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河流对区域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案例)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题内容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学校石家庄市第23中学教师郭继红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本册书属于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是在学完中国总论的基础上,对具体区域的综合认知。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南方地区的代表,是在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概况”之后,重点学习的一个热点区域。
本节内容体现了河流对一个地区发展的影响,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括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鱼米之乡”的成因。
2.理解“江海交汇”的位置特点,学会简单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优越性。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探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区域研究的方法。
4.在课堂活动中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优越性。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正处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
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环境比较熟悉。
学生已经了解“长江”、“北方地区”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基本掌握区域认知的一般方法。
地理综合能力不成熟,对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优越性”存在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地图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四人互动六环节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情境导入出示一组照片:公交站牌“棉五小区”和“记忆中的棉纺厂”提问:1.你知道“棉五小区”名称的由来吗?2. 石家庄有哪些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提供两幅地图:“北方地区主要农产品分布”、“华北平原上的冲积扇”建立思路:石家庄位于滹沱河冲积扇上,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为棉花生产提供水源。
看来河流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
导入:今天聚焦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看看这里的河流又对该地区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观看图片、思考问题选取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产生兴趣自主学习提问: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展示课本相关地图,检查自学内容: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2.归纳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湖)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长江三角洲
利: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 弊:岷江水涨,冲毁河堤
2、试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 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的修建,有效分流岷江水量, 既保证灌溉水源的充足,又免受水患。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 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 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 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 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 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上海
杭州
形成同城效应的关键: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 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丰富的人文旅游 资源,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 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苏州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园林,不同的园林风格各异,漫 步其中犹如在画中游。图为拙政园,建于明朝,是苏州园林 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
长江三角洲
利: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 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水产养殖等。
弊: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等等。
案例:岷江对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发展的影响
岷江是长江流域水量最丰富的支流, 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岷江流域降 雨量集中在5—10月,占全年75%,因而 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当春夏山洪 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 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 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长江三角洲位于 长江下游,东临 黄海、东海,地 东海 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古老的土地如今的繁华
一、江海交汇之地
江苏省 上 海 市
浙江省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包括 哪几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鱼米之乡
优越的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 海、南京、杭州、 苏州、扬州等城市。
“魔都”——上海
上 海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 全 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一样
借助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工业用水
利
发展旅游业
提供建设用地
提பைடு நூலகம்水产品
弊
丰水期引 发洪涝灾害
水污染影响周边 居民的生产生活
17分钟
妈在苏州工作。张予 墨的爸爸、妈妈每天
昆山-苏州
13分钟 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家。左表列出了昆山
约1小时
到上海、苏州的不同 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
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质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各月降水量较成都市均匀,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
3.气候湿热,所以饮食比较清甜(二)地形特征:1.观察长江三角洲地形图,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主体为长江以南的太湖平原。
零星散布着一些小山丘。
2.结合气候,得出适合西湖龙井的种植环境。
(三)河湖特征:1.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钱塘江、太湖,并圈注。
2.展示其他河湖位置。
3.引导学生得出: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水源充足。
所以这里河产丰富。
4.河湖联系:观察地图得出: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
5.水文特征: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得出这里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有利于水运。
(四)土壤特征由于这里是冲积三角洲平原,农耕历史悠久,经过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小结:三、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一)渔业引导学生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什么被称作“鱼米之乡”?1.展示淡水渔业2.展示桑基鱼塘(二)种植业1.粮食作物:水稻2.经济作物:油菜,茶叶,桑蚕(三)活动探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探究河流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补充说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根据图文资料认识河流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3.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利与弊。
利——为成都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弊——水量大的时候岷江会泛滥成灾,对成都的农业造成损失。
4.说说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
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5.讨论:长江不同河段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上游:主要体现在生态保护、水能和灌溉方面;下游: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灌溉、航运、养殖等方面。
小结:四、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学生观察图“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掌握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结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地理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逐
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关注区域风貌与文化特色,加深对区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
大连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刘健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
(教材第一、第三框题)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说明水乡风貌和水乡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
重点
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式
探究式、启发式、思维导图归纳
教具
教科书、
学案、
课件
难点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
新授
活动一
练习
活动二
视频图片欣赏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评价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长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
填字游戏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方式探究式启发式思维导图归纳教具教科书学案课件难点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出示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闪烁长江新授活动一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评价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字
本课时学习目标
K
G
明确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点
2
分钟
自制
自学指导
初步感知课本基础知识
文
字
本节课重点知识
G
I
学生通过自学基本能解决该部分问题
5
分钟
自制
自然环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文字&图片
范围、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知识内容及图片展示等的具体学习过程
E
H
掌握鱼米之乡自然环境的具体特征
10分钟
自制&下载
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前半部分的重点知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自学后仍然有困难的问题再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去解决,讨论后仍无法掌握的知识,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讲解。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知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鼓励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独到的见解,再请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补充,教师再对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讲解和补充。
(三)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49-52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为什么称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鱼米之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6.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江南水乡》。
师:花桥碧水弯/江堤柳丝长/微风轻吻荷塘/醉我江南水乡/竹篙轻轻点/小船入画廊/一曲丝竹小唱/醉我江南水乡/江南水乡人间天堂/香喷喷的日子/粉嘟嘟的船娘/仿佛幽梦弥漫唐宋清香/染你一身芬芳……同学们,一曲《江南水乡》,你醉了吗?未到江南,心到江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三角洲,领略这片令人梦牵魂绕的人间天堂。
【新课教学】一、位置与范围【探究一】读“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图(如下图),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
小结: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地区。
【探究二】读“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如下图),探究: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适时提示:从沟通东西、联系南北和对外交流几方面展开讨论。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第2课时)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学完南方地区概况之后,有本节进入南方地区具体区域的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教材侧重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选取了区域发展的相关主题,设计了“江海交汇之地”“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谁想到文化特色与旅游”三个标题来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
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及为保证授课内容的完整性,我截取了课本第一个标题“江海交汇之地”和第三个标题“水乡的文化特色及旅游”“江海交汇之地”对应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和“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材在叙述式课文中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重点突出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的便利交通条件,说明了长江、京杭运河、黄海和东海,以及支流水系等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作用。
活动式课文则选取成都平原作为知识迁移的案例,让学生比较长江三角洲,认识河流不同河段对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对应课程标准中的“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旅游业十分发达。
叙述式课文只介绍了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特色的一部分,更多的文化特色则安排在活动式课文中,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学情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在学生学习了南方地区的第二节,学生已经具备了南方地区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要明白区域间有联系也有差异,对于很多知识的探究已具备了基础条件。
在学生的内心已经知道了很多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相关知识,只要稍加梳理形成体系即可。
经过对北方地区的学习,以及中国地理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地理学习的方法,能从图表、文字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
第七章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1、图中有哪些快捷 的交通方式?
高铁,高速公路,航空
2、长三角吸引游客的 是什么特色旅游资源? 水乡文化特色
3、在图中圈出水乡古镇 旅游点
水乡古镇: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周庄———中国第一水乡
核心城市:上海,人口2300多万
我国最大的城市 我国的经济中心 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 城市
对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同城效应
1、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还是通勤时间缩短了?
2、依据什么条件?
3、你关注到日照开通了 哪些高铁?
1、张予墨的父母生活和工 作不在同一座城市里 利: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 机会,收入更高 弊:每天的上下班用时较 多,交通成本较高
土壤:肥沃
河流: 河湖众多,灌溉水源
纬度
气候
河湖
地形
鱼米之乡
土壤
人口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 化名城。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化
1、城市数量众多,分布密集
2、城市的分布特点 沿着河流呈Z字形分布 3、核心城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的经济
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东部工业中心密集,形成了四个工业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教案
《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使学生明确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读图分析长三角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的状况。
3.了解区域发展对人们学生活方式的影响。
4.了解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旅游业。
5.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开展多种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意识。
2.通过对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便利的交通。
2.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3.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教学难点:1.对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对比成都平原和长三角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是说苏州、杭州景色很美,就像天堂一样。
教师:不错!这里有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宛若人间仙境。
这里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在这里,人们可以泛舟河湖,漫步园林古镇,尽情领略江南景色的美好;还可以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经济的发达与繁荣。
苏杭就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节课我们就到那里看一看。
【设计意图】著名作家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同学们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上就学过了,他们并不陌学生。
用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导入新课,学生们会感到很亲切,有似曾相识之感,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很快融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二、推进新课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请大家齐读教学目标,认真领会,然后带着目标学习本课。
教师(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请大家读图,结合P50——51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河流对区域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案例)
水位汛期和枯水期(雨季长短)
含沙量植被覆盖状况
结冰期1月气温(0°C)
点明课题: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江海交汇之地【读图·析图】
1、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2、河流对地形的影响
本区以为主,地势低平,密布,湖泊星罗。
(1)从图中找出:长江、黄海、东海。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
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
学习难点
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
学
过
程
一、前期课堂复习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
(1)流量大小、
(2)水位、
(3)含沙量、
(4)结冰状况等方面。
1、了解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影响因素
2、思考:河流的作用(影响)?
教师小结:
1)灌溉抗旱---农业方面
2)航运---交通运输方面
3)鱼盐---渔业养殖食盐开发方面
4)旅游---经济开发方面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2)从图中找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南京、杭州、上海。描述长江三角洲包括的范围。
(3)看看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概括本区的地形自然特征。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4)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哪两种交通运输方式?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一)疑点、难点、分歧点释疑点拨:
(参考)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河流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1)提供水源
①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②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如黄河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灌溉水源,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③为沿岸工业提供工业生产用水。
(2)提供水产品。
利用河流发展水产养殖业。
(3)提供水能资源。
在河流落差大、水量大的河段,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发电为区域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
(4)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河流的航运价值与流域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有以下特点的河流航运价值高:
(5) 提供旅游资源。
河流上游,常形成峡谷景观,如长江三峡;长江三角洲地区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如西塘古镇。
(6)河流塑造了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为人们提供生存空间。
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自然条件
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结冰期短
江阔水深
水陆联运,江海联运
社会经
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切,运量大
河流流量的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危及河流两岸特别是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修建水利工程可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素材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参考!。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河流对区域的影响()
名城古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有我国著名的古都 ______ 南京 、______ 杭州 , 还有______ 苏州 、 ______ 扬州 等许多的历 史文化名城。
河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特色文化
杭州西湖
苏州园林
(1)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角洲众多的旅游景点中 ,苏州园林 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 林艺术的典范。 杭州西湖 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 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他们都属于世界文化 遗产。
目前,长江三 角洲地区是我 国城市分布最 密集 、经济 发展水平 最高 的地 区,形成了我 国最大的城市 群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 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 、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
河流影响交通的发展---同城效应
近年来,长江三角 洲地区城市之间的 联系口益密切,交 流日益频繁。借助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 高速公路,这里的 人们就像生活在同 一个城市,生活方 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这种现象被称 同城效应 ”。 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对内: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干支流发达的水 对外:这里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可通 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水乡风貌
周庄 、______ 同里 。浙江的 (2)水乡风貌:江苏的______ 乌镇 、______ 西塘 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 ______ 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传统文化
(3)特色文化:长 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 戏曲文化 、 茶文化、 , 丝绸文化 和饮食文化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 游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长江三角洲包括____市、____省南部、____省北部地区。
2.“鱼米之乡”
本区地形以为主,地势____,河网____,湖泊星罗,盛产____ (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三角洲(河流对区域的影响)
第1课时
二次备课
补充内容
学习目
标
1、利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会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
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
学习难点
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3)
(2)知识构建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知识点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4)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哪两种交通运输方式?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一)疑点、难点、分歧点释疑点拨:
【探究·思考】
2、思考:河流的作用(影响)?
教师小结:
1)灌溉抗旱---农业方面
2)航运---交通运输方面
3)鱼盐---渔业养殖食盐开发方面
4)旅游---经济开发方面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域发展的影响。
拓
展
训
练
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
2.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A.温带水果之乡B.鱼米之乡C.亚热带动物王国D革命旅游胜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势低平,河湖密集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下
4.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3.气候: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气候,气候特点是。
4.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靠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__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____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___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三)知识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江海交汇之地【读图·析图】
1、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2、河流对地形的影响
本区以为主,地势低平,密布,湖泊星罗。
(1)从图中找出:长江、黄海、东海。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2)从图中找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南京、杭州、上海。描述长江三角洲包括的范围。
(3)看看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概括本区的地形自然特征。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5.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课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一、前期课堂复习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
(1)流量大小、
(2)水位、
(3)含沙量、
(4)结冰状况等方面。
1、了解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影响因素
流量降水量,干湿状况
水位汛期和枯水期(雨季长短)
含沙量植被覆盖状况
结冰期1月气温(0°C)
点明课题: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