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探究电路 第4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作业 沪科版
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课件

6、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调 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 物图。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 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 表格中。
6、实验步骤
(3)根据公式
R=
U I
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
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
猜想:电阻大小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还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短有关; 也许与温度有关。
如何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
小的影响。 2、在实验中怎样探知电阻的大小?
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同时 保持电路电压不变。
实验电路图:
2.长短相同而粗细不同的两根导线,把它们串 联在电路里,接通电源后( C )
A.粗导线中的电流大 B.细导线中的电流大 C.通过两导线中的电流一样大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受温度影响。电阻大 小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 改变接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应串联在电路中, 接线注意 “一上一下” 。
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该用什 么方法来研究每一个因素是怎样影响的呢?
确定研究方法 具体做法:
控制变量法
1.控制电阻一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控制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你认为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大小有没有 关系?如果有关系,你认为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答案:有关系 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或者电流可能 跟电压成正比。
沪科版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即:R总=R1+R2
= 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 U1
R1
U2
R2
把R 1 =10Ω和R 2 =20Ω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
压是6 V的电源上,求这个电路中的电流。
U=6V
解:R总= R 1+ R 2
U 6V
I= =
= 0.2A
R 30Ω
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I
I1
I2
R1 R2
U= U1= U2 I=I1+I2
等效
电路中只 有R效果 等效替代法
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I
A
R1
R2
U1
U2
US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I1=I2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U1+U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 IR总 U1 I1R1 U 2 I 2R2
U U1U2
(I=I1=I2)
IR总 I 1R1 I 2R2 R总 R1 R2
联接入此电路。
试一试:利用串联分压的特点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 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向a移动的过程中,关于两表读
数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
A.两表的读数均变大 B.两表的读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3.某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V,接入一个电阻后,电路中电流为 0.6A,该电阻的阻值为_2_0_Ω,若保持电压不变,要使电路中 电流减小到0.4A,应_串_联一个阻值为__10_Ω的电阻。
4.电阻器R1的阻值是4 Ω ,R2的阻值是8 Ω ,并联接入电源电压
为4V的电路中 ,则 总电流是_1_._5A,通过R2的电流是_0_._5A .若 想得到3A的总电流,那么应将R2换成一只_2_ Ω的电阻与R 1并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作业设计新版沪科版202003092194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0分钟)一、选择题1.将R1、R2(R1>R2)按照下列四种不同接法分别接在图中M、N两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接法是( )2.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1与R2串联,则总阻值为( )A.20ΩB.15ΩC.10ΩD.5Ω3.两个阻值分别为6Ω和3Ω的电阻,串联接在9 V的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电流为( )A.6 AB.3 AC.1 AD.0.5 A4.如图所示,R1=5Ω,R2=10Ω,则电压表示数之比是( )A.1∶2B.2∶1C.1∶3D.3∶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a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U甲∶U乙=3∶2。
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的读数为I甲∶I乙= ,R1∶R2= 。
7.用均匀的电阻丝围成一个正方形ABCD,如图所示,其中E为CD边的中点,当B、D两点接入电路中时,阻值为8Ω;那么将B、E两点接入电路中时,阻值为Ω。
三、实验探究题8.某小组四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阻特性,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和问题:他们在完成“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后,接着又将另一电阻R2并联接在电阻R1两端,如图所示,再次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增大一点。
据此现象,他们提出:①猜想:R1、R2两个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一定比R1(选填“大”或“小”)。
②问题:两个电阻R1、R2并联在一起后,这段电路的等效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会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2)探究: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继续实验,先后将两个电阻连接在电路A、B两点上,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相应的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出对应的电阻。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D. 4 Ω
知2-练
解析:把阻值为16 Ω 的电阻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因其 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则四分之一 电阻丝的阻值为4 Ω,四分之三电阻丝的阻值为12 Ω, 所以,两段电阻丝并联后的总阻值
R=RR1+1 RR22=44
Ω×12 Ω+12
ΩΩ=3
Ω。
答案:A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个分电阻的关系
知2-讲
如图7 所示,设电阻R1、R2 并联后接入电路,并联电路 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R1、R2 的电流分别为I1、I2,干 路上的电流为I,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当其两端电压
为U 时,所通过的电流就是通过R1、R2 的总电流(干路 电流),为I。
在并联电路中:I=I1+I2。
■猜想与假设: 由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在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
电阻越小。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
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知2-讲
■证据: ①将一个定值电阻R 接在图6 中的A、B 之间,闭 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
知2-讲
串联电阻
欧姆定律
并联电阻
特点
数量关系
特点
数量关系
④实验现象:I1>I2>I3。
知1-讲
⑤实验结论:串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 阻值都大。
⑥推论:串联电路中,几个导体串联起来,若其中一个电 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大。
(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的关系 ①推导过程:
知1-讲
如图2 所示,设两个串联着的电阻分别为R1、R2,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而串联电
20-第十五章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

1
=+
R1
1
R2=
11
20+30
=605,总电阻R=
60
5 =12
Ω。
答案 C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电阻的串联
1.(2017湖南益阳中考)如图15-4-1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
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
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浮子。当电流表示数越小时,滑动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栏目索引
题型一 串、并联电路的定性分析 例1 如图15-4-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P向右移动 时,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图15-4-1
解析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栏目索引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栏目索引
答案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 点拨 分析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时,先要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接着分析 各电表测量的电学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然后弄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是哪一部分电阻,以及滑片移动后这部分的电阻将如何变化,电路的总 电阻将如何变化;再结合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的变化;然后,用U=IR判断定 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由U=U1+U2判断变阻器两端电压如何变 化。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栏目索引
3.电路中有一根电阻丝,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 B.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 C.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 D.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 答案 D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无关,故减小电路两 端的电压不影响电阻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通过电 阻的电流的大小无关,故增大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影响电阻的大小,故B不 符合题意;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相当于横截面积增大,则电路中的电 阻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串联一根相同电阻丝,相当于导体的长度增大, 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故D符合题意。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原卷版+解析)

电路分压分流作用【典例分析】(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只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3V,R2阻值为_____Ω;再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电流表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思路小结】根据开关的开闭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解题。
【夺冠训练】一、单选题1.(2022·四川成都·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根铜棒的长度相同,乙的横截面积较大,把它们并联在电路()A.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B.甲的电阻等于乙的电阻C.总电阻大于甲的电阻D.总电阻小于乙的电阻2.(2022·江苏江苏·九年级期末)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I-U曲线,从图中可知错误的是()A.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R1>R2C.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在区域Ⅲ3.(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有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乙标有“20Ω,0.5A”,两电阻串联时,两端能加的最大电压是()A.18V B.57V C.34V D.40V4.(2022·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现有两个电阻R1、R2,且R1>R2,下图中电路总电阻最小的是()A.B.C.D.5.(2022·甘肃·金昌市龙门学校九年级期末)以下几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是()A.1Ω和10ΩB.2Ω和10ΩC.0.1和100ΩD.1Ω和100Ω6.(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电路,R1=R2=R3,开关都闭合时,A、B间的总电阻为6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2019—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一、单选题1、用一段锰铜丝绕成线圈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I l, 当用酒精灯缓慢地给线圈加热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为I2, 则A、 I l< I2 B。
I l=I2 C、 I l>I2 D、无法判断它们的大小2、下列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B、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马上切断电源C、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3。
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有关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以及灯泡亮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灯泡变暗ﻫB、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变大,灯泡变亮C、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变小,灯泡变暗ﻫD。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教都变大,灯泡变亮4。
在下列安全提示中与它相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打雷时请勿在大树下躲雨﹣﹣雷击时电流特别大,且易经大树流入大地B。
不能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一般的生活用水是导体ﻫC、高压危险请勿靠近﹣﹣只有高压电对人体才是不安全的D。
洗衣机的金属外壳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5、如图所示,把一个5Ω和10Ω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到电源电压为9V的电路中,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ﻫA、 1。
6A B。
0。
8A C、 0。
53A D、 0。
6A6、把一根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为底边ab的中心。
假如cd 两端的电阻R1为9欧姆,则ab两端的电阻R2的阻值是( )A、36欧姆ﻫB。
12欧姆ﻫC、8欧姆D、0欧姆7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起火时,应迅速用水扑灭B、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线代替C。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D。
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8、有一段导体,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其电阻的是( )A。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复习课件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 U/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 I/A
0.1
0.2
0.3
0.4
0.5
0.6
典题分析三:实验探究专题分析
【例6】小张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 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物图。
(1)闭合开关前,应向 (选填“A”或“B”) 端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 始测量时最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 (选填 “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原因可能是 。 (4)实验过程中,要使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滑动变阻器滑 片P应向 (选填“ 左”或“右”)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 流为 A。 (6)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 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老师看后说其中一 次是错误的。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原因是 。
典题分析三:实验探究专题分析
【例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 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 接人电路。经过测量,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导体 代号
a b c d
长度/m
0.5 0.5 0.5 1.0
横截面 积/mm2
0.4 0.4 0.2 0.2
材料
锰铜合金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典题分析三:实验探究专题分析
1.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 素有四个,一般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每次只让一个 因素发生变化,观察相应的电阻变化。在比较电阻大小时, 通过观察与之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来判断,这种研究 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2.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包括实验原理、电路的 连接、操作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 实验的评估等。特别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学 会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3.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一是伏安法测电阻,二是 其他方法测量电阻。在数据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测定值电 阻和测小灯泡灯丝电阻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探究电路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电阻、变阻器【知识详解】1.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2.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①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②符号:。
③使用:a.能使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b.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c.“看下不看上”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2)电阻箱:①符号:。
②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③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要点诠释:1.电阻是导体的性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3.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典例分析】例1、(2018•某某模拟)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移动时,灯泡L 1和L 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L 1变暗,L 2亮度不变 B .L 1、L 2都变亮 C. L 1变亮,L 2变暗 D .L 1、L 2都变暗【答案】A【解析】甲图中L 1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大,灯泡变暗;乙图中,L 2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但是不会影响L 2支路的电流,所以灯泡L 2亮度不变。
【技巧总结】首先分析两图中灯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甲图是串联,当滑片移动时,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再根据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可以判断灯泡的亮暗;乙图中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滑动变阻器的变化不能引起流过灯泡的电流的变化。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方法】演示法 探究 交流 理论推导【教学用具】电源、相同阻值的电阻、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等【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复习巩固欧姆定律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R U I = ,推导式:IU R = U=IR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I=I 1=I 2=…=I n(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U=U 1+U 2+…+U n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I n(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U=U 1=U 2=…=U n串联或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以此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电阻的串联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两个(或几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电阻(分电阻)大些还是小些?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大些。
猜想对吗?加油站如果用一个电阻R代替两个串联着的电阻R1、R2接入电路后,电路的状态不变,即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都与原来的相同,R就叫做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最新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体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点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十章材料的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一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