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科学1.杠杆word教案(3)

合集下载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2)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2)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2)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2)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2019年整理】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019年整理】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准备 杠杆尺、钩码、支架、测 力计、天平、利用杠杆原 理的工具、有关杠杆的图 片与音像资料 滑轮、钩码、支架、测力 计、线绳、有关滑轮的图 片或音像资料 轮轴、钩码、支架、测力 计、线绳、有关轮轴的图 片或音像资料 重物、木板、测力计、有 关斜面的图片或音像资 料
学生准备 笔、纸、学具
笔、线绳、学具 笔、线绳、学具 笔
二、认识滑 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还 轮 在 生 活 有哪些地方使用滑轮了? 和 生 产 中 2、出示图片:旗杆、吊车、 的应用。 起重机的吊臂、升降晾衣架 等
提问: 他们分别是应用了什么滑
轮的什么原理进行工作的?
3、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起重 机。
4、评价、展示、交流活动。
思考:为什么学校里的旗杆要
实验的,从实验的数据中, 能 实验数据,找规律。
发现什么规律?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质疑
进一步明确
和答辩。
了定滑轮的
5、教师总结:
作用。
我们用定滑轮进行了多
得出结论: 次实验,而且还对实验数据进 完善实验记录, 填写
行了分析。现在我们知道了: 书上第 12 页的结论。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发展学生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2、谈话: 你们小组预测杠杆有什
么作用?你有什么根据呢?
学生活动 假想答案: (1)使用杠杆省力 (2)使用杠杆费力 (3)使用杠杆方便 (4)其他(不省力也不 费力)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 的预测和经验。
3、讲述:杠杆尺的使用方法。 (1)把杠杆尺放在支架上, 学生认识杠杆尺,了解 调整螺旋,使左右平衡,指针 杠杆尺的使用方法。 对准 0 位。 (2)杠杆尺上有等距离的刻 度。为了表达的方便, 可以用 1 个格、 2 个格来表示。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3)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3)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19.杠杆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2020春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教案

2020春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教案

2020春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教案第一单元机械与工具1、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4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杠杆word教案4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19. 杠杆教学目标1.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认识杠杆各部分名称,会使用杠杆做有关杠杆的探究实验;能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按照省力、费力的标准会分类。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杠杆平衡的认识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首先由父子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引入,然后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的是木棒6根、镊子6个、夹子6个、订书机6个、剪刀6个、羊角锤6个、钳子6个、干果钳6个、起子6个、托盘天平1个、杠杆尺6个、钩码若干、课件。

本课的探究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初步认识杠杆的作用,展示杠杆的三点示意图。

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

自由活动中给出了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多幅图片,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拓展活动中先展示了一幅图片《龙虾网与鱼尾巴》,激励学生将杠杆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接着让学生找一找人体中的杠杆,侧重科技与人文。

实际上课过程中,为了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我用阿基米德曾说过的一句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讲述阿基米德为国王创造了一套机械系统,国王用这套系统顺利让大船入海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进一步探究。

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教师设问:现在我端坐在凳子上,谁能把我连凳子给挪动到一边?(学生跃跃欲试)这样咱班谁的力气最大?好你上来试试。

(大力士上台来试,结果不行。

)谁的力气最小?(一个文弱的女生举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这个要求。

(全班学生均露出怀疑的表情。

)看来大家都不相信,这样,你也来试试。

(教师让女生上台,提供给女生一根木棍,并小声地告诉她方法,结果一下子就把教师连凳子给撬了起来。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1)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1)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杠杆课文名称杠杆课时 1 使用意见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3.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种点难点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

难点: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寻找省力与费力的理论根据。

教学准备杠杆尺、木块、木条、测力计、一幅“跷跷板”图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0课,杠杆。

请看第一幅图,一个小朋和他的爸爸玩跷跷板,当你们看到这副场景,对这个游戏有什么想法,哪些同学能提出一些问题,看谁提的多,提的好,提的与今天的课题有直接的联系。

(学生提出问题)1.这个小孩为什么能把这个大人压起来呢?(为什么孩子比大人重量大)2.如果这个大人坐在椅子上能够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3.怎样做能使两个人都平衡(即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4.怎样坐大人能把孩子压起来?怎样做孩子能把大人压起来?二、学生开始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反复做92页下面的图的实验。

看谁能发现问题。

(反复做并且研究3—5分钟)同学们先不汇报刚才的感受,我们先看93页上面的图。

教师讲解杠杆的概念:一根棍子,当像下图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点就是书上的杠杆三个红点,即重点、支点和力点。

被撬的重物叫重点,支撑杠杆的点叫支点。

用力的点叫力点。

刚才同学们所做的试验就是杠杆原理。

(学生做第二个实验)当你们把第一个实验的发现写出来后,就继续做第二个实验,就是93页和94页的两个图,这个也是杠杆原理,请同学们不断改变重点与支点的距离,力点与支点的距离,看能发现什么?把实验的记录写书上,特别是测量的数据。

三、学生汇报交流:第一个实验的发现,就是杠省力。

当力点与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与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力点与支点距离小于重点与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优质教案】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3)

【优质教案】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3)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19.杠杆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科学1.杠杆word教案(2)

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科学1.杠杆word教案(2)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Word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Word版
钳子、剪刀、锤子、天平、小推车、跷跷板、门等
刚才同学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杠杆器械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问题。另外,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艺术品(工艺制品),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你能动手制作一个杠杆相关的作品吗?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其实,我们的身体构件里也包含了很多杠杆结构,课下,同学们在活动身体时可以留意观察:找一找人身体中的杠杆。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杠杆,及什么样的杠杆省力,什么样的杠杆费力,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杠杆?
谁能画一画哪种杠杆省力?哪种杠杆费力?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习到了什么样的杠杆是省力的,什么样的杠杆是费力的,不过我发现大家制作的杠杆都是支点位于力点和重点的中间,那如果支点位于力点和重点的一侧时,杠杆如何平衡呢?哪种省力?哪种费力呢?大家可以先猜一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杠杆》
大家能不能利用自己制作的杠杆过程中大家有什么发现?
那大家觉得杠杆有什么作用呢?
到底杠杆能省力还是费力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教师出示杠杆尺——提醒学生在利用杠杆尺之前要先将杠杆尺调平衡)
如果我们在支点的一边加上砝码来代替重物时,大家能想办法让砝码所在的杠杆平衡吗?需要加多大的重物呢?
四、课后拓展,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杠杆》word教案 (2)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杠杆》word教案 (2)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5)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5)

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19.杠杆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几点做法。

1.科学探究,兴趣必先行。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儿童来说,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与现象充满好奇、充满疑问,总想弄个究竟。

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这一年龄阶段特征恰恰是我们最宝贵的教学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营造情境,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这节课,选择班内力量悬殊的两位学生来完成这项比赛,令人大跌眼镜的比赛结果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科学探究,方法需指导。

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小学科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所进行的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学习、应用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的各种活动。

学生正是在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中掌握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了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但由于年龄阶段的限制,他们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家那样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自己作为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是科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开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实事求是地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与评价,一是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二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给学生以激励;三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与适切度、价值性;四是进行问题筛选,为下一步科学探究作好定项。

【小学科学】2020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3)

【小学科学】2020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3)

【小学科学】2020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3)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19.杠杆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小学科学】2020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

【小学科学】2020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

【小学科学】2020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1.杠杆》word教案(2)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19.杠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

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演示1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

②汇报实验结果。

(填出演示记录表)
(4)讨论。

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②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讨论后填写思考题。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

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

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三)布置作业
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