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优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优质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解读“和”的内涵。

2.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探寻“以和为贵”的真谛。

3.以“和”为活动宗旨,在全班交流讨论,举办班级讨论会。

1课时一、激趣导入中文里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调”等富含哲理的成语。

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

“和”到底是什么?为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我们又应该怎样传承“和”文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和为贵!(板书:以和为贵)【设计意图】从“和”字相关的成语入手,引发学生对“和”的含义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阅读材料,探“和”之义1.材料探究师: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何理解其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呢?我们来看看古人对这句话的解读,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P130虚线框内的几则材料,说说你对这几则材料的理解。

(生齐读并交流明确)预设皇侃认为,“和”的意思是内心平和不争,“不同”的意思是人各有志;“同”指的是“小人为恶如一”,“不和”指的是喜欢争斗。

朱熹认为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

相反因为小人之间有贪图私利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和因义起,同由利生”的传统解释显示了某种局限性。

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

2.解“和而不同”(1)透过这几则材料,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理解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呢?(生交流明确)预设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以和为贵》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以和为贵》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精品教案活动背景中国文化崇尚“以和为贵”: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说“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和”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人类在21世纪所共同面临的冲突,错综复杂,千头万绪。

概括起来有五大冲突和危机:一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及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社会的冲突及其人文危机;三是人与人的冲突及其道德危机;四是人的心灵冲突及其信仰危机;五是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其价值危机。

“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是化解这五大危机的利器。

事实上,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都离不开“和”的价值守则。

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

可以说,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优秀的文化思想需要他们来继承和发扬。

所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亲自去实践,做一个处处“以和为贵”的理智、豁达的青少年,是很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和”文化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深入人心。

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无不体现着一个“和”字:与他人交往“以和为贵”、团结同学、班级要有凝聚力,和睦家庭,和谐校园,华夏一心、众志成城……这些渗透于中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教育,都是“和”文化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这样的教育,已经点点滴滴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像一颗颗种子,等待着发芽、成长。

所以,我们的这次实践活动,相当于给学生心中的种子浇水、施肥,使根植于学生心底的“和”文化的种子早日生根、发芽。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交际能力和生活阅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增加,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有能力完成搜集资料、合作探究、整合辩论等各种活动。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后作业、拓展阅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拓宽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 级语文下册第六单 元综合性学习以和 为贵教学设计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和为贵” 的含义和重要

了解如何运用 “和为贵”的 理念解决实际
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沟通
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学 生分组讨论, 分享自己的观
点和想法
角色扮演:学 生扮演不同的 角色,模拟情 境进行对话和
交流
课堂辩论:针 对某个话题展 开辩论,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表达能力
互动游戏:通 过游戏的方式, 增强学生的参
与度和兴趣
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结以和为贵的重要性 强调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注意事项:注重 学生的参与和体 验,避免单纯的 灌输式教学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理 解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பைடு நூலகம்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 力和合作精神。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年月日教学过程二、活动指导活动内容:1.借助工具书,研究“和”相关的材料,分析“和”在当下的社会意义。

2.搜集“以和为贵”的例子,了解“和”在当下有哪些例子和作用。

3.以“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巩固你的理解。

三、活动示例1.(一)寻“和”之用“和为贵”的例子1.蔺相如和廉颇将相和的故事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

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

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

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

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惭愧,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

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1、自学认知材料6 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

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

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

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1.阅读材料1到材料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A.家庭和睦,国家自然就安定。

B.是否建设优良家风事关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C.“家风”能够影响“国风”,但影响不大。

D.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尚人格需要良好的“家风”。

点拨:材料3已说明“家风”对“国风”有着深刻的影响。

2.材料5是校刊中的一幅插图,请根据这幅图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示例: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是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题是“和”,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理解“和”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和谐价值观。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各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和”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运用“和”的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的内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和”的内涵和价值,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和谐价值观,培养和谐个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的内涵和价值,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的内涵,将“和”的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和”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和”的内涵和价值。

高。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和”的内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5.实践运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和”的价值观,培养和谐个性。

6.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和谐价值观。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和”的内涵和价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和”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对一些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和”的深层含义和价值,可能还有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和”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和”的意义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和谐观念,提高和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和”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如何将“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和谐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和”的意义。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了解“和”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和谐的场景,如家庭和睦、友谊长存等,引导学生思考“和”的意义。

然后,提问学生对“和”的理解和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和”的价值。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和”有更深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理解和掌握“和”的意义。

在每个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小组的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对“和”的理解。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以和为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并能根据自己的思考,用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2.查阅资料或者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比较异同,从而探寻出“以和为贵”的真谛。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和”的理念,提高对“和”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家和万事兴。

”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和”,等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因“和”而更精彩。

二、活动一:探“和”之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当然,重视“和”的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

借助工具书,理解下面的材料,小组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1.“和”与“同”的区别①“和”就是心胸宽广,即“心不争”;“同”就是亲附偏袒。

②“和”起于“义”,“同”产生于“利”。

③“同”是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和”是相对的统一,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不同的因素通过调节而达到的统一与平衡。

2.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古人论述“和而不同”这一思想时,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先阐述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对比中,使“和”与“同”的区别得以清晰体现。

然后以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和”与“同”的区别,从而使读者充分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思想的内涵。

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八8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教案Word版

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八8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教案Word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一、导入新课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

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1.“和”故事接力赛。

教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

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

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那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生:《司马徽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

”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

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

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生:《杨翥(zhù)卖驴》(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生:《于令仪宽偷》(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

探究“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3.学习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4.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训练、培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分析交流法、展示成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

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二、探“和”之义1.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

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1)理解材料的大意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而暗地里却不服气,有时还会拆人家的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探“和”之义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

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2.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

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3.“和”的含义丰富多样,可概括为:和谐、和顺、包容、平和、相生相克、相成相济……4. “和”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二、寻“和”之用1.“和”的社会意义:“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有关“和”的故事:司马徽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

”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

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

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六尺巷: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

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课程目标
1.了解“以和为贵”的意义与内涵
2.学习领悟古代智者的和平思想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知识准备
1. 词汇
•和睦:和谐、平安相处。

•争吵:争执、吵闹、争斗。

•诚挚:真诚、真实。

•心平气和:内心安定,心平气和。

•解决:处理好、做好、完成。

2. 阅读
•《论语》: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孟子》:明哲保身,仁者无忧。

三、教学过程
1. 讲授
•了解“以和为贵”的意义与内涵
•学习领悟古代智者的和平思想
•讨论课文中的案例:这是一则典型的和睦相处的案例,学生可分小组讨论,然后展开班级讨论。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责任感
2. 实践
•通过游戏等小组活动,让学生体会“以和为贵”的意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自行组织在班级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后拓展
•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读完相关书籍后,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以此巩固所学知识点
•观察周围案例: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发现身边发生的许多和睦、和平相处的案例,并在课下汇报分享。

同时,感受和记录下许多和睦的场景。

五、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更容易体会“以和为贵”的概念和内涵。

•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加强,能自觉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此单元是古诗文教学单元,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能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还要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

通过学习此单元,学生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和主题上说,有的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状态的反思。

综观此单元的选文,无论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还是儒家对学习之道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期望;无论是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还是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都是一种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这样的精神滋养,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感受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我们还可以欣赏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强。

综合来看,八下第六单元的文言文教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已经经过了七年级和八年级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语积累,也形成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具备了品味文言文语言的能力。

所以此单元所选的课文,不只限于浅显易懂的故事性题材,还体现了情趣、理趣、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教案: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和谐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态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友善、乐于合作的精神,树立和谐相处、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谐与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文具等。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教师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一些团队合作成功的案例,如奥运会上的中国女排、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和团队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团队合作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c.让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小组探讨,然后请几组学生口头汇报讨论结果。

2.学习(30分钟)a.教师介绍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综合学习的重要性。

b.向学生讲解综合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知识、技能、态度、思维和能力。

c.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综合学习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综合学习解决问题。

d.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讨论和分享他们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综合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

3.拓展(20分钟)a.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并要求他们运用综合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进行问题解决。

b.指导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协助他们克服在团队合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c.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经验和总结。

4.练习(10分钟)a.教师设计一些与和谐相处和合作有关的小练习,如小组内互动、小组间竞争等。

b.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和分享的态度,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合作解决困难。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以和为贵”,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理解和谐社会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和谐价值观。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这些文章都体现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追求,从而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文,对古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外,学生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需要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阅读并理解本单元的古文,掌握基本的古文阅读技巧;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追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谐社会的观念,认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古文的阅读和理解,特别是文言文的断句、实词、虚词的运用。

2.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如何将古文中的和谐社会理念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古文,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古文的理解,共同解决问题。

3.对比分析:将不同文章中的和谐社会理念进行对比,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4.讨论法:全班同学就和谐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树立和谐社会的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本单元的古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的古文,了解文章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讲故事,探究“和”之意义-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一、活动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实践性活动作业正是在双减背景下应运而生。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在活动过程中,都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查阅资料到整合素材,再到课堂上“飞花令”、“书写毛笔字传承‘和’的思想”到请很多同学谈自己的看法,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进而锻炼同学们的主体实践性。

另外,活动课还担负着同学们德育教育的责任,本活动设计注重从课本上的“以和为贵”出发,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和”的深刻内涵,激发同学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

联系实际,将“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跟植入同学们初步建立起的价值观中,进一步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依托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以和为贵”是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级语文教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实践性活动。

通过创设与“和”有关的任务,让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由古到今、由浅入深,挖掘出“和”丰富内涵的发展;通过查阅资料、主动收集、自主思考、积极表达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主体意识,从而体验到本次综合性活动的趣味、价值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材以古代诗词、成语、故事等形式,展现了“和”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培养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将“和”文化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古代诗词、成语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诗词、成语、故事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和”文化的内涵,能够运用相关的诗词、成语、故事等。

2.难点:如何将“和”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和”文化的历史渊源、诗词、成语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相关诗词、成语、故事等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和”文化的历史渊源,呈现相关诗词、成语、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巡回指导。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目标导航】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2.交流“和”,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理解古今“和”的多样性思想内涵;3.运用“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汲取营养。

【课时安排】1课时自由组成小组,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学生绘画,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新课导入】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做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和”为主题,同学们可以相互探讨一下“和”在你们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重点解读】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准则。

1. 探“和”之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当然,重视“和”的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

“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不乏精彩之见。

搜集资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思考“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2. 寻“和”之用“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这里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和蔼”等。

“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和为贵”原则在生活中的体现。

搜集能体现“和为贵”的例子,可以是身边的事,也可以是历史故事,从中搜寻“和为贵”的真谛。

张英的打油诗,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以和为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将“以和为贵”的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际操作。
-对比不同文化中和谐观念的理解。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开放心态去接纳和理解其他文化,需要提供丰富的跨文化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与分享。
-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其他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举例:对比中国“和为贵”与西方“和平共处”的理念,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和谐观念的共性与差异。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和”的文化内涵。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体会到“和”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讨论来加深理解。
-诗词中和谐意境的把握。对于诗词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需通过对比、赏析等方法帮助学生领会诗词的深层意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和”的基本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是指事物之间的协调、和谐。它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原则,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以和为贵”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和”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的多元化思想内涵。

2.从文化典籍、历史故事中正确把握“和”与“同”的区别与联系,并理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3.知行合一,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以和为贵”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了解“和”的多元化思想内涵;自觉践行“以和为贵”的思想。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而不同”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1、设计调查问卷,依据统计结果布置活动任务。

2、指导学生上网搜集查阅“和”文化相关资料。

3、划分活动小组,安排学生录制小视频,制作 PPT,准备课上交流。

4、下载奥运开幕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播放视频。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同学们,这是老师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截取的一个片段,视频主要展示的是“活字印刷术”。

2、交流,激发兴趣。

大家注意到了吗,表演者呈现出来的是什么字?如此盛大的赛事,表演者用三种字体,三次向世界呈现“和”字,有什么深刻意义呢?小结:同学们,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文化源远流长,意蕴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文化,去感受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思想魅力!(板书)(设计意图:本班学生大多是“奥运宝宝”,课堂导入——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呈现“和”字的视频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出“和”文化。

)二、探“和”之义1.“和”之字源汉字的演化承载着历史, 5000 年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和”字。

汉字的“和”最初的写法是怎样的?有什么含义呢?请一组同学展示 PPT,并讲解“和”之字源。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一组同学搜集整理资料,动制作 PPT。

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理解;同时,上台讲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和”之内涵(1)出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和”文化的资料。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字逐渐衍生出丰富的内涵,并广为所用。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如何实践“和”的理念。
详细描述: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不同的观点,通过 观点的碰撞,加深对“和”的理解,提高批判性思维
能力。
总结词:互动交流 总结词:观点碰撞
总结环节
总结词:回顾总结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强 调“和”的重要性和意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01
详细描述:布置与“和”有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心得 体会、搜集相关资料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
设计一些与“和”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 ”的理念,加深对“以和为贵”的理解。
提供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如相关网站、电子书籍和学术论文等 ,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
自我反思
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以 及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等。学生可以制定一个自我评价表,列出各项评价指标,逐一进行打分或写评语。
引导学生树立和谐、友善的人 际关系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 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和”的内涵和实践 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 社会责任感。
02
教学内容
《以和为贵》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培养 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需要引入《以和为贵》 这一课题。
实际生活中。
04
03
总结词:布置作业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教学策略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 和”的理解,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 到的“和”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

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
1.“和”故事接力赛。

教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

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

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那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
生:《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

”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

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

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生:《杨翥(zhù)卖驴》(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生:《于令仪宽偷》(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小结: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
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

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2.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的“和”文化。

明确:“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目标导学二:寻“和”之用(谈看法)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明确:“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目标导学三:为“和”宣传(拟标语)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明确: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④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⑤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⑥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⑦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⑨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三、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