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目录/C O N T E N T S光学萌芽时期01波动光学时期03几何光学时期02量子光学时期04现代光学时期05PART ONE光学萌芽时期01u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弟子所著《墨经》,记载了光沿直线传播和光在镜面上发射等现象,把物和像的位置及其大小与所用镜面的曲率联系起来。

u所著《光学》,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发射定律。

u和,最先测定了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u发明了凸透镜。

u宋代的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极为丰富的几何光学知识。

u发明了眼镜。

u,凹面镜、凸面镜、透镜、眼镜、暗箱和幻灯等光学元件已相继出现。

PART ONE几何光学时期02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光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同时为了提高人眼的观察能力,发明了光学仪器。

l年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

l和最早制作了复合显微镜。

l年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星体,发现了绕木星运行的卫星。

l年发表《折光学》,提出了用点光源照明时的照度定律。

l年指出入射角的余弦和折射角的余弦之比是常量。

l年在《折光学》中给出用正弦函数表述的折射定律。

l年提出了费马原理。

,基本上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但是早先关于光的本性的概念,是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的。

但从17世纪开始,就发现了与光的直线传播不完全符合的事实。

Ø首先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Ø也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Ø和分别独立的研究了薄膜所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所有这些都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由此也拉开了微粒理论和波动理论关于光的本性之争的序幕以为代表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律沿直线飞行的微粒流•直接说明了直线传播定律•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不能说明衍射现象•不能解释牛顿环•得出光在水中的速度大于空气中的速度的错误结论微粒理论以惠更斯为代表认为光是在一种特殊弹性媒质(以太)中传播的机械波•解释了光的发射和折射定律•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认为光是机械波,没有摆脱几何光学的概念波动理论综上所述,,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同时,由于相继发现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的波动现象,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理论也初步提出来了。

光学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光学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光学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光学加工技术是通过聚光、反射、透射等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加工和改造的一种高精度加工方法。

在现代工业中,光学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精密元器件、光电子设备、化工机械等各个领域。

一、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光学加工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人们使用强烈的阳光来加热、切割各种物体。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加工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1952年,西德和美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发明了激光技术,为后来的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0年代初,人们开始试图将激光技术应用到光学加工领域。

而到了现在,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光学加工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光学加工技术的优势光学加工技术与传统机械加工相比,有许多优势。

首先是高精度。

光学加工技术可实现亚微米级别的加工精度,而传统机械加工却无法达到这个级别。

其次是高效率。

光学加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工艺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成本。

另外,光学加工技术使用激光等光源进行物体加工,不仅不会产生振动、摩擦等危害,而且还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因此,光学加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三、光学加工技术的应用光学加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微电子加工及半导体行业中,光刻机等工艺设备已经成为了生产过程的必备工具。

在航空、航天等复杂零部件加工领域,光学加工技术可以保证高精密度、高品质和光滑度。

另外,在生产高精度光学镜片及显微镜等光学部件方面,光学加工技术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激光加工可以通过去除物体表面一定深度的材料来实现加工。

相较于传统数控加工技术,光学加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产生的表面质量更佳,更适合进行光学方面的应用。

四、光学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光学加工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未来的光学加工技术将会应用在更加高级的物体加工事项上。

同时,光学加工技术还有望和新型材料、新型加工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全面的高精度加工技术。

光学发展简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光学发展简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

从人类社会的诞生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光学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本文将对光学发展简史进行总结,以展现光学在各个时期的重要贡献。

二、光学发展简史1. 萌芽时期光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并利用了光的现象,如墨子的小孔成像实验。

这一时期,光学主要关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几何光学时期17世纪,牛顿、笛卡儿、斯涅耳等科学家开始对光学进行深入研究。

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笛卡儿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为后来的波动光学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光学逐渐形成了几何光学体系,包括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

3. 波动光学时期19世纪,托马斯·杨、菲涅耳等科学家对光的波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这一时期,光学进入了波动光学时期,光的本性逐渐由微粒说转向波动说。

4. 量子光学时期20世纪初,爱因斯坦、波尔等科学家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的量子特性。

这一时期,光学进入了量子光学时期,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成为研究重点。

5. 现代光学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光学技术飞速发展,激光、光纤、光学成像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代光学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三、光学的重要贡献1. 揭示了光的本性光学的发展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光的本性,从微粒说、波动说到量子理论,光学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线索。

2. 推动了科技进步光学的发展为许多科技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如光纤通信、光学成像、激光技术等,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

3. 丰富了人类生活光学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光学显微镜、光学眼镜、光学投影等,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四、总结光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各个时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光学的发展不仅揭示了光的本性,还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光学工程大事记

光学工程大事记

光学工程大事记一、前言光学工程是一门研究光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光的产生、传输、调制、检测和处理等方面。

自从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光学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一些重要的光学工程大事记。

二、19世纪1. 光电效应(1887年)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次观察到了光电效应现象。

他使用紫外线照射金属表面,并观察到了电子的释放。

这个实验为后来研究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打下了基础。

2. 全息术(1948年)1948年,匈牙利物理学家德尼·戈尔利创造了全息术,这是一种记录并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

全息术在军事、医疗和艺术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三、20世纪1. 激光(1960年)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泰德·梅曼在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激光。

激光具有高度的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它在通信、医疗、材料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光纤通信(1970年代)197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线通信。

3. 光存储器(1980年代)19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存储器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光存储器应运而生。

光存储器具有高密度、高速度和长寿命等优点,在计算机存储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全息显微镜(1991年)199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特曼发明了全息显微镜。

全息显微镜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观察样品的三维结构,它在生物医学领域有重要应用。

5. 光刻技术(1990年代)1990年代,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光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刻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微米级图案制作的技术,它在半导体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四、21世纪1. 光学计算(2008年)2008年,美国科学家约书亚·桑德伯格和伊凡·施坦恩发明了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计算方法,称为“光学计算”。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作为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变化和控制的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光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里程碑和突破。

1. 古代光学的起源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光的传播是由于视觉物体发出的“视觉射线”进入人眼中。

然而,直到公元11世纪,光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才开始出现。

2. 光的折射和反射在17世纪初,荷兰科学家斯涅尔斯和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独立地发现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斯涅尔斯提出了著名的“斯涅尔斯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而笛卡尔则提出了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些发现为后来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光的波动理论到了18世纪,英国科学家哈伊根斯和法国科学家菲涅尔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

他们认为光是一种波动,能够在介质中传播。

这一理论解释了许多光的现象,如干涉和衍射。

然而,对于光的性质仍存在一些争议,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才给出了更完整的解释。

4. 光的粒子性和量子力学在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由一些离散的能量粒子组成,这些粒子被称为光子。

这一理论解释了光的电磁性质和光电效应等现象。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光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5. 激光的发明和应用到了20世纪中叶,激光的发明引起了光学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1958年,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汤姆斯和查尔斯·赫舍尔发明了激光,这是一种具有高度聚焦能力和单色性的光源。

激光的问世引发了光学技术的革命,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6. 光学器件的发展随着光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光学器件也相继问世。

例如,透镜、棱镜、光纤等器件的发明和改进,为光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光学器件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光的性质,推动了光学技术的进步。

光学专业发展成长概况

光学专业发展成长概况

光学专业发展成长概况光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其发展成长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光学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学科发展、研究领域、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光学专业的发展成长进行概述。

一、历史沿革光学作为一门科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时期。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对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到了17世纪,光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伽利略、笛卡尔和胡克等人的研究为光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末,光的波动理论得到了发展,杨氏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19世纪,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理论,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

20世纪,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光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

二、学科发展光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光的产生、传播、控制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光学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分支学科,如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光谱学、激光光学等。

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原理,是光学研究的基础。

物理光学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衍射等现象,为光学原理的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光谱学研究光的频谱特性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和光谱技术。

激光光学作为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激光的产生、放大、调制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领域光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应用领域。

在基础科学方面,光学研究探索光的本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光的传播机制等。

在应用科学方面,光学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信息处理、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光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大大提高。

此外,光学在激光加工、光学传感、光学显微镜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四、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信息通信领域,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一、引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索光的行为和性质。

它的发展历程深远,从古代的朴素观察到现代的高科技应用,都离不开光学理论的支撑。

本文将带您回顾光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探索到现代的突破,以及未来的展望。

二、古代光学探索简单光学仪器: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透镜来放大文字和观察细小物体。

反射与折射的初步认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实验观察,初步阐述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中国的光学贡献:中国古代的《墨经》记载了许多关于光学的知识,如小孔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反射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光学发展透镜的改进与应用:文艺复兴时期,透镜被进一步改良,广泛应用于观察、研究和科学实验。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发明:借助透镜组合,望远镜和显微镜被发明,大大促进了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开普勒的光学研究: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色差和视觉的概念,对后来的光学理论有重要影响。

四、光学科学的形成光的波动理论: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提出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现象。

光的粒子理论:同时期,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提出光的粒子理论,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电磁理论的发展: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预测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五、近现代光学的发展量子光学的发展: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概念,为量子光学奠定了基础。

激光的发明与应用: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开启了激光技术的新纪元。

非线性光学的兴起: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非线性效应。

六、光学前沿研究超快光科学研究:超快激光技术被用于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最快过程。

量子光学与量子计算的结合: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调控光的行为,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前沿应用:结合生物医学和光子学的研究,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七、结论光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光学冷加工工艺简介-精品文档

光学冷加工工艺简介-精品文档

光学冷加工工艺简介1.光学冷加工发展现状我国光学冷加工加工技术,虽然有较长历史但具有完整的生产工艺是在1950年以后。

光学冷加工工艺在1950年之前虽然已有所采用,但完整性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光学行业各方面人士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世纪初,我国光学制造业进入了发展的高峰,已形成了很强的生产能力,并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光学制造能力已达到每年可达五亿件以上。

我国光学冷加工的能力在国际上应当是名列前茅的,但我们的生产工艺却是比较落后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大批量生产高精度元件。

(2)不能制造高精度的特种光学零件。

究其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如下:(1)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精度及速度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2)执行工艺规程不够。

(3)没有专门工艺研究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

(4)暂未形成相关的行业法规。

在国际光电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光学冷加工产能均大规模向中国转移。

目前中国的元件制造商主要给亚洲的光电产品制造商配套生产为主。

国内的传统光学加工企业抓住机遇,向现代光学加工企业转型。

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积极合作,国内企业凭借制造成本优势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拉动光学冷加工行业进入一轮高速成长的景气循环,中国大陆成为继中国台湾之后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光学冷加工产能承接地和聚集地。

国内光学元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1)国内企业凭借制造成本优势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2)国家大幅增加了对光学元器件及光电应用的技术研发与投入。

(3)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积极合作,国内的传统光学加工企业抓住机遇,向现代光学加工企业转型。

(4)不少产品的国内市场主要份额已被中国厂家所占据并保持较大数量的出口。

以上这些都为中国光学元件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国内光学元件产业发展势头强硬,但同时有着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1)企业群体庞大,但规模小而分散。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史诗。

自古代的简单光学器具,如透镜和反射镜,到现代的光学仪器,这一领域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不断进步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在光学领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墨子在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230年间就对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和光的反射等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这一原理在现代光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光学仪器制造技术不断发展。

明朝时期,眼镜传入中国,并逐渐被广泛使用。

清朝时期,望远镜、显微镜等更为复杂的光学仪器也被引入中国,并在科学、文化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进入20世纪后,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研制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瞄准镜等。

这些仪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光学仪器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如今,中国的光学仪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天文学、医学、军事、环保等。

同时,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光学仪器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探索、创新和进步的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着光学仪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光学仪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古以来在光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如制造眼镜、放大镜、显微镜等。

然而,直到20世纪初,中国光学仪器产业才真正开始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初至中期
在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的光学仪器制造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西方列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生产,而中国的光学工业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

1902年,中国第一家光学仪器工厂——上海光学仪器厂建立,标志着中国光学仪器制造的开始。

该厂主要生产显微镜、望远镜等产品,并逐渐发展壮大。

二、20世纪后期
20世纪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光学仪器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53年,中国第一家光学玻璃厂——北京光学玻璃厂建立,生产出了自己的光学玻璃。

随后,中国开始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光学仪器产业体系。

这个时期,中国的光学仪器制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光学仪器产业继续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光学仪器制造技术已经达到
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学仪器生产国之一,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还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

总之,中国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

从最初的起步阶段到现在的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光学仪器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光学仪器产业还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吸收等现象的科学领域。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光的性质和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介绍光学的发展历史。

1. 古代光学古代文明中的一些文化和科学领域,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对光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发射说”,认为眼睛发射光线来感知物体。

而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尤卡里斯则提出了“接收说”,认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出的光线。

这两种理论对后来的光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光的传播和折射在17世纪,荷兰科学家斯涅尔斯发现了光的折射现象。

他提出了一条著名的定律,即“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是一个常数”。

这一定律为后来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后,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和英国科学家胡克等人对光的传播和折射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在19世纪,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和法国科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分别提出了干涉和衍射的理论。

杨的干涉理论解释了光的波动性质,而菲涅耳的衍射理论则解释了光通过小孔或者物体边缘时的现象。

这些理论的提出推动了光学的发展,并为后来的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光学仪器的发展随着光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各种光学仪器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17世纪,荷兰科学家哈勃利发明了显微镜,使人们能够观察弱小的物体和生物细胞。

18世纪,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拉特发明了望远镜,使人们能够观测到远处的天体。

20世纪,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器等先进的光学仪器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光学技术的发展。

5. 光学应用的拓展光学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光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尤其重要。

20世纪末,光纤通信技术的浮现,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大大提高,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

此外,光学在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从古代光学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光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以及光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古代光学的起源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古代埃及、巴比伦和中国等地,人们已经开始观察光的现象并进行一些实验。

例如,古代埃及人发现了光的反射现象,并利用反射现象设计了一些光学仪器。

古代巴比伦人则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光的理论。

古代中国的光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的传播和反射方面,一些古代光学书籍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光的性质和光学仪器的描述。

2. 光学的发展与科学家2.1 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光学的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关于光的传播的理论,他认为光是由眼睛发出的一种物质。

然而,这个理论在后来被一位古希腊科学家尤凯里德斯推翻了。

尤凯里德斯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并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论。

2.2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光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伽利略·伽利莱是一位重要的科学家,他进行了大量关于光的实验,并提出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定律。

此外,伽利略还研究了光的干涉现象,并提出了干涉的原理。

2.3 17世纪的光学革命17世纪是光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被称为光学革命。

众多科学家在这个时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萨克·牛顿。

他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分光现象,并发现了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

牛顿还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论,即光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对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光学的应用领域光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光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1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是光学的重要应用之一。

例如,望远镜和显微镜是光学仪器的代表。

望远镜通过透镜或反射镜聚集光线,使得远处的物体变得清晰可见。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引言概述:光学作为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学科,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透镜制作到现代的激光技术,光学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光学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探讨光学的重要里程碑和成就。

一、古代光学1.1 古代光学实验古希腊的光学学派进行了一系列光学实验,如透镜实验和干涉实验,为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古代光学理论古代学者如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对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1.3 古代光学器材古代文明如埃及、中国和印度制作了各种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器材,用于观测星象和进行光学实验。

二、近代光学2.1 光的波动理论17世纪,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干涉和衍射现象,奠定了光学波动理论的基础。

2.2 光的粒子性质19世纪,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粒子性质,解释了光的光电效应,开创了光子理论的发展。

2.3 光的偏振现象19世纪,马吕斯和马克斯韦尔研究了光的偏振现象,提出了光的电磁波理论,为光学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光学3.1 激光技术20世纪,激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光学领域的进步,应用于医学、通信、制造等领域,成为现代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光学成像技术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如显微镜、望远镜、摄影机等,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光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3.3 光学通信技术光学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更加快速和稳定,光纤通信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

四、光学未来展望4.1 光学计算光学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方法,利用光的性质进行信息处理和计算,有望在未来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2 光学传感技术光学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

4.3 光学材料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推动光学器件的性能和功能的提升,为光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B、牛顿(英,1643~1727):建立了光是微粒流的微 粒学说,进行了白光通过棱镜的实 验,提出了光谱、光 强、颜色等概念,观察并研究了牛顿环。
C、李普塞:1608,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粒子:Paticle
D、冯特纳: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波:wave
Ⅲ 、波动光学时期
建立了光的波动理论, 园满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通过迈克尔逊干 涉仪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提出并证实了光的本质就是电磁波
《墨经》光学八条
①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② 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赌)景也。 ③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 ④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景障内也。 ⑤景,木柂,景短大。木正,景长小。大小于木,则景大于木。非独小也,远近。
⑥临,正鉴,景寡、貌能、白黑,远近柂正,异于光。鉴、景当俱就,远近去尒当俱, 俱用北。鉴者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同体处其体俱,然鉴分。 ⑦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 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 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⑧鉴,鉴者近,则所鉴大,景亦大;其远,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景过正,故招。
C、菲涅耳( 法,1788~1827 ):利用杨氏干涉原理补充惠更斯原理而提出了惠更斯-菲涅 耳原理,园满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和衍射现象。建立了菲涅耳公式。 在牛顿物理学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此,他被人们称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
D、马吕斯( 法,1775~1812 ):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建立了马吕斯定律,研究 了偏振光的干涉。
代表人物和成就:
A、惠更斯(荷兰,1629~1695):光的波动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光是‘以太’中传 播的波 动”理论和 次波假设(惠更斯原理)。并园满解释了反射、折射定律和双折射现 象。 B、杨氏(英, 1773~1829 ):最先利用干涉原理解释了白光下的薄膜颜色,设计并完 成 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并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光的波长。提出了 光是横波的假设。 主要贡献:杨氏双缝实验,杨氏模量,视觉和颜色,医学,语言学,埃及象形字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吸收等现象的科学。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光的性质和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观察,逐渐揭示了光学的神奇。

本文将为您介绍光学发展的简史,从古代到现代,概括了光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和发展趋势。

1. 古代光学的起源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古埃及人就开始研究太阳光的性质,并发现了光的反射现象。

古希腊人则对光的传播和折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理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

2. 光的波动理论的兴起17世纪,荷兰科学家胡克和惠更斯等人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

他们认为光是一种波动,能够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这一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随着实验证据的增加,波动理论逐渐被接受。

3. 光的粒子理论的提出在波动理论盛行的同时,牛顿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论。

他认为光是由一种微粒组成,这些微粒能够沿直线传播,并且在与物体碰撞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牛顿的理论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成为光学研究的基础。

4. 光的电磁理论的建立19世纪,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他认为光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波动。

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并为后来的光的干涉和衍射提供了理论基础。

光的电磁理论对于现代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光的量子理论的诞生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他认为光是由一种粒子称为光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解释了光的光电效应和光的发射与吸收现象,并为现代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量子理论的浮现使得光学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确。

6. 光学技术的突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学领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

例如,显微镜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观察弱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望远镜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观测天体和宇宙。

激光的发明和应用也为光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激光技术在通信、医学和材料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7. 光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学领域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学冷加工工艺

光学冷加工工艺

光学冷加工工艺【光学冷加工工艺】一、光学冷加工工艺的历史1.1 起源与早期发展其实啊,光学冷加工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光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认识,比如说通过打磨天然的水晶和宝石来制作简单的透镜。

但那时候的技术非常原始,说白了就是纯手工一点点地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17 世纪,玻璃透镜的制造技术有了一些进步。

像荷兰的眼镜制造商就能够制造出质量相对较好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这为后来光学仪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工业革命后的突破工业革命的到来给光学冷加工工艺带来了重大的突破。

新的机械设备和制造工艺被引入,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精度也有所提升。

比如说,出现了专门用于研磨和抛光的机床,这就好比有了更锋利的“武器”,能把光学元件加工得更加精细。

在 19 世纪,光学冷加工工艺已经能够制造出用于望远镜和显微镜等精密光学仪器的高质量透镜和反射镜。

这一时期的发展,为现代光学技术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二、光学冷加工工艺的制作过程2.1 毛坯制备首先得有个材料的毛坯,这就像盖房子得先有块地一样。

通常会选用光学玻璃或者晶体材料,然后通过切割、铸型等方法,得到一个初步具有形状的毛坯。

2.2 粗磨接下来就是粗磨啦,这一步就是把毛坯表面的粗糙部分去掉,让它大致接近最终的形状。

就好比雕刻一个石像,先把大体的轮廓给弄出来。

2.3 精磨粗磨完了,就得精磨。

精磨会让表面更加光滑、形状更加精确。

这个过程就需要更精细的磨料和更精密的设备。

2.4 抛光抛光是关键的一步,就像给脸蛋化妆一样,让表面变得光亮如镜。

通过使用特殊的抛光剂和工具,把微小的瑕疵和不平整的地方都处理掉,使光学元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三、光学冷加工工艺的特点3.1 高精度要求光学冷加工工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精度的要求极高。

说白了,一点点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光学性能的大幅下降。

比如说,一个透镜表面的平整度偏差一点点,成像可能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就像我们拍照时手抖了一样。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发射、操控和检测的学科,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光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带您了解光学的演进和影响。

1. 古代光学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埃及人就开始研究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他们利用太阳光的折射现象,设计了日晷,用于测量时间。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也对光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提出了“光线是由眼睛发出的”这一错误观点,而亚里士多德则正确地解释了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2. 光的波动理论17世纪,荷兰科学家胡克和赫维留斯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

他们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可以通过干涉和衍射来解释光的行为。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末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论,认为光是由弱小的粒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在一段时间内占领主导地位,但在19世纪被波动理论所取代。

3. 光的电磁理论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杨-菲涅耳和法拉第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

他们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通过振动的电场和磁场来描述。

这一理论得到了实验证据的支持,并成为了现代光学的基础。

随后,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进一步发展了光的电磁理论,并将其与电磁场的统一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

这一方程组成为了电磁学和光学的基础,并奠定了光的波动性质和电磁波的统一理论。

4. 光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用于解释光和其他物质的微观行为。

他认为光的能量是以离散的方式传播的,称为光子。

这一理论解释了光的粒子性质,并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随后,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电效应理论,进一步支持了光的量子性质。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光的相互作用和应用于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5. 光学的应用光学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发展简史-萌芽时期中国古代光学萌芽及发展中国古代对光的认识是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

它起源于火的获得和光源的利用,以光学器具的发明、制造及应用为前提条件。

根据籍记载,中国古代对光的认识大多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大气光学、成像理论等多个方面。

區I光的直线传播1、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墨经》已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指出小孔成倒像的根本原因是光的“煦若射”,以“射”来比喻光线径直向、疾速似箭远及他处的特征动而准确。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写了他做过的一个实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窗外的飞鸢和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他发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

进一步用物动影移说明因光线的直进“为窗所束”而形成倒像。

2、对视觉和颜色的认识对视觉在《墨经》中已有记载:“目以火见”。

已明确表示人眼依赖光照才能看见东西。

稍后的《吕氏春秋?任数篇》明确地指出:“目之见也借于昭”。

《礼记?仲尼燕居》中也记载:“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东汉《潜夫论》中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夫目之视,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

以上记载均明确指出人眼能看到东西的条件必须是光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光不是从眼睛里发出来的,而是从日、月、火焰等光源产生的。

这种对视觉的认识是朴素、明确、比较深刻的。

颜色问题,在中国古代很少从科学角度加以探索,而着重于文化礼节和应用。

早在石器时代的彩陶就已有多种颜色工艺。

《诗经》里就出现了数十种不同颜色的记载。

周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类,其中“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色”。

“间色”则由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势篇》更指出:“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中国古代光学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光学发展情况

一、墨翟在先秦时代,物理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在《墨经》的《经下》中有九条连续的关于光学的命题,每一条均有《经说下》中一条为之进一步解说。

1.《经》景不徙,说在改为。

译:(运动)物体的投影不随(物体)运动,对影来说,是在不断地改投。

《经说》景:光至,景忘;若在,尽古息。

译:光照到,投影就消失;如果投影不因光照而消失,他将永久止息在原处。

本条论述了古人对于影的形成的认识。

在受光物体的后方,光照射不到的区域,便产生了影。

2.《经》景二,说在重。

译:一个物体而有两种影子(本影、半影),是由于它同时受到两个小光源的照射。

《经说》(景)二光,夹;一光,一。

光者(堵),景也。

译: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小光源的照射,就产生两个半影夹持着一个本影;如果只有一个光源,就只有一个(本影)。

光有所遮挡就产生影。

本条记述了中国古代对于本影和半影的形成的认识3.《经》景到(倒),在午有断与;景长:说在端。

译:针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在光束相交汇之处有交点才给出;像的长或短,取决于物体和“端”的关系。

《经说》(景)光之人,煦(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足敝(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蔽)上光,故成景于上。

在远近,有端与於光,故景库内也。

译:光从人体上射出,好比射出来的箭矢一般。

从人体的低部射出来的光射到高处,从人体的高部射出来的光束射到底部。

从足部射出来的光受到前壁的屏蔽,所以成像在高处;从头部射出来的光也受到前壁的屏蔽,所以成像在低处。

人在远处或近处对着针孔(端),则在针孔的后壁就出现一个倒立的像。

这条记录说明,中国先秦时代就已经了解了小孔成像的技术。

4《经》景迎日,说在博(转)。

译:像迎着光源,原因在于有一个反射光线的光体(如平面镜),使入射光的方向反转过来。

《经说》(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

译:太阳(日)的光经反射而回光返照到人(物体),所成都影在人(物体)与日(光源)的中间。

这条是关于反射的认识,当光不是直接照射物体,而是经过一反射体的反射后再照射到物体上时,则此时物体就在光源和影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发布日期:2008-03-05 我也要投稿!作者:网络阅读:[ 字体选择:大中
小 ]
我国光学仪器的加工技术,虽然有较长历史但形成批量生产并具有完整的工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光学冷加工工艺在解放前虽然已有所采用,但缺乏完整性。

解放后经过光学行业各方面人士及职工的努力,方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加工方法。

五十年代初期,光学行业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

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加工工艺主要是采用“苏联”的工艺,设备也是由苏联引的和按“苏联”图纸制造的专用设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内个别厂家由德国引进了先进设备(如铣磨机和光学对中心磨边机),受到这些设备的启示,国内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工艺科研和研制新设备。

首先进行的是研究粗磨机机械化和设计粗磨机,由于设备和工艺的改进,加工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后来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光学工艺的革新受到冲击,刚见成效的工艺革新,就此停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光学冷加工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出了“四化”目标,即毛坯型料化、粗磨机械化、精磨高速化、定心磨边自动化。

经过努力,这些目标全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

光学工业实现了光学冷加工“四化”,为军转民生产光学仪器奠定了有力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当时民用光学仪器生产,又提出了光学零件制造的新四化,即抛光高速化,清洗超声化,辅助工序机械化和辅料商品化。

“新四化”,虽然受到了管理体制改变的影响,在研制设备和进行工艺科研的时间和深度不够理想,但全部实现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点是对光学加工机理和工艺因素的研究和探讨,通过科研人员和课题组的努力,均取得了理想的科研成果。

在光学零件的定摆磨削和光学零件加工中不同牌号玻璃与不同结合剂的丸片之间的合理匹配都在光学加工方面有了突破,引起光学界的重视。

这些科研的成果对光学加工工业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我们进一步提高光学加工的科研水平,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新的创新开辟了道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们光学技术和工艺科研硕果累累的时期。

不但在光学加工的基础理论方面,而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模具,以及辅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如光学加工机理,光学零件加工工艺因素,光敏胶,PH值稳定剂,光学导电膜,易腐蚀玻璃保护膜;PJM-320平面精磨机,QJM220球面精磨机,QJP-100与QJP-40光学中球面与小球面精磨抛光机;光学零件复制法;光学零件超声清洗代替清擦,光学零件真空吹塑包装以及自聚焦透镜制造等等,真是不胜枚举。

这些科研成果,不但通过了部级鉴定,而且均获得子部级奖励或国家发明将。

进入九十年代后,在中国光学行业有了更大的进展,这是由于光学产品出口,光学工艺也随着有了更大的改变和进展。

我们采用了几十年的成盘加工工艺受到了冲击,而单件光学加工在光学批量生产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本世纪初,我国光学制造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进入了发展的高峰,已形成了很强的生产能力。

据有数字统计的资料,我国光学制造能力已超过了五亿件/年,当然这不包括,一些小型民办企业的生产能力。

在亚洲也好,在世界上也好,中国光学冷加工的能力应当是名列前茅的,但我们的技术水平却是比较落后。

主要是表现在不能大批量生产高精度元器件,大部分企业不能长期稳定生产,不能制造高精度的特种光学零件。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a.执行工艺规程不够b.没有专门工艺研究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c.没有行业法规d.没有软件贸易企业,没有“光学工程”的承包单位。

光学加工设备和光学工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孔夫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器”。

这说明设备在工艺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国光学加工设备和国际上光学设备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即脚踏、机动、电动。

基本是两大系列,一是德国系列、二是日本系列。

解放前主要是德国设备为主,即从1936年云光厂成立,从国外引进的德国设备如:单轴粗磨机、二轴精磨抛光机、四轴精磨抛光机、五轴精磨抛光机等。

二是伪满的大陆科学院为维修使用的光学仪器从日本购进的设备。

解放后156项中的西光厂又从苏联购进了光学加工设备、它的原型机亦是德国设备、如ЩМ-500和ЩnМ-350型单轴粗磨机、ЩnМ-350三轴精磨抛光机、ЩnМ-200中型六轴精磨抛光机、和ЩnМ-60小型六轴抛光机以及Ц-2型定心磨边机等。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由长春专用设备厂研制出了GM0.8铣磨机、南仪厂又在七十年代初期研制出GP-5型高抛机(后改成Q835型)。

铣磨代替了粗磨、高抛代替了古典抛光。

这是光学制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代。

此后研制出了PJM-320。

在平面加工方面实现高速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光学加工技术发展来看,我国光学加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分支。

一支就是原五十三工厂承袭德国人的加工技术,基本上就是散粒磨料加工,古典式抛光,而另一分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配合156项援建项目而引进的苏联的加工技术。

它主要包含有散粒磨料粗磨,古典式和准球心抛光,弹性胶盘,柏油抛光模和自准定心磨边。

由古典方法转向机械化粗磨(铣磨)、准球心抛光,是光学制造业的一次重大的变革。

对光学加工改革起着推动作用的是兵器工业“739”会议。

上世纪七十年中期是我国光学制造技术大变革的时期。

八十年代光学制造技术最大变革由成盘加工转向单件加工。

单件加工很早就在日本采用,1983年“北总”是从日本引进PenTaxK1000相机开始引进这种技术和设备的。

而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早在这以前从事劳务出口时,在日本已经接确此项工艺,但由于我们在八十年代初期,虽然引进了设备,而在工艺结构上还不完善,没有相应配套的工装和辅料,所以采用上述设备后,生产效率并不高。

加之当时,生产批量不大,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足够的认识。

但是一些专家看到了此种工艺的特点,它很适合中国国情。

因此北总在1983年于江西召开的工艺研讨会上把它列入了三条高效生产线之内。

这三条生产线即:平面高效生产线(228厂承担)、球面单件生产线(308和598厂承担),刚性上盘球面零件高效生产线(248和原5208厂承担)。

北总在江西开会的同时,机械部决定由沈工所(沈阳仪器仪表工艺研究所)牵头,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南京电影机厂等单位参加研究建立一条刚性上盘最佳参数高效生产线。

由于技改投资强度大,研制单位多力量雄厚,所以很快研制成功,经专家门鉴定认为是国内第一条光学零件高效生产线,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

这样,一时在全国光学行业兴起一股光学零件刚性上盘进行加工的热流。

国内不少厂订购了这种设备(每条生产线含三台Q826铣磨机和四台Q875精磨抛光机)。

此生产线可以完成粗磨、精磨、超精磨和抛光等光学加工任务。

事情总有它的两面性,最佳参数生产线具有高效,精度较高,流水作业等优点,但同时又有一定的缺点,如个别零件(中心特别薄的负透镜等)不能加工,模具制造难度大以及相应配套的辅料需要进口或配套供应等。

这样使这股刚性上盘热很快冷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单件加工的高效生产技术。

这是由于大批量生产引起的,首先“云华”合资厂为进行大批量生产望远镜而引进成套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

由于它的高效和操作方式很适合中国国情,加之是按工艺结构全面引进(即按产品加工要求成套引进设备、技术及辅料),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为了使这一工艺和设备早日实现国产化,二九八厂、南仪厂、光辉厂都投入了一定的力量进行研制。

于1990年研制出了国产四轴单件精磨机。

继之,二九八厂亦研制出了精磨机、抛光机、磨边机等设备。

北总科技局很重视单件加工技术的国产化,在研制
经费上给予了支持,使得单件加工在我国很快的推广起来。

现在单件加工设备已经有了一个较完善的系列。

相应的辅料也有部分能够生产。

单件加工在大批量生产中,目前在中国的光学行业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世界光学仪器行业发展很迅速,同时光电仪器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在光学加工方面除了对批量有较大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加工精度,扩大加工范畴。

因而国内光学工艺方面的专家对非球面加工,自聚焦透镜制造,导波器件制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而且取得了初步成果。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光学行业建立了自己的光学加工工艺,研制出一系列的光学加工设备。

有些设备已成为国内名牌产品,有的已出口援外或外贸出口。

这些设备有Q826、Q875、Q835A、QM-80、YG367、YG368、QA8510等名牌设备,最近我们又研制出了环抛机床和下摆机床。

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光学仪器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各相关专业的发展也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

新的加工技术,新的加工设备都需各专业配合特别是数控技术的配合方能研制成功,我们相信在本世纪初会有更多新的光学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