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河流三角洲分析
三角洲形成原理
三角洲形成原理
三角洲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地貌形态,通常出现在河流入海或湖的入口处。
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内的沉积作用。
当河水流经山脉和丘陵地带时,它们会带着大量的沉积物,如沙粒、泥土和碎石。
当河流进入较平坦的地貌区域,速度减慢时,它们就开始沉积这些沉积物。
在河流达到水体的边缘时,水流的速度会显著降低,这导致了挟带的沉积物沉积在这个区域。
由于沉积物的沉积,河流的底部逐渐上升,形成了一个扇形的三角洲。
河口处的三角洲形成了一个广阔的河口平原,这里的沉积物非常丰富。
在三角洲的周边区域,水域也变得相对浅,这为许多水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良好环境。
三角洲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和圆扇形三角洲,这取决于河流带来的沉积物特征以及海洋或湖泊的特点。
三角洲地区的母质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上游的山脉和丘陵地带的侵蚀,这些沉积物通过河流衔接进入海洋或湖泊。
三角洲内的沉积物也会不断堆积,沉积层会逐渐增厚,形成特征鲜明的层状结构。
除了河流的沉积作用,潮汐和海浪也会在三角洲形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它们可以改变河口区域的沉积模式,并对三角洲的
形态进行调节。
总之,三角洲形成是由于河流带来的大量沉积物在河口区域沉积,并在时间的积累下逐渐形成了扇状的地形。
通过了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演化过程。
秦皇岛地区河流三角洲现代沉积考察
冀东和秦皇岛地区典型现代沉积精细考察研究一、立项依据及意义“现代是解释过去的钥匙”已成为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的共识。
比较沉积学、现实主义和“将今论古”的方法论已深入到地壳表层研究的各个领域。
近20年来,国内外在研究沉积物的成因、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模式,以及沉积体系、沉积学的研究方法,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这主要应归功于大规模现代沉积的考察和研究,以及大量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进展,使沉积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各大学和石油公司就十分重视现代沉积考察和地面露头研究,并作为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联合委员会(AAPG)的石油地质科技人员进行培训的重要内容。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七五”和“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很重视通过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精细调查研究,以应用现代沉积和古代沉积的研究成果建立储层精细地质模型,实现储层表征技术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这些研究对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和西部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乃至二次采油都有重大实际意义。
大庆油田的开发层系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储层。
冀东和秦皇岛地区背靠燕山,面临渤海,现代沉积地质现象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构成为三角洲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这一地质特征与大庆油田油气开采的目的层有一定的可比性。
通过对冀东和秦皇岛地区三角洲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的现代沉积考察研究,将今论古,进一步增强考察人员对沉积相理论的感性认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深化对沉积概念、地质模型的理解,提高对各种沉积相带的判别能力,促进精细地质研究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适应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考察研究内容及主要路线课题主要考察研究冀东的滦河流域、秦皇岛地区的昌黎—山海关的渤海海岸,柳江盆地等区域的古代沉积和现代沉积典型地质地貌的特征及沉积作用。
(一)内容包括:1、冀东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1)主要考察滦河现代沉积体系。
滦河现代沉积体系国内驰名,地质现象丰富。
河口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河口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三角洲形成的原因:是在河流作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
结果。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如果入海口附近河段底部坡度较小,再加上海水的顶
托作用,河流速度会急剧降低,造成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沉积,便会形成三角洲。
1、决口扇的作用(转移的突破口)。
2、天然堤的促进作用(保驾护航)。
3、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主河道也可以回到原来三角洲废弃的地区,产生新的三角洲,最后形成三角洲体系。
地理特征:
1、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
2、而存有一些河流轻易在陆地上冲积出来三角洲,而又未流至其他水系,这样的三
角洲叫做内陆三角洲,就是内陆河流三角洲的一种。
3、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
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三角洲沉积储层是流域内最为丰富的沉积体系之一,它深受很多表层沉积物的影响,在缓解洪涝灾害、生态建设、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三角洲沉积储层的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结构描述1、沉积物结构三角洲沉积储层中的沉积物大多以砂、泥及其组合的方式存在,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
2、、沉积物粒度特征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比较多样,大多存在砂、粉砂、砂粒和粒状细粉,比重通常在2.6~3.3之间,颗粒沉积总量一般在10%以上。
3、岩相特征三角洲沉积储层大多数由泥层、砂层、泥砂层以及石英屑层组成,其中,随着深度的增加泥层和砂层的比例会随之变化,且特征缓坡场地和展开砂岩地带也常常存在。
二、沉积物的渗透特性1、渗透率变化特点在不断增大深度和变化比例时,渗透率会不断变化,有较大变幅,且开采深度较大时,渗透率变化趋势也比较明显。
2、层间渗透率变化三角洲沉积储层的层间渗透率变化,主要受岩层的厚度、渗透率、粒度、密度以及包含的各种成份的变化影响,存在明显的层间渗透率差异。
三、水力特性1、渗流特性三角洲沉积储层也多受水渗流的影响,渗流特性的变化会影响储层的渗流量。
2、储层厚度变化储层厚度变化也会影响渗流特性,厚度变化越大,渗流速度也会越快。
3、渗流量评价三角洲沉积储层的渗流量,需要综合考虑渗透率、储层厚度以及渗流特性,以此来衡量其各项水渗流性质。
综上所述,由于三角洲沉积裂缝储层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采前应深入研究其内部结构、沉积物粒度特征以及岩相特征,以及时识别层间渗透率变化,并回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以此深入了解三角洲沉积储层。
【高考区域地理】高考地理经常考的世界十大三角洲
【高考区域地理】高考地理经常考的世界十大三角洲三角洲是一种地球上常见的地表地貌,即河口冲积平原。
江河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高的海水时,便凝絮淤积,逐渐形成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发展成为三角洲。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来看,像一个三角形,顶部指向河流的上游,底边为其外缘。
一般来说,在世界各大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存在一个三角洲。
本文就从地理的角度带您了解一下世界上十个面积比较大的三角洲。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面积有6.5万平方公里,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东部,南临孟加拉湾,属于印度和孟加拉国。
该地区汇集了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就是雅鲁藏布江),平均海拔仅有10米,尽管这里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容易引发洪水,但依然拥有超过3亿的人口,人口密度极高。
肥沃的泛滥平原使得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农业。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面积约有5万平方公里。
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散部分着一些孤山残丘。
长三角的地理主体是太湖平原,以太湖为中心,宛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这里也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河川纵横,湖泊众多,人口稠密有1.56亿人。
它的经济地位很高,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面积有4.4万平方公里,位于越南最南端和柬埔寨的东南,是越南地理最富饶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海,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最后在越南注入南海。
该三角洲的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泽,是东南亚和越南主要的产米区。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旧称粤江平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共同冲积而成的一个大三角洲,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面起伏比较大,中部为平原,在广州以南、中山以北,四周为山地、丘陵和众多岛屿组成。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河口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河口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当河流奔腾着汇入海洋时,在河口处常常会形成一片独特的地貌——河口三角洲。
那河口三角洲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要理解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首先得从河流本身说起。
河流就像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它在上游的山地、高原等地侵蚀着地表,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砾石等物质一路向下游流淌。
当河流快要到达入海口时,由于河道变得开阔,水流的速度逐渐减慢。
这就好比一个奔跑的人突然放慢了脚步,原本紧紧抱在怀里的东西就容易掉落下来。
河流中的泥沙也是如此,水流速度减慢使得它们失去了被继续携带前行的动力,于是纷纷沉积下来。
同时,海水的顶托作用也对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当河流注入海洋时,海水会对河水产生一定的阻挡和顶托,使得河水的流速进一步降低,这就为泥沙的沉积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而且,河流在入海口处还会发生分汊现象。
由于地形、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可能会分成几条支流,各自流淌。
这样一来,水流的能量进一步分散,泥沙也就更容易沉积下来,逐渐堆积形成一个个沙岛或者沙嘴。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下来的泥沙越来越多,逐渐堆积成一片广阔的陆地,这就是河口三角洲的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补充和堆积,使得三角洲不断向海洋方向扩展。
不同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在形态和规模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一些大河由于流量大、含沙量高,形成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广阔,如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
而一些小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可能相对较小。
此外,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还与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海洋的潮汐、波浪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河流的流量和含沙量发生变化,或者海洋的潮汐、波浪作用增强,都可能会影响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和形态。
河口三角洲地区通常是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地方。
这里的土壤富含养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同时,河口三角洲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
然而,人类的活动也可能会对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过度的开垦、围垦可能会破坏三角洲的生态平衡,导致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人类活动对典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黄河和海河三角洲
人类活动对典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黄河和海河三角洲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在近150年来淤积、泛滥、改道过程中形成的。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的演变产生着愈来愈强烈的影响。
由于水少沙多,入海河道单一但十分不稳定,过去150年里发生了11次较大的改道。
为了开发油田、修建基础设施和发展城市,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河道的工程措施。
这对于三角洲的演变和造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海河水系诸河流都变成了季节性河流,仅在发生大洪水时有径流入海。
由于海河入海河口数与水沙比不适应,潮流海浪将泥沙输入河口淤积,造成这些人工河口的严重萎缩。
人类活动要维持生态平衡,避免过度开采水资源,不要使黄河变成海河样的季节性河流。
扇三角洲_辫状河三角洲_曲流河三角洲对比分析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西部前陆盆地中的大多数油气田都有古代三角洲沉积。
目前,依据进人蓄水盆地(海或湖)中地表径流类型可划分出3种基本的三角洲类型,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
(l)扇三角洲。
形成发育的地质背景是源近流短,冲积扇直接入湖。
它既可以发育在断陷湖泊受同生断层所控制的湖盆边缘一侧,也可以发育在坳陷阶段,沿湖盆短轴方向湖侵范围逼近源区的近源陡坡一侧的湖岸地带。
实际上形成扇三角洲的关键性背景条件是湖泊水体逼近物源区且地形坡度陡。
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中通常发育泥石流、辫状河道等沉积微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发育碎屑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前扇三角洲的前三角洲泥沉积中通常会含一些粗颗粒。
扇三角洲体系中,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要的沉积特征。
沉积物粒度普遍很粗,以砂砾岩为主,河道沉积不发育,往往呈小的透镜体分布在重力流沉积物中,为扇面上洪水期形成的短暂河道产物。
沉积物入湖后受湖浪的改造作用微弱,河口砂坝不发育。
物源近、丰富,为阵发性灾变事件供给的结果。
(2)辫状河三角洲。
形成发育的地质背景与扇三角洲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即沿湖盆短轴坡度较陡和较近源。
同时,也存在明显不同。
首先,形成辫状河三角洲需要的是坳陷型湖盆较陡边界,或断陷型湖盆较缓边界。
其次,与源区有一定距离。
这样的背景下,决定了入湖的冲积体是辫状河沉积体而不是曲流河或冲积扇沉积体。
辫状河道向水下延伸,形成前缘亚相中占绝对优势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在水下分流河道中也同样发育各种牵引流沉积构造。
(3)曲流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是沿盆地长轴方向,在坡降缓、斜长的古地形等条件下,源远流长地巨大的定向曲流河携带大量泥砂进入湖盆,在河湖作用过渡带形成三角洲沉积体。
与浅水湖泊三角洲形成背景不同之处是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湖盆底床坡降偏大,水体偏深,湖泊水体对河流可形成明显的顶托作用,所形成的三角洲体系不单是有分流平原组成,而且发育河口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的沉积单元。
河口三角洲形成机制的有效分析
• 3.河口处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泥 沙不易沉积。
• 分布规律: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 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 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2.分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板图 略)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 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河流到达 海岸入海口时,由于地势平缓,水流比 降减小,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 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 成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形成机制的有效分析
霍邱一中 王明中
一、展示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 洲遥感图,导入课题
二、展示问题 ,自主学习
• 1.描述河口三角洲的概念、分布规律和地貌 特点
• 2.分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三、提问,板图引导分析
• 1.描述河口三角洲的概念、分布规律和地貌特点
• 概念:河流流入海洋时,因流速减小,所携带泥沙大 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四、探究学习,归纳总结
•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 1.泥沙来源丰富 • 河流泥沙量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 •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小,河流携带泥沙不能被
波浪和洋流带走。 • 3.河口外海滨地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五、灵活运用,知识迁移
• 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的原因?
• 1.主要流经地势河口处的泥沙少。
三角洲形成原因高一知识点
三角洲形成原因高一知识点三角洲是指河流在汇入湖泊、海洋等水体时所积聚的沉积物形成的三角形地带。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一、河流流速减慢当河流流速减慢时,固体颗粒悬浮在水中的时间增加,会导致颗粒的沉积。
河流流速减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水体淤积:由于河流上游源头区域的地面坡度逐渐降低,水流速度减小,导致了悬浮颗粒的沉积。
同时,上游进入河道的支流也会为水体带来更多的悬浮物质,进一步降低了流速。
2. 水力拖曳力减小:河水在弯曲、转弯的地方产生旋涡,使得悬浮颗粒在水流中受到水力拖曳力的作用,导致沉积物减少。
而在三角洲地区,水流变得较为平直,减小了水力拖曳力,有利于沉积物的沉积。
3. 沉积物积聚:河流水体携带的颗粒越细小,沉积速度越慢。
因此,在河流流速减慢的情况下,容易形成三角洲。
二、河流携带能力降低河流携带能力的降低会导致沉积物的沉积,进而形成三角洲。
以下是影响河流携带能力的因素:1. 河流流量减小:水量减少将导致河水流速下降,减小了其携带能力。
2. 河床梯度降低:当河床的倾斜度降低时,河流的流速减小,携带能力也会相应降低。
3. 流域土壤可蚀性增加:流域的土壤可蚀性增加时,河流将携带更多的颗粒物,增加了沉积物的可能性。
三、河流输沙与沉积物沉积不平衡河流输沙与沉积物沉积不平衡也是导致三角洲形成的一个原因:1. 输沙量超过沉积量:当河流输沙量超过沉积量时,多余的颗粒便会沉积在河床上,逐渐形成三角洲。
2. 沉积量超过输沙量:由于输沙量减少或沉积物增加,河床上的沉积物将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三角洲。
四、海洋湖泊环境影响海洋湖泊的环境也会影响三角洲的形成:1. 水体深度变浅:当河流进入水深变浅的海洋或湖泊时,水流减慢,容易导致沉积物的沉积,从而形成三角洲。
2. 海洋或湖泊对降水的接纳能力减弱:当海洋或湖泊对来自河流的降水排放的能力减弱时,沉积物将会积聚在河口,逐渐形成三角洲。
综上所述,三角洲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携带能力降低、河流输沙与沉积物沉积不平衡以及海洋湖泊环境的影响。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河流是流经湖泊、大洋或其他水域的淡水流动,是水体交换和对地形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角洲,即三角型河流系统,体现了河流演变后构成的最大尺度和最深厚的沉积储层。
它们沿着河流的演变过程,孕育出了巨大的砂岩和泥岩沉积物储层。
然而,在沉积物储层研究中,石油勘探人员总是遇到三角洲沉积储层中非常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地质结构。
为了准确预测和生产这些储层,研究者们需要运用最先进的精细描述技术,结合沉积学、地质学、测井、直接观测和地质遥感等科学具,以揭示其结构和分布特征、物性特征和油气地质特征等,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情况。
一、三角洲沉积储层的历史演化三角洲沉积储层的演化历史是研究它们的基础。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河流系统一般变化丰富复杂,河流演变按其地形构造、植被及气候等背景条件而发生,形成由河谷河口延伸至海洋中的三角洲形态系统,并沿海洋流动方向形成复杂的沉积体系。
根据典型的三角洲沉积过程,河流运动来源于洪水,形成滩涂沉积;滩涂沉积受海洋流动和河流淤积作用影响形成古滩涂沉积;而古滩涂沉积重新受到洪水的淤积作用,形成新的滩涂沉积。
二、沉积物储层的精细描述三角洲沉积储层的精细描述,可以从沉积物储层的岩性、孔隙结构、水动力学等角度进行,以揭示其结构和分布特征、物性特征和油气地质特征等。
1.岩性三角洲沉积储层的岩性特征对于研究它们的结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沉积物的颗粒、排列和粒度大小等方面。
沉积物颗粒的类型和大小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类型,如颗粒细小的沉积物可以提示沉积源环境深远,而颗粒大的沉积物则反映沉积源环境近;沉积物排列方式可以反映沉积时地貌构造,如单向排列可以说明是河流滩涂沉积而双向排列可以说明是海岸滩涂沉积;沉积物粒度大小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研究,粒度大的沉积物可以反映深远沉积环境,而粒度小的沉积物反映近沉积环境。
2.孔隙结构三角洲沉积储层的沉积物孔隙结构可以反映储层的孔隙复杂度和可采性,包括粒间孔、裂缝孔和溶蚀孔等。
简述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简述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三角洲简述:三角洲, 即河口冲积平原, 是一个常见地表形貌。
江河奔流中所裹挟泥沙等杂质, 在入海口处碰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海水, 凝絮淤积, 逐步成为河口岸边新湿地, 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顶部指向河流上游, 外缘面向大海, 能够看作是三角形“底边”。
三角洲体系划分以及沉积体系简述即使影响三角洲发育原因很多, 三角洲类型又是十分复杂。
下面分三种三角洲沉积特征做分析。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河控取决于河口宽度, 河水流速及含砂量。
该地带为三角洲体系中砂质沉积物最为丰富、最集中地域, 砂成份关键是纯净石英砂, 分选磨圆都很好, 成熟度也很高。
河控、潮控、浪控三角洲平面组合及垂向层序特征颜色改变:(1)下部通常为暗色, 反应富含有机质泥岩特点(前三角洲沉积和浅海沉积); (2)向上微浅水、受海水扰动浅色前缘砂体;(3)最上部为夹有浅色砂体(分流河道)大量暗色层(深灰色至黑色), 为广泛沼泽发育三角洲平原环境。
粒度和沉积结构改变:(1)下部浅海陆棚和前三角洲泥岩, 水平层理及被生物强烈扰动而均化块状层理;(2)向上过渡为远砂坝、河口砂坝、席状砂等沉积细纱和粉砂, 发育多种交错层理;(3)最上部为分流河道、天然堤等形成细纱、泥岩和煤等, 槽状、板状交错层理与块状层理交替出现。
(4)反应以前三角洲到三角洲前缘再到三角洲平原水动力活动是从低能~高能~能量多变特点。
自下而上沉积相标志:(1)沉积物颜色由暗变淡(青灰—灰)再变褐黄;(2)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再变粗;(3)沉积物分选性由差变好再变差;(4)粘土矿物、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由多变少再变多;(5)结构由水平变波状和交错再变水平;(6)海相生物向上变少, 陆相生物向上变多;(7)生物钻穴见于三角洲层序下部, 植物根系出现于顶部;比如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基底整体一致缓慢沉降地形十分平缓, 盆地气候相对干旱湖面快速大规模收缩水体很浅水深通常不超出10m。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1.形成原因: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分布规律: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3.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流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4.形成条件:泥沙来源丰富,海洋的搬运侵蚀能力小,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河口外海滨地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5.特点:①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
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②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
如中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
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③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气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6.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如氮肥、钾肥、磷肥等带到下游的冲积平原上)③湄公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大多数河口三角洲水资源丰富、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降水多,多为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人口密集,劳力资源充沛7.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①土壤贫瘠②无法灌溉③地势极为低平,容易发生水患④交通不便8.,没有河口三角洲的河流:国内的钱塘江,非洲大河刚果河,亚马孙河(钱塘江,亚马孙河之所以没有三角洲原因:因为很强的潮流作用,泥沙含量稀少。
他们属于同样的河口类型,河口为喇叭形,潮流很强,可以在河口形成壮观的潮涌,同时在河口两边产生分散外流的潮流,把河口泥沙源源不断输往两边,因此在河口形不成三角洲。
刚果河,之所以没有河口三角洲,主要是因为海地坡度很大的地形和来沙量偏少。
一方面,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茂密,水土流失很轻,而且刚果河在流经面积巨大的刚果盆地,上游带来的泥沙在盆地内沉积,进入下游山谷河道后泥沙很少;另一方面,在刚果河入海口200km以外大西洋的水深就达到2000m以上,海底坡度达到1%。
【地理探究】关于水下三角洲、河漫滩、水下沙坡的专业解读!
【地理探究】关于水下三角洲、河漫滩、水下沙坡的专业解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们对三角洲这一地理概念并不陌生。
可是你知道吗,除了陆上,水下也有三角洲。
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形成的堆积体系,当河流奔流入海时,由于河口变宽或者受潮流等因素影响水流逐渐分散,流速不断下降,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且淤积速率大于海洋动力的侵蚀速率。
再加上河流中含有大量以胶体状态存在的细黏土,这些黏土一遇到海水,在盐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凝絮沉淀下来,因而在河流入海处逐渐形成扇面状的堆积体。
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亦是如此,以河口水下三角洲为例,主要是由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高的海水后凝絮淤积而成。
水下三角洲的面积并不比陆上三角洲小,作为陆上三角洲的延续,有一些大河三角洲,其水下三角洲的面积往往超过了陆上三角洲。
水下三角洲位于低潮位以下,包括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前坡两个部分。
三角洲的最外带就是前三角洲,属于三角洲的前缘地貌单元,有平缓的坡度以及平整的地形,由黏土和细粉沙组成。
三角洲前坡主要由较粗的粉沙和沙组成,因而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口门附近沉积物最粗,越靠近大海,沉积物逐渐变细。
主要地貌形态有岔道河口沙坝、潮成沙脊和岔道间凹湾。
不同地域的水下三角洲也因地形、水文条件等不同存在差异,如长江水下三角洲位于低潮线至水深55米一带,由水下浅水平台、前缘斜坡带和前三角洲三部分组成。
而黄河三角洲黄河入海口前三角洲并不明显,融入海底平原之中,这是因为此处有1/100坡度的水下斜坡,水下斜坡前有强潮流,流向与河口沙嘴垂直,因而缺少良好的水下三角洲形成条件。
河谷底部河床两侧,汛期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低地。
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按堆积方向,分为:①侧向堆积。
河流具有侧向侵蚀的能力,当河流在一岸进行侵蚀时,其对岸即出现堆积,随着一岸侧蚀的不断进行,另一岸的堆积也不断扩大,成为河漫滩的基础;②垂向堆积。
当河漫滩被洪水淹没时,滩面的水深较小,又有植物拦阻,原来悬移在水中的泥沙便沉积下来,使河漫滩逐渐加高,但其高度不能超过最高洪水位。
河流微相的划分和三角洲微相的划分
河流微相的划分和三⾓洲微相的划分河流相:河道亚相(河道微相)、泛滥平原亚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三⾓洲:三⾓洲平原亚相(分⽀河道微相、沼泽微相)、三⾓洲前缘亚相(⽔下分流河道微相、⽔下天然堤微相)和前三⾓洲亚相。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进⼀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轭湖四个亚相。
1.河床亚相河床是河⾕中经常流⽔的部分,即平⽔期⽔流所占的最低部分。
其横剖⾯呈槽形,上游较窄,下游较宽,流⽔的冲刷使河床底部显⽰明显的冲刷界⾯,构成河流沉积单元的基底。
河床亚相⼜称为河道亚相,其岩⽯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
缺少动植物化⽯,仅见破碎的植物枝、⼲等残体,岩体形态具有透镜状,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界⾯。
河床亚相可进⼀步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两个微相。
(1)河床滞留沉积河床中流⽔的选择性搬运,细粒物质→悬浮和带⾛,⽽将上游搬来的或就近侧向侵蚀河岸形成的砾⽯等粗碎屑物质留在河床底部,集中堆积成不连续的透镜体,称为河床滞留沉积。
其特点是:●以砾⽯等粗碎屑物质为主,砂、粉砂极少。
●砾⽯成分复杂,源区砾⽯居多,亦有河床下伏岩层的砾⽯。
●砾⽯常具叠⽡状定向排列,倾向上游。
●砾岩很难形成厚层,⼀般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为边滩或⼼滩沉积。
(2)边滩沉积⼜称为“点砂坝”,是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图18-1)。
因曲流河河床中⽔流对沉积物的搬运以底负载搬运(滚动和跳跃)⽅式为主,故边滩沉积:●岩性以砂岩为主,●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长⽯含量⾼。
如陕北保罗系河床亚相砂岩,长⽯含量可⾼达49%以上。
●垂向上,⾃下→上常出现由粗⾄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
●层理类型主要为⽔流波痕成因的⼤、中型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间或出现平⾏层理(图18-5)。
2.堤岸亚相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属顶层沉积。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1.形成原因: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
分布规律: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3。
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流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4.形成条件:泥沙来源丰富,海洋的搬运侵蚀能力小,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河口外海滨地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5。
特点:①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②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
如中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③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气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6.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如氮肥、钾肥、磷肥等带到下游的冲积平原上)③湄公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大多数河口三角洲水资源丰富、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降水多,多为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人口密集,劳力资源充沛7。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①土壤贫瘠②无法灌溉③地势极为低平,容易发生水患④交通不便8.,没有河口三角洲的河流:国内的钱塘江,非洲大河刚果河,亚马孙河(钱塘江,亚马孙河之所以没有三角洲原因:因为很强的潮流作用,泥沙含量稀少。
他们属于同样的河口类型,河口为喇叭形,潮流很强,可以在河口形成壮观的潮涌,同时在河口两边产生分散外流的潮流,把河口泥沙源源不断输往两边,因此在河口形不成三角洲.刚果河,之所以没有河口三角洲,主要是因为海地坡度很大的地形和来沙量偏少。
一方面,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茂密,水土流失很轻,而且刚果河在流经面积巨大的刚果盆地,上游带来的泥沙在盆地内沉积,进入下游山谷河道后泥沙很少;另一方面,在刚果河入海口200km以外大西洋的水深就达到2000m 以上,海底坡度达到1%。
三角洲有关知识点
三角洲有关知识点三角洲是指河流在进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沉积物的堆积而形成的一种地形。
它是河流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
一、三角洲的形成1. 河流水流速度减慢:当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水体的阻力增加,水流速度会减慢,使得河流无法再将携带的沉积物带走。
2. 沉积物沉积:由于水流速度减慢,河水中携带的泥沙、砂石等沉积物会逐渐沉积到河床上,形成河床的扩张。
3. 沉积物堆积:随着沉积物的沉积,河床逐渐上升,河水会寻找新的流路,形成新的河道,而原来的河道就会被沉积物堵塞。
4. 三角洲形成:随着沉积物的不断堆积,最终形成一个三角形状的地形,成为三角洲。
二、三角洲的特征1. 三角形状:三角洲的形状呈三角形,这是由于沉积物在河口处堆积形成的。
2. 分支河道:三角洲上常常有多个分支河道,这是由于河流在进入三角洲时,会寻找新的流路。
3. 河口泥沙: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因此河口处会有大量的泥沙。
4. 湿地生态系统:三角洲地区一般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5. 丰富的资源: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物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是重要的资源开发地。
三、著名三角洲1. 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份,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 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埃及境内,是地中海最大的三角洲,也是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域。
3. 恒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位于印度和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也是印度次大陆的重要农业区。
4.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有着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基地。
四、三角洲的意义1. 农业发展: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农业发展,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2. 经济发展:三角洲地区通常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适合工业和商业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地区。
3. 生态保护:三角洲地区拥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三角洲生态环境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原理
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原理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是指河流汇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河床高度的下降或流速的减缓,使得河流所携带的泥沙逐渐堆积成三角形的平原状地形。
三角洲可以迅速形成,并且是河流与海洋的重要交汇点,为生态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第一步,水流的沉积作用。
当河流进入海洋时,由于流速的减缓和水流的沉积作用,使泥沙逐渐沉积于河口,在波浪的冲击以及潮汐的影响下逐渐堆积。
在这个过程中,泥沙浓度逐渐降低,导致其速度越来越慢,同时在三角洲前沿和河口处形成了一道沙丘,阻拦了海水的侵蚀,形成一个类似于管状的海湾。
第二步,海浪的冲击作用。
海浪的冲击力是形成三角洲的重要因素,海浪的冲击力可以将原本平稳的河流口波浪推回到海洋中,形成周期性的波动,而这个过程中泥沙悬浮在海水中。
所以,三角洲的形成需要海浪的强烈作用,从而能够将泥沙推向陆地岸线上,然后沉积于海岸线成为陆地。
第三步,河流的水体动力作用。
河流的水体动力作用是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河流流动速度和河流泥沙流动能力的体现。
因此,当河流与海洋交汇时,河流的水流受到海洋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可以增加河流沉积泥沙的能力和速度,促进三角洲的形成。
总而言之,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的原理包括水流的沉积作用、海浪的冲击作用和河流的水体动力作用。
当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时,就可以形成三角洲。
三角洲能够提供生态和经济的发展平台,是一个可以协调河流与海洋之间生态和地理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充满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的黄金地带。
河流三角洲地区特征
河流三角洲地区特征
三角洲一般的平面形状呈三角形,指向上游的三角洲起点为顶点,面向海洋的岸线为底边。
但是由于河流水文的差异、河口地质构造运动的不同和海洋水文的作用,三角洲往往呈现多种形态。
尖头形三角洲:底边呈向海洋延伸出的尖头凸出,它是河流以一个主水道八海,泥沙不断堆积延伸的结果,如长江三角洲。
扇形三角洲:河流在三角洲分散为众多的河汉和水道,从顶点向海呈放射状水系,三角洲岸线的底边成弧形向海推进,如黄河三角洲。
鸟爪形三角洲:河口无强大沿岸流和海潮作用,河流挟带丰富泥沙,并分成几股入海,分流水道向海延伸出很长的沙嘴、沙堤,整体如鸟爪,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有利于农耕文化的发展。
三角洲地区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因此又有“黄金三角洲”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电子教材>>o第一章绪论o第二章沉积物的来源o第三章沉积学相关的流体力学基本原理o第四章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o第五章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o第六章大陆环境及相模式o第七章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o第八章海洋环境及相模式o第九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o第十章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本章内容o第一节概述o第二节三角洲环境o第三节三角洲沉积模式o第四节河口湾环境o第五节扇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o第六节辫状河三角洲相是:环境条件:含盐度不正常,受到河流、波浪、潮汐的共同影响。
生物:大陆和海洋的生物群混生,生物群分异度较低,而丰度较高,以丰富的广盐度的生物如双壳类和腹足类繁盛为特征。
沉积物:除大量发育由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外,有时也因水体咸化而形成一些化学沉积。
沉积构造:水流、波浪形成的沉积构造共生(潮汐弱)。
地质记录:河流携带大量陆源沉积物在入海处沉积,沉积速度快,可形成厚度巨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与河流相伴三角洲沉积体系第二节三角洲环境一、三角洲形成的流体力学三角洲的概念:可追溯到公元约400年。
当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观察到尼罗河口的冲积平原的平面形态与希腊字母Δ相似,于是就产生了三角洲的名称.三角洲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三角形碎屑沉积体。
海洋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海洋波浪和潮汐共同作用的产物。
湖泊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湖泊波浪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角洲的规模可自数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
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面积约5180km2。
吉尔伯特(1885)对邦维尔湖三角洲的研究。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发现许多大型油气田与三角洲沉积有关。
科威特布尔干油田为世界上第二特大油田,储量为94亿吨。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玻利瓦尔沿岸油田为世界第三大油田。
美国墨西哥湾中新生代油气盆地,它们的主要产油层均属三角州沉积。
我国发现了与三角洲沉积有关的油田,如黄骅坳陷大港油田的东三段油藏,大庆油田的K油藏等。
目前世界上很重视三角洲的研究。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印度恒河三角洲宽320km,长500km,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
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
下游分流水道有8条。
河口部分有大片红树林和沼泽地。
尼日尔河三角洲与油气田分布贝茨(Bates,1953)对三角洲形成的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他将三角洲河口比作为水力学上的一个喷嘴。
河水通过河口流入蓄水体时,形成自由喷流,并可分为轴状喷射流和平面喷射流两种流动类型。
轴状喷流:指河水与蓄水体水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三度空间(纵向的),其混合作用较快,致使水流速度迅速降低。
平面喷流:指河水与蓄水体水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二度空间(表层水),其混合作用较慢,但可扩散到盆地较远的地方。
轴状喷流和平面喷流在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中的反应有所不同。
A.等密度流型:河流水和蓄水体密度近相等湖泊三角洲型河水注入湖水,两者密度相等,发生轴状喷流,平面喷流不明显。
水发生三度空间的混合,流速迅速降低,沉积物在河口迅速堆积,形成湖泊三角洲。
B.低密度流型:流入水密度小于蓄水体密度海洋三角洲型河水(淡水)密度小于海水 (咸水)密度,河水密度为海水密度的6%。
淡水在咸水面上向外方流动,以平面喷流为主。
沉积物向外散布很远,即沉物可被带到远岸区沉积,形成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海岸三角洲。
C.高密度流型:流入水密度大于蓄水体密度重力流型流入水的密度大于蓄水体的水密度。
沿着水底发生的平面喷流。
冰冷的水流注入到较温暖的湖泊中,或含有大量悬浮负载的洪水水流进入湖泊中时。
含泥砂的河水密度很少超过海水密度。
高密度流型也发生在大陆坡上,未固结的海底沉积物,因受重力等作用而发生滑塌,其结果形成浊流。
二、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影响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河流的流速、泄水量、搬运泥砂量(载荷量)泄水和蓄水体的相对密度的大小沉积介质类型(河流、波浪、潮汐、海流)和强度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其中包括沉积盆地的稳定性、沉降速度和海水进退等三角洲主要是由河水搬运来的泥砂在河口附近堆积而成(建造),但波浪或潮汐等作用可以使它们遭受冲刷、改造,并使其重新分布(改造)。
如果河流比较大,搬运来的泥沙多,而海水作用弱,则三角洲迅速发育,并不断向海方向推进生长(如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
如果河流小,搬运来的泥砂少,而海水作用又强,则三角洲发育缓慢,甚至不发育三角洲,而是以河口湾环境出现(如杭州湾与钱塘江)。
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其河流远源流长,携带大量泥砂,墨西哥湾的波浪和潮汐作用较弱,致使密西西比三角洲向墨西哥湾延伸达48km,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过程实质上是分支流河道不断分叉和向海方向不断推进的过程。
在河口,由于海底坡度减缓,水流分散,流速突然降低,大量底负载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河口沙坝。
由于河口沙坝对水和沉积物的阻截,水流向两侧方向冲刷和侵蚀,形成分支流,并在其两侧形成新的水下天然堤。
分支流河道向海和向盆地方向,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不断扩展为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形成的其他因素:决口扇的作用(转移的突破口)。
天然堤的作用(保驾护航)。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主河道也可以回到原来三角洲废弃的地区,产生新的三角洲,最后形成三角洲体系。
密西西比三角洲由七个三角洲叶状体相互交错叠置而成。
密西西比三角洲由七个三角洲叶状体相互交错叠置而成三、三角洲的类型三角洲的类型划分主要是根据其形态,而不同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河流、波浪、潮汐作用控制的。
盖洛韦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
其中有三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1.河控三角洲河流作用为主,平面形态呈长三角形,泥砂输入量大,砂与泥比值低。
天然堤发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趋于固定。
分支流河口沙坝很发育,它们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状沙坝”(长轴方向、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
Bay head: 美国南部海湾外侧的湿地(沼泽)。
2个新的湿地三角洲。
Atchafalaya Bay: 阿查法拉亚湾。
2.浪控三角洲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有一条或二条主河流入海,分支流不太发育,输入的泥砂量少,砂与泥比值高,输入的砂泥很快就被波浪作用改造,于是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分布的海滩沙坝,只在河口处才有较多的沙质堆积,形成向海方突出的河口(鸟嘴状)。
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为典型实例。
3.潮控三角洲低能河流和低能海洋,海岸带比较平坦。
潮汐作用强,对河口三角洲沙体作用,结果是,只能堆积成小型三角洲。
潮汐双向潮汐流和河流的冲刷作用,常将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河口的前方改造成线状潮汐沙坝。
沙坝平行于潮流方向分布,在河口的前方呈裂指状放射分布。
如果河流作用再弱,则不形成三角洲,形成海湾。
潮汐流将砂带到较远处沉积,使河口形成特征的喇叭形,并向海方向扩展为较开阔的海湾(河口湾)(如杭州湾)。
潮控三角洲较少见,有珠江三角洲、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巴布亚湾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第三节三角洲沉积模式一、河控三角洲沉积模式三角洲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及潮控三角洲。
以下介绍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种亚环境: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1.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它与河流的分界是从河流大量分叉处开始。
包括分支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和分支间湾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支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褐煤沉积。
二者的共生是三角洲平原沉积的典型特征。
A.分支流河道沉积:是三角洲平原的主体,大量泥砂都是通过分支流河道搬运至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处沉积下来的。
分支流河道本身的沉积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槽状、板状、波状交错层理,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接触。
B.天然堤沉积:位于分支流河道的两旁。
由洪水期携带泥砂漫出淤积而成。
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
水平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
C.决口扇沉积:洪水和河流冲破天然堤,在外侧更为发育。
交错层理砂岩,呈透镜状沙体夹在分支间湾细粒粉砂质、泥质和沼泽沉积物之间。
D.沼泽沉积:占三角洲平原的90%。
表面接近于平均高潮面,是一个周期性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区,水体为淡水或半咸水,弱还原或还原环境。
沼泽中植物繁茂,多为芦苇等草本植物。
岩性为暗色有机质泥岩、泥炭或褐煤沉积。
块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E.分支间湾沉积:分支流河道之间较低洼地区,常与海域连通(外侧)。
泥岩为主,夹粉砂岩、细砂岩。
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偶见海相化石。
当三角洲向海方推进时,在分支流间湾地区可形成泥岩楔(比沼泽的地貌低,靠海一侧)。
2.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的水下为主的部分,位于分支流河道的前端(河口部位)。
是三角洲最活跃的沉积中心,是三角洲的主体。
从河流带来的砂、泥沉积物在河口与海洋结合部位迅速地沉积。
由于受到河流、波浪和潮汐的反复作用,砂泥经冲刷、簸扬和再分布,形成分选较好、质较纯的砂质沉积集中带,构成了良好的储集层。
A. 分支流河口沙坝沉积:泥砂在河口处沉积,砂和粉砂组成,分选较好,质较纯净。
三角洲前缘分为:分支流河口沙坝、远沙坝、前缘席状沙、水下分支流河道和水下堤等。
楔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水流波痕和浪成波痕等。
B. 远沙坝沉积:位于河口沙坝前面,沉积物较河口沙坝细,粉砂、粘土。
水平层理为主,亦有波状交错层理和脉状—透镜状复合层理。
C. 前缘席状砂沉积:位于远沙坝前面(浪基面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高能带),由河口沙坝和远沙坝进一步经海水冲刷,使之再行分布于其侧翼,薄而面积大的砂层。
分选好,质较纯净,平行层理、大型交错层理, 可成为极好的储集层。
3.前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地区。
其海底地貌为一平缓的斜坡。
主要由暗灰色粘土(富含有机质,其沉积速度和埋藏速度较快,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是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粉砂质粘土组成。
主要为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含广盐度的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等。
接近浅海的沉积特征。
密西西比三角洲实例小结: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平面上由陆地向海方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分支河流和沼泽为主)→三角洲前缘(三角洲的水下部分,河口沙坝和远沙坝为主)→前三角洲(厚层泥质沉积)。
它们在平面上大致呈环带状分布。
沉积物和生物特征:从三角洲平原到前三角洲其粒度由粗变细;植屑和陆上生物化石减少,而海相生物化石增多;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变为较单一的水平层理。
二、河控三角洲的沉积序列河控三角洲的形成是不断从陆地向海盆方向推进,形成总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进积型沉积序列)。
三角洲平原:较粗粒分支流河道沉积和细粒沼泽沉积(有粗有细)三角洲前缘:沙和粉沙沉积(粗为主)前三角洲:泥(细为主)三角洲沉积实例沉积构造与沉积体系分析(湖泊三角洲的分流河道与沼泽)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