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2】下图为《点石斋画报· 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 企业“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 “工首 …… 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 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 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4.解体影响: (1) 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从 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虽然中国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加强了,但是中 国经济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 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5.解体特点: (1)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的冲击。 (2)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 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 的速度快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 度比较慢。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 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 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1—2】(2013· 重庆文综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 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 ~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 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838 ~ 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 年平均数 ) 镑 单位: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B。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 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 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 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 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 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
中国近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
中国近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中国近代史上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等。
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1)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3)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演变过程:(1)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2)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3)加剧解体: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4)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 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
2.洋务经济特点: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
兴衰过程:(1)19 世纪60 年代,为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创军事工业。
以曾国藩1861 年创办安庆军械所为标志,洋务企业兴起,其管理以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为主。
(2)19 世纪70 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在困难,洋务运动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大批民用工业,明显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高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高中历史知识点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A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推动的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阻碍的因素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动起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经济侵略条件:西方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通过战争、条约获得通商、控制海关、航运等特权经济侵略主要方式:商品输出变动表现:工业:(从东南沿海起)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包括农民家庭和城市私营)衰败,外商工业企业兴起。
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部分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近现代经济史
1956—58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78人民公社) 中国现代(三)1978——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所有制体制改革: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中心环节:
2、三个阶段:
增强企业活力
(1)试点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综合配套改革、厂长负责制 (2)全面展开:1984年。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 所有制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1世纪 初)
思考:1985—1989、1992—1997年代、21世纪初 我国经济出现三个发展高潮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开放三大步是什么?
新中国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前30年:(情况、原因是什么?)
第一产业:农业占主要地位
第二产业: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较慢(绝大部分是国营和集体) 改革开放后30年: (情况、原因、影响) 1、农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农业迅速发展、粮棉世界第一)
(5)西欧开始崛起。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对世界
的认识开始改变。
“价格革命”的影响:
1、物价飞涨。对封建贵族、贫民、早期资本家产生重大影响。 2、理顺了一个价格。即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价格体 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削弱了两个国家。先是壮大了西、葡两国,后因它把财富 购买奢侈品大肆挥霍而削弱。它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政、 经、文) 4、壮大了三个国家的实力:
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出现新阶级新阶层(原因和影响)
春秋战国:
中国近代史(经济)
中国近代史之经济一.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前夕已有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并没有多大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变化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19世纪60年代起解体速度进一步加快● 自然经济解体原因:(1)外国资本的入侵(最直接、最主要)(2)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也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2)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4)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原因:(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 滞销原因:(1)农民:生产自身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2)地主、贵族:剥削地租,自己消费 (3)商人: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在一些主要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4)传统的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洋务运动1.概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2.背景:(1)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一些开明的官员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2)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对于西方文化的宣传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3.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内容:(1)19世纪6年代—70年代,打着“自强”的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2)19世纪70—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6.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7.洋务企业的性质:(1)军事工业:封建官办工业(2)民用工业: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8.结局: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9.评价:(1)局限: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来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2)积极: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八.易混淆的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
自然经济解体与中国近代变迁
自然经济与近代社会变迁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迁的社会, 这个大变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而引起的。
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 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慢慢形成, 城市近代化趋势慢慢加强。
城乡关系也由传统的格局慢慢地趋向近代化。
一、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二、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1.纺织分离。
洋纱的大量进口打击了中国的手纺业。
由于廉价洋纱涌入各地, 呈现了土纱价高、洋纱便宜, 许多地方农民用棉花纺土纱已“无利可图” , “用洋纱织布就比用中国人自纺的纱合算了”。
于是一些通商口岸手工纺纱几乎停止了。
2.耕织分离。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则为耕与织的分离, 即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
这一过程比洋纱代替土纱的过程缓慢得多, 主要是因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作用3.家庭手工业的破产及其他手工业的破产。
洋布进口不断增加, 洋布以低廉的价格逐渐代替土布, 由城市一些达官贵人们穿用而逐步发展为城乡广大群众也穿用了。
这样, 家庭手织业遭到破坏, 使手织业逐步与农业分离了。
4.农产品商品化。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掠夺中国的农产品。
使中国迅速扩种经济作物如:茶、棉、丝、大豆、桐油等, 并有大量产品作为商品被外国掠夺。
由于经济作物的扩种, 出现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使商品粮食的需求量增加, 进一步促进粮食的商品化。
粮食商品化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标志。
农产品的商品化使中国农业被迫接近世界市场,使农业发展的命运日益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支配,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开始有所发展。
三、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中,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相应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形成这样四个层次:一是在东南沿海地区, 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较快、范围较大, 社会各阶层对洋纱和洋布的认可度比较高, 许多地方的纺车和织机基本被闲置, 农业生产与市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 以至出现了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手工业。
探析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探析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摘要】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主要是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内部结构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以个体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它生产工具和技术简单,产品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缴纳赋税,成为农民的生存之本和维系封建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1840年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的瓦解。
【关键词】自然经济鸦片战争甲午战后解体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的瓦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论述中国近现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以便在教学中更加全面认识中国近现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从18世纪60、7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到1840年基本完成,而本国市场有限,急需开辟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纵观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政体僵化,军事落后,科举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然成为英国理想的侵略目标。
同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英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首当其冲的是沿海地区,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很多农村的农户依然实行耕织结合的农耕经济,陈旭麓先生说“因西方势力揳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
这一过程,终近百年尚未完结。
”【1】但对于几千年未变的经济结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它的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现代进程的发展。
首先,农业方面,主要破坏了中国东部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使“耕”与“织”分离,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面积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其次,手工业方面,英国及西方国家大量机器棉纺织品流入中国,使中国城市小手工业者破产,造成“纺”“织”分离现象。
最后,商业方面,出现了洋行、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面对英国强大的武力和物美廉价的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失去了抵抗力。
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四个问题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自给自足的经济。
自然经济与外界完全没有或基本没有经济联系,它的生产和生活都是孤立的、封闭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狭小、各个经营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为特点。
它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间里占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逐渐被商品经济代替。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
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
由此可见,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首先是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
“男耕女织”,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相结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
原来“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因此受到很大冲击。
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这是几千年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
其次是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历史2练习: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含解析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解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指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出现男耕女不织的现象,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
答案:B2.漫画反映历史,下图是反映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C.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解析:西方先进技术与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说明中国引进西方科技巩固封建统治,即洋务运动.答案:B3.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时间课程上午读诸经A.布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洋务运动的开展解析:从材料“19世纪中后期”、“读诸经"“习洋语、洋操"“习操机轮舰船”等信息可知,这是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
答案:D4.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A.开平煤矿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继昌隆缫丝厂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工业的性质。
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能体现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
答案:D5.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继昌隆缫丝厂的三点信息:一是采用机器生产,二是雇佣关系,三是产品面向市场获利丰厚。
中国近代史1860~1895年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
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
思想领域
开始学习西方器物(先进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 开始学习西方器物(先进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
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时期
政治领域
双半社会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双半社会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政治制度变 革迫在眉睫
经济领域
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思想领域
由学习西方器物向学习制度过渡
41、(37分 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 41、(37分)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 、(37 为主题的展览。请结合下列展览内容,回答问题: 化”为主题的展览。请结合下列展览内容,回答问题: 展览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展览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⑴上图反映了世界经济 发展的什么现象? 发展的什么现象?简析 其形成的原因?( ?(8 其形成的原因?(8分) 展览二: 展览二: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西用 师夷 长技 以自 强 变法 君主 立宪 制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 1860~1895中国的思想领域 三、1860~1895中国的思想领域 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 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1.洋务派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主张“ 1.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引进西方先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基本史实:①黄海海战(丁、刘、邓、林等爱国将领) 基本史实: 黄海海战( 林等爱国将领)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口号、两支力量、四个地点、 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口号、两支力量、四个地点、斗 争意义) 争意义)
最新 怎样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精品
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
这些都是教材叙述得十分明确的地方。
但是,如何理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开始解体”、“进一步破坏”?作出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教材对此过于简略。
而且,在民族工业处于“短暂春天”阶段,以及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民族工业日渐萎缩乃至不断破产的情况下,自然经济是否就基本解体或完全解体呢?教材也未作正面回答。
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又深远的。
那么,该怎样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呢? 一、判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在中国小农经济家庭内部,农业与手工业以及手工业各生产工序长期紧密结合着。
鸦片战争前,在农民家庭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占最主要的地位。
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植棉与纺纱即“棉与纺”的结合,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以及农耕与纺织即“耕与织”的结合构成的。
而这三者的分解,就反映了我国自经济解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此外,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也可作为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标志。
二、我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过程如何?鸦片战争前,国内棉花已有不小的商品市场,亦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棉花自广州进口,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一些非植棉纺织户,他们购商品棉纺纱织布。
这表明“棉与纺”已部分分离,但在全国棉纺织农户中,仅占少数。
棉纱的商品量极低,“纺与织”几乎全盘联结在小农家内的生产过程中。
而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洋纱洋布的进口,逐渐破坏了这种结合。
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还只是一个序幕。
据估计,洋纱(包括少量国内产机纱)在1894年只占全国土布用纱的四分之一,这些洋纱又集中行销在福建,广东等地,在植棉纺织区销售极少。
【教材解读】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及其特点
【教材解读】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及其特点众所周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毛泽东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可见,资本主义侵略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首要原因。
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其次,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
鸦片战争后,中国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加大,不断诱使农业生产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二、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分离。
男耕女织,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
原“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农村因而受到很大冲击。
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织分离,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
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的生产发展。
外商操纵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并日益商品化。
这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诱使土地所有者改变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得不面对农产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
生产目的的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经济的性质,为自然经济的解体敲响了丧钟。
三、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侵略较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快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比较慢。
八年级上册论述题
八年级上册论述题一、关于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相关论述题。
1. 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答案:-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西方列强通过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例如,中国的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而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受到洋布的冲击。
- 社会性质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2.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答案:- 经济方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一方面是外国资本的挤压,另一方面是清政府为支付赔款而增加苛捐杂税。
- 民族意识方面,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他们试图通过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还有孙中山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立志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些都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甲午战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3. 论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答案:- 经济上,巨额赔款和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
中国的海关被外国控制,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制约。
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极大的压抑,农村经济也日益凋敝。
- 社会方面,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更加深重。
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列强压迫的反抗精神。
二、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论述题。
4. 论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 答案:- 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和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
我国经济发展简史及现状
近代我国经济发展简史及现状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
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
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
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
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
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
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中国通史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也是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时期,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曾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侵略进行过顽强的抵抗。
但是,这种抵抗只能延缓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在中国倾销的增长和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因为小生产竞争不过机器生产,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同时,由于东西海上交通条件的变化及产业革命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完成等,都加强了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对中国自然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的进程。
所以自咸丰末年起,中国的自然经济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解体的道路。
这种解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国机制棉纺织商品的倾销,导致城乡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而与农业分离;另一方面是外国资本加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使中国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
城乡家庭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其与农业的分离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就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具体表现为“耕”与“织”的结合。
“耕织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核心。
这种结合的经济单位就是家庭。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社会生产形式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
而城乡家庭棉纺织业的衰落与农业的分离,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标志。
咸丰末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及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棉纺织品的生产费用迅速下降,产品成本降低,再加上东西海上交通条件的改善,即同治八年(1869)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的正式通航,它缩短了中美航程的四分之一左右,并促进了轮船的普遍使用;同治十年(1871)香港与伦敦间海底电线接通,使贸易消息得以迅速传递。
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二年(1872—1886),棉纱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指导思想(宗旨):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 5.性质: 运动。
6.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7.主要实践活动(内容):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创办新式教育
一战期间: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 前期:较 快发展
抗日 战争: 日益 萎缩
建国后:获 得新生,改 造为公
19世纪末: 一战后: 初步发展 迅速萧条 夹缝 产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解放战 争:陷 入绝境19源自5消亡1949 1952 1956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表现: ①农业: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开始受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影响; 开始卷入:鸦片战争之后; ②手工业: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败; 完全卷入: 19世纪60年代——标 ③商业:外国洋行大量出现;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 志是1865 年中国正当贸易第一次 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出现入超。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1)历史: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 资本主义萌芽;(注意: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由明 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2)主要: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 然经济开始解体;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1)历史: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 资本主义萌芽;(注意: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由明 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2)主要:鸦片战后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 然经济开始解体; (3)洋务运动的诱导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②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③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4.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知识点二:外资企业的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1.时间:鸦片战争后2.地点: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3.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前数量较少,且为非法,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外国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多。
4.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知识点三: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论证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论证题一、关于鸦片战争。
1. 论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解析:- 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如棉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
- 社会矛盾方面,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前者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2. 论证“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解析:- 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英美等国商人的鸦片,这一壮举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
- 林则徐的禁烟行为虽然引发了鸦片战争,但他在战争期间也坚决抵抗英军侵略,在广东沿海积极组织防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带头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英雄。
二、关于太平天国运动。
3. 论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 解析:- 从规模上看,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势力发展到18个省,坚持斗争14年之久。
- 从组织形式上看,太平天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天王、东王等各级官员,有自己的军队、刑法等制度,对中国农民运动的组织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 解析:- 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农民阶级自身具有分散性和落后性,这种完全平均的土地分配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
例如,农民的生产能力、家庭人口等存在差异,如果强行平均分配土地,会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关于洋务运动。
5. 论证“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解析:- 经济上,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例如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原因。
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关系的萌芽,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缓慢地侵蚀着封建经济的躯体,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其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再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
另外,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等,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
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大改造,使小农经济彻底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其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求发展,逆境中奋进,但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Leabharlann 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上海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3)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此外,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