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策略(1)准确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轻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国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採索.(2)重视体现动手操作的价值.(3)重视图形分类,鼓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分类结果.图形分类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可以不断体会图形的持征.因此,在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图形分类的价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 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 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章节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课题
单元解读
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能画出多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并对其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内容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例如:呈现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分别是从哪一个方位观察的。这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活动,这些活动容易引起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次序地展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另外.活动课也时时需要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借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己见。
教学难点
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直观推理,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课时:
本单元建议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能分辨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较复杂物体的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概念。
经历比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人教版数学四年下册第九单元一课一练及答案 附单元知识点、单元测试Word版

人教版数学四年下册第九单元一课一练及答案 附单元知识点、单元测试Word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一课一练及答案附单元知识点要点梳理、单元测试卷9鸡兔同笼一、填一填。

(1)1元钱买4分一张和8分一张的邮票共2021应买4分的邮票( )张。

(2)有一堆土共400方,有大、小两辆汽车,大车一次拉7方,小车一次拉4方,运完这堆土共拉了70车。

大车拉了( )次。

(3)某次数学竞赛共2021,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

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

小华做对( )道题。

2. 买5元1千克的茶叶和8元1千克的茶叶共10千克,用去71元。

这两种茶叶各买了多少千克?3. 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2人下一副象棋,6人下一副跳棋,恰好可供12021生同时进行活动,象棋与跳棋各有多少副?4. 班级购买活页簿与日记本合计32本,共花钱74元。

活页簿每本1.9元,日记本每本3.1元。

请问:买活页簿、日记本各几本?二、解决问题1、鸡和兔放在一只笼子里,上面有29个头,下面有92只脚。

你知道笼中有鸡、兔各多少只吗?2. 军军花40元钱买了14张贺年卡与明信片,贺年卡每张3元5角,明信片每张2元5角。

军军贺年卡、明信片各买了几张?3. 公园里有两种游船,甲种船每只能乘载2人,乙种船可乘载4人。

一个旅游团共有46人正好乘坐了14只游船,甲、乙两种游船各有几只?4. 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

它一连运了17天,一共运了222次。

你能计算出这些天中有几天下雨吗?参考答案一、1、(1)15 (2)40 (3)142. 8元1千克:(71-5×10)÷(8-5)=7(千克)5元1千克:10-7=3(千克)3. 象棋:(26×6-12021(6-2)=9(副) 跳棋:26-9=17(副)4. 日记本:(74-1.9×32)÷(3.1-1.9)=11(本) 活页簿:32-11=21(本)二、解决问题1、鸡:(29×4-92)÷(4-2)=12(只) 兔:29-12=17(只)2 、明信片:(3.5×14-40)÷(3.5-2.5)=9(张) 贺年卡:14-9=5(张)3. 甲种船5只,乙种船9只4、晴天:(222-11×17)÷(16-11)=7(天) 雨天:17-7=10(天)第九单元知识点梳理: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列举法适合数量较小的题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word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word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五单元《三角形》一、三角形的认识及特性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3、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例如: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如图所示:顶点顶点 边AB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城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的和与最长的线段比较,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

二、三角形的分类1、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①、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2、直角三角形的特性:3、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用集合图形表示为:直角边直角边4、认识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两腰与底边的两个夹角底温馨提示: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这个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45°.5、认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①、等边三角形的特点: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②、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与底边相等时,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分析】“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1.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2.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测量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的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与原来的《修订大纲》比,突出了探索性。

因此,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教材在设计思想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即变过去只重公式计算为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变过去重教师讲解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第五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六年级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将借助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而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推导都将借助前一图形面积计算,前后知识联系非常紧密。

在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中,“转化”的数学思想得以充分渗透,这种数学思想也将为学生在六年级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学习打下基础。

“转化”思想的体验需要学生在数、剪、拼、摆等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得到,进而促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到这一单元结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第二学段就基本学完。

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习,由义务教育教材的选学内容设定为本教材的必学内容,其好处在于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编排特点】其一,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材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word完整版)四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反思

(word完整版)四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反思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反思一、试题分析从试卷来看,本次试卷所考内容全面、灵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空、判断、选择、画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比较容易,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整体水平分析情况(一)、填空题第1题15人答错扣41分,第2题19人答错扣35分,第3题10人答错扣11分,第5题 4人答错扣11分,第6题 9人答错扣22分,第7题25人答错扣64分。

(二)、判断23人答错扣62分。

(三)选择15人答错扣36分。

(四)动手操作2人答错扣6分。

(五)计算第1题24人答错扣39分第2题15人答错扣69分。

(六)解决问题第1题33人答错扣114分,第2题9人答错扣18分,第3题14人答错扣32分。

三、答卷情况分析1、计算题、从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口算正确率很高,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技能。

(完整word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完整word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本册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

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

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

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是计算教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四则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含十个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含十个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包含十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

第十单元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特别是图形的旋转,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三角形的知识点多,也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教材分析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第一学段安排了一次,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第二学段安排了两次,侧重于通过画图等方式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

本册是第2次学习,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运动经验描述或画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用好方格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评价建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及用平移知识求出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因此本单元对知识技能的评价可以围绕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二是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表格式作业设计.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表格式作业设计.doc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根据“落实育人目标、夯实数学基础、促进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思维”的作业宗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作业层次。

2.作业模块。

3.作业评价。

五、课时作业【方法点评】:在掌握常规解题思路的同时,可以借助示意图简化题目,找到解题的捷径。

评价方式:生生互评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三)开放性作业(时长:6分钟)四、能力进阶晨晨在计算6.74加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位对齐,结果得7.5。

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思路引导】:学生在思考、合作讨论后发现有多个方法。

方法一:根据题意,用☆和△分别表示一位小数的个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列竖式为从竖式中可以看出△=2,☆=8,则正确的结果是14.94。

方法二:将错就错法,根据题意,可知6.74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位对齐,结果得7.56,也就是6.74+()=7.56,由“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7.56-6.74=0.82,因此正确的一位小数应该是8.2,正确的结果是6.74+8.2=14.94。

【方法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找出错误的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再推理出正确的数,算出正确的结果;也可以将错就错,先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算出错误的数,再结合题意写出正确的数,进而算出正确的结果。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认真思考、团队合作探究,借助推理法解决错中求解得问题,方法多样化。

评价主体:学生教师评价方式:生生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作业)(一)基础性作业(时长:8分钟)一、计算能手四、填空题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号两边相等。

(□-4.17+0.8)×10=100【思路引导】:本题为开放性题,不仅有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还有整数的乘法,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先乘除逆袭思维用除法得到括号内的结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分析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的教材进行解析和分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单元内容概述第八单元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数字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数字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将研究如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如何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3.变换问题:学生将研究如何通过加减法运算实现数字的变换,培养他们的加减法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理解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并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3.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数字的变换,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情境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动力。

2.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数字的加减法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3.互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排:1.第一课时:复数字的加法运算,引入数字的减法运算。

2.第二课时:巩固数字的减法运算,引入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3.第三课时:继续练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引入数字的变换问题。

4.第四课时:巩固数字的变换问题,并进行综合练。

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掌握情况,我们将进行以下评估与反馈形式:1.课堂练:通过课堂上的各类练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个别测试:对学生进行个别测试,了解他们在数字的加减法运算、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和数字的变换问题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共复习四则运算、观察物体、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营养午餐、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复习巩固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复习巩固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巩固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总复习基础性作业比较大小:2×6+2○2+6×25+4×2○5+4+22+2×2○2×2+23+2×6是把()和()两个算式合起来的。

从左面看到的是()。

将一个五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写出所有的可能。

从2根3厘米和2根7厘米长的小棒中,选出3根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单元练习(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单元练习(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4cm、6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A.2cm B.5cm C.11cm2.一个等腰三角形相邻的两边分别长15分米和7分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37分米B.29分米C.29分米或37分米3.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所有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4.如图,有()个三角形。

A.7B.8C.9D.105.在学习三角形特征时,四名同学分别选取了三根小棒。

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是()。

A.B.C.D.6.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7.下面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5cm、7cm和2cm B.4cm、6cm和8cm C.1cm、1cm和3cm 8.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9.下面各组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4cm 7cm 3cm B.5cm 5cm 1cm C.3cm 6cm 10cm10.房屋的屋架运用了三角形的()。

A.有三条边的特性B.易变形的特性C.稳定不变形的特性二、判断题11.一个钝角三角形里有两个钝角。

12.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5 o,底角肯定是52.5o.13.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14.用长度分别是10厘米、4厘米和3厘米的一根小棒,头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15.判断对错.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三、填空题16.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2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长是5cm,它的腰长是8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18.求角的度数.∠5=°19.李老师用一根27厘米长的铁丝正好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并且三条边长的厘米数是三个不同的质数,这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与最短边相差厘米.2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试卷分析word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试卷分析word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卷共计五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学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生的技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

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

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0%,稍难题约占20%。

二、质量分析参考65人,及格60人,良好10人,优秀39人,高分有21人。

(一)我会断该题内容的正确率较高学生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

(二)我会填这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定义掌握情况。

这部分题中的各题虽然难度较小,但是个别同学丢三落四,以至于错了。

而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关系,临边关系不是很明白。

(三)选择题。

这一部分题目所占的比值不大,但是对于对称图形混淆了,平行四边形不是对成图形,个别学生误认为是对称图形。

(四)实践操作这一部分题目是动手操作题,我在平时上课是也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但是出错率很高,尤其是粗心以至于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个别学生只画了一条,或者是垂线,或者是平行线。

还有就是做已知底上的高,找不到已知的底,做错了高。

(五)我会解这部分也是正确率比较高。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书写极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反思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我们老师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不认真读题,不思考,不检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主要包含了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两个板块。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一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所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单元的另一个内容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错误,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内容: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

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注重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评价建议:本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平均数”,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利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 单元练习(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 单元练习(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A.长方形B.正方形C.三角形2.下面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3.一只蚂蚁从A点开始慢慢爬回家里,它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蚂蚁回家所花的时间()。

A.①号路线时间长B.②号路线时间长C.一样长4.是从下图()张纸上剪出来的。

A.B.C.5.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6.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7.下面图形中,()能找到的对称轴最多。

A.B.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C.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1条对称轴。

9.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正方形D.圆10.下列关于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确定圆的位置B.圆是轴对称图形C.圆周率是周长与半径的比值D.圆的对称轴是直径二、判断题11.人体内部器官图象是轴对称图形。

()12.是从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图形。

()13.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1条对称轴。

()14.这个长方形有4条对称轴。

()15.轴对称图形中,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6.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过圆心.()17.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8.梯形不可能是轴对称图形。

()19.字母A不是轴对称图形。

()20.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填空题21.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形有条对称轴。

23.左图中有条对称轴;如果圆的半径是3cm,那么每个圆的周长是cm,长方形的周长是cm。

24.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25.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营养午餐,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说明: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建议: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四、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五、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说明与建议: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2、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

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

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

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四、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