体化和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 (somatization disorder)
诊 断 标 准 • 症状标准 • 严重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癿诊断标准; (2)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癿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 症状之中,至少有2组共6项:
躯体化和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 (somatization)
分 类
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强调抑郁情绪呾医学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之间的兲系 否认心理悲伤,而代之以躯体症状
Kirmayer和Robbins,1991
躯体症状与相关精神障碍鉴别
![躯体症状与相关精神障碍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5fd8785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5.png)
躯体化障碍
DSM-IV标准 A. 30岁以前起病且有数年的多种躯体诉述的历史。 B. 必须全部符合下面的标准,每个具体的症状可出现 在疾病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段 • 4条疼痛症状 • 2条消化道症状 • 1条性症状 • 1条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躯体化障碍
DSM-IV标准 B项的每个症状必须同时符合标准(1)、(2)、(3): (1)症状导致寻求治疗或引起了社会、职业或其它重要功 能损害 (2)(a)或(b) (a)在适当的检查之后,不能用已知的躯体疾病或物质(如成 瘾药物、处方药物) 的直接影响来圆满解释这些症状 (b)当存在一种相关的躯体疾病,躯体的诉述或导致的社会或 职业功能受损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与病史、躯体检查、或实验 室检查结果预期的程度。 (3)症状不是故意伪装或做作(如做作性障碍或诈病)
疑病症
ICD-10(疑病障碍)标准 确诊需存在以下两条: (a)长期相信表现的症状隐含着至少一种严重躯体疾病,尽 管反复的检查不能找到充分的躯体解释;或存在持续性的先 占观念,认为有畸形或变形 (b)总是拒绝接受多位不同医生关于其症状并不意味着躯 体疾病或异常的忠告和保证。 包含:身体变形障碍 、变形恐怖(非空想性)、疑病神经症 、 疑病症、疾病恐怖
疑病症与疑病妄想的鉴别
与疑病妄想的鉴别: • 疑病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虽与现实不符,
患者却坚信不疑,常常与被害妄想纠缠 • 分裂症中疑病症状多表现古怪(如感到口腔
内充满了头发),内容可变化不定,无治疗 要求 • 抑郁症患者自我感觉不佳,痛苦、厌倦、疲 劳,可伴随疑病症状,但抑郁综合征为主要 表现
DSM-V 的变化
不再依赖医学无法解释症状 第一, 诊断不再需要“医学无法解释症状”; 第二, 在躯体症状之外, 加入一系列心理和 行为特征的阳性标准。 要求医生更关注躯体症状造成的主观痛苦、 心理困扰、生活质量下降等心理和行为表 现, 对患者的状况做出整体性判断, 而不是 依靠单一的医学检验结果。
综合医院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化障碍专家共识
![综合医院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化障碍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74b2f6f16294dd88d0d26b7e.png)
综合医院抑郁症未被识别的原因
综合大医院的漏诊率约为50%,基层医院几乎不诊断抑郁症,仅1/4的抑郁 病人得到了系统治疗。被忽视的主要原因:
病人方面的原因
对躯体健康的重视超过心理症状,主诉集中在躯体方面 躯体化问题,通常被诊断躯体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否认、缩小症状, 认为抑郁症可以自己调节、缓解
癌症
胰腺癌多在发现前4-13个月内出现抑郁症, 可高达 48%。
扩大性自杀:患者先杀掉自己的亲人, 然后表现
作为一种负性情绪, 以丧失感为主要表现:
兴趣下降: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觉得没有意思;
希望下降:希望下降→绝望
无助感: 孤立无援感 自尊与自信下降:自尊自信不足 → 内疚、自责→ 自
专家共识的权威性
编写单位: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
经病学组 发表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年12月
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执笔:陈海波(北京医院)、汪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春燕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
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毕晓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蔡晓杰(北京
抑郁焦虑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概
述
20世纪90年代,有15个国家或地区共26,969例综
合内科门诊病人参加的一项WHO多中心合作研究 显示:
综合内科门诊病人抑郁障碍患病率居首位 其中抑郁症和心境恶劣的患病率分别为10.4%和2.1%; 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平均为55.6%, 中国上海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0.6%。 上海内科医生对抑郁症识别率仅为21%,远远低于国外 水平; 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不充分和不规范,即使对已明确的抑 郁症仍未给予任何抗抑郁治疗,提示综合医院医生的精 神医学和抑郁症知识再教育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精神病学练习题(含答案)
![精神病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a0ad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5.png)
精神病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对轻、中度抑郁发作治疗一般首选A、锂盐B、MA.OlsC、SSRlsD、电休克治疗E、抗精神病药正确答案:C2、患者,女性,32岁,一年前诊断神经衰弱,未进行治疗。
近期怀孕2个月,患者比较担心,病情加重,夜间入睡困难。
正确的处理是A、神经衰弱具有遗传性,患病期间怀孕会导致小孩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告知患者及家属立即给予人工流产B、患者病情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小剂量服用不会有副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病情C、患者入睡困难、焦虑等会影响患者情绪及胎儿发育,可首先考虑进行心理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缓解病情D、患者入睡困难,紧张等,可服用小剂量苯二氮草类药物缓解焦虑和睡眠E、建议其家属隐瞒病情,不要到精神科就诊。
患者已经怀孕,到精神科就诊会导致患者情绪激动,影响胎儿的正常成长正确答案:C3、某患者称在路上经常有陌⽣⽣对⽣⽣指指点点的,该患者宜选⽣的治疗药物是A、曲唑酮B、⽣氮平C、阿普唑仑D、吗氯⽣胺E、氯氮平正确答案:E4、不作为心境稳定剂的药物是A、丙戊酸钠B、曲唑酮C、卡马西平D、碳酸锂E、托吡酯正确答案:B5、统计学上,哪一组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最高A、精神分裂症双卵双生的孪生同胞B、精神分裂症单卵双生的孪生同胞C、患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子女D、患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E、患精神分裂父亲的子女正确答案:B6、患者,⽣, 15 岁。
⽣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春型,下列哪项与患者病情特点最不符合A、预后较差B、急性起病C、情感⽣涨D、联想散漫E、存⽣段幻觉正确答案:C7、基因连锁分析提示第)号染色体的变异可能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关A、15、17B、12、15C、4、7D、19、21E、17、19正确答案:B8、关于儿童分离性焦虑的情绪反应,下列错误的是A、烦躁不安B、发脾气C、恐惧D、情绪淡漠E、痛苦正确答案:C9、男性, 23 岁,问他⽣岁,答:“⽣⽣三,⽣⽣初三,三⽣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6da1d7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f.png)
患者以为其疾病在本质上是躯体性旳,要求进一步检 验,常有一定程度旳谋求注意旳行为。
因为成果常令患者失望,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
躯体形式障碍—目前症状
有国外统计发觉,内科门诊中40%以上患者 旳躯体主诉查无实据,外科查有实质性疾 病者为60%;
最初有用旳策略是向病人解释,目旳并不是完 全消除全部旳躯体症状和根治疾病,而是关心, 目旳是改善功能。
另一有用旳策略是鼓励病人把他们旳疾病看成 是涉及躯体、情绪和社会方面旳疾病,全部这 些均需要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定时约见病人,可澄清是否需要进行其他医学 检验。
(二)疑病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首要旳是建立稳定旳工作联盟。确保同 步予以解释,防止过分频繁地躯体检验。
医生应该对躯体检验和任何特殊旳检验予以清楚、拟 定旳报告,并对书面旳检验成果予以口头旳补充阐明。
假如检验未发觉疾病,医生应将要点从躯体疾病转向 心理社会方面。
经过多种医学检验及各科教授会谈后,提议转向精神 科治疗可能会引起病人旳愤怒,他们以为自己旳问题 未得到严厉旳考虑。
(二)疑病症—治疗注意点2
(一)躯体化障碍—鉴别诊疗3
妄想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旳躯体妄想,抑郁 障碍中旳疑病妄想):妄想障碍最经典旳体现 是信念具有怪异性质,躯体症状较少,较为恒 定。
(一)躯体化障碍—治疗
必须建立一种稳定旳治疗联盟。 认可病人旳疼痛和痛苦,对其进行系统全方面旳评估。 将诊疗告诉病人,医生应在主动地解释和现实地和病
综合医院旳医生辨认率较低,挥霍了大量 旳医疗资源
躯体形式障碍—类型
躯体化障碍 疑病症 躯体形式旳自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连续旳躯体形式旳疼痛障碍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与压力研究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与压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ab85ea2af90242a995e568.png)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与压力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与压力水平特点。
方法:选取被诊断为躯体化障碍的患者83例,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压力自评量表(SSQ-53)进行测评。
结果:83例患者躯体化症状平均得分为42.47±11.51;在MMPI临床量表的10个维度中,精神衰弱(F=4.431,P<0.05)、精神分裂(F<20.173,P<0.001)、社会内向(F=18.631,P<0.01)三方面与躯体化症状有统计学差异;压力水平(F=2.813,P<0.05)与躯体化症状有统计学差异;精神衰弱(r=0.244,P<0.05)、精神分裂(r=0.289.P<0.01)与压力水平存在正相关。
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压力水平较高,且在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和社会内向三方面表现较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and stres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Methods: 83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were assessed by Somatic Self-Rating Scale (SSS),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and Stress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SSQ-53).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somatization symptoms in 83 patients was 42.47±11.51. Among the 10 dimensions of MMPI clinical scal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omatization symptoms in mental weakness (F = 4.431, P < 0.05), schizophrenia (F<20.173,P<0.001) and social introversion (F=18.631, P<0.01).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tress level and somatization symptoms (F = 2.813, P < 0.05). 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ntal weakness (r = 0.244, P < 0.05), schizophrenia (r = 0.289.P < 0.01) and stress level. CONCLUSION: The stress level of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is higher, 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three aspects: mental weakness, schizophrenia and social introversion.躯体化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 SD)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通常表现为患者反复述说各种躯体不适,但医学检查却无法发现相应的病理基础,或即使存在躯体异常,也不能解释病人的痛苦程度。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8a50f0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c.png)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王东林;吴彩云;吴爱勤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10)001
【摘要】目的:弄清躯体化障碍是否为一种隐匿形式的抑郁症. 方法:按DSM-Ⅳ诊断标准收集躯体化障碍56例(A组)、抑郁症51例(B组),对两组病例均用病史问卷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评定. 结果:A组躯体症状频率显著高于B组,抑郁症状频率和HAMD总分显著低于B组;两组在HAMD因子分析、疾病行为与态度、病程演变及发病背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临床学方面证据不支持躯体化障碍是隐匿性抑郁症的可能.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王东林;吴彩云;吴爱勤
【作者单位】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15006;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比较 [J], 王东林;吴彩云;吴爱勤
2.单、双相抑郁症临床特征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J], 王小泉;王祖森;侯正华;
梁可美;宋传福;李江涌
3.是否共病焦虑障碍的女性复发性抑郁症临床特征比较 [J], 汪周兵;武文庆;魏燕;张广华;张震
4.躯体化障碍与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个性、躯体主诉、生活质量比较 [J], 万好;吴爱勤
5.单、双相抑郁症临床特征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研究 [J], 柳建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躯体化主诉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躯体化主诉抑郁症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471d2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1.png)
躯体化主诉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张虹;季建林
【期刊名称】《上海精神医学》
【年(卷),期】2000(12)2
【摘要】目的探讨以躯体化为主诉的和以精神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病人的差异.方法采用自编"抑郁症病人深入访谈提纲"和HAMD、HAMA对62例抑郁症病人进行访谈和评定.结果以躯体化主诉的抑郁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为胸闷(58.1%)、心慌(54.8%)和肢体乏力(45.4%),并且躯体化组病人在教育程度与个性特征、求医方式,以及接受诊断标签等方面与精神症状为主的病人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以躯体化为主诉的和以精神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病人在文化程度、性格、自身对抑郁症的认识,以及求医方式上存在差异.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张虹;季建林
【作者单位】232000,安徽省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诉的精神病患者误诊分析 [J], 刘占茹;蒋龙
2.躯体化障碍与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个性、躯体主诉、生活质量比较 [J], 万好;吴爱勤
3.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 [J], 李土明;毛家亮;钟萍;吴滢
4.以会阴痛为主诉的躯体化障碍一例 [J], 袁帅;玄吉龙;张成镐;金花;金文哲
5.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与非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比较研究 [J], 鲍喜燕;周爱华;顾涛;祁凤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发表时间:2017-05-04T16:35:01.4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作者:王传鹏
[导读] 对于躯体化障碍而言,是一种典型的临床并发症,而且多数病患表现为躯体各部分出现不适或者疼痛感。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目的对比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表现。
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医的病患8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ICD-10诊断进行评估,则按照诊断结果分为躯体化障碍44例,抑郁症38例,然后将44例躯体化障碍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而38例抑郁症病患则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检测各组临床特征,包含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等,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典型特征及特征差异。
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临床特征对比
方面,A组病患无论在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均大于B组病患,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情绪症状表现方面,A、B两组病患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是区分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主要依据及典型特征,而且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属于两类不同的疾病。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抑郁症;临床特征表现
对于躯体化障碍而言,是一种典型的临床并发症,而且多数病患表现为躯体各部分出现不适或者疼痛感,而且目前临床研究尚未将其与抑郁症的并非完全联系起来,而且躯体化障碍病患的躯体症状频率表现要远远大于抑郁症病患,而其他情绪特征方面,两者则无差异性,则可以据此推断躯体化障碍本身属于隐匿性抑郁症。
而就此,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来院就医的病患82例进行积极诊治,且获得显著进展。
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医的病患8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ICD-10诊断进行评估,则按照诊断结果分为躯体化障碍44例,抑郁症38例,然后将44例躯体化障碍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而38例抑郁症病患则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
其中A组病患44例,包含男性13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25-69岁,平均年龄(41.1±2.4)岁,患病周期为2~26个月,平均周期为(12.8±2.1)个月,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12例,初高中文化14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8例;而参考组病患38例,包含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24-67岁,平均年龄(40.9±2.1)岁,患病周期为1~23个月,平均周期为(13.1±1.8)个月,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11例,初高中文化12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5例。
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患无论在年龄、患病周期、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3]。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询调查的方式,获取病患的相关信息,包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行为与认知、发病时间、病情持续时间及家族史等相关内容,同时制定指导语句,并且在僻静的环境且病患情绪稳定、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问询,而且间隔几日后,再次进行问询相关症状调查内容,病患只需要确认是否存在以上症状,同时以统计学方法处理以上相关数据,并且统计存在各个临床症状的人数及计算躯体症状频率[4]。
1.3 排除标准
本次调查研究将排除以下几类病患类型,即1、具有慢性器质性躯体病症的病患;2、存在抑郁、焦虑、疑病、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类病症的病患;3、不配合治疗或者装病的病患。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x±s)表示,并通过t检测;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则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临床特征对比方面,A组病患无论在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均大于B组病患,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情绪症状表现方面,A、B两组病患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详细资料如下表一:
3.讨论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两者都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共通性,而两者是否存在关联性,则需要进一步求证。
而本次研究则将躯体化障碍视为隐匿性抑郁症,而且将其的典型症状与抑郁症进行对比,而通过对比结果显示,两种病症隶属不同类型,无显著共通点 [5]。
特别是根据本次研究显示,躯体化障碍病患在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较抑郁症病患更加显著,而其他情绪类症状表现方面则
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属于两类不同的疾病,无显著关联性。
参考文献:
[1] 李品军周海云.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1(13);33-34.
[2]李学,张俊红.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J].山东医药,2013,50(03):69.
[3]范秀凤,郭澄.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13,14(10):1528-1529.
[4] 曾昭祥刘琳郭军等.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17(03):191-192.
[5]中华医学会精神利一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3(04):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